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9281U - 菌毒防護膜 - Google Patents

菌毒防護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9281U
TWM639281U TW111212050U TW111212050U TWM639281U TW M639281 U TWM639281 U TW M639281U TW 111212050 U TW111212050 U TW 111212050U TW 111212050 U TW111212050 U TW 111212050U TW M639281 U TWM639281 U TW M63928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ntibacterial
base layer
total
bacteri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12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遠成
Original Assignee
林夏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夏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林夏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12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9281U/zh
Publication of TWM639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9281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一種菌毒防護膜,包括一基層及一膠層,該基層具有相對的一外側面及一內側面,該膠層設置於該內側面,用以供該基層以該內側面貼覆於載體表面;特徵在於該基層於該外側面還設有一抗菌毒層,該抗菌毒層係由一含氧化鎢之奈米光觸媒塗料經塗覆與烘烤形成覆佈於該外側面之高親水性表層,且該抗菌毒層表面係具有5度以下的水接觸角。藉此,該菌毒防護膜能廣泛適用於各式的載體表面,提供高效抑制菌毒傳播的優良效果。

Description

菌毒防護膜
本創作係有關應用於載體表面之防護貼膜、鍍膜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適用性廣泛且能兼具有高耐性及高抗菌毒能力之菌毒防護膜。
近年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並蔓延至全球,一般民眾愈發重視個人衛生與相關的防疫措施;雖此類病毒主要是藉由空氣傳播、飛沫傳染,但由於病毒具有極高的活性與傳染性,對於病毒病菌容易聚集的熱點區,若無法抑止病毒留存或抑制病菌孳生,該些熱點區反而容易成為間接接觸傳染的媒介,一旦稍有疏漏,即可能造成大量感染與蔓延。
緣此,能廣泛適用於日常中的防疫用品是當前重要的需求之一,有鑑於此,本案創作人經不斷實驗與研究,完成有本創作。
病毒、細菌具體表現出來的帶電性則與氨基酸的等電點與其生活環境的酸鹼度(PH)有關。而大部分情況下細菌所生存環境的PH通常都大於其等電點,所以其表面通常帶負電。病毒沒有生命,故無法被殺死。 我們只能『破壞其化學結構』使其失去感染的活力。
本創作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高適用性的菌毒防護膜,其係可依需求應用於各式的載體表面,藉由菌毒防護膜在外側面形成的抗菌毒層,形成能為各式聚集病毒的場地提供吸附分解病毒及抗毒抗菌功能之貼膜,達到有效阻止病毒傳播的優良效果。
再者,本創作菌毒防護膜之抗菌毒層係採用對人體無刺激性、無毒害之奈米光觸媒塗料所形成,利用在其中導入具有抗病毒功效的稀有金屬「氧化鎢」,加工處理於載體表面上,據此形成一層抗病毒的保護膜,符合人體無毒及兒童玩具塗料測試,整體既安定又穩定。
本創作利用光觸媒塗料形成的保護膜,將產生類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應,產生出極強氧化能力的光生活性基團,可氧化分解各種有機化合物和部分無機物,破壞細菌的細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質,可殺滅細菌和分解有機污染物,把有機毒物分解成無污染的水(H2O)和二氧化碳(CO2),因而具有極強的抗菌、除臭、防霉、除污、物體表面防污自潔、清潔淨化空氣功能。
本創作奈米級光觸媒是使用的光觸媒材料粒徑已達奈米級(10~100nm),效果上粒徑在10nm左右的效果較佳。病毒的大小為10至300奈米、細菌的大小為1至5微米,採用奈米等級的抗菌成份,相當於病毒的極小規模,因此能夠高效地接觸病毒和細菌;此外,由於所有複合金屬都與單個奈米粒子對齊,因此可以獲得更強的附著力。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有一種菌毒防護膜,其基礎構成包括有一基層及一膠層,其中,該基層具有相對的一外側面及一內側面, 該膠層設置於該內側面,用以供該基層以該內側面貼覆於載體表面;而本創作主要採行的技術手段係,該基層於該外側面還設有一抗菌毒層,該抗菌毒層係由一含氧化鎢之奈米光觸媒塗料經塗覆與烘烤形成覆佈於該外側面之高親水性表層,且該抗菌毒層表面係具有5度以下的水接觸角。
