WO2019237348A1 - 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9237348A1
WO2019237348A1 PCT/CN2018/091601 CN2018091601W WO2019237348A1 WO 2019237348 A1 WO2019237348 A1 WO 2019237348A1 CN 2018091601 W CN2018091601 W CN 2018091601W WO 2019237348 A1 WO2019237348 A1 WO 2019237348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ime
superframe
another
access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8/0916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张晓风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PCT/CN2018/0916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9237348A1/zh
Publication of WO2019237348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9237348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finitions

  • the method further includes: the network-side device sends control information to one or more third devices, the third device and the user-side device belong to a same vector group, and the control The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at least when the user-side device accesses the network-side device, the third device does not send 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formation. By doing so, it i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interference of online user-side equipment on uplink transmission of newly-online equipment and improve access quality.
  •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es a sequence
  • the second information includes another sequence
  • the sequence is used to instruct the user-side device to use the first time to determine the connection.
  • the another sequence is used to instruct the user-side device to use the second time to determine the time when it accesses the network-side device.
  • the first device determining a time when the first device accesses the network-side device includes: the first device accessing the second time
  • the reference time of the device is the second time minus the first time.
  • FIG. 5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possible data frame structure used by the method of FIG. 4;
  • FIG. 1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possible network applicable to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technology disclosed in this application can be applied to a network scenario such as 101, 102, or 103.
  • These scenarios include network-side equipment (for example, distribution point unit (DPU) shown in Figure 1) and user-side equipment (for example, network terminal (NT) shown in Figure 1). They are connected by copper wires, for example, twisted-pair wires (Cat.5e Category 5 twisted pair, Category 6 standard twisted pair CAT-6, etc.).
  • DPU distribution point unit
  • NT network terminal
  • the DPU can also be directly connected to other types of network equipment (for example, GE interface equipment, DSL equipment) through optical fibers to provide user services.
  • network equipment for example, GE interface equipment, DSL equipment
  • the DPU needs to have the physical layer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and L2 and L2 and above network level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 the DPU needs to have the function of an optical network unit (ONU).
  • ONU optical network unit
  • the user-side processing unit 303 may include data frame processing required by the user side, for example, providing a wired or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 to the user.
  • the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nd processing unit 301 includes a function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frames, and further includes processing of the data frames, for example, implementing data frame analysis related to the access time indication disclosed i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DPU and NT can implement the above functions through one or more boards. That is, the functions described above may be implemented by one or more processors. Specifically, reference is made to the related description in FIG. 13, and details are not described herein.
  • the TU-O and TU-R in this application are used for point-to-multipoint systems, and may also be referred to as MTU-O and MTU-R.
  • the TDD frame includ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ynchronization symbol is located at the first TDD frame of the super frame X.
  • the synchronization symbol position may also be located in other TDD frames of a super frame.
  • Each TDD frame may include a management symbol position (for example, the R position in FIG. 3) for transmitting management-related information.
  • one TDD frame in addition to the S position and the R position, one TDD frame includes a D position (data symbol position).
  • the S position is used to transfer business data.
  • the R position and the D position are also divided into an uplink and a downlink.
  • a gap position is reserved between the uplink and downlink of a TDD frame.
  • 603 Send second information, where the second information is used to determine a time when the user-side device accesses the network-side device;
  • the specific sequence bearing mode is: carrying the sequence in a certain order on the subcarrier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or directly carrying the time domain points.
  • FIG. 7 shows an example of a frame structure used in the method of this embodiment.
  •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at the 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position of superframe X
  • the second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at the position between the last downlink symbol and the first uplink symbol
  • the third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at the next superframe (that is, the superframe) X + 1) at the 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position.
  • the user-side device obtains the reference time of its access according to the first two pieces of information. Then, after receiving the third information, the uplink access information is sent after waiting for a corresponding time.
  • this embodiment may also use the frame structure example shown in FIG. 5 to send the first information and the second information.
  • the frame structure shown in FIG. 9 can be used for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For example, tim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at a specific symbol position.
  • the network-side device mainly uses the downlink related position in the frame sequence
  • the user-side device mainly uses the uplink related position in the frame sequence. The following describes these two drawings in detail.
  • the method provided in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uncertainty of user-side device access in a P2MP copper wire network, thereby reducing user-side devices newly entering the network. Probability of impact on existing user business. In addition, because multiple explicit access time indications are given, the possibility of collisions between different user-side devices during access can also be reduced.
  • the network-side device sends third information, where the second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struct the user-side device to access the network-side device;
  • 608 Send uplink access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ference time.
  • the network-side device sends control information to one or more other user-side devices.
  • the one or more other user-side devices belong to the same vector group as the user-side device.
  • a user equipment of a vector group performs service transmission, it may cause interference with user equipment in other groups that are performing service transmission.
  • the network-side device sends explicit instructions to notify user-side devices that belong to the same vector group not to send information at the uplink synchronization symbol position at a specific time, which can reduce the data transmission of other online users to newly online users. Impact, and improve the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quality of new users.
  • the memory and the processor 1301 are coupled.
  • the memory may be a non-volatile memory, such as a hard disk (HDD) or a solid-state drive (SSD), etc., or a volatile memory, such as a random-access memory (random-memory) access memory (RAM).
