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1157021A1 - 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1157021A1
WO2011157021A1 PCT/CN2010/077924 CN2010077924W WO2011157021A1 WO 2011157021 A1 WO2011157021 A1 WO 2011157021A1 CN 2010077924 W CN2010077924 W CN 2010077924W WO 2011157021 A1 WO2011157021 A1 WO 2011157021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link
uplink
optical
lin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7792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马兴睿
张红卫
李二洁
Original Assignee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11157021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1157021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3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 H04B10/032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using working and protection systems

Definitions

  • X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 FTU Feeder Terminal Unit
  • the optical network unit further includes two optical modules, two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media access control PON MAC modules, and a switch chip, where:
  • a network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optical fiber protection of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omprising: a first optical network unit and a second optical network unit, a first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a second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at least one edge router, where: The two uplink ports included in each of the optical network unit and the second optical network uni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lower interfaces respectively included in the first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optical line terminal; The first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optical line terminal respectively connect two downlink ports included in the same edge router through one of the uplink ports respectively included; each edge router is configured to carry one service.
  • Each of the optical network units arrives at the two links of the same edge router via the first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optical line terminal to form mutually protected links.
  • the ONU 45 is registered and configured as a separate ONU, respectively.
  • An optical network unit for implementing optical fiber protection of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omprising two uplink ports, two optical modules, two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media access control PON MAC modules, and a switch chip, wherein: the two uplinks The port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lower joint ports respectively included in the first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optical line terminal, so that the optical network unit reaches two of the same edge router via the first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optical line terminal.
  • the ONU detects that the link of one of the uplink ports is interrupted, the GE port corresponding to the internal switch chip is set to the disconnected state; the MAC address information of the GE port is automatically cleared, and the service flow passes through another uplink of the ONU.
  • the port goes up and reaches the SR through the OLT of the corresponding lin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方法、系统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将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的两个上联口分别与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各自的下联口连接;与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相连的每一边缘路由器承载一个业务,且使用不同的下联端口分别与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各自的上联口相连;其中,光网络单元经由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到达同一边缘路由器的两条链路形成互为保护的链路。本发明实现XPON的全光纤链路的保护,当工作光纤在任何链路段出现故障,均会自动将业务数据从对应的保护光路转发;由于同一OLT配置的多个不同上联口可承载不同业务,还可以实现基于具体业务的可靠保护。

