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8512U - 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 - Google Patents
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38512U TWM638512U TW111210191U TW111210191U TWM638512U TW M638512 U TWM638512 U TW M638512U TW 111210191 U TW111210191 U TW 111210191U TW 111210191 U TW111210191 U TW 111210191U TW M638512 U TWM638512 U TW M638512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base st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baseband
- baseband modu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包括:第一基站由第一基頻模組及第一遠端射頻模組所組成;第二基站由第二基頻模組及第二遠端射頻模組所組成,並與第一基站相鄰配置;其中,第一基頻模組一方面是回傳至核心網,另一方面是通過第一閘道器傳至第一遠端射頻模組。第一遠端射頻模組與第一天線組連接,通過第一天線組與多個用戶端設備進行通信;第二基頻模組一方面回傳至核心網,另一方面是通過第二閘道器向前傳至第二遠端射頻模組,而第二遠端射頻模組與第二天線組連接,通過第二天線組與多個用戶端設備進行通信。
Description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的基站系統(small cell base station),特別是有關於一種使用兩組基站系統來建立的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及其通信方法的接入網(Radio Access Network,RAN)系統。
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持續改善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統,其中,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近來開始發展下一代小基站系統(small cell base station),其稱為新無線(new radio,NR)系統或下一代(next generation,NextGen)系統。
一個小基站系統的接入網(RAN-Radio Access Network)包含:基頻模組(Baseband Unit,BBU),主要是負責處理基頻信號的單元、遠端射頻模組(Remote Radio Unit,RRU),主要是負責射頻調製的單元,其中,基頻模組一方面可以將無線通信訊號回傳(Backhaul)至核心網,另一方面,基頻模組可以通過光纖將無線通信訊號向前傳(Fronthaul)至遠端射頻模組,而遠端射頻模組可以通過饋線與天線模組連接,如圖1所示。
此外,在圖1所示的先前技術中,一般是會在基站中配置兩個基頻模組(BBU),其中一個主基頻模組保持正操作,而另一個次基頻模組則是作為備援(standby)。當正常運作的主基頻模組出現狀況時,則啟動次基頻模組來接替主基頻模組,以使通信系統能夠保持正常工作。然而,重新啟動次基頻模組到能夠替代主基頻模組的過程中,需要一段時間來執行,因此,會造成通信系統有一段啟動的時間,是無法提供服務的。
很明顯的,在第三代的通信系統講求快速與低延遲的需求中,上述通信系統在重新啟動次基頻模組來替代主基頻模組的過程中,會有一段啟動的時間是無法提供服務的問題,是必需要解決的。
為解決上述通信系統在重新啟動次基頻模組來替代主基頻模組的過程而無法提供服務的問題,本創作之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包括:第一基站是由第一基頻模組及第一遠端射頻模組所組成;第二基站是由第二基頻模組及第二遠端射頻模組所組成,並與第一基站相鄰配置;其中,第一基頻模組一方面可以將無線通信訊號回傳至核心網,另一方面通過第一閘道器將無線通信訊號向前傳至第一遠端射頻模組,而第一遠端射頻模組與第一天線組連接,通過第一天線組與多個用戶端設備進行通信;
第二基頻模組一方面可以將無線通信訊號回傳至核心網,另一方面通過第二閘道器將無線通信訊號向前傳至第二遠端射頻模組,而第二遠端射頻模組與第二天線組連接,通過第二天線組與多個用戶端設備進行通信;其中,相鄰配置的該第一基頻模組與該第二基頻模組之間的持續保持通信。
本創作之另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5G通信系統,包括:第一基站是由第一基頻模組及第一遠端射頻模組所組成;第二基站是由第二基頻模組及第二遠端射頻模組所組成,並與所述第一基站相鄰配置;其中,第一基頻模組分割成第一集中模組及第一分佈模組;第二基頻模組分割成第二集中模組及第二分佈模組;第一集中模組一方面可以將無線通信訊號回傳至5G核心網,另一方面通過將無線通信訊號中傳與第一分佈模組連接,而第一分佈模組則通過前傳方式與第一遠端射頻模組連接,而第一遠端射頻模組與第一天線組連接,通過第一天線組與多個用戶端設備進行通信;第二集中模組一方面可以將無線通信訊號回傳至5G核心網,另一方面可以將無線通信訊號通過中傳與第二分佈模組連接,而第二分佈模組則可以將無線通信訊號通過前傳方式與第二遠端射頻模組連接,而第二遠端射頻模組與第二天線組連接,通過第二天線組與多個用戶端設備進行通信;其中,相鄰配置的第一分佈模組與第二分佈模組之間的持續保持通信。
