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7113899A1 - 麦克风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麦克风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7113899A1
WO2017113899A1 PCT/CN2016/099860 CN2016099860W WO2017113899A1 WO 2017113899 A1 WO2017113899 A1 WO 2017113899A1 CN 2016099860 W CN2016099860 W CN 2016099860W WO 2017113899 A1 WO2017113899 A1 WO 201711389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value
calibration
gain
loudn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6/09986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孙丽
Original Assignee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1711389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7113899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4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30/00Signal processing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30/20Processing of the output signals of the acoustic transducers of an array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directivity characteristic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产线的麦克风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存储介质,所述麦克风应用于移动终端,方法包括:接收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获取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特征值作为第一特征值,并将所述第一特征值作为校准的标准值;接收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获取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特征值作为第二特征值;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的差值对第二麦克风增益进行补偿,得出校准增益。

Description

麦克风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产线的麦克风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麦克风(MIC)的灵敏度是指对应于给定的声压强度(1帕斯卡)时麦克风输出的电压信号幅度,典型的灵敏度要求为8毫伏/帕斯卡。麦克风的灵敏度和声-电转换组件中的极板间隙、偏置电压、敏感膜张力等诸多因素相关。随着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发货量的不断增大,手机之间在麦克风的生产的一致性或者组装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为了得到灵敏度较为一致的麦克风产品,生产厂家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严格控制。但是由于加工精度的限制,目前典型麦克风厂家所生产的麦克风灵敏度在±3dB范围,这也导致麦克风扑捉到的信号强度有一定的差异性,从而直接影响到单台手机发送端的声音响度表现一致性很差,表现出来的场景包括用户反馈对方听到的声音偏大或偏小,从而导致用户体验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相关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产线的麦克风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基于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获 取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特征值作为第一特征值,并将所述第一特征值作为校准的标准值;
接收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基于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获取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特征值作为第二特征值;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的差值对第二麦克风增益进行补偿,得出校准增益。
可选地,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特征值为相应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所述第一特征值作为所述响度评定标准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所述麦克风为所述第一麦克风或所述第二麦克风。
可选地,所述获取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包括:
获取麦克风音频回路所采集的声音信号,并生成对应的音频数据;
根据所述音频数据与响度模型计算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所述第一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为响度评定标准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麦克风为取样的样本中满足合格指标的麦克风。
可选地,所述第二麦克风表示待校准的麦克风。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的差值对第二麦克风增益进行补偿,得出校准增益,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的差值,确定第二麦克风经过补偿后的校准增益等于初始增益与所述差值之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基于产线的麦克风校准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其中,包括:
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第一麦克风采集、以及第二麦克风的声音信号;
处理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计算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特征值,根据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计算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特征值;
增益补偿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的差值对第二麦克风增益进行补偿,得出校准增益。
可选地,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特征值为相应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所述第一特征值作为所述响度评定标准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配置为:获取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所述麦克风为所述第一麦克风或所述第二麦克风。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配置为:根据麦克风音频回路所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对应的音频数据,并根据响度模型计算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其中,所述第一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为所述响度评定标准值。
