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3155655A1 - 通信控制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3155655A1
WO2013155655A1 PCT/CN2012/074066 CN2012074066W WO2013155655A1 WO 2013155655 A1 WO2013155655 A1 WO 2013155655A1 CN 2012074066 W CN2012074066 W CN 2012074066W WO 2013155655 A1 WO2013155655 A1 WO 2013155655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signaling
call
message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7406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黄嘉锜
张悦宾
周志华
邓象贤
Original Assignee
中信国际电讯集团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信国际电讯集团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信国际电讯集团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PCT/CN2012/07406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3155655A1/zh
Priority to EP12874700.3A priority patent/EP2866428B1/en
Priority to CN201280031775.4A priority patent/CN103650468B/zh
Publication of WO2013155655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3155655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Definitions

  • system and metho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ent invention does not require changes to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ity of the switch, the present invention does not disturb existing or standard system routing arrangements.
  • the call controller 1300 can use, for example, the following key parameters: switch point code of the first switch (initiator switch) (eg, OPC used as REL message in the ISUP protocol), the second switch The switch point code of the (destination switch) (for example, the DPC used as the REL message in the ISUP protocol) and the circuit identification code from the initial address message (for example, the CIC of the IAM message in the ISUP protocol).
  • switch point code of the first switch eg, OPC used as REL message in the ISUP protocol
  • the second switch The switch point code of the (destination switch) (for example, the DPC used as the REL message in the ISUP protocol) and the circuit identification code from the initial address message (for example, the CIC of the IAM message in the ISUP protocol).
  • the release message is sent from the call controller 1300 and then sent to the second switch 600 as a destination.
  • the flowchart in FIG. 3 shows that S1, S2, and S3 are sequentially performed, but the flowchart only schematically shows the signal processing flow for a single signaling. That is to say, for one signaling, the signaling is first extracted, and then analyzed to extract a specific message in the signaling, and then the specific message is used for comparison with a predetermined criterion.
  • the signaling extractor 1100, the signaling probe 1200, and the call controller 1300 can process multiple signaling in parallel. More specifically, the signaling extractor 1100 can be configured to continuously extract signaling and send the extracted signaling to the signaling probe 1200 regardless of what processing is being performed by the signaling probe 1200 and the call controller 1300.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been described by way of an IDD switch.