本創作菌毒防護膜應用於載體上時,係藉由光觸媒塗料在表面形成的抗菌毒層提供高效的抗菌毒能力,利用「氧化鎢」光觸媒對於使用環境的要求大大降低,藉助室內燈光或者太陽光,只需要在微弱可視光下即可以發揮高效效應。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基層係由熱塑性材料所構成之熱塑性複合膜,該熱塑性材料可選用聚乙烯、聚丙烯、聚醯胺、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其一或任意組合。
依上述結構,形成該抗菌毒層之該奈米光觸媒塗料的成分還包含有氧化錫、鉑、二氧化矽、鉬、硒、石墨烯及氨。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抗菌毒層表面還具有9H以上之鍍膜硬度。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抗菌毒層表面的水接觸角係以3~5度為家。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奈米光觸媒塗料係由1~3%之溶質及97~99%之溶劑調製而成,該溶劑係為純淨水,而該溶質係為總比例不大於0.5%之氧化鎢、總比例不大於0.5%之氧化錫、總比例不大於0.5%之鉑、總比例不大於0.5%之二氧化矽、總比例不大於0.5%之鉬、總比例不大於0.5%之硒、總比例不大於0.5%之石墨烯及總比例不大於0.5%之氨的集合物。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抗菌毒層係由該奈米光觸媒塗料經噴塗於該外側面,再經約110℃高溫烘烤形成覆佈於該外側面之高親水性表層。
為使本創作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徵可獲致更具體的瞭解,進一步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後:
10:基層
20:膠層
30:抗菌毒層
[圖1]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菌毒防護膜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微觀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本創作菌毒防護膜的基礎結構係有一基層10及一膠層20;該基層10係可採用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醯胺、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的熱塑性材料之其一或任意組合所構成之熱塑性複合膜,具有相對的一外側面及一內側面;該膠層20係採用如感壓膠、熱熔膠、反應型膠等其一或組合所構成之複合膠,主要係設置於該內側面,用以供該基層10以該內側面黏合貼覆於所應用之載體的表面,形成提供該載體表面防護或美觀的鍍膜。
於本實施例中,該基層10係於該外側面設有一抗菌毒層30,藉以在應用於載體表面時能兼具有抗菌抗毒的防護能力。其中,該抗菌毒層30係由一含氧化鎢之奈米光觸媒塗料經塗覆與烘烤形成覆佈於該外側面之高親水性表層,且該抗菌毒層30表面係具有5度以下的水接觸角。
藉由光觸媒材料形成的該抗菌毒層30,能形成類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應,產生出極強氧化能力的光生活性基團,氧化分解各種有機化合物和部分無機物,破壞細菌的細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質,可殺滅細菌和分解有機污染物,把有機毒物分解成無污染的水(H2O)和二氧化碳(CO2),因而具有極強的抗菌、除臭、防霉、除污、物體表面防污自潔、清潔淨化空氣功能。
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奈米級塗層可填補該基層10不規則或不平整的表面,加強材料的黏著度與貼附性,藉由其成分中的稀有金屬「氧化鎢」,能讓經加工處理的該基層10外側面上形成一具高抗菌抗毒能力的該抗菌毒層30。
此外,藉由奈米塗層的超親水特性能使表面形成更薄的水膜,使物件表面更容易乾燥,達到抗污、防霧、抑制微生物生長等效果;於本實施例中,該抗菌毒層30表面的水接觸角係以3~5度為佳。
其中,本實施例形成該抗菌毒層30之該奈米光觸媒塗料,其主要成份包括有純淨水、氧化鎢、氧化錫、鉑、二氧化矽、鉬、硒、石墨烯及氨;進者,作為溶劑的純淨水占總比的97~99%,而作為溶質的其他成分占總比的1~3%,且前述各成分以不大於0.5%為佳。
於實際加工作業時,可先根據需求選擇適用的基層10,再將配好的奈米光觸媒塗料均勻噴塗於該基層10的外側面上,經約110℃高溫烘烤與靜置適當時間,使抗菌毒層30穩定成型,即可構成覆佈外側面的高抗菌抗毒的防護膜層;於加工完成後,即可利用設於該基層10內側面的膠層20黏貼固定於預定載體的表面位置。
藉由本實施例奈米光觸媒塗料形成之該抗菌毒層30,經實際測試,係能具有9H以上之鍍膜硬度,讓產品整體能形成適用性廣且兼具高耐性及高抗菌毒能力之菌毒防護膜。
綜合以上所述,本創作之菌毒防護膜能充分適用於各式載體表面,提供在環境中高效抑制病菌病毒的能力,兼具技術功效與實用效果,爰依法申請專利。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說明,舉凡依本創作的技術手段與範疇所延伸的變化、修飾、改變或等效置換者,亦皆應落入本創作的專利申請範圍內。
10:基層
20:膠層
30:抗菌毒層

Claims (10)