可选地,所述增益补偿模块还配置为:
计算所述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的差值,确定第二麦克风经过补偿后的校准增益等于初始增益与所述差值之和。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配置为存储麦克风的第一特征值作为标准值,以及补偿后的校准增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麦克风校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用于引起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的操作:
接收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基于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获取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特征值,并将所述第一特征值作为校准的标准值;
接收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基于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获取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特征值;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的差值对所述第二麦克风增益进行补偿,得出校准增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麦克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麦克风,还包括:
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第一麦克风采集、以及第二麦克风的声音信号,;
处理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计算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特征值,根据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计算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特征值;
增益补偿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的差值对所述第二麦克风增益进行补偿,得出校准增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校准方法。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产线的麦克风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存储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解决了因麦克风在生产时带来的一致性或者组装的等原因,导致麦克风扑捉到的信号强度存在差异性的问题,即便生产的麦克风灵敏度规定在一定范围内,但经过校准后的麦克风在移动终端的集成后其响度具有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等响曲线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麦克风校准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麦克风校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系统物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编解码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麦克风校准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麦克风校准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系统应用示意图;
图9是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如图9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声学基本知识介绍:
(1)听阈,听阈分强度阈和差阈。声音不够一定强度不能引起听觉。在多次作用中能有50%的次数引起听觉的最小声压级称为强度阈(也称听阈)。听阈有个体差异,因而所谓正常听阈只能是一些听力正常的年轻人的听阈的统计平均值。听阈随频率而变化。500~4000Hz之间阈值最低,在它们之上和之下的高频声和低频声的阈值都较高,如20Hz纯音的阈值比1000Hz纯音的阈值约高70dB,10000Hz纯音的阈值也比1000Hz纯音的阈值约高10dB。最敏 感的频率是3000Hz左右,空气分子振动的振幅达到10-11m就可以听到,这只有氢气分子的直径的十分之一。听阈随年龄而增高,特别是高频部分,表现为老年聋,如70岁的老人,5000Hz纯音的听阈约增高45dB。
听阈的概念还包括差阈,即两个声音引起听觉差别的最小可觉差。就频率说,在63Hz左右有经验的人耳能区别相差0.5Hz的两个纯音的差别,但这种阈值在1000Hz要增加到1.4Hz,频率越高差阈越大。人耳能区别的强度差值最小0.25dB(1000~4000Hz,70dB以上),强度低或频率更高或更低时,强度差阈更大。在整个听觉范围内,可辨别的声音约34万个。
(2)声音的主观属性,响度即表示的是一个声音听来有多响的程度。响度主要随声音的强度而变化,但也受频率的影响。两者的量的关系,按古典的心理物理学规律,响度与强度的对数成正比。为了检验这一假说的正确性,现代心理物理学进行了响度的定量判断实验,并建立了响度量表,其单位为宋(son)。1宋的定义为40dB、1000Hz纯音所引起的响度,大致相当于耳语的声级。宋量表证明,响度正比于1000Hz等响声压的0.6次幂,就是说,1000Hz等响声的声压级提高10dB,响度加倍。前者称为响度级,这说明响度的变化不是单纯地决定于声音强度,也与频率有关。不同频率的两个纯音,虽强度相同,引起的响度却不同。总的说,中频纯音听来比低频和高频纯音响一些。以不同声压级的1000Hz纯音为参照声,通过响度平衡实验,可以得到一簇等响线,如图1所示。在一条等响线上,各频率的纯音尽管声压级不同,但都与该曲线上的1000Hz纯音等响。1000Hz纯音的这一声压级即定为此曲线上各纯音的响度级,其单位称为方(PHON)。
(3)等响曲线,描述等响条件下声压级与声波频率的关系曲线称为等响曲线,是重要的听觉特征之一。即在不同频率下的纯音需要达到何种声压级, 才能获得对听者来说一致的听觉响度。在图1中,横坐标是频率,纵坐标是声压级。声压就是大气压受到扰动后产生的变化,即为大气压强的余压,它相当于在大气压强上的叠加一个扰动引起的压强变化。由于声压的测量比较容易实现,通过声压的测量也可以间接求得质点速度等其它物理量,所以声学中常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声波。声压级以符号SPL表示,其定义为将待测声压有效值p(e)与参考声压p(ref)的比值取常用对数,再乘以20。图中每条曲线上对应于不同频率的声压级是不相同的,但人耳感觉到的响应却是一样,每条曲线上注有一个数字,为响度单位,由等响曲线族可以得知,当音量较小时,人耳对高低音感觉不足而音量较大时,高低音感觉充分,人对1000Hz-4000Hz之间声音最为敏感。等响曲线是响度计算公式的依据。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2,给出了一种麦克风校准方法流程图,麦克风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S11,接收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基于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获取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特征值,后续称为第一特征值,并将所述第一特征值作为校准的标准值。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等等的移动终端。由于麦克风加工精度的限制,麦克风厂家所生产的麦克风灵敏度在±3dB范围的合格指标内有80%-90%的产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麦克风为取样的样本中满足合格指标的一个麦克风,将第一麦克风所对应的响度评定值作为响度评定标准值。其中,获取第一麦克 风的特征值通过如下过程实现:
步骤1:第一麦克风接收通过音频测试设备发出的测试声音信号。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麦克风设置于移动终端内,该移动终端内置自动化产线的应用程序。当音频测试设备启动校准且发出测试声音信号时,该应用程序直接调用移动终端内的第一麦克风测试音频回路来采集该测试声音信号。
步骤2:将接收到的测试声音信号发送给音频测试设备。
移动终端将通过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发送给音频测试设备进行分析。该音频测试设备可以将测试声音信号数字化处理并按照数据向量的方式进行保存并传输给待校准移动终端的存储装置,参见表1,即包括频率与声压级。
Figure PCTCN2016099860-appb-000001
表1
计算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特征值:
具体地,第一麦克风的特征值可以为第一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通过移动终端的数字处理模块对存贮装置的数据进行获取以及心理声学计算公式的计算,最终得到第一麦克风响度评定标准值。该麦克风的响度评定标准值将被保存在数字处理单元中的增益补偿模块进行标准值预设,该预设值能够对校准的麦克风增益进行补偿。其心理声学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PCTCN2016099860-appb-000002
其中,接收和发送响度的常系数,以及相应频率对应的权重的取值关系如表2所示,本公式中的m=0.175。在本实施例中,主要针对麦克风的校准,指的是发送方向的声音。
Figure PCTCN2016099860-appb-000003
表2
S12,接收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基于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获取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特征值作为第二特征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麦克风表示待校准的一个麦克风,安装在产线的待校准移动终端内,获取第二麦克风的特征值方法与上述获取第一麦克风特征值的方法一致,所述第二特征值为该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实际值。获取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特征值方法为:
步骤1:第二麦克风接收通过音频测试设备发出的测试声音信号。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麦克风设置于待校准移动终端内,该移动终端内置自 动化产线的应用程序。当音频测试设备启动校准且发出测试声音信号时,该应用程序直接调用移动终端内的第二麦克风测试音频回路来采集该测试声音信号。
步骤2:将接收到的测试声音信号发送给音频测试设备。
移动终端将通过第二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发送给音频测试设备进行分析。该音频测试设备可以将测试声音信号数字化处理并按照数据向量的方式进行保存并传输给待校准移动终端的存储装置,参见表1,即包括频率与声压级。
计算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特征值:
具体地,第二麦克风的特征值可以为第二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通过移动终端的数字处理模块对存贮装置的数据进行获取以及心理声学计算公式的计算,最终得到第二麦克风响度评定值。其心理声学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PCTCN2016099860-appb-000004
其中,接收和发送响度的常系数,以及相应频率对应的权重的取值关系如表2所示,本公式中的m=0.175。在本实施例中,主要针对麦克风的校准,指的是发送方向的声音。
S13,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的差值对第二麦克风增益进行补偿,得出校准增益。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中,第一特征值计算结果表示为LR0,作为标准值保存在存储模块中,第二特征值计算结果表示为LR。第二麦克风的初始增益为G0,则补偿后的增益G=G0+(LR-LR0),并将补偿后的增益保存在存储模块。 该校准增益解决了因麦克风由于生产工艺等原因导致灵敏度不一致的问题,经过增益补偿模块后的数据直接送给下一个数字处理模块,从而保证麦克风的响度一致性。
实施例二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麦克风校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1,处理模块12,增益补偿模块13,存储模块14,其中,
接收模块11,配置为接收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等等的移动终端。麦克风接收通过音频测试设备人工嘴发出的声音,对移动终端(例如,手机)麦克风的频响曲线进行测试,该测试方法通过手机预设自动化产线的APP,当音频测试设备启动校准的时候,该APP可直接调用麦克风测试的音频回路采集音频测试设备人工嘴的声音。
处理模块12,配置为根据采集的声音信号计算麦克风的特征值。
具体地,在接收模块11采集到声音信号后,处理模块12将终端采集到声音信号对应的音频数据发送给音频测试设备进行分析。该音频测试设备可以将测试到的数据按照数据向量的方式进行保存并传输给待校准的移动终端存储装置,参见表1,即包括频率与声压级。
F(频率) F1 F2 Fn
SPL(声压级) SPL SPL SPL
  1 2   n
表1
计算所述麦克风的特征值:
具体地,麦克风的特征值可以为该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通过手机的数字处理模块对存贮装置的数据进行获取以及心理声学计算公式的计算,最终得到麦克风响度评定标准值。该麦克风响度评定标准值将被保存在数字处理单元中增益补偿模块进行标准值预设,该预设值能够对校准的麦克风增益进行补偿。其心理声学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PCTCN2016099860-appb-000005
其中,接收和发送响度的常系数,以及相应频率对应的权重,参见表2。在本实施例中主要针对麦克风的校准,指的是发送方向的声音。
增益补偿模块13,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的差值对第二麦克风增益进行补偿,得出校准增益。
具体地,在处理模块12中给出第一特征值的计算结果表示为LR0,作为标准准保存在存储模块中,第二特征值计算结果表示为LR。第二麦克风的初始增益为G0,则补偿后的增益G=G0+(LR-LR0),并将补偿后的增益保存在存储模块。该校准增益解决了因麦克风由于生产工艺等原因导致灵敏度不一致的问题,经过增益补偿模块后的数据直接送给下一个数字处理模块,从而保证麦克风的响度一致性。
存储模块14,配置为存储麦克风的第一特征值作为标准值,以及补偿后的校准增益。
具体地,处理模块12将第一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传送给存储模块,当计算与第二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的差值时,可以调用存储模块的响度评定标准值。对于调整后的增益进行保存其目的在于保证麦克风的响度一致性。
实施例三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系统物理结构示意图。包括:音频编解码器1000,处理器1100,音频编解码器(Codec)配置为处理音频信息,输入、输出以及音量控制等所有与音频相关的功能,音频编解码器与处理器(CPU)之间通过I2C总线和数字音频接口DAI(IIS)进行通信,I2C总线用于CPU通过它实现对Codec寄存器数据的读写,DAI(IIS))实现音频数据在CPU和Codec间的通信。
其中,音频编解码器1000还包括:Mixer1001,ADC1002,DSP1003,DAC1004。参见图5,音频编解码器的输入包括麦克风(MIC),电话信号(PhoneIn),输出包括耳机(HP,HeadPhone),扬声器(Spk,Speaker),电话信号(PhoneOut),其中,
Mixer1001,混音器,配置为将来自不同通道的几种音频模拟信号混合成一种模拟信号。当麦克风接收通过音频测试设备人工嘴发出的声音时,混音器将不同声道的声音信号混合成一种模拟信号。
