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3113260A1 - 一种气压扬水泵、泵组及气压扬水蓄能、位能发电和远程输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压扬水泵、泵组及气压扬水蓄能、位能发电和远程输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3113260A1
WO2013113260A1 PCT/CN2013/070733 CN2013070733W WO2013113260A1 WO 2013113260 A1 WO2013113260 A1 WO 2013113260A1 CN 2013070733 W CN2013070733 W CN 2013070733W WO 2013113260 A1 WO2013113260 A1 WO 201311326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take
cylinder
air
regulating val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7073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张延胜
Original Assignee
Zhang Yansh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21002104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2705206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21002094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2704530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210020947.X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2705271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210295240.X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2797707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 Yansheng filed Critical Zhang Yansheng
Publication of WO201311326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3113260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C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S DRIVEN BY LIQUIDS
    • F03C1/00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 F03C1/26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adapted for special use or combined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10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storing energy
    • F03D9/13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storing energy storing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 F03D9/14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storing energy storing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using liq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007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the wind motor being combined with means for converting solar radiation into useful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20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 F03D9/25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the apparatus being an electrical gene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7/00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F04B17/02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driven by wind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9/00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 F04B9/08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fluid
    • F04B9/12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fluid the fluid being elastic, e.g. steam or a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Abstract

一种气压扬水泵、泵组及气压扬水蓄能、位能发电和远程输水系统,其中气压扬水泵包括:筒体(1)、上水管(2)、进气调节阀(3)、排气调节阀(5)和进水调节阀(6);上水管(2)的一端置于筒体(1)的下部,其另一端贯穿筒体(1)的上端并伸出水体面;进气调节阀(3)设置于筒体(1)内,并与连接于进气系统的进气管(4)连通;排气调节阀(5)与上水管(2)连通,其进气口位于筒体(1)的上部;其中进气调节阀(3)、进水调节阀(6)及排气调节阀(5)之间设有联动机构,其控制进气调节阀(3)开启时进水调节阀(6)及排气调节阀(5)关闭,实现上水管(2)的上水过程;筒体(1)内压力小于水体压力时,控制进水调节阀(3)及排气调节阀(5)开启时进气调节阀(6)关闭,实现上水管(2)的进气过程,气压扬水泵组由至少两个上述扬水泵组成,且各泵间呈上下方位设置。

Description

一种气压扬水泵、 泵组及气压扬水蓄能、 位能发电和远程输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压扬水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气压扬水泵及泵组及气压扬水蓄能、 发电 和远程输水系统。 背景技术
气压扬水泵是通过气压推动进入上水管中的水实现高效扬水, 其用于提水或农业灌溉等 领域, 主要用于深井提水。 由于水管中的水掺杂着气, 所以在同样气压条件下比普通扬水泵 的扬程高。
中国专利文献 201220029975.3公开了一种气压扬水泵, 其包括: 箱体、 排气调节阀、 控 制进气阀和出水管, 箱体内部被分成两筒体, 两所述筒体上分别设有进水阀、 排气调节阀、 控制进气阀和出水管, 其中一筒体内的出水管的进水口位置低于另一筒体内出水管的进水口 位置, 两筒体的出水管汇合形成一排水总管, 所述排水总管的充水量大于等于进水口位置较 高的所述出水管所在筒体一次所能排出的最大水量; 两排气口分别通过排气管同所述排水总 管相连通; 排气调节阀与控制进气阀之间设有联动机构, 通过联动实现两筒体的交错排气和 排水过程, 使其中一个筒体在排气时, 另一筒体实现排水, 进而水掺杂着气一起排入排水总 管中, 使排水总管中水柱的重量降低, 在同种条件下提高了排水扬程。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 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上述的专利申请由于其采用上下两筒体结构, 气压扬水泵必须在恒定的水压与恒定的扬 程高度才能实现气压排出, 在水井及变化比较大的水位的情况下不能实现正常工作。 由于排 气口高于出水管, 由于上水单向阀的作用使上水管底部至排气口出现停顿, 再次上水的连动 性较差, 降低了管内上升水流的随机性。
