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1095047A1 - 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1095047A1
WO2011095047A1 PCT/CN2011/000127 CN2011000127W WO2011095047A1 WO 2011095047 A1 WO2011095047 A1 WO 2011095047A1 CN 2011000127 W CN2011000127 W CN 2011000127W WO 2011095047 A1 WO2011095047 A1 WO 2011095047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column
flat
frame
sola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001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曹树梁
许建华
蔡滨
王启春
石延岭
许建丽
修大鹏
杨玉国
Original Assignee
山东天虹弧板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山东天虹弧板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山东天虹弧板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11095047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1095047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7/00Roofs; Roof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 E04B7/02Roofs; Roof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with plane sloping surfaces, e.g. saddle roofs
    • E04B7/026Roofs; Roof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with plane sloping surfaces, e.g. saddle roofs consisting of prefabricated modules, e.g. box-like or cell-like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1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 F24S10/50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the working fluids being conveyed between plates
    • F24S10/504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the working fluids being conveyed between plates having conduits formed by paired non-plan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environments
    • F24S20/60Solar heat collectors integrated in fixed constructions, e.g. in buildings
    • F24S20/67Solar heat collectors integrated in fixed constructions, e.g. in buildings in the form of roof constru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60/0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heat collected by solar heat collectors
    • F24S60/3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heat collected by solar heat collectors storing heat in liq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80/00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mponent parts of solar heat coll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24S10/00-F24S70/00
    • F24S80/50Elements for transmitting incoming solar rays and preventing outgoing heat radiation; Transparent cove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80/00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mponent parts of solar heat coll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24S10/00-F24S70/00
    • F24S80/50Elements for transmitting incoming solar rays and preventing outgoing heat radiation; Transparent coverings