本創作之還有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維持基站負載平衡的通信方法,包括:
提供一個通信系統,是以相鄰配置的第一基頻模組與第二基頻模組之間的持續保持通信;設定閥值參數,是由通信系統設定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用戶數的流量負載作為閥值參數;判斷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中的基頻模組的流量負載量是否超過閥值參數;其中,當一個基站目前的流量負載接近閥值上限時,通信系統會確認另一基站上的流量負載是否超過閥值;及當另一基站上的流量負載沒有超過該閥值時,通信系統會將接近閥值上限的基站上的一部份用戶端設備切換至沒有超過閥值的另一基站。
根據上述的通信方法,本創作的通信系統能夠在確認第一基站的流量接近負載閥值時,能夠以第二基站上作為負載平衡的模組,能即時將第一基站的上的一部分的用戶端設備切換至第二基站,主要是因為本創作的通信系統的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中的第一基頻模組與第二基頻模組可以同時建立射頻信號,因此,可以不需要經過啟動程式就可以直接將用戶端設備連接至第二基站,增加了通信系統的可應用性。
此外,本創作的通信系統還可以進一步的將第二基站上的一部分的用戶端設備重選至第一基站,可以讓第一基站上作為用戶端設備(UEs)的數量平衡的模組,也可以同時增加了通信系統的可應用性。
本創作之還有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基站備援的通信方法,包括:
提供一個通信系統,是以相鄰配置的第一基頻模組與第二基頻模組之間的持續保持通信;設定異常條件,是由通信系統設定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中的基頻模組間的異常條件作為判斷參數;判斷是否發生異常條件,是當第一基站或是第二基站通過自我檢測後,根據所設定異常條件來判斷該第一基站或是該第二基站出現異常;選擇正常基頻模組,是將發生異常條件的基站上的用戶端設備切換至正常運作的該另一基站。
根據上述的通信方法,本創作的通信系統能夠在確認第一基站的第一基頻模組發生異常時,能夠以第二基站上的第二基頻模組作為備援模組,能夠即時將第一基站的上的用戶端設備切換或是重選至第二基站,主要是因為本創作的通信系統的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中的第一基頻模組與第二基頻模組可以同時建立射頻信號,因此,可以不需要經過啟動程式就可以直接將用戶端設備(UEs)連接至第二基站,增加了通信系統的可應用性。
200:通信系統
210A:第一基頻模組
210B:第二基頻模組
230A:第一遠端射頻模組
230B:第二遠端射頻模組
233A:第一天線組
233B:第二天線組
250A:第一閘道器
250B:第二閘道器
300:核心網
400:用戶端設備
410:電波
2210A:第一集中模組
2210B:第二集中模組
2220A:第一分佈模組
2220B:第二分佈模組
3100、3110、3120、3200、3300、3400、3500、3600:步驟
4100、4110、4120、4200、4300、4400、4500、4600、4700、4800:步驟
圖1 表示一種通信系統的先前技術;圖2a 表示本創作的一種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示意圖;圖2b 表示本創作使用在5G系統的高可用性基站通信系統的示意圖;圖3 表示本創作一種具有維持基站負載平衡的通信方法示意圖;圖4 表示本創作一種具有基站備援的通信方法示意圖。
以下提供本創作具體實施例的詳細內容說明,然而本創作並不受限於下述實施例,且本創作中的圖式均屬於示意圖式,主要意在表示各模組或是方法流程之間的連接關係,於此實施方式搭配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此外,要強調的是,在本創作的實施例中,每一個基站可以是一種小基站或是大型基站。同時,每一個基站上,均已經配置一定數量的用戶端設備(EUs)。然而,在實際的運作中,通信系統是無法預估這些用戶端設備何時會在通信系統上產生流量。因此,在後續的實施例中,對於有流量的用戶端設備在兩個基站之間進行轉換或是調整的過程,稱為「切換(Handover)」。另外,對於沒有產生流量的用戶端設備,其在兩個基站之間進行轉換或是調整的過程,稱為「重選(Reselect)」。其中,所述之「有流量」是指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的活動狀態(Active State),所述之「沒有產生流量」是指無線電資源控制的非活動狀態(Inactive State)。
首先,請參考圖2a,是本創作的一種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示意圖。如圖2a所示,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是由兩個基站配對所形成,第一基站是由第一基頻模組(BBU)210A及第一遠端射頻模組(RRU)230A所組成,其中,第一基頻模組210A一方面可以將無線通信訊號回傳(Backhaul)至核心網300,另一方面,第一基頻模組210A可以將無線通信訊號通過第一閘道器(Gate Way,GW)250A向前傳(Fronthaul)至第一遠端射頻模組230A,而第一遠端射頻模組230A與第一天線組233A連接,通過第一天線組233A與多個用戶端設備400進行通信。而第二基站與第一基站結構及功能完全相同,是由第二基頻