扬水泵在工作过程中, 扬水泵内部的气压只有低于外部的水压, 扬水泵才会进水。 如果 扬程过高, 又如果上述的专利申请用在了变化比较大的水位的情况下, 那么, 过高的扬程需 要有相应的过高的进气压力。 虽然扬水泵在排水过程中, 扬水泵内部水压因水柱上升的惯性 有所降低使得扬水泵能够进水, 但是在变化比较大的水位的情况下, 扬水泵外部的水压变化 也会较大, 当扬水泵外部的水压低于进气压力时, 扬水泵就会停止进水, 整个扬水泵就中断 工作, 无法在进气压力高于扬水泵外部水压时作出自行调整, 因此, 上述专利申请适用于在 恒定水压和恒定扬程高度下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能在不同水源 (水井) 水位变化的情况下实现自行调整运行, 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扬 水泵需在恒定水压和恒定扬程高度下工作的弊端,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压扬水泵。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压扬水泵, 包括:
筒体, 其设置于水体内;
上水管, 其一端置于所述筒体内并伸至所述筒体的下部, 其另一端贯穿所述筒体的上端 并伸出水体面;
进气调节阀, 设置于所述筒体内, 并与连接于进气系统的进气管连通;
排气调节阀, 设置于所述筒体内, 并与所述上水管连通, 所述排气调节阀的进气口位于 所述筒体的上部;
进水调节阀, 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
所述进气调节阀、 进水调节阀及排气调节阀之间设有联动机构,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第 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
所述第一联动杆分别与所述进水调节阀和进气调节阀连接, 所述第二联动杆与所述排气 调节阀连接,
所述筒体内压力小于所处水体水压时,所述进水调节阀开启并推动所述第一联动杆上移, 使所述进气调节阀关闭, 所述第一联动杆推动所述第二联动杆上移并驱动所述排气调节阀开 启, 通过水体水压作用将所述筒体中的余气排至所述上水管中;
所述筒体内压力大于所处水体水压时,所述进水调节阀关闭并带动所述第一联动杆下移, 使所述进气调节阀开启, 所述第二联动杆下移控制所述排气调节阀关闭, 所述筒体内进气, 并通过气压作用将水排至所述上水管中。
所述进气调节阀设置于所述排气调节阀与所述进水调节阀之间, 其包括进气阀座和进气 调节杆, 所述进气阀座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管连接, 所述进气调节杆设置于所述进气阀座中, 并与所述进气阀座滑动配合, 所述进气调节杆与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进气 调节杆上设有一径向通孔, 所述进气调节杆移动至所述径向通孔与所述进气阀座的出气口连 通时, 实现筒体进气。 为了防止进气调节杆的转动, 沿所述进气调节杆的轴向设有导向槽, 所述进气阀座的内 圆面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实现轴向滑动配合的导向键。
所述进水调节阀包括: 进水阀板、 阀板轴及配重块, 所述筒体的底部成型一进水孔, 所 述进水阀板设置于所述筒体的进水孔处, 用于控制所述筒体的进水, 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下端 与所述进水阀板固定连接;
所述阀板轴设置于所述进水阀板的中部, 其下部与所述配重块固定连接。
所述排气调节阀包括排气阀座、 排气阀针和阀针导向管;
所述排气阀座与所述上水管连通; 所述阀针导向管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上端; 所述排气阀 针的上部设置于所述阀针导向管内且与所述阀针导向管滑动配合, 其下部与所述排气阀座的 进气口相适配, 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排气阀针固定连接, 其下端设置于所述进气调 节杆的正上方, 当所述第一联动杆上移时带动所述进气调节杆上移, 所述进气调节杆的上端 通过推动所述第二联动杆上移实现所述排气阀调节阀的开启。
所述筒体内的容积为所述上水管 2〜3米扬程所具有的容积。
所述上水管的中部设有多个呈间隔分布的分水圆锥, 所述分水圆锥的大端面占所述上水 管横截面面积的 1/3, 可以防止气体沿着上水管的中部上移,加入分水圆锥后可以将气体分置 于两侧, 使其将沿管壁下滑的水托起, 可以很好的提高上水效率。
所述上水管由多段连接管首尾连接而成, 每段所述连接管依次由直管、 锥管和柱状连接 管组成, 所述锥管的小直径端与所述直管连接, 其大直径端与所述柱状连接管连接, 所述柱 状连接管套置于位于其下端的所述连接管的直管外圆面上。
另一方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压扬水泵组, 包括至少两个气压扬水泵, 各所述气压 扬水泵的进气调节阀分别通过各自的所述进气管与进气系统连接, 各所述气压扬水泵的上水 管分别外伸出筒体的上端。
多个所述气压扬水泵共形成至少两组, 各组所述气压扬水泵间呈上下方位设置。
另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排水提水方式, 使氏位蓄水池中的水能在较氏气压下 实现高位能的提水, 提高其蓄能能力。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压扬水蓄能系统, 包括低位蓄水池、 高位蓄水池、 供能装置和提水装置, 所述供 能装置为所述提水装置提供能量, 用于将所述低位蓄水池内的水提至所述高位蓄水池中; 所述提水装置为气压扬水泵, 其设置于所述低位蓄水池中, 所述供能装置为风力空气压 力机, 所述风力空气压力机的储气室通过气路与所述气压扬水泵的进气管路连接, 所述气压 扬水泵与所述储气室之间的连接气路上设有单向排气阀, 所述气压扬水泵的出水管与所述高 位蓄水池连接。
所述风力空气压力机包括: 风力传动系统和空压机, 所述空压机包括箱体、 驱动轮和气 缸, 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箱体上, 所述驱动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套置固定于所述风力传动 系统的驱动轴上, 所述驱动轮的驱动面上成型有闭合的滑轨结构, 所述气缸的活塞连杆作用 端约束于所述驱动轮的滑轨结构并沿所述滑轨结构滑动, 所述气缸所产生的压縮气体通过排 气总管输送至储气室, 所述储气室通过气路同所述气压扬水泵的进气管连接;
所述驱动轴设置于所述滑轨结构的中心, 垂直于所述气缸活塞连杆的轴线方向上还设有 一连杆导向机构, 所述连杆导向机构同所述活塞连杆滚动连接;
所述连杆导向机构包括多个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通过连杆固定于所述气缸的缸体内壁上; 多个所述导向轮均布于所述活塞连杆的外圆周上, 并同所述活塞连杆滚动连接。
所述滑轨结构由多段弧形滑轨首尾连接而成, 多段所述弧形滑轨连接后形成一凹凸相间 分布的闭合滑轨结构;
所述弧形滑轨包括上行的排气弧形滑轨和下行的吸气弧形滑轨, 所述排气弧形滑轨和吸 气弧形滑轨分别由外凸圆弧段、 直线段和内凹圆弧段连接而成, 所述直线段分别同所述外凸 圆弧段和内凹圆弧段相切, 所述外凸圆弧段的端部对应于所述气缸的上止点位置, 所述内凹 圆弧段的端部对应于所述气缸的下止点位置。
所述滑轨结构成型于所述驱动轮的外圆端面上, 所述的弧形滑轨为成型于所述驱动轮外 圆端面上的凹槽, 所述凹槽的一侧成型有防脱保持架, 所述活塞连杆的作用端设有一轴承, 所述轴承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并受所述防脱保持架约束, 所述驱动轮旋转时, 设置于所述活 塞连杆作用端的轴承绕所述弧形滑轨作周期性往复运动。
所述供能装置还包括气泵装置, 所述气泵装置同外接电源连接, 所述气泵装置的排气管 同所述气压扬水泵的进气管路连通, 所述气压扬水泵同所述气泵装置之间的连接气路上设有 单向排气阀。
进一步地, 所述供能装置还包括太阳能供能装置, 所述气泵装置同所述太阳能供能装置 电连接。
另一方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压扬水位能发电系统, 包括气压扬水蓄能系统和设置 在所述高位蓄水池下部的水力发电机, 所述水力发电机在高位蓄水池中的水的带动下实现发 电, 所述高位蓄水池中的水经所述水力发电机发电后汇入所述低位蓄水池。