  • the memory is, but is not limited to, any other medium that can be used to carry or store desired program code in the form of instructions or data structures and can be accessed by a compu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在一种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中,网络侧设备分别在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和所述超帧或所述超帧之后的另一个超帧中发送一个信息和另一个信息给用户侧设备,所述信息和所述另一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所述用户侧设备根据这两个信息的接收时间来确定其接入网络侧设备的参考时间。通过使用本申请揭示的方法,用户侧设备可以根据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多个信息获得其接入网络的时间,从而可以实现铜线网络中的点到多点系统新用户设备的接入时间指示,还可以提高用户侧设备的数据传输质量。

Description

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入时间指示技术。
背景技术
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技术可以在带宽上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接入网络速率的预期,但其投资成本、布放与运维、稳定性等多方面都存在难以克服的限制。尤其,光纤入户的建设成本较高,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投入还远达不到运营商的期望。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等铜线接入技术则在投资、运维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优势。运营商希望在保护和利用既有铜线投资的同时,能够提供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满足用户需求的宽带接入服务。为此,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分部(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telecommuniation standard sector,ITU-T)于2015年发布了国际标准G.9701(也称为G.fast),该标准基于铜线接入基础设施提供100米范围内的点到点(point to point,P2P)的500兆比特每秒(Megabit per second,Mbps)以上的接入速率。
当前,ITU-T正在开展支持更高接入速率的技术研究,旨在提供比G.9701更高速率的接入速率。与支持P2P系统的G.9701标准不同的是,当前标准制定的技术同时支持点到多点(point-to-multi-point,P2MP)系统。在P2MP系统中,多个用户共存,因此,G.9701标准使用的用户接入方法不再适用于当前正在制定的技术标准。
亟需一种新的、基于铜线接入基础设施提供P2MP系统中指示用户侧设备接入时间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了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以解决基于铜线接入基础设施提供P2MP系统中用户接入时间指示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在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发送第一信息给用户侧设备;
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超帧或所述超帧之后的另一个超帧的下行最后一个符号位置之后的位置上发送第二信息给所述用户侧设备,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
通过在特定的位置上给出用于接入时间指示的信息,该方法避免了因为用户接入随机性而引起的对以在线的用户侧设备传输质量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序列,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另一个序列,所述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用户侧设备使用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时间来确定其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所述另一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网络侧设备使用所述 第二信息的接收时间来确定其接入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包括:所述第二信息的接收时间减去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参考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超帧或所述超帧之后的另一个超帧的下行最后一个符号位置之后的位置上发送第二信息给所述用户侧设备,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超帧或所述另一个超帧的下行最后一个符号位置之后和上行第一个符号位置之前的位置上发送所述第二信息给所述用户侧设备;或者,第一设备在所述超帧或所述另一个超帧的上行同步符号位置上发送所述第二信息给所述第二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后,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三信息给所述第二设备后,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上行接入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共同确定所述上行接入信息的发送时间。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超帧或者所述另一超帧之后又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发送第三信息给所述用户侧设备后,所述第三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另一时间。具体地,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设备接入所述第一设备的另一时间,包括:所述第三信息的接收时间减去所述第二信息的接收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接入所述第一设备的另一参考时间。通过提供多个接入时间指示,使得用户侧设备可以自行选择接入时间,提供了一定的接入灵活性。此外,在多个用户侧设备同时进行初始接入时,该设计可以降低不同新用户侧设备之间的冲突概率。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发送所述第三信息后,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四信息给所述用户侧设备后,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上行接入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和所述第四信息共同确定所述上行接入信息的发送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控制信息给一个或多个第三设备,所述第三设备和所述用户侧设备属于同一矢量组,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至少在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三设备不发送上行同步信息。这么做,可以降低在线用户侧设备对新上线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干扰,提高接入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时,所述第一设备停止发送下行同步信息给一个或多个第四设备,所述第四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属于同一矢量组。这么做,可以降低下行传输时不同用户线之间的干扰,从而提高了新上线用户侧设备接收第一和第二信息时的数据质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接入时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在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所述用户侧设备获取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时间;