ADC1002,模/数转换器,配置为将连续变量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对于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作为音频数据,将终端采集到的音频数据发送给音频测试设备进行分析,最终将该数据按照数据向量的方式进行保存并传输给采集声音信号的移动终端。所述数据向量方式包括声音信号的频率以及对应的声压级。
DSP1003,数字信号处理器,配置为处理ADC模块的音频数据。根据该音频数据以及心理声学计算公式计算声音的响度评定值,对于一个满足生产合格指标的麦克风即标准麦克风所产生的响度评定标准值保存在存储模块,得出待校准的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实际值后,计算与响度评定标准值的差值,利用该差值调整麦克风的增益,并将补偿后的增益保存进行保存其目的在于保证麦克风的响度一致性。
实施例四
当移动终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麦克风时,应分别对每个麦克风进行校准,参见图6,给出了一种麦克风校准方法流程图,包括:
S21,接收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基于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获取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特征值作为第一特征值,并将所述第一特征值作为校准的标准值。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等等的移动终端。由于麦克风加工精度的限制,麦克风厂家所生产的麦克风灵敏度在±3dB范围的合格指标内有80%-90%的产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麦克风为取样的样本中满足合格指标的一个麦克风,将此麦克风所产生的响度评定值作为标准值。其获取该麦克风的特征值过程如下:
步骤1:第一麦克风接收通过音频测试设备发出的测试声音信号。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麦克风设置于移动终端内,该移动终端内置自动化产线的应用程序。当音频测试设备启动校准且发出测试声音信号时,该应用程序 直接调用移动终端内的麦克风测试音频回路来采集该测试声音信号。
步骤2:将接收到的测试声音信号发送给音频测试设备。
移动终端将通过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发送给音频测试设备进行分析。该音频测试设备可以将测试声音信号数字化处理并按照数据向量的方式进行保存并传输给待校准移动终端的存储装置,参见表1,即包括频率与声压级。
Figure PCTCN2016099860-appb-000006
表1
计算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特征值:
具体地,麦克风的特征值可以为响度评定值,通过移动终端的数字处理模块对存贮装置的数据进行获取以及心理声学计算公式的计算,最终得到第一麦克风响度评定标准值。该麦克风的响度评定标准值将被保存在数字处理单元中的增益补偿模块进行标准值预设,该预设值能够对校准的麦克风增益进行补偿。其心理声学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PCTCN2016099860-appb-000007
其中,接收和发送响度的常系数,以及相应频率对应的权重的取值关系如表2所示,本公式中的m=0.175。在本实施例中,主要针对麦克风的校准,指的是发送方向的声音。
S22,分别接收待校准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获取所述麦克风的特征值作为第二特征值。
在本实施例中,待校准的麦克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麦克风,分别获取所述待校准麦克风的特征值方法与上述获取第一麦克风特征值的方法一致,所述第二特征值为对应待校准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实际值。获取方法为:
待校准麦克风接收通过音频测试设备人工嘴发出的声音,对移动终端(例如,手机)麦克风的频响曲线进行测试,该测试方法通过手机预设自动化产线的APP,当音频测试设备启动校准的时候,该APP可直接调用该麦克风测试的音频回路采集音频测试设备人工嘴的声音,并最终将终端采集到的音频数据发送给音频测试设备进行分析。该音频测试设备可以将测试到的数据按照数据向量的方式进行保存并传输给手机存储装置。然后,通过手机的数字处理模块对存贮装置的数据进行获取以及心理声学计算公式的计算,最终得到每个待校准麦克风响度评定实际值,并分别保存对应的响度评定实际值。在本实施例中麦克风的数量根据手机设计的麦克风数量匹配。
S23,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与待校准第二特征值的差值对待校准麦克风增益进行补偿,得出校准增益。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中,第一特征值计算结果表示为LR0,作为标准值保存在存储模块中,第二特征值计算结果表示为LR1、LR2。第二麦克风的初始增益为G0,则第一个待校准麦克风补偿后的增益G=G0+(LR1-LR0),第二个待校准麦克风补偿后的增益G=G0+(LR2-LR0),并分别将补偿后的增益保存在对应的麦克风增益存储模块。经过增益补偿模块后的数据直接送给下一个数字处理模块,从而保证麦克风的响度一致性。
应理解,由于终端经常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麦克风,所述麦克风的第一 特征值不限于一个,每个麦克风均对应于一个第一特征值。
基于上述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给出一种音频处理系统的应用方法,参见图7,是一种应用于拨打电话的音频处理系统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涉及音频处理系统的MIC、Mixer1001,ADC1002,DSP1003,DAC1004以及耳机(HP,HeadPhone)。在该应用场景中,MIC接收用户的声音作为输入的声音信号,再由音频编解码器中Mixer1001,ADC1002,DSP1003,DAC1004进行处理将声音信号传输给耳机(HP,HeadPhone),经校准后的麦克风由于在DSP已经存储了补偿后的增益,因此,不同麦克风采用PhoneOut输出的电话信号响度具有一致性。参见图8,是一种应用于录音的音频处理系统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涉及音频处理系统的MIC、Mixer1001,ADC1002,DSP1003,CPU1100以及耳机(HP,HeadPhone)。在该应用场景中,MIC接收用户的声音作为输入的声音信号,再由音频编解码器中Mixer1001,ADC1002,DSP1003进行处理将声音信号传输给处理器CPU,经校准后的麦克风由于在DSP已经存储了补偿后的增益,因此,不同麦克风采集录音信号的响度具有一致性。
实施例五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9是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9,移动终端100包括控制器200、存储装置310、GPS芯片320、通信器330、视频处理器340、音频处理器350、接口单元360、麦克风370、扬声器380和电源单元390。
存储装置31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装置310可以存储用于调整麦克风放大器增益的相应程序和数据。
存储装置31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装置31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200通过使用存储在存储装置310中的程序和数据进行传输与处理。
控制器200包括RAM 210、ROM 220、CPU 230、GPU(图形处理单元)240和总线250。RAM 210、ROM 220、CPU 230和GPU 240可以通过总线250彼此连接。
CPU(处理器)230访问存储装置310并且使用存储在存储装置310中的操作系统(OS)执行启动。而且,CPU230通过使用存储在存储装置310中的各种程序、内容和数据执行各种操作。
ROM 220存储用于系统启动的命令集。当开启命令被输入并且电力被提供时,CPU 230根据存储在ROM 220中命令集将存储在存储装置310中的OS 复制到RAM 210,并且通过运行OS启动系统。当启动完成时,CPU 230将存储在存储装置310中的各种程序复制到RAM 210,并且通过运行RAM 210中的复制程序执行各种操作。具体地说,GPU 240可以通过使用计算器(未示出)和渲染器(未示出)生成包括诸如图标、图像和文本这样的各种对象的屏幕。计算器计算诸如坐标值、格式、大小和颜色这样的特征值,其中分别根据屏幕的布局用颜色标记对象。