  • the invention is not limited to IDD switches.
  •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all switches as long as the signaling protocol used by the switch includes a message for the initiator switch to establish a call and a message for releasing the call.
  •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lso applicable to switches such as a mobile call center (MSC).
  • MSC mobile call cen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信控制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该通信控制系统包括:信令提取器,被配置为用于提取第一交换机与第二交换机之间的信令消息;信令探测器,被配置为用于探测所述信令消息中的由所述第一交换机发送的特定消息;以及呼叫控制器,被配置为用于判断所述特定消息中的特定参数是否满足预定准则;其中,在判断为所述特定参数满足所述预定准则的情况下,所述呼叫控制器向所述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中的至少一个发送用于释放呼叫的信令消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能够停止恶意呼叫而并不要求大量的或显著的网络路由改变。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控制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更具体地, 涉及 用于控制要发送到语音交换网络的语音呼叫的通信控制系统和通 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商用语音交换系统中, 特别是在 IDD (国际长途直拨, International Direct Dialing )批发网络中, 语音呼叫来自不同的 远端发起方, 这些不同的远端发起方对于接收方网络运营商来说 可能是完全陌生的。 接收方网络运营商通常需要 "呼叫筛选,,功能 来控制怎样的语音呼叫可以进入其网络。 遗憾的是, 对于不同的 语音交换机厂商, 这种能力是不同的。 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即, 接收方网络的语音交换机具有非常受限的呼叫筛选能力, 而不得 不接受任何呼叫, 或者需要花费大量人工资源来进行呼叫筛选。
传统技术存在若干缺点。 首先, 语音呼叫发送方可能发送了 某些不具有正确通信互连协议参数的语音呼叫, 或者发送了接收 方网络不支持的呼叫类型的呼叫。 这可能导致在处理某些接收方 网络不想要的呼叫通信量时浪费网络资源。 其次, 利用特别是 IP 话音(VOIP )的技术的优势, 某些人可能很容易对于网络生成大 量未经请求的语音呼叫。 接收方网络运营商可能只能向他们的上 级中转商 (carrier, 其例如用于转发或交换话务)进行投诉。 而 在很多情况下 (例如在具有匿名特性的 IDD批发网络环境下) , 接收方网络运营商无法对于真实发起方采取任何实质的行动。
虽然语音交换技术如今主要基于数字交换技术,但是并不以 "存储转发,,方式处理语音呼叫。 语音交换运营商难以有效地检查 和拒绝那些不受欢迎的呼叫。 这首先是因为语音呼叫是实时建立 的, 因此无论使用多么强大的处理系统, 用于任何校验程序的时 间都是受限的。 其次, 即使可以使用这种校验系统, 运营商也通 常需要专门将呼叫路由到这种校验系统以便其校臉每个呼叫。 这 使得普通的呼叫路由网络布置变得复杂, 并且消耗双倍的语音交 换机的呼叫处理能力。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 CN1265810A 提出了一种为移动电话的 来电进行呼入筛选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 在 GSM制式的移动电 话网络环境中, 接收来电的移动用户需要把所有来电无条件地转 移至电话网络中的一个预定节点上, 并且在该节点处将关于呼叫 的信息与预定的筛选准则进行比较, 仅在呼叫满足筛选准则时将 呼叫再次转移回移动电话。 发明内容
然而,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 根据上述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 CN1265810A 中的方法, 移动电话需要开启无条件呼叫转移才能 将呼叫转移到用于进行筛选的预定节点。 因此, 对于网络架构和 呼叫处理流程的设计会偏离标准设计并且增加难度。 这对于网络 运营商造成不便。
此外, 根据上述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 CN1265810A 中的方 法, 由于移动电话终端主动地参与在该方法中, 因此该方法会干 扰移动电话终端的用户操作和 /或功能。 例如, 如果移动电话需要 将呼叫转移到用于进行筛选的预定节点, 则用户无法再通过呼叫 转移而将来电转移到所希望的另一号码。 此外, 如果用户想要通 过呼叫转移而将移动电话的来电转移到家中的固网电话, 则无法 再享受呼叫筛选功能。 这对于用户造成不便。
此外, 根据上述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 CN1265810A 中的方 法, 由于该方法仅适用于 GSM制式的移动电话网络环境, 同样 的方法难以在不同制式的网络运营商以及固网电话网络之间进行 呼叫筛选。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的发明人构思 了本发明。
具体地,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控制系统, 包括: 信令提取器, 被配置为用于提取第一交换机与第二交换机之间的信令消息; 信 令探测器, 被配置为用于探测所述信令消息中的由所述第一交换 机发送的特定消息; 以及呼叫控制器,被配置为用于判断所述特定 消息中的特定参数是否满足预定准则; 其中, 在判断为所述特定 参数满足所述预定准则的情况下, 所述呼叫控制器向所述第一交 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中的至少一个发送用于幹放呼叫的信令消 息。
