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0145623A1 - 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订阅业务的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订阅业务的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0145623A1
WO2010145623A1 PCT/CN2010/075036 CN2010075036W WO2010145623A1 WO 2010145623 A1 WO2010145623 A1 WO 2010145623A1 CN 2010075036 W CN2010075036 W CN 2010075036W WO 2010145623 A1 WO2010145623 A1 WO 2010145623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essage
sbc
channe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7503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任勤
吴晨
王翠钟
Original Assignee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RU2012113954/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RU2493665C1/ru
Priority to BR112012009624A priority patent/BR112012009624A2/pt
Priority to AU2010262201A priority patent/AU2010262201B2/en
Priority to EP10789019.6A priority patent/EP2482498B1/en
Priority to MX2012004998A priority patent/MX2012004998A/es
Priority to US13/258,333 priority patent/US8656032B2/en
Publication of WO2010145623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0145623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4Presence management, e.g. monitoring or registration for receipt of user log-on information, or the connection status of the users

Definitions

  • S is proposed by the third-generation partner (3 PP, 3dGe e a o aTt e shp POec), which is a living medium, supports multi-media, and the user terminal provides the multimedia rest of the sheep.
  • S is in P, and it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public.
  • GPRS general grouping
  • Ge e a ac e RadoSeTVce ( / A , WTeess oca Aea ewo ) and other group connections, it can be globally available.
  • the presentation is to inform the user terminal of the availability, availa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 other user terminal. Whether the other user terminals are present, or the user terminal is in the user terminal information, that is, the information is nearly busy (in the presence or the like, and the information of each user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ode and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is presented). The example shows whether the user terminal has the capability of audio, video, ie, a message, etc. Each of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is presented.
  • the user terminal is presented in the same way.
  • Each of the large information capabilities, high frequencies, and capabilities of each of S raises higher requirements than others.
  • the aspect is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ies of each phase, and the other is the process of softwareization.
  • 5 1 S present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each reference frame, 1 shown, wherein the S-terminal viewer and the user-agent (PA, ese ce se Age) angular presentation agent (A, ese ceAge) are located in the middle (AS) , App ca o Seve ) concerning Resource Lists (RLS, Reso ce s SeTVe) are also used for each function, and other ASs can be regarded as the examiners of E, ese ceE y. Most of them are connected to the (SP, Sesso a za o ooco) or a ee-oriented rendering function. In Pe, it allows the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PA to the rest.
  • PA S-terminal viewer and the user-agent
  • A ese ceAge
  • AS App ca o Seve
  • RLS Resource Lists
  • PA can be any possibility
  • the information source take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the location register 5 in the example exchange (R, oe oca o Regse, each GPRS support in GPRS (SGS, SevceGPRS Spope), or each call control function of S ( SCSCF, SeTVceCa Se so Co o F co )
  • Step 201 S The viewer on the terminal uses the program to present its presentation list
  • Step 204 The rules are specific to each of the roles of Wuqi RS.
  • Steps 205 to 208 RS are in the identity of the person, 20 O, SCSCF CSCF and SBC special S terminal.
  • Step 209 to step 212 RS introduces OTFY, which does not include any presence information and SCSCF and PCSCF special S terminals.
  • Step 213 to step 216 S terminal 20 O respectively SCSCF PCSCF SBC and special R S
  • step 217 to step 220 the information in the RLS resource list is collected by all the information of the rest, and the R S is used to introduce the OTFY to the SCSCF CSCF and the SBC special S terminal respectively.
  • the OTFY includes all the presence information received on the P A of Hugh.
  • the S-Terminator wants to take the present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S-Terminator needs to use the SbscTbe command and the information to notify the OTFY command RS to interact, even in the least interaction, S-viewer and The RS needs to interact six times with P commands.
  • Step 301 to step 306 R S to the list of resources in the resource list S bscTbe , Eve Pese ce, by R S
  • the SCSCF in the CSCF is located in the CSCF.
  • the CSCF uses a ee to connect to the SS, and the SCSCF is located.
  • the S bsc is specific to the PA.
  • Step 307 to step 310 20 O SCSCF special CSCF to R S
  • Step 311 includes the OTFY with the presence information, directly SCSCF in RS
  • Step 312 SCSCF in R S will be special OTFY message special R S
  • the processes shown in 2 and 3 can be seen in the S terminal.
  • the upper S terminal R S needs to interact with at least P commands, and the S terminal R S needs to have at least twelve commands. At least S also requires an interaction order.
  • the information of each user terminal is allowed to be multi-hit, the multi-user terminal crosses, and the rest is frequent, which will cause the OTFY information to explode and the high frequency of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 the large, common allocation of call resources in S is occupied by capacity resources.
  •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method for each of the P-multi-media systems.
  • the P-channel can be established in the S-terminal and the SBC and the SBC S, and the P-channel on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 is determined by the SBC. Specially sent to the S terminal.
  • the wood plan is
  • the controller SBC receives the message of the multimedia slave S terminal, and establishes a P channel with the SBC S terminal and the SBC resource list.
  • R S finds the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and message P channel friend S terminal in the S terminal.
  • S terminal message contains S terminal Whether there is information on the ability to receive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P channel.
  • the S terminal has the ability to receive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P channel, in the SBC.
  • the SBC receives the message of the R S return message, takes the P address of the R S in the message, generates a P-specific policy for the R S , establishes the P channel of the R S, and sends a message to the S terminal message.
  • the S terminal receives the SBC message, and the SBC directly contacts the S channel of the S terminal, and the SBC receives the message.
