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0069206A1 - 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0069206A1
WO2010069206A1 PCT/CN2009/074598 CN2009074598W WO2010069206A1 WO 2010069206 A1 WO2010069206 A1 WO 2010069206A1 CN 2009074598 W CN2009074598 W CN 2009074598W WO 2010069206 A1 WO2010069206 A1 WO 2010069206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status report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radio li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09/0745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李邈
徐方
Original Assignee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10069206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0069206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Time-ou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85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in response to a specific request, e.g. to a polling signal

Definitions

  • RLC protocol entity sender trigger mode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sends the RLC header Polling position of the PDU to "1". When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receives a PDU, if the check finds that the Polling position is "1", it is considered to be A polling message triggers a message status report. After the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reordering of the PDU is completed, the message status report is sent to the sending end of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sends polls to the sender.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situations:
  • the polling retransmission timer is started, and if the polling retransmission timer expires, the last sent message is not received.
  • the status report message of the response, the last message sent is retransmitted as a polling message;
  • the method further includes:
  • a starting unit configured to start the polling retransmission timer after the send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sends a polling message
  • a second construction unit configured to immediately construct a message status report
  • a stopping unit configured to stop timing of the polling retransmission timer
  • the message reordering timer is started when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forms a sliding window.
  • the system further comprises:
  • a third determining unit located at a send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configured to trigger the second heavy when determining, according to the received message status report, that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does not receive the received message
  • the transmission unit retransmits it
  • a deleting unit configured to delete a packet that has been received by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 the present invention makes reasonable use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message status report transmission in the 36.322 protocol, so that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receiving end sends the necessary status report as efficiently as possible, and suppresses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 the redundant message transmission improves the data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especially for the air interface transmission, which saves bandwidth and improves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air interface.
  • FIG. 1 is a schematic flowchart of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message status report of a radio link control layer according to a first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2 is a schematic flowchart of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message status report of a radio link control layer according to a second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basic idea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By setting the transmission timing of the message status report, the mechanism of the message status report transmission in the 36.322 protocol is reasonably utilized, so that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receiving end can do as much as possible. It can efficiently send status reports, and suppress redundant message transmission between RLC protocol entities, improving data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especially for air interface transmission, saving bandwidth and improving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air interface.
  • the sender sends a message of the message status report, and the message of the message status report includes the response information of the last received message, and of course includes some unreceived messages. Status response message for data messages.
  •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After receiving the packet status report packet,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confirms that it contains the response information of the last sent packet, and stops t-PollRetransmit. Of course, if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sends a polling message and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does not start t-Reordering,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receiver will immediately send a message status report message.
  • the sender of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receives the packet of the packet status report, and confirms whether the response information of the last sent packet is included, and if yes, the last sent poll message. If the packet is received correctly, the t-PollRetransmit is disabled. If not, the last sent poll message is not sent successfully.
  • the t-PollRetransmit times out it is determined whether there is any data to be sent or the retransmission of the protocol layer.
  • the packet if any, sends the next data packet to be sent as a polling message.
  • the polling position of the data packet to be sent is "1" and then sent to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If there is no data packet to be sent, the last sent packet is retransmitted as a polling message to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receiving end.
  •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After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receives the t-StatusProhibit,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does not report the status report of the packet immediately after receiving the polling message, and sends the packet to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when the t-StatusProhibit times out.
  • the message of the latest generated message status report is sent, and the message of the message status report includes the response information of the last received message, and of course includes some status response messages of the unreceived data message.
  • restart t-StatusProhibit After sending the message of the message status report, restart t-StatusProhibit.
  • t-PollRetransmit When the duration of t-PollRetransmit is greater than the duration of t-StatusProhibit, even if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receives the polling message, it will not forward to the RLC protocol until the t-StatusProhibit times out.
  • the packet sent by the sending end of the packet is sent by the sending end of the packet.
  • the packet of the newly generated packet status report is sent only when the t-StatusProhibit times out. .
  • the length of the t-PollRetransmit is set to be longer than the length of the t-StatusProhibit, so that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can avoid redundant polling packets, so that data blocking is not caused, and the processing resources of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are saved. ,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ffective data processing between RLC protocol entities.
  • Step 301 Set the duration of the packet reordering timer and the packet status report prohibiting timer of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to be less than the duration of the polling retransmission timer of the transmitt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 the message status report that needs to be reported after the timeout is suppressed. If both the t-StatusProhibit and the t-Reordering are not enabled,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receives the polling message, that is, reports the status of the reported message.