具体地,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 包括: 信令提取步 骤, 提取第一交换机与第二交换机之间的信令消息; 信令探测步 骤, 探测所述信令消息中的由所述第一交换机发送的特定消息; 判断步骤, 判断所述特定消息中的特定参数是否满足预定准则; 以及呼叫释放步骤,在所述特定参数满足所述预定准则的情况下, 向所述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中的至少一个发送用于释放 呼叫的信令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 由于通信节点(交换机、 移动电 话终端等) 并不主动地参与在整个过程中, 因此不会为通信节点 的标准操作和功能带来任何扰乱。
进一步地,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不需改变交换机的 内部结构和功能, 因此本发明不会扰乱现有或标准的系统路由布 置。
进一步地, 由于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可应用于公共信道 7号 信令(C7 )互联的交换机, 因此本发明可适用于在不同的网络运 营商甚至在移动电话和固网电话网络之间进行呼叫筛选。
根据参照附图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 清晰。 附图说明
图 1图示了传统 TDM (时分多路复用)连接中的两个交换 机之间的典型的互联场景。
图 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通信控制系统 的示意性部署图。
图 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通信控制方法 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 1图示了传统 TDM (时分多路复用)连接中的两个 IDD 交换机之间的典型的互联场景。 本发明的附图中绘出的各部件的 连接关系代表各部件之间的信号流。 即, 在本发明中, "连接 "意 味着以通信方式进行连接。
如图 1所示, TDM连接涉及两个部分, 即信令链路和语音 链路。 信令链路用于在两个 IDD交换机之间交换信令消息。 公共 信道 7号信令(C7 )协议是在 TDM网络中最常用的信令协议, 而 ISUP( ISDN用户部分协议)是用于 IDD呼叫的常用应用协议。 通过被称为信令链路的 64kpbs时隙来承载 ISUP协议消息。这些 时隙可以是直接处于两个 IDD交换机之间的 TDM E1连接,对于 更有效的信令路由和资源配置, 信令也可以经由被称作信令传输 点 (STP ) 的其它设备进行路由。 这里, 信号传输点 (STP )是 对于内部设备和外部方设备两者的连接间点。 STP也是在信令端 点 (SEP )和其它信令传输点 (STP )之间中继 SS7消息的路由 器。
语音链路承载音频信号,即人们的通话。仅在呼叫建立期间, 信令链路被占用, 而在整个通话期间, 语音信道都被占用。 因此, 与语音信道相比, 信令链路要求小得多的带宽。 取决于通信量分 布,一个或两个信令时隙对于两个 IDD交换机之间的通信量来说 常常已经足够。
图 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通信控制系统 的示意性部署图。 如图 2所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通信控 制系统 1000包括: 信令提取器( tap ) 1100, 被配置为用于提取第一 交换机 500与第二交换机 600之间的信令消息;信令探测器( probe ) 1200,被配置为用于探测所述信令消息中的由所述第一交换机 500 发送的特定消息; 以及呼叫控制器 1300,被配置为用于判断所述特 定消息中的特定参数是否满足预定准则。 在判断为所述特定参数 满足所述预定准则的情况下, 所述呼叫控制器 1300向所述第一交 换机 500和所述第二交换机 600中的至少一个发送用于释放呼叫的 信令消息。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 可通过信号提取装置 ( tapping device ) 来实现上述的信令提取器 1100。这种信号提取装置是可在当前市 场上获得的。 所述信号提取装置一般使用高阻抗元件而将线路与 侦测设备连接。 由于高阻抗元件使得侦测设备不会影响或干扰线 路信号在信令链路上的传送,因此这种信号提取装置也被称为"被 动式,,信号提取装置。 例如, 可以使用美国专利 5,457,729中公开 的用于铜缆的信号提取器作为本发明中的信号提取器 1100。 此 外,在光缆连接的环境也可以使用美国专利 5,410,628中公开的光 学信号提取装置作为本发明中的信号提取器 1100。 信令提取器 1100可用于在信令链路上提取信令消息 (例如 ISUP消息) 并且 将该信令消息传递到信令探测器 1200。 信令探测器 1200能够探 测由信令提取器 1100提取的信令消息中的特定消息,以及通过分 析而获得所述特定消息中的特定参数。信令探测器 1200能够向呼 叫控制器 1300发送数据从而进行数据连接。 信令探测器 1200也 是可在当前市场上获得的,并且也是不干扰信令链路的被动装置。 例如,可以使用美国专利 7,496,185中公开的用于采集和存储电信 数据的系统中所使用的探测器作为本发明中的信令探测器 1200。 呼叫控制器 1300可由应用服务器实现,其能够利用相同种类的信 令链路而连接到图中所示的 STP。 然而, 根据运营商的偏好或具 体应用环境,呼叫控制器 1300也可以直接连接到运营商的交换机 500和 /或 600而不通过 STP。 呼叫控制器 1300中可包含用于判 断特定消息中的特定参数是否满足预定准则的检验逻辑。
上述的通信控制系统 1000可位于所述第一交换机 500外部, 并且位于所述第二交换机 600外部。 因此, 不需改变交换机的内 部结构和功能, 从而不会扰乱现有或标准的系统路由布置。
此外, 在信令提取器 1100和信令探测器 1200执行操作时, 第 一交换机 500和第二交换机 600之间的呼叫建立过程独立于所述 操作而正常进行, 不受到干扰。 因此, 本发明可不扰乱各现有通 信节点的标准操作和功能。
以下利用图 3中的流程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操作流程。 图 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通信控制方法 的示意性流程图。