    • F24S80/58Elements for transmitting incoming solar rays and preventing outgoing heat radiation; Transparent cover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s or fix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025/01Special support components; Methods of use
    • F24S2025/011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elements inside solar collectors; Spacers inside solar col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80/00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mponent parts of solar heat coll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24S10/00-F24S70/00
    • F24S2080/01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 F24S2080/012Concre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Description

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集热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房顶,特别涉及以混凝土 为房顶结构层的太阳能房顶。
背景技术
太阳能利用包括光电利用和光热利用,光电利用主要指太阳能 ¾池, 光热利 用主要指聚光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太阳能集热(器)系统, 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集 热 (器) 系统是太阳能热水 (器) 系统。
太阳能热水 (器)系统简称太阳能热水器, 一般主要由支架、 集热器、 水箱 构成, 集热器分为玻璃真空管式和平板式两种, 一般平板式集热举由金属平板集 热体、 金属外壳、 保温材料、 透明盖板构成, 玻璃真空管本身是集热器也是集热 体, 太阳能热水器中最关键的部件是太阳能集热体,太阳能集热体主要分为真空 玻璃管和金属平板式两大类, 金属平板式分为管^ S式、 翼管式、 蛇管式和通孔扁 盒式集热体, 实质上翼管式、蛇管式与管板式"^样都是铜管和:^属板的结合, 本 发明中统称为管板式, 目前能够长期承受热水腐蚀的金属材料是铜材, 所以金属 平板式集热体中与水接触部位一般都是铜材,通常太阳能热水器以其集热体的种 类來分类。
太阳能是面能源,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效率最高的太阳能集热体是金属材 料制造的通孔扁盒式太阳能集热体,在这种集热体中, 阳光吸收面下面布满待加 热的介质,热交换最直接、迅速,热传导距离最短,这种结构需要使用大量铜材, 铜材非常昂贵, 焊缝很长, 制造工艺复杂, 制造成本很高, 难以大规模使用。 本发明人在近几年发明了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也是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 体, 其结构是通孔扁盒式, 与金属材料制造的通孔扁盒式太阳能集热体相比, 形 状基本相同, 只是材料不同; 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由普通陶瓷和钒钛黑瓷组成, 其基体是普通陶瓷,表面层是对阳光具有很高吸收率的钒钛黑瓷层。没有白度要 求的普通陶瓷是目前已知的成本最低、 寿命最长、 性能最稳定的工程材料之一, 以提钒尾渣为主要原料的钒钛黑瓷是目前已知的成本最低、寿命最长、性能最稳 定的太阳能吸收材料;制造一平方米陶瓷太阳板的成本是制造同面积常规太阳能 集热体的几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能耗是几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 使甩寿命是几倍
确 认 本 到十几倍: 经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 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的 阳光吸收比是 0. 93, 以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组成的太阳能热水器的 R得热量是 8. 6MJ以上, 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 7. 0MJ。
. 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真空玻璃管太阳能热水器, 约占 90% , 其余是金属管板 式太阳能热水器,也有极少量主要用于试验的通孔扁盒式太阳能热水器,欧、芙、 闩、澳大利亚等国主要采用金属管板式太阳能热水器, 也有少量通孔扁盒式太阳 能热水器商品。
一般房顶至少由结构层、保温层、防水层构成,大多数房顶由.混凝土结构层、 保温层、 水泥层、 防水层构成; 房顶的主要功能是隔热、 保温, 抵御风、 雨、 雪、 ΙΊ晒等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通常房顶包括平房顶、人字形的斜房顶和一面坡的斜 房顶。
房顶是离人类最近、使人类最容易获得阳光的场所。所以一般人们将太阳能 热水器安装在房顶上, 以取得太阳能。 如上所述, 太阳能热水器主要 ώ支架、 集 热器、 水箱构成, 经过多年使用, 人们发现在房顶上大量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会严 重影响建筑物的整齐和美观, 安装过程和支架的压力容易损坏房顶防水层, 支架 腐蚀等原因会造成安全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希望实现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 . .
