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0764U - 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 - Google Patents

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0764U
TWM640764U TW111208399U TW111208399U TWM640764U TW M640764 U TWM640764 U TW M640764U TW 111208399 U TW111208399 U TW 111208399U TW 111208399 U TW111208399 U TW 111208399U TW M640764 U TWM640764 U TW M64076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request
chip card
mobile device
commun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83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育昇
Original Assignee
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83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0764U/zh
Publication of TWM640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0764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一種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包含安裝或執行有一應用程式的一行動裝置,應用程式其經組態以至少:驅動行動裝置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與同樣位於第一通訊範圍的一晶片卡進行通訊,以讀取晶片卡的一卡片資訊;由行動裝置決定是否允許晶片卡的服務請求(例如電子支付法令規範的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收受儲值款項、匯兌、紅利積點整合、商品禮券/票券價金保管及協助,或卡片啟用、展期、修改票卡欄位、鎖卡、退卡/退費等請求);以及驅動行動裝置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於第一通訊範圍內將關聯於服務請求的一更新後卡片資訊寫入晶片卡。

Description

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
本創作涉及以無線通訊技術、行動裝置,來管理與驗證晶片卡交易與卡片服務的技術,尤指一種行動裝置可透過應用程式決定是否允許晶片卡的服務請求(例如卡片交易請求、卡片管理請求),並響應於服務請求結果為允許而使用不同於後端伺服器所採用的無線通訊協定(例如行動裝置採用NFC技術、後端伺服器採用Wi-Fi或行動網路協定),將關聯於服務請求的更新後的卡片資訊寫入晶片卡,藉此達成不受限於時間與地點,而能即時進行晶片卡服務請求(例如交易與卡片服務管理)的「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
隨著電子交易的頻繁,如今多數人皆會使用金融卡、信用卡、交通票證卡等晶片卡,取代傳統以現金支付的交易方式,然而,若消費者欲持晶片卡於實體店面或是網路商店進行消費,皆需透過商家端或自備的感應式/刷卡式讀卡機,並於連線狀態下才能完成交易,另對於交通票證卡而言,消費者若欲進行加值交易、進行扣款交易、卡片啟用、展期、修改票卡欄位、鎖卡、退卡/退費等服務,其使用場域也受限於車站、或設有感應讀寫設備的商家(如超商),相當不便,因此,如何提出一種可解決前述問題,達到晶片卡即時服務可不受限於時間、使用場域與前述服務類型的「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乃有待解決之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揭露一種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包括一行動裝置及一後端伺服器。行動裝置包括一通訊模組、一處理器與一記憶體,處理器分別與通訊模組、記憶體電性連接,行動裝置裝載或執行有一應用程式。
承上,應用程式供以驅動通訊模組使用一第一無線通訊協定(例如NFC通訊協定)與一晶片卡進行無線通訊,以讀寫晶片卡的一卡片資訊(例如包含卡片ID、金融卡編號、信用卡編號、卡片帳戶餘額、前筆交易紀錄、本筆交易紀錄、卡片製卡日、卡片到期日、卡片種類、卡片發行機構資料、卡片交易序號、銀行代碼、加值交易旗標、加值交易金額、加值交易日期、訊息鑑別碼、卡片防偽驗證碼、卡片身份別、身份到期日、縣市代碼的任意組合,依服務請求的交易類型與卡片類型而定)。
承上,通訊模組也用於使用一第二無線通訊協定(例如通訊距離/有效通訊範圍大於第一無線通訊協定的Wi-Fi、行動通訊等協定)與一後端伺服器透過一網際網路進行通訊。
本創作之關鍵在於,當晶片卡與通訊模組處於可彼此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而能進行通訊的一第一通訊範圍內,應用程式可使處理器決定是否允許晶片卡的服務請求(例如以電子支付法令規範的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收受儲值款項、小額匯兌、紅利積點整合、商品禮券/票券價金保管及協助、卡片啟用、展期、修改票卡欄位、鎖卡、退卡/退費、卡片扣款、卡片加值等服務),而生成一服務請求結果,更能在通訊模組毋須連線至後端伺服器、或通訊模組毋 須連結至網際網路的模式下,於此離線模式下達到允許晶片卡的服務請求的結果,並令通訊模組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將關聯於服務請求的更新後的卡片資訊寫入於晶片卡。
基於上述,本創作的行動裝置可透過應用程式與後端伺服器建立協作,當本創作的行動裝置與晶片卡處於可彼此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而能進行通訊的第一通訊範圍內,行動裝置即可透過應用程式決定是否(於離線模式下)允許晶片卡的服務請求,並能響應於服務請求結果為允許,而在晶片卡與行動裝置的第一通訊範圍內,使用不同於後端伺服器所採用的無線通訊協定/無線通訊技術,將關聯於前述服務請求的更新後卡片資訊以例如NFC協定寫入晶片卡,藉此,可達到晶片卡即時請求(包括卡片交易與卡片管理服務)不受限於時間與使用場域的有利功效,有效提升晶片卡即時交易與管理服務請求的便利性。