在步骤 S1中,信令提取器 1100提取第一交换机 500与第二 交换机 600之间的信令消息。 在这期间, 两个交换机 500与 600 之间的呼叫建立过程继续进行而可以不知晓数据被提取。 也就是 说,对于这两个交换机 500与 600来说,信令提取器 1100可以是 "透明 "的。根据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信令提取器 1100可提取所 有的 C7消息并且将提取的 C7消息发送给信令探测器 1200。
在步骤 S2中, 信令探测器 1200提取信令提取器 1100所提 取的信令消息中的由第一交换机(发起方交换机) 500发送的特 定消息。 这种特定消息可以是第一交换机 500请求与第二交换机 600 建立呼叫的初始消息。 根据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 所述特定 消息可以是 ISUP消息中的 IAM消息(初始地址消息, 来自发起 方交换机建立呼叫的第一个消息 ) ,并且将该 IAM消息发送到呼 叫控制器 1300。
在步骤 S3中,呼叫控制器 1300的检验逻辑判断所述特定消 息中的特定参数是否满足预定准则。 如果判断为所述特定参数满 足所述预定准则, 则处理前进到步骤 S4。
根据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 在步骤 S3中, 所述呼叫控制器 1300的检验逻辑应用程序可以提取 IAM消息中的内容, 检验诸 如 OPC (发起这条消息的交换机的交换机 C7点代码)、 DPC (接 收这条消息的交换机的 C7点代码)、 主叫号码、 被叫号码、 CIC (标识用于语音呼叫的信道的电路标识码)之类的关键参数, 以 及呼叫控制所要求的其它可应用的参数,并且校验诸如呼叫类型、 主叫和被叫号码之类的参数, 利用所述预定准则进行判断。 所述 预定准则可以是用于判断呼叫是否是恶意呼叫的准则。 例如, 所 述预定准则可以是主叫号码符合一定准则 (例如, 与某种黑名单 匹配) , 也可以是来电时间符合一定准则 (例如, 凌晨 1:00到早 晨 6:00 ) , 或者是多种条件的组合。 前述的所述检臉逻辑可以是 静态块列表, 也可以是从用于检测恶意呼叫的外部系统接收的某 种动态模式。 例如, 所述检验逻辑可以根据随时收集到的新信息 来更新其用于检验的预定准则(例如, 向黑名单中添加主叫号码, 等等) 。
在步骤 S4中, 所述呼叫控制器 1300向所述第一交换机 500 和所述第二交换机 600中的至少一个发送用于幹放呼叫的信令消 根据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 呼叫控制器 1300可以通过伪装 第二交换机 600 (目的地交换机)试图幹放呼叫而构造幹放消息 (例如, ISUP协议中的 REL消息)。 为了伪装第二交换机 600, 呼叫控制器 1300可以使用例如如下关键参数: 第二交换机(目的 地交换机)的交换机点代码(例如,在 ISUP协议中,其用作 REL 消息的 OPC )、第一交换机(发起方交换机 )的交换机点代码(例 如, 在 ISUP协议中, 其用作 REL消息的 DPC ) 以及来自初始 地址消息的电路标识码(例如, ISUP协议中的 IAM消息的 CIC )。 所述释放消息从呼叫控制器 1300被发出 ,然后被发送到作为发起 方的第一交换机 500。呼叫控制器 1300中的应用程序可写下事件 曰志用于记录或者收费记录, 可用于处理客户查询或与运营商对 帐过程中使用。
根据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 如果在步骤 S3中判断为上述预 定准则不匹配, 则呼叫控制器 1300 中的应用程序不执行任何动 作, 而是回到步骤 S3, 校验下一个到来的消息。
之后, 当作为发起方的第一交换机 500从呼叫控制器 1300 接收到用于释放呼叫的信令消息时, 会认为该用于幹放呼叫的信 令消息是来自第二交换机(目的地交换机) 600 的消息, 于是将 结束呼叫, 并且也将另一用于释放呼叫的信令消息发送到第二交 换机 600。 于是, 呼叫终止。
请注意, 虽然以上详细描述了在步骤 S4中将释放消息发送 到作为发起方的第一交换机 500, 但是这仅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 性的例子。 也可以将释放消息发送到作为目的地的第二交换机 600。 更具体地, 呼叫控制器 1300可以通过伪装第一交换机 500 (发起方交换机) 试图释放呼叫而构造释放消息 (例如, ISUP 协议中的 REL消息)。为了伪装第一交换机 500,呼叫控制器 1300 可以使用例如如下关键参数: 第一交换机(发起方交换机) 的交 换机点代码(例如,在 ISUP协议中,其用作 REL消息的 OPC )、 第二交换机(目的地交换机) 的交换机点代码 (例如, 在 ISUP 协议中, 其用作 REL消息的 DPC ) 以及来自初始地址消息的电 路标识码(例如, ISUP协议中的 IAM消息的 CIC ) 。 所述释放 消息从呼叫控制器 1300被发出,然后被发送到作为目的地的第二 交换机 600。
图 3中的流程图示出 Sl、 S2和 S3是顺序进行的,但该流程 图仅示意性地示出对于单个信令的信号处理流程。 也即是说, 对 于一个信令, 首先该信令被提取, 其次被分析以提取该信令中的 特定消息, 然后该特定消息用于与预定准则进行比较。 然而, 在 实际操作中, 信令提取器 1100、 信令探测器 1200和呼叫控制器 1300可以并行处理多个信令。 更具体地, 信令提取器 1100可被 配置为不断提取信令并且将提取的信令发送到信令探测器 1200, 而无论信令探测器 1200和呼叫控制器 1300在执行怎样的处理。 信令探测器 1200 可被配置为不断接收并且分析来自信令提取器 1100的信令, 并且将经过分析而提取的特定消息发送到呼叫控制 器 1300, 而无论信令提取器 1100和呼叫控制器 1300在执行怎样 的处理。类似地,呼叫控制器 1300可被配置为不断接收来自信令 探测器 1200的特定信息,并且对于该特定信息进行判断而进行控 制, 而无论信令提取器 1100和信令探测器 1200在执行怎样的处 理。 例如, 在信令探测器 1200对一个信令进行分析时, 信令提取 器 1100可以执行另一信令的提取。 此外也有这样的可能性, 即: 在信令提取器 1100提取了三个信令时, 信令探测器 1200由于某 种原因仅分析了其中一个信令。 也就是说, 信令提取器 1100、 信 令探测器 1200和呼叫控制器 1300的操作可以不是同步的。 本发明的检测系统是非入侵性的检测系统。根据本发明的技 术能够停止恶意呼叫而并不要求大量的或显著的网络路由改变。 由于本发明仅仅操作于信令消息 , 因此本发明的设计容量规划是 简单和成本低廉的。