模組210B通過第二閘道器250B與第二遠端射頻模組230B連接所組成,同樣的,而第二遠端射頻模組230B與第二天線組233B連接,通過第二天線組233B與多個用戶端設備400進行通信。在本實施例中,核心網300可以適用在4G系統的核心網,也可以適用5G系統的核心網,當然,也可以是將4G/5G合網,本創作並不加以限制。
接著,請繼續參考圖2a,在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中,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是相鄰配置在一起,並且同時是進行運作,特別是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之間會持續通信。在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運作過程中,例如:當通信系統的頻段是在3.45~3.55GHz時,可以選擇100MHz作為分頻標準,其中,選擇將第一基頻模組210A設為上50MHz(即第一基頻模組210A的頻段是設為3.45~3.5GHz),而選擇將第二基頻模組210B設下50MHz(即第二基頻模組210B的頻段是設為3.5~3.55GHz)。使得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可以通過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同時建立射頻信號,因此,當每一個用戶端設備400所發射出的電波410都可以被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所建立的射頻信號所覆蓋時,當每一個用戶端設備400都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基頻模組做為進入介面。
接著,在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的較佳實施例中,會將所有用戶端設備400平均分配至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可以取得較平衡的負載狀況。例如:在本創作的兩個相鄰基頻模組之間,在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上,都配置100個用戶端設備400。若當第一基站上的流量已經到達接近負載上限的900Mbits,而第二基站上的流量維持在400Mbits時,則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就會引導第一基頻模組210A上有流量的部分用戶
端設備400進行切換至第二基頻模組210B上的程序,例如:將第一基頻模組210A上使用流量最大(例如:佔了200Mbits)的前10個用戶端設備400切換至第二基頻模組210B上,使得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上的負載量接近平衡,也就是說,切換後的第一基頻模組210A上的負載量是700Mbits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上的負載量是600Mbits。此時,通信系統200就可以讓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之間,不需要通過啟動任何基頻模組狀況下,取得較平衡的負載狀況。而在本創作的另一實施例中,通信系統200也可以再引導第二基頻模組210B上沒有流量的10個用戶端設備400進行重選至第一基頻模組210A上,使得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上的用戶端設備400的數量也接近平衡。
在接著,在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的還有另一較佳實施例中,使可以將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相互作為備援的模組,因此,可以增加通信系統200的可用性。首先,說明本創作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可以相互作為備援的第一種實施方式。
在本創作通信系統200中,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在的運作過程中,兩個相鄰基頻模組之間會持續的保持通信,例如:其通信內容包括:以Xn介面交換彼此初始設定參數,特別是在參數變更時,會通知另一個相鄰基頻模組上的用戶端設備400進行切換(指有流量的用戶端)或是重選(指沒有流量的用戶端),其中,設定參數可以是一種心跳請求(heartbeat request)協議,例如: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在的運作過程中,已經設定在一個特定時間內的心跳請求是否收到對方端相應的心跳應答(Heartbeat Response),以確認是保持與對方通信,並將此一心跳請求(heartbeat request)設
為閥值參數(threshold)。其中,所述的心跳請求協議,是當第一基頻模組210A發送給第二基頻模組210B的資料都能得到第二基頻模組210B相應的心跳應答(Heartbeat Response)時,表示第二基頻模組210B端是可用的(available)。反之,根據心跳請求協議,當第二基頻模組210B在多次要求重新傳輸之後,都沒有收到相應的心跳應答時,表示第二基頻模組210B的訊號出現異常,則表示第二基頻模組210B目前是處在不可用的(unavailable)的狀態。此時,第一基頻模組210A接收由第二基頻模組210B上的用戶端設備400發起的重選或重新連接。反之,若是第二基頻模組210B在多次要求重新傳輸之後,都沒有收到相應的心跳應答時,表示第一基頻模組210A的訊號出現異常,則表示第一基頻模組210A目前是處在不可用的的狀態。此時,第二基頻模組210B會通知相鄰第一基頻模組210A上的用戶端設備400進行切換或是重選至第二基頻模組210B。很明顯的,經過上述的說明,本創作所揭露的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可以相互作為備援的設備,使得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的可用性能大幅度的提高。
