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4067461A1 - 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WO2014067461A1 WO2014067461A1 PCT/CN2013/086240 CN2013086240W WO2014067461A1 WO 2014067461 A1 WO2014067461 A1 WO 2014067461A1 CN 2013086240 W CN2013086240 W CN 2013086240W WO 2014067461 A1 WO2014067461 A1 WO 2014067461A1
- Authority
- WO
- WIPO (PCT)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coding
-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matrix
- precoding matrix
-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69—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special antenna structures, e.g. cross polarized antennas into accou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Definitions
- FIG. 2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horizontally arranged linear array antenna in the background art
- the first component precoding matrix can be determined by a method of maximizing the mutual information amount or maximizing the output 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 or maximizing the output energy.
- th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maximum output energy is:
- W is the first component precoding matrix
- U H is the beamforming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1 1
- u v is the beamforming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1 1
- 8 is 1) 1 ⁇ 0 11 diagonal matrix, its value can be a function of 1 ⁇ , or take a fixed value
- 8 is a ⁇ diagonal matrix, the value can be a function of U v , or take a fixed Value
- 11 and 1 are positive integers.
- Diag(U) is a diagonal matrix composed of vectors U whose elements on the diagonal are equal to the elements of vector U.
- the first component precoding matrix set in Equation 1 is composed of a first component precoding matrix in Equations 1 to 4 above.
- half is a DFT vector, and the other half is taken from a Grassmanian codebook.
- the user equipment 10 may determine the first according to formula 5 or formula 6.
- Pre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 Xjj is a horizontal beamforming adjustment vector
- its function is to fine-tune the horizontal beam formed by U H , which is a vertical beamforming adjustment vector, which is used to fine-tune the vertical beam formed by U v .
- the network side device 20 After the network side device 20 receives the first pre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second pre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from the user equipment, the network device 20 determines the precoding according to the first pre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second pre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the way the matrix is listed below is several:
- the network side device 20 can determine the first precoding ind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formula.
- the first component precoding matrix corresponding to the information: diag(U v )®diag(U H ) 0
-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first pre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he second pre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precoding matrix may be set as needed.
- the correspondence may be specified in the protocol; it may also be signaled by the higher layer.
- the receiving module 700 is configured to receive the first pre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second pre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from the user equipment.
- the second determining module 710 is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a preamble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re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second pre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Coding matrix
- the second determining module 710 determines a first component precoding matri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re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formula:
- the second determining module 710 determines the first component precoding matrix corresponding to the received first pre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preset first component precoding matrix and the first pre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the first pre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plurality of precoding matrices determined by the user equipment is the s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目前的码本是针对水平方向波束赋形/预编码设计,直接应用到三维的波束赋形/预编码技术中会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包括:用户设备确定并发送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对角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Kronecker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转向量构成,波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Kronecker积。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三维的波束赋形/预编码技术的性能。
Description
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系统及设备 本申请要求在 2012年 10月 2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1210422345.7、发明名称为"传 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系统及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其全部内 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 的方法、 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LTE ( Long Term Evolution, 长期演进) Rel-8 (版本 8 ) 系统引入了闭环预编码技术提 高频谱效率。 闭环预编码首先要求在基站和用户设备都保存同一个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称 为码本。 用户设备根据小区公共导频估计出信道信息后, 按一定准则从码本中选出一个预 编码矩阵。 选取的准则可以是最大化互信息量、 最大化输出信干噪比等。 用户设备将选出 的预编码矩阵在码本中的索引通过上行信道反馈到基站, 该索引记为 PMI (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预编码矩阵指示)。 基站由收到的索引值就可以确定对该用户设备应使用 的预编码矩阵。 用户设备上报的预编码矩阵可以看作是信道状态信息的量化值。
在现有蜂窝系统中, 基站天线阵列一般呈水平排列, 如图 1和图 2所示。 基站发射端 波束仅能在水平方向进行调整, 而在垂直方向对每个用户都是固定的下倾角, 因此各种波 束赋形 /预编码技术等均是基于水平方向信道信息进行的。 事实上, 由于无线信号在空间中 是三维传播的, 固定下倾角的方法不能使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优。 垂直方向的波束调整对于 系统性能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随着天线技术的发展, 业界已出现能够对每个阵子独 立控制的有源天线, 如图 3A和图 3B所示。 釆用这种天线阵列, 使得波束在垂直方向的动 态调整成为可能。 FDD (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 频分双工)系统中要实现三维的波 束赋形 /预编码需要依靠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沿用 LTE Rel-8系统以来一直釆用的基于码本的上报方式。但是, 目前已有的码本是针对水平方向波 束赋形 /预编码设计的, 直接应用到三维的波束赋形 /预编码技术中会导致性能的下降。
综上所述, 目前的码本是针对水平方向波束赋形 /预编码设计的, 直接应用到三维的 波束赋形 /预编码技术中会导致性能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系统及设备, 用以解 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目前的码本是针对水平方向波束赋形 /预编码设计,直接应用到三维的波 束赋形 /预编码技术中会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的方法, 包括:
用户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 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 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 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克罗尼克 Kronecker积; 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 转向量构成, 所述波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所述用户设备向网络侧发送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 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克罗尼 克 Kronecker积; 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所述波束旋转向量等于 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的用户设备, 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 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 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 块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克罗尼克 Kronecker积; 所述第二分 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所述波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发送模块, 用于向网络侧发送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处理器和数据收发接口, 其中: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 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所 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 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 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 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克罗尼克 Kronecker积; 所述第二分量预 编码矩阵由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所述波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向网络 侧发送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所述数据收发接口用于实现与网络侧的数据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网络侧设备, 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码矩 阵;
其中, 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克罗尼 克 Kronecker积; 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所述波束旋转向量等于 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 包括处理器和数据收发接口, 其中: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 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 示信息; 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 所述 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所述第一分量预 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克罗尼克 Kronecker积; 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所述波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所述数据收发接口用于实现与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 包括:
用户设备, 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编 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 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 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 其 对角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克罗尼克 Kronecker积; 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 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所述波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网络侧设备, 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 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 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 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 阵, 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克罗尼克 Kronecker积; 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 矩阵由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所述波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由于构造的 预编码矩阵与三维波束赋形的空间信道更加匹配, 从而提高了三维的波束赋形 /预编码技 术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 1为背景技术中水平排列双极化天线示意图;
图 2为背景技术中水平排列线阵天线示意图;
图 3A为背景技术中水平二维排列的双极化天线示意图;
图 3B为背景技术中垂直二维排列的线阵天线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用户设备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用户设备硬件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网络侧设备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网络侧设备硬件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 10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预 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 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 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 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 Kronecker (克罗尼克)积;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转 向量构成, 波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由于构造的预编码矩阵与三维波 束赋形的空间信道更加匹配, 从而提高了三维的波束赋形 /预编码技术的性能。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说明过程中, 先从网络侧和用户设备侧的配合实施进行说明, 最后分别从网 络侧与用户设备侧的实施进行说明, 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必须配合实施, 实际上, 当网络 侧与用户设备侧分开实施时, 也解决了分别在网络侧、 用户设备侧所存在的问题, 只是二 者结合使用时, 会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如图 4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包括: 用户设备 10和网络侧设备
20。
用户设备 10, 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向网络侧发送第 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 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 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 矩阵, 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 Kronecker积;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波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网络侧设备 20 , 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 息; 才艮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确定预编码矩阵。
在实施中, 用户设备 10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方式有很 多, 下面列举几种:
方式一、 用户设备 10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并确 定选择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以及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 合中选择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并确定选择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 信息。
具体的, 用户设备 10根据网络侧设备 20发送的导频信号估计出每个天线端口到用户 设备 10的信道, 其中每个天线端口对应一个或者多个物理天线;
然后, 用户设备 10根据估计出的信道, 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一分量 预编码矩阵, 以及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其中, 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可以釆取最大化互信息量或者最大化输出信干噪比或者最 大化输出能量的方法确定。 其中最大化输出能量的确定方法为:
W = arg max ll H1V II2 其中 ς为可能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构成的集合, 为网络侧设备 20到用户设备 10的 信道矩阵的一部分, 具体的为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部分, 例如双极化天线中同一 个极化方向上的信道, 或者同极化天线阵列中的一半天线的信道。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可以釆取最大化互信息量或者最大化输出信干噪比或者最大化 输出能量的方法确定。 其中最大化输出能量的确定方法为:
W2 = arg max ll HW1V II2
VeC2
其中 C2为可能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构成的集合, H为网络侧设备 20到用户设备 10 的信道矩阵, ^^为已经确定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针对方式一, 用户设备 10将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通过上行信 道传输给网络侧设备 20 时, 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可以在不同的时 刻上报, 以不同的时间颗粒度和频域颗粒度上报; 也可以同时上报。
在实施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 第一分量预编码矩 阵为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
「diag(Uv) ® diag(UH ) 0 Ί
W = 6 v 6 H 公式一;
0 diag(Uv) ® diag(UH )
diag(Uv)®diag(UH) 0
w 公式二;
0 diag(Uv)®diag(AUH) diag(Uv)(x)diag(UH) 0
w .公式三;
0 diag(BUv)®diag(UH) diag(Uv)(¾diag(UH) 0
w …公式四;
0 diag(BUv)®diag(AUH) 其中, W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UH是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uv是波束 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八为1)1^011对角矩阵, 其取值可以是 1^的函数, 或者取固 定值; 8为^^^对角矩阵, 其取值可以是 Uv的函数, 或者取固定值; 。11和1 为正整 数。 diag(U)是由向量 U构成的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元素等于向量 U的元素。
较佳的, DH为水平天线数目的一半。
其中, 公式一〜公式四还可以进行公式变换成为下面的公式:
0 diag((BUv)®UH)_ diag(Uv(x)UH) 0
W 公式四、;
0 diag((BUv)®(AUH)) 公式一中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是由上面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第一分量预编码 矩阵组成的。
较佳地, UH是波束赋形向量构成的集合 {UH p: p = 0, 1, ..., NH - 1}中的一个元素, UH =UH k , 0 < k < ΝΗ -1, NH为正整数;或 UH是 Grassmanian码本中的向量' Grassmanian 码本是一个向量或者矩阵的集合, 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的距离最小值达到最大。
