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8023874A1 - 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8023874A1
WO2018023874A1 PCT/CN2016/100641 CN2016100641W WO2018023874A1 WO 2018023874 A1 WO2018023874 A1 WO 2018023874A1 CN 2016100641 W CN2016100641 W CN 2016100641W WO 2018023874 A1 WO2018023874 A1 WO 2018023874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r
outer casing
mobile terminal
contact pin
limi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6/1006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寇晓一
Original Assignee
深圳市见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深圳市见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深圳市见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18023874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8023874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充电器(100),包括:充电器主体(10)和设置在充电器主体内部的接触针(20),充电器主体包括限位结构(11),在充电器与移动终端(200)连接时,限位结构与移动终端上对应结构配合,使得接触针与移动终端中接触片对应接触。充电器的方便性和可靠性能够提高。

Description

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器。
背景技术
为方便手机、智能手表等移动终端连接其他设备,比如电脑,进行数据传输等操作,目前移动终端一般通过插入数据线进行充电,比如插入USB数据线进行充电。但是这种方式,不方便使用,比如在光线比较暗时,用户难以找到移动终端上的插孔。
为方便使用,目前采用磁性吸附和无线感应的方式进行充电,然而磁性吸附容易使得移动终端和充电器的位置不对应,即容易导致错位,进而影响充电效率,因此这种方式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器,旨在提高充电器的方便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充电器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主体内部的接触针,所述充电器主体包括限位结构,在所述充电器与移动终端连接时,所述限位结构与移动终端上对应结构配合,使得所述接触针与所述移动终端中接触片对应接触;
所述充电器主体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具有一凹槽,所述第二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凹槽内,与第一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接触针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壳上,一端裸露在所述第二外壳背离第一外壳的一侧;
所述充电器为长条形,所述接触针沿所述充电器的长度方向直线分布。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为位于所述充电器两侧的卡扣,在所述充电器与移动终端连接时,与移动终端两侧上对应的卡座配合,使得所述充电器和所述移动终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为凸起,在所述充电器与移动终端连接时,与移动终端上对应的凹槽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接触针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上对应的引脚连接。
可选地,所述充电器还包括:电源线和插头,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插头中金属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上对应的引脚连接。
可选地,所述接触针为四个,并排设置在所述充电器内部,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中与所述接触针所在平面平行的面上。
可选地,所述接触针为弹簧接触针。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充电器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主体内部的接触针,所述充电器主体包括限位结构,在所述充电器与移动终端连接时,所述限位结构与移动终端上对应结构配合,使得所述接触针与所述移动终端中接触片对应接触。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为位于所述充电器两侧的卡扣,在所述充电器与移动终端连接时,与移动终端两侧上对应的卡座配合,使得所述充电器和所述移动终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为凸起,在所述充电器与移动终端连接时,与移动终端上对应的凹槽配合。
可选地,所述充电器主体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具有一凹槽,所述第二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凹槽内,与第一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接触针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壳上,一端裸露在所述第二外壳背离第一外壳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接触针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上对应的引脚连接。
可选地,所述充电器还包括:电源线和插头,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插头中金属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上对应的引脚连接。
可选地,所述充电器为长条形,所述接触针沿所述充电器的长度方向直线分布。
可选地,所述接触针为四个,并排设置在所述充电器内部,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中与所述接触针所在平面平行的面上。
可选地,所述接触针为弹簧接触针。
本发明充电器包括:充电器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主体内部的接触针,所述充电器主体包括限位结构,在所述充电器与移动终端连接时,所述限位结构与移动终端上对应结构配合,使得所述接触针与所述移动终端中接触片对应接触。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中接触针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主体的内部,充电器主体包括限位结构,在需要进行充电时,用户可以通过限位结构将充电器与移动终端形成一整体,不需要在充电前找到插孔,使得接触针与移动终端中接触片对应接触,即可以实现充电,使用方便,同时不会产生错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充电器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充电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充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器和移动终端一充电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器和移动终端另一充电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充电器的剖视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器。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充电器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充电器包括:
充电器主体10和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主体10内部的接触针20,所述充电器主体10包括限位结构11,在所述充电器100与移动终端200连接时,所述限位结构11与移动终端200上对应结构配合,使得所述接触针20与所述移动终端200中接触片对应接触。
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用户进行数据传输等,接触针20的数量为4个,当然具体实施中接触针20的数量可以为其他值,比如3个,5个。为减小设计难度,将多个接触针20并排设置在所述充电器内部,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中与所述接触针所在平面平行的面上。具体地,所述接触针为常用的弹簧接触针。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1为位于所述充电器两侧的卡扣,在所述充电器100与移动终端200连接时,卡扣与移动终端两侧上对应的卡座配合,使得所述充电器和所述移动终端固定连接。具体地,卡扣可以设置在如图1和图2所示充电器的左右两侧,当然也可以是设置在充电器的前后两侧,如图3所示。为方便在充电完成时,用户将充电器和移动终端分离,卡扣上对应位置还可以设置防滑结构。
具体实施中,所述限位结构20还可以为凸起,如果限位结构20为凸起,则移动终端设置对应的凹槽,凸起设置在于接触针20所在充电器上的同一平面,凸起用于与移动终端上对应的凹槽配合。当然限位结构20还可以卡扣和凸起,卡扣用于将充电器与移动终端固定连接,凸起则用于定位。在更多的实施例中限位结构20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当然充电器上的凸起也可以设置为特定的形状,起到防呆的作用,即仅适合具有对应形状凹槽的移动终端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1还具有防呆作用,即限位结构11仅适合与具有对应的结构的移动终端固定连接。具体实施中充电器还可以具有其他的防呆结构,防呆结构仅适合与具有对应的结构的移动终端固定连接,比如充电器具有凹槽结构,在充电时,用户可以将移动终端装入该凹槽结构,使得充电器半包裹移动终端的背面,其中移动终端的正面是具有显示屏的一面,如图4所示,当然充电器全包裹移动终端。具体实施中在充电时,充电器还可以包裹移动终端的侧面,如图5所示。此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在手摸到充电器和移动终端时,则可以根据充电器和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因此更加方便用户使用。
采用本发明结构会更加方便用户使用,并且本发明充电器会相对现有技术中采用USB数据线会更加耐用,因为USB数据线在实际使用中,数据线中连接移动终端的一端容易被其他物体压住,从而将移动终端支撑起来,这样不仅容易导致移动终端数据接口损坏;并且数据线在经过多次被压、松开后,容易导致数据线的连接头与线的连接处破皮,进而导致数据线无法正常使用。而本申请中充电器的内部设置有接触针,因此充电器具有一定的厚度,在充电过程中,本申请中与充电器连接的数据线被其他物体压住、松开的幅度会比USB数据线会小,因此本申请充电器会更加耐用。此外,现有中采用插孔的方式,用户可能不小心会将数据线插反,进而导致数据线或移动终端损坏。而本申请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本发明充电器包括:充电器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主体内部的接触针,所述充电器主体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在所述充电器与移动终端连接时,与移动终端上对应结构配合,使得所述接触针与所述移动终端中接触片对应接触。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中接触针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主体的内部,充电器主体包括限位结构,在需要进行充电时,用户可以通过限位结构将充电器与移动终端形成一整体,不需要在充电前找到插孔,使得接触针与移动终端中接触片对应接触,即可以实现充电,使用方便,同时不会产生错位。
进一步地,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充电器的所述充电器主体10包括:第一外壳12和第二外壳13,所述第一外壳12具有一凹槽,所述第二外壳13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12的凹槽内,与第一外壳12固定连接,所述接触针20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壳上,一端裸露在所述第二外壳13背离第一外壳12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具体实施中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还可以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充分利用充电器的空间,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充电电路(图未示),所述充电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12和第二外壳13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接触针20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上对应的引脚连接。在充电时,充电器连接电源,通过充电电路和接触针20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器还可以包括:电源线(图未示)和插头(图未示),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插头中金属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上对应的引脚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可拆分的结构,类似现有技术中充电头和数据的形式。在进行充电时,电源与金属片连接,通过电源线、充电电路和接触针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器为长条形,所述接触针沿所述充电器的长度方向直线分布。充电器中各个面的接触点和线可以设置为圆角。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 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包括:充电器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主体内部的接触针,所述充电器主体包括限位结构,在所述充电器与移动终端连接时,所述限位结构与移动终端上对应结构配合,使得所述接触针与所述移动终端中接触片对应接触;
    所述充电器主体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具有一凹槽,所述第二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凹槽内,与第一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接触针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壳上,一端裸露在所述第二外壳背离第一外壳的一侧;
    所述充电器为长条形,所述接触针沿所述充电器的长度方向直线分布。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位于所述充电器两侧的卡扣,在所述充电器与移动终端连接时,与移动终端两侧上对应的卡座配合,使得所述充电器和所述移动终端固定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凸起,在所述充电器与移动终端连接时,与移动终端上对应的凹槽配合。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接触针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上对应的引脚连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还包括:电源线和插头,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插头中金属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上对应的引脚连接。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针为四个,并排设置在所述充电器内部,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中与所述接触针所在平面平行的面上。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针为弹簧接触针。