GPS芯片320是从GPS(全球定位系统)卫星接收GPS信号的单元,并且计算移动终端100的当前位置。当使用导航程序时或者当请求用户的当前位置时,控制器200可以通过使用GPS芯片320计算用户的位置。
通信器330是根据各种类型的通信方法与各种类型的外部设备执行通信的单元。通信器330包括WiFi芯片331、蓝牙芯片332、无线通信芯片333和NFC芯片334。控制器200通过使用通信器330执行与各种外部设备的通信。
WiFi芯片331和蓝牙芯片332分别根据WiFi方法和蓝牙方法执行通信。当使用WiFi芯片331或者蓝牙芯片332时,诸如服务集标识符(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和会话密钥这样的各种连接信息可以首先被收发,可以通过使用连接信息连接通信,并且可以收发各种信息。无线通信芯片333是根据诸如IEEE、Zigbee、3G(第三代)、3GPP(第三代合作项目)和LTE(长期演进)这样的各种通信标准执行通信的芯片。NFC芯片334是根据使用各种RF-ID频带宽度当中13.56兆赫带宽的NFC(近场通信)方法进行操作的芯片,各种RF-ID频带宽度诸如135千赫兹、13.56兆赫、433兆赫、860~960兆赫和2.45吉赫。
视频处理器340是处理包括在通过通信器330接收到的内容或者存储在存 储装置310中的内容中的视频数据的单元。视频处理器340可以执行对于视频数据的各种图像处理,诸如解码、缩放、噪声过滤、帧速率变换和分辨率变换。
音频处理器350是处理包括在通过通信器330接收到的内容或者存储在存储装置310中的内容中的音频数据的单元。音频处理器350可以执行对于音频数据的各种处理,诸如解码、放大和噪声过滤。
当对于多媒体内容运行再现程序时控制器200可以通过驱动视频处理器340和音频处理器350再现相应内容。
扬声器380输出在音频处理器350中生成的音频数据。
麦克风370是接收用户语音或者其它声音并且将它们变换为音频数据的单元。控制器200可以使用在呼叫过程期间通过麦克风370输入的用户语音,或者将它们变换为音频数据并且存储在存储装置310中。
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客户识别模块(SIM)、通用客户识别模块(USIM)等等。另外,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下面称为"识别装置")可以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识别装置可以经由端口或其它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另外,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底座连接时,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作允许通 过其将电力从底座提供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或者可以用作允许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传输到移动终端的路径。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准确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
如图9中所示的移动终端100可以被构造为利用经由帧或分组发送数据的诸如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来操作。
现在将参考图10描述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能够操作的通信系统。
这样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空中接口和/或物理层。例如,由通信系统使用的空中接口包括例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特别地,长期演进(LT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等。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下面的描述涉及CDMA通信系统,但是这样的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系统。
参考图10,CDMA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移动终端100、多个基站(BS)270、基站控制器(BSC)275和移动交换中心(MSC)280。MSC280被构造为与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290形成接口。MSC280还被构造为与可以经由回程线路耦接到基站270的BSC275形成接口。回程线路可以根据若干己知的接口中的任一种来构造,所述接口包括例如E1/T1、ATM,IP、PPP、帧中继、HDSL、ADSL或xDSL。将理解的是,如图10中所示的系统可以包括多个BSC2750。
每个BS270可以服务一个或多个分区(或区域),由多向天线或指向特定方向的天线覆盖的每个分区放射状地远离BS270。或者,每个分区可以由用于分集接收的两个或更多天线覆盖。每个BS270可以被构造为支持多个频率分配,并且每个频率分配具有特定频谱(例如,1.25MHz,5MHz等等)。
分区与频率分配的交叉可以被称为CDMA信道。BS270也可以被称为基 站收发器子系统(BTS)或者其它等效术语。在这样的情况下,术语"基站"可以用于笼统地表示单个BSC275和至少一个BS270。基站也可以被称为"蜂窝站"。或者,特定BS270的各分区可以被称为多个蜂窝站。
如图10中所示,广播发射器(BT)295将广播信号发送给在系统内操作的移动终端100。如图9中所示的广播接收模块111被设置在移动终端100处以接收由BT295发送的广播信号。在图10中,示出了几个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300。卫星300帮助定位多个移动终端100中的至少一个。
在图10中,描绘了多个卫星300,但是理解的是,可以利用任何数目的卫星获得有用的定位信息。如图9中所示的GPS模块115通常被构造为与卫星300配合以获得想要的定位信息。替代GPS跟踪技术或者在GPS跟踪技术之外,可以使用可以跟踪移动终端的位置的其它技术。另外,至少一个GPS卫星300可以选择性地或者额外地处理卫星DMB传输。
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典型操作,BS270接收来自各种移动终端100的反向链路信号。移动终端100通常参与通话、消息收发和其它类型的通信。特定基站270接收的每个反向链路信号被在特定BS270内进行处理。获得的数据被转发给相关的BSC275。BSC提供通话资源分配和包括BS270之间的软切换过程的协调的移动管理功能。BSC275还将接收到的数据路由到MSC280,其提供用于与PSTN290形成接口的额外的路由服务。类似地,PSTN290与MSC280形成接口,MSC与BSC275形成接口,并且BSC275相应地控制BS270以将正向链路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10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 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专业人员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方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20)

  1. 一种麦克风校准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基于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获取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特征值,并将所述第一特征值作为校准的标准值;