Description

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方法、 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接入技术, 尤其涉及无源光网络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光纤保护的方法、 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是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网技术, 它釆用点到多点结构 及无源光纤传输, 在以太网之上提供多种业务。 它在物理层釆用 PON技术, 在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协议,利用 PON的拓朴结构实现了以太网的接入。因此, 它综合了 PON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优点: 低成本, 高带宽, 扩展性强, 服务 重组灵活快速, 与现有以太网兼容, 管理方便等等。
近些年来,接入网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对网络宽带的要求也日益增长, PON作为新一代的宽带接入技术满足了网络发展与融合的客观要求, 在接入 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但在接入网建设中, PON系统离用户距离较近, 因各 种应用和使用环境复杂, 很容易受城市建设等不可知因素的影响, 造成光纤 链路中断事故。 因此, 迫切要求 PON系统能提供高效的光纤链路保护方案, 在光纤链路发生重大故障时, 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业务的可靠保护 倒换。
中国电信在 EPON V2.1规范(协议) 中提出了几种光纤保护的模型 (类 型 A, 类型 B, 类型 C, 类型 D ), 前两者属于主干光纤保护, 后两者则属于 全光纤保护。 该协议只对物理模型做了简单地描述, 给出简单倒换的扩展操 作管理维护 (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AM ) 帧格式定义, 而 没有给出具体的实现方法。
同时, 各类无源光网络(XPON ) 系统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而且电力系统对网络的稳定性要求更高, 电力以太网 PON ( Ethernet PON, EPON ) 标准中对手拉手组网方式做了简单定义, 每个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 ONU ) 下面挂馈线终端单元 ( Feeder Terminal Unit, FTU )监 测装置, 主站或子站通过路由器连接两个光线路终端( Optical Line Terminal, OLT ), 要求 EPON系统保证主站或子站与 FTU之间链路畅通, 在 OLT光纤 中断的情况能自动实现链路保护, 不影响业务的持续。
从以上 XPON系统的应用情况可以发现, 目前大多数保护主要关注的是 OLT到 ONU之间的光纤保护, 而 OLT的上联口是 XPON系统和上层网络的 连接通道, 它也是 XPON系统的一部分, 故也应属于 XPON系统保护的一部 分。 并且, 目前的保护大都是基于光链路的, 也即当光链路发生破坏, 其上 的所有业务都要倒到另一条保护链路上来, 而不能区分出各种业务。 发明内容 统及装置, 能够对 XPON的全光纤链路进行可靠保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 方法, 包括:
将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的两个上联口分别与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 路终端各自的下联口连接;
与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所述第二光线路终端相连的每一边缘路由器承 载一个业务, 且使用不同的下联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所述第二 光线路终端各自的上联口相连;
其中,
所述光网络单元经由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所述第二光线路终端到达所 述同一边缘路由器的两条链路形成互为保护的链路。
优选地, 所述使用不同的下联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所述第 二光线路终端各自的上联口相连的步骤, 还包括:
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所述第二光线路终端与多个边缘路由器相连, 其 与不同边缘路由器连接所使用的上联口不同。
优选地, 该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边缘路由器的所述两个下联端口配置为隔离; 将所述光网络单元的所述两个上联口配置为隔离, 并且将与所述两个上 联口对应的、 所述光网络单元内的交换芯片上的两个千兆以太网端口配置为 隔离。
优选地,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光网络单元发送多个业务的业务流;
每个业务流在相应的互为保护的链路中选择竟争优胜的一条链路建立稳 定的业务流, 并分别经由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或所述第二光线路终端到达与 业务相应的边缘路由器。
优选地, 该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互为保护的链路中的一条链路发生故障, 则相应业务的业 务流被自动倒换到与发生故障的链路互为保护的另一链路上。
优选地, 所述若检测到所述互为保护的链路中的一条链路发生故障, 则 相应业务的业务流被自动倒换到与发生故障的链路互为保护的另一链路上的 步骤, 具体包括: 所述边缘路由器检测其下联端口的链接是否中断, 若检测到其中一个下 联端口的链接中断, 则将与链接中断的所述下联端口对应的、 所述边缘路由 器所包括的交换芯片上的端口设置为断开状态, 且该端口的地址信息被自动 清除;
业务流通过所述边缘路由器的另一下联端口下行, 并通过相应链路经由 光线路终端到达相应的光网络单元;
所述光网络单元根据下行的业务流所经过的上联口进行上联口的地址学 习和迁移, 使经由原上联口上行的各个业务流迁移到该上联口上, 以完成业 务流的保护倒换。
优选地, 所述若检测到所述互为保护的链路中的一条链路发生故障, 则 相应业务的业务流被自动倒换到与发生故障的链路互为保护的另一链路上的 步骤, 具体包括: 所述光网络单元检测其上联口的链接是否中断, 若检测到其中一个上联 置为断开状态, 且该千兆以太网端口的地址信息被自动清除; 业务流通过所述光网络单元的另一上联口上行, 并通过相应链路经由光 线路终端到达相应的边缘路由器;
所述边缘路由器根据上行的业务流所经过的下联端口进行下联端口的地 址学习和迁移, 使经由原下联端口下行的业务流迁移到上行的业务流所经过 的所述下联端口上, 以完成业务流的保护倒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 网路系统, 包括: 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 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 以及至少一个边缘路由器,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的两个上联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所 述第二光线路终端各自的下联口连接;