另一方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一种连续排水提水方式, 使氏水位水源在较低气压下实 现高位能的提水, 实现水源的远距离输送。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压扬水远程输水系统, 包括气压扬水蓄能系统, 所述高位蓄水池中的水通过管道 流向用户端。
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高位蓄水池通过管路连通的远程低位蓄水池, 所述管路与所述高 位蓄水池连接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其与所述远程低位蓄水池连接端的水平高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A. 本发明通过在进气调节阀、 排气调节阀和进水调节阀之间设置联动机构, 实现三者 的协调工作, 在水位变化的情况下, 可以自行进行调整扬水; 当筒体水位变化后不能实现正 常进水时, 筒体内的气压会不断补充部分气体, 促使上水管中的水柱不断排出, 在筒体内水 体压出水管时, 实现管内气体迫使水柱加速上升, 筒体内水压出至上水管口时, 上水管口瞬 间排入管内高压气体, 由于水流上升的惯性导致筒体内压低于水体水压, 进水阀板打开的同 时, 使进气口封闭, 实现筒体进水。
B. 本发明通过两个气压扬水泵上下设置, 即位于不同的水位高度, 两气压扬水泵的进气 调节阀分别与进气管相连通, 两气压扬水泵的上水管分别外伸出筒体的上端, 由于水位较浅 的气压扬水泵的筒体外围水体压力较小,因此在较小的风压即可实现气压扬水泵的正常工作, 而位于较深水位的气压扬水泵由于其所需启动气压较大, 因此风力机风压较小时难以实现其 正常工作, 只有当风力机所提供的风压较大时, 可以同时带动两个气压扬水泵进行工作, 实 现风能的利用率。
C.为了防止水气混合不均匀, 出现气流在上水管中心处上升, 在上水管内设置多个呈间 隔分布的分水圆锥,其中分水圆锥的大端面约占所述上水管横截面面积的 1/3, 分水圆锥适用 于上水管内径小于 40mm的管路; 当上水管内径较大时, 大于 40mm时, 需要在管壁上设置 防倒流的装置, 即采用多段连接管彼此套接, 相邻两连接管的连接端设置有倒锥型锥管, 当 部分水流沿上水管壁逆流下滑至锥管内壁时, 由于此处采用的是变径管结构, 其内径大于直 管的内径, 气流到达此处时速度降低, 压力上升, 气流会进一步将逆流下滑的部分水流托起 上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状态下的气压扬水泵结构示意图 (进水调节阔处于开启) ; 图 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状态下的气压扬水泵结构示意图 (进水调节阔处于关闭) ; 图 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防水倒流结构的上水管;
图 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气压扬水泵组结构示意图;
图 5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风光互补气压扬水蓄能系统结构图;
图 6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带有气压扬水位能发电系统的蓄能系统;
图 7是本发明实施所提供的风光互补气压扬水远程输水系统图;
图 8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带有位能发电系统的远程输水系统;
图 9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风力空气压力机整体结构图;
图 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两倍增速的驱动轮结构图;
图 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三倍增速的驱动轮结构图;
图 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六倍增速的驱动轮结构图;
图 1 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弧形滑轨结构线性图;
图 14是图 9中的调向轴座同储气室连接结构图;
图 15是本发明的泄压阔结构泄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 16是本发明的泄压阔结构泄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 17是本发明的泄压阔的正面结构图。
图中:
1-筒体; 2-上水管, 21-连接管, 211-直管, 212-锥管, 21 3-柱状连接管;
3-进气调节阔, 31-进气阔座, 311-导向键; 32-进气调节杆;
321-径向通孔, 322-导向槽;
4-进气管;
5-排气调节阔, 51-排气阔座, 52-排气阔针, 53-阔针导向管;
6-进水调节阔, 61-进水阔板, 62-阔板轴, 63-配重块;
7-进水孔;
8-第一联动杆; 9-第二联动杆; 10-分水圆锥;
50-尾翼; 56-驱动轮;
511- 气缸; 512- 箱体;
51 3- 单向排气阔;
514-风叶; 515-风叶轴座; 516-调向轴座; 5161-旋转座; 5162-固定座;
517-储气室; 518-连接杆 ; 527-活塞连杆; 528-减压气孔; 529-弧形滑轨; 5291-外凸圆弧段; 5292-直线段; 5293-内凹圆弧段;
530-驱动轴; 531-连杆导向机构; 5311-连杆; 5312-导向轮; 532-轴承;
533-凹槽; 534-防脱保持架; 535-排气总管; 536-凸轮; 537-油管;
538-活塞杆; 539-出油口; 540-液压缸; 541-复位弹簧; 542-滑动轴承;
543-轴座进气管; 544-压力气通道; 546-气密元件; 547-泄压阔;
5470-进气孔; 5471-阔壳; 5472旋转阔芯; 5473-排气孔;
5474-小块取风挡板; 5475-旋转轴; 5476-大块取风挡板; 5477-碟簧;
5478-限位块; 5479-气流通道; 550-排气支管;
4-1高位蓄水池, 4-2.低位蓄水池, 4-3.气压扬水机, 4-31.进气管路;
4-32.出水管, 4-4.气泵装置, 4-41.排气管; 4-6.太阳能供能装置;
4-61.太阳能釆光板, 4-62.逆变器, 4-63.蓄电池; 4-7.水力发电机;
4-8.风力空气压力机, 4-9.下水管, 4-10.远程低位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 一步地详细描述。
由图 1和图 2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压扬水泵, 包括: 筒体 1、 上水管 2、 进气调节 阀 3、 进水调节阀 6、 排气调节阀 5及联动结构。 其中筒体 1设置于水体内, 上水管 2的一端 置于筒体 1 内并伸至筒体的下部, 其另一端贯穿筒体 1的上端并伸出水体面; 进气调节阀 3 设置于筒体 1 内, 并与连接于进气系统的进气管 4连通; 排气调节阀 5, 设置于筒体 1 内, 并与上水管 2连通, 排气调节阀 5的进气口位于筒体 1的上部; 进水调节阀 6设置于筒体 1 的底部。 联动机构设置于进气调节阀 3、 进水调节阀 6及排气调节阀 5之间, 用于协调控制 三者之间的动作。 联动机构包括: 第一联动杆 8和第二联动杆 9; 第一联动杆 8分别与进水 调节阀 6和进气调节阀 3连接, 第二联动杆 9与排气调节阀 5连接; 筒体 1内压力小于所处 水体水压时, 进水调节阀 6开启并推动第一联动杆 8上移, 使进气调节阀 3关闭, 第一联动 杆 8推动第二联动杆上移 9并驱动排气调节阀 5开启, 通过水体水压作用将筒体 1中的余气 排至所述上水管 2中;
筒体 1内压力大于所处水体水压时, 进水调节阀 6关闭并带动第一联动杆 8下移, 使进 气调节阀 3开启, 第二联动杆 9下移控制排气调节阀 5关闭, 筒体 1内进气, 并通过气压作 用将水排至所述上水管 2中。 筒体 1内的容积为上水管 2〜3米扬程所具有的容积;筒体 1置于水体中的深度大于其扬 程高度的 1/5, 且小于其扬程高度的 2/5。
其中的进气调节阀 3设置于排气调节阀 5与进水调节阀 6之间,其包括进气阀座 31和进 气调节杆 32, 进气阀座 31的进气口与进气管 4连接, 进气调节杆 32设置于进气阀座 31中, 并与进气阀座 31滑动配合, 进气调节杆 32与第一联动杆 8的上端固定连接, 进气调节杆 32 上设有一径向通孔 321, 进气调节杆 32移动至径向通孔 321与进气阀座 31的出气口连通时, 实现筒体 1进气。