所述用户侧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超帧或所述超帧之后的另一个超帧的下行最后一个符号之后的位置上,所述用户侧设备获取接收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二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用户侧设备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序列,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另一个序列,所述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用户侧设备使用所述第一时间来确定所述其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所述另一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用户侧设备使用所述第二时间来确定其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具体地,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第二设备的参考时间为所述第二时间减去所述第一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超帧或所述另一个超帧的下行最后一个符号之后的位置上,包括: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超帧或所述另一个超帧的下行最后一个符号位置之后和上行第一个符号之前的位置上;或者,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超帧或所述另一个超帧的上行同步符号位置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息后,所述用户侧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后,所述用户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接入网络侧设备的时间,发送上行接入信息给所述网络侧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侧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后,所述第三信息在所述超帧或者所述另一超帧之后的又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所述用户侧设备获取接收所述第三信息的第三时间;
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另一时间。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中,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另一时间,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另一参考时间为所述第三时间减去所述第二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信息在所述超帧或者所述另一超帧之后的又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包括:所述第三信息在所述超帧的下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或者,所述第三信息在所述另一个超帧的下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后,所述用户侧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四信息后,所述用户侧设备,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即T1)和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另一时间(即T2),发送上行接入信息给所述网络侧设备。具体地,包括:所述用户侧设备使用T1作为上行接入的参考时间;或者,所述用户侧设备对T1和T2进行数学运算之后获得又一时间,所述用户侧设备使用所述又一时间作为上行接入的参考时间。具体地,所述又一时间等于(N*(T1+T2)+T1),其中,N为预先设定的正整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该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收发器,其中,所述收发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具体设计或实现所所述的方法,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其他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该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具体设计或实现所所述的方法,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其他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实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一具体设计、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具体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具体设计、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任一具体设计所提及的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具体设计所述的装置和如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具体设计所述的装置。
网络侧设备利用同步符号位置来发送多个信息以给出接入时间指示,可以解决点到多点的铜线接入网络中用户侧设备接入时面临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因接入的不确定性对现有用户的业务传输带来干扰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所示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申请适用的一种可能的网络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涉及的网络设备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一种可能的数据帧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可能的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图4的方法使用的一种可能的数据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图6使用的一种可能的数据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9为图8提供的一种可能的数据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11为图10使用的一种可能的数据帧序列示意图;
图12为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系统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 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图1给出了本申请适用的一种可能的网络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揭示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如101,102或者103所示的网络场景。这些场景中都包括网络侧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分布点单元(distribution point unit,DPU))和用户侧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网络终端(network terminal,NT)),他们之间通过铜线连接,例如,双绞线(超5类双绞线CAT-5e,6类标准双绞线CAT-6等)。通常地,一个DPU设备跟多个NT设备连接,也就是说DPU要支持多个NT设备的接入。用户可以通过用户侧设备来接入网络侧设备,以获取其所需的服务(例如:视频点播,或者网络电视等)。具体地,101指的场景是光纤到挂杆(fiber to the pole,FTTP),102指的场景是光纤到街道(fiber to the street)(这种情况下,网络侧设备通常置于人井中),103指示的是光纤到建筑楼(fiber to the building,FTTB)。如图1所示,DPU通过铜线跟NT连接,然后可以通过PON进行网络连接来提供用户业务。具体地,DPU通过光纤跟光配线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连接,ODN进一步跟位于中心局(central office,CO)的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连接。或者,DPU还可以直接通过光纤跟其他类型的网络设备连接(例如,GE接口设备,DSL设备),以提供用户服务。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跟PON网络相连,那么DPU需要具备光通信的物理层和L2以及L2以上网络层次的处理能力。例如,DPU需要具备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的功能。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用户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名称不做限定,DPU和NT仅是示例。
下面进一步来说明网络侧设备和用户侧设备的功能结构。图2为本申请所涉及的设备的功能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DPU 200和NT 300都包括三个功能部分,DPU和多个NT 300(即NT-1,NT-2,…,NT-N)之间的每一个NT通过铜线400相连。其中,DPU 200包括收发和处理单元201,管理单元202,网络侧单元203。收发和处理单元201也可以简称为TU-O(transceiver unit-ONU或CO)。DPU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TU-O。其中,网络侧处理单元203可以包括网络侧需要进行的数据帧处理,例如:物理层处理,2层以及2层以上的处理等。收发和处理单元201包括数据帧的收发功能,还包括对数据帧处理以实现用户注册,带宽分配等。类似地,NT 300包括收发和处理单元301,管理单元302,用户侧处理单元303。与DPU 200的收发和处理单元201以示区别,收发和处理单元301也可以简称为TU-R(transceiver unit-remote)。一个TU-O可以连接一个或者多个TU-R。其中,用户侧处理单元303可以包括用户侧需要进行的数据帧处理,例如:给用户提供有线或者无线的网络连接等。收发和处理单元301包括数据帧的收发功能,还包括对数据帧处理,例如:实施本申请揭示的接入时间指示相关的数据帧解析等。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集成度的不同,DPU和NT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单板来实现上述功能。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来实现上述的功能。具体地,参见图13的相关描述,此处不予赘述。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TU-O和TU-R用于点到多点系统,也可以称为MTU-O和MTU-R。