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通过各自的上联口分别连接同一 边缘路由器的两个下联端口; 以及 每一边缘路由器设置为承载一个业务, 且使用不同的下联端口分别与所 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所述第二光线路终端各自的上联口相连;
其中,
所述光网络单元经由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所述第二光线路终端到达所 述同一边缘路由器的两条链路形成互为保护的链路。
优选地,
所述边缘路由器为两个以上, 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与 不同边缘路由器连接所使用的上联口不同。
优选地, 所述光网络单元还包括两个光模块、 两个无源光网络媒体访问 控制 PON MAC模块以及交换芯片, 其中:
每一光模块相应地与一个 PON MAC模块相连, 每一个 PON MAC模块 的下联口分别与所述交换芯片的两个千兆以太网端口相连, 且所述两个千兆 以太网端口分别相应地连接到所述光网络单元的两个上联口; 所述交换芯片 的两个快速以太网端口设置为分别承载不同的业务。
优选地 ,
所述边缘路由器的所述两个下联端口配置为隔离;
所述光网络单元的所述两个上联口配置为隔离, 以及与所述两个上联口 对应的所述两个千兆以太网端口配置为隔离。
优选地 ,
所述边缘路由器还设置为: 检测其下联端口的链接是否中断, 若检测到 其中一个下联端口的链接中断, 则将与链接中断的所述下联端口对应的、 所 述边缘路由器所包括的交换芯片上的端口设置为断开状态, 且该端口的地址 信息被自动清除; 由此业务流通过所述边缘路由器的另一下联端口下行, 并 通过相应链路经由光线路终端到达相应的光网络单元; 以及
所述光网络单元设置为根据下行的业务流所经过的上联口进行上联口的 地址学习和迁移, 使经由原上联口上行的所述业务流迁移到下行的业务流所 经过的所述上联口上, 以完成业务流的保护倒换。
优选地,
所述光网络单元设置为: 检测其上联口的链接是否中断, 若检测到其中 一个上联口的链接中断, 则将与链接中断的所述上联口对应的所述千兆以太 网端口设置为断开状态, 且该千兆以太网端口的地址信息被自动清除; 由此 业务流通过所述光网络单元的另一上联口上行, 并通过相应链路经由光线路 终端到达相应的边缘路由器; 以及
所述边缘路由器还设置为根据上行的业务流所经过的下联端口进行下联 端口的地址学习和迁移, 使经由原下联端口下行的业务流迁移到上行的业务 流所经过的所述下联端口上, 以完成业务流的保护倒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 光网络单元, 包括两个上联口、 两个光模块、 两个无源光网络媒体访问控制 PON MAC模块以及交换芯片, 其中:
所述两个上联口分别与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各自所包括的 下联口连接, 以使所述光网络单元经由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 端到达同一边缘路由器的两条链路形成互为保护的链路;
每一光模块相应地与一个 PON MAC模块相连, 每一个 PON MAC模块 的下联口分别与所述交换芯片的两个千兆以太网端口相连, 且所述两个千兆 以太网端口分别相应地连接到所述光网络单元的两个上联口; 所述交换芯片 的两个快速以太网端口设置为分别承载不同的业务。
优选地, 所述光网络单元的所述两个上联口配置为隔离; 以及所述交换 芯片的两个千兆以太网端口配置为隔离。
釆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 系统及装置, 与现有的方法相比较, 其着眼点 在 XPON的全光纤链路的保护及基于业务的保护。本发明由于对 OLT上联口 光纤链路提供了有效的保护, 从而提供出对 XPON的全光纤链路的有效保护 模型。 当工作光纤在任何链路段出现故障, 均会自动将业务数据从对应的保 护光路转发, 由于同一 OLT配置的多个不同上联口可承载不同业务, 因而使 用两个 OLT的上联口成对互为保护, 可以实现基于具体业务的可靠保护。
附图概述
图 1是本发明的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 2 是本发明的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框 图;
图 3 是本发明的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系统又一实施例的结构框 图;
图 6是图 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发生在 OLT上联口到 SR之间链路故障的 业务流自动倒换的实施流程图;
图 7是图 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发生在 OLT下联口到 ONU之间光链路故 障的业务流自动倒换的实施流程图。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 例举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而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 制。
一种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网路系统, 包括: 第一光网络单元和第 二光网络单元、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以及至少一个边缘路由器, 其中: 所述第一光网络单元和第二光网络单元中的每一光网络单元所包括的 两个上联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各自所包括的下联 口连接; 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通过各自所包括的上联口之 一分别连接同一边缘路由器所包括的两个下联端口; 每一边缘路由器设置为 承载一个业务。 所述每一光网络单元经由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 终端到达所述同一边缘路由器的两条链路形成互为保护的链路。
如图 1所示, 是本发明提供的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系统一实施例 的组网结构, 该实施例是针对每一链路承载两个业务的模型来描述本发明的 技术方案。
图 1所示的系统实施例包括: ONU45和两个 OLT (第一 OLT 461和第二 OLT 462 )构成的两条光链路以及承载两个不同业务(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 的边缘路由器(第一 SR 471和第二 SR 472 ), 其中:
第一 OLT 461 通过其下联口 PON1-D 经过对应的分光器 (即图 1 中
PON1-D处的小方块, 其分光比为 1:N )分出 N路光纤, 其中一路与 ONU 45 的上联口 PONC-U相连; 第二 OLT 462通过其下联口 PON2-D经过对应的分 光器(图 1中 PON2-D处的小方块, 其分光比为 1:N )分出 N路光纤, 其中 一路与 ONU 45的上联口 POND-U相连; 连接第一业务主站 481并承载有第 一业务的第一 SR 471通过其两个下联的端口 A1和端口 B1分别与第一 OLT 461的一上联口 PONA1-U和第二 OLT 462的一上联口 PONA2-U相连; 连接 第二业务主站 482并承载有第二业务的第二 SR 472通过其两个下联的端口 A2和端口 B2分别与第一 OLT 461的另一上联口 PONB1-U和第二 OLT 462 的另一上联口 PONB2-U相连。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中,第一 SR 471与 0NU 45之间分别通过第一 0LT 461 和第二 0LT 462的两条链路形成互为保护的链路, 既实现对 OLT上联口以上 的链路的有效保护, 也实现对 OLT下联口以下的光纤链路的有效保护。
