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4108U - 夾耳式無線耳機 - Google Patents

夾耳式無線耳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4108U
TWM644108U TW112202166U TW112202166U TWM644108U TW M644108 U TWM644108 U TW M644108U TW 112202166 U TW112202166 U TW 112202166U TW 112202166 U TW112202166 U TW 112202166U TW M644108 U TWM644108 U TW M64410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ip
extension
extension part
wireless
spheric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2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柏霖
Original Assignee
鋒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鋒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鋒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202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4108U/zh
Publication of TWM644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4108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一種夾耳式無線耳機,夾設於人體的耳廓,其包含第一端部、第二端部、調整部及無線喇叭單體模組。第一端部包含第一球狀凸起本體及第一延伸部,第二端部包含第二球狀凸起本體及第二延伸部。調整部連接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可透過調整部相對運動,而調整第一球狀凸起本體與第二球狀凸起本體之間的夾耳距離。無線喇叭單體模組裝設於第一球狀凸起本體或第二球狀凸起本體之中。如此,夾耳式無線耳機透過夾持的方式,來避免脫落的問題,也解決了長時間配戴內耳道擴張所導致的不適感。

Description

夾耳式無線耳機
本創作涉及聲學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夾耳式無線耳機。
市面上無線耳機的產品越來越多,也逐步擴展其市佔率。但目前主流的無線藍牙耳機,是以入耳式方式配戴,例如蘋果公司的air-pods產品。但是此佩戴方式是略為擴張耳道以維持支撐,長時間的佩戴容易使內耳有脹痛感。此外,目前入耳式的無線藍牙耳機受到外力,或是聆聽者在運動的狀態,仍容易遺落,是目前公共場合常見的遺失物。
雖然早已有掛耳式的無線耳機,但是對於已經配戴眼鏡者,或是近期因為疫情而配戴口罩時,外耳廓後側的空間就不充裕,因而影響到配帶的舒適度,進而影響到購買的意願。
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夾耳式無線耳機,夾耳式無線耳機夾設於人體的耳廓,其包含第一端部、第二端部、調整部及無線喇叭單體模組。
第一端部包含第一球狀凸起本體及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由第一球狀凸起本體延伸出。第二端部包含第二球狀凸起本體及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由第二球狀凸起本體延伸出。調整部連接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可藉由調整部相對運動,而調整第一球狀凸起本體與第二球狀凸起本體之間的夾耳距離。無線喇叭單體模組裝設於第一球狀凸起本體或第二球狀凸起本體之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為弧狀,調整部為旋轉環,第一延伸部可藉由調整部,相對於第二延伸部旋轉。
進一步地,在一些實施例中,夾耳式無線耳機更包含麥克風,麥克風透過轉軸裝置,固定裝設於無線喇叭單體模組的第一球狀凸起本體或第二球狀凸起本體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為弧狀,且第一延伸部的直徑大於第二延伸部的直徑,調整部為裝設在第一延伸部上的套接襯套,第二延伸部套接於調整部上,且能可經由調整部部分地收縮至第一延伸部中,或是由第一延伸部拉伸出。
進一步地,在一些實施例中,夾耳式無線耳機更包含麥克風,麥克風透過轉軸裝置,固定裝設於無線喇叭單體模組的第一球狀凸起本體或第二球狀凸起本體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調整部為軟管,且調整部的兩端分別套接於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
進一步地,在一些實施例中,夾耳式無線耳機更包含麥克風,麥克風透過轉軸裝置,固定裝設於無線喇叭單體模組的第一球狀凸起本體或第二球狀凸起本體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調整部為固定套,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的末端為錐狀,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的端點套接於固定套上,且可經由固定套相對移動。