  • the R channel for R S is connected to the R S message, including
  • the SBC takes the P address information of the R S of the message returned by the R S , and uses the P address of the R S as the destination address of the number of the S terminal R S .
  • the SBC takes the P address information of the S terminal, and uses the P address of the S terminal as the destination address of the number of the SS terminal.
  • the P chann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S-oriented P channel no longer has the proxy call control function PCSCF and the service call control function SCSCF information.
  • the message of the S terminal includes information about whether the S terminal has the capability of receiving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P channel.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heep includes
  • the sub-gob receives the S-terminal message received by the sheep in the SBC.
  • the S-terminal has the ability to receive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P-channel. It has the second sub-goat.
  • the first child, in SBC, is connected to the R S message on the P channel of each R S for the resource list.
  • the first receiving sub-go in SBC, the message receiving the S return message
  • the sub-gob in SBC, receives the message from the first receiving sub-god, and takes the P address of the S in the message to generate the sub-go, in SBC, to generate the P-specific P-S, which is built in SBC.
  • SBC RS with the same P channel
  • the second child in the SBC, in the S terminal
  • the second receiving sub-go in the S terminal, the message for receiving the SBC message
  • the third child in the S terminal, is connected to the SBC on the S channel of the SBC to the S terminal.
  • the third receiver in the SBC, receives
  • the second generation sub-goat generates a special strategy for the S terminal and a second establishment sub-goat to establish the same P channel of the SBC S terminal.
  • the first sheep includes
  • the first generated child generates a P-specific strategy for R S, including the P address information of the S of the R S return message of the wanted sheep, and the P address of the R S is used as the destination address of the number of the S terminal R S .
  • the second generating sub-gene generates a P-specific policy for the S-terminal, including the P-address information of the S-terminal, and the P-address of the S-terminal as the destination address of the number of the R S S terminal.
  • the SCC receives the message of the S terminal
  • the SBC will establish a P channel facing the RS and a P channel facing the S terminal. After the P channel is established, the RS will find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 terminal that is found. P channel friend S terminal.
  • the information of the P channel established by the locality is not R S, the information is not large, and the information efficiency is also high, as long as the S terminal supports the capability of P. Description
  • the basic idea of this is to receive the message of the S terminal in the SBC, and whether the message S terminal has the capability of receiving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P channel. With the capability, the SC will establish a P channel facing the RS and a P channel facing the S terminal, in the P channel.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is completed, the RS will find the P channel friend on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 terminal.
  • the information of the P channel established by the locality is not R S, the information is not large, and the information efficiency is also high, as long as the S terminal supports the capability of P.
  • the S-terminal is redirected to the SBC.
  • S bscTb The format of the message, the message information is added in the S bscTbe message, and the S terminal that does not indicate the S bscTbe message has the capability of receiving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P channel, so whether the SBC is established in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S SBC and the SBC S terminal.
  • the P channel, the P channel does not carry the same large information of the RSS terminal, especially the information subscribed to the RSS terminal S terminal, generally speaking, the information is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existing management methods, SCSCF CSCF and PCSCF, etc.
  • Step by step SBC, SBC and S terminal will be in phase with the information special S terminal. Since the information is particularly involved, the direct communication must be accompanied by the same message.
  • the effective information to be carried is not large, and the same message format is, and the effectiv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itself is less. The information is less efficient.
  • Step 401 The terminal presents a list to it S bscTbe , S bscTbe It is stated that the core S terminal itself has the function of presenting the reception of each P channel, that is, whether it has the capability of receiving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P channel.
  • Step 402 If the S bscTbe and S bscTbe of the S terminal received by the SBC support the OTFY P channel friend, if the core has the core capability, the force is allocated in the SBC, and the S bscTbe is removed.
  • Step 403 CS b SBC S bscTbe special SCSCF,
  • Step 404 The SCSCF sets the S bsc be special rule phase R S .
  • Step 405 R S 20 O Special SCSCF
  • Step 406 SCSCF R S 20 O Special PCSCF
  • Step 408 The SBC receives the 20 O address of the RS, and presents the communication destination address of the OTFY to the P channel address of the RS BC for the RS.
  • the SBC generates a special policy locally, and uses the P address of the RS as the SBC S.
  • the destination address of the terminal information is sent to the same P channel of the SBC RS, and the 20-bit S terminal of the P-channel user terminal is abstracted.
  • the SBC RS returns 20 O to take the P address information of the RS, and uses the RS address as the destination address of the number of the S terminal RS. It is understood in the art that it is easy to generate a P-specific strategy for RS by using the aforementioned P address information of the RS.
  • Step 409 The S terminal receives the 20 O message that is not in the SBC, and directly communicates the S channel of the SBC to the S terminal, to the air channel facing the S terminal, to open the S terminal and the P channel, and the SBC receives the special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air traffic.
  • the address is generated by the same address-specific policy as the S-terminal SBC, and the P-channel of the S-terminal SBC is perfected, and finally the P-channel is established in the S-terminal SBC and the SBC RS.
  • the P channel is established, the OTFY information collected by the RLS is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P channel SBC of the R S SBC, and the S channel is connected to the S channel of the SBC S terminal.
  • the above P channel will be the OTFY information.
  • the S terminal is in the middle, the SBC will receive the termination of the S terminal, the SBC in the S replaces the S terminal, the S terminal is the same as the SBC, the SBC RS is the same as the P channel, the information is large, and the message frequency is high. The information is in the P channel, and the PCSCF and SCSCF information is no longer available. OTFY message collected by R S P channel directly
  • each of the P-multi-media sub-systems includes receiving sheep 50, establishing sheep 51, sheep 52 and sheep 53, wherein, receiving The sheep 50 is in the controller SBC, and receives the multimedia slave system S terminal.
