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6169228A1 -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及通信方法、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及通信方法、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6169228A1
WO2016169228A1 PCT/CN2015/091916 CN2015091916W WO2016169228A1 WO 2016169228 A1 WO2016169228 A1 WO 2016169228A1 CN 2015091916 W CN2015091916 W CN 2015091916W WO 2016169228 A1 WO2016169228 A1 WO 2016169228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media
remote
description information
media description
signal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5/0919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高扬
蔡锴
Original Assignee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16169228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6169228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users, e.g. ch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6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Definitions

  • a fus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supporting a multimedia phone comprising:
  • the UE When the UE communicates with the remote device, the UE sends the first signaling to the registration server by using the media description information of the convergence device;
  • the media description information of the fusion device further includes a camera parameter and a screen parameter.
  • the process of the UE acquiring the media description information of the fused device includes:
  • the first unit acquiring the media description information of the convergence device refers to:
  • the third unit when the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es with the remote device, sends the second signaling to the registration server by using the media description information of the converged device, and then sends the second signaling to the registration server by using the media description information of the converged device.
  • the user equipment resumes interacting with the remote device using its own multimedia function.
  • Figure 9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n external camera of the set top box
  • the UE After receiving the response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the UE resumes using the multimedia function to interact with the remote device.
  • the media modifies the request, re- invitation the Re-INVITE request, and updates the data UPDATE.
  • the process of obtaining the media description information of the fused device by the third unit 41 is as follows:
  • the camera is responsible for collecting the video (video) media stream to be sent to the far end, and the media flow direction is for the camera to flow to the set top box;
  • Step 504 the set top box interacts with the screen to obtain camera parameters.
  • step 505 the set top box interacts with the speaker to obtain camera parameters.
  • Step 511 the call is established at this time, and the signaling plane is between UE1 and UE2.
  • Step 604 the set top box interacts with the microphone to obtain camera parameters.
  • Step 610 The remote end (such as UE2) sends a media modification response to the registration server.
  • Step 612 at this time, the media handover is completed, and the signaling plane is between UE1 and UE2.
  • Step 706 at this time, the media handover is completed, and the signaling plane is between UE1 and UE2.
  • Step 806 The set top box returns a media description to the UE, which may be a format of a Media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
  • SDP Media Description Protocol
  • Step 811 the call is established at this time, and the signaling plane is between UE1 and UE2.
  • Step 907 The set top box returns a media description to the UE, which may be a format of a Media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
  • SDP Media Description Protocol