06年生效的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09年 7月 6闩财政部、 建设部发出的关于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两项通知; 各省正在 酝酿、 出台的新建筑必须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强制性规定等,都强调太阳能热 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
尽管 06年生效的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明确 提出"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结合, 就是把太阳能热水系统产品作为建筑构件安 装, 使其与建筑有机结合" "使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有机结合, 成为建筑的一 部分" , 已经过去 4 年了, 但是, 到目前为至, 房顶仍然只是包括结构层、 保 温层、 水泥层、 防水层, 自成体系; 太阳能热水器仍然只是由支架、 集热器、 水 箱构成, 自成体系。
至今, 太阳能热水器仍然是架设在房顶上的自成体系的后置设备, 个别的变 化是将加固的集热器外壳紧贴斜房顶的防水层固定,从远处看似乎与房顶实现了 一体化, 本质上根本没有实现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物房顶真正实现一体化。
发明是以合并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与普通建筑物房顶功能相同的部分的 方法实现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
金属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主要 ώ支架、 集热器、 水箱构成: :其中集热器由外 壳、保温材料、 金属平板式集热体、 透明盖板构成, 将金属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 中的金属平板式集热体换成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即成为陶瓷平板式太阳能热水 器; 所述外壳由金属型材和金属板组成, 起到支撑集热体、 透明盖板、 固定保温 材料的作用, 外壳可以看作是结构层, 保温材料一般是聚氨酯泡沫塑料、 玻璃棉 或岩棉等, 可以看作是保温层, 透明盖板一般采用玻璃板、钢化玻璃板或透明的 聚脂板, 起到透过阳光、 阻挡风和雨水的作用, 可以看作是防水层。, ■ 大多数建筑物房顶由混凝土结构层、 保温层、 水泥层、 防水层构成; 通常混 凝土结构层是现浇或预制的混凝土平板, 一般与建筑的柱、梁等承重结构结合为 一体, 房顶的混凝土结构层一般厚度 100毫米左右,房顶保温层通常采用轻质珍 珠岩水泥、加气混凝土、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玻璃棉, 岩棉等, 根据地域和采用材料的不同, 一般保温层的厚度为 . 100— 200毫米,: 为了使房顶 表面有一定硬度, 一般在保温层上面有一层水泥层,水泥层上面 ¾盖并牢固结合 防水层, 防水层可以采用普通油毛毡及各种改性、.高分子、 耐老化、 加强型等的 防水材料或防水卷材。
. 改造向阳的普通斜房顶的混凝土结构层即混凝土平板结构层,在作为混凝土 结构层的混凝土平板上增加混凝土附件, 混凝土附件是混凝土边框、有缺口的台 阶状混凝土条或台阶状混凝土柱有缺口的半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半台阶状混凝土 柱、 混凝土块; 所述台阶状混凝土柱就是台阶状混凝土条的一部分, 即是台阶状 混凝土短条, 即是不连续的台阶状混凝土条, 所述半台阶状混凝土柱就是半台阶 状混凝土条的一部分, 即是半台阶状混凝土短条, 即是不连续的半台阶状混凝土 条;最下面的混凝土边框的高度高于其余 3边的边框及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台阶状 混凝土柱、半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半台阶状混凝土柱的顶面构成的平面; 所述混凝 土边框、 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台阶状混凝土柱、半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半台阶状混凝 土柱、混凝土块是在现浇斜房顶的混凝土结构层时同时一次做成的或者是另外浇 注做成后固定在作为混凝土结构层的混凝土平板上; 在边框、 台阶状混凝土条、 半台阶状混凝土条的底部预留排水孔,在边框范围内的所有底面上和排水孔中覆 盖防水层, 防水层的上沿高于排水孔上沿构成的平面; 在边框范围内的所有底面 防水层上铺设保温材料, 保温材料的上平面与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台阶状混凝土 柱、半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半台阶状混凝土柱的台阶平面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在保 温材料和缺口上覆盖防水卷材,在与此防水卷材相接触的最下面的混凝土边框的 部位预留排水孔并做防水处理; 在覆盖的防水卷材上面放置平扳式太阳能集热 体, 即放置余属或陶瓷平板式太阳能集热体,平板式太阳能集热体的两端由台阶 状混凝土条、台阶状混凝土柱、半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半台阶状混凝土柱的台阶面 支撑,进出口位于缺口位置, 上下相邻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体进出口之间采用管 连接; 