  • Step 302 When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receives the packet status report packet before the polling retransmission timer expires, the time of stopping the polling retransmission timer is stopped; when the polling retransmission timer expires, The packet receiving the packet status report will retransmit the polling message to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RLC protocol entity.
  • a configuration unit configured to configure a polling retransmission timer on the transmitt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and configure a message reordering timer at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or configure a message reordering timer and status Report prohibition timer;
  • a first retransmission unit configured to retransmit a last sent message as a polling message
  • the first determining unit is located at a receiv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and is configured to receive at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 the terminal determines whether the message reordering timer needs to be started, if necessary, triggers the first structural unit, otherwise triggers the second structural unit; the first structural unit is configured to be in the report The message restatement timer times out to construct a message status report.
  • a second determining unit located at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for using the packet After the state report is constructed, it is determined whether the status report prohibits the timer from being started, and if it is started, the first sending unit is triggered, otherwise the second sending unit is triggered;
  • a first sending unit configured to send a message of the newly generated packet status report when the status report prohibiting timer expires
  • a second retransmission unit located at the send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for retransmitting the redundant message
  • a setting unit configured to set a packet reordering timer duration or/and a status report prohibiting timer duration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receiving end to be less than a polling retransmission timer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sending end duration.
  • the configuration unit configures the status report prohibition timer duration to be smaller than the packet reorder timer duration.
  • the transmitting system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layer packet status repor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further includes:
  • a first receiving unit located at a send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configured to receive a message of the message status report
  • the third sending unit is configured to send the to-be-sent data message as a polling message to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 the status report prohibiting timer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restarted after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sends a message status report.
  • the message reordering timer is started when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forms a sliding window.
  • a third determining unit located at a send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according to the received message status report, a packet that is not received by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and trigger the second The retransmission unit retransmits it;
  • a deleting unit configured to delete a packet that has been received by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nt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包括:RLC发送端配置轮询重传定时器;发送端发送完轮询报文后,在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未收到状态报告报文, 则将最后发送的报文作为轮询报文重传;RLC接收端配置报文重排序定时器或/和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接收端已配置报文重排序定时器或/和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接收到轮询报文时,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报文重排序定时器,如需要则在报文重排序定时器超时时构造报文状态报告,如不需要则立刻构造报文状态报告;在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超时时发送状态报告报文,若未启动则立即发送状态报告报文。本发明还公布了实现前述方法的系统。本发明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长期演进
(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 系统中无线链路控制层才艮文状态才艮告的发送 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链路控制 (RLC, Radio Link Control )协议层在 LTE系统的无线 接口协议栈中,是层 2 ( L2 )的一个子层,位于媒体接入控制(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层之上, RLC层主要用来提供分段和重传业务, 如链接控 制、 封装和重组、 级联、 用户数据传输、 糾错、 协议错误检测和修复等。 每个 RLC实体由无线资源控制 (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 配置并以 三种模式进行操作, 分别为:
透明模式(TM, Transparent Mode ): 发送端接收高层传来的业务数据 单元(SDU, Service Data Unit )后, 不添加任何额外控制协议开销而直接 转发。
非确认模式(UM, Unacknowledged Mode ): 发送实体在高层协议数据 单元 PDU ( PDU, Protocol Data Unit )上添加必要的控制协议开销进行转发, 但并不保证传递到对等实体, 且不使用重传协议。 由于 RLC PDU包含有顺 序号, 因此能够检测高层 PDU的完整性。
确认模式(AM, Acknowledged Mode ): 发送侧在高层数据上添加必要 的控制协议开销后进行传送, 并能保证传递到对等实体。 因为具有自动重 传请求(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能力, 如果 RLC接收到错误的 RLC PDU, 即通知对端的 RLC实体重传该 PDU。 由于 RLC PDU中包含有 序号信息,支持数据向高层的按序或乱序递交。 AM模式是分组数据传输的 标准模式。
