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6078U - 透鏡以及包括其之透鏡組合 - Google Patents

透鏡以及包括其之透鏡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6078U
TWM646078U TW112204475U TW112204475U TWM646078U TW M646078 U TWM646078 U TW M646078U TW 112204475 U TW112204475 U TW 112204475U TW 112204475 U TW112204475 U TW 112204475U TW M646078 U TWM646078 U TW M64607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lens
axis
parting line
flan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4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種奇
梁東晨
白庚昊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46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6078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sthes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一種透鏡包括光學部分以及凸緣部分。光學部分沿第一軸方向具有較沿第二軸方向大的長度,且第一軸方向與第二軸方向垂直於光軸且彼此垂直。沿第一軸方向延伸的凸緣部分包括第一傾斜部分及第二傾斜部分,第一傾斜部分連接至光學部分的第一表面,第二傾斜部分連接至光學部分的第二表面。第二傾斜部分在第二傾斜部分連接至光學部分的第二表面的區域中相對於光學部分的第二表面在光軸方向上突出。光吸收層設置於第二傾斜部分連接至光學部分的第二表面的區域中。

Description

透鏡以及包括其之透鏡組合
[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於2022年12月14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提出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22-0175005號的權益,所述韓國專利申請案的全部揭露內容出於全部目的併入本案供參考。
以下說明是有關於透鏡以及包括其之透鏡組合。
相機模組已普遍地用於例如智慧型手機等可攜式電子裝置中,且近年來,根據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小型化的需求,亦要求安裝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上的相機模組小型化。
為使相機模組小型化,可減小作為相機模組的組件的透鏡的大小。
一般而言,由於透鏡具有圓形形狀而影像感測器具有矩形形狀,因此穿過圓形透鏡的部分光量不會被影像感測器的成像表面接收。
因此,藉由移除圓形透鏡的部分,可減小透鏡的大小而 不會對影像品質造成不利影響。
然而,在與光軸垂直的一個方向上減小透鏡的長度可能會由於光的漫反射(diffuse reflection)而引起閃光(flare)現象。
提供此新型內容是為了以簡化形式介紹下文在實施方式中所進一步闡述的一系列概念。此新型內容並不旨在辨識所主張標的物的關鍵特徵或本質特徵,亦非旨在用於幫助確定所主張標的物的範圍。
在一個一般態樣中,一種透鏡包括被配置成對光進行折射的光學部分以及自光學部分延伸的凸緣部分。光學部分沿第一軸方向具有較沿第二軸方向大的長度,且第一軸方向與第二軸方向垂直於光軸且彼此垂直。沿第一軸方向延伸的凸緣部分包括第一傾斜部分及第二傾斜部分,第一傾斜部分連接至光學部分的第一表面,第二傾斜部分連接至光學部分的第二表面。第二傾斜部分在第二傾斜部分連接至光學部分的第二表面的區域中相對於光學部分的第二表面在光軸方向上突出。光吸收層設置於第二傾斜部分連接至光學部分的第二表面的區域中。
光學部分的第一表面可為物體側表面,且光學部分的第二表面可為影像側表面。
光吸收層可自光學部分的第二表面的邊緣延伸至第二傾斜部分。
光吸收層可為黑色的。
第一傾斜部分可包括第一彎曲部分及第一平整部分,第一彎曲部分相鄰於光學部分的第一表面,第一平整部分自第一彎曲部分延伸且相對於光軸傾斜,且第一分模線可形成於第一彎曲部分與光學部分的第一表面之間。
第一分模線可具有面對第二軸方向的表面或相對於光軸的傾斜表面。
第二傾斜部分可包括第二彎曲部分及第二平整部分,第二彎曲部分相鄰於光學部分的第二表面,第二平整部分自第二彎曲部分延伸且相對於光軸傾斜,且第二分模線可形成於第二彎曲部分與光學部分的第二表面之間。
第二分模線可具有面對第二軸方向的表面或相對於光軸的傾斜表面。