接著,說明本創作所揭露的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可以相互作為備援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在運作過程中,也會自我檢測運作過程是否有異常的情形發生。例如:當第一基頻模組210A自我檢測並出現異常時,則第一基頻模組210A會通知第二基頻模組210B準備作為備援,之後,由第一基頻模組210A通知連接的用戶端設備400進行切換或重選至第二基頻模組210B,或是由第二基頻模組210B接收用戶端設備400發起的重選或重新連接。其中,所述的異常狀況包括:檢測出基頻模組中的加速卡溫度過高、資料處理速度變慢、資料處理不正常等,或是由
第一基頻模組210A上的用戶端設備400檢測到第一基頻模組210A的信號出現變差等狀況。在此要強調,此處所述的異常狀況為本創作所列的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其他的異常狀態,換句話說,只要是通過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自我檢測後,產生用戶端設備400進行切換或是重選的程序時,均為本創作的實施例。
請參考圖2b,是本創作的一種使用在5G系統的高可用性通信系統的示意圖。如圖2b所示,本創作的5G通信系統200A是由兩個基站配對所形成,第一基站是由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一遠端射頻模組230A所組成,其中,在5G基站中,是將第一基頻模組210A分割成第一集中模組(Centralized Unit,CU)2210A及第一分佈模組(Distribute Unit,DU)2220A。第一集中模組2210A用以處理第一基頻模組210A中的非即時協議和服務。第一分佈模組2220A是用以處理第一基頻模組210A中的物理層協議和實時服務。此外,第一集中模組2210A與第一分佈模組2220A可以共站的相鄰配置,以減少兩者之間的中傳(Middlehaul)損耗。此外,也可以將第一集中模組2210A與第一分佈模組2220A分開佈署,而分開佈署的距離可相隔數十公里。
此外,在本創作的5G基站中的第二基站,其第二基頻模組210B也可以分割成第二集中模組2210B及第二分佈模組2220B,同時,就結構及功能而言,分割後的第二集中模組2210B及第二分佈模組2220B與第一集中模組2210A及第一分佈模組2220A完全相同,不再贅述。
請繼續參考圖2b,在本創作的在5G基站中,第一集中模組2210A及第二集中模組2210B一方面可以將無線通信訊號回傳(Backhaul)至5G核心網。另一方面則可以將無線通信訊號分別通過中傳(Middlehaul)與第一分佈模
組2220A及第二分佈模組2220B連接。而第一分佈模組2220A及第二分佈模組2220B則可以通過前傳(Fronthaul)方式與第一遠端射頻模組230A及第二遠端射頻模組230B連接。其中,在本創作的實施例中,兩個相鄰的第一集中模組2210A及第二集中模組2210B之間是可以持續通信,而通信內容包括:以Xn介面交換彼此初始設定參數,特別是在參數變更時,會通知另一個相鄰的集中模組。而第一遠端射頻模組230A與第一天線組233A連接,通過第一天線組233A與用戶端設備400進行通信。同樣的,第二遠端射頻模組230B與第二天線組233B連接,通過第二天線組233B與用戶端設備400進行通信。
很明顯的,在上述的圖2b的通信系統中,通過第一集中模組2210A及第二集中模組2210B的兩個相鄰集中模組之間的持續通信內容所設定參數,可以讓第一分佈模組2220A及第二分佈模組2220B的兩個相鄰分佈模組之間的連接用戶數及流量負載接近平衡,其實施方式是與圖2a的實施例相同,故不再贅述。此外,通過第一集中模組2210A及第二集中模組(2210B的兩個相鄰集中模組之間的持續通信內容所設定參數,包括:設定心跳請求(heartbeat request)值,或是通過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的兩個相鄰基頻模組的自我檢測發生異常時,可以通過第一集中模組2210A及第二集中模組2210B之間的持續通信可以讓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相互作為備援的設備,使得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的可用性能大幅度的提高,其實施方式也是與圖2a的實施例相同,故不再贅述。
接著,請參考圖3,是表示本創作一種具有維持基站負載平衡的通信方法示意圖。如圖3所示,首先,如步驟3100所示,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是由兩個基站配對所形成,第一基站是通過第一基頻模組210A與核心網300連