确认模式中的 ARQ,是通过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报文状 态报告 ( Status Report ),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根据报文状态报告中的序列 确认(ACK— SN )、 序列未确认(NACK— SN )来判定哪些 PDU已经被接收 端确认收到, 哪些 PDU或 PDU片段需要重传, 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 性。 在 3GPP制定的 TS 36.322协议中,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发送报文状态 报告的触发机制有如下两类: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触发方式: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将 PDU的 RLC 头部 Polling位置 "1" ,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每收到一个 PDU时, 如果检 查发现 Polling位置 "1" , 则认为其是一个轮询报文, 触发一个报文状态报 告。 在该 PDU 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HARQ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重排序 (Reordering ) 完成后, 则将所述报文状态报告向 RLC协 议实体发送端发送。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发送轮询 "^文的情形有以下三种:
1 )该 PDU是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緩冲区中发送的最后一个报文;
2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净荷达到 RRC配置的轮询 pollByte 大小的上限, 或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发送的 PDU个数达到 RRC配置的 pollPDU个数上限;
3 )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配置的轮询重传定时器 ( t-PollRetransmit )超 时。
另一类是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触发: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报文重排序 定时器( t-Reordering )超时后。
在 TS 36.322协议中, 为了避免报文状态报告发送过于频繁, 占用空口 资源, 在 RLC 协议实体接收端设置了一个报文状态报告禁止 ( t-StatusProhibit )定时器, 每发送一个报文状态报告后启动该定时器, 在 t-StatusProhibit定时器运行期间, 禁止发送报文状态报告, 无论报文状态报 告在这段时间被触发了多少次,都需等待 t-StatusProhibit超时后才可发送下 一个。
TS36.322协议中针对上述 t-PollRetransmit、 t-Reordering、 t-StatusProhibit 定时器指定了可选的长度集合, 但没有确定这三个定时器之间的关系。 这 三个定时器分别负担了 "报文状态报告触发" 和 "报文状态报告禁止" 的 功能, 时长如果配置不合理, 可能会导致大量的冗余报文从 RLC协议实体 接收端向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经过空口重复发送;或者导致 RLC协议实体 接收端长期不回复报文状态报告, 发送端大量报文滞留在 RLC协议实体发 送端的緩冲区中, 无法删除, 可能造成后续的报文拥塞。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 报告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能抑制无效的报文状态报告的产生, 提高数据传 输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 体发送端配置有轮询重传定时器;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配置有报 文重排序定时器, 可配置状态 ^艮告禁止定时器;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发送完一个轮询报文后, 启动所述 轮询重传定时器, 在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如果没有收到包含对最 后发送报文应答的状态报告报文, 则将最后发送的一个报文作为轮询报文 重传;
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已配置报文重排序定时器或 /和状态 报告禁止定时器时, 接收到轮询报文时, 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所述报文重排 序定时器, 如果需要, 则等到所述报文重排序定时器超时时再构造报文状 态报告, 如果不需要, 则立刻构造报文状态报告; 在报文状态报告构造完 成后, 判断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是否启动, 若启动则在所述状态报告 禁止定时器超时时发送重新构造生成的最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若未启 动则立即发送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重传冗余报文, 设置所述无线链路 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的报文重排序定时器时长或 /和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 长均小于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的轮询重传定时器时长。
优选地, 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配置报文重排序定时器及 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 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长小于报文重排序定 时器时长。
优选地,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接收到所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判断所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中是否含有对最后一个发送报文的响应, 若 有则停止对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 若无则在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时查 看是否有待发送的数据报文, 若有则将所述待发送报文作为轮询报文发送 至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 若没有则将已发送的最后一个报文 作为轮询报文重传至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
优选地, 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在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 端发送报文状态报告后重新启动。
优选地, 所述报文重排序定时器在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 形成 ^文滑动窗口时启动。
优选地, 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根据所接收到的报文状态 报告确定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未接收到的报文, 对其进行重 传, 并删除已被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接收到的报文。
优选地, 所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中包括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 接收端所接收最后一个报文的响应信息。
优选地, 所述轮询^艮文的轮询标志位为 "1"。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系统, 包括: 配置单元、 启 动单元、 第一确定单元、 第一重传单元、 第一判断单元、 第一构造单元、 第二构造单元、 第二判断单元、 第一发送单元、 第二发送单元、 第二重传 单元、 设置单元; 其中,
配置单元, 用于在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配置轮询重传定时器, 以及在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配置报文重排序定时器, 或配置报文 重排序定时器和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
启动单元, 用于在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发送完一个轮询 报文后, 启动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
第一确定单元, 用于在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确定是否收到包 含对最后发送报文应答的状态报告报文, 未收到时触发重传单元;
第一重传单元, 用于将最后发送的一个报文作为轮询报文重传; 第一判断单元, 位于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 用于在所述无线 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接收到轮询报文时, 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所述报文 重排序定时器, 如果需要, 则触发第一构造单元, 否则触发第二构造单元; 第一构造单元, 用于在所述报文重排序定时器超时时构造报文状态报 告.