为了防止进气调节杆 32在进气阀座 31中发生旋转影响进气,沿进气调节杆 32的轴向设 有导向槽 322, 进气阀座 31的内圆面上设有与导向槽 322实现轴向滑动配合的导向键 311。
排气调节阀 5包括排气阀座 51、 排气阀针 52和阀针导向管 53;
排气阀座 51与上水管 2连通; 阀针导向管 53设置于筒体 1的上端, 其上端闭合; 排气 阀针 52的上部设置于阀针导向管 53 内, 其下部与排气阀座 51 的进气口相适配, 排气阀针 52与阀针导向管 53滑动配合, 用于控制排气阀座 51的进气。 图中所示的排气阀针 52的下 部为锥形结构, 当排气调节阀 5关闭时, 排气阀针的锥形面与排气阀座 51的进气口相配合, 实现对排气阀座进气口的密封, 第二联动杆 9的上端与排气阀针 52固定连接, 其下端位于第 一联动杆的正上方。
进水调节阀 6包括: 进水阀板 61、 阀板轴 62及配重块 63, 筒体 1的底部成型一进水孔 7, 进水阀板 61设置于筒体 1的进水孔 Ί处, 第一联动杆 8的下端与进水阀板 61的上端面固 定连接。 当筒体内压力小于所处水体水压时, 进水阀板 61依靠外围水体水压的作用推动进水 阀板 61开启,水由进水孔 7进入筒体 7中,此时的第一联动杆的上端会推动进气调节杆上移, 致使进水调节阀关闭, 进气调节杆的上端与第二联动杆的下端接触并推动第二联动杆上移, 第二联动杆带动排气阀针 52将排气阀座的进气口打开, 使排气调节阀开始排气;
阀板轴 62设置于进水阀板 61的中部, 其下部与配重块 63固定连接, 其中的配重块 63 是用来调节进水阀板 61的浮力, 当筒体 1中进满水后, 进水阀板 61在配重块 63的重力作用 下下落,将进水孔 7密封住停止进水,此时的第一联动杆下移,进气调节杆上的径向通孔 321 与筒体内部相通, 实现快速进气, 第二联动杆依靠重力下移, 并带动排气阀针下移使排气阀 座的进气口关闭, 停止向上水管中排气。
为了实现提高上水管 2的上水效率, 在上水管 2的内部设有多个呈间隔分布的分水圆锥 10, 分水圆锥 10的大端面占上水管 2横截面面积的 1/3左右。 上水管中的气体上升至分水圆 锥位置时, 会沿着锥面上升, 这样会将部分沿上水管壁下滑的水重新托起, 带动水上升; 另 外, 气体或水上升至分水圆锥位置时, 由于截面积逐步减少, 使流速逐渐加速, 由柏努力方 程可以得到, 沿锥面处的压力逐渐降低, 这样会带动后面的流体上升, 此结构适用于上水管 内径小于 40mm的情况下。
如图 3所示当上水管内径较大时, 大于 40mm时, 需要在上水管 2管壁上设置防倒流的 装置, 其中上水管 2 由多段连接管 21 首尾连接而成, 每段连接管 21 的长度为 400mm〜 1000mm, 每段连接管 21依次由直管 211、 锥管 212和柱状连接管 213组成, 锥管 212的小 直径端与直管 211连接, 其大直径端与柱状连接管 213连接, 柱状连接管 213套置于位于其 下端的连接管 21的直管 211外圆面上, 其中锥管 212的锥角为 4〜6° 。 当部分水流沿上水 管 2壁逆流下滑至锥管内壁时, 由于此处采用的是变径管结构, 其内径大于直管 211的内径, 气流到达此处时速度降低, 压力上升, 气流会进一步将逆流下滑的部分水流托起上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压扬水泵组, 如图 4所示, 包括两个气压扬水泵, 两气压扬水泵 呈上下设置, 即位于不同的水位高度, 二者之间产生压差, 两气压扬水泵的进气调节阀 3分 别与进气管 4相连通, 两气压扬水泵的上水管 2分别外伸出筒体 1的上端, 也可以设置多个 气压扬水泵, 多个气压扬水泵的设置方式优选呈上下位置设置, 由于水位较浅的气压扬水泵 的筒体外围水体压力较大, 因此需要较大的风压采用进行进气排水动作, 当风力机所提供的 风压较小时, 水位较浅的气压扬水泵可以工作, 一旦风力机所提供的风压较大时, 可以同时 带动多个气压扬水泵进行工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将气压扬水泵置于水体中, 然后通过进气系统向进气管 4 内打入压力气体, 压力气体的压力大于筒体 1内水压, 压力气体通过径向通孔 321进入筒体 1内, 筒体 1内的气体对水施加压力, 推到筒体 1内的水进入上水管 2中, 进入上水管 2中 的水其上升速度逐步加快, 在最初启动的时候, 水和气相混杂进入上水管中, 根据伯努利方 程可知, 上水管 2下端进口附近的压力逐渐降低, 筒体 1内外的压差越来越小, 直至筒体内 外压差变为零时, 上水管中的流体流速为最大值, 此时上水管中的流体依靠其惯性继续上升, 使筒体内外压差转换为负值时, 进水调节阀和排气调节阀开启, 同时进气调节阀关闭, 外围 水体进入筒体内, 进入进水排气阶段, 当余气迅速排尽后, 停止进水, 进水阀板依靠重力作 用复位, 进水调节阀和排气调节阀关闭, 同时进气调节阀开启, 继续执行进气排水, 筒体内 的水和气呈现交替排至上水管中, 而气体在上升过程中逐步膨胀, 可以带动上水管中的水柱 上升。
本发明通过实验验证可以实现在较低的气压下, 实现高扬程水的输送。 所采用的上水管 管径为 30mm,进气调节阀的径向通孔孔径为 5mm,其进气压力为 1.2公斤,提升扬程为 26m。 下面是利用上述的气压扬水泵用于蓄能、 发电及远程输水系统中, 如图 5至图 8所示。 图 5所示为一种气压扬水蓄能系统, 包括低位蓄水池 4-2、 高位蓄水池 4-1、 供能装置和 提水装置, 提水装置同供能装置连接, 用于将低位蓄水池 4-2内的水提至高位蓄水池 4-1中, 这里的提水装置为气压扬水泵 4-3, 供能装置通过气路同气压扬水泵 4-3的进气管路 4-31连 接。
另外, 在高位蓄水池 4-1的下部还设有一水力发电机 4-7, 如图 6所示, 需要电的时候, 高位蓄水池 4-1内的水通过下水管 4-9进入水力发电机 4-7中, 并带动水力发电机 4-7进行发 电, 水力发电机 4-7的排水管同低位蓄水池 4-2相连通;
风力供能装置中的压縮空气通过气路进入气压扬水泵 4-3中, 低位蓄水池 4-2中的水通 过气压扬水泵 4-3输送至高位蓄水池 4-1, 高位蓄水池 4-1内的水通过水力发电机 4-7实现发 电, 高位蓄水池 4-1中的水经水力发电机 4-7发电后汇入低位蓄水池 4-2。
为了提高气压扬水泵 4-3的扬水效率, 在系统中又增加了太阳能供能装置和 4-6气泵装 置 4-4, 其可以单独供气压扬水泵 4-3压力气体, 也可以同风力空气压力机 4-8—起使用。 这 里的气泵装置 4-4为电动气泵, 电动气泵同太阳能供能装置电连接, 电动气泵的排气管 4-41 同气压扬水泵 4-3的进气管路 4-31连通, 气压扬水泵 4-3同电动气泵之间的气路上及气压扬 水泵 4-3与储气室 17之间的连接气路上设有单向排气阀 13。这里的太阳能供能装置 4-6包括 太阳能采光板 4-61、逆变器 4-62和蓄电池 4-63, 由于这一块所采用的是现有技术, 这里就不 再赘述。
通过气压扬水将低位蓄水池 4-2内的水通过出水管 4-32输送至高位蓄水池 4-1。 高位蓄 水池 4-1 中的水作为能源被存放起来, 需要电使只需要将高位蓄水池 4-1 中的水通过下水管 4-9下放至低位蓄水池 4-2中, 通过位能的变化高位蓄水池 4-1中的水通过水力发电机 4-7转 化为电能, 供用户使用, 不需要对电能进行蓄能, 这样减少了电力蓄能装置对环境的污染, 实现电力的即时启动和使用。
参照图 7, 一种气压扬水远程输水系统, 包括低位蓄水池 4-2和高位蓄水池 4-1、 提水装 置和为提水装置提供能量的供能装置, 提水装置用于将低位蓄水池 4-2中的水提至高位蓄水 池 4-1中, 低位蓄水池 4-2可以为水源, 而高位蓄水池 4-1中的水流向用户端, 其中的提水装 置为气压扬水泵 4-3, 供能装置通过气路同气压扬水泵 4-3的进气管路 4-31连接。 供能装置 为风力空气压力机 4-8, 或者为太阳能供能装置 4-6和气泵装置 4-4, 最为优选的是二者同时 使用, 也可以直接将气泵装置 4-4直接与外接电源连接供电。 这里的太阳能供能装置 4-6包 括太阳能采光板 4-61、 逆变器 4-62和蓄电池 4-63。 通过太阳能采光板 4-6采集太阳光能, 并 将其转化成电能通过蓄电池 4-63储存起来, 然后再通过逆变器 4-62将其转换成电动气泵所 需要的电供其运转,并产生压力气体,电动气泵所产生的压力气体通过电动气泵的排气管 4-41 同气压扬水泵 4-3的进气管路 4-31连通, 气压扬水泵 4-3通过气压扬水后通过出水管 4-32输 送至高位水塔 4-1, 水从高位蓄水池 4-1流向用户端。 同时, 在气压扬水远程输水系统中还包 括与高位蓄水池 4-1通过下水管 4-9连通的远程低位蓄水池 4-10。
这里的高位蓄水池 4-1可以置于城市高层楼房房顶上, 作为供居民用水或作其他用途用 水的水源。
另外, 在高位蓄水池 4-1 的下部还设置了一个水力发电机 4-7, 可以同时利用高位蓄水 池 4-1进行发电, 从而形成一种气压扬水位能发电系统, 如图 8所示, 当高位蓄水池 4-1中 的水使用不完的情况下, 可以将部分水的位能转换为电能。
本发明所用供能装置为风力空气压力机 4-8, 如图 9所示结构图。
图中所示的一种风力空气压力机 4-8主要包括: 风力传动系统、 调向轴座 516、 空压机 和储气室 517。