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来实施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 例如, 可以 通过软件、 硬件、 固件、 或其任何组合来实施本发明的方法和设 备。 上述的方法步骤的次序仅是说明性的, 本发明的方法步骤不 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次序, 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说明。 此外, 在 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可以被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 其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 因而, 本发 明还覆盖存储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虽然已通过示例详细展示了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但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上述示例仅意图是说明性的而不限制 本发明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 上述实施例可以被修 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 本发明的范围是通过所附的权 利要求限定的。
例如,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 以 IDD 交换机为例子描述了本 发明的实施例。 然而, 本发明不限于 IDD交换机。 本发明可适用 于所有任何交换机, 只要在该交换机使用的信令协议中包含发起 方交换机建立呼叫的消息和释放呼叫的消息即可。 例如, 本发明 也可适用于诸如移动呼叫中心 (MSC )之类的交换机。
另外, 在本公开中, 以使用 C7协议的交换机以及 ISUP协 议的信令消息作为例子描述本发明。 然而, 本发明不限于 C7协 议的交换机以及 ISUP协议的信令消息。 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其它 通信协议, 只要通信协议中包含在信令链路上传输主叫交换机用 于建立通信的信令消息以及通信方用于释放呼叫的信令消息即 可。

Claims

1. 一种通信控制系统, 包括:
信令提取器, 被配置为用于提取第一交换机与第二交换机之 间的信令消息;
信令探测器 , 被配置为用于探测所述信令消息中的由所述第 一交换机发送的特定消息; 以及
呼叫控制器, 被配置为用于判断所述特定消息中的特定参数 是否满足预定准则;
其中, 在判断为所述特定参数满足所述预定准则的情况下, 所述呼叫控制器向所述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中的至少一 个发送用于释放呼叫的信令消息。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 其中
所述特定消息是所述第一交换机请求与第二交换机建立呼 叫的初始消息。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 其中
所述预定准则是用于判断呼叫是否是恶意呼叫的准则。
4.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 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系统位于所述第一交换机外部, 并且所述通信 控制系统位于所述第二交换机外部。
5.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 其中
在所述信令提取器和所述信令探测器执行操作时,所述第一交 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之间的呼叫建立过程独立于所述操作而正 常进行。
6.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 其中
在所述用于幹放呼叫的信令消息是向所述第一交换机发送 的信令消息的情况下, 所述用于释放呼叫的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 个信令参数是所述第二交换机所使用的信令参数, 使得所述第一 交换机能够将所述用于幹放呼叫的信令消息识别为来自所述第二 交换机的信令消息。
7.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 其中
在所述用于幹放呼叫的信令消息是向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 的信令消息的情况下, 所述用于释放呼叫的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 个信令参数是所述第一交换机所使用的信令参数, 使得所述第二 交换机能够将所述用于幹放呼叫的信令消息识别为来自所述第一 交换机的信令消息。
8.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 包括:
信令提取步骤,提取第一交换机与第二交换机之间的信令消 息;
信令探测步骤 ,探测所述信令消息中的由所述第一交换机发 送的特定消息;
判断步骤,判断所述特定消息中的特定参数是否满足预定准 则; 以及
呼叫释放步骤, 在所述特定参数满足所述预定准则的情况 下, 向所述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中的至少一个发送用于 释放呼叫的信令消息。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 其中
所述特定消息是所述第一交换机请求与第二交换机建立呼 叫的初始消息。
10.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 其中
所述预定准则是用于判断呼叫是否是恶意呼叫的准则。
11.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 其中
在所述信令提取器和所述信令探测器执行操作时,所述第一交 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之间的呼叫建立过程独立于所述操作而正 常进行。
12.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 其中