本創作亦提出一種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及電腦程式產品。
為使 貴審查委員得以清楚瞭解本創作之目的、技術特徵及其實施後之功效,茲以下列說明搭配圖示進行說明,敬請參閱。
10: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
101:行動裝置
1011:處理器
1012:通訊模組
1013:記憶體
APP:應用程式
C_V:卡片驗證結果
R_A:服務請求結果
P1:第一無線通訊協定
P2:第二無線通訊協定
C:晶片卡
R:服務請求
I:卡片資訊
I’:卡片資訊
I_U:更新後卡片資訊
R_S:風險分數
W:電子錢包帳戶
102:後端伺服器
1021:交易子系統
1022:卡片管理子系統
S: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實施方法
S1:應用程式響應於晶片卡的服務請求而驅動通訊模組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以驗證晶片卡是否為有效卡片
S2:在晶片卡與通訊模組的通訊範圍內,通訊模組於毋須連結至網際網路的模式下,由行動裝置決定是否允許服務請求
S2’:應用程式響應於風險分數符合決策條件而在通訊模組未連線至後端伺服器的模式下,由行動裝置允許服務請求
S3:當行動裝置無法允許服務請求,應用程式驅動通訊模組使用第二無線通訊協定連線至後端伺服器,以由後端伺服器決定是否允許服務請求
S3’:應用程式響應於風險分數未符合決策條件而在通訊模組連線至後端伺服器的模式下,由後端伺服器允許服務請求
第1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示意圖(一)。
第2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示意圖(二)。
第3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實施方法的流程圖。
第4圖,為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一)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一)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實施方法的流程圖。
第6圖,為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二)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示意圖。
第7圖,為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三)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示意圖。
請參照第1圖及第2圖,一種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10包括:一行動裝置101及一後端伺服器102。
請參照第1圖,在一實施例中,行動裝置101包括一處理器1011、一通訊模組1012及一記憶體1013,處理器1011分別與通訊模組1012、記憶體1013電性連接。
請參照第1圖與第2圖,在一實施例中,行動裝置101安裝或執行有一應用程式APP,應用程式APP的資料(例如應用程式APP於本創作所揭露功能的多個指令、及行動裝置101在執行應用程式APP後所產生的暫存資料)儲存於記憶體1013。應用程式APP經組態可至少可驅動通訊模組1012使用一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與一晶片卡C進行無線通訊,應注意,此時通訊模組1012與晶片卡C處於可 彼此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而能進行通訊的一第一通訊範圍內。接著,應用程式APP經組態以驅動通訊模組1012在所述第一通訊範圍內從晶片卡C讀取一卡片資訊I,再使執行應用程式APP的處理器1011基於卡片資訊I而驗證晶片卡C是否為有效卡片、及決定是否允許晶片卡C的一服務請求R。此外,應用程式APP亦可經組態以驅動通訊模組1012基於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對晶片卡C的卡片資訊I進行讀寫。藉此,可讓行動裝置101藉由應用程式APP,於第一通訊範圍內允許晶片卡C的服務請求R,有效提升晶片卡即時服務請求(例如卡片交易與卡片管理服務)的便利性。
其中,作為示例,服務請求R可為一卡片交易請求或一卡片管理請求或其組合(即包含前述二種請求類型)。
其中,作為示例,卡片交易請求可為一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請求、一收受儲值款項請求、一辦理匯兌請求、一點數整合請求、一禮票券交易請求、一卡片加值請求及一卡片扣款請求之其中一種或其組合。
其中,作為示例,前述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請求可為扮演中立之第三方角色(例如第三方支付業者),透過提供應用程式APP,接受付款方基於實質交易所移轉之款項,並經一定條件成就、一定期間屆至或付款方指示後,將該實質交易之款項移轉予收款方之卡片交易請求。
其中,作為示例,前述收受儲值款項請求可為扮演中立之第三方角色(例如第三方支付業者),透過提供應用程式APP,接受付款方預先存放款項,並利用電子支付帳戶或儲值卡(例如本創作所稱的晶片卡C)進行多用途支付使用之卡片交易請求。
其中,作為示例,前述辦理匯兌請求可為扮演中立之第三方角色(例如第三方支付業者),透過提供應用程式APP,依付款方非基於實質交易之支付指示,利用電子支付帳戶或儲值卡(例如本創作所稱的晶片卡C)進行一定金額以下款項(例如小額,但不以此為限)移轉之卡片交易請求。
作為示例,前述點數整合請求可為扮演中立之第三方角色(例如第三方支付業者),透過提供應用程式APP,讓使用者以紅利積點兌換紅利積點發行人(例如發行UUPON點數的A公司)或與紅利積點發行人合作之人(例如發行Hami Point點數的B公司)所提供之商品、服務或其他給付,例如現金回饋、購物金及儲值款項。
作為示例,前述點數整合請求亦可為扮演中立之第三方角色(例如第三方支付業者),透過提供應用程式APP,讓使用者移轉紅利積點予他人,或接受他人移轉紅利積點。
作為示例,前述點數整合請求亦可為扮演中立之第三方角色(例如第三方支付業者),透過提供應用程式APP,讓使用者與紅利積點發行人或他人交換其他紅利積點。
