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9870U - 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 - Google Patents

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9870U
TWM639870U TW111213948U TW111213948U TWM639870U TW M639870 U TWM639870 U TW M639870U TW 111213948 U TW111213948 U TW 111213948U TW 111213948 U TW111213948 U TW 111213948U TW M639870 U TWM639870 U TW M63987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ft
steel wire
outer covering
inner tube
spiral ste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13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源芳
Original Assignee
寰宇軟管實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寰宇軟管實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寰宇軟管實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13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9870U/zh
Publication of TWM639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987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一種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包含:一軟質內管、一支撐螺旋鋼絲、及一軟質外覆條體,該支撐螺旋鋼絲沿一螺旋路徑延伸而貼附繞設於該軟質內管之外徑面,該軟質外覆條體以沿該螺旋路徑延伸而貼附覆蓋該支撐螺旋鋼絲的方式貼合形成於該軟質內管之外徑面,使該支撐螺旋鋼絲被包覆在該軟質內管與該軟質外覆條體之間。

Description

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
本創作相關於一種鋼絲軟管,特別是相關於一種節省材料的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
鋼絲軟管也有被稱為鋼絲管、鋼線軟管,為具有三層結構的管體。該管體的內外兩層通常是軟質的塑料管,而在內外兩層的塑料管之間則夾有一層螺旋環繞的鋼絲。藉由鋼絲來提供支撐力,替整體塑料管的結構強度、抗壓抗變形能力帶來一定的提升,特別適合應用在一些對管體性能有特定要求的使用情境中。
然而,此種鋼絲軟管除了鋼絲之外,也因為比一般軟管更多了外層的塑料管,且外層的塑料管具有比內層的塑料管更大的直徑,故在製造上,光是塑料的用量就會是同等口徑的一般軟管的兩倍以上,大量生產時所累積造成的材料成本增加,更是不容小覷。
因此,本創作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可節省製造時所需的材料,以降低材料成本,解決習知技術的問題。
本創作為解決習知技術之問題所採用之技術手段係提供一種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包含:一軟質內管;一支撐螺旋鋼絲,沿一螺旋路徑延伸而貼附繞設於該軟質內管之外徑面;以及一軟質外覆條體,以沿該螺旋路徑延伸而貼附覆蓋該支撐螺旋鋼絲的方式貼合形成於該軟質內管之外徑面,使該支撐螺旋鋼絲被包覆在該軟質內管與該軟質外覆條體之間。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其中該軟質內管係為一透明管體。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其中該軟質外覆條體之寬度係小於該螺旋路徑之螺旋節距,而使位在該軟質內管的不同的軸向距離處的該軟質外覆條體的相鄰條體區段之間具有一軸向間隙。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其中該軸向間隙係大於或等於該軟質外覆條體之寬度。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其中該軟質外覆條體係與該軟質內管經貼合而形成一體之結構。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其中該軟質外覆條體包括複數個條體區塊,複數個該條體區塊彼此相結合而形成該軟質外覆條體。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其中該軟質外覆條體係為一透明條體。
經由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本創作的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僅有在該軟質內管的繞設有該支撐螺旋鋼絲的對應局部區域覆蓋有該軟質外覆條體,而不需要設置如同習知技術中的將該軟質內管全面覆蓋的外層塑料管,該軟質外覆條體製造時所需的材料量遠少於習知技術中的該外層塑料管製造時的材料用量,因此採用本創作的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能夠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對於大量生產時的材料成本抑制更是有極大助益,同時達到輕量化的效果。
以下根據第1圖至第5圖,而說明本創作的實施方式。該說明並非為限制本創作的實施方式,而為本創作之實施例的一種。
如第1圖至第5圖所示,依據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的一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100包含:一軟質內管1、一支撐螺旋鋼絲2、及一軟質外覆條體3。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軟質內管1為軟質的塑料管體,例如:PVC(聚氯乙烯)軟管、ETFE軟質鐵氟龍管。較佳地,為了方便於確認該軟質內管1內所輸送之物,該軟質內管1可為透明管體。當然,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該軟質內管1可為其它材質的管體。
如第1圖及第3圖所示,該支撐螺旋鋼絲2沿一螺旋路徑延伸而貼附繞設於該軟質內管1之外徑面11。
