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3630U - 插頭連接器、插座連接器及其電連接器組合 - Google Patents

插頭連接器、插座連接器及其電連接器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3630U
TWM643630U TW111208238U TW111208238U TWM643630U TW M643630 U TWM643630 U TW M643630U TW 111208238 U TW111208238 U TW 111208238U TW 111208238 U TW111208238 U TW 111208238U TW M643630 U TWM643630 U TW M64363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plug connector
connector
terminal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8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托 特倫斯F
Original Assignee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43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3630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創作為一種電連接器組合,其包括可彼此對接的插座連接器及插頭 連接器,所述插座連接器包括插座本體、端子及金屬殼體,所述插座本體包括舌板、與舌板平行的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以及連接所述側壁的端壁,所述端子裸露在舌板的相對表面,所述金屬殼體包括位於所述側壁外側的一對側板,每一側板開設有鎖扣孔,其中,所述第一側壁在其內壁面設有第一極化結構,而所述第二側壁的內壁面則未設置有極化結構。藉由本發明之插座、插頭連接器,通過其第一側壁設有的第一、第二極化結構,方便插頭連接器能夠設計成左、右出線插頭連接器,更方便電路板上方的線纜排佈。

Description

插頭連接器、插座連接器及其電連接器組合
本創作涉及一種電連接器組合,其包括彼此對接的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
現有技術可參考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第CN112952423A號,現有的電連接器插接時,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匹配時通常只有一個插入方向,當主機板上放置好板端連接器時,線端連接器通常也是有相應的插入方向,當主機板上把板端連接器180度反向設置時,線端連接器方向通常也需要旋轉180度,以匹配相應的插入方向。實際應用中會有線材朝兩邊方向出線的需求,當最右邊連接器要求的線纜出線方向朝右時,通常需要折彎線材來實現這個應用。這種折線的方式會影響線材的性能,增高產品的匹配高度以及很難按壓彈片,導致線纜很難拔出。當把最右邊連接器調轉180度擺放時,連接器PIN定義會和其它連接器不同,導致系統走線複雜化。CN112952423A採用外殼相對的一對側面分別設有鎖孔,使得每個側面與第一絕緣體之間形成插接槽,通過插接槽可以實現線端連接器的正反插接,從而能夠在不更改板端連接器方向的前提下,根據實際需求而決定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的正反插接方向,使板端連接器的針腳可以按照同一序列排佈,方便客戶在主機板上佈線。然而,可以明顯的看到,這個板端連接器明顯加寬,佔用電路板上的空間。
是以,有必要提供一種改良的電連接器組合來解決以上的問題。
本創作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連接器組合,其能適用不同出線方向的插頭連接器。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組合,其包括可彼此對接的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所述插座連接器包括插座 本體、端子及金屬殼體,所述插座本體包括舌板、與舌板平行的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以及連接所述側壁的端壁,所述端子裸露在舌板的相對表面,所述金屬殼體包括位於所述側壁外側的一對側板,每一側板開設有鎖扣孔,所述第一側壁在其內壁面設有第一極化結構,而所述第二側壁的內壁面則未設置有極化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創作的另一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插座連接器,其包括插座本體、端子及金屬殼體,所述插座本體包括舌板、與舌板平行的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以及連接所述側壁的端壁,所述端子裸露在舌板的相對表面,所述金屬殼體包括位於所述側壁外側的一對側板,每一側板開設有鎖扣孔,所述第一側壁設有第一極化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創作的另一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插頭連接器,其包括端子組件、連接於所述端子組件的線纜組件、將端子組件及線纜組件的前端包裹其內的蓋體;所述端子組件包括絕緣體及端子,所述絕緣體設有向下貫穿的收容腔及位於所述收容腔相對兩側的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所述第一側壁設有第二極化結構。
