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6353U - 導光膜 - Google Patents

導光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6353U
TWM656353U TW113202072U TW113202072U TWM656353U TW M656353 U TWM656353 U TW M656353U TW 113202072 U TW113202072 U TW 113202072U TW 113202072 U TW113202072 U TW 113202072U TW M656353 U TWM656353 U TW M65635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ing film
plane
microns
thickness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3202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裕翔
Original Assignee
李裕翔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裕翔 filed Critical 李裕翔
Priority to TW113202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56353U/zh
Publication of TWM656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6353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關於一種導光膜,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入光面。該第二表面與該第一表面於該導光膜之一厚度方向上相對;該入光面連接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且包括交錯排列之複數第一凸部及複數第一凹部,沿該厚度方向觀之,各該第一凹部凹設於相鄰之二該第一凸部之間。藉此,該導光膜可使一光源之入射後之混光區域變大以均勻出光,進而克服現有顯示器所存在入光強度不均勻之問題。

Description

導光膜
本創作係與顯示器有關,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用於顯示器之導光膜。
常見之顯示器例如反射式顯示器、半反射式顯示器、膽固醇液晶LCD、EPD電子書等,多會配合導光膜使用以將點光源分散為面光源,藉以減少光源之數量以達到降低能耗的需求。
詳細說,習用之導光膜之一側面設有一側光式光源,該導光膜的周向側面設有呈幾何形狀之複數導光結構,以提供導光效果。然而,習用之導光膜於靠近該側光式光源之入光側仍會形成亮帶,於出光側則形成條狀暗帶,無法提供充足的均光效果,存在亟待改善之缺弊。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穎且具有進步性之導光膜,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導光膜,可提供極佳的均光效果。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導光膜,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入光面。該第二表面與該第一表面於該導光膜之一厚度方向上相對;該入光面連接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且包括交錯排列之複數第一凸部及複數第一凹部,沿該厚度方向觀之,各該第一凹部凹設於相鄰之二該第一凸部之間。
以下僅以實施例說明本創作可能之實施態樣,然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所欲保護之範疇,文中所提之名詞前冠以的「一」或「至少一」並非對數量進行限制,依據需求亦可為「複數」個,此數量上之變化亦為所欲保護之範圍,合先敘明。
請參考圖1至7,其顯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本創作之導光膜1包括一第一表面10、一第二表面20及一入光面30。
該第二表面20與該第一表面10於該導光膜1之一厚度方向T上相對;該入光面30連接於該第一表面10與該第二表面20之間且包括交錯排列之複數第一凸部31及複數第一凹部32,沿該厚度方向T觀之,各該第一凹部32凹設於相鄰之二該第一凸部31之間。
配合參考圖2至圖4,相鄰接之一該第一凸部31與一該第一凹部32定義一第一導光單元33,沿該厚度方向T觀之,各該第一導光單元33之一寬度331為10微米至2000微米。沿該厚度方向T觀之,各該第一凸部31具有一第一寬度D1,各該第一凹部32具有一第二寬度D2,該第一寬度D1與該第二寬度D2之比值為0.05至2;沿該厚度方向T觀之,各該第一凹部32相對一該第一凸部31凹入之一最大深度D3為10微米至3000微米。於本實施例中,各該第一寬度D1小於各該第二寬度D2;於其他實施例中,各該第一寬度D1a亦可大於或等於各該第二寬度D2a,如圖9所示,可依據導光需求調整配置。