具體而言,該支撐螺旋鋼絲2可為各種軟硬程度以及各種粗細的螺旋鋼絲,視所需的結構強度、抗壓抗變形能力……等而定,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該支撐螺旋鋼絲2貼附繞設於該軟質內管1之外徑面11時延伸所沿的該螺旋路徑的螺旋節距亦可視所需的結構強度、抗壓抗變形能力……等而任意設定。並且,雖然在本實施例中,該螺旋路徑為等節距,但亦可為非等節距,例如,在結構強度、抗壓抗變形能力的需求較高之部位的節距較小(即,該支撐螺旋鋼絲2較密集),其它部位的節距則可相對較大(即,該支撐螺旋鋼絲2較稀疏)。
如第1圖、第4圖及第5圖所示,該軟質外覆條體3以沿該螺旋路徑延伸而貼附覆蓋該支撐螺旋鋼絲2的方式貼合形成於該軟質內管1之外徑面11,使該支撐螺旋鋼絲2被包覆在該軟質內管1與該軟質外覆條體3之間。
具體而言,該軟質外覆條體3可與該軟質內管1為相同的材質所製成,以使該軟質外覆條體3與該軟質內管1有較佳的貼合效果。相似地,為了方便於確認該軟質內管1內所輸送之物,該軟質外覆條體3較佳地可為透明條體。當然,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該軟質外覆條體3可為其它材質的條體。
如第4圖所示,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的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100中,該軟質外覆條體3之寬度W係小於該螺旋路徑之螺旋節距P,而使位在該軟質內管1的不同的軸向距離處的該軟質外覆條體3的相鄰條體區段31、32之間具有一軸向間隙G。較佳地,該軸向間隙G係大於或等於該軟質外覆條體3之寬度W。
具體而言,該軸向間隙G愈大,則代表該軟質內管1之外徑面11未貼合有該軟質外覆條體3的部分愈多,也就是相對節省下來的材料量愈多。在該軸向間隙G等於該軟質外覆條體3之寬度W的情況下,相對節省下來的材料量大約就有習知技術的外層的塑料管的材料量的一半。再加上如第5圖所示,在該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100的縱剖面視圖中,該軟質外覆條體3的外緣輪廓並非是如習知技術般的與該軟質內管1平行的直線,而是弧線形,這代表著即使在相同的單位寬度且相同的厚度下,該軟質外覆條體3所需要的材料量也比習知技術的外層的塑料管來得少,對於降低材料成本確有成效。
較佳地,如第5圖所示,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的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100中,該軟質外覆條體3係與該軟質內管1經貼合而形成一體之結構。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該軟質外覆條體3會與該軟質內管1經熱處理而熔為一體,以確保該軟質外覆條體3與該軟質內管1不會分離,而將該支撐螺旋鋼絲2確實地包覆固定在該軟質外覆條體3與該軟質內管1之間。當然,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該軟質外覆條體3與該軟質內管1亦能以其它方式而形成一體之結構。
較佳地,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的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100中,該軟質外覆條體3包括複數個條體區塊,複數個該條體區塊彼此相結合而形成該軟質外覆條體。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該軟質外覆條體3是由無數的材料粒體(例,塑料粒)所製成,每個材料粒體形成該軟質外覆條體3的一小部分區塊(即,條體區塊),而無數個條體區塊在製造時相結合而在該軟質內管1之外徑面11形成該軟質外覆條體3。當然,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該軟質外覆條體3亦可以是直接以材料條體貼合形成於該軟質內管1之外徑面11。
藉由上述結構,本創作的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100僅有在該軟質內管1的繞設有該支撐螺旋鋼絲2的對應局部區域覆蓋有該軟質外覆條體3,而不需要設置如同習知技術中的將該軟質內管全面覆蓋的外層塑料管,該軟質外覆條體3製造時所需的材料量遠少於習知技術中的該外層塑料管製造時的材料用量,因此採用本創作的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100能夠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對於大量生產時的材料成本抑制更是有極大助益,同時達到輕量化的效果。
以上之敘述以及說明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之說明,對於此項技術具有通常知識者當可依據以下所界定申請專利範圍以及上述之說明而作其他之修改,惟此些修改仍應是為本創作之創作精神而在本創作之權利範圍中。
100: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 1:軟質內管 11:外徑面 2:支撐螺旋鋼絲 3:軟質外覆條體 31:條體區段 32:條體區段 G:軸向間隙 P:螺旋節距 W:寬度
[第1圖]為顯示根據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的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的立體示意圖; [第2圖]為顯示根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的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的軟質內管的結構示意圖; [第3圖]為顯示根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的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的貼附繞設有支撐螺旋鋼絲的軟質內管的結構示意圖; [第4圖]為顯示根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的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的側視示意圖; [第5圖]為顯示根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的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的剖視示意圖。
100: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
1:軟質內管
11:外徑面
2:支撐螺旋鋼絲
3:軟質外覆條體