  • the message in the SBC S terminal, and the SBC resource RS, establish the P channel sheep 52 in the RS, and after receiving the information to find the subscribed information, the information found by the sheep 52 and The message of the message establishes the P channel friend S terminal established by the sheep 51.
  • the message of the S terminal includes information about whether the S terminal has the capability of receiving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P channel.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heep 51 includes the first sheep 510, the second child 511, the first sheep 512, the first receiving sheep 513, the child sheep 514, the first child 515, the first child 516, a second child 517, a second receiving child 518, a third child 519, a third receiving child 520, a second generating child 521, and a second establishing child 522, wherein the first child 510 is in the SBC, and the root receiving sheep receives the Whether the message S terminal of the S terminal has the capability of receiving information by the P channel, has the second child 511, the second child 511 is in the SBC, in the SBC, the S terminal P channel, the first child 512 in the SBC, and the resource-oriented RS The channel is connected to the RS message, and the receiving sub-speaker 513 is in the SBC, and receives the RS return.
  • the P address of the S in the message is generated in the SBC, and the P-specific strategy for generating the S-specific P-segment is established in the SBC, and the P channel is the same as the P channel.
  • the message to the S terminal message is received by the second receiver 518 in the S terminal, the message receiving the SBC message is the third child 519 in the S terminal, and the S channel is connected to the S terminal of the S terminal.
  • the SBC third receiving sub-golf 520 is in the SBC, and receives the second generating sub-goal 521 to generate a special strategy for the S-terminal to establish the sub-goat 522 to establish the same P channel of the SBC S terminal.
  • the first child 512 includes a parser, a remover, a replacer, and a child, where the parser is removed from the message that will parse the received S terminal.
  • the first generating child 516 generates a P-specific strategy for R S , including the P address information of the R S of the message of the R S return of the sheep, and the R S address is used as the destination address of the number of the S terminal R S .
  • the second generator 521 generates a P-specific policy for the S-terminal, which includes the P-address information of the S-terminal, and the P-address of the S-terminal as the destination address of the number of the R S S terminals.