與習知技術相比,本創作之插座、插頭連接器,通過其第一側壁設有的第一、第二極化結構,方便插頭連接器能夠設計成左、右出線插頭連接器,更方便電路板上方的線纜排佈。
100:電連接器組合
200:電路板
20:插頭連接器、左出線插頭連接器
20A:插頭連接器、右出線插頭連接器
10:插座連接器
101:對接腔
12:絕緣本體
122:舌板
124:空腔
14:端子
1411:接觸部
142:信號端子
144:接地端子
15:導電塑膠
16:絕緣殼體
16A:插座本體
161:端壁
312:端子
32:絕緣體
322:定位塊
324:鍵口
326:側壁
3261:第一側壁
3262:第二側壁
40、40A:線纜組件
50:蓋體
52:上蓋體
522:第一盲插塊
524:狹縫
54:下蓋體
162:鍵扣
163:側壁
1631:第一側壁
1632:第二側壁
164:加高部
166:拐角部
17:金屬殼體
172:鎖扣孔
174:側板
176:端板
177、178:加高部
30:端子組件
311:收容腔
542:第二盲插塊
60、60A:鎖扣件
61:固定部
62:扣持部
63:傾斜末端
72:抬杆
722:中間段
724:端段
726:勾部
76:按鈕
762:凸輪面
80:金屬殼
圖1是本創作電連接器組合的立體圖,其中插座連接器安裝在電路板,及左、右出線的插頭連接器;圖2是圖1中左、右出線插頭連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體圖;圖3是圖1中電連接器組合的立體圖,其中插座、插頭連接器彼此對接;圖4是圖3沿虛線IV-IV的剖視圖;圖5是圖3沿虛線V-V的剖視圖;圖6是圖1中插頭連接器的立體圖;圖7是圖6另一角度的立體圖;圖8是圖6的仰視圖; 圖9是圖6的立體分解圖;圖10是圖9進一步拆解的立體分解圖;圖11是圖10進一步拆解的立體分解圖;圖12是圖11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圖;圖13是圖1中插座連接器的立體圖;圖14是圖13的立體分解圖;及圖15是圖14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圖。
為便於更好的理解本創作的目的、結構、特徵以及功效等,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創作進一步說明。
參圖1至圖15,本創作電連接器組合100包括彼此對接的插座連接器10及插頭連接器20,插頭連接器20後端連接有兩排線纜,其形式為線纜連接器,插座連接器10安裝在電路板200上,其形式為板端連接器。插座連接器10在設計時,並沒有採用純粹的懸臂舌板結構,主要用來降低連接器的整體高度;插頭連接器20則使用懸臂梁結構設計,用來降低整體的對接高度,以及提供足夠的刮擦力。
參圖1、圖2所示,圖中還顯示了另一插頭連接器20A,兩個插頭頭連接器的結構大致相同,主要在於插頭連接器20的線纜自左邊延伸出,插頭連接器20A的線纜自右邊延伸出,為方便描述,從圖面看,插頭連接器20的線纜組件40自左側延伸出,故稱為左出線插頭連接器20,插頭連接器20A的線纜組件40A自右側延伸出,故稱為右出線插頭連接器20A,此處左右方位是相對而言的。插座連接器10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對稱結構,其在安裝在電路板200後,前述插頭連接器20,20A均可以插入插座連接器10,但其出線方向彼此相反。如此,在插座連接器10安裝在電路板200後,其端子的定義已經確定,插頭連接器需要按特定的方向插入,而不能180度旋轉,否則端子信號的傳輸則會出錯。在電路板配置其他元件後,為保證線纜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可以選擇左出線插頭連接器20或者右出線插頭連接器20A。另一方面,電連接器組合100需要設置一個極化結構或者偏移結構(亦可稱為防呆結構),用來保證對應的插頭連接器只能按照特定的方向插入。
參圖6至圖12所示,插頭連接器20包括端子組件30、連接於端子組件30的線纜組件40、蓋體50、一對鎖扣件60,以及解扣組件70。蓋體50將端子組件30及線纜組件40的前端包圍在內,鎖扣件60設置在蓋體50的底部,解扣組件70安裝在蓋體50。插頭連接器20可以進一步包括金屬殼80,用來增強插頭連接器20的強度。線纜組件40包括若干線纜,本實施例中,插座連接器10豎直地安裝在電路板200上,插頭連接器20自上向下插入插座連接器10,電連接器組合100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對接方向,線纜則沿垂直於對接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根據線纜的出現方向的不同,分為如上的左出線插頭連接器20及右出線插頭連接器20A。