在所述用于幹放呼叫的信令消息是向所述第一交换机发送 的信令消息的情况下, 所述用于释放呼叫的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 个信令参数是所述第二交换机所使用的信令参数, 使得所述第一 交换机能够将所述用于幹放呼叫的信令消息识别为来自所述第二 交换机的信令消息。
13.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 其中
在所述用于幹放呼叫的信令消息是向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 的信令消息的情况下, 所述用于释放呼叫的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 个信令参数是所述第一交换机所使用的信令参数, 使得所述第二 交换机能够将所述用于幹放呼叫的信令消息识别为来自所述第一 交换机的信令消息。
PCT/CN2012/074066 2012-04-16 2012-04-16 通信控制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WO2013155655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74066 WO2013155655A1 (zh) 2012-04-16 2012-04-16 通信控制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EP12874700.3A EP2866428B1 (en) 2012-04-16 2012-04-16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201280031775.4A CN103650468B (zh) 2012-04-16 2012-04-16 通信控制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74066 WO2013155655A1 (zh) 2012-04-16 2012-04-16 通信控制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55655A1 true WO2013155655A1 (zh) 2013-10-24

Family

ID=49382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2/074066 WO2013155655A1 (zh) 2012-04-16 2012-04-16 通信控制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866428B1 (zh)
CN (1) CN103650468B (zh)
WO (1) WO2013155655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0628A (en) 1991-06-25 1995-04-25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Optical tapping device for use in conjunction with an optical fiber management device
US5457729A (en) 1993-03-15 1995-10-10 Symmetricom, Inc. Communication network signalling system link monitor and test unit
CN1265810A (zh) 1997-07-29 2000-09-06 泰克诺曼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呼叫筛选
WO2001069901A1 (en) * 2000-03-17 2001-09-20 Nokia Corporation Tracing of a malicious call
US7496185B1 (en) 2003-12-30 2009-02-24 Manta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collecting, correlating and storing telecom data as call detail records
CN101945109A (zh) * 2010-09-16 2011-01-12 电子科技大学 对七号信令网络传送过程进行路径记录及溯源追踪的方法
CN102075639A (zh) * 2009-11-24 2011-05-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国际业务通信网中恶意呼叫的拦截方法及装置
CN102196085A (zh) * 2010-03-19 2011-09-21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确定未接来电的呼叫持续时长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88852B1 (ko) * 2009-12-09 2011-12-06 한국인터넷진흥원 인터넷 전화 과금우회 공격 탐지 시스템 및 그 탐지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0628A (en) 1991-06-25 1995-04-25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Optical tapping device for use in conjunction with an optical fiber management device
US5457729A (en) 1993-03-15 1995-10-10 Symmetricom, Inc. Communication network signalling system link monitor and test unit
CN1265810A (zh) 1997-07-29 2000-09-06 泰克诺曼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呼叫筛选
WO2001069901A1 (en) * 2000-03-17 2001-09-20 Nokia Corporation Tracing of a malicious call
US7496185B1 (en) 2003-12-30 2009-02-24 Manta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collecting, correlating and storing telecom data as call detail records