第二傾斜部分可包括第三平整部分,第三平整部分設置於第二彎曲部分與光學部分的第二表面之間。
光吸收層可設置於光學部分的第二表面的邊緣、第二分模線及第二彎曲部分處。
凹凸部分可設置於光學部分的第二表面的邊緣、第二分模線及第二彎曲部分中的每一者處。
第一傾斜部分可包括相對於光軸傾斜的第一平整部分,第二傾斜部分可包括相對於光軸傾斜的第二平整部分,且第三分模線可形成於第一平整部分與第二平整部分彼此連接的區域中。
第三分模線可具有面對光軸方向的表面。
在另一一般態樣中,一種透鏡組合包括:透鏡,包括被配置成對光進行折射的光學部分以及自光學部分延伸的凸緣部分,其中透鏡沿第一軸方向具有較沿第二軸方向大的長度,第一軸方向與第二軸方向垂直於光軸且彼此垂直;以及透鏡鏡筒,容納透鏡。凸緣部分包括在第一軸方向上彼此面對的第一凸緣部分與第二凸緣部分、以及在第二軸方向上彼此面對的第三凸緣部分與第四凸緣部分。第一凸緣部分及第二凸緣部分與透鏡鏡筒接觸且耦合至透鏡鏡筒。第三凸緣部分及第四凸緣部分與透鏡鏡筒間隔開。第三凸緣部分及第四凸緣部分各自包括第一傾斜部分及第二傾斜部分,第一傾斜部分連接至光學部分的物體側表面,第二傾斜部分連接至光學部分的影像側表面。分模線設置於光學部分的影像側表面連接至第二傾斜部分的區域中且相對於光學部分的影像側表面在光軸方向上突出,且光吸收層設置於分模線中。
具有面對第二軸方向的表面的第二分模線可設置於光學部分的物體側表面連接至第一傾斜部分的區域中。
具有面對光軸方向的表面的第二分模線可設置於第一傾斜部分連接至第二傾斜部分的區域中。
藉由閱讀以下詳細說明、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其他特徵及態樣將顯而易見。
10:第一透鏡鏡筒
20:第二透鏡鏡筒
30:第三透鏡鏡筒
100:光學部分
110:第一邊緣
120:第二邊緣
130:第三邊緣
140:第四邊緣
300:凸緣部分
310:第一凸緣部分
320:第二凸緣部分
330:第三凸緣部分
340:第四凸緣部分
350:第一傾斜部分
351:第一彎曲部分
353:第一平整部分
360:第二傾斜部分
361:第二彎曲部分
363:第二平整部分
365:第三平整部分
400:光吸收層
A、B、C:部分
a:長軸
b:短軸
G1:第一透鏡群組
G2:第二透鏡群組
G3:第三透鏡群組
I-I':線
L1:第一透鏡
L2:第二透鏡
L3:第三透鏡
L4:第四透鏡
L5:第五透鏡
L6:第六透鏡
L7:第七透鏡
LM1:第一透鏡模組
LM2:第二透鏡模組
LM3:第三透鏡模組
PL1:第一分模線
PL2:第二分模線
PL3:第三分模線
S1:物體側表面/第一表面
S2:影像側表面/第二表面
X、Y、Z:軸
圖1是根據實例的透鏡組合的示意性剖視圖。
圖2是根據實例的透鏡的立體圖。
圖3是根據實例的透鏡的平面圖。
圖4是示出根據實例的其中透鏡耦合至透鏡鏡筒的狀態的平面圖。
圖5是示出沿圖2所示線I-I'截取的橫截面的部分的圖。
圖6是圖5所示部分A的放大圖。
圖7是圖5所示部分B的放大圖。
圖8是圖7的經修改實例。
圖9是圖5所示部分C的放大圖。
在圖式及詳細說明通篇中,相同的參考編號指代相同的元件。 圖式可能並非按比例繪製,並且為清晰、例示及方便起見,可誇大圖式中的元件的相對大小、比例及繪示。
提供以下詳細說明以幫助讀者獲得對本文中所述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全面理解。然而,對於此項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本文中所述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各種改變、潤飾及等效形式將顯而易見。本文中所述的操作順序僅為實例,且不旨在限於本文中所陳述的操作順序,而是如對於此項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將顯而易見,除必需以特定次序進行的操作以外,亦 可有所改變。此外,為提高清晰性及簡潔性,可省略對將為此項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眾所習知的功能及構造的說明。
本文中所述特徵可以不同形式實施,且不被解釋為限於本文中所述實例。確切而言,提供本文中所述實例是為了使此揭露內容將透徹及完整,並將向此項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充分傳達本揭露內容的範圍。
注意,在本文中,關於實例或實施例使用用語「可」(例如,關於實例或實施例可包括或實施什麼)意指存在其中包括或實施此種特徵的至少一個實例或實施例,而所有實例及實施例並非僅限於此。
在說明書通篇中,當例如層、區或基板等元件被闡述為位於另一元件「上」、「連接至」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時,所述元件可直接位於所述另一元件「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合至」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於其間的一或多個其他元件。反之,當一元件被闡述為「直接位於」另一元件「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時,則可不存在介於其間的其他元件。