其中的风力传动系统包括: 风叶 514、 驱动轴 530、 风叶轴座 515和尾翼 50, 驱动轴贯 穿风叶轴座 515并同空压机箱体 512内的驱动轮固定连接,尾翼 50通过尾翼连杆固定于空压 机箱体 512的一侧面, 尾翼连杆同箱体 512铰接, 所述风叶轴座 515同调向轴座 516旋转连 接。
调向轴座 516,包括旋转座 5161和固定座 5162组成,其中的旋转座 5161同所述风叶轴 座 515的下端固定连接, 旋转座 5161同固定座 5162之间可旋转连接, 旋转座 5161的中轴线 上设置一贯穿的压力气通道 544和同压力气通道 544相连通的进气管 543, 储气室 517同压 力气通道 544连通, 风力传动系统可绕调向轴座 516旋转。
空压机, 包括箱体 512、 驱动轮 56和至少一个气缸 511, 气缸 511设置于箱体 512上, 驱动轮 56设置于箱体 512内并套置固定于风力传动系统的驱动轴 530上, 驱动轮 56的驱动 面上成型有闭合的滑轨结构,气缸 511的活塞连杆 527作用端约束于驱动轮 56的滑轨结构并 沿滑轨结构滑动, 每个气缸 511的活塞连杆 527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气缸活塞连杆 527轴线 的连杆导向机构 531, 连杆导向机构 531同活塞连杆 527垂直设置, 共对称设置四个连杆导 向机构 531, 分别从四个方向上限制其摆动, 气缸工作时只需其在上下方向移动, 以确保气 缸 511在吸气和排气时的运行平稳。 所述连杆导向机构 531包括多个导向轮 5312,所述导向轮 5312通过连杆 5311固定于所 述气缸 511的缸体内壁上; 多个所述导向轮 5312均布于所述活塞连杆 527的外圆周上, 并同 所述活塞连杆 527滚动连接, 这里的导向轮 5312可以为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
储气室 517, 设置于所述调向轴座 516的下方, 调向轴座 516同储气室 517通过气密元 件 546密封连接, 所述固定座 5162的下端固定在储气室 517的上端, 置于空压机上的排气总 管 535上设有单向排气阀 513, 排气总管 535同旋转座 5161上的轴座进气管 543相连通, 所 述排气总管 535内的气体依次通过轴座进气管 543、 压力气通道 544排入所述储气室 517内, 如图 14和图 16所示, 储气室 517内的压縮气体通过气路同气压扬水泵 3的进气管 36连通。
如图 10、 图 11和图 12所示, 其中的驱动轴 530设置于滑轨结构的中心, 滑轨结构由多 段弧形滑轨 529首尾连接而成, 多段所述弧形滑轨 529连接后形成一凹凸相间分布的闭合滑 轨结构, 活塞连杆 527的作用端作用于滑轨结构上并受其约束; 弧形滑轨 529包括上行的排 气弧形滑轨和下行的吸气弧形滑轨,排气弧形滑轨和吸气弧形滑轨呈对称设置,且同气缸 511 的运行轨迹相适配;驱动轮 56旋转并带动活塞连杆 527的作用端沿着弧形滑轨 529作上下周 期性往复运动, 实现气缸 511的增速排气和吸气过程。
图 10是两倍增速的驱动轮结构图, 驱动轴旋转一周设置于箱体 512上的气缸 11需要进 行两次吸排气过程, 主要用于小型风机上。
图 11是三倍增速的驱动轮结构图, 驱动轴旋转一周设置于箱体 512上的气缸 11需要进 行三次吸排气过程, 主要用于小型风机上。
图 12是六倍增速的驱动轮结构图,箱体 512上设置多个气缸 511,驱动轴 530旋转一周, 箱体 512上的单个气缸 511需要完成六次的吸排气过程, 主要用于大型风机上。
当然也可以根据情况设置多倍增速的驱动轮 56,只需改变滑轨结构上吸气弧形轨道和排 气弧形轨道的数量即可设计出实现不同增速的驱动轮 56。
图 13所示为驱动轮 56的滑轨结构线形图, 排气弧形轨道和吸气弧形轨道为相同弧形的 结构, 即分别由外凸圆弧段 5291、 直线段 5292和内凹圆弧段 5293连接而成, 其中的直线段 5292分别同外凸圆弧段 5291和内凹圆弧段 5293相切, 外凸圆弧段 5291的端部对应于气缸 511的上止点位置, 内凹圆弧段 5293的端部对应于气缸 511的下止点位置。
下表对气缸 511的活塞连杆在上行和下行运行至各个行速阶段的解释 行速阶段 轨迹形状 工作状态 扭矩 行程
上行上段 外凸圆弧段 高气压储气缓冲 大 小
上行中段 直线段 气体压縮加速 小 大
上行下段 内凹圆弧段 改变行程方向缓冲 大 小 行速阶段 轨迹形状 工作状态 扭矩 行程
下行上段 外凸圆弧段 改变行程方向缓冲 大 小
下行中段 直线段 吸气加速 小 大
下行下段 内凹圆弧段 吸气还原大气压力 大 小
其中的弧形滑轨 529也可以为正弦形滑轨, 滑轨结构展开后形成一波形相同的正弦波结 构; 多个正弦形滑轨首尾连接所成型的滑轨结构内接于以驱动轮 56的轴线为圆心的圆, 滑轨 结构上成型有多个正弦形滑轨连接凹点, 其中的连接凹点为气缸 511 由吸气状态转为排气状 态的转折点。 下行凹点转为改变上行初步转折缓冲点。
如图 10和图 11所示,其中的滑轨结构成型于驱动轮 56的外圆端面上, 而弧形滑轨 529 为成型于驱动轮 56外圆端面上的凹槽 533, 凹槽 533的一侧成型有防脱保持架 534, 所述活 塞连杆 527的作用端设有一轴承 532, 轴承 532容置于凹槽 533内, 并受防脱保持架 534约 束, 驱动轮 56旋转时, 设置于活塞连杆 527作用端的轴承 532绕弧形滑轨 529作周期性往复 运动。
轴承 532设置于活塞连杆 527的端部, 轴承 532为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
图 10-12中所示的箱体 512呈圆柱形, 其上部圆柱面上设置有偶数个同滑轨结构滑动连 接的气缸 511,各个气缸 511同箱体 512的圆柱面垂直设置,相邻两气缸 511所形成的中心夹 角相等, 各个所述气缸 511上的排气管相串接后同排气总管连通。
图 10和图 11所示的气缸 511活塞的润滑是通过驱动轮 56运转时自动完成的, 对于小 型风机其行速快, 仅仅依靠驱动轮 56所产生的离心力即可将箱体 512 内的润滑油带入气缸 511内, 从而使气缸 511得以润滑; 对于大型风机, 由于驱动轮 56的直径较大, 且旋转速度 慢,位于箱体 512底部的润滑油无法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带入气缸 511内,因此需要在箱体 512 内设置一液压油泵, 如图 12所示, 其中的液压油泵由液压缸 540及套置固定于驱动轴 530上 的凸轮 536组成, 液压缸 540的活塞杆 538端部设有滑动轴承 542, 滑动轴承 542与液压缸 540缸体之间的活塞杆 538上套置有供液压缸 540执行吸油动作的复位弹簧 541, 驱动轴 530 旋转并带动凸轮 536旋转使液压缸 540的活塞杆 538端部沿凸轮 536的外端面作往复运动; 液压缸 540上设有吸油口和出油口 539, 液压缸的出油口 539同多个油管 537连接, 多个油 管 537同多个气缸 511的缸体内腔一一对应连通, 从而依靠风力所产生的动力即可实现对箱 体 512上各个缸体的润滑。
对于大型或中型空气压力机, 为了减少运行时气缸 511所产生的负荷, 实现风力空气压 力机在微风下的平稳运行, 在空压机上设置了泄压阀 547, 可有效提高整套系统设置的效率, 提高空气压力机的利用率, 使其在微风下可以运转工作。 如图 12所示,排气总管 535共设置至少两路排气支管 550,每路排气支管 550同设置相 应数量的气缸 511上的排气管相连通, 各路所述排气支管 550汇合后同所述排气总管 535连 接; 其中一路排气支管 550通过一单向排气阀 513同所述排气总管 535连通; 其余各路排气 支管 5550分别通过一泄压阀 5547和单向排气阀 513同所述排气总管 535连通; 当风力较小 时, 同所述风力强度相对应的一路所述泄压阀 547开启, 同所述泄压阀 547相连接的各个气 缸 511所产生的压力空气外排至大气。
图 12所示出了设置两路排气支管 550的情况, 共设置四个气缸 511, 其中每两个气缸 511设置为一组, 并分别同各自的排气支管 550连接, 其中一路排气支管 550通过一单向排 气阀 513同排气总管 535连通; 另一路排气支管 550同另外两个气缸 511的排气管连接后输 出, 然后依次通过一泄压阀 547和单向排气阀 513同排气总管 535连通, 在箱体 512上还设 置了减压气孔 528, 如图 11所示。
对于多组气缸 511的大型空气压力机, 也可以设置三路以上的排气支管 550, 若设置三 路排气支管, 其中一路排气支管 550通过单向排气阀 513直接同排气总管 535连通, 另外两 路排气支管 550分别通过一个泄压阀 547和一个单向排气阀 513同排气总管 535连通, 其中 的两个泄压阀 547可以针对不同风速进行设置, 可以适应不同风速下的空气压力机运行, 当 到达一定风速时, 其对应这一风速级别的泄压阀 547工作并执行泄压动作。