最下方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体进出口与下汇集管连接, 最上方的平板式太 阳能集热体进出口与上汇集管连接,下汇集管通过下循环管与水箱的下循环口连 接, 上汇集管通过上循环管与水箱的上循环口连接; 混凝土块是 下汇集管的支 撑部件或是平板式太阳能集热体的中间部位的支撑部件;透明盖板盖在除最下面 的混凝土边框以外的其余 3边的边框、 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台阶状混凝土柱、半台 阶状混凝土条或半台阶状混凝土柱的顶面构成的同一平面上,最卞面的透明盖板 的下沿接触、依靠在最下面的混凝土边框的上侧面上, 上面的透明盖板搭接在下 面的透明盖板上,上下透明盖板之间采用 S形不锈钢钩固定; 透明盖板与最下面 的混凝土边框的上侧面、其余 3边的边框的顶面、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台阶状混凝 土柱的顶面、半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半台阶状混凝土柱的顶面之间采用耐老化的建 筑结构胶胶结、 密封, 或者在胶结、 密封的前提下进一歩用螺栓固定, 采用单层 透明盖板或者双层透明盖板;上下汇集管安装在混凝土边框内或者安装在混凝土 边框外面。
. 经过上述改造, 普通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房顶即成为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 顶。
所述混凝土附件也可以采用其他非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或有机材料制造。 所述除最下面的混凝土边框以外的其余 3 边的边框及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台 阶状混凝土柱、半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半台阶状混凝土柱的高度 ΗΊ是 100— 350毫 米, 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台阶状混凝土柱、半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半台阶状混凝土柱 的台阶平面到顶面的高度 H2是 40— 150毫米, 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台阶状混凝土 柱的底寛 是 50— 200毫米, 台阶状混凝土条 台阶状混凝土柱的顶寛 H4是 30—100毫米。
所述平板式太阳能集热体是金属管板式太阳能集热体、金属翼管式太阳能集 热体、金属蛇管式太阳能集热体、金属通孔扁盒式太阳能集热体或者黑瓷复合陶 瓷太阳板。
上述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实现了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将太阳能热 水器和建筑物房顶合并为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 对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来说, 至少取消了金属支架和金属外壳, 金属外壳包括金属型材和金属板, 逋常金属支 架和金属外壳采用铝合金制造, 其造价占太阳能热水器造价一半以上, 铝合金型 材每吨约 2万元, 混凝土每立方米约 300元。对建筑物房顶來说, 35少取消了水 泥层和原顶层的防水层, 防水层、 防水材料的价格差别很大, 从每平方米 1一 2 元到每平方米几十元, 主要差别在于防水材料处于阳光长期照射下耐老化的能 力, 即抵抗阳光中紫外线的能力, 原建筑物房顶必须采用昂贵的耐老化的防水材 料., 才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而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中的防水材料位于平板 太阳能集热体下面或者位于平板太阳能集热体和保温材料的下面,不会受到阳光 照射和紫外线的破坏, 可以采用比较廉价的防水材料。
: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的造价远低于太阳能热水器与普通房顶合计的造价, 也远低于单独太阳能热水器的造价, 2008年我国常规太阳能热水器销售额约 380 亿元, 销售量约 0.28亿平方米, 每平方米 1357元, 而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的 造价应该是每平方米几百元。 同时由于太阳能房顶在夏天时将大量热量带入水 箱, 冬天吸收太阳能保持了房顶温度的稳定, 所以经过试验证明混凝土结构太阳 能房顶的隔热、 保温效果明显好于普通房顶。 ::
当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采用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作为太阳能集热体时, ώ 于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的使用寿命可以长达上百年, 甚至数百年, 则混凝土结构 太阳能房顶可以实现与建筑物本体同寿命。
由于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造价低廉, 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其隔热、 保温效 果明显好于普通房顶, 实现了建筑节能的目的, 同时产出大量热能,:可以提供大 量廉价热水, 而采用热水进行取暖和空调(吸收式空调)是现成的现有技术, 只 是以前热水成本过高, 经济上不上算, 难以推广, 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可以提 供热水、 取暖和空调, 节约大量能源, 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