線纜組件40的線纜設置成兩排排列。端子組件30可以包括絕緣體32、安裝在絕緣體32內的前端子模組及後端子模組(未標號),將上排線纜固定在前端子模組的上接地件(未標號)、將下排線纜固定在後端子模組的下接地件。有關線纜組件及端子組件更詳細的描寫,可參美國臨時申請63/201,807,現在已經申請發明專利申請第111117057號,絕緣體32設有向下貫穿的收容腔311,端子組件中的端子312前端裸露在收容腔311內,用來跟插座連接器10的舌板上的接觸部1411相抵接,形成電性導通。絕緣體32為縱長結構,其包括圍設形成所述收容腔311的兩個相對側壁326及連接側壁的兩個相對端壁。絕緣體32可以設置一對加大的定位塊322,定位塊322位於絕緣體的兩個相對端壁,其自端壁沿縱長方向向外凸伸,形成加大結構,用來保證插頭連接器20可以盲插入插座連接器10。
蓋體50包括上蓋體52及下蓋體54,上蓋體設有第一盲插塊522,下蓋體設有第二盲插塊542,兩個盲插塊彼此對應,分別位於所述絕緣體的兩個側壁326的外側,且跟對應側壁間隔一定距離。上、下蓋體52、54彼此借由固定裝置固定在一起。
鎖扣件60可以通過固定結構固定在下蓋體54的底部,在本實施例中,鎖扣件60通過注塑成型的方式埋設在下蓋體54中。可以根據需要,鎖扣件60可以安裝在上蓋體52的底部。在其他實施例中,鎖扣件也可以直接形成在金屬殼80中,然後再延伸到臨近蓋體50底部的特定位置。在本實施例中,參圖4所示,鎖扣件60的一端為埋設在蓋體50中的固定部61,中間形成弧形扣持部 62及自弧形扣持部62向外傾斜延伸的傾斜末端63,弧形扣持部62沿橫向方向向絕緣體32的側壁326方向凸出,傾斜末端63則沿遠離絕緣體的方向延伸。
解扣組件70包括抬杆72及按鈕76,按鈕76推動抬杆72向上移動。抬杆72安裝在上蓋體52設置的一狹縫524內,抬杆72包括中間段722及兩個端段724,端段724在其末端具有勾部726。按鈕76位於抬杆72的下方,按壓具有凸輪面762,凸輪面762具有一定的傾斜角度,中間段722與凸輪面762相互配合配合,如此對中間段722產生一個豎直上移的動作。本實施例中,沿水準方向按壓按鈕76,按鈕76沿水平方向移動,凸輪面762促使抬杆72沿豎直方向向上移動,勾部726具有一定的角度,其對鎖扣件60產生一個豎直上移的動作,如此,如圖4所示,解扣元件的勾部726產生向上向外的力量,帶到鎖扣件60向外移動,接觸鎖扣件60與鎖扣孔172的扣持作用。同時,勾部726產生的向上力量,可以抵頂蓋體50沿插頭連接器20沿遠離插座連接器10方向的移動。
參圖13至圖15所示,插座連接器10包括一體式的絕緣本體12、兩排端子14、導電塑膠15、由絕緣材料製成的絕緣殼體16及金屬殼體17。絕緣本體12包括舌板122及空腔124,舌板122向上延伸,空腔124向下貫穿。兩排端子14通過注塑成型的方式埋設在在絕緣本體12內,其端子部分裸露在舌板的兩個相對外表面,構成接觸部1411。絕緣殼體16將絕緣本體12固定在其內,共同形成插座本體16A,參圖13所示,插座本體16A形成有由絕緣殼體16圍設的對接腔101,舌板122位於對接腔101內,舌板122為縱長結構,插座本體16A具有兩個平行於舌板的側壁163及連接兩個相對側壁的端壁161。金屬殼體17包圍絕緣殼體16(或者說插座本體16A)。每一排端子14包括多個信號端子142及接地端子144,信號端子及接地端子的接觸部1411則裸露在舌板122的兩個相對表面。導電塑膠15為注塑在空腔124內,用來電性連接接地端子144。絕緣殼體16可以設置有一些固定結構,用來將絕緣殼體16固定在絕緣本體12上。金屬殼體17可以設置有一些固定結構,用來將絕緣殼體16固定在插座本體16A。金屬殼體17在其兩個側板174設置一個或者多個鎖扣孔172,側板174對應插座本體16A的側壁,金屬殼體17的端板則對應插座本體的端壁161。金屬殼體的側板174貼覆在側壁,鎖扣件的扣持部62自鎖扣孔172的外側向插座 本體16A方向扣持。信號端子142設置成差分對端子組排列,用來傳輸差分對端子信號。
參圖1、圖2所示,極化結構可以設置成如下結構,插頭連接器的絕緣體32設置有鍵口324,插座連接器設置有鍵扣162。在本實施例中,插座本體16A的兩個相對側壁163分別為第一側壁1631、第二側壁1632,鍵扣162位於第一側壁1631的內壁面,且鍵扣162偏向其中一端壁161,第二側壁1632則未設置鍵扣;在插頭連接器10中,端子組件的絕緣體32的兩個相對側壁326分別定義為前側壁或者第一側壁3261,以及後側壁或者第二側壁3262,鍵口324設置在第一側壁3261。鍵口324與鍵扣162均延伸對接方向延伸,如此,插頭連接器只有沿正確的方向插入插座連接器,鍵扣162才能插入對應的鍵口324,否則則不能插入。
繼續參圖1、圖2所示,上述左出線插頭連接器20中,鍵口324位於第一側壁3261,線纜組件40自第二側壁3262側延伸出。在上述右出線插頭連接器20A中,絕緣體32的方向不變,但其線纜組件40A則自第一側壁3261側延伸出。需注意的是,鎖扣件60均臨近線纜組件側設置,即,在左出線插頭連接器20中,鎖扣件60臨近於第二側壁3262;在右出線插頭連接器20A中,鎖扣件60A則臨近第一側壁3261。如此,插座連接器、插頭連接器形成第一、第二極化結構。