  • the P multi-media system shown in this 5 Each system is a method of the former P multi-media system,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sheep in the system shown in Fig. 5 can be understood by referring to the phases in the methods of the former P multi-media system, each sheep, The function of the child and the child can be applied to the program on the external device, but also can be us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P多媒休子 統 中 各的方法 統 木領域
本 涉及 P多媒休子 統( S, P edaS bsyse )中的 S 終端的 各 木, 尤其涉及 S 中的 信息 大且 頻率高 的 各 木。 背景 木
S 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 (3 PP, 3dGe e a o aTt e shp POec ) 提出的 于 P的 , 其 了 介 而 活的 各 , 支持多媒休 , 用戶終端提供羊 的多媒休止各。 S 是 于 P的 , 接 木 , 除了可以 通用分組 各(GPRS, Ge e a ac e RadoSeTVce ( / A , WTeess oca Aea ewo )等分組接 提供 各外, 近可以 全球
統 (GS , Goba Sys e o ob e Co ca o s 、 統
統 ( TS, ve sa ob eTeeco ca o sSys e )等
提供 各。
在 S 中, 呈現是 告 介用戶終端 于另 介用戶終 端的可 、 可用性及通信 的 各。 呈現 各 出其它用 戶終端是否在 , 或者, 果用戶終端在 則 用戶終端的 信 息, 即 前是 的近是繁忙的 ( 在參 或是 在 等 而且, 呈現 各可 用戶終端 通信方式和通信能力的 信息, 例 呈現用戶終端是否具有音頻、 視頻、 即 消息等能力。 各的 般 呈現信息的 、 通 未 。
在典型的 S 中, 于呈現 各的特 , 用戶終端 同 呈現 各, S 中各 各的大量信息 能力、 高頻率、 能力提出了比 其他 各更高的要求。 要 呈現 各的 , 方面是提高各 相 各的 能力, 另 方面是軟件上 化 各的 流程。
5 1 S呈現 各參考框架示意 , 1所示, 其中, S終端 察者和狀 呈現用戶代理(P A, ese ce se Age )的 角 呈現代理 ( A, ese ceAge )是位于 中的 介 各 (AS, App ca o Seve )„ 資源列表 各 (RLS, Reso ce s SeTVe ) 也這 于 各 的功能,提供其他 各的AS可以看作力 休 ( E, ese ceE y) 的 察者。 各 各 同交互的接 大多數都 于 S的 (SP, Sesso a za o ooco )接 或 a ee 接 的面向 呈現的功能 。 而 于 Pe 接 , 它允許 介 各 作力P A向 休的 呈現信息。 P A可以 任何可能的 信息源中 取用戶終端的 信息, 例 路交換 中的 位置寄存器5 ( R, o e oca o Regse 、GPRS 中的 各GPRS支持 (SGS , SevceGPRS S ppo ode), 或者 S 的 各呼叫 控制功能 休 (SCSCF, SeTVceCa Se so Co o F c o )
2 S終端向R S 信息的列表流程 2所示, S 中 現狀 呈現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驟
0 步驟 201 S 終端上的 察者 用程序向它的 呈現列表
S bscTbe , 的事件 ( ve ) Eve s, 表明核 求 是 送到 介列表而不是羊 休。
步驟202至步驟20 S bscTbe SBC特 到 呼叫 控 制功能 休( CSCF, e oga gCa Sesso Co To F c o ) 再特5 SCSCF, 此 規則。 步驟204 將 的規則特 到有吳起R S作用的 各 。 步驟205至步驟208 R S在 者的身份 和 , 20 O , SCSCF CSCF及SBC特 S終端。 步驟209至步驟212 R S 介 OTFY , 此 其中不 包括任何 呈現信息 且 SCSCF及PCSCF特 S終端。
步驟213至步驟216 S終端 20 O 分別 SCSCF PCSCF SBC而特 R S
步驟217至步驟220 RLS 資源列表中逐 所有的 休的 信息, 收集到足 的信息 , R S將戶生另 介 OTFY 分別 SCSCF CSCF及SBC特 S終端。 OTFY 中包括 了 休的P A上收到的所有呈現信息。
2所示的流程 可以看出, 介 S終端 察者想要 休的 呈現信息 , S終端 察者需要 用狀 S bscTbe命 令和信息通告 OTFY命令 R S交互, 即使在交互最少情況下, S 察者和R S均需要交互六次 P命令。
3 R S 資源列表中 介 休的信息流程 , 3所 示, 休步驟 下
步驟 301 至步驟 306 R S 向資源列表中的 介 休 出 介 S bscTbe , 中的Eve Pese ce, 由 R S
中的 SCSCF特 至 休所在 的 CSCF, CSCF使用 a ee 接 SS, 得出狀 休所在的 SCSCF, 將S bsc be 特 至 PA
步驟307至步驟310 20 O , SCSCF特 CSCF 到R S
步驟 311 包含有 休 呈現信息的 OTFY, 直接特 R S 中的 SCSCF
步驟312 R S 中的 SCSCF將 特 未的 OTFY消息特 R S
步驟313至步驟314 R S 20 O , SCSCF特 。
2及 3所示的 流程中可以看 介 S終端 介 休的 ,在 的 上 S終端 R S 同 需要交互至少 P 令, S終端 R S 同的 各同 需要 至 少十二 令。 在 S也至少需要交互 令。 呈現 各允許 介用戶終端 多 休的信息, 多 用戶終端交叉 , 休 化頻繁, 將引起 OTFY信息爆炸,大量信息的高頻率 。 于 S 中各 各 各的 相 大, 同 常的呼叫資源的 分配 容量資源的占用。 內容
有 于此, 本 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 P多媒休子 統 中 各的方法 統, 能在 S終端及SBC 同以及SBC S 同建 立 P通道, S在 找出相 的 信息 上 的 P通道由 SBC 特 送至 S終端。
到上 目的, 本 的 木方案是 的
P多媒休子 統 中 各的方法, 包括
控制器SBC接收到多媒休子 統 S終端的 消 息 , 在所 SBC S終端 同、 以及 SBC 資源列表 各 R S 同建立 P通道
R S在 S終端 找出所訂 的 信息 ,將 信息及 消息 P通道友 S終端。
, S終端 的 消息中包含 S終端 是否具有通 P通道接收 信息能力的信息。
