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2632U - 配電盤系統及其適用的匯流排配置、橋接式開關與分電裝置 - Google Patents

配電盤系統及其適用的匯流排配置、橋接式開關與分電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2632U
TWM652632U TW112211035U TW112211035U TWM652632U TW M652632 U TWM652632 U TW M652632U TW 112211035 U TW112211035 U TW 112211035U TW 112211035 U TW112211035 U TW 112211035U TW M652632 U TWM652632 U TW M65263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s
chassis
switch
disposed
brid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11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明利
Original Assignee
巴斯威爾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巴斯威爾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巴斯威爾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52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2632U/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配電盤系統包含機箱、匯流排配置、第一橋接式開關以及第一分電裝置。匯流排配置設置於機箱外且包括耦接至第一電力供應的第一匯流排以及第二匯流排。第一橋接式開關設置於機箱內且經配置以橋接第一匯流排及第二匯流排。第一分電裝置設置於機箱內且經配置以設置於第二匯流排。

Description

配電盤系統及其適用的匯流排配置、橋接式開關與分電裝置
本創作關於配電盤系統及其適用的匯流排配置、橋接式開關與分電裝置;特別是關於具有設置於機箱外的匯流排配置的配電盤系統。
配電盤系統不論是從電源輸入端或者是配電盤機箱內部皆是採用銅條或銅排銜接。然而銅條或銅排的使用上有著較多的限制。舉例來說,銅條及銅排彼此間是採用空氣絕緣,在高壓配電的環境下,傳統配電盤系統所需要的空間需求較大。因應所需的空間需求,需要採用較大的機箱導致機箱的成本增加。並且,空間需求大也代表著電力傳輸路徑的拉長,間接地增加了電力傳輸所需要的銅的成本增加。電力傳輸路徑的拉長也會造成電力傳輸時功率的損耗而產生廢熱。使得配電盤系統的放置空間以及環境溫度都有相當大的限制。
另一方面,透過銅條或銅排進行銜接,因為銅條或銅排都需要透過加工進行彎折拉伸,因此配電盤系統都電力傳輸路徑大多為客製化。換句話說,因為銅條或銅排需要加工設置,因此後續的擴充性不佳,若要延伸或者換配置,只能換掉原有的銅條或銅排來達到調整或擴充的目的。此外,裸露的銅條或銅排於高電壓的施工環境,為了施工安全,在施工擴充或者日常維護時勢必需要斷電後方可進行施工。然而對於高效能的廠房而言,斷電後所造成產能的損失將難以估量。
因此如何降低配電盤系統的所需空間或材料成本並且提高配電盤系統的擴充性以及施工或維護的便利性或安全性都將是本領域研究的一大重點。
本創作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配電盤系統,可以減少體積以及製造成本。
本創作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配電盤系統,可以提高配電盤系統的擴充性以及安全性。
本創作提供一種配電盤系統包含機箱、匯流排配置、第一橋接式開關以及第一分電裝置。匯流排配置設置於機箱外且包括耦接至第一電力供應的第一匯流排以及第二匯流排。第一橋接式開關設置於機箱內且經配置以橋接第一匯流排及第二匯流排。第一分電裝置設置於機箱內且經配置以設置於第二匯流排。