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使太阳能热水器与普通建筑物房顶实现了共用结构 层、 保温层、 防水层, 把平板太阳能集热体产品作为建筑构件安装, 使太阳能热 水系统与建筑有机结合, 成为建筑的一部分,真正实现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 一体化。
: 附图说明:
图 1 表示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的混凝土结构的纵向剖面和 A向视图, 表 示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的混凝土结构 倾斜面法线方向尽量与太阳光方向相 一致的倾斜的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平台构成,表示太阳能房顶的混凝土结构比普 通建筑斜房顶的混凝土结构只增加了边框、 台阶条、 半台条和很小的混凝土块。
图 2表示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的纵向剖面和 Α向视图, 表示混凝土结构 太阳能房顶只由混凝土结构、 廉价防水材料、 普通保温材料、 平板集热体、 透明 盖板、 汇集管、 循环管、 水箱构成, 取消了太阳能热水器和原房顶两者中的比较 昂贵的金属支架、金属外壳、耐老化房顶防水层,共用了两者的结构层、保温层、 主要防水层, 大幅度降低了造价。
图 3表示金属通孔扁盒式太阳能集热体或者黑瓷复合陶瓷木阳板的外形、横 剖面和纵剖面,制造金属通孔扁盒式太阳能集热体和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的材料 完全不同, 而外形、 结构可以是一样的。
图 4表示金属管板式太阳能集热体, 为了适应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 将通 用的金属管板式太阳能集热体的上下汇集管的 4 个端口都封闭, 增加了上下管 ΰ。一般金属管板式太阳能集热体的上下汇集管的 4个端口, 是一条对角线对应 的端口封闭, 另外一条对角线对应的端口相通。
. 图 5表示上面的透明盖板搭接在下面的透明盖板上,上下透明盖板之间采用 S形不锈钢钩固定; 表示透明盖板与边框的顶面之间采用结构胶胶结, 通常 s 钩釆用约 1毫米厚的不锈钢薄板制造, 透明盖板采用 4毫米钢化玻璃板。
.. 图中标记的说明
1、 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的混凝土结构 1.1、 普通建筑混凝土平板结构层 1 .2、 混凝土边框 1.3、 混凝土块 1.4、 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台阶状混凝土柱或 称作混凝土中间隔板或柱 1.5、 半台阶状混凝土条或半台阶状混凝土柱也可称 作混凝土侧板或柱 2、 水箱 3、 上循环管 4 上汇集管: 5、 平板太阳能 集热体一金属管板式或金属翼管式或 金属蛇管式或金属通孔^盒式太阳能集热 体 5¾者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 6、耐老化结构胶 7、透明盖板一玻璃板或钢化 玻璃板或透明聚酯板 8、 下汇集管 9、 保温材料 10、 防 7j卷材 11、 下 循环管 12、金属通孔扁盒式太阳能集热体或者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 13、金 属管板式太阳能集热体 13.1、 金属管板式太阳能集热体的上汇集管 . 13.2、 金属管板式太阳能集热体的排管 13.3 金属管板式太阳能集热体的翼板 13.4, 金属管板式太阳能集热体的下汇集管 14、 S形不锈钢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在建筑物房顶混凝土平板上增加混凝土边框、有缺口的台阶状混凝土条、有 缺口的半台阶状混凝土条和混凝土块; 最下面的混凝土边框的高度高于其余 3 边的边框及台阶状混凝土条、半台阶状混凝土条的顶面构成的平面, 5毫米; 除最 下面的混凝土边框以外的其余 3边的边框及台阶状混凝土条、半台阶状混凝土条 白勺高度 是 180毫米, 台阶状混凝土条、 半台阶状混凝土条的台阶平面到顶面 的高度 ¾是 60毫米, 台阶状混凝土条的底寛 是 110毫米, :台阶状混凝土条 的顶寛 ¾是 60毫米; 所述混凝土边框、 台阶状混凝土条、 半台阶状混凝土条、 混凝土块是在现浇斜房顶的混凝土结构层时同时一次浇注成的; 在边框、 台阶状 混凝土条、半台阶状混凝土条的底部预留排水孔,在边框范围内的所有底面上和 排水孔中覆盖防水涂层, 防水涂层的上沿高于各个排水孔的上沿 Γ在边框范围内 的所有底面防水层上铺设玻璃棉, 玻璃棉的上平面与台阶状混凝土条、半台阶状 混凝土条的台阶平面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在玻璃棉和台阶状混凝土条、半台阶状 混凝土条的缺口上覆盖普通油毛毡; 在油毛毡上面放置铜管板式太阳能集热体, 铜管板式太阳能集热体的两端由台阶状混凝土条半台阶状混凝土条的台阶面支 撑, 铜管板式太阳能集热体的进出口位于缺口位置,上下相邻的铜管板式太阳能 集热体进出口之间采用软管加管箍连接;最下方的铜管板式太阳能集热体的进出 口与下汇集管连接, 最上方的铜管板式太阳能集热体进出口与上忙集管连接, 下 汇集管通过下循环管与水箱的下循环口连接,上汇集管通过上循环管与水箱的上 循环口连接;混凝土块支撑在上下汇集管的下面和铜管板式太阳能集热体下面的 中间部位;钢化玻璃板盖在除最下面的混凝土边框以外的其余 3边的边框、 台阶 状混凝土条、半台阶状混凝土条的顶面上,最下面的钢化玻璃板的下沿顶在最下 面的混凝土边框的上侧面上,上面的钢化玻璃板搭接在下面的透明盖板钢化玻璃 板上, 上下钢化玻璃板之间采用 S形不锈钢钩固定;钢化玻璃板与最下面的混凝 土边框的上侧面、其余 3边的边框的顶面、 台阶状混凝土条的顶面、 半台阶状混 凝土条的顶面之间采用耐老化的硅橡胶胶结: 上下汇集管安装在混凝土边框内。 实施例 2
在建筑物房顶作为混凝土结构层的混凝土平板上增加混凝土边框、 台阶状混 凝土柱、 半台阶状混凝土柱、 混凝土块; 最下面的混凝土边框的高度高于其余 3 边的边框及台阶状混凝土柱、 半台阶状混凝土柱的顶面 10毫米; 除最下面的混 ay二边框以外的其余 3 边的边框及台阶状混凝土柱、 半台阶状混凝土柱的高度