第二构造单元, 用于立刻构造报文状态报告;
第二判断单元, 位于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 用于在报文 状态报告构造完成后, 判断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是否启动, 若启动则 触发第一发送单元, 否则触发第二发送单元;
第一发送单元, 用于在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超时时发送最新生成 的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第二发送单元, 用于立即发送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第二重传单元, 位于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 用于重传冗 余报文;
设置单元, 用于设置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的报文重排序 定时器时长或 /和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长均小于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 体发送端的轮询重传定时器时长。
优选地, 所述配置单元配置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长小于报文重 排序定时器时长。
优选地, 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 位于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 用于接收所 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第三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来自所述接收单元的所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 文中是否含有对最后一个发送报文的响应, 若有则触发停止单元, 若无则 在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触发第二确定单元;
停止单元, 用于停止对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的定时;
第二确定单元, 用于在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时查看是否有待发送 的数据报文, 若有则触发第三发送单元, 否则触发所述第一重传单元将已 发送的最后一个报文作为轮询报文重传至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 端; 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
优选地, 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在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 端发送报文状态报告后重新启动。
优选地, 所述报文重排序定时器在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 形成 ^文滑动窗口时启动。 优选地, 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 位于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 用于根据所接收 到的报文状态报告确定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未接收到的报文 时触发所述第二重传单元对其进行重传;
删除单元, 用于删除已被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接收到的 报文。
优选地, 所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中包括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 接收端所接收最后一个报文的响应信息。
优选地, 所述轮询^艮文的轮询标志位为 "1"。
本发明通过设置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时机, 合理利用 36.322协议中关 于报文状态报告发送的机理, 使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尽可能高效地发送必 要的状态报告, 并抑制了在 RLC协议实体间的冗余报文传输, 提高了数据 传输效率, 特别是对于空口传输而言, 节约了带宽, 提高了空口的资源利 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 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 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 3 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 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 通过设置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时机, 合理利用 36.322协议中关于报文状态报告发送的机理, 使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尽可 能高效地发送状态报告, 并抑制了在 RLC协议实体间的冗余报文传输, 提 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特别是对于空口传输而言, 节约了带宽, 提高了空口 的资源利用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举实施例并 参照附图, 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 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仅设置有报文重排序 定时器, 如图 1 所示, 本示例的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101 :设置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的报文重排序定时器的时 长小于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
该步骤为实现本发明报文状态报告抑制的基础步骤, 需要事先在传输 系统中设定。 之所以将报文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较小的值, 是基于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中的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机制考虑的,具体的: RLC 协议实体发送端发送一个 Polling位置 "1"的轮询报文后, 启动轮询重传定 时器开始计时, 即启动 t-PollRetransmit;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收到该轮询 报文后, 确定其 Polling位为 "1" , 则需要向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发送报文 状态报告的报文, 但其发送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的时机有一定要求: RLC 协议实体接收端在接收数据报文过程中, 如果出现所接收报文的序号不连 续, 则生成报文的滑动窗口, 此时将启动 t-Reordering, —般在滑动窗口消 失后会向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发送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为使 RLC协议实 体接收端及时上报报文的接收状态, 但又不至于太频繁的上报, 因而才设 置了 t-Reordering, 只有在 t-Reordering超时时,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才向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发送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所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包含之前收到最后一个发送报文的响应信息, 当然也包括一些未接收到的 数据报文的状态响应消息。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接收到所述报文状态报告 的报文后, 确认其中包含有最后一个发送报文的响应信息, 则停止 t-PollRetransmit。 当然, 如果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发送了轮询 4艮文而 RLC 协议实体接收端并未启动 t-Reordering时,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将立即发送 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步骤 102: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在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报 文状态报告的报文时, 停止对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的计时; 轮询重传定时 器超时时尚未接收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将向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重传 轮询报文。
在 t-PollRetransmit超时之前,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接收到所述报文状 态报告的报文, 确认其中是否包含有最后一个发送报文的响应信息, 若有 则说明最后一次发送的轮询报文已被正确接收,则关闭 t-PollRetransmit,若 无则说明最后一次发送的轮询报文未发送成功,在 t-PollRetransmit超时时, 判断当前是否有上层待发的数据或本协议层的重传报文, 如果有, 将下一 个待发送的数据报文作为轮询报文进行发送, 即将待发送的数据报文的 Polling位置为 "1" 后发送至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 如果没有待发送数据 报文, 则将最后一个已发送的报文作为轮询报文重传至 RLC协议实体接收 端。