作為示例,前述點數整合請求亦可為扮演中立之第三方角色(例如第三方支付業者),透過提供應用程式APP,讓使用者以紅利積點折抵應給予特約機構之商品或服務之實質交易款項,或電子支付機構業務之相關費用。例如使用者可將其所擁有的UUPON點數、Hami Point點數、台北市民健康點、PayEasy點數(但均僅為舉例,不以此為限),由紅利積點轉換為晶片卡C之儲值金,以達到前述的卡片加值請求。
作為示例,前述禮票券交易請求可為扮演中立之第三方角色(例如第三方支付業者),透過提供應用程式APP,達到提供商品(服務)禮券或票券價金保管及協助發行、販售、核銷相關服務之請求,所述票券可例如為一交通定期票,但不以此為限。
作為示例,前述卡片管理請求可為一卡片啟用請求、一卡片展期請求、一卡片退卡或退費請求、一卡片異常鎖卡請求、一卡片欄位修改請求之其中一種或其組合。
請參照第1圖與第2圖,在一實施例中,行動裝置101為透過應用程式APP使處理器1011對卡片資訊I進行驗證,係可於記憶體1013儲存對應晶片卡C的卡片資訊I’,使得處理器1011進行卡片驗證時,可將卡片資訊I與記憶體1013儲存的卡片資訊I’進行比對,並於驗證完成後,由處理器1011生成一卡片驗證結果C_V。
其中,作為示例,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可為一近場通訊(NFC)協定、一藍芽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一高速藍芽通訊協定(Bluetooth HS)、一ZigBee通訊協定、一Sub-1GHz通訊協定、一Z-Wave通訊協定、一超寬頻通訊協定(UWB)、一Wi-Fi通訊協定、一HiperLAN通訊協定之其中一種或其任意組合,但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1圖與第2圖,在一實施例中,針對可用於驗證卡片有效性、或作為是否允許晶片卡C之服務請求R之決策因素的卡片資訊I,其可為一卡片資料、一交易資料、一驗證資料及一身份資料的其中一種或其組合,但不以此為限。
其中,作為示例,所述卡片資料可包括卡片ID、卡片帳戶餘額(Electronic Value,EV)、卡片製卡日、卡片到期日、卡片種類、卡片發行機構資料的任意組合。此外,若晶片卡C為簽帳金融卡或信用卡,則所述卡片資料更可包括金融卡編號或信用卡編號。
其中,作為示例,所述交易資料可為前筆交易紀錄、本次交易紀錄、卡片交易序號、銀行代碼(bank_code)、加值交易旗標(autoload enable flag)、加值交易金額、加值交易日期的任意資料組合。
其中,作為示例,所述驗證資料可包括一訊息鑑別碼(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簡稱MAC,又稱一訊息認證碼、一檔案訊息鑑別碼或一金鑰押碼)、一卡片防偽驗證碼(Counterfeit Proof Data,簡稱CPD)或兩者其一。而在一實施例中,執行應用程式APP的處理器1011可基於卡片資訊I而驗證晶片卡C是否為有效卡片時,驗證時所需的卡片資訊I至少應包括所述驗證資料。
請參照第1圖與第2圖,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晶片卡C的訊息鑑別碼除儲存於晶片卡C以外,行動裝置101亦可透過應用程式APP演算出另一訊息鑑別碼,以供執行應用程式APP的處理器1011基於卡片資訊I而驗證晶片卡C是否為有效卡片時,行動裝置101與晶片卡C可相互檢查各自基於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而傳送給彼此的訊息鑑別碼是否相同或相互對應,以此確保訊息(Message,例如卡片ID、卡片到期日、卡片製卡日、卡片種類等資料)在晶片卡C與行動裝置101的傳遞過程中,其內容未曾被更改過,達成以雙向驗證驗證卡片的目的。其中,所述訊息鑑別碼係以一金鑰(Key)對所述訊息執行MAC演算法而生成,但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1圖與第2圖,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卡片防偽驗證碼可由所述卡片資料的數個欄位(例如卡片ID、卡片到期日、卡片製卡日、卡片種類),以所述訊息鑑別碼進行演算而生成,而在執行/允許每一次的服務請求R前,行動裝置101均可透過應用程式APP檢查此卡片防偽驗證碼,以避免偽卡的可能性。
其中,作為示例,所述身份資料可包括一卡片身份別(例如普通、學生、優待身份...等)、一身份到期日(特殊身份才需設定)、一縣市代碼(area_code)的其中一種或其任意組合。
請參照第1圖與第2圖,在一實施例中,通訊模組1012可使用一第二無線通訊協定P2與後端伺服器102透過一網際網路進行通訊,後端伺服器102可包括一交易子系統1021與一卡片管理子系統1022。
其中,作為示例,第二無線通訊協定P2可為一Wi-Fi通訊協定、一HiperLAN通訊協定、一行動通訊協定(如2G、2.5G、3G、3.5G、4G LTE、5G等)之其中一種或其組合。其中,所述行動通訊協定係指行動裝置101透過電信業者基地台而能連結至網際網路的通訊手段。
請參照第1圖與第2圖,特別是第2圖的虛線部分,本創作在一實施例中,後端伺服器102的交易子系統1021在一實施例中(詳述如後)亦可決定是否允許關聯於晶片卡C的卡片交易請求而生成一服務請求結果R_A(尤指與卡片交易有關的請求結果)。卡片管理子系統1022亦可決定是否關聯於晶片卡C的卡片管理請求而生成另一服務請求結果R_A(尤指與卡片管理服務有關的請求結果);卡片管理子系統1022在一實施例中(詳述如後)亦可用於驗證晶片卡C是否為有效卡片而生成卡片驗證結果C_V。卡片驗證結果C_V及服務請求結果R_A皆可基於 第二無線通訊協定P2透過網際網路而發送至行動裝置101,以定時或不定時更新於行動裝置101的記憶體1013。
請參照第1圖與第2圖,在一實施例中,行動裝置101的應用程式APP被組態為可在通訊模組1012毋須連線至後端伺服器102、或通訊模組1012毋須連結至網際網路的一第一模式下(亦可稱為離線狀態),在晶片卡C與通訊模組1012處於可彼此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而能進行通訊的一第一通訊範圍內,由處理器1011決定是否允許晶片卡C的服務請求R,而生成服務請求結果R_A,並令通訊模組1012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於離線狀態下將更新後卡片資訊I_U寫入於晶片卡C,更讓使用者可於應用程式APP確認服務請求結果R_A(例如顯示允許卡片交易請求或顯示允許卡片管理請求)。藉此,可讓行動裝置101藉由應用程式APP,於離線狀態下允許晶片卡C的服務請求R,有效提升晶片卡即時卡片交易、及/或管理晶片卡服務的便利性。此外,晶片卡C的服務請求R可由晶片卡C對通訊模組1012發送而觸發(即晶片卡C作為發起設備,通訊模組1012作為從設備),亦可由通訊模組1012對晶片卡C發送而觸發(即通訊模組1012作為發起設備,晶片卡C作為從設備)。