在第一 OLT 461和第二 OLT 462上, 分别将 ONU 45作为独立的 ONU 来注册和配置。
每一个 SR和两个 OLT相连的两个下联的端口必须隔离,使得从一个 OLT 上行的业务流数据不允许通过 SR转发到另外一个 OLT。
随后将业务配置到互为保护的链路上, 使第一业务可以通过 ONU 45从 第一 OLT 461和第二 OLT 462的上联口到达第一业务主站 481 , 第二业务可 以通过 ONU 454从第一 OLT 461和第二 OLT 462的上联口到达第二业务主站 482。
具体地, 第一业务可以通过 ONU 45的上联口 PONC-U从第一 OLT 461 的上联口 PONA1-U到达第一 SR 471的下联的端口 A1从而到达第一业务主 站 481 , 或第一业务可以通过 ONU 45的上联口 POND-U从第二 OLT 462的 上联口 PONA2-U到达第一 SR 471的下联的端口 B1从而到达第一业务主站 481。 同理, 第二业务可以通过 ONU 45的上联口 PONC-U从第一 OLT 461 的上联口 PONB1-U到达第二 SR 472的下联的端口 A2从而到达第二业务主 站 482, 或第二业务可以通过 ONU 45的上联口 POND-U从第二 OLT 462的 上联口 PONB2-U到达第二 SR 472的下联的端口 B2从而到达第二业务主站 482。
ONU和每一个 SR之间通过两个 OLT形成的两个互为保护的链路在正常 时都导通, 业务流在上面处于竟争状态, 并会选择竟争优胜的一条链路作为 工作通道。
由于在一个 OLT上的两个上联口通过不同的 SR ^ 载不同的业务, 两个 OLT上的两对上联口形成互为保护端口, 可实现基于具体业务(通过 SR承 载在 OLT上的不同上联口)的保护。 当互为保护的链路中的一条链路发生故 障时, 第一业务或第二业务的业务流自动倒换到对应的保护链路上。
如图 2所示, 是本发明提供的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系统另一实施 例的组网结构, 该实施例是针对每一链路承载两个业务的模型来描述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
图 2所示的系统实施例包括:两个 ONU(第一 ONU 151和第二 ONU 152 ) 和两个 OLT (第一 OLT 161和第二 OLT 162 )构成的两条光链路以及承载两 个不同业务(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 的边缘路由器(第一 SR 171和第二 SR 172 ), 其中:
第一 OLT 161 通过其下联口 PON1-D 经过对应的分光器 (即图 2 中 PON1-D处的小方块, 其分光比为 1 :N, 在这里 N=2 )分出两路光纤, 分别与 第一 ONU 151的上联口 PONC1-U和第二 ONU 152的上联口 PONC2-U相连; 第二 OLT 162通过其下联口 PON2-D经过对应的分光器(图 2中 PON2-D处 的小方块,其分光比为 1 :N,在这里 N=2 )分出两路光纤,分别与第一 ONU 151 的上联口 POND1-U和第二 ONU 152的上联口 POND2-U相连; 连接第一业 务主站 181并承载有第一业务的第一 SR 171通过其两个下联的端口 A1和端 口 B1分别与第一 OLT 161的一上联口 PONA1-U和第二 OLT 162的一上联口 PONA2-U相连; 连接第二业务主站 182并承载有第二业务的第二 SR 172通 过其两个下联的端口 A2 和端口 B2 分别与第一 OLT 161 的另一上联口 PONB1-U和第二 OLT 162的另一上联口 PONB2-U相连。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中, 第一 SR 171与第一 ONU 151之间分别通过第一 OLT 161和第二 OLT 162的两条链路形成互为保护的链路, 第二 SR 172与第 二 ONU 152之间分别通过第二 OLT 162和第一 OLT 161的两条链路形成互为 保护的链路, 既实现对 OLT上联口以上的链路的有效保护, 也实现对 OLT 下联口以下的光纤链路的有效保护。
在第一 OLT 161和第二 OLT 162上,分别将每一个 ONU (第一 ONU 151 和第二 ONU 152 )作为独立的 ONU来注册和配置。
每一个 SR和两个 OLT相连的两个下联的端口必须隔离,使得从一个 OLT 上行的业务流数据不允许通过 SR转发到另外一个 OLT。
随后将业务配置到互为保护的链路上, 使第一业务可以通过第一 ONU 151或第二 ONU 152从第一 OLT 161和第二 OLT 162的上联口到达第一业务 主站 181 , 第二业务可以通过第一 ONU 151或第二 ONU 152从第一 OLT 161 和第二 OLT 162的上联口到达第二业务主站 182。
具体地,第一业务可以通过第一 ONU 151的上联口 P0NC1-U从第一 0LT 161的上联口 P0NA1-U到达第一 SR 171的下联的端口 A1从而到达第一业务 主站 181 ,或第一业务可以通过第一 0NU 151的上联口 P0ND1-U从第二 0LT 162的上联口 P0NA2-U到达第一 SR 171的下联的端口 B1从而到达第一业务 主站 181 ; 或者, 第一业务可以通过第二 0NU 152的上联口 P0NC2-U从第 一 0LT 161的上联口 P0NA1-U到达第一 SR 171的下联的端口 A1从而到达 第一业务主站 181 , 或第一业务可以通过第二 0NU 152的上联口 P0ND2-U 从第二 0LT 162的上联口 P0NA2-U到达第一 SR 171的下联的端口 B1从而 到达第一业务主站 181。 同理, 第二业务可以通过第一 0NU 151 的上联口 P0NC1-U从第一 0LT 161的上联口 P0NB1-U到达第二 SR 172的下联的端口 A2从而到达第二业务主站 182,或第二业务可以通过第一 0NU 151的上联口 P0ND1-U从第二 0LT 162的上联口 P0NB2-U到达第二 SR 172的下联的端 口 B2从而到达第二业务主站 182; 或者, 第二业务可以通过第二 0NU 152 的上联口 P0NC2-U从第一 OLT 161的上联口 P0NB 1 -U到达第二 SR172的下 联的端口 A2从而到达第二业务主站 182,或第二业务可以通过第二 0NU 152 的上联口 P0ND2-U从第二 0LT 162的上联口 P0NB2-U到达第二 SR 172的 下联的端口 B2从而到达第二业务主站 182。
每一个 0NU和每一个 SR之间通过两个 0LT形成的两个互为保护的链路 在正常时都导通, 业务流在上面处于竟争状态, 并会选择竟争优胜的一条链 路作为工作通道。
由于在一个 0LT上的两个上联口通过不同的 SR ^ 载不同的业务, 两个 0LT上的两对上联口形成互为保护端口, 可实现基于具体业务(通过 SR承 载在 0LT上的不同上联口)的保护。 当互为保护的链路中的一条链路发生故 障时, 第一业务或第二业务的业务流自动倒换到对应的保护链路上。
图 1和图 2所示的系统实施例均是针对一条链路承载两个业务的模型来 描述的, 实际上, 一条链路可以承载多个不同的业务, 只需在相应 0LT上增 加相应数目的上联口并配置相应数目的 SR即可。如图 3所示的实现无源光网 络光纤保护的系统包括: 第一 ONU 251和第二 ONU 252; 第一 OLT 261和第 二 OLT 262, 其中, 第一 OLT 261的上联口为 PONA1-U至 PONX1-U, 共 X 个, 第二 0LT 262的上联口为 P0NA2-U至 P0NX2-U, 共 X个, 其中 X为 正整数; 第一 SR至第 N SR, 其中 N为正整数, 第一 SR的下联的端口为 A1 和 B1 ,直至第 N SR的下联的端口为 AN和 BN;与 SR数量对应的业务主站, 即第一业务主站至第 N业务主站。 其中 X可以等于N。