t-PollRetransmit的时长大于 t-Reordering的时长时, RLC协议实体接收 端即使生成了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在 t-Reordering超时前也不会立即发送 至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 只有在 t-Reordering超时时才会将最新生成的报 文状态报告的报文发送至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避免了 RLC协议实体接收 端发送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过于频繁。 而将 t-PollRetransmit的时长设置为 大于 t-Reordering的时长, 从而避免了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产生冗余轮询 报文的可能, 因而不会造成数据阻塞, 节约了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的处理 资源, 提高了 RLC协议实体间有效数据处理的效率。
图 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 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仅设置有报文状态报 告禁止定时器, 如图 2 所示, 本示例的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 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201 :设置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的报文状态报告禁止定时 器的时长小于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
与前述步骤 101类似, 步骤 201也为实现本示例报文状态报告抑制的 基础步骤。 之所以将报文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较小的值, 同 样是为使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及时上报报文的接收状态, 避免其长时间不 上才艮而使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因 t-PollRetransmit超时而重传轮询才艮文。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设置 t-StatusProhibit后, 当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接收 到轮询报文后, 不会立即上报报文状态报告的情况, 而在 t-StatusProhibit 超时时才向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发送最新生成的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所 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包含之前收到最后一个发送报文的响应信息, 当然 也包括一些未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状态响应消息。 发送完报文状态报告的 才艮文后, 重新启动 t-StatusProhibit。
步骤 202: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在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报 文状态报告的报文时, 停止对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的计时; 轮询重传定时 器超时时尚未接收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将向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重传 轮询报文。
步骤 202与前述步骤 102的处理方式完全相同, 这里不再赘述其处理 细节。
t-PollRetransmit的时长大于 t-StatusProhibit的时长时, RLC协议实体接 收端即使接收到了轮询报文, 在 t-StatusProhibit超时前也不会向 RLC协议 实体发送端发送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只有在 t-StatusProhibit超时时才发送 最新生成的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从而避免了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发送报 文状态报告的报文过于频繁。 而将 t-PollRetransmit 的时长设置为大于 t-StatusProhibit的时长, 从而避免了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产生冗余轮询报 文的可能, 因而不会造成数据阻塞, 节约了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的处理资 源, 提高了 RLC协议实体间有效数据处理的效率。
图 3 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 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同时设置有报文重排 序定时器和报文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 如图 3 所示, 本示例的无线链路控 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301 :设置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的报文重排序定时器和报 文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均小于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的轮询 重传定时器的时长。
与前述步骤 101类似, 步骤 301也为实现本示例报文状态报告抑制的 基础步骤。 将报文重排序定时器和报文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 小于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 同样是为使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及时上报报 文的接收状态, 但又不至于太过频繁, 保证了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不会发 送冗余的轮询报文。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接收到轮询报文,确定需要发送报文的接收状态, 但由于设置了 t-StatusProhibit及 t-Reordering, 因此,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 需要判断 t-StatusProhibit是否启动, 若启动, 则在 t-StatusProhibit超时时最 新生成的发送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若 t-StatusProhibit 未启动, 则在 t-Reordering 超时时发送才艮文状态才艮告的才艮文, 当 t-StatusProhibit 及 t-Reordering同时启动时, 即使 t-Reordering超时, 但在 t-StatusProhibit未超 时时仍不会发送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也就是说,此情况下,因 t-Reordering 超时需上报的报文状态报告被抑制。 如果 t-StatusProhibit及 t-Reordering均 未启动, 则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接收到轮询报文即上报报文状态报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 设置报文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小于报文 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这是考虑到报文重排序定时器的计时需要一定的条 件才能促发, 而一旦报文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设置的时长较长时, 导致报 文状态上报不够及时, 从而可能影响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对已传送报文的 删除处理, 导致冗余 >¾文增加, 影响其处理速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最好将报文重排序定时器、 报文重排序定 时器、 报文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之间的时长关系按前述要求配置同一个系 统的 RLC协议实体中。 当然, 针对不同的报文状态报告方式, 可釆用前述 各实施例的定时器时长设置方式。
步骤 302: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在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报 文状态报告的报文时, 停止对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的计时; 轮询重传定时 器超时时尚未接收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将向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重传 轮询报文。
步骤 302与前述步骤 102的处理方式完全相同, 这里不再赘述其处理 细节。
t-PollRetransmit的时长大于 t-StatusProhibit及 t-Reordering的时长时, RLC 协议实体接收端即使接收到了轮询报文, 在 t-StatusProhibit 或 t-Reordering超时前也不会向 RLC协议实体发送端发送报文状态报告的报 文, 而 t-StatusProhibit的设置, 保证了只要在 t-StatusProhibit计时过程中满 足了构造报文状态报告报文的条件, 则即使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未产生报 文滑动窗口而启动 t-Reordering, 也会在 t-StatusProhibit超时时向 RLC协议 实体发送端发送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避免了 RLC协议实体接收端发送报 文状态报告的报文频率太低, 也不会过于频繁; 也避免了 RLC协议实体发 送端产生冗余轮询报文的可能, 因而不会造成数据阻塞, 节约了 RLC协议 实体发送端的处理资源, 提高了 RLC协议实体间有效数据处理的效率。