進一步地,在一些實施例中,夾耳式無線耳機更包含麥克風,麥克風透過轉軸裝置,固定裝設於無線喇叭單體模組的第一球狀凸起本體或第二球狀凸起本體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夾耳式無線耳機更包含電池組件。第一球狀凸起本體及第二球狀凸起本體一者裝設無線喇叭單體模組,而另一者裝設電池組件。電池組件與無線喇叭單體模組以電線相連,電線位於第一延伸部、調整部及第二延伸部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夾耳式無線耳機為半入耳式耳機或不入耳式耳機。
如同前述實施例所述,夾耳式無線耳機可以類似夾式耳環,以夾設於人體的耳廓的方式配戴,從而解決傳統耳掛式耳機所面臨後耳空間不足的問題。另外,也提供了夾持的方式,來避免現今無線藍牙耳機容易脫落的問題,也解決了長時間配戴內耳道擴張所導致的不適感。
應當理解的是,元件被稱為「設置」於另一元件時,可以表示元件是直接位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間元件,透過中間元件連接元件與另一元件。相反地,當元件被稱為「直接設置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設置到另一元件」時,可以理解的是,此時明確定義了不存在中間元件。
在以下說明中,術語「第一」、「第二」、「第三」這些術語僅用於將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與另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區分開,而非表示其必然的先後順序。此外,諸如「下」和「上」、「內」和「外」的相對術語可在本文中用於描述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的關係,應當理解,相對術語旨在包括除了圖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裝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他元件的「下」側的元件將被定向在其他元件的「上」側。此僅表示相對的方位關係,而非絕對的方位關係。
圖1為第一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立體圖。圖2為第一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使用狀態圖。圖3為第二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立體圖。如圖1至圖3所示,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夾耳式無線耳機1,以夾設於人體的耳廓100的方式配戴,其包含第一端部10、第二端部20、調整部30及無線喇叭單體模組40(參見圖3)。
第一端部10包含第一球狀凸起本體11及第一延伸部13,第一延伸部13由第一球狀凸起本體11延伸出。第二端部20包含第二球狀凸起本體21及第二延伸部23,第二延伸部23由第二球狀凸起本體21延伸出。調整部30連接第一延伸部13及第二延伸部23,第一端部10及第二端部20可藉由調整部30相對運動,而調整第一球狀凸起本體11與第二球狀凸起本體21之間的夾耳距離D。無線喇叭單體模組40裝設於第一球狀凸起本體11或第二球狀凸起本體21之中。
參見圖1至圖3,在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3及該第二延伸部23為空心的弧狀,調整部30為旋轉環,第一延伸部13可藉由該調整部,相對於第二延伸部23旋轉。從而調整到合適的夾持距離及角度。
參見圖3,第二實施例為第一實施例的變化,進一步在裝設無線喇叭單體模組40的第一球狀凸起本體11上裝設有麥克風50。麥克風50是透過轉軸裝置55,固定裝設於第一球狀凸起本體11。然而,並不限於此,實際上麥克風50也可以裝設於第二球狀凸起本體21上,唯,依據實際使用的考量,麥克風50與無線喇叭單體模組40應設置在同一側。在此,麥克風50較佳地採用骨導式,能延伸至鄰近發聲位置即可。
再次參見圖3,夾耳式無線耳機1更包含電池組件60,在第一球狀凸起本體11中裝設無線喇叭單體模組40時,則在第二球狀凸起本體21中裝設電池組件60。電池組件60與無線喇叭單體模組40以電線70相連,電線70位於第一延伸部13、調整部30及第二延伸部23中。然而,這僅為示例,而非用以限制,實際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喇叭單體模組40可以做出更小的尺寸,並進一步將電池組件60設置於無線喇叭單體模組40中。
再次參見圖2,在此,夾耳式無線耳機1,其為半入耳式耳機或不入耳式耳機。可以透過在第一球狀凸起本體11或第二球狀凸起本體21上開設出音孔,或者,透過骨導的方式進行聲音的傳遞。如此,夾耳式無線耳機1可以類似夾式耳環,以夾設於人體的耳廓100的方式配戴,從而解決傳統耳掛式耳機所面臨後耳空間不足的問題。也解決了長時間配戴內耳道擴張所導致的不適感。
圖4為第三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立體圖。圖5為第三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使用狀態圖。圖6為第四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立體圖。如圖4至圖6所示,第一延伸部13及第二延伸部23為弧狀,其中至少第一延伸部13為空心,第一延伸部13的直徑大於第二延伸部23的直徑,調整部30為裝設在第一延伸部13上的套接襯套,第二延伸部23套接於調整部30上,且能可經由調整部30部分地收縮至第一延伸部13中,或是由第一延伸部13拉伸出。換言之,第三實施例及第四實施例,是以拉伸/收縮第二延伸部23的方式來調整夾耳距離D。