, 建立 P通道, 包括
所迷SBC 接收到的 S終端的 消息
S終端具有通 P通道接收 信息能力 ,在所 SBC中
S終端 P通道, 面向資源列表 各 R S的 P通道接 □向 R S 消息
SBC接收到 R S返 的 消息的 消息 , 取所 消息中的 R S的 P地址, 生成面向 R S的 P特 策略, 建立 R S 同的 P通道, 向 S終端 消息的 消息
S終端接收到 SBC的 消息 , 直接 SBC面向 S終端的 P通道接□ , SBC接收到
面向 S終端的特 策略, 建立 SBC S終端 同的 P通道。
, 面向 R S的 P通道接□向 R S 消息, 包括
解析 接收到的 S終端的 消息, 去除
消息中的 S終端的是否具有通 P通道接收 信息能力的 信息, 將 消息中的 S終端的地址信息替換 面向 R S 的 P 通道接□地址, 代理呼叫 控制
Figure imgf000007_0001
PCSCF及服各呼叫 控制功能SCSCF R S
, SBC 取所 R S返 的 消息所 的 R S 的 P地址信息, 將 R S的 P地址作力 S終端 R S 的數 的目的地址
面向 S終端的 P特 策略, 包括 SBC 取所 S終端的 P地址信息, 將 S終端的 P地址作力 S S終端的數 的目 的地址。
, 在所 SBC S終端 同、 以及 SBC 資源 各 R S 同建立 P通道 , 面向 S的 P通道中不再 代理呼叫 控制功能PCSCF及服各呼叫 控制功能SCSCF 信息特 。
P多媒休子 統 中 各的 統, 包括
接收羊 , 于 控制器S C中, 于接收 媒休子 統 S 終端的 消息
建立羊 , 于在所 接收羊 接收到 S終端的
消息 , 在所 SBC S終端 同、 以及 SBC 資源列表 各 R S 同建立 P通道
羊 , 于 R S中, 于在接收到 找出所訂 的 信息 以及
羊 , 于 R S中, 于將 羊 所查找出的 信 息以及 消息的 消息 建立羊 所建立的 P通道友
S終端。
, S終端 的 消息中包含 S終端 是否具有通 P通道接收 信息能力的信息。
, 所述建立羊 包括
子羊 于 SBC中 于根 接收羊 接收到 的 S終端的 消息 S終端是否具有通 P 通道接收 信息能力, 具有 第二 子羊
第二 子羊 , 于 SBC中, 于在所 SBC中 S 終端 P通道
第 子羊 , 于 SBC , 于 面向資源列表 各 R S 的 P通道接 向 R S 消息
第 接收子羊 , 于 SBC , 于接收 S返 的 消息的 消息
子羊 , 于 SBC , 于在所 第 接收子羊 接收到 消息的 消息 , 取所 消息中的 S的 P地址 第 生成子羊 , 于 SBC , 于生成面向 S的 P特 第 建立子羊 , 于 SBC中, 于建立 SBC R S 同的 P通道
第二 子羊 , 于 SBC中, 于向 S終端
消息的 消息
第二接收子羊 , 于 S終端中, 于接收 SBC 的 消息的 消息
第三 子羊 , 于 S終端中, 于 SBC面向 S終端的 P通道接 向 SBC
第三接收子羊 , 于 SBC中, 于接收
第二生成子羊 , 于生成面向 S終端的特 策略 以及 第二建立子羊 , 于建立 SBC S終端 同的 P通道。
, 第 子羊 包括
解析子 , 于將解析 接收到的 S終端的 消 息
去除子 , 于去除 消息中的 S終端的是否 有通 P通道接收 信息能力的信息 替換子 , 于將 消息中的 S終端的地址 信息替換 面向 R S的 P通道接 地址 以及
子 , 于 代理呼叫 控制功能PCSCF及服各呼叫 控制功能SCSCF R S
, 第 生成子羊 生成面向 R S的 P特 策略,包括 通迂 羊 的 R S返 的 消息所 的 S的 P地址信息, 將 R S的 P地址作力 S終端 R S 的數 的目的地址
第二生成子羊 生成面向 S終端的 P特 策略, 包括 根 取所 S終端的 P地址信息, 將 S終端的 P地址作力 R S S終端的數 的目的地址。
本 明中, 在SBC接收到 S終端的 消息 ,
消息 S終端是否具有通 P通道接收 信 息能力, 在 具有上 能力 , SBC將建立面向 R S的 P通道以 及面向 S終端的 P通道, 在 P通道建立完成 , R S將所查找 出的 S終端 的 信息 上 的 P通道友 S 終端。 本 所建立的 P通道未 R S上的 信息, 不 的信息 較大, 而且 信息的效率也較高, 只要 S終端支持 P 的 能力即可。 說明
1 S呈現 各參考框架示意
2 S終端向R S 信息的列表流程
3 R S 資源列表中 介 休的信息流程
4力本 P多媒休子 統 中 各的方法的流程
5力本 P多媒休子 統 中 各的 統的組成 示意 休 方式
本 的基本思想是在SBC接收到 S終端的 消息 , 消息 S終端是否具有通 P通道接收 信息能力,在 具有上 能力 , S C將建立面向R S的 P 通道以及面向 S終端的 P通道, 在 P通道建立完成 , R S將 所查找出的 S終端 的 信息 上 的 P通道友
S終端。本 所建立的 P通道未 R S上的 信息, 不 的 信息 較大, 而且 信息的效率也較高, 只要 S終端支持 P 的 能力即可。
本 的目的、 木 和 更 清楚 , 以下奉 參照 , 本 步 細說明。
本 明中, 通 重新 S 終端 往 SBC 的
(S bscTb ) 消息的格式, 在S bscTbe消息中新增 介信息 , 未指示 S bscTbe消息的 S終端是否具有通 P通道接收 信息能 力,以此通 SBC是否在R S SBC 同以及SBC S終端 同建立 P通道, 以 P通道未承載R S S終端 同的 較大的 信息, 特別是在R S S終端 S終端所訂 的 信息 , 般而言 信息的 比較大, 而 果仍 現有的 理方式, SCSCF CSCF及PCSCF等逐步特 SBC, SBC再 S 終端 同相 的 將 信息特 S終端。 由于信息特 涉及的 較多, 直接通信的各同 同需要通 相 的 消息未
的消息是否 成功, 因此將 承載的有效 信息不大, 且, 各 同消息 格式是 的, 本身承載的有效信息就較少, 將 信息 的效率較低。
4力本 P多媒休子 統 中 各的方法的流程 , 4所示,本 P多媒休子 統 中 各的方法 休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 401 S 終端上向它的 呈現列表 S bscTbe ,S bscTbe 中說明核 S終端自身具有呈現 各 P通道接收的功 能, 即 有是否具有通 P通道接收 信息能力。
步驟402 SBC 所收到的 S終端 的 S bscTbe , S bscTbe 中是否支持 OTFY P通道友 , 果具有核 能力, 則力本 在SBC中分配 介 P通道, 同 去除S bscTbe 中的 (是否具有通 P通道接收 信息能力的字 ) 將 S bsc be PCSCF,在 S bsc be 消息 前,SBC 將 分配的面向 的 P通道 作力 S bscTbe中的 S 用戶終端 信息以代替 S終端 。