接(如步驟3110所示),而第二基站是通過第二基頻模組210B與核心網300連接(如步驟3120所示)。因此,在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的較佳實施例中,是將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中的第一基頻模組210A與第二基頻模組210B配置不同的頻段,使得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可以通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同時建立射頻信號。因此,當用戶端設備400所發射出的電波410可以被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分別建立的射頻信號所覆蓋時,用戶端設備400就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基站作為進入介面。同時,通信系統200也會將多個用戶端設備400平均分配至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以取得較平衡的負載狀況。此外,在通信系統200運作的過程中,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中的第一基頻模組210A與第二基頻模組210B之間是持續保持通信的連接,用以交換彼此初始設定參數,特別是在參數變更時,會通知另一個相鄰基頻模組。
接著,如步驟3200所示,通信系統200會設定每一個基站的用戶數的流量負載是否超過設定的閥值參數(threshold)。例如:在本創作的兩個相鄰基頻模組之間,在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上,都配置100個用戶端設備400,而所設定的閥值上限是900Mbits。
接著,如步驟3300所示,判斷任一基頻模組的流量負載是否超過設定閥值,例如:設定的閥值上限為950Mbits。其中,當通信系統200設定每一個基站在設定時間內的用戶數的上下行流量負載沒有超過閥值上限時,則以現行設定繼續運作,如步驟3400所示。
接著,若當第一基站上的流量已經到達900Mbits,而第二基站上的流量維持在400Mbits時,則核心網300就會引導第一基頻模組210A上有流量的部分用戶端設備400進行切換至第二基頻模組210B上,例如:將第一基頻
模組210A上使用流量最大(例如:佔了200Mbits)的前10個用戶端設備400切換至第二基頻模組210B上,使得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上的負載量接近平衡,即切換後的第一基頻模組210A上的負載量是700Mbits及第二基頻模組(BBU)210B上的負載量是600Mbits,如步驟3500所示。
而在本創作的另一實施例中,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也可以再引導第二基頻模組210B上沒有流量的10個用戶端設備400進行重選至第一基頻模組210A上,使得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上的用戶端設備400的數量也接近平衡,如步驟3600所示。
很明顯的,在上述的一種具有維持基站負載平衡的通信方法中,通信系統200能夠在確認第一基站的流量負載接近或是超過閥值上限時,就能即時將第一基頻模組210A的上有流量的部分用戶端設備400進行切換至第二基頻模組210B上,使得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上的負載量接近平衡。同樣的,也能即時將第二基頻模組210B的上沒有流量的10個用戶端設備400進行重選至第一基頻模組210A上,使得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上的用戶端設備400的數量也接近平衡。而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能達到上述效果的主因是,本創作的通信系統的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中的第一基頻模組與第二基頻模組可以同時建立射頻信號,因此,可以不需要經過啟動程式就可以直接將用戶端設備400連接至第二基站,增加了通信系統的可應用性。
接著,請參考圖4,是表示本創作一種具有基站備援的通信方法示意圖。首先,如步驟4100所示,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是由兩個基站配對所形成,第一基站是通過第一基頻模組210A與核心網300連接(如步驟4110所示),而第二基站是通過第二基頻模組210B與核心網300連接(如步驟4120所示)。因
此,在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的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中的第一基頻模組210A與第二基頻模組210B配置不同的頻段,使得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可以通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同時建立射頻信號,因此,當用戶端設備400所發射出的電波410可以被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分別建立的射頻信號所覆蓋時,用戶端設備400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基站做為進入介面。
接著,如步驟4200所示,通信系統200會設定基頻模組的異常條件,例如:異常條件包括:心跳檢測或是基站自我檢測現異常,其中,基站自我檢測現異常條件包括,加速卡溫度過高、資料處裡速度變慢、資料處理不正常等,表示用戶端設備400與某一個基站連接出現異常。