本創作提供一種用於配電盤系統的匯流排配置包括設置於配電盤系統的機箱外且耦接至第一電力供應的第一匯流排以及設置於機箱外的第二匯流排。第一匯流排具有第一設置部,機箱的箱壁上具有對應第一設置部的第一設置孔。第二匯流排具有第二設置部及第三設置部,機箱的箱壁上具有對應第二設置部的第二設置孔以及對應第三設置部的第三設置孔。其中第一設置部與第二設置部相對設置且經配置以供橋接式開關設置。其中第三設置部經配置以供分電裝置設置。
本創作提供一種橋接式開關包含經配置以設置於匯流排的第一插設端、經配置以設置於另一匯流排的第二插設端以及耦接第一插設端及第二插設端的一開關部。開關部用以控制第一插設端及第二插設端的導通。
本創作提供一種分電裝置包含主控開關以及經配置以供至少一分路裝置插設的第一分電條,其中主控開關的一次側具有經配置以設置於匯流排的第三插設端。其中第一分電條耦接至主控開關的二次側。
透過設置於機箱外的第一匯流排及第二匯流排取代配電盤系統的銅排或銅條。相較於裸銅排或銅條來說,匯流排具有較好的絕緣性,可以提供較好的施工安全,並且可以在不切斷電源的情況下進行安裝或移除。良好的絕緣安全性也意味著所需要的設置空間可以大幅地減少,從而減少所需的材料成本以及空間成本。對於散熱方面,因第一匯流排及第二匯流排設置於機箱外,因此因電力傳輸功耗所產生的熱能可以透過第一匯流排及第二匯流排有效地散熱,並不會累積於配電盤系統的機箱內,提高了安全性。另一方面,匯流排亦具有良好的擴充性,可以透過橋接器銜接兩個以上的匯流排。並且橋接器亦可以做為斷路器,使電力傳輸可以設定斷點來提高安全性。
對本文中使用諸如「第一」、「第二」等名稱的元件的任何引用通常不限制這些元件的數目或順序。相反,這些名稱在本文中用作區分兩個或更多個元件或元件實例的便利方式。因此,應當理解的是,請求項中的名稱「第一」、「第二」等不一定對應於書面描述中的相同名稱。此外,應當理解的是,對第一和第二元件的引用並不表示只能採用兩個元件或者第一元件必須在第二元件之前。關於本文中所使用之「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為開放性的用語,即意指包含但不限於。
術語「耦接」在本文中用於指代兩個結構之間的直接或間接電耦接。例如,在間接電耦接的一個示例中,一個結構可以經由電阻器、電容器或電感器等被動元件被耦接到另一結構。
在本創作中,詞語「示例性」、「例如」用於表示「用作示例、實例或說明」。本文中描述為「示例性」、「例如」的任何實現或方面不一定被解釋為比本創作的其他方面優選或有利。如本文中關於規定值或特性而使用的術語「大約」、「大致」旨在表示在規定值或特性的一定數值(例如,10%)以內。
請參照圖1A至圖1C,圖1A至圖1C說明本創作的配電盤系統100包含機箱110、設置於機箱110外的匯流排配置120、設置於機箱110內的第一橋接式開關131以及第一分電裝置141。匯流排配置包括第一匯流排121以及第二匯流排122。第一匯流排121耦接至第一電力供應PW1。第一分電裝置141經配置以設置於第二匯流排122。第一橋接式開關131經配置以橋接第一匯流排121及第二匯流排122。
具體來說,機箱110可以是任意常規材料所製成的例如但不限於鐵箱、木箱或塑膠箱體。機箱110內部具有容置空間且具有箱門以供開啟或關閉容置空間。於此實施例中,機箱110包括為上方的開關箱111以及下方的分電盤箱112,其中第一橋接式開關131設置於開關箱111內並且第一分電裝置141設置於分電盤箱112內。然而,圖1C中僅是舉例並非要限制本創作。本創作的機箱110亦可以是由單一容置空間或多個容置空間所組成。機箱110的尺寸例如可以依據內部設置的第一分電裝置141以及第一橋接式開關131來決定。因為將負責外部電力傳輸的匯流排配置120設置於機箱110外,所以可以大幅地減少機箱110所需的體積。有效地減少機箱110所需要的製造成本,甚至是搬運、組裝、維護等隱性成本。