当前铜线接入技术仅适用于点到点的网络场景,无法支持多个用户侧设备 接入网络侧设备。本申请揭示了一种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以解决这个问题。在介绍具体的方法步骤之前,先介绍后续提到的方法中使用的帧结构。图3所示为本申请使用的一个帧结构示意图。该结构是G.fast标准中定义的帧结构。具体地,在时间维度上,网络侧设备和用户侧设备交互的帧结构为一个超帧序列,也就是多个超帧。图3给出了一个完整的超帧结构示意图,即超帧X。超帧X由M个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帧组成,即一个超帧包括M个TDD帧。其中,每一个TDD帧有一部分用于网络侧网络设备发送给用户侧设备,即用于下行数据传输;另一部分用于用于用户侧设备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即用于上行数据传输。此外,一个超帧中有一个TDD帧包括两个同步符号位置(例如,图3中的S位置),一个为上行同步符号位置,另外一个下行同步符号位置,用于发送同步符号。这个同步符号当前用于帧同步或进行序列训练,后者用于抵消不同的铜线之间在传输数据时可能存在的串扰。在图3中,包括了同步符号位置的TDD帧位于超帧X的第一个TDD帧。在具体的实现中,同步符号位置还可能位于一个超帧的其他TDD帧中。每一个TDD帧都可以包括一个管理符号位置(例如,图3中的R位置),用于传输跟管理相关的信息。在图3中,除了S位置和R位置外,一个TDD帧包括D位置(数据符号位置)。S位置用于传递业务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类似S位置,R位置和D位置也分为上行和下行。此外,为了避免上行和下行传输的干扰,一个TDD帧的上行和下行之间会预留一个间隙位置。
当一个新的用户侧设备启用时,需要注册到网络侧设备,并进行测距,以便完成后续的上行资源的分配(例如时间和频谱等)。在完成注册之前,用户侧设备处于无序状态,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可以将这个初始接入的过程称为随机接入。此外,如果存在多个新的用户侧设备时,可能存在接入冲突。为了降低因为随机接入带来的不确定性,网络侧设备需要给用户侧设备传递接入时间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接入时间指示技术用于这个初始接入的阶段。这个阶段也可能存在其他的名称,例如,随机接入,注册请求或测距(ranging)等。本申请对这个阶段具体的称呼不做限定。
结合图4,下面介绍本申请揭示的一种接入信息指示的方法。如图4所示为网络侧设备执行的步骤,以完成网络侧设备传送接入指示时间信息给需要接入的用户侧设备。对应地,图4使用的帧结构如图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网络侧设备发送接入指示相关的信息给用户设备的方式为广播。也就是说,一个或者多个当前新上线的用户侧设备可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相关信息。此外,当前在线的用户侧设备也可以收到同样的信息。除非特殊说明,下面均使用用户侧设备进行描述,它可以包括一个,两个或者多个用户侧设备等多种情况。
步骤401,网络侧设备在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发送第一信息给用户侧设备;
如图5所示,网络侧设备,例如DPU,在超帧X的第一个TDD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发送一个信息给用户侧设备,例如NT(NT-1,NT-2,…,NT-N)。该信息可以为一个预先设定的一个信号或序列。当对端,也就是用户侧设备收到后,可以解析该信息并确定该信息是用于指示接入时间的。
步骤402,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超帧或所述超帧之后的另一个超帧的下行最后一个符号位置之后的位置上发送第二信息给所述用户侧设备,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
如图5所示,网络侧设备,例如DPU,在所述超帧的上行同步符号位置上发送第二信息给用户侧设备,例如NT。该第二信息也用于确定用户侧设备的时间。也就是说,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共同用于确定用户侧设备接入网络侧设备的时间。具体地,可以通过第二信息的接收时间减去第一信息的接收时间来作为用户侧设备接入网络侧设备的时间,即图5中的T1。需要说明的是,图5给出的第二信息的位置仅为示例。第二信息还可以位于所述超帧的第一个下行最后一个符号位置和所述超帧的第一个上行符号位置之间,也就是说在上行和下行符号位置的间隙位置。或者,所述第二信息和第一信息还可以不位于同一个超帧,而是位于不同的超帧中。在这种情况下,T1指示的时间值大于一个超帧所占用的时间值。还需要说明的是,通常地,上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也可以称为前导信息。本申请对这两个信息的名称不做限定,可以称之为前导信息或接入指示信息等。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的位置信息是相对于同一个设备来说的。例如,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位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和上行同步符号位置上。
网络侧设备利用同步符号位置来发送多个信息以给出接入时间指示,可以解决点到多点的铜线接入网络中用户侧设备接入时面临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因接入的不确定性对现有用户侧设备的业务传输带来干扰的概率。
下面将基于上面描述的本申请的一些共性方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在本实施例中,以图1的任一网络场景为例,网络侧设备为DPU,用户侧设备为NT-1,NT-2等新上线的用户侧设备。为了简化描述,以NT-1的处理步骤为例,其他NT的处理同NT-1的处理。图6给出了本实施例的方法步骤。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步骤中,标号为奇数的步骤为网络侧设备执行,标号为偶数的步骤为用户侧设备执行。
601: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
具体地,DPU发送第一信息给设备NT-1。该步骤类似于步骤401,因此关于步骤401的描述也适用于本步骤,此处不予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第一信息的位置类似于步骤401,此处不予赘述。
602:确定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时间;
具体地,NT-1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并确定接收到该信息的时间,简称为第一时间。
603: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
具体地,DPU发送第二信息给设备NT-1。该步骤类似于步骤402,因此关于 步骤402的描述也适用于本步骤,此处不予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第二信息的位置类似于步骤402,此处不予赘述。
604:确定接收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二时间;
类似于步骤602,NT-1接收到所述第二信息,并确定接收到该信息的时间,简称为第二时间。
606: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参考时间。
具体地,NT-1根据前述步骤确定的两个时间来获取其接入DPU的时间。例如,通过第二时间减去第一时间,NT-1确定其接入时使用的参考时间。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时间是一个相对的时间(后续简称T1),也就是说,NT-1在后续收到了一个接入指示信息后,等待这个参考时间值,再发送上行接入信息。可选地,可以提前配置一个浮动范围DT,允许NT-T在(T1-DT,T1+DT)能进行浮动。也就是说,实际的等待时间允许在获取的参考时间附近的范围进行变化。
607: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
具体地,DPU发送第三信息来指示NT-1可以进行接入。
608:根据所述参考时间,发送上行接入信息。
具体地,NT-1在收到了上述第三信息后,等待T1时间后,发送上行接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个信息共同决定了用户侧设备接入网络侧设备的时间。其中,前两个信息用于确定一个相对时间,而第三信息用于指示用户侧设备等待这个确定的相对时间,然后发送上行接入信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个信息可以包括一个相同的序列,或者不同的序列。具体的序列承载方式为:在频域的子载波上按照一定顺序承载序列,或者直接在时域点上承载。
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所述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包含的序列相同。具体地,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在同一超帧中传输,第三信息在另一超帧中传输时,可以传输相同的序列。例如,采用自相关性良好的序列。例如,Zadoff–Chu(ZC)序列或伪噪声代码(pseudo-noise(PN)code)序列。自相关特性良好是指序列的自相关输出结果序列的峰均值大,具有明确清晰的峰值,从而可以通过检测这个峰值来确定这个序列的接收时间。这么做的好处是,NT-1可以采用一个固定本地序列的自相关器,来完成接收到的信息处理,节约处理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所述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包含的序列不同。具体地,在三个信息都在不同的超帧中进行传输,NT-1通过不同的序列来区分这三个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前一种可能的场景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序列,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07和步骤608不是解决接入时间指示问题必须的步骤。