考虑到一般的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及 TS 36.322 协议中报文发送机理, t-StatusProhibit, t-StatusProhibit及 t-Reordering的时长参考值分别为 300ms、 100ms及 200ms, 具体数值可结合具体的系统传输速率及系统要求而设定, 只要满足上述的定时器时长的设置条件即可。
本发明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系统, 包括: 配置单元、 启动单元、 第一确定单元、 第一重传单元、 第一判断单元、 第一构造单元、 第二构造单元、 第二判断单元、 第一发送单元、 第二发送单元、 第二重传 单元、 设置单元; 其中,
配置单元, 用于在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配置轮询重传定时器, 以及在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配置报文重排序定时器, 或配置报文 重排序定时器和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
启动单元, 用于在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发送完一个轮询 报文后, 启动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
第一确定单元, 用于在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确定是否收到包 含对最后发送报文应答的状态报告报文, 未收到时触发重传单元;
第一重传单元, 用于将最后发送的一个报文作为轮询报文重传; 第一判断单元, 位于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 用于在所述无线 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接收到轮询报文时, 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所述报文 重排序定时器, 如果需要, 则触发第一构造单元, 否则触发第二构造单元; 第一构造单元, 用于在所述报文重排序定时器超时时构造报文状态报 告.
第二构造单元, 用于立刻构造报文状态报告;
第二判断单元, 位于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 用于在报文 状态报告构造完成后, 判断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是否启动, 若启动则 触发第一发送单元, 否则触发第二发送单元;
第一发送单元, 用于在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超时时发送最新生成 的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第二发送单元, 用于立即发送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第二重传单元, 位于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 用于重传冗 余报文;
设置单元, 用于设置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的报文重排序 定时器时长或 /和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长均小于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 体发送端的轮询重传定时器时长。
其中, 所述配置单元配置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长小于报文重排 序定时器时长。
本发明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系统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 位于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 用于接收所 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第三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来自所述接收单元的所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 文中是否含有对最后一个发送报文的响应, 若有则触发停止单元, 若无则 在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触发第二确定单元;
停止单元, 用于停止对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的定时;
第二确定单元, 用于在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时查看是否有待发送 的数据报文, 若有则触发第三发送单元, 否则触发所述第一重传单元将已 发送的最后一个报文作为轮询报文重传至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 端;
第三发送单元, 用于将所述待发送数据报文作为轮询报文发送至所述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 本发明中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在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 发送报文状态报告后重新启动。 报文重排序定时器在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 议实体接收端形成 ^艮文滑动窗口时启动。
本发明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系统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 位于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 用于根据所接收 到的报文状态报告确定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未接收到的报 文, 并触发所述第二重传单元对其进行重传;
删除单元, 用于删除已被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接收到的 报文。
本发明中, 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中包括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 收端所接收的最后一个报文的响应信息。 所述轮询报文的轮询标志位为 τ。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本发明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 送系统是为实现前述的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而设计 的, 本发明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系统中的各处理单元的实 现功能可参照前述图 1至图 3所示方法中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各处理单元 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 也可通过相应的逻辑电路而 实现。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无线 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配置有轮询重传定时器;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 接收端配置有报文重排序定时器, 可配置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 包括: 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发送完一个轮询报文后, 启动所述 轮询重传定时器; 在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 未收到包含对最后发 送报文应答的状态报告报文时, 将最后发送的一个报文作为轮询报文重传; 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已配置报文重排序定时器或 /和状态 报告禁止定时器, 接收到轮询报文时, 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所述报文重排序 定时器, 如果需要, 则等到所述报文重排序定时器超时时再构造报文状态 报告, 如果不需要, 则立刻构造报文状态报告;
报文状态报告构造完成后, 判断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是否启动, 若启动, 则在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超时时发送最新生成的报文状态报 告的报文, 若未启动, 则立即发送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重传冗余报文, 设置所述无线链路 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的报文重排序定时器时长或 /和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 长均小于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的轮询重传定时器时长。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 实体接收端配置报文重排序定时器及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 所述状态报 告禁止定时器时长小于报文重排序定时器时长。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接收到所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判断所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中是否含有对最后一个发送报文的响应, 若 有则停止对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的定时; 若无则在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超 时时查看是否有待发送的数据报文, 若有则将所述待发送报文作为轮询报 文发送至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 若没有则将已发送的最后一 个报文作为轮询报文重传至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 器在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发送报文状态报告后重新启动。