下面介紹下盲插結構,參圖2、圖5所示,上蓋體52的第一盲插塊522沿縱長方向延伸,其在縱長方向及向下延伸方向上均超過第一側壁3261,下蓋體的第二盲插塊542沿縱長方向延伸,其在縱長方向及向下延伸方向上均凸伸出所述第二側壁3262。第一、第二盲插塊522、542,以及與一對加大的定位塊322配合,形成有效的盲插結構。如圖2所示。在插頭、插座連接器彼此對接時,第一、第二盲插塊522、542同時也防止插頭連接器旋轉。而且,如圖13、圖14所示,插座連接器的絕緣殼體16提供了加高部164,加高部自側壁163向上延伸而形成,加高部164的頂面高於舌板122的頂面。具有加高部的每一側壁163在其內壁面變薄,從而形成拐角部166,上述鍵扣162位於變薄部的內壁面。同樣的,金屬殼體17設置有加高部178,加高部自金屬殼體的端板176向上延伸而形成,同時側板174在其與端板176交界的拐角處亦設有加高部177,加高 部177、178共同形成一個對接框口,其有利於盲插。上述盲插結構,可以保證本創作小尺寸電連接器的簡單插接對準。
綜上所述,本創作符合新型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本創作之範圍並不以前述實施例為限,舉凡熟習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創作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電連接器組合
200:電路板
10:插座連接器
162:鍵扣
1631:第一側壁
1632:第二側壁
20:插頭連接器、左出線插頭連接器
20A:插頭連接器、右出線插頭連接器

Claims (10)

  1. 一種電連接器組合,其包括可彼此對接的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所述插座連接器包括插座本體、端子及金屬殼體,所述插座本體包括舌板、與舌板平行的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以及連接所述側壁的端壁,所述端子裸露在舌板的相對表面,所述金屬殼體包括位於所述側壁外側的一對側板,每一側板開設有鎖扣孔,其中,所述第一側壁在其內壁面設有第一極化結構,而所述第二側壁的內壁面則未設置有極化結構;所述插頭連接器包括端子組件、連接於所述端子組件的線纜組件、將端子組件及線纜組件的前端包裹其內的蓋體;所述端子組件包括絕緣體及端子,所述絕緣體設有向下貫穿的收容腔及位於所述收容腔相對兩側的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其中,所述第一側壁設有第二極化結構,所述第一極化結構与所述第二極化結構相配合,以實現防呆功能。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連接器組合,其中所述插頭連接器可以為左出線插頭連接器,或者右出線插頭連接器,所述左出線插頭連接器為所述線纜組件自所述第二側壁側延伸出,所述右出線插頭連接器為所述線纜組件自所述第一側壁側延伸出。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連接器組合,其中所述插頭連接器包括鎖扣件,所述鎖扣件設有可凸伸入所述鎖扣孔的弧形凸出部;在所述左出線插頭連接器中,所述鎖扣件設置在所述第二側壁側;在所述右出線插頭連接器中,所述鎖扣件設置在所述第一側壁側。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電連接器組合,其中所述插頭連接器包括解扣元件,所述所述解扣組件臨近所述鎖扣件設置。
  5. 一種插座連接器,其包括插座本體、端子及金屬殼體,所述插座本體包括舌板、與舌板平行的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以及連接所述側壁的端壁,所述端子裸露在舌板的相對表面,所述金屬殼體包括位於所述側壁外側的一對側板,每一側板開設有鎖扣孔,其中,所述第一側壁設有第一極化結構。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插座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極化結構為設置在所述第一側壁的內壁面的鍵扣,而所述第二側壁的內壁面則未設置有第一極化結構。
  7. 一種插頭連接器,其包括端子組件、連接於所述端子組件的線纜組件、將端子組件及線纜組件的前端包裹其內的蓋體;所述端子組件包括絕緣體及端子,所述絕緣體設有向下貫穿的收容腔及位於所述收容腔相對兩側的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其中,所述第一側壁設有第二極化結構。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插頭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極化結構為設置在所述第一側壁的外壁面的鍵口。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插頭連接器,其中所述插頭連接器包括鎖扣件及解扣元件,所述解扣元件包括組裝在所述蓋體的按鈕及由所述按鈕帶動的抬杆,所述抬杆的末端具有可解扣所述鎖扣件。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插頭連接器,其中所述線纜組件自所述第二側壁側延伸出,所述鎖扣件位於第二側壁旁側;所述線纜組件自所述第一側壁側延伸出,所述鎖扣件位於第一側壁旁側。
TW111208238U 2021-08-10 2022-08-01 插頭連接器、插座連接器及其電連接器組合 TWM64363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60134P 2021-08-10 2021-08-10