1^是 300毫米, 台阶状混凝土柱、 半台阶状混凝土杜的台阶平面到顶面的高度 是 80毫米, 台阶状混凝土柱的底寛 H3是 150毫米, 台阶状混凝土柱的顶寛 H4是 70毫米; 所述混凝土边框、 台阶状混凝土柱、 半台阶状混凝土柱、 混凝土 块是另外浇注做成后插在作为混凝土结构层的混凝土平板上的预留的槽或孔内, 用水泥固定; 在最下面的混凝土边框的底部预留排水孔, 排水孔中穿塑料管, 在 边框范围内的所有底面上和塑料管口周围喷涂聚氨酯防水层,防水层的上沿高于 塑料管上沿; 在边框范围内的所有底面防水层上喷涂硬质聚氨酯泡沫, 聚氨酯泡 沫的上平面与台阶状混凝土柱、 半台阶状混凝土柱的台阶平面处于同一个平面 上,在聚氨酯泡沫上再喷涂聚氨酯防水层; 在聚氨酯防水层上面放置黑瓷复合陶 瓷太阳板, 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的两端由台阶状混凝土柱、半台阶状混凝土柱的 的台阶面支撑, 上下相邻的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进出口之间采用软管加管箍连 接: 最下方的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进出口与下汇集管连接, 最上方的黑瓷复合陶 瓷太阳板的进出口与上汇集管连接,下汇集管通过下循环管与水箱的下循环口连 接, 上汇集管通过上循环管与水箱的上循环口连接; 透明聚酯板盖在除最下面的 混凝土边框以外的其余 3边的边框、台阶状混凝土柱、半台阶状混凝土柱的顶面 上, 最下面的透明聚酯板的下沿接触、 依靠在最下面的混凝土边框的上侧面上, 二 I二面的透明聚酯板搭接在下面的透明聚酯板上,上下透明聚酯板 间釆用 S形不 锈钢钩固定; 透明聚酯板与最下面的混凝土边框的上翻面、其 3 的边框的顶 面、台阶状混凝土柱的顶面、半台阶状混凝土柱的顶面之间采用 构硅橡胶胶结: 上下汇集管安装在混凝土边框外面。
; 实施例 3
- 在建筑物房顶作为混凝土结构层的混凝土平板上增加混凝; £边框、台阶 陶
:瓷柱、 半台阶状陶瓷柱、 陶瓷块; 混凝土边框是与混凝土平板同时浇注的, 台阶 .状陶瓷柱、 半台阶状陶瓷柱、 陶瓷块插在混凝土平板上预留的孔内, 以建筑结构
:;胶固定,采用金属通孔扁盒式太阳能集热体作为混凝 ±结构太 P日能房顶的太阳能 :¾热体, 其余与实施例 1相同。

Claims

权利 要 求
1、一种屋面结构,包括混凝土平板结构层(1.1)、保温材料 (9)、防水材料(10), 其 ί ^征在于: 在混凝土平板结构层 (1.1) 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混凝土框架, 在混 凝土框架范围内的混凝土平板结构层(1.1)上覆盖保温材料(9)和防水材料 (10), 在混凝土框架上位于保温材料 (9) 和防水材料' (ίθ) 的上方安装着平板式太阳 能集热体 (5), 透明盖板(7)覆盖在平板式太阳能集热体 (5)的上方,.并固定 在混凝土框架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屋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框架包括混凝土 边框 (1.2), 位于混凝土边框 (1.2) 内的两侧呈台阶状的混凝土中间隔板或柱
(1.4), 单侧呈台阶状的混凝土侧板或柱(1.5),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体(5)通过 沲凝土中间隔板或柱(1.4)、 混凝土侧板或柱(1.5)上的台阶状结构固定在混凝 土框架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屋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式太阳能集热 体 (5) 采用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平板式太阳能集热体。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屋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平 '板式太阳能集热体是通孔扁盒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 3或 4所述的屋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黑瓷复合陶瓷太 1¾板平板式太阳能集热体基体是普通陶瓷,表面层是以提钒尾渣为主要原料的钒 钛黑瓷。
6、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屋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 在混凝土边框 (1.2) 与混凝 土侧板 (1.5) 之间或者混凝土侧板 (1.5) 与中间隔板 (1.4) 之 |;|, 以及中间隔 板 (1,.4) 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块 (1.3)。
7、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屋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 在混凝土中间隔板或柱(1.4) 和混凝土侧板 (1.5) 上, 相隔一定距离, 设置有缺口。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屋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 乎板式太阳能集热体(5) 的 进出口位于中间隔板 (1.4) 和侧板 (1.5) 的缺口位置, 上下相邻的平板式太阳 能集热体(5)进出口之间采用管连接; 最下方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体(5)进出 口与下汇集管(8)连接, 最上方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体(5) 的进出口与上汇集 管 (4) 连接, 下汇集管 (8) 通过下循环管 (11) 与水箱 (2) 的下循环口连接, 上汇集管 (4) 通过上循环管 (3) 与水箱 (2) 的上循环口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或 3所述的屋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 最下面的混凝土边 框 (1.2) 的高度高于其余 3边的边框及混凝土中间隔板或柱 (1.4) 和混凝土侧 板 (1.5):的顶面构成的平面。