5、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报文重排序定时器 在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形成报文滑动窗口时启动。
6、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 实体发送端根据所接收到的报文状态报告确定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 接收端未接收到的报文, 对其进行重传, 并删除已被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 议实体接收端接收到的报文。
7、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 文中包括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所接收最后一个报文的响应信 息。
8、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询报文的轮询标 志位为 "1 "。
9、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 配置单元、 启动单元、 第一确定单元、 第一重传单元、 第一判断单元、 第 一构造单元、 第二构造单元、 第二判断单元、 第一发送单元、 第二发送单 元、 第二重传单元、 设置单元; 其中,
配置单元, 用于在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配置轮询重传定时器, 以及在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配置报文重排序定时器, 或配置报文 重排序定时器和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
启动单元, 用于在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发送完一个轮询 报文后, 启动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
第一确定单元, 用于在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确定是否收到包 含对最后发送报文应答的状态报告报文, 未收到时触发重传单元; 第一重传单元, 用于将最后发送的一个报文作为轮询报文重传; 第一判断单元, 位于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 用于在所述无线 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接收到轮询报文时, 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所述报文 重排序定时器, 如果需要, 则触发第一构造单元, 否则触发第二构造单元; 第一构造单元, 用于在所述报文重排序定时器超时时构造报文状态报 告.
第二构造单元, 用于立刻构造报文状态报告;
第二判断单元, 位于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 用于在报文 状态报告构造完成后, 判断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是否启动, 若启动则 触发第一发送单元, 否则触发第二发送单元;
第一发送单元, 用于在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超时时发送最新生成 的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第二发送单元, 用于立即发送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第二重传单元, 位于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 用于重传冗 余报文;
设置单元, 用于设置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的报文重排序 定时器时长或 /和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长均小于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 体发送端的轮询重传定时器时长。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单元配置所 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长小于报文重排序定时器时长。
11、根据权利要求 9或 10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 位于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 用于接收所 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文;
第三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来自所述接收单元的所述报文状态报告的报 文中是否含有对最后一个发送报文的响应, 若有则触发停止单元, 若无则 在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触发第二确定单元;
停止单元, 用于停止对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的定时;
第二确定单元, 用于在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时查看是否有待发送 的数据报文, 若有则触发第三发送单元, 否则触发所述第一重传单元将已 发送的最后一个报文作为轮询报文重传至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 端; 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 时器在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发送报文状态报告后重新启动。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报文重排序定时 器在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形成报文滑动窗口时启动。
14、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 位于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发送端, 用于根据所接收 到的报文状态报告确定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未接收到的报文 时触发所述第二重传单元对其进行重传;
删除单元, 用于删除已被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接收到的 报文。
15、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报文状态报告的 报文中包括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实体接收端所接收最后一个报文的响应 信息。
16、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询报文的轮询 标志位为 "1"。
PCT/CN2009/074598 2008-12-16 2009-10-23 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WO2010069206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39958 CN101753277B (zh) 2008-12-16 2008-12-16 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
CN200810239958.0 2008-12-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69206A1 true WO2010069206A1 (zh) 2010-06-24

Family

ID=42268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09/074598 WO2010069206A1 (zh) 2008-12-16 2009-10-23 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53277B (zh)
WO (1) WO2010069206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7533A (zh) * 2010-12-03 2012-06-06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分组接入系统中传输无线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82273A (zh) * 2017-01-05 2018-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段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66264A (zh) * 2018-04-13 2018-09-21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触发无线链路控制层确认模式状态报告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US10849160B2 (en) * 2019-02-26 2020-11-24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instating poll retransmission timer
CN116366496A (zh) * 2023-05-26 2023-06-30 广东宏大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104协议数据接收处理上传方法、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255B (zh) * 2011-01-10 2013-02-13 东南大学 用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自适应差错检测方法
CN102076005B (zh) * 2011-01-12 2013-06-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安全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7770823B (zh) * 2016-08-18 2021-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过程中的重配消息传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126450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8631959B (zh) * 2017-03-24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数据单元及控制单元