较佳地, 1111取自一个预先定义好的向量集合{1;1^ =0,1,..., -1}。 UHk
( 0≤k≤NH-l)可以是 DFT (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离散傅里叶变换)向量或者 DFT 向量的一部分, 如取自 L点 DFT向量的前1\行, 即 [Ujj J^e^7或者 [UH k]i=e— ^7, i = 0,l,...,DH -1。 其中 [UH k]i是向量 UH,k的第 i个元素, 下同。 较优的, L=NH。 如果 A 为 UH的函数, 记 4与 UH k对应, 则可令 [AL =ej _或者 [Α =e 1_。
UH k也可以是 Grassmanian码本中的向量。 Grassmanian码本是一个向量或者矩阵的集 合, 集合元素的选取原则是使得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的距离最小值达到最大, 具体的
{UH p: p = 0,1,..., NH -1}为 DH维向量空间中元素个数为 NH的 Grassmanian码本。
{UH p: ρ = 0,1,...,ΝΗ -1}中的元素可以同时包括 DFT向量和 Grassmanian向量'例如一 半是 DFT向量, 另外一半取自 Grassmanian码本。
较佳地, 1^是波束赋形向量构成的集合{11^ ^ = 0,1,..., -1}中的一个元素, Uv = Uv,n , 0<η< Νν -1; Νν为正整数; 或 Uv是 Grassmanian码本中的向量, Grassmanian 码本是一个向量或者矩阵的集合, 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的距离最小值达到最大。
较佳地, 1^取自一个预先定义好的向量集合{11^ : = 0,1,..., -1} 。 UVn ( 0≤η≤Νν-1 )可以是 DFT向量或者 DFT向量的一部分,如取自 L点 DFT向量的前1 行, 即 [UVn]i =ejT或者 [Uyji = jT, i = o,l,...,Dv— 1。 较优的, L=NV。 如果 B为 Uv 的函数, 记 Βη与 UV n对应, 贝'】[Βη]ϋ =ej^~或者 [8 =e— j^~。
UVn也可以是 Grassmanian码本中的向量。 Grassmanian码本是一个向量或者矩阵的集 合, 集合元素的选取原则是使得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的距离最小值达到最大, 具体的 {UVq :q = 0,l,...,Nv -1}为 Dv维向量空间中元素个数为 Nv的 Grassmanian码本。
{UVq :q = 0,l,...,Nv -1}中的元素可以同时包括 DFT向量和 Grassmanian向量, 例如一 半是 DFT向量, 另外一半取自 Grassmanian码本。
较佳地, 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取自集合 (或者取自如下集合的子集)
diag(Uv,n®UH,k) 0
{ : k = 0,l,....,NH _1;η = 0,1,····,Νν_1}; 或者
0 diag(Uv,n®UH,k) diag(Uv,n®UH,k) 0
{ k = 0,l,....,NH - 1;η = 0,1,····,Νν- 1}; 或者
diag(UVn ®UH k) 0
{ k = 0,l,....,NH _1;η = 0,1,····,Νν_1}; 或者
0 diag((BnUvJ®UH,) diag(Uv,n®UH,k) 0
{ k = 0,l,....,NH _1;η = 0,1,····,Νν_1}; 或者
0 άία§((Βηυν^η)(¾(4υΗ^) diag(UVin)®diag(UHik) 0
{ k = 0,l,....,NH _1;η = 0,1,····,Νν_1};
0 diag(UVn)®diag(UH k) 或者
diag(UVn)®diag(UH k) 0
或者
diag(UVn)®diag(UH k) 0
{ : k = 0,l,....,NH -l;n = 0,l,....,Nv-l} ;
0 diag(BnUVn)®diag(UH k) 或者
diag(Uv>n)®diag(UH>k) 0
{ : k = 0,1"···, NH -l;n = 0,1"···, Nv - 1}
0 diag(BnUv>n)®diag( UH>k) 针对方式一, 较佳地, 用户设备 10在确定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后, 可以根据公式 五或公式六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¾ = n X NH + k 公式五;
¾ = k x Nv + n 公式六。
其中, 是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针对方式一, 较佳地, 用户设备 10在确定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后, 根据预先设定 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确定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 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 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才艮据需要设定。 在 实施中, 可以在协议中规定对应关系; 还可以由高层信令通知。
在实施中,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DjjD^xr维矩阵与功率归一化系数的乘积; r是 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也称为秩 (rank);
其中, w2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是模值为 1的复数标量; 是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Xjj是波束赋形向量,其维度为!^ i = l,...,r , 。11和1 为正整数, M 为功率归一化系数。
«i用于在两组天线之间进行相位调整。
若 Xjj是水平波束赋形调整向量, 其作用是对 UH形成的水平波束进行微调, 是垂 直波束赋形调整向量, 其作用是对 Uv形成的垂直波束进行微调。
具体的, 第二分分量预编码矩阵1^取自一个集合, 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该集合中 的 一 个 元 素 。 例 如 , 对 于 r=l 的 码 本 , W7 构 成 的 集 合 为
{ : k = 0,l,...,Mv— 1;η = 0,1,···,ΜΗ— 1;α = 1,— l,e— 2,e 2},其中 ,k取自预先定 aX ,k®X]
义好的向量集合 { p: ρ = 0,1,...,Μν -1} , 具体的可以是 Grassmanian向量或者 DFT向量, 例如
=e— j , 也可以是 Grassmanian向量和 DFT向量的组合。
X^n取自预先定义好的向量集合 :q = 0,l,...,MH -1} ,具体的可以是 Grassmanian向量
. ni
, vr
a, X ® X ,
素都具有形式 r v H」, 其中 X 和 X 可以是 Grassmanian向量 或者 DFT向量, 也可以是 Grassmanian向量和 DFT向量的组合。 例如 [X^l =e' 或者
: z = 0,1,···,Ζ 1} , t = l,〜,r , 其中 L为 DFT的点数。 较佳地, L=2或 4或 8或 16或 32或 64。
针对方式一, 较佳地, 用户设备 10在确定了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后, 根据预先设定 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确定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 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才艮据需要设定。 在 实施中, 可以在协议中规定对应关系; 还可以由高层信令通知。
在实施中, 预编码矩阵为: 公式七〜公式十中的一种:
.....公式十。 其中, W是预编码矩阵; 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w2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UH 是水平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1^是垂直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A为 DH xDH对角矩阵; 8为0^^对角矩阵; DJ^ I^为正整数; 是模值为 1的复数标量; X 是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Xjj是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 i = l,...,r; r是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M是功率归一化系数。
1
较佳地, M
DHJ
在实施中, 公式七〜公式十还可以进行变换, 上面的公式中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矩 阵与 M的乘积; 还可以将 M作为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的一部分, 即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为矩阵与 M的乘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矩阵;还可以将 M独立出来,即 W=W.W2.M。
其中, 公式七 ~公式十还可以进行公式变换成为下面的公式:
diag(Uv ®UH) 0
W= W, XV ® H XV ® H M .公式七、;
0 diag(Uv®UH) diag(Uv ®UH) 0
w= w, M .公式八、;
0 diag(Uv®(AUH)) diag(Uv ®UH) 0
w= w, M .公式九、;
0 diag((BUv)®UH) arXy®X;
diag(Uv ®UH) 0
w =w w, XV ®XH M ,公式十。
0 diag((BUv)®(AUH)) 用户设备 10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乘积作为预编码矩阵。 即 w=w w2。
针对方式一, 若用户设备 10预先确定预编码矩阵, 并且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 中选择了多个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了一个第二分量预 编码矩阵, 则可以根据公式七〜公式十中的一种预编码矩阵, 从多个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中选择一个, 或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了多个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从第一分 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了一个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则可以根据公式七〜公式十中的一 种预编码矩阵, 从多个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中选择一个。
方式二、 用户设备 10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并才艮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 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 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 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将确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中的 一个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一个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作为需要通知给网络侧的第一预编 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若用户设备 10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 则用户设备 10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 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相同。
若用户设备 10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 则用户设备 10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 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不同。
用户设备 10确定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 矩阵的函数矩阵。 具体的, 用户设备 10确定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
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乘积。
其中, 上述方式一中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表达公式以及预 编码矩阵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关系也同样适用方式二。
其中, 网络侧设备 20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 信息后,有多种才艮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式, 下面列举几种:
方式一、 网络侧设备 20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以及 确定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网络侧设备 20根据公式七〜公式十中的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 网络侧设备 20根据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 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网络侧设备 20收到 根据 n =「 / NH ; k = mod NH或 k =「 / ,; n = mod Νν ,确定 η和 k后, 根据 n和 k就可以确定 X, A, B和 Z, 然后将 X, A, B和 Z带入到公式一〜 公式四中的一种, 就可以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具体的, 将n =「 / NH,; k = modNH或 k =「 / ,; n = modNv与公式一〜公式四结合后, 网络侧设备 20可以根据下列公式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diag(Uv)®diag(UH) 0
Wx = f(ix) n = [ix/NH];k = ix modNH;
0 diag(Uv)®diag(UH) 或者
diag(Uv)®diag(UH) 0
n = [i1/NH];k = modN
0 diag(Uv)®diag(AUH)
; 或者
diag(Uv)®diag(UH) 0
W1 = f(i1) = ,n: H |^ = ½ηιοά NH;或者
; 或者
diag(Uv)(x)diag(UH) 0 ―
Wx = f (i k = f / Nv];n = ^ modN,
0 diag(Uv)(x)diag(UH)
; 或者
diag(Uv)®diag(UH) 0
W1 = f^) ,k = [ix / Nv ];n = mod Nv;或者
0 diag(BUv)®diag(UH) diag(Uv)®diag(UH) 0
W1 = f(i1) = k = | / Nv];n = ij modN,
0 diag(BUv)®diag(AUH) 其中, 上述公式还可以进行公式变换成为下面的公式:
diag(Uv,n®UH,k) 0
W1= f(i1) = n = [i1/NH ];k = ij modN
0 diag(Uv,n®UH,k)
或者 diag(Uv'n ®UH'k) 0
W1 = f(i1) = n = | / NH ];k = Ί mod N]
0 diag(Uv'n®(4UH'k))
; 或者 diag(Uv,n ®UH,k) 0
W1 = f(i1) = n = / NH ; k = ¾ mod N-
0 diag((BnUv,n)®UH,k)
W1 = f(i1) = k = [ij/Nv];n = ij modH
0 diag(Uv,n ®U
; 或者 diag(Uv,n ®UH,k) 0
W1 = f(i1) = k = [i1/Nv ;n = i1 modN,
0 diag(Uv,n®(4UH,k))
;或者 diag(UVn ®UH>k) 0
k = I ix / Nv 1^ = ^ modN,
0 diag((BnUVn)®(4UHk》
; 或者 diag(Uv,n ®UH,k) 0
W1 = f(i1) = k = / Nv ];n = modN,
0 diag((BnUv,n)®UH,k) 或者网络侧设备 20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 应关系, 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网络侧设备 20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 系, 确定收到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如果用户设备 10和网络侧设备 20都根据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确定第一分量预编 码矩阵, 则具体釆用哪种公式可以在协议中规定, 也可以由高层通知, 还可以由用户设备
10和网络侧设备 20协商确定。 不管釆用哪种方式都需要保证用户设备 10和网络侧设备
20釆用相同的公式。
方式二、 网络侧设备 20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 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 预编码矩阵。
其中, 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可以才艮据 需要设定。 在实施中, 可以在协议中规定对应关系; 还可以由高层信令通知。
网络侧设备 20确定预编码矩阵后, 用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用户设备 10的发射数据进 行预处理。
其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维和垂直维可以交换。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 20可以是基站(比如宏基站、 家庭基站等),也可以是 RN
(中继)设备, 还可以是其它网络侧设备。
如图 5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 500和发送模块 510。
第一确定模块 500, 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 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 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 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 其对角 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 Kronecker积;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波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发送模块 510, 用于向网络侧发送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 或者
; 或者
; 或者
diag (Uv ) ® diag (UH ) 0
0 diag (BUv) ® diag (AUH ) 其中, W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UH是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Uv是波束 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A为 DH x DH对角矩阵; 8为^^ ^对角矩阵; 。11和1 为 正整数; diag(U)是由向量 U构成的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元素等于向量 U的元素。
较佳地, UH是波束赋形向量构成的集合 {UH p: p = 0,1,...,NH -1}中的一个元素,
UH =UH,k, 0<k<NH -l;
1^是波束赋形向量构成的集合{1;^ : = 0,1,..., -1}中的一个元素, uv =UVn, 0<η<Νν-1; NH和NV为正整数。
较佳地,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DjjD^xr维矩阵与功率归一化系数的乘积, r是预 编码矩阵的列数;
其中, w2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a是模值为 1的复数标量; X 是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Xjj是波束赋形向量,其维度为 DH xl , i = l,...,r , 。11和1 为正整数, M 为功率归一化系数。
较佳地, 第一确定模块 500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并确定选择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以及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 阵集合中选择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并确定选择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 指示信息。
较佳地, 第一确定模块 500根据下列公式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 nx NH + k或者 = k x Nv + n;
其中, 是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较佳地, 第一确定模块 500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 息的对应关系, 确定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较佳地, 第一确定模块 500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乘积作为 预编码矩阵。
较佳地, 第一确定模块 500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并才艮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 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 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将确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中的一个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一个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作为需要通知给网络侧的第一 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较佳地, 若第一确定模块 500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 则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 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相同。
较佳地, 若第一确定模块 500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 则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 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 硬件实现结构示意图如如图 6所示, 包括处理器
601和数据收发接口 602 , 其中:
所述处理器 601被配置为用于: 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 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 所述预编码矩阵等 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 块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克罗尼克 Kronecker积; 所述第二分 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所述波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向 网络侧发送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所述数据收发接口 602用于实现与网络侧设备的数据通信。
如图 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包括:接收模块 700 和第二确定模块 710。
接收模块 700,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 710, 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 码矩阵;
其中, 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第一 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 Kronecker积;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波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较佳地, 第二确定模块 710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以 及确定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与第二分 量预编码矩阵的乘积作为预编码矩阵。
较佳地, 第二确定模块 710根据下列公式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 编码矩阵: ) 或者
; 或者
; 或者
diag (Uv ) ® diag (UH ) 0
0 diag (BUv ) ® diag (AU H ) 其中, W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UH是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uv是波束 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A为 DH x DH对角矩阵; 8为^^ ^对角矩阵; 。11和1 为 正整数; diag(U)是由向量 U构成的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元素等于向量 U的元素。
较佳地, UH是波束赋形向量构成的集合 {UH p: p = 0, 1, ..., NH - 1}中的一个元素,
UH =UH,k, 0<k<NH-l;
1^是波束赋形向量构成的集合{1;^: = 0,1,..., -1}中的一个元素, uv =UVn, 0<η<Νν-1; NH和NV为正整数。
较佳地,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DjjD^xr维矩阵与功率归一化系数的乘积, r是预 编码矩阵的列数;
其中, w2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是模值为 1的复数标量; 是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Xjj是波束赋形向量,其维度为 DHxl, i = l,...,r, 。11和1 为正整数, M 为功率归一化系数。