图7给出了本实施例方法使用的帧结构举例。具体地,第一信息在超帧X的 下行同步位置上发送,而第二信息在下行最后一个和上行第一个符号之间的位置上发送,第三信息在下一个超帧(也就是超帧X+1)的下行同步位置上发送。用户侧设备根据前两个信息获取到其接入的参考时间。然后,在收到第三信息后,等待对应的时间后发送上行接入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图5所示的帧结构示例来发送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对应地,用户侧发送上行接入信息的位置会根据T1值进行变化。或者,第二信息的位置还可以为跟第一信息不同的超帧。或者,还可以给用户侧设备提供多个时间,供用户侧设备提供选择,具体参见图8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予赘述。或者,还可以发送多个第三信息,具体参见图10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可选地,针对于已在线的用户侧设备,可以采用类似于新上线的用户侧设备的方法来确定新上线的用户侧设备发送上行接入信息的时间,从而可以自主地避免在这个时间点上发送上行同步信息,避免引起干扰,从而提高新上线用户侧设备的接入质量。这个可选的已在线的用户侧设备行为也适用于其他的实施例,后续在其他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通过在超帧中的特定符号位置来传输预定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给出接入时间的明确指示,能够解决P2MP铜线网络中面临的用户侧设备接入的不确定性问题,从而降低新入网的用户侧设备对现有用户业务影响的概率。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在本实施例中,以图1的任一网络场景为例,网络侧设备为DPU,用户侧设备为NT-1NT-2等新上线的用户侧设备。为简化描述,以NT-1的处理步骤为例,其他NT的处理同NT-1的处理。图8给出了本实施例的方法步骤。需要说明的是,图8所示的步骤中,标号为奇数的步骤为网络侧设备执行,标号为偶数的步骤为用户侧设备执行。图9为图8使用的一种可能的帧结构图。也就是说,网络侧设备和用户侧设备交互时,可以用如图9所示的帧结构来进行信息交互。例如,在特定的符号位置上发送时间指示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除非特殊说明,网络侧设备主要使用帧序列中下行相关的位置,而用户侧设备主要使用帧序列中上行相关位置。下面结合这两个附图来具体描述。
601: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
602:确定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时间;
603: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
604:确定接收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二时间;
606: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参考时间。
上述601-604和606步骤跟图6所示的对应编号的步骤相同,具体描述可参见图6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707: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
具体地,DPU发送第三信息给设备NT-1。
708:确定接收所述第三信息的第三时间;
类似于步骤602和步骤604,NT-1接收到所述第三信息,并确定接收到该信息的时间,简称为第三时间。
710: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另一参考时间。
类似于步骤606,NT-1根据两个时间信息确定其可使用的另一参考时间,具体参看关于步骤606的描述。不同是,步骤606和本步骤获得的参考时间可能的大小不同。例如,步骤606获得的参考时间小于一个超帧大小,而步骤709获得的参考时间大于一个超帧。或者,两个步骤获得的参考时间的差值大于一个超帧的时间。对此,本申请不做任何限制。
712:根据所述参考时间和所述另一参考时间,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上行信息时使用的时间。
具体地,NT-1根据两个参考时间,来确定其发送上行信息时使用的时间。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NT-1仅使用其中的参考时间,例如T1,作为其实际的时间。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NT-1利用这两个参考时间来进行一定的数学运算,以获得其使用的参考时间。如图9所示,T1为根据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获得的参考时间,而T2为根据第二时间和第三时间获得另一个参考时间。那么,NT-1可以通过公式N*(T1+T2)+T1来获得其使用的上行接入信息发送的相对参考时间。其中,N的取值范围为一个预先设定或者提前协商确定,N为一个正整数,*为乘号。
可选地,在确定了NT-1实际使用的接入时间后,DPU和NT-1可以按照图6所示的步骤607和步骤608执行,以完成上行接入信息的发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执行步骤607和步骤608,那么DPU发送的是第四信息,而NT-1使用的参考时间则是步骤711确定的时间。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四个信息共同决定了用户侧设备接入网络侧设备的时间。其中,前三个信息用于确定一个相对时间,而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用户侧设备等待这个确定的相对时间后,再发送上行接入信息。本实施例涉及四个信息,即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图6的实施例中关于不同信息携带序列的说明也适用于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地,这四个信息携带的序列可以完全相同,或者完全不相同。或者,四个信息携带的序列可以部分相同部分不同。为了区分前三个信息和最后一个信息,降低NT-1解析信息时出错的概率,可以前三个信息可以采用相同的序列,最后一个信息采用有别于前面序列的一个序列。
通过在超帧中的特定符号位置来传输预定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解决P2MP铜线网络中面临的用户侧设备接入的不确定性问题,从而降低新入网的用户侧设备对现有用户业务的影响。此外,通过给出多个明确的接入时间指示,还可以降低不同的用户侧设备接入时发生冲突的概率。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在本实施例中,以图1的任一网络场景为例,网络侧设备为DPU,用户侧设备为 NT-1、NT-2等新上线的用户侧设备。为了简化描述,以NT-1的处理步骤为例,其他NT的处理同NT-1的处理。图10给出了本实施例的方法步骤。图11为图10使用的一种可能的帧序列图。下面结合这两个附图来具体描述。
1001: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后续成为接入时间);
该步骤由DPU和NT-1共同完成。具体地,这个步骤可以包括如图6所示的步骤601-604和步骤606。或者,所述步骤可以包括如图8所示的步骤。对于相关步骤地具体描述,参见对应附图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图6和图8相关描述中提到的可选的步骤和信息也适用于本实施例。
1002: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
1003: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
1004:根据多个第一信息中的一个和所述接入时间,发送上行接入信息。
具体地,DPU可以发送多个第一信息给用户侧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信息,类似于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三信息或者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四信息,都用于指示用户侧设备可以接入网络侧设备。用户侧设备可以从多个第一个信息中选择一个来作为基础,并等待步骤1001确定的接入时间值,再发送上行接入信息。在实际实现的过程中,DPU发送的第一信息的个数可以是预先设定好的,或者通过交互来协商获得。或者,如果网络侧设备连续发送多个第一信息,在第一次发送第一信息时,这个第一信息中携带N值。或者,如果N个第一信息是不连续的,那么在第一次发送第一信息时,这个第一信息携带了后续会发送指示接入信息的超帧位置信息。对此,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11所示,DPU可以在N个超帧的上行同步符号位置上发送第一信息给NT-1。以确定的接入时间小于1个超帧为例(例如,图5所示的T1),那么NT-1可能发送上行接入消息的位置如图11所示。在实际的实现过程中,NT-1使用哪个具体的位置发送,可以由NT-1根据预先指定的算法来进行确定。
通过在超帧中的特定符号位置来传输预定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解决P2MP铜线网络中面临的用户侧设备接入的不确定性问题,从而降低新入网的用户侧设备对现有用户业务影响的概率。此外,因为,通过给出多个明确的接入时间指示,还可以降低了不同的用户侧设备接入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在本实施例中,以图1的任一网络场景为例,网络侧设备为DPU,用户侧设备为NT-1、NT2等新上线的用户侧设备以及其他已在线的用户侧设备。为了简化描述,以NT-1的处理步骤为例,其他新上线的NT的处理同NT-1的处理。图12给出了本实施例的方法步骤。具体地,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601: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