本文中所用的用語「及/或」包括相關聯列出項中的任一者及任意二或更多者的任意組合。
儘管本文中可能使用例如「第一(first)」、「第二(second)」及「第三(third)」等用語來闡述各種構件、組件、區、層或區段,然而該些構件、組件、區、層或區段不受該些用語的限制。確切 而言,該些用語僅用於區分各個構件、組件、區、層或區段。因此,在不背離實例的教示內容的條件下,本文中所述實例中所提及的第一構件、組件、區、層或區段亦可被稱為第二構件、組件、區、層或區段。
為易於說明,在本文中可使用例如「上方」、「上部的」、「下方」及「下部的」等空間相對性用語來闡述圖中所示的一個元件相對於另一元件的關係。此種空間相對性用語旨在除圖中所繪示定向以外亦囊括裝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舉例而言,若翻轉圖中的裝置,則被闡述為相對於另一元件位於「上方」或「上部」的元件此時將相對於所述另一元件位於「下方」或「下部」。因此,視裝置的空間定向而定,用語「上方」同時囊括上方與下方兩種定向。所述裝置亦可以其他方式定向(例如,旋轉90度或處於其他定向),且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性用語要相應地進行解釋。
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闡述各種實例,而並非用於限制本揭露。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則冠詞「一(a、an)」及「所述(the)」旨在亦包括複數形式。用語「包括(comprises)」、「包含(includes)」及「具有(has)」規定所陳述的特徵、數目、操作、構件、元件及/或其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數目、操作、構件、元件及/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由於製造技術及/或公差,圖中所示的形狀可能發生變化。因此,在本文中所述的實例並非僅僅限於圖式中所示的具體形狀, 而是包括在製造期間發生的形狀變化。
如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本文中所述的實例的特徵可以各種方式組合。此外,儘管本文中所述的實例具有多種配置,然而如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其他配置亦為可能的。
圖1是根據實例的透鏡組合的示意性剖視圖。
參照圖1,第一透鏡模組LM1包括第一透鏡鏡筒10及容納於第一透鏡鏡筒10中的第一透鏡群組G1。第一透鏡群組G1可包括兩個透鏡。
在第一透鏡群組G1的所述兩個透鏡之中,前透鏡(在下文中被稱為第一透鏡L1)具有正的折射力,而後透鏡(在下文中被稱為第二透鏡L2)具有負的折射力。第一透鏡群組G1可被配置成在整體上具有負的折射力。
第二透鏡模組LM2包括第二透鏡鏡筒20及容納於第二透鏡鏡筒20中的第二透鏡群組G2。第二透鏡群組G2可包括三個透鏡。
在第二透鏡群組G2的所述三個透鏡之中,最前透鏡(在下文中被稱為第三透鏡L3)具有正的折射力,而中間透鏡(在下文中被稱為第四透鏡L4)具有負的折射力,而最後透鏡(在下文中被稱為第五透鏡L5)具有正的折射力。第二透鏡群組G2可被配置成在整體上具有正的折射力。
第三透鏡模組LM3包括第三透鏡鏡筒30及容納於第三 透鏡鏡筒30中的第三透鏡群組G3。第三透鏡群組G3可包括兩個透鏡。
在第三透鏡群組G3的所述兩個透鏡之中,前透鏡(在下文中被稱為第六透鏡L6)具有正的折射力,而後透鏡(在下文中被稱為第七透鏡L7)具有負的折射力。第三透鏡群組G3可被配置成在整體上具有負的折射力。
圖2是根據實例的透鏡的立體圖,圖3是根據實例的透鏡的平面圖,而圖4是示出根據實例的其中透鏡耦合至鏡筒的狀態的平面圖。
參照圖2至圖4,全部的第一透鏡L1至第七透鏡L7皆具有非圓形平面形狀。舉例而言,每一透鏡皆被配置使得在與光軸(Z軸)垂直的第一軸(X軸)方向上的長度大於在與光軸(Z軸)及第一軸(X軸)二者垂直的第二軸(Y軸)方向上的長度。
當在光軸(Z軸)方向上觀察時,相應透鏡的面對第一軸(X軸)方向的側表面基於光軸(Z軸)而具有弧形形狀。舉例而言,當面對第一軸(X軸)的正方向的側表面被稱為第一側表面且面對第一軸(X軸)的負方向的側表面被稱為第二側表面時,第一側表面及第二側表面具有基於光軸(Z軸)的弧形形狀。
另外,面對第二軸(Y軸)方向的側表面對第一側表面與第二側表面進行連接且當自光軸(Z軸)方向觀察時具有實質上直線形狀。舉例而言,當面對第二軸(Y軸)的正方向的側表面被稱為第三側表面且面對第二軸(Y軸)的負方向的側表面被 稱為第四側表面時,第三側表面及第四側表面中的每一者皆具有與第一軸(X軸)方向平行的直線形狀。
