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9134093A1 - 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9134093A1
WO2019134093A1 PCT/CN2018/071360 CN2018071360W WO2019134093A1 WO 2019134093 A1 WO2019134093 A1 WO 2019134093A1 CN 2018071360 W CN2018071360 W CN 2018071360W WO 2019134093 A1 WO2019134093 A1 WO 2019134093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smart terminal
ambient light
sensing module
processing module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8/07136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田浦延
Original Assignee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PCT/CN2018/07136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9134093A1/zh
Priority to CN201890000001.8U priority patent/CN209170446U/zh
Publication of WO2019134093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9134093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处理模块以及位于智能终端正面的图像传感模块、补光装置、环境光传感模块;所述环境光传感模块用于检测智能终端周围的当前环境光强度;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智能终端需要进行面部识别时,从所述环境光传感模块读取当前环境光强度,并对当前环境光强度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提供第一驱动信号给所述补光装置,驱动智能终端的补光装置开启,以进行正面补光;提供第二驱动信号给所述图像传感模块,驱动所述图像传感模块采集智能终端前方物体的面部图像。

Description

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屏发展趋势,手机正面的屏占比越来越高,因此手机正面因为空间位置受限无法再设置其他组件,例如按键,指纹识别模组等。由于无法设置指纹识别模组,为了实现身份识别,业界提出了采用手机正面的前置摄像头获取面部信息,并进行面部识别。
但是现有的面部识别技术的识别效果还需要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需要提供一种智能终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处理模块以及位于智能终端正面的图像传感模块、补光装置;所述环境光传感模块用于检测智能终端周围的当前环境光强度;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智能终端需要进行面部识别时,从所述环境光传感模块读取当前环境光强度,并对当前环境光强度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提供第一驱动信号给所述补光装置,驱动智能终端的补光装置开启,以进行正面补光;提供第二驱动信号给所述图像传感模块,驱动所述图像传感模块采集智能终端前方物体的面部图像。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在需要进行面部识别时,根据智能终端周围环境的明暗来控制智能终端的补光;若智能终端周围环境较暗,则控制智能终端进行补光,从而使得智能终端能采集到清晰的面部图像,提高面部识别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当前环境光强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直接提供第二驱动信号给所述图像传感模块,驱动所述图像传感模块采集智能终端前方物体的面部图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传感模块位于智能终端的正面顶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光装置包括位于智能终端正面顶端的补光光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光光源为柔光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智能终端的补光光源开启,以对智能终端进行正面补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控制补光光源的亮度、色温和颜色中的一个或几个参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光装置包括位于智能终端正面的显示屏时,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调节所述智能终端显示屏至最大亮度,以进行正面补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光装置还包括位于智能终端正面顶端的补光光源,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若当前环境光强度与显示屏的最大亮度之和仍然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控制所述补光光源进行补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所述处理模块控制所述补光装置与所述图像传感模块同时工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阈值设置在一存储器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判断智能终端的当前工作状态,根据智能终端的当前工作状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面部识别。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终端的当前工作状态包括息屏状态、亮屏未解锁状态、亮屏已解锁状态;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
当智能终端处于息屏状态时,判断是否有屏幕唤醒操作;当判断有屏幕唤醒操作时,确定需要进行面部识别;
当智能终端处于亮屏未解锁状态时,确定需要进行面部识别;
当智能终端处于亮屏已解锁状态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应用程序发起的身份验证请求,若存在身份验证请求,确定需要进行面部识别。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屏幕唤醒操作包括:拿起智能终端、触摸智能终端的显示屏、物体靠近智能终端正面预设范围、按压智能终端功能按键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智能终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智能终端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接触”或“触摸”包括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定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定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描述的特征、结构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采用其它的结构、组元等,也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 公知结构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
面部识别方法是指通过摄像头采集物体的面部信息,并将采集到的面部信息与注册的面部模板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则确定物体的身份合法,匹配失败则确定物体的身份非法。