請參照第1圖與第2圖,在一實施例中,行動裝置101為判斷是否允許晶片卡C的服務請求R,處理器1011可在所述第一模式下至少對卡片資訊I當中的所述驗證資料進行驗證,而產生一卡片驗證結果C_V,但僅為舉例,並不以此為限。另所述驗證資料所可能包含的資訊,已於前述,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照第1圖與第2圖,在一實施例中,由行動裝置101產生的卡片驗證結果C_V、服務請求結果R_A及更新後卡片資訊I_U,皆可在交易完成後, 於行動裝置101連結至後端伺服器102的第二模式下,由通訊模組1012通過第二無線通訊協定P2定時或不定時發送至後端伺服器102,以作更新。
請參照第1圖與第2圖,在一實施例中,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之無線通訊技術的通訊距離/有效通訊範圍(即前述提及的第一通訊範圍),係可小於使用第二無線通訊協定P2之無線通訊技術的一第二通訊距離。
請參照第1圖與第2圖,在一實施例中,交易完成後,由行動裝置101產生的卡片驗證結果C_V可於行動裝置101連結至後端伺服器102的第二模式下,由通訊模組1012通過第二無線通訊協定P2定時或不定時發送至後端伺服器102,以作更新。
請參照第1圖與第2圖,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可為所述近場通訊(NFC)協定,而此實施例的情境即屬通訊模組1012未連線至後端伺服器102的第一模式(亦可稱離線狀態)。更具體而言,當本實施例的應用程式APP需驅動通訊模組1012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與晶片卡C進行無線通訊,則晶片卡C需位於通訊模組1012可實現近場通訊的通訊範圍內,例如,晶片卡C的位置需鄰近於行動裝置101的NFC感應區(圖中未繪示)。
請參照第3圖,為本創作之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實施方法S,其應用於一行動裝置101與一晶片卡C,並請搭配參照第1圖與第2圖,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實施方法S包括以下步驟。
在步驟S1(應用程式響應於晶片卡的服務請求而驅動通訊模組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以驗證晶片卡是否為有效卡片)中,安裝或執行於行動裝置101的一應用程式APP,響應於晶片卡C的一服務請求R而驅動通訊模組1012使用一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與晶片卡C進行通訊,並從晶片卡C讀取一卡片資訊I,並 可透過應用程式APP驅動處理器1011將晶片卡C的卡片資訊I,與行動裝置101之記憶體1013所儲存的卡片資訊I’進行比對,以驗證晶片卡C是否為有效卡片。
接著,進入是否由行動裝置101處理服務請求R的判斷條件,若應用程式APP經組態以允許由行動裝置101來處理服務請求R,則判斷結果為是,並接續執行步驟S2;反之,若應用程式APP經組態以判定無法由行動裝置101來處理服務請求R,則判斷結果為否,並接續執行步驟S3。
在步驟S2(在晶片卡與通訊模組的通訊範圍內,通訊模組於毋須連結至網際網路的模式下,由行動裝置決定是否允許服務請求)當行動裝置101(的通訊模組1012)與晶片卡C處於彼此可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的一第一通訊範圍內,應用程式APP被組態為可在通訊模組1012毋須連線至後端伺服器102、或通訊模組1012毋須連結至網際網路的一第一模式下(亦可稱離線模式),於此離線狀態下由行動裝置101的處理器1011允許晶片卡C的服務請求R而生成一服務請求結果R_A,以由通訊模組1012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將關聯於服務請求R的更新後卡片資訊I_U寫入於晶片卡C。
在步驟S3(當行動裝置無法允許服務請求,應用程式驅動通訊模組使用第二無線通訊協定連線至後端伺服器,以由後端伺服器決定是否允許服務請求)中,當行動裝置101的處理器1011無法允許服務請求R,應用程式APP可驅動通訊模組1012使用第二無線通訊協定P2與後端伺服器102透過網際網路進行通訊,以在通訊模組1012需連線至後端伺服器102的一第二模式下,由後端伺服器102決定是否允許晶片卡C的服務請求R,進而再讓通訊模組1012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將關聯於服務請求R的更新後卡片資訊I_U寫入於晶片卡C。
其中,作為示例,就上述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實施方法S所提及的行動裝置101、處理器1011、應用程式APP、通訊模組1012、記憶體1013、後端伺服器102、晶片卡C、卡片資訊I、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第二無線通訊協定P2,此些技術特徵的功能、態樣均已於說明於第1圖至第2圖的實施例,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照第3圖,在一實施例中,本創作更提供一種非暫態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關聯於至少一指令以界定前述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實施方法S,各步驟之相關說明已詳述於第3圖所示的實施例,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照第3圖,在一實施例中,本創作更提供一種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關聯於至少一指令以界定前述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實施方法S,各步驟之相關說明已詳述於第3圖所示的實施例,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照第3圖,在一實施例中,本創作更提供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當電腦系統載入該電腦程式產品的多個指令後,係至少可完成如前述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實施方法S,各步驟之相關說明已詳述於第3圖所示的實施例,於此不再贅述。