具體來說,各該第一凸部31包括一第一平面311及一第一弧凹面312,該第一平面311鄰接於該第一表面10,該第一弧凹面312連接於該第一平面311與該第二表面20之間。該第二表面20例如可供連接於一電泳顯示器3(EPD),如圖6所示;橫向於該厚度方向T觀之,該第一弧凹面312之一寬度312a為該導光膜1之一厚度T1的10%至95%;該第一弧凹面312相對該第一平面311凹入之一最大深度D4為20微米至2000微米。藉此,當該側光式光源2之光線朝該入光面30投射時即以不同之路徑傳遞,且可使光線以不同角度經由該電泳顯示器3反射後再出光,均光效果佳。較佳地,該第一弧凹面312之一切線與該第二表面20之一延伸方向定義一第一夾角θ1,該第一夾角θ1為1度至70度,使光線具有適當的入射角度,反射效果佳。於組配時,該導光膜1亦可以該第一表面10連接於該電泳顯示器3上,如圖7所示,進而使該入光面30之該複數第一凸部31及該複數第一凹部32提供不同的導光效果,可依據導光需求改變組配方向。
各該第一凹部32包括一第二平面321及位於該第二平面321之相對二側之二圓角323,各該圓角323之曲率半徑為5微米至500微米。各該第一凹部32另包括二斜導面324,各該斜導面324連接於一該圓角323相對遠離該第二平面321之一側,定義一垂直於該第一平面311之第一假想線F1,該第一假想線F1與一該斜導面324之一延伸方向之間定義一第二夾角θ2,該第二夾角θ2為1度至70度。藉由上述結構,可使一側光式光源2之光線投射至該入光面30時具有較大的入光角度,使各光點之光發散角度變大而可與相鄰之光點的光線相重疊,增加混光效果。各該第一凹部32另包括一第二弧凹面322,該第二平面321鄰接於該第一表面10,該第二弧凹面322連接於該第二平面321與該第二表面20之間,藉此該入光面30於該厚度方向T上或該導光膜1之一寬度方向上皆可提供不同之光傳遞路徑,進而增加混光區域以達到較佳的均光效果。於本實施例中,各該第一平面311垂直於該第一表面10延伸且平行於一該第二平面321,該第二弧凹面322之曲率與該第一弧凹面312之曲率相同,便於加工且可達到相似於該複數第一凸部31之導光效果。於其他實施例中,該第二平面與該第一平面亦可不相平行,該第二弧凹面之曲率亦可不同於該第一弧凹面之曲率。
較佳地,該導光膜1另包括至少一連接於該第一表面10與該第二表面20之間之出光面40,該至少一出光面40包括交錯排列之複數第二凸部41及複數第二凹部42;沿該厚度方向T觀之,各該第二凹部42凹設於相鄰之二該第二凸部41之間。於其他實施例中,各該出光面40a亦可為一平面,如圖8所示,可依配置需求選用。
詳細說,相鄰接之一該第二凸部41與一該第二凹部42定義一第二導光單元43,沿該厚度方向T觀之,各該第二導光單元43之一寬度431為10微米至2000微米;沿該厚度方向T觀之,各該第二凹部42與一該第二凸部41之一高度差D5為5微米至1000微米;各該第二凸部41包括一弧凸面411,該弧凸面411之曲率半徑為5微米至500微米;各該第二凹部42可例如包括一弧凹面,該弧凹面之曲率半徑可與各該弧凸面411相同或相異。相鄰接之一該第二凸部41與一該第二凹部42之間設有一斜面44,定義一延伸穿設於該複數第一凸部31與該複數第二凹部42之間之第二假想線F2,該斜面44與該第二假想線F2之間定義一第三夾角θ3,該第三夾角θ3為1度至70度。藉由上述結構與該入光面30,可有效減少該至少一出光面40產生條狀暗帶之問題而可均勻出光。於其他實施例中,該複數第二凸部及該複數第二凹部亦可分別設置為階狀、錐狀或其他形狀,可依據導光需求配置。
1:導光膜 2:側光式光源 3:電泳顯示器 10:第一表面 20:第二表面 30:入光面 31:第一凸部 311:第一平面 312:第一弧凹面 312a:寬度 32:第一凹部 321:第二平面 322:第二弧凹面 323:圓角 324:斜導面 33:第一導光單元 331:寬度 40, 40a:出光面 41:第二凸部 411:弧凸面 42:第二凹部 43:第二導光單元 431:寬度 44:斜面 D1, D1a:第一寬度 D2, D2a:第二寬度 D3, D4:最大深度 D5:高度差 F1:第一假想線 F2:第二假想線 T:厚度方向 T1:厚度 θ1:第一夾角 θ2:第二夾角 θ3:第三夾角
圖1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為圖1之局部放大圖。 圖3為圖1之俯視圖。 圖4為圖3之A區域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圖3之B區域的局部放大圖。 圖6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組配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另一組配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另一較佳實施例之俯視圖。 圖9為本創作再另一較佳實施例之俯視圖。
1:導光膜
10:第一表面
30:入光面
31:第一凸部
32:第一凹部
40:出光面
41:第二凸部
42:第二凹部
43:第二導光單元

Claims (16)