第一側表面與第二側表面基於光軸(Z軸)而定位於彼此相對的側上,第三側表面與第四側表面基於光軸(Z軸)而定位於彼此相對的側上,且第三側表面及第四側表面分別連接第一側表面及第二側表面。
每一透鏡具有與光軸(Z軸)相交的第一軸(X軸)及第二軸(Y軸)。舉例而言,第一軸(X軸)可為在穿過光軸(Z軸)的同時連接第一側表面與第二側表面的軸,而第二軸(Y軸)可為在穿過光軸(Z軸)的同時連接第三側表面與第四側表面的軸。第一軸(X軸)與第二軸(Y軸)彼此垂直,且第一軸(X軸)的長度長於第二軸(Y軸)的長度。
舉例而言,在每一透鏡中,與光軸(Z軸)相交且彼此垂直的兩個軸中的任一軸的長度皆大於另一軸的長度。
每一透鏡皆由塑膠材料形成且藉由模具射出成型。在本實例中,每一透鏡藉由射出成型形成,使得每一透鏡在第二軸(Y軸)方向上的長度短於每一透鏡在第一軸(X軸)方向上的長度。即,並非在藉由射出成型製造出透鏡之後移除圓形透鏡的部分,而是在射出成型期間將透鏡製造成具有此種形狀。
相較於具有圓形形狀的一般透鏡而言,影像感測器具有矩形形狀。即,由於並非使用穿過圓形透鏡的光的每一部分來形成影像,因此可移除圓形透鏡的不必要部分以減小透鏡的大小而 不對影像品質造成影響。
第一透鏡L1至第七透鏡L7中的每一者包括光學部分100及凸緣部分300。
光學部分100可為展現出透鏡的光學效能的部分。舉例而言,自對象反射的光可穿過光學部分100且被折射。
光學部分100可具有折射力且可具有非球面形狀。
光學部分100可包括物體側表面(S1,面對物體側的表面)及影像側表面(S2,面向影像側的表面)。
光學部分100包括第一邊緣110、第二邊緣120、第三邊緣130及第四邊緣140。第一邊緣110與第二邊緣120被定位成彼此面對,而第三邊緣130與第四邊緣140被定位成彼此面對。
第三邊緣130及第四邊緣140分別連接第一邊緣110與第二邊緣120。
第一邊緣110與第二邊緣120相對於光軸(Z軸)定位於相對的側上,而第三邊緣130與第四邊緣140相對於光軸(Z軸)定位於相對的側上。
當在光軸(Z軸)方向上觀察時,第一邊緣110及第二邊緣120具有弧形形狀,而第三邊緣130及第四邊緣140具有實質上直線形狀。第三邊緣130及第四邊緣140基於光軸(Z軸)而對稱且可被形成為彼此平行。
第一邊緣110與第二邊緣120之間的最短距離大於第三邊緣130與第四邊緣140之間的最短距離。
光學部分100具有長軸a及短軸b。舉例而言,當在光軸(Z軸)方向上觀察時,在穿過光軸(Z軸)的同時以最短距離連接第三邊緣130與第四邊緣140的線段是短軸b,而在穿過光軸(Z軸)的同時連接第一邊緣110與第二邊緣120的線段是長軸a。
此處,長軸a的一半是最大有效半徑,而短軸b的一半是最小有效半徑。
凸緣部分300可為將透鏡固定至另一組件(例如,鏡筒或另一透鏡)的部分。
凸緣部分300自光學部分100延伸且可與光學部分100成一體地形成。
第一透鏡L1至第七透鏡L7的光學部分100的形狀可不同,然而第一透鏡L1至第七透鏡L7的凸緣部分300的形狀可相似,且因此在下文中,為便於說明,將對任意一個透鏡的凸緣部分300進行闡述。
凸緣部分300包括第一凸緣部分310、第二凸緣部分320、第三凸緣部分330及第四凸緣部分340。
第一凸緣部分310自光學部分100的第一邊緣110延伸,而第二凸緣部分320自光學部分100的第二邊緣120延伸。舉例而言,第一凸緣部分310在第一軸(X軸)方向上自光學部分100的第一邊緣110延伸,而第二凸緣部分320在第一軸(X軸)方向上自光學部分100的第二邊緣120延伸。
第一凸緣部分310及第二凸緣部分320可具有面對第一 軸(X軸)方向的表面。
第一凸緣部分310及第二凸緣部分320可與透鏡鏡筒的內表面接觸且可耦合至透鏡鏡筒的內表面。
第三凸緣部分330自光學部分100的第三邊緣130延伸,而第四凸緣部分340自光學部分100的第四邊緣140延伸。舉例而言,第三凸緣部分330在第二軸(Y軸)方向上自光學部分100的第三邊緣130延伸,而第四凸緣部分340在第二軸(Y軸)方向上自光學部分100的第四邊緣140延伸。
第三凸緣部分330及第四凸緣部分340可具有面對第二軸(Y軸)方向的表面。
第三凸緣部分330及第四凸緣部分340可與透鏡鏡筒的內表面間隔開。即,第三凸緣部分330及第四凸緣部分340不與透鏡鏡筒的內表面接觸。
光學部分100的第一邊緣110可指相鄰於第一凸緣部分310的部分,光學部分100的第二邊緣120可指相鄰於第二凸緣部分320的部分,光學部分100的第三邊緣130可指相鄰於第三凸緣部分330的部分,而光學部分100的第四邊緣140可指相鄰於第四凸緣部分340的部分。
當在光軸(Z軸)方向上觀察時,第一凸緣部分310及第二凸緣部分320可基於光軸(Z軸)而具有弧形形狀。第一凸緣部分310與第二凸緣部分320相對於光軸(Z軸)設置於相對的側上。
當在光軸(Z軸)方向上觀察時,第三凸緣部分330及第四凸緣部分340可在第一軸(X軸)方向上具有長平面形狀。第三凸緣部分330與第四凸緣部分340相對於光軸(Z軸)設置於相對的側上且連接第一凸緣部分310與第二凸緣部分320。
圖5是示出沿圖2所示線I-I'截取的橫截面的部分的圖,圖6是圖5所示部分A的放大圖,圖7是圖5所示部分B的放大圖,圖8是圖7的經修改實例,而圖9是圖5所示部分C的放大圖。