较佳地, 第二确定模块 710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一预编码指示信 息的对应关系, 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较佳地, 第二确定模块 710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 息的对应关系, 确定收到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较佳地, 第二确定模块 710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预编码指示信 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 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 的预编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在硬件实现结构示意图如图 8所示,包括处理器 801 和数据收发接口 802, 其中:
所述处理器 801被配置为用于: 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 码指示信息; 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 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所述第一分 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克罗尼克 Kronecker 积; 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所述波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所述数据收发接口 802用于实现与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的方法, 由于 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用户设备是该方法对应的设备, 并且该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确 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用户设备相似, 因此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设备的实施, 重复之处 不再赘述。
如图 9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 901、 用户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预编 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 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 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 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 Kronecker积;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波 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步骤 902、 用户设备向网络侧发送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在实施中, 用户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方式有很多, 下面列举几种:
方式一、 用户设备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并确定选 择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以及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 选择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并确定选择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 息。
具体的, 用户设备根据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导频信号估计出每个天线端口到用户设备的 信道, 其中每个天线端口对应一个或者多个物理天线;
然后, 用户设备根据估计出的信道, 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一分量预编 码矩阵, 以及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针对方式一, 用户设备将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通过上行信道传 输给网络侧设备时, 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上报, 以不同的时间颗粒度和频域颗粒度上报; 也可以同时上报。
针对方式一, 用户设备将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通过上行信道传 输给网络侧设备时, 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上报, 以不同的时间颗粒度和频域颗粒度上报; 也可以同时上报。
在实施中, 若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 则第一分量预编 码矩阵为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
方式一中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是由上面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第一分量预编码 矩阵组成的; 方式二中根据确定的每个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都符合上面公式一〜公式四中 的一种。
针对方式一, 较佳地, 用户设备在确定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后, 可以根据公式五或 公式六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在实施中,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xr维矩阵与功率归一化系数的乘积; r是 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也称为秩 (rank);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其中, w2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是模值为 1的复数标量; X 是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 Xjj是波束赋形向量,其维度为 DH xl , i = l,...,r , 。11和1 为正整数, M 为功率归一化系数。
针对方式一, 较佳地, 用户设备在确定了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后, 根据预先设定的第 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确定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 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才艮据需要设定。 在 实施中, 可以在协议中规定对应关系; 还可以由高层通知。
针对方式一, 若用户设备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了多个第一分量预编码矩 阵, 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了一个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则可以根据公式七〜 公式十中的一种从多个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中选择一个, 或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 选择了多个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了一个第一分量预编 码矩阵, 则可以根据公式七〜公式十中的一种从多个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中选择一个。
方式二、 用户设备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并才艮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 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 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将确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中的一个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一个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作为需要通知给网络侧的第一 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若用户设备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 则用户设备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 码指示信息相同。
若用户设备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 则用户设备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 码指示信息不同。
其中, 上述方式一中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表达公式也同样 适用方式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由于确定 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网络侧设备是该方法对应的设备, 并且该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确定 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网络侧设备相似, 因此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设备的实施, 重复之处 不再赘述。
如图 10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 100、 网络侧设备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
息;
步骤 110、 网络侧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码 矩阵;
其中, 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第一 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 Kronecker积;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波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其中, 网络侧设备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后, 有多种才艮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式, 下 面列举几种:
方式一、 网络侧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以及确定 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网络侧设备根据公式七〜公式十中的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 网络侧设备根据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 分量预编码矩阵。
网络侧设备还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 应关系, 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网络侧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确定收到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如果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都根据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确定第一分量预编码矩 阵, 则具体釆用哪种公式可以在协议中规定, 也可以由高层通知, 还可以由用户设备和网 络侧设备协商确定。 不管釆用哪种方式都需要保证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釆用相同的公 式。
方式二、 网络侧设备才艮据预先设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 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 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 码矩阵。
其中, 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 需要设定。 在实施中, 可以在协议中规定对应关系; 还可以由高层通知。