再參照第4圖與第5圖,為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一)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示意圖及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一)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實施方法的流程圖。第4圖與第5圖與第1圖至第3圖所示實施例的技術類同,搭配參照第1圖至第3圖可知,主要差異在於,在第4圖與第5圖所例示的實施例中,尤其是第4圖的虛線部分,後端伺服器102的卡片管理子系統1022可依據一風險參數演算出關聯於晶片卡C的一風險分數R_S,另風險分數R_S可基於第二無線通訊協定P2,通過應用程式APP由後端伺服器102藉由網際網路傳送 至行動裝置101,以定時或不定時更新於行動裝置101的記憶體1013,更可基於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由行動裝置101寫入而儲存於晶片卡C,藉此,可避免通訊模組1012每次均需使用第二無線通訊協定P2從後端伺服器102接收晶片卡C的風險分數R_S,有效節省網路傳輸流量。
再請參照第4圖與第5圖,在第4圖與第5圖所例示的實施例中,針對前述演算風險分數R_S的機制,尤其是第4圖的實線部分,應用程式APP亦可在通訊模組1012未連線至後端伺服器102、或通訊模組1012毋須連結至網際網路的一第一模式下(亦可稱離線狀態),於此離線狀態驅動處理器1011依據所述風險參數演算出晶片卡C的所述風險分數R_S,同樣地,風險分數R_S可由通訊模組1012基於第二無線通訊協定P2,通過應用程式APP藉由網際網路由行動裝置101傳送至後端伺服器102,以定時或不定時更新於後端伺服器102的記憶體,風險分數R_S更可基於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由行動裝置101寫入而儲存於晶片卡C。
其中,作為示例,所述風險參數可為卡片資訊I的所述卡片資料、所述交易資料、所述身份資料、一歷史交易資訊、一信用額度、一信用評分的其中一種或其任意組合,而所述歷史交易資訊可為一歷史交易資料及/或一歷史交易行為分析資料。
再請繼續參照第4圖與第5圖,在第4圖與第5圖所例示的實施例中,尤其是第4圖的實線部分,應用程式APP更可響應於風險分數R_S符合一決策條件(例如風險分數R_S
Figure 111208399-A0305-02-0016-1
60),而在通訊模組1012未連線至後端伺服器102、或通訊模組1012毋須連結至網際網路的所述第一模式下(即離線狀態),於此離線狀態允許晶片卡C的服務請求R而使處理器1011生成服務請求結果R_A(相當於第5圖 的步驟S2’:應用程式響應於風險分數符合決策條件而在通訊模組未連線至後端伺服器的模式下,由行動裝置允許服務請求),並令通訊模組1012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於離線狀態下將關聯於服務請求R的更新後卡片資訊I_U寫入於晶片卡C,更讓使用者可於應用程式APP確認服務請求結果R_A(例如顯示允許卡片交易請求或顯示允許卡片管理請求)。藉此,可讓行動裝置101藉由應用程式APP,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於離線狀態下允許晶片卡C的服務請求R,有效提升晶片卡即時卡片交易、及/或管理晶片卡服務的的便利性。
再請繼續參照第4圖與第5圖,在第4圖與第5圖所示的實施例中,尤其是第4圖的實線部分,應用程式APP亦可響應於風險分數R_S符合所述決策條件,例如風險分數R_S
Figure 111208399-A0305-02-0017-2
60,而在通訊模組1012未連線至後端伺服器102、或通訊模組1012毋須連結至網際網路的第一模式下(亦可稱離線狀態),透過應用程式APP使處理器1011將儲存於記憶體1013的卡片資訊I’,與通訊模組1012基於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而從晶片卡C讀取的卡片資訊I進行比對,進而於離線狀態下達成驗證晶片卡C的功能,而由處理器1011生成卡片驗證結果C_V,更讓使用者可於應用程式APP確認卡片驗證結果C_V(例如卡片驗證成功)。藉此,可讓行動裝置101藉由應用程式APP,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即風險較低),達成離線驗證卡片有效性的技術手段。
再請繼續參照第4圖,舉例而言,在第4圖所例示的實施例中,若風險參數的所述交易資料顯示前筆為交易成功、所述歷史交易資訊無異常、所述身份資料亦無任何疑慮之處、所述卡片資料亦無異常、且本筆交易金額顯示為小額交易,則後端伺服器102可針對晶片卡C演算出較高的風險分數R_S(例如風險分數R_S
Figure 111208399-A0305-02-0017-3
80)。相反地,若風險參數的所述交易資料顯示前筆為交易失敗、 所述歷史交易資訊偶有異常、所述身份資料顯示為卡片身份別為學生、所述卡片資料雖無異常、且本筆交易金額並非小額交易,則後端伺服器102可能針對晶片卡C演算出較低的風險分數R_S,例如<60的風險分數R_S,但以上僅為舉例,均不以此為限。
請繼續參照第6圖,其為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二)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示意圖,相較於第4圖與第5圖的實施例,第6圖所示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在於,當第6圖所示實施例的服務請求R為晶片卡C的一卡片加值請求或一卡片扣款請求時。第5圖所示的應用程式APP在驅動通訊模組1012基於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例如但不限於NFC協定)而從晶片卡C讀取到包含所述卡片帳戶餘額的卡片資訊I後,可在第一模式下(即離線狀態)由處理器1011允許晶片卡C的所述卡片加值請求或所述卡片扣款請求,並使處理器1011產生一更新後餘額資料(其屬於所述卡片帳戶餘額的其中一種態樣),並使通訊模組1012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將關聯於所述卡片加值請求或所述卡片扣款請求的所述更新後餘額資料,寫入晶片卡C所連結的一電子錢包帳戶W或一銀行帳戶(圖中未繪示)。藉此,可讓行動裝置101藉由應用程式APP,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於離線狀態達成APP一鍵加值或APP一鍵扣款的功能,有效提升晶片卡即時交易的便利性。