这里的物体例如包括人体或其他的生物体。面部信息例如包括2D图像信息。基于2D图像信息进行面部识别时,利用现有的摄像头即可实现,不需要额外设置摄像装置。但是该摄像头在正常光照环境下能采集到清晰的面部图像,而在光照环境较差时,无法采集到清晰的面部图像,从而影响面部识别效果,例如因采集到的面部图像较模糊而需要较长的识别过程,甚至无法实现面部识别。如此,还造成用户体验较差。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实现面部信息采集以进行身份识别的智能终端,该智能终端根据周围环境的光强检测结果,来控制是否开启智能终端的补光功能,从而实现环境较暗时也能采集到清晰的面部图像,进而进行身份识别。
该智能终端例如但不局限为消费性电子产品、家居式电子产品、车载式电子产品、金融终端产品等合适类型的电子产品。其中,消费性电子产品如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桌面显示器、电脑一体机等。家居式电子产品如为智能门锁、电视、冰箱、穿戴式设备等。车载式电子产品如为车载导航仪、车载DVD等。金融终端产品如为ATM机、自助办理业务的终端等。
该智能终端以移动终端为例,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100包括显示装置101以及位于显示装置101周边、且位于移动终端的顶部、底部或侧边的摄像头102、补光灯103、光线传感器104。当然,移动终端正面还可以设置其他的组件,例如麦克风、扬声器等等。而且该组件还可以设置于显示装置101的显示区域内。
由于移动终端正面的最外层为保护盖板,因此该保护盖板上需要为设置于移动终端正面的组件的安装预留相应的位置,例如保护盖板上的开孔或开口。然,可变更地,该设置于移动终端正面的组件可位于保护盖板下方,或者位于保护盖板内侧开设的盲孔或盲槽内。如此免去了保护盖板的开孔或开口结构,不但增加了移动终端的防水效果,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还提升了移动终端的美观。
参照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智能终端的功能模块示意图。该移动终端100进一步包括图像传感模块110、补光装置120、环境光传感模块130、处理模块140。
其中,环境光传感模块130包括光线传感器104以及相应的环境光感测电路。该光线传感器104设置于智能终端正面,用于在智能终端需要进行面部识别时,采集智能终端的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当智能终端的周围环境较亮时,采集到的光照强度则较强;当智能终端的周围环境较暗时,采集到的光照强度则较弱。环境光感测电路与光线传感器104电连接,用于将光线传感器104感测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并输出。然,可变更地,该智能终端的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还可以采用其他的传感设备进行采集,例如智能终端正面设置的摄像头、设置于智能终端屏幕内的感光装置。
图像传感模块110设置于智能终端正面,用于采集智能终端前方物体的面部图像。图像传感模块110例如包括摄像头以及相应的图像处理电路,该摄像头例如CCD、CMOS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模块110不需要额外设置,例如现有智能终端正面设置前置摄像头时,则可以利用该前置摄像头进行面部图像的采集。当然,也可以根据拍摄需求设置对应拍摄参数的图像传感模块,专用于面部识别时进行面部图像的采集。图像处理电路用于设置相应的拍摄参数,以控制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同时,还用于将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初步处理,例如滤波、去躁、压缩等等。
补光装置120用于在智能终端周围环境较暗时进行补光,以便于图像传感模块110的图像采集。补光装置120例如包括多个LED或其他发光元件。而且该发光元件的亮度、颜色以及色温等补光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LED的亮度、颜色以及色温中的一个或几个补光参数,将使得补光装置发出的光信号更加柔和,从而在进行面部图像采集时,用户不至于感觉太刺眼,提升了用户体验。
处理模块140用于:在智能终端需要进行面部识别时,从所述环境光传感模块130读取当前环境光强度,并当前环境光强度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提供第一驱动信号给所述补光装置120,驱动智能终端的补光装置120开启,以进行正面补光;提供第二驱动信号给所述图像传感模块110,驱动所述图像传感模块110采集智能终端前方物体的面部图像。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在需要进行面部识别时,根据智能终端周围环境的明暗来控制智能终端的补光;若智能终端周围环境较暗,则控制智能终端进行补光,从而使得智能终端能采集到清晰的面部图像,提高面部识别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同时产生并对应提供给补光装置120和图像传感模块110。即控制智能终端进行正面补光的同时,控制智能终端正面的图像传感模块进行面部图像的采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同时,并不要求时间上的严格 一致,也可以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只是时间相差较短,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给人们的感觉上两者是同时进行。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通过预设一个临界值,即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例如可以存储在一存储器中。若环境光强度大于该预设阈值,则表示智能终端在当前环境下能采集到清晰的面部图像,以实现面部识别;若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表示智能终端在当前环境下无法采集到清晰的面部图像,造成面部识别失败。因此,处理模块140通过比较环境光传感模块130输出的电信号与预设电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是否产生第一驱动信号。具体地,当当前环境光强度大于预设阈值时,不产生第一驱动信号,直接产生第二驱动信号控制智能终端正面的图像传感模块110采集智能终端前方物体的面部图像。当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智能终端的补光装置120开启,以对智能终端进行正面补光。同时再产生第二驱动信号,以控制图像传感模块110采集智能终端前方物体的面部图像。该处理模块140例如包括比较电路、第二驱动信号产生电路以及其他的逻辑控制电路等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补光装置120设置于智能终端正面,例如包括智能终端的显示屏121、位于智能终端顶部的补光光源122。该补光光源122为额外设置且专用于补光的部件,例如设置在智能终端正面的补光灯103,该补光灯103可为柔光灯。在进行面部识别时,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使用其中显示屏121和补光光源122中的一个进行补光,或者两者结合进行补光。例如,通过补光光源122进行补光时,处理模块140用于:当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补光光源开启,以进行正面补光。
通过智能终端的显示屏121进行补光时,则利用现有结构即可实现补光,节省了成本。通过补光光源122进行补光时,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是既不影响其他组件(例如显示屏)的正常工作,而且还可实现更好的补光效果。
进一步地,补光装置120例如包括多个LED或其他发光元件。而且该发光元件的亮度、颜色以及色温等补光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LED的亮度、颜色以及色温中的一个或几个补光参数,将使得补光装置120发出的光信号更加柔和,从而在进行面部图像采集时,用户不至于感觉太刺眼,提升了用户体验。例如,上述处理模块140在控制补光光源122开启的同时,还用于控制补光光源122的亮度、颜色以及色温中的一个或几个参数,以使得补光光源122发出的光信号更加柔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140进一步用于:当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调节显示屏121至最大亮度,以进行正面补光。