网络侧设备确定预编码矩阵后, 用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用户设备的发射数据进行预处 理。
其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维和垂直维可以交换。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 系统、 或计算机程序产 品。 因此, 本发明可釆用完全硬件实施例、 完全软件实施例、 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 施例的形式。 而且, 本发明可釆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
可用存储介质 (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 CD-ROM、 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 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设备(系统)、 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 和 /或方框图来描述的。 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 /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 程和 /或方框、 以及流程图和 /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 /或方框的结合。 可提供这些计算机 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 以产生一个机器, 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 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 /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 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 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 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 置的制造品, 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 /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 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 使得在计算机 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 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 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 /或方框图一个 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 念, 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 所以, 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 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 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 一种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 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 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 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克罗尼克 Kronecker积; 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 转向量构成, 所述波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所述用户设备向网络侧发送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或者
; 或者
; 或者
diag(Uv)®diag(UH) 0
0 diag(BUv)®diag(AUH) 其中, W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UH是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Uv是波束 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A为 DHxDH对角矩阵; 8为^^^对角矩阵; 。11和1 为 正整数; diag(U)是由向量 U构成的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元素等于向量 U的元素。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UH是波束赋形向量构成的集合
{UH p:p = 0,l,...,NH— 1}中的一个元素, UH =UH,k, 0<k<NH-l, NH为正整数;
1^是波束赋形向量构成的集合{1^,9: = 0,1,..., -1}中的一个元素, Uv =UVn, 0<η<Νν-1; Nv为正整数。
4、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GDjjD^xr维矩 阵与功率归一化系数的乘积, r是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其中, W2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是模值为 1的复数标量; 是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 Xjj是波束赋形向量,其维度为 DH x l , i = l,...,r , 。11和1 为正整数, M 为功率归一化系数。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并确定选择的 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以及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并确定选择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6、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下列公式确定第一预 编码指示信息:
= nx NH + k或者 = kx Nv + n;
其中, 是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7、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 系, 确定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与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乘积作为预编码矩阵。
9、 如权利要求 1~4任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 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并才艮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预编码指 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 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 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将确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中的一个第一预 编码指示信息和一个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作为需要通知给网络侧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10、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 则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相同。
11、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 则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不同。
12、 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 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克罗尼 克 Kronecker积; 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所述波束旋转向量等于 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13、 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预编码矩阵, 包 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以及确定第二 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所述网络侧设备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乘积作为预编码矩 阵。
14、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下列公式确定第 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 或者
; 或者
; 或者
diag(Uv)®diag(UH) 0
0 diag(BUv)®diag(AUH) 其中, W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UH是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Uv是波束 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A为 DHxDH对角矩阵; 8为^^^对角矩阵; 。11和1 为 正整数; diag(U)是由向量 U构成的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元素等于向量 U的元素。
15、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UH是波束赋形向量构成的集合 {UH p: ρ = 0,1,···,ΝΗ— 1}中的一个元素' UH =UH,k' 0<k<NH -1; NH为正整数;
1^是波束赋形向量构成的集合{1;^: = 0,1,..., -1}中的一个元素, Uv =UVn, 0<η<Νν-1; Nv为正整数。
16、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DjjD^xr维 矩阵与功率归一化系数的乘积, r是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17、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 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 关系, 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18、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第二预编码指示 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 关系, 确定收到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19、 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预编码矩阵, 包 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才艮据预先设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 矩阵的对应关系, 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码矩 阵。
20、 一种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该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 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 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 块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克罗尼克 Kronecker积; 所述第二分 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所述波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发送模块, 用于向网络侧发送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21、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或者
; 或者
; 或者
diag (Uv ) ® diag (UH ) 0
0 diag (BUv) ® diag (AUH ) 其中, W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UH是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uv是波束