如圖1C所示,匯流排配置120包括設置於配電盤系統100的機箱110外且耦接至第一電力供應PW1的第一匯流排121以及設置於機箱110外的第二匯流排122。第一匯流排121具有第一設置部1211,機箱110的箱壁上具有對應第一設置部1211的第一設置孔1101。第二匯流排122具有第二設置部1221及第三設置部,機箱110的箱壁上具有對應第二設置部1221的第二設置孔1102以及對應第三設置部的第三設置孔(因簡化圖式,而為示於圖中,請參照第一設置部1211及第一設置孔1101)。其中第一設置部1211與第二設置部1221相對設置且經配置以供橋接式開關設置。其中第三設置部經配置以供分電裝置設置。須說明的是,圖1C所示的第一設置部1211與第二設置部1221僅是舉例,並非要限定第一匯流排121或第二匯流排122的結合樣式。舉例來說,第一設置部1211與第二設置部1221可以經設置以供插入、螺絲鎖附或壓合等常規匯流排連結/設置方式。
具體來說,第一匯流排121及/或第二匯流排122較佳為具有絕緣外殼的鑄模式匯流排或者是裝甲式匯流排。並且第一匯流排121及/或第二匯流排122內部的導體片之間較佳有填充絕緣樹脂,以增加防水、防塵或防爆性。此外,第一匯流排121及/或第二匯流排122的內部可以具有導熱材料(例如,導熱膠或導熱片)或助導熱填充材料(例如,無機矽粉或砂粉),並且外部可以具有散熱結構(例如,散熱鰭片)。透過第一匯流排121及/或第二匯流排122內部及/或外部的散熱配置,可以增加第一匯流排121及/或第二匯流排122的排熱效果,避免因傳輸大功率的電源時,產生過多的廢熱而產生危險。
第一匯流排121及第二匯流排122的匯流排配置120的設置布局請輔以參照圖2,匯流排配置120設置於配電盤系統100的機箱110外且較佳為機箱110的背面(即,與機箱門相對的一面)外,但不限於此。第一電力供應PW1例如為廠區的變壓站或者是電源供應端。第一匯流排121自第一電力供接收電力後,透過第一橋接式開關131傳輸至第二匯流排122。須說明的是,第一橋接式開關131設置於機箱110內,透過第一設置孔1101及第二設置孔1102插設到第一匯流排121以及第二匯流排122上。因此,第一橋接式開關131可以在機箱110內可移除地設置在第一匯流排121以及第二匯流排122上。第一匯流排121的第一設置部1211與第二匯流排122的第二設置部1221為相對設置的具體方式可以根據第一橋接式開關131的尺寸作為第一設置部1211與第二設置部1221之間的間距依據。換句話說,第一匯流排121與第二匯流排122之間預留間距供第一橋接式開關131進行插設。於一實施例中,第一匯流排121的第一設置部1211與第二匯流排122的第二設置部1221較佳位於機箱110中開關箱111的背面,如此可以使第一橋接式開關131具有獨立的設置空間,並且要更換或控制第一橋接式開關131時,可以僅打開開關箱111即可進行操作,減少誤觸電或者其他的風險,但功效並不限於此。
另一方面,第一橋接式開關131包含經配置以設置於第一匯流排121的第一插設端1311、經配置以設置於第二匯流排122的第二插設端1312以及耦接第一插設端1311及第二插設端1312的開關部1313。開關部1313用以控制第一插設端1311及第二插設端1312的導通。具體來說,第一橋接式開關131的第一插設端1311及第二插設端1312可以根據所對應之第一設置部1211與第二設置部1221有對應的插設介面。第一橋接式開關131的開關部1313可以進行通路及斷路的切換。當開關部1313為通路時,第一插設端1311及第二插設端1312之間將會電性導通。而當開關部1313為斷路時,第一插設端1311及第二插設端1312之間將會不導通。一般而言,第一橋接式開關131也可以做為斷路器使用,舉例來說,第一橋接式開關131的類型可以選自塑殼斷路器(MCCB)、空氣斷路器(ACB)或其他習知斷路機制的斷路器或開關器。透過第一橋接式開關131連接第一匯流排121以及第二匯流排122,可以達到第一線保護的作用。並且當第一匯流排121或第二匯流排122有並聯多組橋接式開關時,也可以進行獨立的切斷。然而,於本創作的架構中,亦可以將第一匯流排121直接地耦接至第二匯流排122而不透過第一橋接式開關131進行隔絕。須說明的是,圖2中所示的匯流排配置120的水平設置布局僅是舉例,並非用於限制本創作。於本創作中,第一匯流排121與第二匯流排122可以是水平設置、垂直設置或斜向設置。第一匯流排121與第二匯流排122的布局可以依據設置環境、電源供應方向或其他習知的配置考量而有所調整。