步驟403 CSCF SBC 的 S bscTbe 特 SCSCF,
規則, 規則 前 2中步驟203 中 的 規則 理方式相同, 步驟中的 規則的 休 理方式可參見 中的 休規定, 里不再 。
步驟404 SCSCF將 的 S bsc be 特 規則相 的R S 各 。
步驟405 R S 20 O 特 SCSCF
步驟406 SCSCF R S 20 O 特 PCSCF
步驟407 CSCF R S 20 O 特 SB
步驟408 SBC收到R S的20 O 地址特 地址的 , 于 呈現 各, R S BC面向R S的 P通道地址作力 OTFY 各的通信 目的地址。 SBC在本地生成特 策略,將R S的 P地址作力 SBC S 終端信息的目的地址, 送完善了 SBC R S 同的 P通道, 將 P通道 用戶終端 抽象 的 20 O 特 S終端。 , SBC R S返 的20 O 取所 R S的 P地址信息,將 R S地址作力 S終 端 R S的數 的目的地址。 本領域 木 理解, 通 前述的R S的 P地址信息, SBC生成面向 R S的 P特 策略是容易 的。
步驟409 S終端收到 SBC 未的 20 O 消息 , 直接 SBC 的 P通道面向 S終端的 通信, 向 面向 S終端的 空教 , 以打通 S終端 SBC 同 P通道, SBC收到 空教 特 涉及的特 地址,生成 S終端 SBC 同的 地址特 策略, 而完善 S終端 SBC 同的 P通道, 最終在 S終 端 SBC 同、 SBC R S 同建立了 貫通的 P通道。
此 P通道建立完成,RLS收集的 OTFY信息直接通 R S SBC 同的 P通道 SBC 接 , SBC再 SBC S終端 同的 P 通道 S終端 接 , 上述的 P通道將 OTFY信息特
S終端。
本 明中, S終端在 的 中, SBC將 接收到的 S終 端的 終結, 由 S 中的 SBC代替 S終端 , 在 S終端 SBC 同, SBC R S 同 P通道, 信息 大, , 消息頻率高的 OTFY信息在 P通道中 , 不再 PCSCF 及SCSCF 信息特 。 R S收集到的 OTFY消息 P通道直接
SBC, SBC將 OTFY消息 P通道直接特 S終端, 有效抑制 OTFY消息 于 各的 , 減少了 統的 各 于呼叫 各呼叫 的占用, 有效提高 各支持 各的 各容量均 速度。 5力本 P多媒休子 統 中 各的 統的組成 示意 , 5所示, 本 P多媒休子 統 中 各的 統包括接收 羊 50、 建立羊 51、 羊 52和 羊 53, 其中, 接收羊 50 于 控制器SBC中, 于接收多媒休子 統 S終端的
消息 建立羊 51 于在接收羊 50接收到 S終端的
消息 , 在所 SBC S終端 同、 以及 SBC 資源 各 R S 同建立 P通道 羊 52 于 R S中, 于在接 收到 找出所訂 的 信息 羊 53 于 R S中, 于將 羊 52所查找出的 信息以及 消息的 消息 建立羊 51所建立的 P通道友 S終端。 其中, S終 端 的 消息中包含 S終端是否具有通 P通道接收 信息能力的信息。
6力本 建立羊 的組成 示意 , 6所示, 本 的建 立羊 51 包括第 子羊 510、 第二 子羊 511、 第 子羊 512、 第 接收子羊 513、 子羊 514、 第 生成子羊 515、 第 建立子羊 516、 第二 子羊 517、 第二接收子羊 518、 第三 子羊 519、 第三接收子羊 520、 第二生成子羊 521和第二建立子羊 522, 其中, 第 子羊 510 于 SBC中, 于根 接收羊 接收到的 S終端的 消息 S終端是否具有 P通道接收 信息能力, 具有 第二 子羊 511 第 二 子羊 511 于 SBC中, 于在所 SBC中 S終端 P通道 第 子羊 512 于 SBC中, 于 面向資源 各 R S的 P通道接 向 R S 消息 第 接收子羊 513 于 SBC中, 于接收 R S返 的
息的 消息 子羊 514 于 SBC中, 于在第 接收子羊 513 接收到 消息的 消息 , 取所 消息中的 S的 P地址 第 生成子羊 515 于 SBC中, 于生成面向 S的 P特 策略 第 建立子羊 516 于 SBC中, 于建立 SBC R S 同的 P通道 第二 子羊 517 于 SBC中, 于向 S終端 消息的 消息 第二接收子羊 518 于 S終端中, 于接收 SBC 的 消息的 消息 第三 子羊 519 于所述 S終端中, 于 SBC面向 S 終端的 P通道接 向 SBC 第三接收子羊 520 于 SBC中, 于接收 第二生成子羊 521 于生成面向 S終端的特 策略第二建立子羊 522 于建立 SBC S 終端 同的 P通道。 其中, 第 子羊 512包括解析子 、 去除子 、 替換子 和 子 , 其中, 解析子 于將解析 接收到 的 S終端的 消息 去除子 于去除
消息中的 S終端的是否具有通 P通道接收 信息能力的信 息 替換子 于將所述 消息中的 S終端的地址信 息替換 面向 R S的 P通道接 地址 子 于 代理呼叫 控制功能PCSCF及服各呼叫 控制功能SCSCF
S。 其中, 第 生成子羊 516生成面向 R S的 P特 策略, 包 括 通迂 羊 的 R S返 的 消息所 的R S的 P地址信息, 將 R S地址作力 S終端 R S 的數 的目的地址。第二生成子羊 521生成面向 S終端的 P特 策略, 包括 根搪 取所 S終端的 P地址信息, 將 S終端的 P地址作力 R S S終端的數 的目 的地址。
本領域 木 理解, 本 5所示的 P多媒休子 統 中 各的 統是 前 P多媒休子 統 中 各的方法而 的, 5所示 統中的各 羊 的 功能可參照前 P多媒休子 統 中 各的方法中的相 而理解, 各 羊 、 子羊 及子 的功能可 行于外理器上的程序而 , 也可 相 的 而 。
以上 , 力本 的較佳 而已, 非 于限定本 的 。

Claims

要求
1、 P多媒休子 統 中 各的方法, 其特 在于, 方 法包括
舍祐 控制器 SBC接收到 P多媒休子 統 S終端的
消息 , 在所 SBC S終端 同、 以及 SBC 資源列表 各 R S 同建立 P通道
R S在 S終端 找出所訂 的 信息 ,將 信息及 消息 P通道友 S終端。
2、 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 在于, S終端 的 消息中包含所述 S終端是否具有通 P通道接收 信 息能力的信息。
3、 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 在于, 建立 P通道