US63/260,134 2021-08-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3630U true TWM643630U (zh) 2023-07-11

Family

ID=85176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8238U TWM643630U (zh) 2021-08-10 2022-08-01 插頭連接器、插座連接器及其電連接器組合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52621A1 (zh)
CN (1) CN115706364A (zh)
TW (1) TWM64363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28585B2 (en) 2020-06-17 2023-08-15 Amphenol East Asia Ltd. Comp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ell bounding spaces for receiving mating protrusions
US11831092B2 (en) * 2020-07-28 2023-11-28 Amphenol East Asia Ltd. Comp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1569613B2 (en) 2021-04-19 2023-01-31 Amphenol East Asia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ymmetrical docking ho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06364A (zh) 2023-02-17
US20230052621A1 (en) 2023-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08391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643630U (zh) 插頭連接器、插座連接器及其電連接器組合
US9912111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784419B (zh) 電連接器
US9525227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3142283U (ja) ラッチを備えたコネクタガイド及びそのためのコネクタ
US2017013377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TWI778380B (zh) 電連接裝置及端子
US9209568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ti-mismating members
US20080020654A1 (en) Upright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818365B (zh) 連接器組件
JP2005071848A (ja) プラグ型コネクタ、レセプタクル型コネクタ及び嵌合型コネクタ
JPH0547440A (ja) 多極コネクタの嵌合構造
CN102904108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US6315606B1 (en) Blind mate connector
CN112952423B (zh) 一种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US7946875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an improved retainer
US7632140B2 (en) Card connector
US6957975B2 (en) Plug connector housing with locking mechanism and plug connector having such housing
US20050124210A1 (en) Electrci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lider member
JPH0528698Y2 (zh)
KR200438442Y1 (ko) 래치를 구비한 커넥터 안내부와 커넥터
US20050130494A1 (en) 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303148B2 (ja) ロック機構付きプラグ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ロック機構付きプラグコネクタ
TWI501483B (zh) 線端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