第二匯流排122較佳延伸至分電盤箱112且具有第三設置部以供第一分電裝置141插設。如此,第一分電裝置141可以設置於分電盤箱112中。具體來說,請參照圖3A及圖3B,第一分電裝置141包含經配置以設置於第二匯流排122的第三插設端以及分電結構。具體來說,第二匯流排122可以具有第三設置部,第一分電裝置141可以經由第三插設端設置於第二匯流排122的第三設置部。第三插設端與第三設置部可以例如為常規匯流排的連接手段。分電結構耦接至第三插設端,當第一分電裝置141設置於第二匯流排122上,並且第一橋接式裝置131導通使第一電力供應PW1的電力可以傳輸至分電結構。分電結構例如為可以為如圖3A所示為連接線結構或者如圖3B所示為分電條結構。於連接線結構的實施例中,可以透過電力傳輸線耦接需要電力的設備E。須說明的是,電力傳輸線可以是固定式或者可分離地(例如,透過例如插頭及插座等連接手段)與第三插設端耦接,電力傳輸線可以依照電力需求、電力功率等參數連接至單一多複數個設備。另一方面,於分電條結構的實施例中,分電條結構可以經配置以提供多個分路裝置151插設後將電力引出並傳輸至設備E。須說明的是,本創作並不受限於分電裝置的數量,換句話說,第二匯流排122可以提供多個插設位置供複數個分電裝置進行插設,並且於複數個分電裝置的實施例中,並不限於分電裝置的種類,圖3A與圖3B所示實施例中的分電結構可以單獨或合併實施。
於一實施例中,請參照圖4,第一分電裝置141還可以包含主控開關1411。舉例來說,主控開關1411的一次側可以耦接第三插設端1412,主控開關的二次側可以耦接至分電結構1413。具體來說,主控開關1411的一次側為電源輸入的一側,可以透過第三插設端1412耦接至第二匯流排122並接受來自第一電力供應PW1的電源。透過主控開關1411進行斷路保護後,透過主控開關1411的二次側(即,耦接至負載的一側)所耦接的分電結構1413進行分電。如此可以對第一分電裝置141多一層保護,並且當有多個分電裝置時,分電裝置各別的主控開關可以對分電裝置進行控制,進而達到獨立操作的目的。然而,本創作的分電裝置並不限於主控開關,電力的傳遞控制亦可以僅透過第一橋接式裝置進行切換。
透過上述設置於機箱110外的第一匯流排121及第二匯流排122取代傳統配電盤系統100中連接至電力供應的銅排或銅條。相較於銅排或銅條來說,第一匯流排121及第二匯流排122因為採用裝甲式或是模鑄式的匯流排可以具有較好的絕緣性,而不需要較大的空間進行空氣絕緣。因此,可以減少占用的體積,較好的絕緣也可以提供安全的施工環境,並且可以在不切斷電源的情況下進行安裝或移除。此外,匯流排所需的導體體積/長度都相對較小,因此可以節省材料成本並且減少電力傳輸路徑上的功率損耗。另一方面,匯流排亦具有良好的擴充性,可以透過橋接器銜接兩個以上的匯流排。並且橋接器亦可以做為斷路器,使電力傳輸可以設定斷點來提高安全性。設置於機箱外的匯流排配置也具有良好的散熱效果,避免熱能累積於機箱內,造成用電環境的風險,也可以減少需要時常監控配電盤溫度的營運成本。
於一實施例中,請參照圖5,配電盤系統100還可包含設置於機箱110外的第三匯流排123以及設置於機箱110內的第二橋接式開關132。第三匯流排123耦接至第二電力供應PW2。第二橋接式開關132經配置以橋接第三匯流排123及第二匯流排122。
具體來說,耦接至第二電力供應PW2的第三匯流排123可以與耦接至第一電力供應PW1的第一匯流排121作為雙迴路並聯供電。舉例來說,當第一橋接式開關131使第一匯流排121及第二匯流排122導通並且第二橋接式開關132斷路時,第一分電裝置141將會接收來自第一電力供應PW1的電力。當要對第一分電裝置141進行電力供應的切換時,可以將第二橋接式開關132設定為通路以使第二匯流排122及第三匯流排123,並且將第一橋接式開關131關閉為斷路,此時第一分電裝置141將接收來自第二電力供應PW2的電力。如此在第一電力供應PW1或第二電力供應PW2其中之一者出現異常或需要中斷時,可以快速地切換第一分電裝置141的電力供應,避免需要過長時間等待導致廠房機台運作中斷的損失。
於一實施例中,請參照圖6A、圖6B及圖7,配電盤系統100還包含設置於機箱110外的第三匯流排123、設置於機箱110外的第四匯流排124、設置於機箱110內的第二橋接式開關132以及設置於機箱110內的第三橋接式開關133。第三匯流排123耦接至第二電力供應PW2。第二橋接式開關132經配置以橋接第三匯流排123及第四匯流排124。第三橋接式開關133經配置以將第二匯流排122橋接至第三匯流排123或第四匯流排124。須說明的是,圖6A及圖6B中的匯流排配置120中第二匯流排122與第四匯流排124有部分外殼連接,如此可以增加結構強度以及整體性。然而匯流排配置120中內部導體的布局請參照圖7。