接著,請參考步驟4300,是判斷任一基頻模組的心跳請求(heartbeat request)次數是否發生異常。若當用戶端設備400與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目前的心跳請求(heartbeat request)次數都在一定次數,例如10次以內就能完成連接時,則表示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中的第一基頻模組210A或是第二基頻模組(BBU)210B是可用的,因此,以現行設定繼續運作,如步驟4400所示。
接著,若當用戶端設備400根據心跳請求(heartbeat request)協議在經過一定次數,例如10次,要求重新傳輸之後,都沒有收到相應的心跳應答時,表示另一個基站出現異常,可能造成用戶端設備400的訊號強度變弱或是用戶端設備400斷線次數增加等現象。例如,若當用戶端設備400感測到第一基站的信號變差,例如:當信號強度低於-100dBm或-105dBm時,表示第一基頻模組(BBU)210A目前是處在不可用的(unavailable)的狀態,此時,由第二基頻模組(BBU)210B接收用戶端設備(UEs)400發起的重選或重新連接,如步驟4500所示。
此外,若在步驟4300中,當第一基頻模組210A自我檢測並出現異常條件時,則第一基頻模組210A會通知第二基頻模組210B準備作為備援,之後,由第一基頻模組210A通知連接的用戶端設備400進行切換或重選至第二基頻模組210B,或是由第二基頻模組210B接收用戶端設備400發起的重選或重新連接,如步驟4500所示。其中,所述的異常條件包括:檢測出基頻模組中的加速卡溫度過高、資料處理速度變慢、資料處理不正常等,或是由第一基頻模組210A上的用戶端設備400檢測到第一基頻模組210A的信號出現變差等狀況。在此要強調,此處所述的異常狀況為本創作所列的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其他的異常狀態,換句話說,只要是通過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自我檢測後,產生用戶端設備400進行切換或是重選的程序時,均為本創作的實施例。很明顯的,經過步驟4500的說明,本創作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可以相互作為備援的設備,使得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的可用性能大幅度的提高。
接著,如步驟4600所示,是對正常基頻模組調整BWP動態頻寬。如前所述,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運作過程中,通信系統200會將第一基頻模組(BBU)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BBU)210B配置不同的頻段,例如:當通信系統的頻段是在3.45~3.5GHz時,可以選擇100MHz作為分頻標準,其中,選擇將第一基頻模組210A設為上50MHz(即第一基頻模組210A的頻段是設為3.45~3.5GHz),而選擇將第二基頻模組210B設下50MHz(即第二基頻模組210B的頻段是設為3.5~3.55GHz)。因此,當用戶端設備400已通過通信流程重新選擇並切換到正常運作的第二基站後,表示第一基站因為異常而必須停止服務,則通信系統200會將所有的用戶端設備400都切換及重選至第二基站,則第二基站
的頻寬可以自動增加到最大頻寬,是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頻寬的總和,即第二基站的頻寬是從3.45GHz至3.55GHz。
接下來,可以選擇性的執行步驟4700。如步驟4700所示,由通信系統200進行判斷異常基頻模組是否恢復正常。若經過通信系統200確認後,第一基站仍無法提供服務時,則回到步驟4500,繼續將用戶端設備400切換或是重選至第二基站。
若經過通信系統200確認,當原來發生異常的第一基站已經可以提供服務時,通信系統200也將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的頻寬調整恢復至初始值,如步驟4800所示。
同時,通信系統200會通過連接端B連接至步驟3500,將切換至第二基站的用戶端設備400轉回至第一基站,以使讓兩個基站中的第一基頻模組(BBU)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BBU)210B的負載接近平衡。很明顯的,經過步驟4800的說明,本創作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可以相互作為備援的設備外,也可以到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負載平衡的效果,使得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的可用性能大幅度的提高。
在上述對圖3即圖4的通信方法說明過程中,是以圖2a的架構來說明,特別是在圖2a中的第一基頻模組210A及第二基頻模組210B的運作過程中,兩個相鄰基頻模組之間的通信包括參數變更時,會通知另一個相鄰基頻模組。而此一通知另一個相鄰基頻模組的運作過程,在圖2b的5G通信系統中,主要是由第一集中模組2210A及第二集中模組2210B來執行。因此,圖2b的5G通信系統中執行圖3的通信流程不再贅述之。