其中的泄压阀 547如图 15、 图 16和图 17所示, 所述泄压阀 547设置于所述箱体 512 上, 其包括阀壳 5471、 旋转阀芯 5472和风力操作机构, 所述旋转阀芯 5472设置于所述阀壳 5471内, 二者密封连接, 所述旋转阀芯 5472内部成型一气流通道 5479, 所述阀壳 5471上设 有两个呈一旋转角的排气孔 5473和同所述排气支管 550相连通的进气孔 5470, 所述旋转阀 芯旋转时,所述阀壳的进气孔 5470通过所述气流通道 5479同两所述排气孔 5473中的其一相 连通。
图中所示的所述气流通道 5479起始于所述旋转阀芯 5472 的端部并同设置于所述阀壳 5471底部的进气孔 5470相连通, 所述气流通道 5479终止于所述旋转阀芯 5472的柱状弧面 上,所述旋转阀芯 5472旋转并使所述气流通道 5479同成型于所述阀壳 5471柱形侧壁上的两 个呈 90度旋转角的排气孔 5473—一对应连通, 也可呈其它角度的旋转角, 这里不限于 90度 旋转角;
其中一个排气孔 5473同所述进气管 543连通, 另一个排气孔 5473同外界大气连通。 所述风力操作机构设置于所述旋转阀芯 5472的端部, 其根据风力大小操作所述旋转阀 芯 5472执行旋转动作。 所述风力操作机构包括: 旋转轴 5475, 固定于所述旋转阀芯 5472端部, 可以设置用于 限制旋转轴 5475旋转角度的限位块 5478, 限位块的位置可以设置在阀壳上, 也可以设置于 箱体 512上其它可以固定的位置;
取风挡板, 包括一个取风面较大的大块取风挡板 5476和一个取风面较小的小块取风挡 板 5474, 两所述取风挡板 5474、 5476呈 90度固定于所述旋转轴 5475上, 所述大块取风挡 板 5476和小块取风挡板 5474均垂直于风向设置, 这里两取风挡板 5474、 5476所形成的角度 不限于 90度, 也可为其它角度, 其最初状态可以将大块取风挡板 5474设置于竖直位置, 而 小块取风挡板 5476设置在水平避风的位置,此时的初始位置为泄压阀 547处于微风时的位置, 即气缸 511 所产生的压力气体部分外排至大气中, 当然, 这里的取风挡板也可以设置一个, 主要用于依靠风力启动旋转阀芯 5472产生旋转;
碟簧 5477,其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块 5478上,其另一端绕所述旋转轴 5475固定于所述 其中一个取风挡板上;
风速较大时, 风力驱动大块取风挡板 5476, 使大块取风挡板 5476依次带动所述旋转轴 5475、 旋转阀芯 5472旋转 90度, 使旋转阀芯 5472中的气流通道 5479旋转至同进气管 543 相连通的排气孔 5473的位置, 气缸 511内的压力空气直接通过旋转阀芯 5472内的气流通道 5479进入同储气室 517相连通的进气管 543, 然后进入压力气通道 544排入储气室 517内, 此时所有的气缸 511所排放的压力气体均被排入储气室 517内。
风速较小时, 两个取风挡板 5474、 5476在碟簧 5477的作用恢复到初始位置, 实现其中 一组气缸 511所产生的压力空气外排至大气中, 从而减轻了空压机的负荷, 实现空压机在风 力较小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设置多个泄压阀 547时, 每个泄压阀 547所对应的风速不同, 其工作的时机也不同, 也 就是说, 每个泄压阀 547的开启同一定的风速大小相对应。
在减少空压机的负荷的情况下, 为了不破坏空压机的受力平衡, 可以使气缸 511在驱动 轮 56上呈规律性间隔设置,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设置,只要不改变空压机的受力平衡即可, 这里不再赘述。
多气缸 511风力空压机的泄压阀的作用, 由于风的大与小的极差很大, 为了充分利用长 时间小微风, 在小微风时, 采用多气缸 511时, 用泄压阀减去 1/2、 1/3、 2/5等部分气缸 511 的工作压力来实现小微风工作。 在大风速时封掉泄压阀, 使其进行利用大风正常工作。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 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 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气压扬水泵, 包括:
筒体 (1 ), 其设置于水体内;
上水管(2), 其一端置于所述筒体(1 ) 内并伸至所述筒体的下部, 其另一端贯穿所述筒 体 (1 ) 的上端并伸出水体面;
进气调节阀 (3), 设置于所述筒体 (1 ) 内, 并与连接于进气系统的进气管 (4) 连通; 排气调节阀 (5), 设置于所述筒体 (1 ) 内, 并与所述上水管 (2) 连通, 所述排气调节 阀 (5) 的进气口位于所述筒体 (1 ) 的上部;
进水调节阀 (6), 设置于所述筒体 (1 ) 的底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调节阀 (3 )、 进水调节阀 (6) 及排气调节阀 (5) 之间设有联动机构, 所述联 动机构包括: 第一联动杆 (8) 和第二联动杆 (9);
所述第一联动杆(8)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调节阀 (6)和进气调节阀 (3)连接, 所述 第二联动杆 (9) 与所述排气调节阀 (5) 连接,
所述筒体 (1 ) 内压力小于所处水体水压时, 所述进水调节阀 (6) 开启并推动所述第一 联动杆(8) 上移, 使所述进气调节阀 (3) 关闭, 所述第一联动杆(8)推动所述第二联动杆 上移 (9) 并驱动所述排气调节阀 (5) 开启, 通过水体水压作用将所述筒体 (1 ) 中的余气排 至所述上水管 (2) 中;
所述筒体 (1 ) 内压力大于所处水体水压时, 所述进水调节阀 (6) 关闭并带动所述第一 联动杆(8) 下移, 使所述进气调节阀 (3) 开启, 所述第二联动杆(9) 下移控制所述排气调 节阀 (5) 关闭, 所述筒体 (1 ) 内进气, 并通过气压作用将水排至所述上水管 (2) 中。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气压扬水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调节阀 (3) 设置于所述排气调节阀 (5) 与所述进水调节阀 (6)之间, 其包括 进气阀座 (31 )和进气调节杆 (32), 所述进气阀座 (31 ) 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管 (4)连接, 所述进气调节杆 (32) 设置于所述进气阀座 (31 ) 中, 并与所述进气阀座 (31 ) 形成气密滑 动连接,所述进气调节杆(32)与所述第一联动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调节杆(32) 上设有一径向通孔 (321 ), 所述第一联动杆(8)控制所述进气调节杆(32)上移至所述径向 通孔 (321 ) 与所述进气阀座 (31 ) 的出气口连通时, 实现筒体 (1 ) 进气。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气压扬水泵, 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进气调节杆 (32) 的轴向设有导向槽 (322), 所述进气阀座 (31 ) 的内圆面上设 有与所述导向槽 (322) 实现轴向滑动配合的导向键 (311 )。
4、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气压扬水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调节阀(6)包括: 进水阀板(61 )、 阀板轴(62)及配重块(63), 所述筒体(1 ) 的底部成型一进水孔 (7), 所述进水阀板 (61 ) 设置于所述筒体 (1 ) 的进水孔 (7) 处, 用 于控制所述筒体(7) 的进水, 所述第一联动杆 (8) 的下端与所述进水阀板 (61 ) 固定连接; 所述阀板轴 (62) 垂直设置于所述进水阀板 (61 ) 的中部, 其下部与所述配重块 (63) 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2-4任一所述的气压扬水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调节阀 (5) 包括排气阀座 (51 )、 排气阀针 (52) 和阀针导向管 (53);
所述排气阀座(51 )与所述上水管(2)连通; 所述阀针导向管(53)设置于所述筒体(1 ) 的上端;所述排气阀针(52)的上部设置于所述阀针导向管(53)内且与所述阀针导向管(53) 滑动配合, 其下部与所述排气阀座 (51 ) 的进气口相适配; 所述第二联动杆(9) 的上端与所 述排气阀针 (52) 固定连接, 其下端设置于所述进气调节杆 (32) 的正上方, 当所述第一联 动杆(8) 上移时带动所述进气调节杆(32) 上移, 所述进气调节杆 (32) 的上端通过推动所 述第二联动杆 (9) 上移实现所述排气阀调节阀 (5) 的开启。