  • Step 910 the remote end (such as UE2) sends 200 OK to the registration 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布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及通信方法、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融合设备接收UE发送的媒体描述查询请求,并根据媒体描述查询请求将本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返回给UE;当UE使用所述融合设备的多媒体功能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融合设备利用多媒体功能获取UE的多媒体流,将所获取的多媒体流传送到远端设备;融合设备接收远端设备的多媒体流,并利用多媒体功能将所获取的多媒体流播放给用户。

Description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及通信方法、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通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媒体通信一直是通信领域的追求目标,并在不断完善。4G背景下,VoLTE(Voice over LTE),或者是RCS(Rich Communication Suit)都为移动用户普及使用多媒体通信带来了机遇窗。
即使目前的移动设备(UE,如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了前置摄像头和视频流的能力,已经可以在UE上实现视频通话。但是因为移动设备(UE,如手机)的硬件设备的现实、多媒体能力的限制,并不能体验大屏、高清的多媒体通信。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目前的平板电视已经普及,如果能让用户在电视机上进行视频通话,将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体验进步。
本文提供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及通信方法、用户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移动设备多媒体能力受限的问题。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通信方法,包括:
融合设备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媒体描述查询请求,并根据所述媒体描述查询请求将本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返回给所述UE;
当所述UE使用所述融合设备的多媒体功能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所述融合设备利用多媒体功能获取所述UE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将所获取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传送到所述远端设备;
所述融合设备接收远端设备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并利用多媒体功能 将所获取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播放给用户。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包括麦克风参数和扬声器参数。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还包括摄像头参数和屏幕参数。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融合设备为具备远程通信能力的设备。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通信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获取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
当所述UE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所述UE使用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第一信令;
所述UE收到所述第一信令的应答后,所述UE发送给远端设备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由所述融合设备传送到所述远端设备,所述UE所要接收的远端设备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由所述融合设备接收并播放。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包括麦克风参数和扬声器参数。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还包括摄像头参数和屏幕参数。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信令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呼叫请求、媒体修改请求、邀请INVITE请求、重新邀请Re-INVITE请求、更新数据UPDATE。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UE获取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的过程包括:
所述UE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媒体描述查询请求;
所述UE从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应答中获取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UE发送第一信令后,还包括:
所述UE使用自身媒体描述信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第二信令;
所述UE收到所述第二信令的应答后,恢复使用自身多媒体功能与所述 远端设备进行交互。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二信令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媒体修改请求、重新邀请Re-INVITE请求、更新数据UPDATE。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融合设备为具备远程通信能力的设备。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包括:
第一单元,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媒体描述查询请求,并根据所述媒体描述查询请求将本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返回给所述UE;
第二单元,在所述UE使用本融合设备的多媒体功能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利用本设备的多媒体功能获取所述UE的语音媒体流和/或视频媒体流,将所获取的语音媒体流和/或视频媒体流传送到所述远端设备,以及接收远端设备的语音媒体流和/或视频媒体流,并利用多本设备的多媒体功能将所获取的语音媒体流和/或视频媒体流播放给用户。
可选地,上述设备中,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包括麦克风参数和扬声器参数。
可选地,上述设备中,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还包括摄像头参数和屏幕参数。
可选地,上述设备中,所述融合设备为具备远程通信能力的设备。
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单元,获取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
第二单元,在本用户设备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使用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第一信令,以及在本用户设备收到所述第一信令的应答后,通过所述融合设备向所述远端设备传送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并通过所述融合设备接收并播放远端设备发送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