  9. 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包括:充电器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主体内部的接触针,所述充电器主体包括限位结构,在所述充电器与移动终端连接时,所述限位结构与移动终端上对应结构配合,使得所述接触针与所述移动终端中接触片对应接触。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位于所述充电器两侧的卡扣,在所述充电器与移动终端连接时,与移动终端两侧上对应的卡座配合,使得所述充电器和所述移动终端固定连接。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凸起,在所述充电器与移动终端连接时,与移动终端上对应的凹槽配合。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主体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具有一凹槽,所述第二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凹槽内,与第一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接触针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壳上,一端裸露在所述第二外壳背离第一外壳的一侧。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接触针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上对应的引脚连接。
  15.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还包括:电源线和插头,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插头中金属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上对应的引脚连接。
  16.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为长条形,所述接触针沿所述充电器的长度方向直线分布。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针为四个,并排设置在所述充电器内部,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中与所述接触针所在平面平行的面上。
  18.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针为弹簧接触针。
PCT/CN2016/100641 2016-08-03 2016-09-28 充电器 WO2018023874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1048.1A CN106100060A (zh) 2016-08-03 2016-08-03 充电器
CN201610631048.1 2016-08-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23874A1 true WO2018023874A1 (zh) 2018-02-08

Family

ID=57454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6/100641 WO2018023874A1 (zh) 2016-08-03 2016-09-28 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00060A (zh)
WO (1) WO2018023874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02822A1 (fr) * 2001-10-15 2003-04-16 The Swatch Group Management Services AG Chargeur électrique pour objet portatif tel que, notamment, une pièce d'horlogerie du type montre-bracelet
CN204190445U (zh) * 2014-11-07 2015-03-04 东莞市远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环充电的充电结构
CN204465324U (zh) * 2015-01-05 2015-07-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
CN205901378U (zh) * 2016-08-03 2017-01-18 深圳市见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97707A (en) * 2003-01-23 2004-07-28 Canhold Internat Ltd Mobile phone charger having integral speaker and battery
CN103840495A (zh) * 2012-11-21 2014-06-04 吴廷强 一种移动设备的接触式充电装置
CN204361885U (zh) * 2015-01-05 2015-05-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02822A1 (fr) * 2001-10-15 2003-04-16 The Swatch Group Management Services AG Chargeur électrique pour objet portatif tel que, notamment, une pièce d'horlogerie du type montre-bracelet
CN204190445U (zh) * 2014-11-07 2015-03-04 东莞市远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环充电的充电结构
CN204465324U (zh) * 2015-01-05 2015-07-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
CN205901378U (zh) * 2016-08-03 2017-01-18 深圳市见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0060A (zh) 2016-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155759A1 (zh) 一种具有多规格插头的转换器
WO2015062028A1 (zh) 电子烟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WO2012116505A1 (zh) 插座电连接器
WO2016086676A1 (zh) 一种连接器和一种连接器的实现方法
WO2019128202A1 (zh) 一种智能夹紧手机的无线充支架及其控制方法
WO2015149275A1 (zh) 动力电池及其电芯状态采集装置
WO2013191417A1 (ko) 녹음기능을 갖는 휴대폰 스마트케이스
WO2018126568A1 (zh) 夹持装置及移动电源
EP338109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18137305A1 (zh) 智能手表及其充电方法
WO2017020191A1 (zh) 连接组件、手柄云台及电子设备
WO2018023873A1 (zh) 移动终端和充电系统
WO2018023874A1 (zh) 充电器
TWI429147B (zh) 用以耦接整流器與電腦裝置之插頭組合
CN212935030U (zh) 一种新型磁吸锁定式电连接器
TWD202640S (zh) 轉換器
WO2016161626A1 (zh) 存储装置及采用该存储装置的无人飞行器
WO2012068723A1 (zh) 一种插座
WO2012094913A1 (zh) 插套及排插
WO2016107238A1 (zh) 数据接口及电子设备
WO2018184297A1 (zh) 护套、扩充设备、数据线及其连接器
WO2015062050A1 (zh) 一种电子烟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CN212135284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
WO2016115692A1 (zh) 可正反插的电源插头连接器
WO2013149424A1 (zh) 一种便携式终端及无线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691146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691146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