6、 根据权利要求 1-5任一所述的气压扬水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 (1 ) 内的容积为所述上水管 (2) 2〜3米扬程所具有的容积。
7、 根据权利要求 1-6任一所述的气压扬水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水管 (2) 的中部设有多个呈间隔分布的分水圆锥 (10), 所述分水圆锥 (10) 的 大端面占所述上水管 (2) 横截面面积的 1/3。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气压扬水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水管 (2) 由多段连接管 (21 ) 首尾连接而成, 每段所述连接管 (21 )依次由直管 (211 )、锥管(212)和柱状连接管(213)组成,所述锥管(212)的小直径端与所述直管(211 ) 连接, 其大直径端与所述柱状连接管 (213) 连接, 所述柱状连接管 (213) 套置于位于其下 端的所述连接管 (21 ) 的直管 (211 ) 外圆面上。
9、 一种气压扬水泵组, 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两个由权利要求 1-8任一所述的气压扬水 泵, 各所述气压扬水泵的进气调节阀 (3)分别通过各自的所述进气管 (4)与进气系统连接, 各所述气压扬水泵的上水管 (2) 分别外伸出筒体 (1 ) 的上端。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气压扬水泵组, 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气压扬水泵至少设置两组, 各组所述气压扬水泵间呈上下方位设置。
11、 一种气压扬水蓄能系统, 包括低位蓄水池(4-2)、 高位蓄水池(4-1 )、 供能装置和提 水装置, 所述供能装置为所述提水装置提供能量, 用于将所述低位蓄水池 (4-2) 内的水提至 所述高位蓄水池 (4-1 ) 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水装置为包含权利要求 1-10任一所述的气压扬水泵 (4-3), 其设置于所述低位蓄 水池(4-2) 中, 所述供能装置为风力空气压力机(4-8), 所述风力空气压力机的储气室(17) 通过气路与所述气压扬水泵 (4-3) 的进气管路 (4-31 ) 连接, 所述气压扬水泵与所述储气室 之间的连接气路上设有单向排气阀 (13 ), 所述气压扬水泵 (4-3 ) 的出水管 (4-32) 与所述 高位蓄水池 (4-1 ) 连接。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气压扬水蓄能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力空气压力机(4-8 )包括: 风力传动系统和空压机, 所述空压机包括箱体(512)、 驱动轮 (56) 和气缸 (511 ), 所述气缸 (511 ) 设置于所述箱体 (512) 上, 所述驱动轮 (56) 设置于所述箱体 (512) 内并套置固定于所述风力传动系统的驱动轴 (530) 上, 所述驱动轮
(56) 的驱动面上成型有闭合的滑轨结构, 所述气缸 (511 ) 的活塞连杆 (527) 作用端约束 于所述驱动轮(56) 的滑轨结构并沿所述滑轨结构滑动, 所述气缸(511 )所产生的压縮气体 通过排气总管 (535) 输送至储气室 (517), 所述储气室 (517) 通过气路同所述气压扬水泵
(4-3) 的进气管 (36) 连接;
所述驱动轴(530)设置于所述滑轨结构的中心, 垂直于所述气缸(511 )活塞连杆(527) 的轴线方向上还设有一连杆导向机构(531 ),所述连杆导向机构(531 )同所述活塞连杆(527) 滚动连接;
所述连杆导向机构(531 )包括多个导向轮(5312), 所述导向轮(5312)通过连杆(5311 ) 固定于所述气缸(511 ) 的缸体内壁上; 多个所述导向轮 (5312)均布于所述活塞连杆(527) 的外圆周上, 并同所述活塞连杆 (527) 滚动连接。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气压扬水蓄能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结构由多段弧形滑轨 (529) 首尾连接而成, 多段所述弧形滑轨 (529) 连接后 形成一凹凸相间分布的闭合滑轨结构;
所述弧形滑轨(529)包括上行的排气弧形滑轨和下行的吸气弧形滑轨, 所述排气弧形滑 轨和吸气弧形滑轨分别由外凸圆弧段(5291 )、 直线段(5292)和内凹圆弧段(5293)连接而 成, 所述直线段 (5292) 分别同所述外凸圆弧段 (5291 ) 和内凹圆弧段 (5293) 相切, 所述 外凸圆弧段 (5291 ) 的端部对应于所述气缸 (511 ) 的上止点位置, 所述内凹圆弧段 (5293) 的端部对应于所述气缸 (511 ) 的下止点位置。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气压扬水蓄能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结构成型于所述驱动轮(56) 的外圆端面上, 所述的弧形滑轨 (529)为成型于 所述驱动轮(56)外圆端面上的凹槽(533),所述凹槽(533)的一侧成型有防脱保持架(534), 所述活塞连杆 (527) 的作用端设有一轴承 (532), 所述轴承 (532) 容置于所述凹槽 (533) 内, 并受所述防脱保持架(534)约束, 所述驱动轮(56)旋转时, 设置于所述活塞连杆(527) 作用端的轴承 (532) 绕所述弧形滑轨 (529) 作周期性往复运动。
15、 根据权利要求 11-14任一所述的气压扬水蓄能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能装置还包括气泵装置 (4-4), 所述气泵装置 (4-4) 同外接电源连接, 所述气泵 装置的排气管 (4-41 ) 同所述气压扬水泵 (4-3) 的进气管路 (4-31 ) 连通, 所述气压扬水泵 (4-3) 同所述气泵装置 (4-4) 之间的连接气路上设有单向排气阀 (13)。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气压扬水蓄能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能装置还包括太阳能供能装置 (4-6), 所述气泵装置 (4-4) 同所述太阳能供能装 置 (4-6) 电连接。
17、 一种气压扬水位能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 14-16任一所述的气压扬 水蓄能系统和设置在所述高位蓄水池(4-1 )下部的水力发电机(4-7 ), 所述水力发电机(4-7) 在高位蓄水池 (4-1 ) 中的水的带动下实现发电, 所述高位蓄水池 (4-1 ) 中的水经所述水力 发电机 (4-7) 发电后汇入所述低位蓄水池 (4-2)。
18、 一种气压扬水远程输水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 14-16任一所述的气压扬 水蓄能系统, 所述高位蓄水池 (4-1 ) 中的水通过管道流向用户端。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气压扬水远程输水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高位蓄水池 (4-1 ) 通过管路连通的远程低位蓄水池 (4-10), 所 述管路与所述高位蓄水池 (4-1 ) 连接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其与所述远程低位蓄水池 (4-2) 连 接端的水平高度。
PCT/CN2013/070733 2012-01-30 2013-01-18 一种气压扬水泵、泵组及气压扬水蓄能、位能发电和远程输水系统 WO2013113260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20947.X 2012-01-30
CN201210021046.2A CN102705206B (zh) 2012-01-30 2012-01-30 一种风力空气压力机
CN2012100209484A CN102704530B (zh) 2012-01-30 2012-01-30 一种气压扬水远程输水系统及位能发电系统
CN201210020948.4 2012-01-30
CN201210021046.2 2012-01-30