ίθ、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屋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 除底边以外, 昆凝土平面结 构层 (1.1) 到其余混凝土边框 (1.2)、 混凝土中间隔板或柱 (1.4) 和混凝土侧 板或柱 (1.5) 顶面的高度 为 100— 350毫米; 混凝土中间隔板或柱 (1.4) 和 混凝土侧板或柱 (1.5) 的台阶平面到顶面的高度 为 40— 150 ¾米; 混凝土中 间隔板或柱 (1.4) 的底寛 Η3为 50— 200毫米; 混凝土中间隔板或柱(1.4) 的顶 寛 为 30— 100毫米。
11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屋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 底层的透明盖板 (7) 由底 边的混凝土边框 (1.2) 支撑, 其他各层透明盖板 (7) 依次搭接在下层透明盖板 之上, 上下透明盖板之间采用 S形不锈钢钩固定; 透明盖板 (7) 覆盖在底边混 凝土边框外的其余 3边的混凝土边框(1.2)、 混凝土中间隔板或柱 1.4)和混凝 土侧板或柱 (1.5) 的顶面构成的同一平面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屋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 透明盖板(7)采用单层或 双层结构, 透明盖板 (7) 与底边混凝土边框 (1.2) 的上侧面、 其余混凝土边框
(1.2) 的顶面、 混凝土中间隔板柱 (1.4) 以及混凝土侧板或柱 (1.5) 的顶面之 间采用耐老化的建筑结构胶胶结、 密封, 或者在胶结、 密封的前提下进一歩用螺 栓固定。
1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屋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 ¾框 (1.2)、 混 凝土中间隔板或柱 (1.4)、 混凝土侧板 (1.5) 和混凝土块 (1.3) 是与混凝土平 拆结构层 (1.1) 同体浇注成型, 或者是另外浇注成型后固定在混凝土平板结构 层 (1.1) 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屋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框架即混凝 土边框(1.2), 位于混凝土边框(1.2) 内的两侧呈台阶状的混 I土中间隔板或柱
(1.4), 单侧呈台阶状的混凝土侧板或柱 (1.5)可以选择其他非余.属材料、 金属 材料、 有机材料制造的边框(1.2)、 中间隔板或柱(1.4)、 侧板或柱(1.5)替代。
PCT/CN2011/000127 2010-02-03 2011-01-27 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 WO2011095047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48866A CN101787775B (zh) 2010-02-03 2010-02-03 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
CN201010104886.6 2010-02-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95047A1 true WO2011095047A1 (zh) 2011-08-11

Family

ID=42531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1/000127 WO2011095047A1 (zh) 2010-02-03 2011-01-27 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87775B (zh)
WO (1) WO201109504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6763A (zh) * 2016-04-15 2016-08-10 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嵌入式光伏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7775B (zh) * 2010-02-03 2011-06-29 曹树梁 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
CN102829502A (zh) * 2012-09-03 2012-12-19 黄日新 低成本太阳能热水供应和采暖系统装置
CN103216961B (zh) * 2013-05-13 2015-07-08 曹树梁 太阳能集热系统内保温材料的支撑结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3430Y (zh) * 1993-11-19 1995-07-12 张钢 太阳能热水池
CN2394981Y (zh) * 1999-09-13 2000-09-06 孙茂林 一种与建筑平顶屋面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器
JP2004353194A (ja) * 2003-05-27 2004-12-16 Misawa Homes Co Ltd 太陽電池パネル及び外断熱構造
CN1821524A (zh) * 2006-03-15 2006-08-23 浙江大学 太阳能纵向聚光集热式屋面构件