602:用户侧设备确定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时间;
603: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时间;
604:用户侧设备确定接收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二时间;
606:用户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确定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的参考时间。
607: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侧设备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
608:根据所述参考时间,发送上行接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这些步骤跟图6中包括的步骤相同,具体描述可参看对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可选地,上述步骤601-604和606也可以替换为图8所示的步骤。也就是说,步骤601-604和606可以替换为步骤601-604,606以及步骤707-708,710和712。
1209:网络侧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其他用户侧设备不发送上行同步信息;
具体地,网络侧设备发送控制信息给一个或多个其他用户侧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其他用户侧设备跟所述用户侧设备属于同一矢量组。一个矢量组的一个用户设备在进行业务传输时,可能会正在进行业务传输的其他组里的用户设备造成干扰。网络侧设备通过发送明确地指示信息,以通知属于同一个矢量组的用户侧设备在特定的时刻不要在上行同步符号位置上发送信息,从而可以降低其他已在线的用户对新上线用户数据传输的影响,提高了新上线用户的上行数据传输质量。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发送的时间不限定在步骤606之后,仅需要保证在用户侧设备发送上行接入信息之前,其他属于同一矢量组的用户侧设收到这个控制信息即可。例如,步骤1209可以跟步骤601或者步骤603同时执行。
具体地,网络侧设备定义新的管理消息,通过如图5所示的管理符号位置来发送这个信息。该新定义的管理信息可以明确指出在携带该新定义的管理消息的超帧之后的一个或者多个超帧,用户侧设备不发送上行信息或上行同步信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新定义的管理信息为了区别于其他管理信息,可以携带一个管理信息标识。在用户侧设备提前配置好了停止在上行同步符号位置上发送的超帧数量(例如,M,其中,M为正整数)的前提下,通过确定收到的管理信息为本申请定义的新的管理信息后,用户侧设备在收到当前超帧之后的M个超帧中都不发送上行信息或者上行同步信息。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网络侧设备在新定义的控制信息中可以携带数量M。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网络侧设备和用户侧设备可以先协商好数量,然后网络侧设备通过发送新的管理信息来指示用户侧设备停止发送上行信息或者上行同步信息。
可选地,如果一个网络侧设备包括多个TU-O,而且他们属于同一个矢量组,为了降低在下行传输上其他TU-O对当前需要发送接入时间指示的TU-O的影响,网络侧设备可以控制其他TU-O在当前TU-O发送接入时间指示(例如,第一消息,第二信息等)时,不发送下行同步符号。这么做,可以提升用户侧设备接收网络侧信息的数据质量。
通过在超帧中的特定符号位置上传输预定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给出了明确的接入时间指示,能够解决P2MP铜线网络中面临的用户侧设备接入的不确定性问题,从而降低新入网的用户侧设备对现有用户业务的影响。此外,通过给其他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来指示暂定发送上行同步信息,降低了在线用户对新上线用户接入时上行数据传输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如图13所示,该设备包括处理器1301和收发器1302。需要理解的是,处理器1301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收发器1302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收发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设备为网络侧设备。那么收发器1302用于执行图4或者图6,8,10或12的相关描述中涉及的网络侧设备的发送和接收步骤,而处理器1301用于执行前述图中涉及的网络侧设备除了发送和接收以外的其他所有步骤。例如,生成第一消息或者第二消息等。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设备为用户侧设备。那么收发器1302用于执行图6,8,10或12的相关描述中涉及的用户侧设备的接收和发送步骤,而处理器1301用于执行前述图中涉及的用户侧设备除了发送和接收以外的其他所有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3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单元组合执行完成。处理器1301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存储器和处理器1301耦合。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可以被具体实施为系统、方法或者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的各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可以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驻留软件等等),或者组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在这里都统称为“电路”、“模块”或者“系统”。此外,本申请的各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可以采用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程序产品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但不限于电子、磁性、光学、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设备或者装置,或者前述的任意适当组合,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者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D-ROM)。
计算机中的处理器读取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使得处理器能够执行在流程图中每个步骤、或各步骤的组合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生成实施在框图的每一块、或各块的组合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单独的软件包、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并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者服务器上执行。也应该注意,在某些替代实施方案中,在流程图中各步骤、或框图中各块所注明的功能可能不按图中注明的顺序发生。例如,依赖于所涉及的功能,接连示出的两个步骤、或两个块实际上可能被大致同时执行,或者这些块有时候可能被以相反顺序执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1)

  1. 一种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在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发送第一信息给第二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超帧或所述超帧之后的另一个超帧的下行最后一个符号位置之后的位置上发送第二信息给所述第二设备,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设备接入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序列,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另一个序列,所述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使用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时间来确定所述第二设备接入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间,所述另一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使用所述第二信息的接收时间来确定所述第二设备接入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间。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设备接入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间,包括:所述第二信息的接收时间减去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接入所述第一设备的参考时间。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超帧或所述超帧之后的另一个超帧的下行最后一个符号位置之后的位置上发送第二信息给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超帧或所述另一个超帧的下行最后一个符号位置之后和上行第一个符号位置之前的位置上发送所述第二信息给所述第二设备;或者,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超帧或所述另一个超帧的上行同步符号位置上发送所述第二信息给所述第二设备。