若智能终端通过显示屏121进行智能终端的正面补光,则在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调节显示屏121至最大亮度,以进行正面补光。显示屏亮度的调节,可以逐次进行调节,以免亮度骤增对用户造成不适。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140还用于,若当前环境光强度与显示屏121的最大亮度之和仍然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控制智能终端正面的补光光源122开启,以使所述补光光源122与所述显示屏121一起进行正面补光。
由于显示屏本身的发光能力有限,若显示屏121的亮度无法达到补光要求,则控制智能终端正面顶端的补光光源122开启,以使补光光源122与显示屏121一起进行正面补光。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先调节显示屏121至最大亮度,同时采集当前环境光强度,若当前环境光强度仍然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表示显示屏121的补光无法达到补光要求,此时控制智能终端正面顶端的补光光源122开启。若当前环境光强度大于预设阈值,则表示显示屏121的亮度能够达到补光要求,因此仅通过显示屏121的亮度进行补光即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模块140进一步用于:判断智能终端的当前工作状态,根据智能终端的当前工作状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面部识别。
当前工作状态按照显示屏的显示状态来分,例如包括息屏状态、亮屏未解锁状态、亮屏已解锁状态三种。其中息屏状态是指显示屏未被点亮而处于熄灭状态。亮屏未解锁状态是指显示屏被点亮,但显示屏上显示未解锁界面。该状态下,智能终端未被解锁,无法进入智能终端的主页面。亮屏已解锁状态是指显示屏被点亮,并根据具体的操作显示相应的界面。该状态下智能终端已经解锁,使用者可以正常使用该智能终端。
具体地,当智能终端处于息屏状态时,使用者随时可能会使用该智能终端,因此为了能快速响应使用者的操作,该智能终端上的某些传感器仍然处于工作状态,以监测智能终端的使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屏幕唤醒操作。例如,触摸传感器、重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等。屏幕唤醒操作包括拿起智能终端、触摸智能终端的显示屏、物体靠近设备正面预设范围、按压智能终端的功能按键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以理解的是,该智能终端的屏幕唤醒操作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而灵活设置。
进一步地,智能终端还包括触摸传感模块150,用于检测显示屏121上是否有物体触摸。该触摸传感模块150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与显示屏121集成为触摸显示屏。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在智能终端处于息屏状态时,控制智能终端的触摸传感模块150执行触摸检测,对显示屏121上的触摸动作(例如普通触摸操作、按压操作、滑动操作) 进行检测及响应。当智能终端处于息屏状态时,该触摸传感模块150将以第一扫描频率(较低功耗状态)进行触摸检测。当检测到物体触摸显示屏,则确定需要进行面部识别。当智能终端处于亮屏未解锁状态或亮屏已解锁状态时,触摸传感模块150再以第二扫描频率(较高功耗状态或正常功耗状态)进行触摸检测,从而降低智能终端息屏状态时的功耗。其中第一扫描频率小于第二扫描频率。当然,可变更地,该触摸传感模块150也可以一直以正常功耗状态进行触摸检测。
当智能终端处于亮屏未解锁状态时,这种情况下使用者随时可能使用该智能终端,因此确定需要进行面部识别。
当智能终端处于亮屏已解锁状态时,则要进一步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应用程序向操作系统发起的身份验证请求,例如支付应用程序发起用于移动支付的身份验证请求。若存在身份验证请求,则确定需要进行面部识别,否则智能终端进行正常的操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处理模块以及位于智能终端正面的图像传感模块、补光装置、环境光传感模块;所述环境光传感模块用于检测智能终端周围的当前环境光强度;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智能终端需要进行面部识别时,从所述环境光传感模块读取当前环境光强度,并对当前环境光强度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提供第一驱动信号给所述补光装置,驱动智能终端的补光装置开启,以进行正面补光;提供第二驱动信号给所述图像传感模块,驱动所述图像传感模块采集智能终端前方物体的面部图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当前环境光强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直接提供第二驱动信号给所述图像传感模块,驱动所述图像传感模块采集智能终端前方物体的面部图像。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模块位于所述智能终端的正面顶端。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装置包括位于智能终端正面的补光光源。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光源为柔光灯。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智能终端的补光光源开启,以对智能终端进行正面补光。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控制补光光源的亮度、色温和颜色中的一个或几个参数。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装置包括位于智能终端正面的显示屏时,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调节所述智能终端显示屏至最大亮度,以进行正面补光。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装置还包括位于智能终端正面顶端的补光光源,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若当前环境光强度与显示屏的最大亮度之和仍然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控制所述补光光源进行补光。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当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所述处理模块控制所述补光装置与所述图像传感模块同时工作。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设置在一存储器中。
  12. 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判断智能终端的当前工作状态,根据智能终端的当前工作状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面部识别。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的当前工作状态包括息屏状态、亮屏未解锁状态、亮屏已解锁状态;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
    当智能终端处于息屏状态时,判断是否有屏幕唤醒操作;当判断有屏幕唤醒操作时,确定需要进行面部识别;
    当智能终端处于亮屏未解锁状态时,确定需要进行面部识别;
    当智能终端处于亮屏已解锁状态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应用程序发起的身份验证请求,若存在身份验证请求,确定需要进行面部识别。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唤醒操作包括:拿起智能终端、触摸智能终端的显示屏、物体靠近智能终端正面预设范围、按压智能终端功能按键中的一种或几种。