請再參照第6圖,較佳地,應用程式APP亦可響應於風險分數R_S符合決策條件,而在第一模式下(即離線狀態)由處理器1011允許晶片卡C的所述卡片加值請求或所述卡片扣款請求;相對地,第6圖所示實施例的應用程式APP更可響應於風險分數R_S未符合決策條件,而在第二模式下(即行動裝置需連結至網際網路的情況)由後端伺服器102決定是否允許晶片卡C的所述卡片加值請求或所述卡片扣款請求。
請再參照第6圖,在一實施例中,交易完成後,由行動裝置101產生的所述更新後餘額資料可於行動裝置101連結至後端伺服器102的第二模式下,由通訊模組1012通過第二無線通訊協定P2定時或不定時發送至後端伺服器102,以作更新。
請再參照第6圖,在一實施例中,若服務請求R為所述卡片扣款請求,則行動裝置101所執行的應用程式APP,在驅動處理器1011基於卡片資訊I而驗證晶片卡C是否為有效卡片前(即第3圖之步驟S1執行完畢前),藉由驅動通訊模組1012從晶片卡C所讀取之卡片資訊I的交易資料,可至少包括:所述前筆交易紀錄、所述本次交易紀錄及所述卡片交易序號的其中一種或其組合。至於所述交易資料所可能包含的其它資料欄位,已於前述,不再贅述。
請再參照第6圖,在一實施例中,若服務請求R為所述卡片扣款請求,則行動裝置101所執行的應用程式APP,為了驅動處理器1011基於卡片資訊I而驗證晶片卡C是否為有效卡片(即執行第3圖之步驟S1時),行動裝置101的通訊模組1012基於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從晶片卡C所讀取的卡片資訊I,除可包含所述卡片資料、所述交易資料、所述驗證資料及所述身份資料的其中一種或其組合(種類已於前述,於此不再贅述),於本實施例中,可至少包含例如所述卡片ID、所述卡片帳戶餘額(EV)、所述前筆交易紀錄、所述本次交易紀錄、所述卡片交易序號、所述卡片防偽驗證碼、所述卡片身份別、所述卡片到期日、所述縣市代碼,但僅為舉例,並不以此為限。
請再參照第6圖,在一實施例中,若服務請求R為所述卡片加值請求,則行動裝置101所執行的應用程式APP,在驅動處理器1011基於卡片資訊I而驗證晶片卡C是否為有效卡片前(即第3圖之步驟S1執行完畢前),藉由驅動通訊模 組1012從晶片卡C所讀取之卡片資訊I的交易資料,可至少包括所述前筆交易紀錄、所述本次交易紀錄、所述卡片交易序號、所述銀行代碼、所述自動加值旗標、所述加值交易金額、所述加值交易日期。至於所述交易資料所可能包含的其它資料欄位,已於前述,不再贅述。
請再參照第6圖,在一實施例中,若服務請求R為所述卡片加值請求,則行動裝置101所執行的應用程式APP,為了驅動處理器1011基於卡片資訊I而驗證晶片卡C是否為有效卡片(即執行第3圖之步驟S1時),行動裝置101的通訊模組1012基於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從晶片卡C所讀取的卡片資訊I,除可包含所述卡片資料、所述交易資料、所述驗證資料及所述身份資料的其中一種或其組合(種類已於前述,於此不再贅述),於本實施例中,可包含例如所述卡片ID、所述卡片帳戶餘額(EV)、所述前筆交易紀錄、所述本次交易紀錄、所述卡片交易序號、所述卡片防偽驗證碼、所述卡片身份別、所述卡片到期日、所述縣市代碼、所述銀行代碼、所述自動加值旗標、所述加值交易金額、所述加值交易日期,但僅為舉例,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7圖,為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三)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示意圖,其與第1圖至第3圖所示實施例的技術類同,搭配參照第1圖至第3圖可知,主要差異在於,在第7圖所示的實施例中,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後端伺服器102的卡片管理子系統1022主要用於驗證晶片卡C是否為有效卡片,且卡片管理子系統1022係儲存有對應晶片卡C的卡片資訊I’,相對的,本實施例之行動裝置101的記憶體1013則未儲存所述卡片資訊I’、或未儲存完整的卡片資訊I’,而無法由行動裝置101驗證晶片卡C是否為有效卡片。
請參照第7圖,並請搭配參照第1圖至第3圖,在第7圖所示的實施例中,應用程式APP在驅動通訊模組1012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與晶片卡C進行無線通訊,以從晶片卡C讀取卡片資訊I後,當應用程式APP響應於風險分數R_S並未符合所述決策條件時,應用程式APP需要再驅動通訊模組1012使用第二無線通訊協定P2與後端伺服器102透過網際網路進行通訊,以至少發送一卡片驗證請求至後端伺服器102,其後,後端伺服器102可將接受到的卡片資訊I與自身記憶體(圖中未繪示)儲存的卡片資訊I’進行比對,以驗證晶片卡C是否為有效卡片。藉此,使得通訊模組1012在連線至後端伺服器102的一第二模式下接收卡片驗證結果C_V後,供使用者於應用程式APP確認卡片驗證結果C_V(例如卡片驗證成功)。
請再參照第7圖,並請搭配參照第1圖至第3圖,在第7圖所示的實施例中,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後端伺服器102的交易子系統1021主要也用於決定是否允許晶片卡C的服務請求R,且交易子系統1021係儲存有對應晶片卡C的卡片資訊I’;相對的,本實施例之行動裝置101的記憶體1013則未儲存所述卡片資訊I’、或未儲存完整的卡片資訊I’,而無法允許晶片卡C的服務請求R。更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應用程式APP在驅動通訊模組1012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與晶片卡C進行無線通訊,以從晶片卡C讀取卡片資訊I後,當應用程式APP響應於風險分數R_S並未符合所述決策條件時,應用程式APP需要再驅動通訊模組1012使用第二無線通訊協定P2與後端伺服器102透過網際網路進行通訊,以發送晶片卡C的服務請求R至後端伺服器102,其後,交易子系統1021可依據卡片驗證結果C_V(無論其由行動裝置101或後端伺服器102的卡片管理子系統1022產生)、風險分數R_S及卡片資訊I,決定是否允許服務請求R(相當於第5圖的S3’步驟:應用程 式響應於風險分數未符合決策條件而在通訊模組連線至後端伺服器的模式下,由後端伺服器允許服務請求),其後,後端伺服器102可至少將一服務請求結果R_A傳送至通訊模組1012,使得通訊模組1012在連線至後端伺服器102的第二模式下接收服務請求結果R_A後,再使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將更新後卡片資訊I_U寫入於晶片卡C,更讓使用者可於應用程式APP確認服務請求結果R_A(例如交易允許)。