一种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光网络单元, 包括两个上联口、 两个光 模块、 两个无源光网络媒体访问控制 PON MAC模块以及交换芯片, 其中: 所述两个上联口分别与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各自所包括的下联 口连接, 以使所述光网络单元经由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到 达同一边缘路由器的两条链路形成互为保护的链路; 每一光模块相应地与一 个 PON MAC模块相连, 每一个 PON MAC模块的下联口分别与所述交换芯 片的两个千兆以太网端口相连, 且所述两个千兆以太网端口分别相应地连接 到所述光网络单元的两个上联口; 所述交换芯片的两个快速以太网端口设置 为分别承载不同的业务。
具体地, 在图 1、 图 2或图 3所示的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系统实 施例中, ONU的内部结构如图 4所示,釆用双光模块与双 PON MAC芯片(也 可称为 PON MAC模块) 的方式对业务流进行保护, 即第一光模块 311和第 二光模块 312分别与相应的第一 PON MAC芯片 321和第二 PON MAC芯片 322相连, 每一个 PON MAC芯片的下联口分别连接到交换芯片 33的两个千 兆以太网 ( Gigabit Ethernet, GE )端口 (简称 GE口, 即 GE1口和 GE2口 ) 上, 交换芯片 33的两个快速以太网 (Fast Ethemet, FE )端口 (简称 FE口, 即 FE1 口和 FE2 口)分别承载两个不同的业务(即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 这样可以实现 ONU内部对不同业务流的保护。
ONU内的交换芯片 33的 GE1 口与 ONU的一个上联口相连, GE2口与
ONU的另一个上联口相连, GE1和 GE2要进行隔离, 使得从一个 OLT下行 到相应的 ONU的一个上联口的业务流数据不能通过该 ONU的另一个上联口 上行到另外一个 OLT。
交换芯片 33通过选择两个 GE口中的一个( GE1口或 GE2口)作为上联 口来完成业务流的保护。 当一条链路发生故障时, 业务流可从另一个 GE 口 完成业务数据的转发。
故障可能发生在 OLT到 ONU之间的光纤链路上, 也可能发生在 OLT的 上联口到 SR之间的链路上。
当故障发生在 OLT的上联口到 SR之间的链路上时, 如图 1所示: 譬如,第一业务的业务流在正常情况下是从第一 OU 151通过第一 OLT 161到达第一 SR 171。 当第一 SR 171检测到它的一个下联的端口 A1的链接 中断, 则第一 SR 171将其内部交换芯片对应的端口 (图 1中未示出)设置为 断开 (down )状态, 则该端口的 MAC地址信息自动清除, 第一业务的业务 流下行时通过第一 SR 171的另一下联的端口 B1下行, 并通过第二 OLT 162 到达第一 OUN 151 ; 第一 ONU 151的交换芯片 (如图 4中所示)根据第一业 务的下行的业务流进行上联口 POND1-U的 MAC地址学习和迁移,使上行的 业务流也迁移到该上联口 POND1-U上, 从而完成业务流的保护倒换。
当故障发生在 OLT到 ONU之间的光链路上:
譬如,第一业务的业务流在正常情况下是从第一 OUN 151通过第一 OLT
161到达第一 SR 171。 当第一 ONU 151检测到它的上联口 PONC1-U的链接 中断, 则将其内部交换芯片上对应的 GE1 口 (如图 4所示)设置为 down状 态; 该 GE1 口的 MAC地址信息自动清除, 则第一业务的业务流便通过第一 ONU 151的另一上联口 POND1-U上行, 并通过第二 OLT 162到达第一 SR 171 ; 第一 SR 171的交换芯片 (图 1中未示出)根据上行的业务流进行下联 的端口 B1的 MAC地址学习和迁移,使其下行的业务流也迁移到该下联的端 口 B1上, 并通过第二 OLT 162到达第一 ONU 151 , 从而完成业务流的保护 倒换。
本发明针对上述系统实施例, 还相应地提供了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 的方法实施例。 一种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方法, 包括: 将第一光网络 单元和第二光网络单元中的每一光网络单元所包括的两个上联口分别与第一 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各自所包括的下联口连接; 将所述第一光线路 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各自所包括的上联口之一分别与同一边缘路由器所包 括的两个下联端口连接, 其中所述边缘路由器至少一个且每一边缘路由器承 载一个业务。 其中, 所述每一光网络单元经由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 线路终端到达所述同一边缘路由器的两条链路形成互为保护的链路。
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 5所示, 包括如下步骤:
110: 建立保护网络, 即一对 ONU中每一个 ONU配置的两个上联口分 别与第一 OLT和第二 OLT各自的下联口经分光器连接,第一 OLT和第二 OLT 各自的一个上联口分别与承载一个业务的 SR 的两个下联端口相连; 每一 ONU经第一 OLT到达 SR的链路和该 ONU经第二 OLT到达 SR的链路形成 互为保护的链路;
如图 1或图 2所示, 第一 OLT 161和第二 OLT 162各自的另一上联口分 别与承载另一个业务的 SR的两个下联端口相连。
当然, 如图 3所示, 第一 OLT 261和第二 OLT 262各自的多个上联口可 分别与承载不同业务的多个 SR的每一 SR的两个下联端口相连。
在两个 OLT (第一 OLT和第二 OLT )上分别将每一个 ONU (第一 ONU 和第二 ONU )作为独立的 ONU来注册和配置。
120: 将各 SR与各 OLT相连的下联端口配置为隔离, 并将各 ONU内交 换芯片的两个 GE口配置为隔离, 随后将业务配置到互为保护的两条链路上; 将 SR和 OLT相连的下联端口配置为隔离, 是为了使得从一个 OLT上行 的业务流数据不允许通过 SR转发到另外一个 OLT。
将 ONU内交换芯片的 GE1口和 GE2口配置为隔离, 是为了使得从一个 OLT下行到相应的 ONU的一个上联口的业务流数据不能通过该 ONU另一个 上联口上行到另外一个 OLT。
将业务配置到互为保护的两条链路上, 譬如如图 1或图 2所示, 使第一 业务可以通过第一 ONU 151或第二 ONU 152从第一 OLT 161和第二 OLT 162 的上联口到达第一业务主站 181 , 第二业务可以通过第一 ONU 151 或第二 ONU 152从第一 OLT 161和第二 OLT 162的上联口到达第二业务主站 182。
130: 从 ONU发送不同业务的业务流, 每个业务流在互为保护的两条链 路上选择竟争优胜的一条建立稳定的业务流后, 分别到达相应的业务主站; 譬如从发送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的业务流, 每个业务流在两条互为保护 的链路上选择竟争优胜的一条建立稳定的业务流后, 分别到达相应的 SR, 从 而到达相应的业务主站。
140: 当互为保护的链路中的一条链路中发生故障时, 相应业务的业务流 被自动倒换到对应的保护链路上。
在图 5中所示的故障发生在 OLT上联口到 SR之间的链路上时进行业务 流自动倒换的实施流程如图 6所示, 包括如下步骤:
1401a: 当 SR检测到其一下联端口的链接中断, 则将其内部交换芯片对 应的端口设置为断开状态, 则该端口的 MAC地址信息自动清除, 相应业务 的业务流通过该 SR的另一下联端口下行, 通过相应链路的 OLT到达 ONU;
1402a: ONU根据下行的业务流进行上联口的 MAC地址学习和迁移,使 上行的业务流也迁移到该上联口上, 从而完成业务流的保护倒换。
具体过程参见上述系统实施方式中参照图 1或图 2的描述。
在图 5中所示的故障发生在 OLT到 ONU之间的光链路上时进行业务流 自动倒换的实施流程如图 7所示, 包括如下步骤:
1401b: ONU检测到其一上联口的链接中断, 则将其内部交换芯片对应 的 GE口设置为断开状态; 该 GE口的 MAC地址信息自动清除, 业务流通过 该 ONU的另一上联口上行, 并通过相应链路的 OLT到达 SR;
1402b: SR根据上行的业务流进行下联口的 MAC地址学习和迁移, 使 下行的业务流迁移到该下联口上, 从而完成业务流的保护倒换。
具体过程参见上述系统实施方式中参照图 1或图 2的描述。
以上方法实施例, 由于同时提供了对发生在 OLT上联口到 SR之间链路 故障和发生在 OLT下联口到 ONU之间光链路故障的保护倒换, 从而提供了 对 XPON的全光纤链路的可靠保护。 并且, 无论是对于发生在 OLT上联口到 SR之间链路的故障, 还是对于发生在 OLT到 ONU之间光链路的故障, 由于 同一 OLT不同的上联口承载不同的业务, 所以链路倒换只是针对一项业务而 非针对所有业务, 从而实现基于业务的光纤保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 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 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如只读 存储器、 磁盘或光盘等。 可选地, 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 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 相应地,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可以釆用硬件 的形式实现, 也可以釆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 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工业实用性
联口光纤链路提供了有效的保护, 从而提供出对 XPON的全光纤链路的有效 保护模型。 当工作光纤在任何链路段出现故障, 均会自动将业务数据从对应 的保护光路转发, 由于同一 OLT配置的多个不同上联口可承载不同业务, 因 而使用两个 OLT的上联口成对互为保护,可以实现基于具体业务的可靠保护。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方法, 包括:
将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的两个上联口分别与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 路终端各自的下联口连接;
与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所述第二光线路终端相连的每一边缘路由器承 载一个业务, 且使用不同的下联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所述第二 光线路终端各自的上联口相连;
其中,
所述光网络单元经由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所述第二光线路终端到达所 述同一边缘路由器的两条链路形成互为保护的链路。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使用不同的下联端口分别与所 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所述第二光线路终端各自的上联口相连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所述第二光线路终端与多个边缘路由器相连, 其 与不同边缘路由器连接所使用的上联口不同。
3、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中, 还包括:
将所述边缘路由器的所述两个下联端口配置为隔离;
将所述光网络单元的所述两个上联口配置为隔离, 并且将与所述两个上 联口对应的、 所述光网络单元内的交换芯片上的两个千兆以太网端口配置为 隔离。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中, 还包括:
所述光网络单元发送多个业务的业务流;
每个业务流在相应的互为保护的链路中选择竟争优胜的一条链路建立稳 定的业务流, 并分别经由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或所述第二光线路终端到达与 业务相应的边缘路由器。
5、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中, 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互为保护的链路中的一条链路发生故障, 则相应业务的业 务流被自动倒换到与发生故障的链路互为保护的另一链路上。
6、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若检测到所述互为保护的链路 中的一条链路发生故障, 则相应业务的业务流被自动倒换到与发生故障的链 路互为保护的另一链路上的步骤, 具体包括:
所述边缘路由器检测其下联端口的链接是否中断, 若检测到其中一个下 联端口的链接中断, 则将与链接中断的所述下联端口对应的、 所述边缘路由 器的交换芯片上的端口设置为断开状态, 且该端口的地址信息被自动清除; 业务流通过所述边缘路由器的另一下联端口下行, 并通过相应链路经由 光线路终端到达相应的光网络单元;
所述光网络单元根据下行的业务流所经过的上联口进行上联口的地址学 习和迁移, 使经由原上联口上行的各个业务流迁移到该上联口上, 以完成业 务流的保护倒换。
7、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若检测到所述互为保护的链路 中的一条链路发生故障, 则相应业务的业务流被自动倒换到与发生故障的链 路互为保护的另一链路上的步骤, 具体包括:
所述光网络单元检测其上联口的链接是否中断, 若检测到其中一个上联 置为断开状态, 且该千兆以太网端口的地址信息被自动清除;
业务流通过所述光网络单元的另一上联口上行, 并通过相应链路经由光 线路终端到达相应的边缘路由器;
所述边缘路由器根据上行的业务流所经过的下联端口进行下联端口的地 址学习和迁移, 使经由原下联端口下行的业务流迁移到上行的业务流所经过 的所述下联端口上, 以完成业务流的保护倒换。
8、 一种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网路系统, 包括: 至少一个光网络单 元、 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以及至少一个边缘路由器,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的两个上联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所 述第二光线路终端各自的下联口连接;
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通过各自的上联口分别连接同一 边缘路由器的两个下联端口; 以及 每一边缘路由器设置为承载一个业务, 且使用不同的下联端口分别与所 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所述第二光线路终端各自的上联口相连;
其中,
所述光网络单元经由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所述第二光线路终端到达所 述同一边缘路由器的两条链路形成互为保护的链路。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网路系统, 其中,
所述边缘路由器为两个以上, 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所述第二光线路终 端与不同边缘路由器连接所使用的上联口不同。
10、 如权利要求 8或 9所述的网路系统, 其中, 所述光网络单元还包括 两个光模块、 两个无源光网络媒体访问控制 PON MAC模块以及交换芯片, 其中:
每一光模块相应地与一个 PON MAC模块相连, 每一个 PON MAC模块 的下联口分别与所述交换芯片的两个千兆以太网端口相连, 且所述两个千兆 以太网端口分别相应地连接到所述光网络单元的两个上联口; 所述交换芯片 的两个快速以太网端口设置为分别承载不同的业务。
11、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网路系统, 其中,
所述边缘路由器的所述两个下联端口配置为隔离;
所述光网络单元的所述两个上联口配置为隔离, 以及与所述两个上联口 对应的所述两个千兆以太网端口配置为隔离。
12、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网路系统, 其中,
所述边缘路由器还设置为: 检测其下联端口的链接是否中断, 若检测到 其中一个下联端口的链接中断, 则将与链接中断的所述下联端口对应的、 所 述边缘路由器的交换芯片上的端口设置为断开状态, 且该端口的地址信息被 自动清除; 由此业务流通过所述边缘路由器的另一下联端口下行, 并通过相 应链路经由光线路终端到达相应的光网络单元; 以及
所述光网络单元设置为根据下行的业务流所经过的上联口进行上联口的 地址学习和迁移, 使经由原上联口上行的所述业务流迁移到下行的业务流所 经过的所述上联口上, 以完成业务流的保护倒换。
13、 按照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网路系统, 其中,
所述光网络单元设置为: 检测其上联口的链接是否中断, 若检测到其中 一个上联口的链接中断, 则将与链接中断的所述上联口对应的所述千兆以太 网端口设置为断开状态, 且该千兆以太网端口的地址信息被自动清除; 由此 业务流通过所述光网络单元的另一上联口上行, 并通过相应链路经由光线路 终端到达相应的边缘路由器; 以及
所述边缘路由器还设置为根据上行的业务流所经过的下联端口进行下联 端口的地址学习和迁移, 使经由原下联端口下行的业务流迁移到上行的业务 流所经过的所述下联端口上, 以完成业务流的保护倒换。
14、 一种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光网络单元, 包括两个上联口、 两 个光模块、 两个无源光网络媒体访问控制 PON MAC模块以及交换芯片, 其 中:
所述两个上联口分别与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各自的下联口 连接, 以使所述光网络单元经由所述第一光线路终端和第二光线路终端到达 同一边缘路由器的两条链路形成互为保护的链路;
每一光模块相应地与一个 PON MAC模块相连, 每一个 PON MAC模块 的下联口分别与所述交换芯片的两个千兆以太网端口相连, 且所述两个千兆 以太网端口分别相应地连接到所述光网络单元的两个上联口; 所述交换芯片 的两个快速以太网端口设置为分别承载不同的业务。
15、 按照权利要求 14所述的光网络单元, 其中, 所述光网络单元的所述 两个上联口配置为隔离; 以及所述交换芯片的两个千兆以太网端口配置为隔 离。
PCT/CN2010/077924 2010-06-17 2010-10-20 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1157021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3701.7 2010-06-17
CN201010203701.7A CN101867411B (zh) 2010-06-17 2010-06-17 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57021A1 true WO2011157021A1 (zh) 2011-12-22

Family

ID=42958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0/077924 WO2011157021A1 (zh) 2010-06-17 2010-10-20 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67411B (zh)
WO (1) WO201115702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19308A1 (zh) * 2016-07-25 2018-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络手拉手保护系统切换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1519B (zh) * 2010-11-25 2015-03-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无源光网络进行链路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16746B (zh) * 2012-10-09 2016-03-30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及其光网络单元光模块
CN102983913B (zh) * 2012-12-18 2015-08-05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单元以及光网络
CN103607794A (zh) * 2013-10-18 2014-02-2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家庭基站功能的家庭网关设备
CN104901880B (zh) * 2014-03-06 2019-06-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运行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08466B (zh) * 2014-06-04 2019-07-0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机柜式多端口epon系统
CN105792027B (zh) * 2014-12-22 2019-11-29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无源光网络系统、控制器及通信的方法
CN106452565B (zh) * 2015-08-11 2019-04-12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pon双mac保护的电力采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7306231B (zh) * 2016-04-20 2021-06-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业务调度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712840B (zh) * 2016-10-25 2019-04-30 深圳市新格林耐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on保护系统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8632175B (zh) * 2017-03-22 2022-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形态网络中上联端口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063987A (zh) * 2017-12-06 2018-05-22 国网山东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mpls技术的epon手拉手系统
CN112383347B (zh) * 2020-10-29 2022-06-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一种基于传输网与租用公网的电力传输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5853A (zh) * 2007-06-26 2007-11-21 上海大学 一种以太无源光网络的光网络单元