  1. 一種導光膜,包括: 一第一表面; 一第二表面,與該第一表面於該導光膜之一厚度方向上相對;及 一入光面,連接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包括交錯排列之複數第一凸部及複數第一凹部,沿該厚度方向觀之,各該第一凹部凹設於相鄰之二該第一凸部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導光膜,其中相鄰接之一該第一凸部與一該第一凹部定義一第一導光單元,沿該厚度方向觀之,各該第一導光單元之一寬度為10微米至2000微米。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導光膜,其中沿該厚度方向觀之,各該第一凸部具有一第一寬度,各該第一凹部具有一第二寬度,該第一寬度與該第二寬度之比值為0.05至2。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導光膜,其中沿該厚度方向觀之,各該第一凹部相對一該第一凸部凹入之一最大深度為10微米至3000微米。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導光膜,其中各該第一凸部包括一第一平面及一第一弧凹面,該第一平面鄰接於該第一表面,該第一弧凹面連接於該第一平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導光膜,其中橫向於該厚度方向觀之,該第一弧凹面之一寬度為該導光膜之一厚度的10%至95%。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導光膜,其中該第一弧凹面相對該第一平面凹入之一最大深度為20微米至2000微米。
  8. 如請求項5所述的導光膜,其中該第一弧凹面之一切線與該第二表面之一延伸方向定義一第一夾角,該第一夾角為1度至70度。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導光膜,其中各該第一凹部包括一第二平面及一第二弧凹面,該第二平面鄰接於該第一表面,該第二弧凹面連接於該第二平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導光膜,其中各該第一凹部包括一第二平面及位於該第二平面之相對二側之二圓角,各該圓角之曲率半徑為5微米至500微米。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導光膜,其中各該第一凹部另包括二斜導面,各該斜導面連接於一該圓角相對遠離該第二平面之一側,各該第一凸部包括一第一平面,各該第一平面垂直於該第一表面延伸且平行於一該第二平面,定義一垂直於該第一平面之第一假想線,該第一假想線與一該斜導面之一延伸方向之間定義一第二夾角,該第二夾角為1度至70度。
  12. 如請求項1至11任一項所述的導光膜,另包括至少一連接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之出光面,其中該至少一出光面包括交錯排列之複數第二凸部及複數第二凹部;沿該厚度方向觀之,各該第二凹部凹設於相鄰之二該第二凸部之間。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導光膜,其中相鄰接之一該第二凸部與一該第二凹部定義一第二導光單元,沿該厚度方向觀之,各該第二導光單元之一寬度為10微米至2000微米。
  14.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導光膜,其中沿該厚度方向觀之,各該第二凹部與一該第二凸部之一高度差為5微米至1000微米。
  15.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導光膜,其中各該第二凸部包括一弧凸面,該弧凸面之曲率半徑為5微米至500微米。
  16.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導光膜,其中相鄰接之一該第二凸部與一該第二凹部之間設有一斜面,定義一延伸穿設於該複數第一凸部與該複數第二凹部之間之第二假想線,該斜面與該第二假想線之間定義一第三夾角,該第三夾角為1度至70度。
TW113202072U 2024-03-01 2024-03-01 導光膜 TWM656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3202072U TWM656353U (zh) 2024-03-01 2024-03-01 導光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3202072U TWM656353U (zh) 2024-03-01 2024-03-01 導光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6353U true TWM656353U (zh) 2024-06-01

Family

ID=92540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3202072U TWM656353U (zh) 2024-03-01 2024-03-01 導光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563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67483B1 (ko) 조명 장치 및 전기 광학 장치
TWI424206B (zh) 導光板及光源模組
JP4894955B2 (ja) 面光源装置
US9703032B2 (en) Planar light source
US9690034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9429700B2 (en) Backlight module
US9348081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9046630B2 (en) Optical sheet and backlight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TWI460503B (zh) 背光單元
US9535204B2 (en) Illumination apparatus having light guide plate with curvedly tapered light coupling portion
TW201430462A (zh) 面光源裝置
TW201307920A (zh) 導光板及面光源裝置
TWI578068B (zh) 直下式導光結構、導光板及背光模組
WO2021254055A1 (zh) 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源结构
JP2009117304A (ja) 面発光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I409544B (zh)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Luminous Homogenization of Backlight Module
TW201400891A (zh) 導光板及面光源裝置
KR20130004178A (ko) 타원형 베이스 세그먼트들을 갖는 대칭 톱니형 엣지 도광필름
US8870434B2 (en) Asymmetric serrated edge light guide film having circular base segments
CN108885302B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KR20130028887A (ko) 타원형 베이스 세그먼트들을 갖는 비대칭 톱니형 엣지 도광필름
WO2012144409A1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TWM656353U (zh) 導光膜
JP2004241323A (ja) 面状光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WO2022193834A1 (zh) 一种背光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