其中,作為示例,本創作之行動裝置101可為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穿戴裝置等可攜式無線通訊裝置,且行動裝置101的作業系統可為Android系統、iOS系統,但不以此為限。
其中,作為示例,本創作之後端伺服器102可為提供連線服務之一或多台獨立伺服電腦、或以一虛擬機器(Virtual Machine)形式運行的伺服器、或以一虛擬專屬主機(Virtual Private Server)形式運行的伺服器、或一公有雲、或一私有雲等,但不以此為限。
請參考第1圖至第2圖,其中,作為示例,本創作之應用程式APP可為裝載於行動裝置101的一原生應用程式(Native Mobile App),亦可為執行/運行於行動裝置101的一行動網路應用程式(Web Mobile App)或一漸進式網路應用程式(Progressive Web App,PWA),但均不以此為限。
其中,作為示例,本創作之處理器1011具備邏輯運算、暫存運算結果、保存資料運算指令位置等功能,其可包含但不限於單一處理器以及多個微處理器之集成,例如可包括一中央處理器(CPU)、一虛擬處理器(vCPU)、一微處理器(MPU)、一微控制器(MCU)、一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一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LD)、一張量處理器(TPU)、一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等,但不以此為限。
其中,作為示例,本創作之通訊模組1012可應用各種通訊服務介面,例如其可整合一藍芽通訊單元、一WLAN通訊單元、一行動通訊單元、一NFC通訊單元、一ZigBee通訊單元、一Z-Wave通訊單元及一UWB通訊單元之其中一種或集成其任意組合,其中,所述的行動通訊單元可應用2G、2.5G、3G、3.5G、4G LTE、5G之無線通訊介面,但不以此為限。
其中,作為示例,本創作之記憶體可為eMMC(embedded MultiMedia Card)快閃記憶體、UFS(Universal Flash StoR_Age)快閃記憶體、NVMe(NVM Express)快閃記憶體、固態驅動器(solid-state drive/disk)、LPDDR(Low Power R_Andom Access Memory)記憶體、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_AM)或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_AM),若作為一種非暫態(non-tR_Ansitory)電腦可讀取媒體,則記憶體更可儲存關聯前述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的實施方法S的至少一指令,該至少一指令可供處理器1011存取並執行。
其中,作為示例,本創作之晶片卡C可為採用第一無線通訊協定P1與行動裝置101進行無線通訊的一信用卡、一現金儲值卡、一附隨電子支付帳戶儲值卡、一簽帳金融卡(Debit Card)、一RFID晶片卡、縣市政府發行整合儲值卡功能的一市民卡/一敬老卡/一愛心卡/一愛心陪伴卡/一數位學生證、學校發行整合儲值卡功能的一學生證/一教職員識別證、企業發行整合儲值卡功能的一識別證之其中一種晶片卡,晶片卡C亦可為符合EMV標準的任何一種晶片卡。
綜上可知,本創作據以實施後,至少可達成允許行動裝置在離線狀態(或是行動裝置在決定是否允許服務請求、及驗證晶片卡是否為有效時,毋需連線至後端伺服器的狀態下),以應用程式(APP)允許晶片卡的服務請求,達到晶片卡服務請求可不受限於時間與使用場域的有益功效,有效提升晶片卡即時 交易與卡片服務管理的便利性。亦可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即風險分數符合決策條件,例如風險分數R_S
Figure 111208399-A0305-02-0024-4
60),允許行動裝置在離線狀態下(或是行動裝置在決定是否允許服務請求、及驗證晶片卡是否為有效時,毋需連線至後端伺服器的狀態下),以應用程式(APP)允許晶片卡的服務請求。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之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圍下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涵蓋於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綜上所述,本創作係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等專利要件;申請人爰依專利法之規定,向 鈞局提起新型專利之申請。
10: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
101:行動裝置
1011:處理器
1012:通訊模組
1013:記憶體
APP:應用程式
P1:第一無線通訊協定
P2:第二無線通訊協定
C:晶片卡
102:後端伺服器
1021:交易子系統
1022:卡片管理子系統

Claims (6)

  1. 一種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包含:執行一應用程式的一行動裝置,其包括一通訊模組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與該通訊模組電性連接;以及該應用程式供以驅動該通訊模組使用一第一無線通訊協定與一晶片卡進行通訊,以從該晶片卡讀取一卡片資訊;其中當該晶片卡與該通訊模組處於可彼此使用該第一無線通訊協定而能進行通訊的一第一通訊範圍內,該應用程式經組態以驅動該處理器決定是否允許該晶片卡的一服務請求,而生成一服務請求結果,並令該通訊模組使用該第一無線通訊協定,於該第一通訊範圍內將關聯於該服務請求的更新後的該卡片資訊寫入於該晶片卡,該服務請求為一卡片交易請求、一卡片管理請求之其中一種或其組合。
  2. 如請求項1的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其中,該卡片資訊為一卡片資料、一交易資料、一驗證資料及一身份資料的其中一種或其組合。
  3. 如請求項2的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其中,該卡片交易請求為一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請求、一收受儲值款項請求、一辦理匯兌請求、一點數整合請求、一禮票券交易請求、一卡片加值請求及一卡片扣款請求之其中一種或其組合。