  1. 一種菌毒防護膜,其包括一基層及一膠層,該基層具有相對的一外側面及一內側面,該膠層設置於該內側面,用以供該基層以該內側面貼覆於載體表面;其特徵在於:
    該基層於該外側面還設有一抗菌毒層,該抗菌毒層係由一含氧化鎢之奈米光觸媒塗料經塗覆與烘烤形成覆佈於該外側面之高親水性表層,且該抗菌毒層表面係具有5度以下的水接觸角。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菌毒防護膜,其中該基層係由熱塑性材料所構成之熱塑性複合膜。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菌毒防護膜,其中該基層係由聚乙烯、聚丙烯、聚醯胺、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其一或任意組合所構成之熱塑性複合膜。
  4. 如請求項1至3任一項所述之菌毒防護膜,其中,形成該抗菌毒層之該奈米光觸媒塗料的成分還包含有氧化錫、鉑、二氧化矽、鉬、硒、石墨烯及氨。
  5. 如請求項1至3任一項所述之菌毒防護膜,其中該抗菌毒層表面還具有9H以上之鍍膜硬度。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菌毒防護膜,其中該抗菌毒層表面的水接觸角係介於3~5度。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菌毒防護膜,其中該抗菌毒層表面還具有9H以上之鍍膜硬度。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菌毒防護膜,其中該抗菌毒層表面的水接觸角係介於3~5度。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菌毒防護膜,其中該奈米光觸媒塗料係由1~3%之溶質及97~99%之溶劑調製而成,該溶劑係為純淨水,而該溶質係為總比例不大於0.5%之氧化鎢、總比例不大於0.5%之氧化錫、總比例不大於0.5%之鉑、總比例不大於0.5%之二氧化矽、總比例不大於0.5%之鉬、總比例不大於0.5%之硒、總比例不大於0.5%之石墨烯及總比例不大於0.5%之氨的集合物。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菌毒防護膜,其中該抗菌毒層係由該奈米光觸媒塗料經噴塗於該外側面,再經約110℃高溫烘烤形成覆佈於該外側面之高親水性表層。
TW111212050U 2022-11-02 2022-11-02 菌毒防護膜 TWM639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2050U TWM639281U (zh) 2022-11-02 2022-11-02 菌毒防護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2050U TWM639281U (zh) 2022-11-02 2022-11-02 菌毒防護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9281U true TWM639281U (zh) 2023-04-01

Family

ID=86943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12050U TWM639281U (zh) 2022-11-02 2022-11-02 菌毒防護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92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umaravel et al. Antimicrobial TiO2 nanocomposite coatings for surfaces, dental and orthopaedic implants
TWI533806B (zh) Virus deactivator
Wang et al. Transparent nanostructured coatings with UV-shielding and superhydrophobicity properties
JP5504081B2 (ja) 持続性抗菌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て得られる抗菌膜および抗菌スプレー
CN106811968A (zh) 一种壳聚糖光触媒抗菌毛巾
Singh et al. Antimicrobial nanomaterials as advanced coatings for self-sanitizing of textile clothing and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Kışla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antimicrobial surface coatings: Various deposition techniques with nanosized particles, their appl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CN102771916A (zh) 一种主动防护型抗菌口罩
Tan et al. Engineering approaches to create antibacterial surfaces on biomedical implants and devices
Gautam et al. Applications of green nanomaterials in coatings
Singh Nanostructured coatings based on metallic nanoparticles as viral entry inhibitor to combat COVID-19
Palza et al. An overview for the design of antimicrobial polymers: From standard antibiotic-release systems to topographical and smart materials
Murthy et al. Green nanotechnology: a roadmap to long-term applications in biomedicine, agriculture, food, green buildings, coatings, and textile sectors
TWM639281U (zh) 菌毒防護膜
Tiwari et al. Amine-functionalized silver nanoparticles: A potential antiviral-coating material with trap and kill efficiency to combat viral dissemination (COVID-19)
Liu et al. Ag-decorated electrospun polymer/GO fibrous membranes for simultaneous bacterial filtration and termination
CN202774252U (zh) 主动防护型抗菌口罩
Allaker et al. Nanometals as antimicrobials
CN204022725U (zh) 一种纳米水晶膜
CN101897482A (zh) 一种光触媒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CN205097636U (zh) 阻燃涤塔夫面料
Patil Surface modification using nanostructures and nanocoating to combat the spread of bacteria and viruses: Recent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Bhushan et al. Bio-and inorganic fouling
CN112661413A (zh) 抗菌防指纹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有该玻璃的触控显示产品
CN110327297A (zh) 一种光触媒喷雾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