SBC 接收到的 S終端的 消息 S終端具有通 P通道接收 信息能力 ,在所 SBC中
S終端 P通道, 面向資源列表 各 R S的 P通道接 向 R S 消息
SBC接收到 S返 的 消息的 消息 , 取所 消息中的 R S的 P地址, 生成面向 R S的 P特 策略, 建立 R S 同的 P通道, 向 S終端 消息的 消息
S終端接收到 SBC的 消息 , 直接 SBC面向 S終端的 P通道接 , SBC接收到
面向 S終端的特 策略, 建立 SBC S終端 同的 P通道。
4、 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特 在于, 面向 R S 的 P通道接 向 R S 消息
解析 接收到的 S終端的 消息, 去除
消息中的 S終端的是否具有通 P通道接收 信息能力的 信息, 將 消息中的 S終端的地址信息替換 面向所述R S的 P通道接 地址, 代理呼叫 控制功能 休 PCSCF及服各呼叫 控制功能 休SCSCF R S
5、 要求3 的方法, 其特 在于, 面向 R S 的 P特 策略
所述SBC 取所 S返 的 消息所 的 R S的 P地址 信息, 將 R S的 P地址作力 S終端 R S的數 的目的地址
所述 面向 S終端的 P特 策略
所述SBC 取所 S終端的 P地址信息, 將 S終端的 P地址作力 R S S終端的數 的 的地址。
6、 要求3 的方法, 其特 在于,在所 SBC S 終端 同、以及 SBC R S 同建立 P通道 , 面向 R S 的 P通道中不再 PCSCF及SCSCF 信息特 。
7、 P多媒休子 統 中 各的 統, 其特 在于, 插接收羊 、 建立羊 、 羊元和 羊 其中,
接收羊 , 于SBC中, 于接收 S終端的 消息 建立羊 , 于在所 接收羊 接收到所述 S終端的
消息 , 在所 SBC S終端 同、 以及 SBC R S 同建 立 P通道
羊 , 于 R S中, 于在接收到 找出所訂 的 信息
羊 , 于 R S中, 于將 羊 所查找出的 信 息以及 消息的 消息 建立羊 所建立的 P通道友
S終端。
8、 要求7所述的 統, 其特 在于, S終端 的 消息中包含所述 S終端是否具有通 P通道接收 信 息能力的信息。
9、 要求8所述的 統, 其特 在于, 建立羊 步包 括第 子羊 、 第二 子羊 、 第 子羊 、 第 接收子羊 、 子羊 、 第 生成子羊 、 第 建立子羊 、 第二 子羊 、 第二 接收子羊 、 第三 子羊 、 第三接收子羊 、 第二生成子羊元和第二 建立子羊 其中,
第 子羊 , 于 SBC中, 于根 接收羊 接收到 的 S終端的 消息 S終端是否具有通 P 通道接收 信息能力, 具有 第二 子羊
第二 子羊 , 于 SBC中, 于在所 SBC中 S 終端 P通道
第 子羊 , 于 SBC中, 于 面向 R S的 P通 道接 向 R S 消息
第 接收子羊 , 于 SBC中, 于接收 R S返 的 消息的 消息
子羊 , 于 SBC中, 于在所 第 接收子羊 接收到 消息的 消息 , 取所 消息中的 R S的 P地址 第 生成子羊 , 于 SBC中, 于生成面向 R S的 P特 策略 第 建立子羊 , 于 SBC中, 于建立 SBC R S 同的 P通道
第二 子羊 , 于 SBC中, 于向 S終端
消息的 消息
第二接收子羊 , 于 S終端中, 于接收 SBC 的 消息的 消息
第三 子羊 , 于 S終端中, 于 SBC面向 S終端的 P通道接 向 SBC
第三接收子羊 , 于 SBC中, 于接收
第二生成子羊 , 于生成面向 S終端的特 策略
二建立子羊 , 于建立 SBC 所述 S終端 同的 P通道。
10、 要求 9 的 統, 其特 在于, 第 子羊 步包括解析子 、 去除子 、 替換子 和 子 其中, 解析子 , 于將解析 接收到的 S終端的
&
去除子 , 于去除 消息中的 S終端的是否具 有通 P通道接收 信息能力的信息
替換子 , 于將 消息中的 S終端的地址 信息替換 面向 R S的 P通道接 地址
子 , 于 PCSCF及SCSCF R
11、 要求 9 的 統, 其特 在于, 第 生成子羊 步 羊 的 R S返 的 消息所 的 R S的 P地址信息, 將 R S地址作力所述 S終端 R S 的數 的目的地址
所述第二生成子羊 步 取所 S終端的 P 也 , , 也 S P 也 也R S 合所也 S 的 目的 。
PCT/CN2010/075036 2009-10-29 2010-07-07 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订阅业务的方法与系统 WO2010145623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RU2012113954/08A RU2493665C1 (ru) 2009-10-29 2010-07-07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услуги подписки в сети ims
BR112012009624A BR112012009624A2 (pt) 2009-10-29 2010-07-07 método para um serviço de subscrição em uma rede de subsistema multimídia ip e sistema para um serviço de subscrição em uma rede de subsistema multimídia ip(ims)
AU2010262201A AU2010262201B2 (en) 2009-10-29 2010-07-07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bscription service i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network
EP10789019.6A EP2482498B1 (en) 2009-10-29 2010-07-07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bscription service i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network
MX2012004998A MX2012004998A (es) 2009-10-29 2010-07-07 Metodo y sistema para servicio de suscripcion en una red de sub-sistema multimedia ip.