  4. 如請求項2的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其中,該卡片管理請求為一卡片啟用請求、一卡片展期請求、一卡片退卡或退費請求、一卡片異常鎖卡請求、一卡片欄位修改請求之其中一種或其組合。
  5. 如請求項3或請求項4的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其中,該應用程式亦用以響應於該晶片卡的一風險分數符合一決策條件而在該通訊模組毋須連結至一網際網路的一第一模式下,由該處理器允許該晶片卡的該服務請求而生成該服務請求結果,並令該通訊模組使用該第一無線通訊協定,將關聯於該服務請求的更新後的該卡片資訊寫入於該晶片卡。
  6. 如請求項5的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其中,該應用程式亦用以響應於該晶片卡的該風險分數未符合該決策條件而在該通訊模組需連線至一後端伺服器的一第二模式下,令該通訊模組使用一第二無線通訊協定發送該服務請求至該後端伺服器,以依據一卡片驗證結果及該風險分數,透過該網際網路由該後端伺服器決定是否允許該服務請求,並供該通訊模組在該第二模式下從該後端伺服器接收該服務請求結果後,再使用該第一無線通訊協定,將關聯於該服務請求的更新後的該卡片資訊寫入於該晶片卡。
TW111208399U 2022-08-04 2022-08-04 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 TWM640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8399U TWM640764U (zh) 2022-08-04 2022-08-04 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8399U TWM640764U (zh) 2022-08-04 2022-08-04 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0764U true TWM640764U (zh) 2023-05-11

Family

ID=87382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8399U TWM640764U (zh) 2022-08-04 2022-08-04 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0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96355A1 (en) Processing of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US11775953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ecure gene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data sets representing pre-funded payments
US11914154B2 (en)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of reserves to transactions
TWI435282B (zh) 用於付款裝置之授權技術
US99165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including indirect approval
JP5518740B2 (ja) プッシュ識別子を含むデータ完成のためのシステム並びに方法
US20110238553A1 (en) Electronic account-to-account funds transfer
AU2008304655B2 (en) Form factor identification
US2014016422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person-to-person funds transfers vi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T105677A (pt) Cartão de pagamento telemático
CA3030440A1 (en) Processing of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US11023800B2 (en) Hybrid computerized mobile transaction card
US20130226684A1 (en) Merchant configuration through payment network
US11430070B1 (en)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of reserves to transactions
TWM640763U (zh) 基於交易風險控管的晶片卡交易系統
US10776809B1 (en) Use of payment card rewards points for an electronic cash transfer
CN114600142A (zh) 组合令牌和值测评处理
TWM590733U (zh) 虛擬電子票卡之交易系統
TWM640764U (zh) 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
JP4490965B2 (ja) スマートカードに基づくバリュー移転
TW201828179A (zh) 利用行動裝置進行感應式金融卡支付之方法
TWI833313B (zh) 基於交易風險控管的晶片卡交易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TW202407604A (zh) 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服務整合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TWM640762U (zh) 基於行動裝置的晶片卡交易系統
EP3340144A1 (en) Electronic payment device trans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