CN102075639A (zh) * 2009-11-24 2011-05-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国际业务通信网中恶意呼叫的拦截方法及装置
CN102196085A (zh) * 2010-03-19 2011-09-21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确定未接来电的呼叫持续时长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45109A (zh) * 2010-09-16 2011-01-12 电子科技大学 对七号信令网络传送过程进行路径记录及溯源追踪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50468B (zh) 2016-03-16
EP2866428A1 (en) 2015-04-29
EP2866428A4 (en) 2016-03-16
CN103650468A (zh) 2014-03-19
EP2866428B1 (en) 2018-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76716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средства корреляции в гибридных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ых сетях
US9118510B2 (en) Voice over network (VoN)/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architect having hotline and optional tie line
US7969968B2 (en) Lawful interception in wireline broadband networks
WO2006128365A1 (en) A method for obtaining the qos information of the session
US10306058B2 (en) Methods, telecommunication switche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processing call setup signalling
GB2411074A (en)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rerouting around failed gateway
EP1665851B1 (en) Monitor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08546245A (ja) Ip電話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プロキシ信号操作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8538416B2 (en) Remote initiation of collecting diagnostic information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s
KR101945782B1 (ko) 인터넷 전화 불법 피싱호 차단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US1017813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roviding multimedia service to a legacy device
US8879538B2 (en) Method and gateway for connecting IP communication entities via a residential gateway
CN110493022B (zh) 一种三方会话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08110117A1 (fr)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permettant un test de défaut de réseau
JP5480528B2 (ja)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13155655A1 (zh) 通信控制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US8428235B2 (en) Telephone call processing
CN116325659A (zh) 用于合法侦听的分组的路由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KR100921323B1 (ko) 차세대망에서 콜 믹서 기능을 이용한 감청기능 구현 방법
JP2011160220A (ja)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サーバ
KR101002678B1 (ko) VoIP 게이트웨이 및 그 음성 통화로 시험방법
KR102094206B1 (ko) 음성호 서비스 전환 시스템, 게이트웨이장치 및 서비스전환장치 그리고 그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WO2012097727A1 (zh) 监控终端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KR20200049715A (ko) 음성호 서비스 전환 시스템, 게이트웨이장치 및 서비스전환장치 그리고 그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KR101098472B1 (ko) Ip 기반 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280031775.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C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28747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