具體來說,耦接至第二電力供應PW2的第三匯流排123可以與耦接至第一電力供應PW1的第一匯流排121作為雙迴路並聯供電,並且透過第四匯流排124耦接至其餘的分電裝置(例如,第二分電裝置142)。可以達到第一電力供應PW1可經由第一匯流排121以及第二匯流排122(透過第一橋接式開關131導通)提供電力至第一分電裝置141,並且同時地,第二電力供應PW2可經由第三匯流排123以及第四匯流排124(透過第二橋接式開關132導通)提供電力至第二分電裝置142。如此達到雙迴路雙供電的架構。須說明的是,上述雙供電的狀況中,第三橋接式開關133為斷路狀態,以避免第一電力供應PW1與第二電力供應PW2相互短路。
當需要進行雙迴路並聯供電的切換時,可以透過第三橋接式開關133將第二匯流排122橋接至第四匯流排124。舉例來說,當需要第一分電裝置141接收來自第二電力供應PW2的電力時,第三橋接式開關133設定為通路使第二匯流排122及第三匯流排123相互導通,第二橋接式開關132亦設定為通路使第三匯流排123與第四匯流排124相互導通,並且將第一橋接式開關131設定為斷路使第一匯流排121與第二匯流排122彼此不導通。另一方面,當需要第二分電裝置142接收來自第一電力供應PW1的電力時,第三橋接式開關133設定為通路使第二匯流排122及第四匯流排124相互導通,第一橋接式開關131亦設定為通路使第一匯流排121與第二匯流排122相互導通,並且將第二橋接式開關132設定為斷路使第三匯流排123與第四匯流排124彼此不導通。透過上述的匯流排配置120,可以達到第一電力供應PW1與第二電力供應PW2獨立供電且可以相互支援。並且將匯流排配置120設置於機箱110外,可以有效地減少機箱110所需要的體積,以及傳輸線路的長度。當需要擴充時,僅需要適當地延伸或轉接匯流排,不會遭遇到傳統銅排或銅條配置時難以調整的問題。
於此實施例中,並不受限於第一分電裝置141或第二分電裝置142的數量。具體來說,請參照圖8,第二匯流排122可以於機箱110(例如,分電盤箱112)中延伸(且較佳為彎折延伸),並具有多個第三設置部供多個第一分電裝置141進行插設。另一方面,第四匯流排124亦可有具有多個設置部供多工個第二分電裝置142進行插設。須說明的是,第二匯流排122的第三設置部的數量可以大於或等於第一分電裝置141的數量。具體來說,較多第三設置部可以做為預備的設置部使第一分電裝置141的設置更具靈活性與彈性。
基於上述設置於機箱外的匯流排配置(即,第一匯流排、第二匯流排、第三匯流排與第四匯流排)並結合橋接式開關可以達到雙迴路並聯供電的應用。並且設置於機箱外的匯流排配置因具有較佳的絕緣性與散熱性,而可以節省體積。並且相較於銅排,匯流排的擴充以及變更都更具有彈性。插設橋接式開關或分電裝置於匯流排配置上時,也因為較高的安全性可以實現不斷電設置(熱插拔)。
提供對本創作的先前描述以使得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能夠製作或實施本創作。對於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來說,對本創作的各種修改將是很清楚的,並且在不脫離本創作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本文中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應用於其他變化或者各實施例間可以相互結合或單獨實施。因此,本創作不旨在限於本文中描述的示例,而是符合與本文中創作的原理和新穎特徵一致的最寬範圍。
100:配電盤系統 110:機箱 1101:第一設置孔 1102:第二設置孔 111:開關箱 112:分電盤箱 120:匯流排配置 121:第一匯流排 1211:第一設置部 122:第二匯流排 1221:第二設置部 123:第三匯流排 124:第四匯流排 131:第一橋接式開關 1311:第一插設端 1312:第二插設端 1313:開關部 132:第二橋接式開關 133:第三橋接式開關 141:第一分電裝置 1411:主控開關 1412:第三插設端 1413:分電結構 142:第二分電裝置 151:分路裝置 PW1:第一電力供應 PW2:第二電力供應