CN201014782Y (zh) * 2007-02-13 2008-01-30 罗宪安 太阳能卧式水箱全天候热水器
CN201172920Y (zh) * 2008-03-28 2008-12-31 上海理工大学 模块装配式一体化太阳能集热屋顶
CN101592404A (zh) * 2008-05-26 2009-12-02 曹树梁 具有空气保温层的陶瓷太阳板
CN101787775A (zh) * 2010-02-03 2010-07-28 曹树梁 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2373A (en) * 1977-07-26 1980-09-16 Davis Michael A Ceramic solar collector
CN1240917C (zh) * 2002-08-26 2006-02-08 株式会社Om太阳能协会 太阳能系统建筑
CN101603357B (zh) * 2006-06-20 2012-05-23 曹树梁 陶瓷太阳能房顶
CN101493264A (zh) * 2008-12-12 2009-07-29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会 屋顶太阳能集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3430Y (zh) * 1993-11-19 1995-07-12 张钢 太阳能热水池
CN2394981Y (zh) * 1999-09-13 2000-09-06 孙茂林 一种与建筑平顶屋面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器
JP2004353194A (ja) * 2003-05-27 2004-12-16 Misawa Homes Co Ltd 太陽電池パネル及び外断熱構造
CN1821524A (zh) * 2006-03-15 2006-08-23 浙江大学 太阳能纵向聚光集热式屋面构件
CN201014782Y (zh) * 2007-02-13 2008-01-30 罗宪安 太阳能卧式水箱全天候热水器
CN201172920Y (zh) * 2008-03-28 2008-12-31 上海理工大学 模块装配式一体化太阳能集热屋顶
CN101592404A (zh) * 2008-05-26 2009-12-02 曹树梁 具有空气保温层的陶瓷太阳板
CN101787775A (zh) * 2010-02-03 2010-07-28 曹树梁 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6763A (zh) * 2016-04-15 2016-08-10 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嵌入式光伏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7775B (zh) 2011-06-29
CN101787775A (zh) 201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5292B (zh) 一种工业厂房场馆及其搭建方法
CN201443148U (zh) 太阳能光热单元式幕墙
WO2011095047A1 (zh) 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
WO2013170764A1 (zh) 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一体化复合板
CN205577271U (zh) 一种集成智能换热系统的bipv光伏屋顶
CN100445666C (zh) 全塑太阳能集热器
CN206037449U (zh) 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与屋面及通风空调系统
CN106440416B (zh) 一种高性能集热太阳能光热与屋面一体化集成系统
CN2861334Y (zh) 空心太阳能集热墙
CN2818613Y (zh) 可转换阳光热能的装配式墙体
CN105910300A (zh) 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与屋面及通风空调系统
CN2915998Y (zh) 太阳能屋顶
CN106149870A (zh) 能源房
CN202417227U (zh) 一种光热建筑一体化的转角式集热落地光热窗
CN101373106A (zh) 太阳能阳台栏杆
CN205421658U (zh) 平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集热屋顶结构
CN201363919Y (zh) 阳台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CN102061785A (zh) 与原房顶共用结构层保温层防水层的太阳能房顶
CN208518401U (zh) 一种轻钢厂房
CN202866150U (zh) 一种太阳能建筑墙板
CN207829326U (zh) 新型太阳能瓦屋顶安装结构
CN102108762B (zh) 混凝土结构太阳能房顶
CN204329354U (zh) 与阳台一体化的装配式陶瓷板太阳能集热器及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828178Y (zh) 一种可转换阳光热能的构件式墙体
CN201228414Y (zh) 太阳能热能转换屋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173932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DPE1 Request for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filed after expiration of 19th month from priority date (pct application filed from 2004010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3932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