參照圖5至圖9,第三凸緣部分330及第四凸緣部分340分別包括連接至光學部分100的第一表面S1(例如,物體側表面)的第一傾斜部分350及連接至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例如,影像側表面)的第二傾斜部分360。第一傾斜部分350及第二傾斜部分360分別包括傾斜表面。
第一分模線PL1可形成於第一傾斜部分350連接至光學部分100的第一表面S1的部分中。舉例而言,第一傾斜部分350包括形成於連接至光學部分100的第一表面S1的部分中的第一分模線PL1。
分模線可具有在塑膠射出期間由彼此接觸的多個模具的表面形成的形狀。
第一傾斜部分350可包括第一彎曲部分351及第一平整部分353。第一彎曲部分351可經由第一分模線PL1而連接至光學部分100的第一表面S1,而第一平整部分353可自第一彎曲部 分351延伸且可相對於光軸(Z軸)傾斜。第一平整部分353可被傾斜成在自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朝向第一表面S1的方向上更靠近光軸(Z軸)。
第一分模線PL1可形成於第一彎曲部分351與光學部分100的第一表面S1之間。
第一分模線PL1可具有面對第二軸(Y軸)方向的表面或相對於光軸(Z軸)的傾斜表面。
舉例而言,第一彎曲部分351的邊緣可與光學部分100的第一表面S1的邊緣(即,物體側表面在光軸(Z軸)方向上的第三邊緣或第四邊緣)間隔開,且第一分模線PL1可為將第一彎曲部分351的邊緣連接至光學部分100的第一表面的邊緣的表面。
當在第一軸(X軸)方向上觀察時,第一分模線PL1可具有垂直平面的形狀或相對於光軸(Z軸)傾斜的平面的形狀。
當第一分模線PL1具有垂直平面時,所述垂直平面可為面對第二軸(Y軸)的正方向的平面。
當第一分模線PL1具有傾斜表面時,所述傾斜表面可在自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朝向第一表面S1的方向上更靠近光軸(Z軸)。
在第二傾斜部分360連接至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的部分中,第二傾斜部分360相對於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在光軸(Z軸)方向上突出。
第二分模線PL2可形成於第二傾斜部分360連接至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的部分中。舉例而言,第二傾斜部分360包括形成於連接至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的部分中的第二分模線PL2。
第二傾斜部分360可包括第二彎曲部分361及第二平整部分363。第二彎曲部分361可經由第二分模線PL2連接至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而第二平整部分363可自第二彎曲部分361延伸且可相對於光軸(Z軸)傾斜。第二平整部分363可被傾斜成在自光學部分100的第一表面S1至第二表面S2的方向上更靠近光軸(Z軸)。
在第二彎曲部分361連接至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的部分中,第二彎曲部分361可在光軸(Z軸)方向上相對於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突出。
第二分模線PL2可形成於第二彎曲部分361與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之間。
第二分模線PL2可具有面對第二軸(Y軸)方向的表面或者相對於光軸(Z軸)傾斜的表面。
第二傾斜部分360可更包括第三平整部分365,第三平整部分365設置於第二彎曲部分361與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之間。在此種情形中,第二分模線PL2可形成於第三平整部分365連接至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的部分中。在第三平整部分365連接至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的所述部分中,第三平整部分 365可相對於光學部分的第二表面S2在光軸(Z軸)方向上突出。
舉例而言,第二彎曲部分361的邊緣或第三平整部分365的邊緣可在光軸(Z軸)方向上與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的邊緣(即,影像側表面的第三邊緣或第四邊緣)間隔開,且第二分模線PL2可為將第二彎曲部分361(或第三平整部分365)的邊緣連接至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的邊緣的表面。
當在第一軸(X軸)方向上觀察時,第二分模線PL2可具有垂直平面的形狀或相對於光軸(Z軸)傾斜的平面的形狀。
當第二分模線PL2具有垂直平面時,所述垂直平面可為面對第二軸(Y軸)的負方向的平面。