本創作中所呈現的附圖係為了幫助描述本創作的各個實施例。然而,為了簡化附圖及/或突顯附圖所要呈現之內容,附圖中習知的結構及/或元件將可能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出或是以省略的方式呈現。另一方面,附圖中元件的數量可以為單數亦可為複數。本創作中所呈現的附圖僅是為了解說這些實施例而非對其進行限制。
圖1A至圖1C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配電盤系統外觀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配電盤系統中匯流排配置的導體傳輸的示意圖。
圖3A與圖3B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配電盤系統中分電結構的連接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配電盤系統中分電結構具主控開關的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配電盤系統中匯流排配置的導體傳輸的示意圖。
圖6A至圖6B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配電盤系統外觀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配電盤系統中匯流排配置的導體傳輸的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配電盤系統中設置多個分電裝置的示意圖。
100:配電盤系統
110:機箱
111:開關箱
112:分電盤箱
120:匯流排配置
121:第一匯流排
122:第二匯流排
PW1:第一電力供應

Claims (12)

  1. 一種配電盤系統,包含: 一機箱; 設置於該機箱外的一匯流排配置,該匯流排配置包括耦接至一第一電力供應的一第一匯流排以及一第二匯流排; 設置於該機箱內的一第一橋接式開關,該第一橋接式開關經配置以橋接該第一匯流排及該第二匯流排;以及 經配置以設置於該第二匯流排的一第一分電裝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配電盤系統,其中該第一橋接式開關的類型選自塑殼斷路器(MCCB)及空氣斷路器(ACB)其中之一者。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配電盤系統,其中該第一橋接式開關包含: 經配置以設置於該第一匯流排的一第一插設端; 經配置以設置於該第二匯流排的一第二插設端;以及 耦接該第一插設端及該第二插設端的一開關部,該開關部用以控制該第一插設端及該第二插設端的導通。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配電盤系統,其中該第一匯流排具有一第一設置部,該第二匯流排具有一第二設置部及一第三設置部;其中該第一設置部與該第二設置部經配置以供該第一橋接式開關設置,以使該第一匯流排可經由該橋接式開關耦接至該第二匯流排;該第三設置部經配置以供該第一分電裝置設置。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配電盤系統,其中該第一分電裝置包含: 經配置以設置於該第二匯流排的一第三插設端;以及 耦接至該第三插設端一分電結構。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配電盤系統,其中該機箱包括一開關箱以及一分電盤箱,其中該第一橋接式開關設置於該開關箱內並且該第一分電裝置設置於該分電盤箱內。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配電盤系統,其中: 該匯流排配置還包括設置於該機箱外的一第三匯流排,該第三匯流排耦接至一第二電力供應; 該配電盤系統還包含設置於該機箱內的一第二橋接式開關,該第二橋接式開關經配置以橋接該第二匯流排及該第三匯流排; 其中該第一分電裝置經由該第一橋接式開關及該第二橋接式開關可選擇地自該第一電力供應及該第二電力供應其中之一者接收電力。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配電盤系統,其中: 該匯流排配置還包括: 設置於該機箱外的一第三匯流排,該第三匯流排耦接至一第二電力供應;以及 設置於該機箱外的一第四匯流排; 該配電盤系統還包含: 設置於該機箱內的一第二橋接式開關,該第二橋接式開關經配置以橋接該第三匯流排及該第四匯流排;以及 設置於該機箱內的一第三橋接式開關,該第三橋接式開關經配置以將該第二匯流排橋接至該第三匯流排或該第四匯流排。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配電盤系統,還包含: 經配置以設置於該第四匯流排的一第二分電裝置。