可选地,上述设备中,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包括麦克风参数和扬声器参数。
可选地,上述设备中,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还包括摄像头参数和屏幕参数。
可选地,上述设备中,所述第一信令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呼叫请求、媒体修改请求、邀请INVITE请求、重新邀请Re-INVITE请求、更新数据UPDATE。
可选地,上述设备中,所述第一单元获取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指:
所述第一单元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媒体描述查询请求,并从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应答中获取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
可选地,上述设备还包括:
第三单元,在用户设备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使用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第一信令后,使用自身媒体描述信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第二信令,以便本用户设备恢复使用自身多媒体功能与所述远端设备进行交互。
可选地,上述设备中,所述第二信令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媒体修改请求、重新邀请Re-INVITE请求、更新数据UPDATE。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方法。
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将电视机、投影仪等大屏设备用于视频通话。并且可以将大屏上的视频通话在手机屏幕之间切换。
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概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通信方法的融合设备侧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通信方法的UE侧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UE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融合设备的通信体系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通信体系架构的应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通信系统(如微信)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IMS系统示意图;
图9为机顶盒外置摄像头示意图;
图10为机顶盒内置摄像头、麦克风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建立呼叫的流程(上位)图;
图12为本实施例媒体切换到大屏的流程(上位)图;
图13为本实施例媒体从大屏切换回UE的流程(上位)图;
图14为本实施例建立呼叫的流程(IMS)图;
图15为本实施例媒体切换到大屏的流程(IMS)图;
图16为本实施例媒体从大屏切换回UE的流程(IMS)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申请发明人提出,如果能够提出一种通信架构,能让用户在电视机上进行视频通话,例如,用户回到家后,可以将用户手机上的呼叫切换到电视机上,或者将用户需要移动离开时,可以将电视机上的呼叫,切换回手机,此举对于用户的多媒体通信体验将会是革命性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通信方法,从融合设备侧描述,其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101,融合设备接收UE发送的媒体描述查询请求,并根据媒体描述查询请求将本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返回给UE;
步骤102,当UE使用融合设备的多媒体功能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融 合设备利用多媒体功能获取UE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将所获取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传送到远端设备;
步骤103,融合设备接收远端设备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并利用多媒体功能将所获取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播放给用户。
其中,步骤102和103可同步执行。
其中,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至少包括麦克风参数和扬声器参数。还可以包括摄像头参数和屏幕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融合设备为具备远程通信能力的设备。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通信方法,从UE侧描述,其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201,UE获取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
步骤202,当UE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UE使用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第一信令;
步骤203,UE收到第一信令的应答后,UE发送给远端设备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由所述融合设备传送到远端设备,UE所要接收的远端设备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由融合设备接收并播放。
步骤201中,UE可采用如下方式获取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
UE先向融合设备发送媒体描述查询请求;
然后,UE从融合设备返回的应答中获取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
其中,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至少包括麦克风参数和扬声器参数。还可以包括摄像头参数和屏幕参数。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信令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呼叫请求、媒体修改请求、邀请INVITE请求、重新邀请Re-INVITE请求、更新数据UPDATE。
一些方案还提出,UE发送第一信令后,还可以从融合设备的多媒体面切回到UE自身的媒体面,此时该方法还包括:
UE使用自身媒体描述信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第二信令;
UE收到第二信令的应答后,恢复使用自身多媒体功能与所述远端设备进行交互。
其中,所涉及的第二信令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媒体修改请求、重新邀请Re-INVITE请求、更新数据UPDATE。
上述方法中的融合设备为具备远程通信能力的设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如图3所示,该设备包括如下单元:
第一单元31,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媒体描述查询请求,并根据媒体描述查询请求将本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返回给UE;