當第二分模線PL2具有傾斜表面時,所述傾斜表面可在自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朝向第一表面S1的方向上更靠近光軸(Z軸)。
光吸收層400可設置於第二傾斜部分360連接至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的部分中。舉例而言,光吸收層400可設置於第二分模線PL2中。
在實例中,光吸收層400可設置於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的邊緣及第二分模線PL2處。
在實例中,光吸收層400可被設置成自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的邊緣延伸至第二傾斜部分360。舉例而言,光吸收層400可設置於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的邊緣、第二分模線PL2及第二彎曲部分361(或第三平整部分365)處。
光吸收層400可為黑色的且可藉由施加黑色墨水來形成。
當第三平整部分365設置於第二彎曲部分361與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之間時,沿第二傾斜部分360流動的黑色墨水的量可減少。因此,第二分模線PL2中的光吸收層400可被形成得更厚。
穿過光學部分100的第一表面S1且入射至透鏡內側的光可自光學部分100的邊緣(具體而言,第二分模線PL2)被無意地反射,進而引起閃光現象。
因此,光吸收層400可設置於第二分模線PL2中,以防止由此種漫反射引起的閃光現象。
在此種情形中,端視第二分模線PL2的形狀而定,可能難以將光吸收層400施加至第二分模線PL2,且因此,儘管光吸收層400設置於第二分模線PL2中,但是可能亦難以抑制閃光現象。
舉例而言,當第二分模線PL2像第一分模線PL1一樣具有表面面對第二軸(Y軸)的正方向的形狀(在此種情形中,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相對於第二彎曲部分361在光軸(Z軸)方向上突出)時,由於在光路徑上,光在光吸收層之前首先穿過第二分模線,因此可能難以抑制在第二分模線中發生的漫反射。
然而,在根據各種實例的透鏡中,由於第二分模線PL2被形成為具有與第一分模線PL1相對的面對第二軸(Y軸)的負 方向的表面,因此光可在到達第二分模線之前首先到達光吸收層,且因此,可抑制由於光的漫反射引起的閃光現象。
凹凸部分可形成於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的邊緣、第二分模線PL2及第二彎曲部分361(或第三平整部分365)中的每一者上。即,藉由使光學部分100的第二表面S2的邊緣、第二分模線PL2及第二彎曲部分361(或第三平整部分365)的表面粗糙度變得粗糙,光可被散射,藉此進一步抑制由光的漫反射引起的閃光現象。
第三分模線PL3可形成於第一傾斜部分350的第一平整部分353與第二傾斜部分360的第二平整部分363彼此連接的部分中。第三分模線PL3可具有面對光軸(Z軸)方向的表面。
舉例而言,當在第一軸(X軸)方向上觀察時,第一傾斜部分350的第一平整部分353的邊緣可相對於第二傾斜部分360的第二平整部分363的邊緣在第二軸(Y軸)方向上突出(反之亦然)。
第三分模線PL3可為將第一平整部分353的邊緣與第二平整部分363的邊緣彼此連接的表面。
根據各種實例的透鏡以及包括所述透鏡的透鏡組合可減小大小並防止發生閃光。
儘管本揭露包括具體實例,但此項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顯而易見的是,在不背離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範圍的精神及範圍的情況下,可在該些實例中作出形式及細節上的各種改變。 本文中所闡述的實例應被視為僅為闡述性的,而非用於限制目的。對每一實例中的特徵或態樣的說明應被視為適用於其他實例中的相似特徵或態樣。若所闡述的技術被實行成具有不同的次序,及/或若所闡述的系統、架構、裝置或電路中的組件被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及/或被其他組件或其等同物替換或補充,則可達成適合的結果。因此,本揭露的範圍不由詳細說明界定,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範圍界定,且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範圍的範圍內的所有變型均應被解釋為包括於本揭露中。
10:第一透鏡鏡筒
20:第二透鏡鏡筒
30:第三透鏡鏡筒
G1:第一透鏡群組
G2:第二透鏡群組
G3:第三透鏡群組
L1:第一透鏡
L2:第二透鏡
L3:第三透鏡
L4:第四透鏡
L5:第五透鏡
L6:第六透鏡
L7:第七透鏡
LM1:第一透鏡模組
LM2:第二透鏡模組
LM3:第三透鏡模組

Claims (16)