US13/258,333 US8656032B2 (en) 2009-10-29 2010-07-07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bscription service i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networ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5910.7A CN102056147B (zh) 2009-10-29 2009-10-29 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订阅业务的方法与系统
CN200910235910.7 2009-10-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45623A1 true WO2010145623A1 (zh) 2010-12-23

Family

ID=43355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0/075036 WO2010145623A1 (zh) 2009-10-29 2010-07-07 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订阅业务的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656032B2 (zh)
EP (1) EP2482498B1 (zh)
CN (1) CN102056147B (zh)
AU (1) AU2010262201B2 (zh)
BR (1) BR112012009624A2 (zh)
MX (1) MX2012004998A (zh)
RU (1) RU2493665C1 (zh)
WO (1) WO20101456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74257B1 (en) 2013-03-15 2020-09-30 iBasi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l routing
US9160515B2 (en) * 2013-04-04 2015-10-13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handover enhancement using scaled time-to-trigger and time-of-stay
CN103384273B (zh) * 2013-07-08 2016-05-18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面向移动生产管理终端页面的订阅会话状态控制方法
US9026110B1 (en) 2013-08-29 2015-05-05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ing macro coverage to manage femtocell registrations, so as to avoid signaling overload
US9348989B2 (en) * 2014-03-06 2016-05-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temporaneous gesture and keyboard entry authentication
CN104917717B (zh) * 2014-03-10 2018-09-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986710B (zh) * 2014-05-15 2017-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60164945A1 (en) * 2014-12-04 2016-06-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Service Capability Discovery Based On Subscriptions For Service Notifications
CN110351224A (zh) * 2018-04-03 2019-10-18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ip状态服务的发布方法和装置
CN110912726B (zh) * 2018-09-18 2023-04-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的提供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615839B (zh) * 2020-12-10 2023-08-22 帝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570A (zh) * 2007-10-31 2008-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的多终端用户的用户订阅方法
CN101217480A (zh) * 2008-01-09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中多终端用户的第三方注册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351089C2 (ru) * 2003-11-06 2009-03-27 Сименс Акциенгезелльшафт Способ извлечения и доставки мультимедийных сообщений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протокола инициирования сеанса
RU2332803C2 (ru) * 2005-11-17 2008-08-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ХитТелеком" 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US8230074B2 (en) * 2006-07-06 2012-07-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required memory usage between communication servers
US7984130B2 (en) * 2006-07-14 2011-07-19 Cellco Partnership Multimedia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IP services delivery based on network and user policy
US8995252B2 (en) * 2006-10-29 2015-03-31 FatPipe Networks VoIP multiline failov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570A (zh) * 2007-10-31 2008-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的多终端用户的用户订阅方法
CN101217480A (zh) * 2008-01-09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中多终端用户的第三方注册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82498A4 (en) 2014-03-12
CN102056147A (zh) 2011-05-11
AU2010262201A1 (en) 2012-05-24
EP2482498A1 (en) 2012-08-01
CN102056147B (zh) 2014-12-10
BR112012009624A2 (pt) 2017-12-05
AU2010262201B2 (en) 2014-02-27
US8656032B2 (en) 2014-02-18
MX2012004998A (es) 2012-06-12
RU2493665C1 (ru) 2013-09-20
US20120226812A1 (en) 2012-09-06
EP2482498B1 (en) 2018-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145623A1 (zh) 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订阅业务的方法与系统
US9282448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treaming media service
RU231615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для присоединения абонента к групповому вызову в сети групповой связи
CN101465808B (zh) 网络优先级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069442A (zh) 在使用电路交换ussd信令的分组交换网络中的存在管理
JP2008508755A (ja) ハイブリッド電気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セッション制御を行う方法及び装置
US9351328B2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between devices
GB0506285D0 (e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CN112565234B (zh) 基于WebRTC的跨网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1448232B (zh) 紧急呼叫实现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
CN103491106A (zh) 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录音的方法及系统
CN112291514A (zh) 远程音视频通话方法、装置及ott平台
CN104125221A (zh) Ims终端设备多软终端资源共享和应用协同装置及方法
AU2013262210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media data stream and thin client
CN108400965B (zh) 一种多媒体会议集成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12751827B (zh) 一种sip多方会话在宽带集群中的应用方法及系统
WO2011018017A1 (zh) 会话处理方法和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1453474B (zh) 一种终端、资讯插播系统及方法
WO2012155641A1 (zh) 一种多媒体会议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相应设备
CN101854332B (zh) 流媒体业务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77708A (zh) 一种ims网络中实现多媒体会议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31734A (zh) 实现从文本到语音tts的音频转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1018008A1 (zh) 一种i1接口的业务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391702A (zh) 音/视频通信方法、终端、服务器及平台
WO2010118656A1 (zh) 基于会话初始化协议的订阅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078901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078901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325833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US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026220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AU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MX/A/2012/00499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MX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8/KOLNP/201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IN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026220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AU

Date of ref document: 20100707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211395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RU

Ref document number: A2012061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Y

REG Reference to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BR

Ref legal event code: B01A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1200962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R

REG Reference to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BR

Ref legal event code: B01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1200962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R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1200962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R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2

Effective date: 201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