第二单元32,在UE使用本融合设备的多媒体功能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利用本设备的多媒体功能获取UE的语音媒体流和/或视频媒体流,将所获取的语音媒体流和/或视频媒体流传送到所述远端设备,以及接收远端设备的语音媒体流和/或视频媒体流,并利用多本设备的多媒体功能将所获取的语音媒体流和/或视频媒体流播放给用户。
其中,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至少包括麦克风参数和扬声器参数。还可以包括摄像头参数和屏幕参数。
本实施例中的融合设备为具备远程通信能力的设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如下单元:
第三单元41,获取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
其中,第三单元41获取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过程如下:
所述第三单元41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媒体描述查询请求,并从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应答中获取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
第四单元42,在本用户设备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使用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第一信令,以及在本用户设备收到第一信令的应答后,通过融合设备向所述远端设备传送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并通过融合设备接收并播放远端设备发送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
其中,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至少包括麦克风参数和扬声器参数。还可以包括摄像头参数和屏幕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信令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呼叫请求、媒体修改请求、邀请INVITE请求、重新邀请Re-INVITE请求、更新数据UPDATE。
另外,上述用户设备还可能包括第五单元,该第五单元,在用户设备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使用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第一信令后,使用自身媒体描述信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第二信令,在收到第二信令的应答后,本用户设备恢复使用自身多媒体功能与远端设备进行交互。
第二信令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媒体修改请求、重新邀请Re-INVITE请求、更新数据UPDATE。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将上述实施例3所介绍的融合设备和实施例4中所介绍的用户设备配合使用以实现上述实施例1和2的方法。此时,实施例3中的融合设备和实施例4中UE可共同构架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的通信体系,如图5所示。
其中,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指具有通信能力的终端类用户设备,如智能手机、Pad类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其它用户智能设备;
融合设备:具有多媒体能力,同时具备远端通信能力的设备;
融合设备的外设:具有多媒体能力,同时具备近场通信能力(如蓝牙、WLAN、近场通信(NFC)等),可以不具备远端通信能力的设备。
上述设备之间涉及的网络接口如下:
控制接口1:UE与融合设备之间控制接口。用于UE控制融合设备,如 传递媒体描述。对于信令,可以承载在UE与外部设备之间的多种网络连接,如蓝牙、WLAN、近场通信(NFC)等。
控制接口2(其为可选接口):当融合设备还存在外部设备时,用于融合设备控制其外设的接口;融合设备与其外设的关系可以无限拓展,即可以存在外设的外设;此接口可以与接口1相同,也可以不同;
媒体接口1:融合设备与远端(UE2或媒体服务器)之间的媒体接口,如果远端是UE2用户一般用RTP、SRTP等;如果远端是媒体服务器,一般用流媒体。
媒体接口2(其为可选接口):融合设备与融合设备的外部设备之间的媒体接口,一般用于转发媒体,转发的媒体可以是融合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媒体流,或其中的部分流向(如向电视机外设转发远端到本地融合设备的Video流)。
UE与远端之间为已有通信系统的信令接口,一般的中间会经过注册服务器。如使用IMS建立通信系统,则会经过IMS的注册服务器,如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在上述架构基础上,介绍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通信体系架构的应用,如图6。
其中,融合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融合设备的外部设备有:麦克风、扬声器、摄像头、屏幕(电视机、投影仪等)。
麦克风、扬声器、摄像头、屏幕与机顶盒之间使用控制接口2;
媒体流向如下:
麦克风:麦克风负责采集所要发送给远端的Audio(音频)媒体流,媒体流向为麦克风流向机顶盒;
扬声器:扬声器负责播放远端发送的Audio媒体流,媒体流向为机顶盒流向扬声器;
摄像头:摄像头负责采集所要发送给远端的Video(视频)媒体流,媒体流向为摄像头流向机顶盒;
屏幕:屏幕负责呈现远端发送的Video媒体流,媒体流向为机顶盒流向 屏幕;
可将图6的系统应用于通信系统(如微信),此时如图7所示。其中,UE1(如微信用户)与UE2(如微信用户)之间通过注册中心建立信令连接。
还可以将图6的系统应用于IMS,则系统如图8所示。其中,UE1(IMS UE)与UE2(IMS UE)之间通过IMS系统建立信令连接。
另外,典型的大屏为电视机,电视机除了具有大屏,还内置扬声器。此时,如果机顶盒外置摄像头、麦克风,则如图9;如果机顶盒内置摄像头、麦克风,则如图10。
电视机与机顶盒可以通过HDMI线连接(则控制接口、媒体接口都承载于HDMI连接);摄像头、麦克风可以通过USB线与机顶盒连接。摄像头、麦克风物理上可以是一个设备,用一根USB与机顶盒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实现通信的过程。
首先介绍UE1与UE2建立呼叫的流程(上位),此过程如图11所示,包括如下操作:
步骤501,UE向机顶盒发送媒体描述查询请求;
步骤502,机顶盒与摄像头交互获取摄像头参数;
步骤503,机顶盒与麦克风交互获取摄像头参数;
步骤504,机顶盒与屏幕交互获取摄像头参数;步骤505,机顶盒与扬声器交互获取摄像头参数;
步骤506,机顶盒向UE返回媒体描述,可以是媒体描述协议(SDP)的格式;
步骤507,UE使用机顶盒返回的媒体描述发起呼叫,可以使用SIP一类的信令,也可以使用如微信一类的呼叫信令;
步骤508,注册服务器转发呼叫请求到远端(如UE2);
步骤509,远端(如UE2)发送呼叫应答到注册服务器;
步骤510,注册服务器转发呼叫应答到UE1;
步骤511,此时建立呼叫,信令面在UE1与UE2之间;
对于UE1到UE2的Audio媒体流,从麦克风传递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 转发到远端UE2;
对于UE1到UE2的Video媒体流,从摄像头传递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远端UE2;
对于UE2到UE1的Audio媒体流,从远端UE2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扬声器;
对于UE2到UE1的Video媒体流,从远端UE2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屏幕;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实现媒体切换到大屏的流程(上位),该过程如图12所示,包括如下操作:
步骤601,UE1与UE2之间已经建立呼叫;(此时如用户回家,希望将呼叫切换到电视机上,使用此流程);
步骤602,UE向机顶盒发送媒体描述查询请求;
步骤603,机顶盒与摄像头交互获取摄像头参数;
步骤604,机顶盒与麦克风交互获取摄像头参数;