  1. 一種透鏡,包括:光學部分,被配置成對光進行折射;以及凸緣部分,自所述光學部分延伸,其中所述光學部分沿第一軸方向具有較沿第二軸方向大的長度,所述第一軸方向與所述第二軸方向垂直於光軸且彼此垂直,沿所述第一軸方向延伸的所述凸緣部分包括第一傾斜部分及第二傾斜部分,所述第一傾斜部分連接至所述光學部分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傾斜部分連接至所述光學部分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傾斜部分在所述第二傾斜部分連接至所述光學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的區域中相對於所述光學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在光軸方向上突出,且光吸收層設置於所述第二傾斜部分連接至所述光學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區域中。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鏡,其中所述光學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是物體側表面,且所述光學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是影像側表面。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鏡,其中所述光吸收層自所述光學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的邊緣延伸至所述第二傾斜部分。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鏡,其中所述光吸收層是黑色的。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鏡,其中 所述第一傾斜部分包括第一彎曲部分及第一平整部分,所述第一彎曲部分相鄰於所述光學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平整部分自所述第一彎曲部分延伸且相對於所述光軸傾斜,且第一分模線形成於所述第一彎曲部分與所述光學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之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透鏡,其中所述第一分模線具有面對所述第二軸方向的表面或相對於所述光軸的傾斜表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鏡,其中所述第二傾斜部分包括第二彎曲部分及第二平整部分,所述第二彎曲部分相鄰於所述光學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平整部分自所述第二彎曲部分延伸且相對於所述光軸傾斜,且第二分模線形成於所述第二彎曲部分與所述光學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之間。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透鏡,其中所述第二分模線具有面對所述第二軸方向的表面或相對於所述光軸的傾斜表面。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透鏡,其中所述第二傾斜部分包括第三平整部分,所述第三平整部分設置於所述第二彎曲部分與所述光學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之間。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透鏡,其中所述光吸收層設置於所述光學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的邊緣、所述第二分模線及所述第二彎曲部分處。
  11. 如請求項7所述的透鏡,其中凹凸部分設置於所述光學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的邊緣、所述第二分模線及所述第二彎曲部分中的每一者處。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鏡,其中所述第一傾斜部分包括相對於所述光軸傾斜的第一平整部分,所述第二傾斜部分包括相對於所述光軸傾斜的第二平整部分,且第三分模線形成於所述第一平整部分與所述第二平整部分彼此連接的區域中。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透鏡,其中所述第三分模線具有面對所述光軸方向的表面。