PCT/CN2018/071360 2018-01-04 2018-01-04 智能终端 WO2019134093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71360 WO2019134093A1 (zh) 2018-01-04 2018-01-04 智能终端
CN201890000001.8U CN209170446U (zh) 2018-01-04 2018-01-04 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71360 WO2019134093A1 (zh) 2018-01-04 2018-01-04 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34093A1 true WO2019134093A1 (zh) 2019-07-11

Family

ID=67143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8/071360 WO2019134093A1 (zh) 2018-01-04 2018-01-04 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0446U (zh)
WO (1) WO201913409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0820A (zh) * 2019-09-09 2019-11-1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表计图像采集装置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8984A (zh) * 2021-12-27 2022-04-12 深圳市海洋王铁路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工作记录仪的熄屏拍摄方法、装置、记录仪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5862A (zh) * 2013-03-18 2014-09-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424467A (zh) * 2013-08-21 2015-03-18 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图像采集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5279498A (zh) * 2015-10-28 2016-01-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眼球识别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6094393A (zh) * 2016-08-11 2016-11-09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屏幕背光进行补光的方法及设备
CN107506752A (zh) * 2017-09-18 2017-12-22 艾普柯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5862A (zh) * 2013-03-18 2014-09-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424467A (zh) * 2013-08-21 2015-03-18 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图像采集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5279498A (zh) * 2015-10-28 2016-01-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眼球识别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6094393A (zh) * 2016-08-11 2016-11-09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屏幕背光进行补光的方法及设备
CN107506752A (zh) * 2017-09-18 2017-12-22 艾普柯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0820A (zh) * 2019-09-09 2019-11-1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表计图像采集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0446U (zh) 2019-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00578A1 (zh) 电子设备及其身份识别方法
CN108881604B (zh) 光强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US11170194B2 (en) Control circuit and relate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panel
KR102511513B1 (ko) 복수의 센서를 이용한 착용 감지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한 전자 장치
CN208172794U (zh) 电子设备
EP3562131A1 (en) Display screen stat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8082401A1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
TW201915649A (zh) 電子裝置以及指紋感測方法
CN106775538B (zh) 电子设备及生物识别方法
US11632521B2 (en) Audio/video electronic device
US1117517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mbient light or proximity with an optical sensor
KR102623342B1 (ko) 전자 장치에서 디스플레이 밝기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211698972U (zh) 一种屏下感测装置
CN107340875A (zh) 内建传感器及光源模块的键盘装置
WO2019134093A1 (zh) 智能终端
WO2019196074A1 (zh) 电子设备及其面部识别方法
CN102025945A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19196075A1 (zh) 电子设备及其面部识别方法
WO2023016017A1 (zh) 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4001540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uxiliary lighting function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KR20160026594A (ko) 근접 센서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KR20210101420A (ko) 조도 센서를 이용하여 디스플레이의 밝기를 설정하는 폴더블 휴대 전자 장치
WO2014124663A1 (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y state control
CN113177229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684782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889874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889874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