WO2009053708A1 (en) * 2007-10-24 2009-04-30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Optical communication
WO2009095637A1 (en) * 2008-01-29 2009-08-06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Protected passiv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505191A (zh) * 2009-04-01 2009-08-12 北京讯风光通信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的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1357A (zh) * 2006-09-21 2007-02-28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光纤保护装置及其方法
EP2148454A1 (en) * 2008-07-23 2010-01-2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ON redundancy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5853A (zh) * 2007-06-26 2007-11-21 上海大学 一种以太无源光网络的光网络单元
WO2009053708A1 (en) * 2007-10-24 2009-04-30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Optical communication
WO2009095637A1 (en) * 2008-01-29 2009-08-06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Protected passiv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505191A (zh) * 2009-04-01 2009-08-12 北京讯风光通信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的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U, JIAN ET AL.: "new structure of EPON and the protection switching strategy for it", TELECOM ENGINEERING TECHNICS AND STANDARDIZATION, vol. 22, no. 1, January 2009 (2009-01-01), pages 6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19308A1 (zh) * 2016-07-25 2018-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络手拉手保护系统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7411B (zh) 2016-04-13
CN101867411A (zh) 201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157021A1 (zh) 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保护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8325598B2 (en)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of virtual connections
US8588060B2 (en) E-spring (G.8032) interworking to provide access protection
JP4835422B2 (ja)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EP2695340B1 (en) Utilit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WO2007086157A1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WO2012000254A1 (zh) 实现无源光网络光链路保护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JP2007507990A (ja) 分散スイッチング構造を備えるスイッチングシステム
TW201032500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tection switching i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KR20070005654A (ko) 주소 기반 캐리어 네트워크의 구별 전달
WO2010052028A1 (en) Inter-network carrier ethernet service protection
WO2012167624A1 (zh)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汇聚节点及光网络保护系统
EP2991245A1 (en) Onu,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onu communications method
WO2012086019A1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981279A (zh) 汇接节点系统及相关方法
US8787147B2 (en) Ten gigabit Ethernet port prot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2119439A1 (zh) 光网络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光网络单元及系统
WO2014094268A1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中的业务保护方法、光线路终端及系统
WO2012024940A1 (zh) 全光纤保护系统中实现业务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WO2012068894A1 (zh) 一种实现光线路终端异地容灾的系统和方法
US20120148230A1 (en) Method for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Service Protection
WO2011011934A1 (zh) 一种以太网隧道分段保护方法和装置
WO2012136089A1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环路检测方法及系统
WO2016101433A1 (zh) 无源光网络系统、控制器及通信的方法
US20130003759A1 (en) Technique for bandwidth effective traffic protec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085312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5312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