如圖6所示,如同圖3,第四實施例是以在第三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裝設麥克風50,同樣地,據實際使用的考量,麥克風50與無線喇叭單體模組40應設置在同一側。
圖7為第五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立體圖。圖8為第五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使用狀態圖。圖9為第六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立體圖。如圖7至圖9所示,第五實施例及第六實施例,調整部30為軟管,且調整部30的兩端分別套接於第一延伸部13及第二延伸部23,換言之,第五實施例及第六實施例中,第一球狀凸起本體11與第二球狀凸起本體21之間的夾耳距離D是透過調整部30本身的彈性來進行調整,調整部30可以採用橡膠、矽膠、熱塑性聚胺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TPU)來製作。
如圖9所示,如同圖3,第六實施例是以在第五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裝設麥克風50,同樣地,據實際使用的考量,麥克風50與無線喇叭單體模組40應設置在同一側。
圖10為第七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立體圖。圖11為第七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使用狀態圖。圖12為第八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立體圖。如圖10至圖12所示,第七實施例及第八實施例,調整部30為固定套,第一延伸部13及第二延伸部23的末端為錐狀,第一延伸部13及第二延伸部23套接於該固定套上,且可經由固定套相對移動。換言之,第五實施例及第六實施例中,第一球狀凸起本體11與第二球狀凸起本體21之間的夾耳距離D,是透過第一延伸部13及第二延伸部23在調整部30的相對移動來調整。
如圖12所示,如同圖3,第八實施例是以在第七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裝設麥克風50,同樣地,據實際使用的考量,麥克風50與無線喇叭單體模組40應設置在同一側。不同之處在於,第七實施例及第八實施例,由於第一延伸部13及第二延伸部23不直接連接,其無線喇叭單體模組40時、電池組件60需縮減尺寸而設計在同一側。
綜上所述,夾耳式無線耳機1是以夾式耳環發想,以夾設於人體的耳廓100的方式配戴,從而解決傳統耳掛式耳機所面臨後耳空間不足的問題。另外,也提供了夾持的方式,來避免現今無線藍牙耳機容易脫落的問題,同時解決了長時間配戴內耳道擴張所導致的不適感,更可作為外部的裝飾之用。
雖然本創作的技術內容已經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所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創作的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夾耳式無線耳機 10:第一端部 11:第一球狀凸起本體 13:第一延伸部 20:第二端部 21:第二球狀凸起本體 23:第二延伸部 30:調整部 40:無線喇叭單體模組 50:麥克風 55:轉軸裝置 60:電池組件 70:電線 100:耳廓 D:夾耳距離
圖1為第一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立體圖。 圖2為第一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使用狀態圖。 圖3為第二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立體圖。 圖4為第三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立體圖。 圖5為第三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使用狀態圖。 圖6為第四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立體圖。 圖7為第五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立體圖。 圖8為第五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使用狀態圖。 圖9為第六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立體圖。 圖10為第七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立體圖。 圖11為第七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使用狀態圖。 圖12為第八實施例之夾耳式無線耳機的立體圖。
11:第一球狀凸起本體
13:第一延伸部
21:第二球狀凸起本體
23:第二延伸部
30:調整部
100:耳廓