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A为 DH xDH对角矩阵; 8为^^^对角矩阵; 。11和1 为 正整数; diag(U)是由向量 U构成的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元素等于向量 U的元素。
22、 如权利要求 21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UH是波束赋形向量构成的集合 {UH,P: Ρ = 0,1,···,ΝΗ— 1}中的一个元素' UH =UH)k , 0<k<NH -1; NH为正整数;
1^是波束赋形向量构成的集合{1;^ : = 0,1,..., -1}中的一个元素, Uv =Uv,n, 0<η<Νν-1; Nv为正整数。
其中, w2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是模值为 1的复数标量; X 是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Xjj是波束赋形向量,其维度为 DH xl , i = l,...,r , 。11和1 为正整数, M 为功率归一化系数。
24、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并确定选择的第一分量预编 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以及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二分量预编 码矩阵, 并确定选择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25、 如权利要求 22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根据下列公式 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 nx NH + k或者 = k x Nv + n;
其中, 是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26、 如权利要求 24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确定第二分 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27、 如权利要求 20 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将第一分量预 编码矩阵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乘积作为预编码矩阵。
28、 如权利要求 20~23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 于:
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并才艮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 码矩阵的对应关系, 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 示信息; 将确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中的一个第一预编码指示信
息和一个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作为需要通知给网络侧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 码指示信息。
29、 如权利要求 28 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多个预 编码矩阵, 则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相同。
30、 如权利要求 28 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多个预 编码矩阵, 则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不同。
31、 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网络侧设备, 其特征在于, 该网络侧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码矩 阵;
其中, 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克罗尼 克 Kronecker积; 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所述波束旋转向量等于 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32、 如权利要求 3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以及确定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乘积作为预 编码矩阵。
33、 如权利要求 32所述的网络侧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根据下列公 式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或者
; 或者
; 或者
diag (Uv ) ® diag (UH ) 0
0 diag (BUv) ® diag (AUH ) 其中, W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UH是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Uv是波束 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A为 DH x DH对角矩阵; 8为^^ ^对角矩阵; 。11和1 为 正整数; diag(U)是由向量 U构成的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元素等于向量 U的元素。
34、 如权利要求 3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 其特征在于, UH是波束赋形向量构成的集合
{UH,P : Ρ = 0,1,···,ΝΗ— 1}中的一个元素' UH =UH )k , 0 < k < NH -1; NH为正整数; 1^是波束赋形向量构成的集合{1;^ : = 0,1,..., -1}中的一个元素, Uv =UV n ,
0 < η < Νν -1 ; Nv为正整数。
35、 如权利要求 32 所述的网络侧设备, 其特征在于,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2DHDv) xr维矩阵与功率归一化系数的乘积, r是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其中, W2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是模值为 1的复数标量; 是波束赋形向量, 其维度为1 1 , Xjj是波束赋形向量,其维度为 DH xl , i = l,...,r , 。11和1 为正整数, M 为功率归一化系数。
36、 如权利要求 32所述的网络侧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确定收到的 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37、 如权利要求 32所述的网络侧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确定收到的 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38、 如权利要求 3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 系, 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39、 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包括:
用户设备, 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编 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 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 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 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 其 对角线上的子矩阵为两个对角矩阵的克罗尼克 Kronecker积; 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 波束旋转向量构成, 所述波束旋转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的 Kronecker积;
网络侧设备, 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4/434,396 US9356669B2 (en) | 2012-10-29 | 2013-10-30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pre-code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etermining pre-coding matrix |
EP13851271.0A EP2913949B1 (en) | 2012-10-29 | 2013-10-30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pre-code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etermining pre-coding matrix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22345.7 | 2012-10-29 | ||
CN201210422345.7A CN103795489B (zh) | 2012-10-29 | 2012-10-29 | 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4067461A1 true WO2014067461A1 (zh) | 2014-05-08 |
Family
ID=50626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PCT/CN2013/086240 WO2014067461A1 (zh) | 2012-10-29 | 2013-10-30 | 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56669B2 (zh) |
EP (1) | EP2913949B1 (zh) |
CN (1) | CN103795489B (zh) |
WO (1) | WO201406746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74430B2 (en) * | 2014-05-22 | 2017-09-2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5322988B (zh) * | 2014-08-01 | 2018-09-0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三维波束预编码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5491581B (zh) * | 2014-09-15 | 2019-05-31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调整指向用户设备的垂直波束的下倾角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6048223A1 (en) | 2014-09-25 | 2016-03-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Network node,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therein to enable the ue to determine a precoder codebook |
WO2016152916A1 (ja) * | 2015-03-26 | 2016-09-29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CN118264286A (zh) * | 2022-12-28 | 2024-06-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信息获取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147855A1 (en) * | 2007-05-23 | 2008-12-04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Nested precoding codebook structures for mino systems |
CN102130752A (zh) * | 2010-01-16 | 2011-07-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获取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217206A (zh) * | 2009-01-05 | 2011-10-12 |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用于mimo通信系统的预编码码本 |
US20120177097A1 (en) * | 2011-01-06 | 2012-07-12 |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Industry Foundation | Method for generating hybrid codebook and hybrid mu-mimo system |
CN102668434A (zh) * | 2009-10-01 | 2012-09-1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电信中的预编码的多粒度反馈报告和反馈处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MXPA04006551A (es) * | 2002-01-04 | 2005-07-13 | Nokia Corp | Transmision y recepcion de diversidad de transmision de indice alto. |