  10. 一種用於配電盤系統的匯流排配置,包括: 設置於該配電盤系統的一機箱外且耦接至一第一電力供應的一第一匯流排,其中該第一匯流排具有一第一設置部;以及 設置於該機箱外的一第二匯流排,其中該第二匯流排具有一第二設置部及一第三設置部; 其中該第一設置部與該第二設置部經配置以供一橋接式開關設置,以使該第一匯流排可經由該橋接式開關耦接至該第二匯流排; 其中該第三設置部經配置以供一分電裝置設置。
  11. 一種用於如請求項10之匯流排配置的橋接式開關,包含: 經配置以設置於該第一設置部的一第一插設端; 經配置以設置於該第二設置部的一第二插設端;以及 耦接該第一插設端及該第二插設端的一開關部,該開關部用以控制該第一插設端及該第二插設端的導通。
  12. 一種用於如請求項10之匯流排配置的分電裝置,包含: 經配置以設置於該第三設置部的一第三插設端;以及 耦接至該第三插設端的一分電結構。
TW112211035U 2023-10-13 配電盤系統及其適用的匯流排配置、橋接式開關與分電裝置 TWM652632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2632U true TWM652632U (zh) 2024-03-1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47684B2 (en) Panelboard having a parallel feeder bars distribution
ITBG20090032A1 (it) Dispositivo di raffreddamento per un interruttore, ed interruttore comprendente tale dispositivo.
CN102458089A (zh) 用于电气装置的传热设备
KR101226635B1 (ko) 냉각효율이 향상된 일체형 배전반
CN103262196B (zh) 电气系统及其电路保护模块和电气切换装置
US20190006824A1 (en) Electrical device and distribution board
CN204696516U (zh) 一种智能型低压环网柜
CN104600527A (zh) 建筑室内用强电分电器
KR20090115452A (ko) 전원분배모듈이 구비된 모터 컨트롤 센터
TWM652632U (zh) 配電盤系統及其適用的匯流排配置、橋接式開關與分電裝置
CN210898542U (zh) 滤波式无功补偿装置
KR20100137977A (ko) 냉각장치를 구비한 배전반
WO2023029614A1 (zh) 一种隔离开关熔断器组件
CN216649653U (zh) 一种具有过流过载保护装置的无触点接触器
CN209497146U (zh) 一种室外防水供电箱
EP1346387B1 (en) Supporting base for a circuit breaker
CN108565803A (zh) 一种环保型的消防供配电干线系统母线槽
CN210430536U (zh) 一种不停电双断路器高压开关柜
CN204361621U (zh) 建筑室内用插座分电器
CN109802316A (zh) 一种室外防水供电箱
TW202141878A (zh) 電力分配盤
CN204361620U (zh) 建筑室内用插座网络分电器
KR101151938B1 (ko) 배전반
JP3207486U (ja) スイッチ導通装置
CN212435042U (zh) 一种断路器和无触点开关组合式可编程配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