WO2019061155A1 (zh) * 2017-09-28 2019-04-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933645B (zh) * 2018-06-04 2021-07-23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高效主动轮询方法
CN111510417A (zh) * 2019-01-31 2020-08-0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栈的配置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2311725B (zh) * 2019-07-26 202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430025B (zh) * 2019-08-01 2021-12-14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CN112671515B (zh) * 2020-12-09 2022-05-0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层有限重传数据传输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25314A1 (en) * 2006-07-31 2008-01-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rocess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83507A (zh) * 2008-01-08 2009-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lte系统的自动请求重传状态报告抑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663A (zh) * 2006-04-27 2007-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协议中数据重传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25314A1 (en) * 2006-07-31 2008-01-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rocess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83507A (zh) * 2008-01-08 2009-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lte系统的自动请求重传状态报告抑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adio Link Control (RL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lease 8)", 3GPP TS 36.322 V8.3.0,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September 2008 (2008-09-01), pages 7 - 34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7533A (zh) * 2010-12-03 2012-06-06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分组接入系统中传输无线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87533B (zh) * 2010-12-03 2015-02-04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分组接入系统中传输无线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82273A (zh) * 2017-01-05 2018-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段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82273B (zh) * 2017-01-05 2024-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段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66264A (zh) * 2018-04-13 2018-09-21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触发无线链路控制层确认模式状态报告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8566264B (zh) * 2018-04-13 2021-03-16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触发无线链路控制层确认模式状态报告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US10849160B2 (en) * 2019-02-26 2020-11-24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instating poll retransmission timer
CN116366496A (zh) * 2023-05-26 2023-06-30 广东宏大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104协议数据接收处理上传方法、系统
CN116366496B (zh) * 2023-05-26 2023-08-18 广东宏大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104协议数据接收处理上传方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3277A (zh) 2010-06-23
CN101753277B (zh) 2013-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69206A1 (zh) 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JP4981904B2 (ja) 媒体アクセス制御破棄通知
JP496571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エラー制御メッセージ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TWI483589B (zh) 資料傳輸及重新傳輸之方法
US8958411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RLC data
KR101162785B1 (ko) 향상된 업링크 전송에서 비연속 데이터 블록을 전달하는방법 및 장치
JP3817426B2 (ja) 自動再送要求を行うデ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パケット破棄方法及びパケット破棄装置
JP4199439B2 (ja) 網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データパケットを伝送するための誤り訂正通信方法
JP5390022B2 (ja) ステータスレポートのトリガー方法及び装置
US11039328B2 (en) Technique for monitor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RLC)
US882589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ssage retransmission
US20160150433A1 (en) Polling and Reporting Mechanism
WO2008025251A1 (fr) Procédé de gestion de retransmission de données dans un réseau sans fil à la dernière retransmission
WO2008000181A1 (fr) Procédés et systèmes de retransmission sur couche de transport
WO2009039730A1 (fr) Procédé pour déclencher un rapport d'état de requête de répétition automatique
WO2009033413A1 (fr)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pour la commande d'une retransmission
WO2013075666A1 (zh) Rlc数据包传输的确认方法及rlc am实体发送方
WO2013178112A1 (zh) 一种发送状态报告的方法和rlc接收实体
RU2392752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и способ повторной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WO2012034463A1 (zh) 一种协议数据单元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WO2009082848A1 (fr) Procédé de réinitialisation d'entité de commande de liaison radio
WO2010066152A1 (zh) 无线链路控制层减少冗余报文重传的方法及系统
WO2008034374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et appareil de transmission de commande de liaison radio
WO2011012005A1 (zh)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层触发状态报告的方法及接收侧装置
WO2007124634A1 (fr) Procédé de retransmission de données dans le protocole de commande de liaison radi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098328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098328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