GB0212165D0 (en) * | 2002-05-27 | 2002-07-03 | Nokia Corp | A wireless system |
FI20041311A0 (fi) * | 2004-10-08 | 2004-10-08 | Nokia Corp | Lohkomodulaatio |
DE602005027822D1 (de) * | 2005-05-25 | 2011-06-1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Kodierungsmatrix in einem MIMO System |
KR100969753B1 (ko) * | 2007-03-26 | 2010-07-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방식을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사전 부호화 장치 및 방법 |
KR101370916B1 (ko) * | 2007-08-22 | 2014-03-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수의 부 반송파를 이용하는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
WO2009095889A2 (en) * | 2008-01-31 | 2009-08-06 | Nokia Corporation | Mimo-ofd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204151B2 (en) * | 2008-08-06 | 2012-06-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generate multiple antennas transmit precoding codebook |
US7764746B2 (en) * | 2008-08-19 | 2010-07-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User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using adapted codebook according to polarization |
US8873650B2 (en) * | 2009-10-12 | 2014-10-28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Configurable spatial channel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088340B (zh) * | 2010-01-11 | 2013-04-1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多天线系统发送、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KR101819078B1 (ko) * | 2010-01-12 | 2018-01-16 |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 크로네커 곱에 기반한 공간적 채널 상태 정보 피드백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
KR101817724B1 (ko) * | 2010-04-30 | 2018-02-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각 리포팅 모드에 대응하는 코드북을 사용하는 다중 입출력 통신 시스템 |
US8509338B2 (en) * | 2010-05-05 | 2013-08-13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precoder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8494033B2 (en) | 2010-06-15 | 2013-07-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providing precoder feedback using multiple precoder indice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systems |
CN101969366B (zh) * | 2010-09-26 | 2012-11-14 | 华中科技大学 | 用于8发射天线mimo系统的预编码方法 |
US20120230380A1 (en) * | 2011-03-11 | 2012-09-13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 V.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eamforming paramet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781018B2 (en) * | 2011-04-25 | 2014-07-15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Six transmit antenna codebook design |
CN103780332B (zh) * | 2012-10-19 | 2017-03-2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US8942302B2 (en) * | 2012-12-20 | 2015-01-27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array channel feedback |
US8971437B2 (en) * | 2012-12-20 | 2015-03-03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array channel feedback |
US9020061B2 (en) * | 2013-02-22 | 2015-04-28 |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 Codebook construction |
-
2012
- 2012-10-29 CN CN201210422345.7A patent/CN103795489B/zh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10-30 WO PCT/CN2013/086240 patent/WO201406746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10-30 US US14/434,396 patent/US9356669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0-30 EP EP13851271.0A patent/EP2913949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147855A1 (en) * | 2007-05-23 | 2008-12-04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Nested precoding codebook structures for mino systems |
CN102217206A (zh) * | 2009-01-05 | 2011-10-12 |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用于mimo通信系统的预编码码本 |
CN102668434A (zh) * | 2009-10-01 | 2012-09-1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电信中的预编码的多粒度反馈报告和反馈处理 |
CN102130752A (zh) * | 2010-01-16 | 2011-07-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获取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
US20120177097A1 (en) * | 2011-01-06 | 2012-07-12 |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Industry Foundation | Method for generating hybrid codebook and hybrid mu-mimo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913949A4 (en) | 2015-10-07 |
EP2913949B1 (en) | 2019-03-13 |
US20150280798A1 (en) | 2015-10-01 |
EP2913949A1 (en) | 2015-09-02 |
CN103795489B (zh) | 2017-05-24 |
CN103795489A (zh) | 2014-05-14 |
US9356669B2 (en) | 2016-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08479B (zh) | A method, a system, and a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 coded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and determining a precoding matrix | |
JP6118423B2 (ja) |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をフィードバックする方法、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 |
CN104202276B (zh) | 信道信息的量化反馈、数据的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 |
EP3429257B1 (en) |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
EP374886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plicit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WO2014059831A1 (zh) | 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
WO2018059161A1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 |
CN109302222B (zh) | 一种信道信息发送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 |
WO2014067461A1 (zh) | 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2124683B (zh) | 用于量化信道状态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5499922A (zh) | 用于高级csi反馈开销减少的可配置码本 | |
WO2014067460A1 (zh) | 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
WO2019019838A1 (zh) |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WO2014179991A1 (zh) |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
WO2015018030A1 (zh) |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 | |
WO2016015225A1 (zh)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和接收方法、设备 | |
WO2011085581A1 (zh)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终端 | |
WO2017194007A1 (zh) | 一种二级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 |
CN106452538B (zh) |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的短期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4146595A1 (zh) | 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
TWI538428B (zh) | 在網路中通信的方法、副站台及主站台 | |
WO2014169873A1 (zh) | 一种预编码矩阵反馈方法和终端 | |
CN111713054B (zh)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 |
WO2016119655A1 (zh) | 一种确定码本的方法及装置 | |
KR101425583B1 (ko) | 폐 루프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의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121 |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
Ref document number: 138512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
|
WWE |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
Ref document number: 1443439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US |
|
NENP |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
Ref country code: DE |
|
WWE |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
Ref document number: 20138512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