  5. 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后,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三信息给所述第二设备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上行接入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共同确定所述上行接入信息的发送时间。
  6. 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超帧或所述另一超帧之后又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发送第三信息给所述第二设备后,所述第三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设备接入所述第一设备的另一时间。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设备接入所述第一设备的另一时间,包括:所述第三信息的接收时间减去所述第二信息的接收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接入所述第一设备的另一参考时间。
  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发送所述第三信息后,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四信息给所述第二设备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上行接入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和所述第四信息共同确定所述上行接入信息的发送时间。
  9.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 一设备发送控制信息给一个或多个第三设备,所述第三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属于同一矢量组,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至少在所述第二设备接入所述第一设备时,所述第三设备不发送上行同步信息。
  10. 一种获取接入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在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时间;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超帧或所述超帧之后的另一个超帧的下行最后一个符号之后的位置上,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接收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二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序列,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另一个序列,所述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使用所述第一时间来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所述另一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使用所述第二时间来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
  12. 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第二设备的参考时间为所述第二时间减去所述第一时间。
  13. 如权利要求10-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超帧或所述另一个超帧的下行最后一个符号之后的位置上,包括: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超帧或所述另一个超帧的下行最后一个符号位置之后和上行第一个符号之前的位置上;或者,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超帧或所述另一个超帧的上行同步符号位置上。
  14. 如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息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接入第二设备的时间,发送上行接入信息给所述第二设备。
  15. 如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后,所述第三信息在所述超帧或者所述另一超帧之后的又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接收所述第三信息的第三时间;
    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第二设备的另一时间。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第二设备的另一时间,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第二设备的另一参考时间为所述第三时间减去所述第二时间。
  17. 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息在所述超帧或者所述另一超帧之后的又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包括:所述第三信息 在所述超帧的下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或者,所述第三信息在所述另一个超帧的下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
  18. 如权利要求15至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四信息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和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第二设备的另一时间,发送上行接入信息给所述第二设备。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和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第二设备的另一时间,发送上行接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使用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作为上行接入的参考时间;或者,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和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所述第二设备的另一时间进行数学运算之后获得又一时间,所述第一设备使用所述又一时间作为上行接入的参考时间。
  20. 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
    在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发送第一信息给另一设备;
    在所述超帧或所述超帧之后的另一个超帧的下行最后一个符号位置之后的位置上发送第二信息给所述另一设备,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另一设备接入所述设备的时间。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序列,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另一个序列,所述序列用于指示所述另一设备使用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时间来确定所述另一设备接入所述设备的时间,所述另一序列用于指示所述另一设备使用所述第二信息的接收时间来确定所述另一设备接入所述设备的时间。
  22. 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另一设备接入所述设备的时间,包括:所述第二信息的接收时间减去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时间用于指示所述另一设备接入所述设备的参考时间。
  23. 如权利要求20-22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后,发送第三信息给所述另一设备;
    接收所述另一设备发送的上行接入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共同确定所述上行接入信息的发送时间。
  24. 如权利要求20-22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超帧或者所述另一超帧之后又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发送第三信息给所述另一设备后,所述第三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另一设备接入所述设备的另一时间。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另一设备接入所述设备的另一时间,包括:所述第三信息的接收时间减去所述第二信息的接收时间用于指示所述另一设备接入所述设备的另一参考时间。
  26. 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
    接收另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在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