步骤605,机顶盒与屏幕交互获取摄像头参数;
步骤606,机顶盒与扬声器交互获取摄像头参数;
步骤607,机顶盒向UE返回媒体描述,可以是媒体描述协议(SDP)的格式;
步骤608,UE使用机顶盒返回的媒体描述发起媒体修改请求,可以使用SIP一类的信令,也可以使用如微信一类的呼叫信令;
步骤609,注册服务器转发媒体修改请求到远端(如UE2);
步骤610,远端(如UE2)发送媒体修改应答到注册服务器;
步骤611,注册服务器转发媒体修改应答到UE1;
步骤612,此时媒体切换完成,信令面在UE1与UE2之间;
对于UE1到UE2的Audio媒体流,从麦克风传递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远端UE2;
对于UE1到UE2的Video媒体流,从摄像头传递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远端UE2;
对于UE2到UE1的Audio媒体流,从远端UE2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扬声器;
对于UE2到UE1的Video媒体流,从远端UE2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屏幕;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实现媒体从大屏切换回UE的流程(上位),该过程如图13所示,包括如下操作:
步骤701,UE1与UE2之间已经建立呼叫,媒体面在融合应用与远端之间;
对于UE1到UE2的Audio媒体流,从麦克风传递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远端UE2;
对于UE1到UE2的Video媒体流,从摄像头传递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远端UE2;
对于UE2到UE1的Audio媒体流,从远端UE2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扬声器;
对于UE2到UE1的Video媒体流,从远端UE2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屏幕;
步骤702,UE1希望将媒体切换回UE1(便于后续移动离开),发起媒体修改请求,使用UE1自身的媒体面描述;可以使用SIP一类的信令,也可以使用如微信一类的呼叫信令;
步骤703,注册服务器转发媒体修改请求到远端(如UE2);
步骤704,远端(如UE2)发送媒体修改应答到注册服务器;
步骤705,注册服务器转发媒体修改应答到UE1;
步骤706,此时媒体切换完成,信令面在UE1与UE2之间;
步骤707,媒体面切换到UE1与UE2之间。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实现呼叫建立的流程(IMS),该过程如图14所示,包括如下操作:
步骤801,UE向机顶盒发送媒体描述查询请求;
步骤802,机顶盒与摄像头交互获取摄像头参数;
步骤803,机顶盒与麦克风交互获取摄像头参数;
步骤804,机顶盒与屏幕交互获取摄像头参数;
步骤805,机顶盒与扬声器交互获取摄像头参数;
步骤806,机顶盒向UE返回媒体描述,可以是媒体描述协议(SDP)的格式;
步骤807,UE使用机顶盒返回的媒体描述,发送INVITE请求发起呼叫;
步骤808,注册服务器转发INVITE请求到远端(如UE2);
步骤809,远端(如UE2)发送200OK到注册服务器;
步骤810,注册服务器转发200OK到UE1;
步骤811,此时建立呼叫,信令面在UE1与UE2之间;
对于UE1到UE2的Audio媒体流,从麦克风传递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远端UE2;
对于UE1到UE2的Video媒体流,从摄像头传递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远端UE2;
对于UE2到UE1的Audio媒体流,从远端UE2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扬声器;
对于UE2到UE1的Video媒体流,从远端UE2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屏幕;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实现媒体切换到大屏的流程(IMS),该过程如图15所示,包括如下操作:
步骤901,UE1与UE2之间已经建立呼叫;(此时如用户回家,希望将呼叫切换到电视机上,使用此流程);
步骤902,UE向机顶盒发送媒体描述查询请求;
步骤903,机顶盒与摄像头交互获取摄像头参数;
步骤904,机顶盒与麦克风交互获取摄像头参数;
步骤905,机顶盒与屏幕交互获取摄像头参数;
步骤906,机顶盒与扬声器交互获取摄像头参数;
步骤907,机顶盒向UE返回媒体描述,可以是媒体描述协议(SDP)的格式;
步骤908,UE使用机顶盒返回的媒体描述发起Re-INVITE(或UPDATE)请求;可以使用SIP一类的信令,也可以使用如微信一类的呼叫信令;
步骤909,注册服务器转发Re-INVITE(或UPDATE)请求到远端(如UE2);
步骤910,远端(如UE2)发送200OK到注册服务器;
步骤911,注册服务器转发200OK到UE1;
步骤912,此时媒体切换完成,信令面在UE1与UE2之间;
对于UE1到UE2的Audio媒体流,从麦克风传递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远端UE2;
对于UE1到UE2的Video媒体流,从摄像头传递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远端UE2;
对于UE2到UE1的Audio媒体流,从远端UE2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扬声器;
对于UE2到UE1的Video媒体流,从远端UE2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屏幕;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实现媒体从大屏切换回UE的流程(IMS),该过程如图16所示,包括如下操作:
步骤1001,UE1与UE2之间已经建立呼叫,媒体面在融合应用与远端之间;
对于UE1到UE2的Audio媒体流,从麦克风传递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 转发到远端UE2;
对于UE1到UE2的Video媒体流,从摄像头传递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远端UE2;
对于UE2到UE1的Audio媒体流,从远端UE2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扬声器;
对于UE2到UE1的Video媒体流,从远端UE2到机顶盒,再由机顶盒转发到屏幕;
步骤1002,UE1希望将媒体切换回UE1(便于后续移动离开),发起Re-INVITE(或UPDATE)请求,使用UE1自身的媒体面描述;可以使用SIP一类的信令,也可以使用如微信一类的呼叫信令;
步骤1003,注册服务器转发Re-INVITE(或UPDATE)请求到远端(如UE2);
步骤1004,远端(如UE2)发送200OK到注册服务器;
步骤1005,注册服务器转发200OK到UE1;
步骤1006,此时媒体切换完成,信令面在UE1与UE2之间;
步骤1007,媒体面切换到UE1与UE2之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使用计算机程序流程来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相应的硬件平台上(如系统、设备、装置、器件等)执行,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集成电路来实现,这些步骤可以被分别制作成一个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
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功能模块/功能单元可以采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也可以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
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功能模块/功能单元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电视机、投影仪等大屏设备用于视频通话,并且可以将大屏上的视频通话在手机屏幕之间切换。