CN201210020947.XA CN102705271B (zh) 2012-01-30 2012-01-30 一种气压扬水蓄能系统及位能发电系统
CN201210295240.X 2012-08-17
CN201210295240.XA CN102797707B (zh) 2012-08-17 2012-08-17 一种气压扬水泵及泵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13260A1 true WO2013113260A1 (zh) 2013-08-08

Family

ID=48904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3/070733 WO2013113260A1 (zh) 2012-01-30 2013-01-18 一种气压扬水泵、泵组及气压扬水蓄能、位能发电和远程输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WO (1) WO201311326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6951A (zh) * 2019-09-06 2019-11-22 北京民利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结合蓄水池跨季节蓄水装置
CN114544109A (zh) * 2022-03-11 2022-05-27 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 球阀的密封性检测方法
CN115611471A (zh) * 2022-11-03 2023-01-17 江西绿青蓝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深度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18407A (en) * 1971-02-16 1973-02-27 J Newbrough Multi-stage gas lift fluid pump system
SU775407A1 (ru) * 1979-03-23 1980-10-30 Донец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Вакуум-эрлифтна установка
CN1789731A (zh) * 2005-11-02 2006-06-21 张延胜 气压扬水机
CN102705206A (zh) * 2012-01-30 2012-10-03 新泰市风龙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空气压力机
CN102704530A (zh) * 2012-01-30 2012-10-03 新泰市风龙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气压扬水远程输水系统及位能发电系统
CN102705271A (zh) * 2012-01-30 2012-10-03 新泰市风龙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气压扬水蓄能系统及位能发电系统
CN102797707A (zh) * 2012-08-17 2012-11-28 新泰市风龙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气压扬水泵及泵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18407A (en) * 1971-02-16 1973-02-27 J Newbrough Multi-stage gas lift fluid pump system
SU775407A1 (ru) * 1979-03-23 1980-10-30 Донец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Вакуум-эрлифтна установка
CN1789731A (zh) * 2005-11-02 2006-06-21 张延胜 气压扬水机
CN102705206A (zh) * 2012-01-30 2012-10-03 新泰市风龙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空气压力机
CN102704530A (zh) * 2012-01-30 2012-10-03 新泰市风龙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气压扬水远程输水系统及位能发电系统
CN102705271A (zh) * 2012-01-30 2012-10-03 新泰市风龙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气压扬水蓄能系统及位能发电系统
CN102797707A (zh) * 2012-08-17 2012-11-28 新泰市风龙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气压扬水泵及泵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6951A (zh) * 2019-09-06 2019-11-22 北京民利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结合蓄水池跨季节蓄水装置
CN110486951B (zh) * 2019-09-06 2023-09-08 北京民利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结合蓄水池跨季节蓄水装置
CN114544109A (zh) * 2022-03-11 2022-05-27 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 球阀的密封性检测方法
CN115611471A (zh) * 2022-11-03 2023-01-17 江西绿青蓝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深度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25709U (zh) 一种增压离心泵
CN1884822A (zh) 伸缩套筒气缸塔式的气压储能型风力发电技术。
EP1406011A4 (en) WIN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PUMPS
CN102705271B (zh) 一种气压扬水蓄能系统及位能发电系统
WO2013113260A1 (zh) 一种气压扬水泵、泵组及气压扬水蓄能、位能发电和远程输水系统
CN101684769A (zh) 能源循环利用的装置方法
WO2015184999A1 (zh) 一种垂直重力强压式大容量液体高效泵送装置
US20230243355A1 (en) Pneumatic type water-free starting self-priming device
CN102704530B (zh) 一种气压扬水远程输水系统及位能发电系统
CN102384055B (zh) 低转速柱塞泵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风力发电装置
CN106837811A (zh) 一种基于水轮机的潜水式搅拌系统
CN102797707B (zh) 一种气压扬水泵及泵组
CN204299768U (zh) 一种巨型水车
CN111985063A (zh) 一种机械式风力提水装置优化方法
CN106870321A (zh) 一种家用风能蓄水装置
CN207004717U (zh) 一种水能发电机组及水能发电循环系统
CN108488052A (zh) 能利用水力发电余水动能的泵
CN102705194B (zh) 一种立轴风力空气压力机
GB2522047A (en) Rigid body dynamics-based hydropower technology
CN208718827U (zh) 能利用水力发电余水动能的水力发电系统
CN202545164U (zh) 一种立轴风力空气压力机
CN109915302A (zh) 一种水力发电系统
WO2013113259A1 (zh) 一种风力空气压力机及利用风力空气压力机的气压扬水蓄能、位能发电和远程输水系统
CN205154572U (zh) 一种风力对称式八行程提水机
JP3629266B1 (ja) 駆動装置及びこの駆動装置への圧力液供給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37430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37430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