    接收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基于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获取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特征值;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的差值对所述第二麦克风增益进行补偿,得出校准增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校准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特征值为相应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所述第一特征值作为所述响度评定标准值。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麦克风校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所述麦克风为所述第一麦克风或所述第二麦克风。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克风校准方法,其中,所述获取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包括:
    获取所述麦克风音频回路所采集的声音信号,并生成对应的音频数据;
    根据所述音频数据与响度模型计算所述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其中,所述第一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为所述响度评定标准值。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校准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的差值对第二麦克风增益进行补偿,得出校准增益,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的差值,则第二麦克风经过补偿后的校 准增益等于初始增益与所述差值之和。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校准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麦克风为取样的样本中满足合格指标的麦克风。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校准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麦克风表示待校准的麦克风。
  8. 一种麦克风校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第一麦克风采集、以及第二麦克风的声音信号;
    处理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计算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特征值,根据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计算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特征值;
    增益补偿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的差值对所述第二麦克风增益进行补偿,得出校准增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麦克风校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特征值为相应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所述第一特征值作为所述响度评定标准值。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麦克风校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配置为:获取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所述麦克风为所述第一麦克风或所述第二麦克风。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麦克风校准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模块还配置为:根据所述麦克风音频回路所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对应的音频数据,并根据响度模型计算所述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其中,所述第一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为所述响度评定标准值。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麦克风校准装置,其中,所述增益补偿模块还 配置为:
    计算所述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二麦克风经过补偿后的校准增益为初始增益与所述差值之和。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麦克风校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配置为存储麦克风的第一特征值作为响度评定标准值,以及所述第二麦克风补偿后的校准增益。
  14.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麦克风校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麦克风为取样的样本中满足合格指标的麦克风。
  15.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麦克风校准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麦克风表示待校准的麦克风。
  16. 一种麦克风校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用于引起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的操作:
    接收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基于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获取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特征值,并将所述第一特征值作为校准的标准值;
    接收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基于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获取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特征值;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的差值对所述第二麦克风增益进行补偿,得出校准增益。
  17.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麦克风,还包括:
    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第一麦克风采集、以及第二麦克风的声音信号;
    处理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计算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特征值,根据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计算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特征值;
    增益补偿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的差值对所述第二麦克风增益进行补偿,得出校准增益。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特征值为相应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所述第一特征值作为所述响度评定标准值。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配置为:获取麦克风的响度评定值,所述麦克风为所述第一麦克风或所述第二麦克风。
  20. 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校准方法。
PCT/CN2016/099860 2015-12-28 2016-09-23 麦克风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WO2017113899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2874.1 2015-12-28