Claims (15)

  1.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通信方法,包括:
    融合设备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媒体描述查询请求,并根据所述媒体描述查询请求将本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返回给所述UE;
    当所述UE使用所述融合设备的多媒体功能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所述融合设备利用多媒体功能获取所述UE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将所获取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传送到所述远端设备;
    所述融合设备接收远端设备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并利用多媒体功能将所获取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播放给用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包括麦克风参数和扬声器参数。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还包括摄像头参数和屏幕参数。
  4.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融合设备为具备远程通信能力的设备。
  5.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通信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获取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
    当所述UE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所述UE使用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第一信令;
    所述UE收到所述第一信令的应答后,所述UE发送给远端设备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由所述融合设备传送到所述远端设备,所述UE所要接收的远端设备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由所述融合设备接收并播放。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包括麦克风参数和扬声器参数。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还包括摄像头参数和屏幕参数。
  8. 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信令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呼叫请求、媒体修改请求、邀请INVITE请求、重新邀请Re-INVITE请求、更新数据UPDATE。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获取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的过程包括:
    所述UE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媒体描述查询请求;
    所述UE从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应答中获取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发送第一信令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UE使用自身媒体描述信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第二信令;
    所述UE收到所述第二信令的应答后,恢复使用自身多媒体功能与所述远端设备进行交互。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信令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媒体修改请求、重新邀请Re-INVITE请求、更新数据UPDATE。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融合设备为具备远程通信能力的设备。
  13.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包括:
    第一单元,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媒体描述查询请求,并根据所述媒体描述查询请求将本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返回给所述UE;
    第二单元,在所述UE使用本融合设备的多媒体功能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利用本设备的多媒体功能获取所述UE的语音媒体流和/或视频媒体流,将所获取的语音媒体流和/或视频媒体流传送到所述远端设备,以及接收远端 设备的语音媒体流和/或视频媒体流,并利用多本设备的多媒体功能将所获取的语音媒体流和/或视频媒体流播放给用户。
  14. 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第三单元,获取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
    第四单元,在本用户设备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使用所述融合设备的媒体描述信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第一信令,以及在本用户设备收到所述第一信令的应答后,通过所述融合设备向所述远端设备传送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并通过所述融合设备接收并播放远端设备发送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
  15.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的方法。
PCT/CN2015/091916 2015-04-24 2015-10-14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及通信方法、用户设备 WO2016169228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1865.9A CN106162368A (zh) 2015-04-24 2015-04-24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及通信方法、用户设备
CN201510201865.9 2015-04-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69228A1 true WO2016169228A1 (zh) 2016-10-27

Family

ID=57143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5/091916 WO2016169228A1 (zh) 2015-04-24 2015-10-14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及通信方法、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62368A (zh)
WO (1) WO20161692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6485B (zh) * 2016-12-09 2020-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7222791A (zh) * 2017-07-12 2017-09-29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通话信息的切换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10086746A (zh) * 2018-01-25 2019-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装置、会话控制器及通信终端