Claims (7)

  1. 一種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包含: 一軟質內管; 一支撐螺旋鋼絲,沿一螺旋路徑延伸而貼附繞設於該軟質內管之外徑面;以及 一軟質外覆條體,以沿該螺旋路徑延伸而貼附覆蓋該支撐螺旋鋼絲的方式貼合形成於該軟質內管之外徑面,使該支撐螺旋鋼絲被包覆在該軟質內管與該軟質外覆條體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其中該軟質內管係為一透明管體。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其中該軟質外覆條體之寬度係小於該螺旋路徑之螺旋節距,而使位在該軟質內管的不同的軸向距離處的該軟質外覆條體的相鄰條體區段之間具有一軸向間隙。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其中該軸向間隙係大於或等於該軟質外覆條體之寬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其中該軟質外覆條體係與該軟質內管經貼合而形成一體之結構。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其中該軟質外覆條體包括複數個條體區塊,複數個該條體區塊彼此相結合而形成該軟質外覆條體。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其中該軟質外覆條體係為一透明條體。
TW111213948U 2022-12-16 2022-12-16 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 TWM639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3948U TWM639870U (zh) 2022-12-16 2022-12-16 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3948U TWM639870U (zh) 2022-12-16 2022-12-16 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9870U true TWM639870U (zh) 2023-04-11

Family

ID=86944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13948U TWM639870U (zh) 2022-12-16 2022-12-16 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9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287770A (ja) 断熱ホー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1060695A1 (zh) 用于螺旋波纹形塑钢缠绕管的钢带增强复合带材
CA2482498A1 (en) Flexible pip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using overlapping layers
JP2006194430A (ja) 耐圧ホース
CN113710946A (zh) 多层复合管和具有反射绝热性的管道组件
KR20030074371A (ko) 냉동된 매체의 운반 도관
TWM639870U (zh) 輕量化螺旋鋼絲軟管
JP4832251B2 (ja) 合成樹脂製ホースの製造方法
KR20130094518A (ko) 환기용 급 배기관
JPH10122448A (ja) 螺旋補強ホー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44438B2 (ja) 断熱ホース
JP2017524578A (ja) 可撓性通気ダクト及び関連の生産方法
JP7338859B2 (ja) 管状成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0095569A1 (ja) 多層耐圧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37546B2 (ja) 可撓性チューブ
US6418971B1 (en) Flexible metal conduit
JP4385192B2 (ja) 可撓性ホース
JP6737547B2 (ja) 合成樹脂製ホース
EP1566587B1 (de) Diffusionsdichtes Kunststoffrohr
JPH0340592Y2 (zh)
JPH0432548Y2 (zh)
JP6271373B2 (ja) 可撓性断熱ホース
JP2018003895A (ja) 可撓性チューブ
CN213177137U (zh) 一种增强型排污管道
CN211901892U (zh) 一种小流阻钢塑缠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