CN201511002874.1A CN105554674A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麦克风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13899A1 true WO2017113899A1 (zh) 2017-07-06

Family

ID=55833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6/099860 WO2017113899A1 (zh) 2015-12-28 2016-09-23 麦克风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54674A (zh)
WO (1) WO201711389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3244A (zh) * 2021-04-07 2021-08-13 深圳市豪恩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Tws耳机距离传感器校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776626A (zh) * 2023-02-10 2023-03-10 杭州兆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阵列的频响校准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4674A (zh) * 2015-12-28 2016-05-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291171A (zh) * 2016-07-28 2017-01-04 青岛海信智能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蜂鸣器音量校准方法、装置和系统及频响测试工装
CN108022595A (zh) * 2016-10-28 2018-05-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语音信号降噪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6657618B (zh) * 2016-11-30 2020-04-28 瑞安市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和声音处理方法
CN106817656B (zh) * 2017-03-22 2019-08-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外放音响音频校准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882115B (zh) * 2017-05-12 202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响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360528A (zh) * 2017-06-07 2017-11-1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7249165A (zh) * 2017-06-30 2017-10-1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麦克风灵敏度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7509154A (zh) * 2017-09-05 2017-12-22 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民用级咪头频率响应的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及系统
CN108235213B (zh) * 2017-12-28 2021-04-30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mic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8712709A (zh) * 2018-08-15 2018-10-26 会听声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降噪耳机测试装置及系统、其麦克风故障诊断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9313909B (zh) * 2018-08-22 2023-05-1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评估麦克风阵列一致性的方法、设备、装置和系统
CN109121035B (zh) 2018-08-30 2020-10-0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异常处理方法、耳机、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246517B (zh) * 2018-10-12 2021-03-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的降噪麦克风校正方法、无线耳机及充电盒
CN111602415A (zh) * 2019-04-24 2020-08-2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拾音设备的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019973B (zh) * 2019-05-30 2022-04-26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声音调整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声音调整装置
CN111417053B (zh) 2020-03-10 2023-07-25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拾音音量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1405416B (zh) * 2020-03-20 2022-06-24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立体声录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63263A (zh) * 2020-05-06 2020-06-09 深圳市友杰智新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响度增益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83333B (zh) * 2020-06-19 2021-07-30 青岛歌尔微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 麦克风测试设备及其校准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08614A (zh) * 2021-07-30 2021-12-17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声音能量值的校准及设备唤醒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63786B (zh) * 2022-01-10 2023-11-24 海菲曼(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测试校准装置
CN114125686B (zh) * 2022-01-28 2022-05-17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音源装置的音频特性取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449434B (zh) * 2022-04-07 2022-08-16 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麦克风校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567864B (zh) * 2022-12-02 2024-03-01 浙江华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麦克风增益的调整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696114B (zh) * 2022-12-14 2023-06-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配置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9297A (ja) * 2000-09-22 2002-04-05 Tokai Rika Co Ltd マイクロフォン装置