KR20210086103A (ko) * 2019-12-31 2021-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기기, 모바일 기기, 그에 따른 디스플레이 기기를 통해 수행되는 영상 통화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모바일 기기를 통해 수행되는 영상 통화 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70177A1 (en) * 2001-10-10 2003-04-10 Minolta Co., Lt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V telephone system
CN102857729A (zh) * 2012-08-08 2013-01-02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机顶盒的视频通话方法及系统
CN103338346A (zh) * 2013-06-05 2013-10-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媒体数字会议的方法及系统
CN103379304A (zh) * 2012-04-20 2013-10-3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通话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4270595A (zh) * 2014-09-29 2015-01-07 无锡华海天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通话客户端视频语音切换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CN104348989A (zh) * 2013-08-05 2015-02-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机顶盒与通话终端切换通话的方法及应用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70177A1 (en) * 2001-10-10 2003-04-10 Minolta Co., Lt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V telephone system
CN103379304A (zh) * 2012-04-20 2013-10-3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通话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2857729A (zh) * 2012-08-08 2013-01-02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机顶盒的视频通话方法及系统
CN103338346A (zh) * 2013-06-05 2013-10-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媒体数字会议的方法及系统
CN104348989A (zh) * 2013-08-05 2015-02-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机顶盒与通话终端切换通话的方法及应用服务器
CN104270595A (zh) * 2014-09-29 2015-01-07 无锡华海天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通话客户端视频语音切换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2368A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4313B2 (en) Providing audio and alternate audio simultaneously during a shared multimedia presentation
US1009912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gaming application
KR102050984B1 (ko) 와이-파이 디스플레이 네트워크에서 와이-파이 디스플레이 세션을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그에 따른 시스템
CA2913181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ctive communication session streams between devices
US2015034141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edia programming
WO2016110169A1 (zh) 一种显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0006530A1 (zh) 直播会话切换的方法、多终端频道切换同步的方法及终端
WO2016169228A1 (zh)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及通信方法、用户设备
US9854615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elephone call sharing using a direct wireless connection
EP3288230A1 (en) Framework and method for realizing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fusion equipment and ue
US10123085B2 (en) Synchronised social TV
US105547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 conferencing
US9509726B2 (en) Optimizing call bearer path using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proxy
EP3182643B1 (en) Media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WO2012083805A1 (zh) 一种视频通话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428468B (zh) 基于移动终端和机顶盒协同进行可视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WO2015169005A1 (zh) 共享屏幕和操作控制的方法、系统和主共享端
WO2016169225A1 (zh) 实现多媒体通信的架构、方法及融合设备和ue
KR101476281B1 (ko) N-스크린 서비스를 위한 멀티미디어 스트림의 이기종 디바이스 간 핸드오버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WO2017032108A1 (zh) 一种视频通话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系统
WO2013029420A1 (zh) 用于会议电视系统的流媒体数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170415B (zh) 呼叫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639518B (zh) 会话建立的方法、装置及会话内容的递送方法和装置
US8914831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8616485B (zh) 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588971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588971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