    接收所述另一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超帧或所述超帧之后的另一个超帧的下行最后一个符号之后的位置上;
    所述处理器用于:
    获取所述收发器接收的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时间;
    获取所述收发器接收的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二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确定所述设备接入所述另一设备的时间。
  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序列,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另一个序列,所述序列用于指示所述设备使用所述第一时间来确定所述设备接入所述另一设备的时间,所述另一序列用于指示所述设备使用所述第二时间来确定所述设备接入所述另一设备的时间。
  28. 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确定所述设备接入所述另一设备的时间,包括:所述设备接入所述另一设备的参考时间为所述第二时间减去所述第一时间。
  29. 如权利要求26-28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所述另一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
    根据所述设备接入另一设备的时间,发送上行接入信息给所述另一设备。
  30. 如权利要求26-28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另一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后,所述第三信息在所述超帧或者所述另一超帧之后的又一个超帧的下行同步符号位置上;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所述收发器接收的所述第三信息的第三时间;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确定所述设备接入所述另一设备的另一时间。
  31.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另一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后,接收所述另一设备发送的第四信息;
    接收到所述第四信息后,根据所述设备接入所述另一设备的时间和所述设备接入所述另一设备的另一时间,发送上行接入信息给所述另一设备。
PCT/CN2018/091601 2018-06-15 2018-06-15 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9237348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91601 WO2019237348A1 (zh) 2018-06-15 2018-06-15 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91601 WO2019237348A1 (zh) 2018-06-15 2018-06-15 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37348A1 true WO2019237348A1 (zh) 2019-12-19

Family

ID=68842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8/091601 WO2019237348A1 (zh) 2018-06-15 2018-06-15 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WO (1) WO2019237348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8391A (zh) * 2005-06-06 2006-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道的分配和接入方法
US20170244535A1 (en) * 2016-02-22 2017-08-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exible channelization
CN107734606A (zh) * 2016-08-12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播业务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889261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8391A (zh) * 2005-06-06 2006-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道的分配和接入方法
US20170244535A1 (en) * 2016-02-22 2017-08-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exible channelization
CN107734606A (zh) * 2016-08-12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播业务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889261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57667B2 (en) Extending EPON multi-point control protocol to run on Ethernet PON over coax networks
US11444714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an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US661479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adjustment of cable modem back-off parameters in a cable modem network
CN105009502B (zh) 在点到多点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中的上行导频结构
CN107888238B (zh) 一种用于随机接入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861136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time slots in baseband EPCN system
WO2018141256A1 (zh) 一种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方法及其装置
US9985836B2 (en) Determining a network taxonomy using network transmission data
US11902218B2 (en) Signaling method to enable full duplex in next generation docsis cable modem standard
RU248260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порядочения 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стей задова-чу в канале произвольного доступа
US9331786B2 (en) Managing downstream non-broadcast transmission in a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PON) protocol over coax (EPoC) network
US20160345363A1 (en)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7872254B (zh) 一种用于随机接入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37466A1 (zh)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93969A (zh) 一种基于dpu的数据通信与通信管理方法及dpu
WO2019237348A1 (zh) 接入时间指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425475B2 (en) Ranging method and registration method for optical network, OLT, ONU, and optical network system
US1081949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atic half-duplex spectrum allocation on a duplex band
CN103812707A (zh) 一种线路标识报文的转发处理方法
CN101174976B (zh) 点对多点的同轴电缆以太网传输方法、系统及传输装置
WO2018085995A1 (zh) 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装置及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络
US9210029B2 (en) Logical link identifier regist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EP370015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9104736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892241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892241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