CN101355753A (zh) * 2008-07-10 2009-01-28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信号调节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052015A (zh) * 2012-12-06 2013-04-17 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传声器灵敏度一致的方法及一种可调增益传声器
CN103841241A (zh) * 2012-11-21 2014-06-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音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5554674A (zh) * 2015-12-28 2016-05-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49729B2 (ja) * 2004-10-01 2009-04-0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自動利得制御方法、自動利得制御装置、自動利得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20060106472A1 (en) * 2004-11-16 2006-05-18 Romesburg Eric 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rmalizing sound recording loudness
CN1809105B (zh) * 2006-01-13 2010-05-12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适用于小型移动通信设备的双麦克语音增强方法及系统
CN101203063B (zh) * 2007-12-19 2012-11-28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麦克风阵列的噪声消除方法及装置
US8903108B2 (en) * 2011-12-06 2014-12-02 Apple Inc. Near-field null and beamforming
CN103439689B (zh) * 2013-08-21 2015-12-2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分布式麦克风阵列中麦克风位置估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9297A (ja) * 2000-09-22 2002-04-05 Tokai Rika Co Ltd マイクロフォン装置
CN101355753A (zh) * 2008-07-10 2009-01-28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信号调节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841241A (zh) * 2012-11-21 2014-06-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音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3052015A (zh) * 2012-12-06 2013-04-17 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传声器灵敏度一致的方法及一种可调增益传声器
CN105554674A (zh) * 2015-12-28 2016-05-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3244A (zh) * 2021-04-07 2021-08-13 深圳市豪恩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Tws耳机距离传感器校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776626A (zh) * 2023-02-10 2023-03-10 杭州兆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阵列的频响校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4674A (zh)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13899A1 (zh) 麦克风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JP6505252B2 (ja) 音声信号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10237651B2 (e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same
US20230111715A1 (en) F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aring earphone
WO2018205829A1 (zh) 射频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9184399A1 (en) Method for sound effect compensation,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80167753A1 (en) Audio monitoring and adaptation using headset microphones inside user's ear canal
US995523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communicate an emergency alert message
JP2014520284A (ja) 電子デバイス上でのマスキング信号の生成
US11818592B2 (en)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9271089B2 (en) Voice control device and voice control method
CN106488376A (zh) 一种对移动终端的音频元件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和装置
US11126398B2 (en) Smart speaker
US10547947B2 (en) Device for generating audio output
US9601128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voice processing method therefor
CN111314560A (zh) 一种调整声音响度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US9564145B2 (en) Speech intelligibility detection
US9661465B2 (en) Location determining scheme
WO2021238458A1 (zh) 扬声设备音质的优化方法
CN113726940A (zh) 录音方法和装置
CN107241497A (zh) 移动终端及响度输出调整方法
WO2020073564A1 (zh) 用于检测音频信号的响度的方法和装置
EP4145816A1 (en) Audio module detec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8919277B (zh) 基于亚超声波的室内外环境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0057717B2 (en) Location determining sche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688069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688069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