Claims (11)

  1. 一種夾耳式無線耳機,用以夾設於一人體的一耳廓,包含: 一第一端部,包含一第一球狀凸起本體及一第一延伸部,該第一延伸部由該第一球狀凸起本體延伸出; 一第二端部,包含一第二球狀凸起本體及一第二延伸部,該第二延伸部由該第二球狀凸起本體延伸出; 一調整部,連接該第一延伸部及該第二延伸部,該第一端部及該第二端部可藉由該調整部相對運動,而調整該第一球狀凸起本體與該第二球狀凸起本體之間的一夾耳距離;以及 一無線喇叭單體模組,裝設於該第一球狀凸起本體或該第二球狀凸起本體之中。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夾耳式無線耳機,其中該第一延伸部及該第二延伸部為弧狀,該調整部為一旋轉環,該第一延伸部可藉由該調整部,相對於該第二延伸部旋轉。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夾耳式無線耳機,更包含一麥克風,該麥克風透過一轉軸裝置,固定裝設於該無線喇叭單體模組的該第一球狀凸起本體或該第二球狀凸起本體上。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夾耳式無線耳機,其中該第一延伸部及該第二延伸部為弧狀,且該第一延伸部的直徑大於該第二延伸部的直徑,該調整部為裝設在該第一延伸部上的一套接襯套,該第二延伸部套接於該調整部上,且能可經由該調整部部分地收縮至該第一延伸部,或是由該第一延伸部拉伸出。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夾耳式無線耳機,更包含一麥克風,該麥克風透過一轉軸裝置,固定裝設於該無線喇叭單體模組的該第一球狀凸起本體或該第二球狀凸起本體上。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夾耳式無線耳機,其中該調整部為一軟管,且該調整部的兩端分別套接於該第一延伸部及該第二延伸部。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夾耳式無線耳機,更包含一麥克風,該麥克風透過一轉軸裝置,固定裝設於該無線喇叭單體模組的該第一球狀凸起本體或該第二球狀凸起本體上。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夾耳式無線耳機,其中該調整部為一固定套,該第一延伸部及該第二延伸部的末端為錐狀,該第一延伸部及該第二延伸部套接於該固定套上,且可經由該固定套相對移動。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夾耳式無線耳機,更包含一麥克風,該麥克風透過一轉軸裝置,固定裝設於該無線喇叭單體模組的該第一球狀凸起本體或該第二球狀凸起本體上。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夾耳式無線耳機,更包含一電池組件,該第一球狀凸起本體及該第二球狀凸起本體中的一者裝設該無線喇叭單體模組,而另一者裝設該電池組件,該電池組件與該無線喇叭單體模組以一電線相連,該電線位於該第一延伸部、該調整部及該第二延伸部中。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夾耳式無線耳機,其為一半入耳式耳機或一不入耳式耳機。
TW112202166U 2023-03-10 2023-03-10 夾耳式無線耳機 TWM644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2166U TWM644108U (zh) 2023-03-10 2023-03-10 夾耳式無線耳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2166U TWM644108U (zh) 2023-03-10 2023-03-10 夾耳式無線耳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4108U true TWM644108U (zh) 2023-07-21

Family

ID=88148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2166U TWM644108U (zh) 2023-03-10 2023-03-10 夾耳式無線耳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4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44858B2 (ja) イヤピース位置決めおよび保持構造体
US8428289B2 (en) Headphone adaptation and positioning device
JP4994497B2 (ja) 改良された耳ユニットと呼ばれる装置
US6721433B2 (en) Acoustic apparatus wearable on the head
WO2009116272A1 (ja) 骨伝導スピー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聴取装置
US10003878B2 (en) In-the-ear earphone, its variations and methods of wearing the earphone
US20090285434A1 (en) Earhook and earbud headset
US20130216087A1 (en) Earbud Positioning Device
US20080273163A1 (en) Structure for Installing Bone Conduction Device on Eyeglasses
JP2003032772A (ja) 耳掛け式イヤホン
CN104254036A (zh) 一种耳机
US20150139473A1 (en) Headset with ball joint allowing rotation of earpieces in multiple axes
CN101023707B (zh) 用于助听器的耳机以及助听器
TWM644108U (zh) 夾耳式無線耳機
CN217388967U (zh) 一种具有可调整耳塞的骨传导耳机
JP4486417B2 (ja) 耳掛けイヤホン
US20120002834A1 (en) Earbud Headset Positioning Device
CN106162402B (zh) 声音收听布置
CN204733316U (zh) 一种耳挂结构以及使用该结构的入耳式耳机
CN216057425U (zh) 一种可切换佩戴方式的耳机
JP6229536B2 (ja) イヤホンの製造方法及びイヤホン
CN116367039A (zh) 配合眼镜使用的骨传导耳机
TWD229947S (zh) 藍牙耳機
TWM633439U (zh) 耳機防脫掛環
CN116320862A (zh) 一种可变更单耳双耳佩戴方式的头戴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