  14. 一種透鏡組合,包括:透鏡,包括被配置成對光進行折射的光學部分以及自所述光學部分延伸的凸緣部分,其中所述透鏡沿第一軸方向具有較沿第二軸方向大的長度,所述第一軸方向與所述第二軸方向垂直於光軸且彼此垂直;以及透鏡鏡筒,容納所述透鏡,其中所述凸緣部分包括在所述第一軸方向上彼此面對的第一凸緣部分與第二凸緣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二軸方向上彼此面對的第三凸緣部分與第四凸緣部分,所述第一凸緣部分及所述第二凸緣部分與所述透鏡鏡筒接觸且耦合至所述透鏡鏡筒,所述第三凸緣部分及所述第四凸緣部分與所述透鏡鏡筒間隔 開,所述第三凸緣部分及所述第四凸緣部分各自包括第一傾斜部分及第二傾斜部分,所述第一傾斜部分連接至所述光學部分的物體側表面,所述第二傾斜部分連接至所述光學部分的影像側表面,分模線設置於所述光學部分的所述影像側表面連接至所述第二傾斜部分的區域中且相對於所述光學部分的所述影像側表面在光軸方向上突出,且光吸收層設置於所述分模線中。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具有面對所述第二軸方向的表面的第二分模線設置於所述光學部分的所述物體側表面連接至所述第一傾斜部分的區域中。
  16. 如請求項14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具有面對所述光軸方向的表面的第二分模線設置於所述第一傾斜部分連接至所述第二傾斜部分的區域中。
TW112204475U 2022-12-14 2023-05-09 透鏡以及包括其之透鏡組合 TWM64607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2-0175005 2022-12-14
KR1020220175005A KR20240092346A (ko) 2022-12-14 2022-12-14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렌즈 조립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6078U true TWM646078U (zh) 2023-09-11

Family

ID=88926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4475U TWM646078U (zh) 2022-12-14 2023-05-09 透鏡以及包括其之透鏡組合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205528A1 (zh)
KR (1) KR20240092346A (zh)
CN (2) CN220367434U (zh)
TW (1) TWM646078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205528A1 (en) 2024-06-20
CN118191981A (zh) 2024-06-14
KR20240092346A (ko) 2024-06-24
CN220367434U (zh) 2024-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9144B (zh) 光學成像系統
US11327270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lens assembly
CN210376842U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光学成像系统及透镜组件
CN110908071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858027B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光学成像系统及透镜组件
TWI802260B (zh) 光學成像系統
US11609361B2 (en) Lens assembly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210063617A1 (en) Prism for optical imaging system
TWI839003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821640B (zh) 反射構件以及包括反射構件之反射模組
TWI823787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M646078U (zh) 透鏡以及包括其之透鏡組合
TWI775415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202424536A (zh) 透鏡以及包括其之透鏡組合
TWI840824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M642445U (zh) 光學成像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