同樣的,在上述的通信系統200能夠在確認第一基站的第一基頻模組(BBU)210A發生異常時,就能即時將用戶端設備400連接至第二基站,主要是因為本創作的通信系統200的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中的第一基頻模組210A與第二基頻模組210B可以同時建立射頻信號,因此可以不需要經過啟動程式就可以直接將用戶端設備400連接至第二基站,增加了通信系統200的可應用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較佳的實施方式,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權利的範圍;同時以上的描述,對於相關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明瞭並據以實施,因此其他未脫離本創作所揭露概念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應均包含於申請專利範圍中。
200:通信系統
210A:第一基頻模組
210B:第二基頻模組
230A:第一遠端射頻模組
230B:第二遠端射頻模組
233A:第一天線組
233B:第二天線組
250A:第一閘道器
250B:第二閘道器
300:核心網
400:用戶端設備
410:電波
Claims (17)
- 一種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包括:一第一基站,是由一第一基頻模組及一第一遠端射頻模組所組成;以及一第二基站,是由一第二基頻模組及一第二遠端射頻模組所組成,並與該第一基站相鄰配置;其中,該第一基頻模組可以將無線通信訊號回傳至一核心網,以及通過一第一閘道器將無線通信訊號向前傳至一第一遠端射頻模組,而該第一遠端射頻模組與一第一天線組連接,通過該第一天線組與多個用戶端設備進行通信;該第二基頻模組可以將無線通信訊號回傳至該核心網,以及通過一第二閘道器將無線通信訊號向前傳至一第二遠端射頻模組,而該第二遠端射頻模組與一第二天線組連接,通過該第二天線組與多個用戶端設備進行通信;其中,相鄰配置的該第一基頻模組與該第二基頻模組之間的持續保持通信。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其中該第一基頻模組及該第二基頻模組是配置不同的頻段。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其中該核心網適用在4G系統或是5G系統或是4G/5G合網。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其中該第一基頻模組及該第二基頻模組進一步執行負載量參數的設定。
- 如請求項4所述的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其中該負載量參數是設定在一個特定時間內的每一該基站連接用戶數的流量負載。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其中該第一基頻模組及該第二基頻模組進一步檢測該些基頻模組是否產生異常的現象。
- 如請求項6所述的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其中該異常的現象包括:在一個特定時間內的心跳請求是否收到對方端相應的心跳應答。
- 如請求項6所述的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其中該異常的現象包括:資料處裡速度變慢或是資料處理不正常。
- 如請求項6所述的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其中該異常的現象包括:用戶端設備檢測到其所連接的基站信號出現變差。
- 一種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包括:一第一基站是由一第一基頻模組以及一第一遠端射頻模組所組成;以及一第二基站是由一第二基頻模組以及一第二遠端射頻模組所組成,並與該第一基站相鄰配置;其中,該第一基頻模組分割成一第一集中模組以及一第一分佈模組;該第二基頻模組分割成一第二集中模組以及一第二分佈模組;該第一集中模組可以將無線通信訊號回傳至一5G核心網,以及將無線通信訊號通過中傳與該第一分佈模組連接,而該第一分佈模組則將無線通信訊號通過前傳方式與該第一遠端射頻模組連接,而該第一遠端射頻模組與一第一天線組連接,通過該第一天線組與多個用戶端設備進行通信;該第二集中模組將無線通信訊號回傳至該5G核心網,以及將無線通信訊號通過中傳與該第二分佈模組連接,而該第二分佈模組則通過前傳方式與該 第二遠端射頻模組連接,而該第二遠端射頻模組與一第二天線組連接,通過該第二天線組與該些用戶端設備進行通信;其中,相鄰配置的該第一集中模組與該第二集中模組之間的持續保持通信。
-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其中該第一基頻模組及該第二基頻模組是配置不同的頻段。
-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其中該第一基頻模組及該第二基頻模組進一步執行負載量參數的設定。
-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其中該負載量參數是設定在一個特定時間內的各該基站連接用戶數的流量負載。
-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其中該第一基頻模組及該第二基頻模組進一步檢測該些基頻模組是否產生異常的現象。
-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其中該異常的現象包括:在一個特定時間內的心跳請求是否收到對方端相應的心跳應答。
-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其中該異常的現象包括:資料處裡速度變慢或是資料處理不正常。
-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其中該異常的現象包括:用戶端設備檢測到其所連接的基站信號出現變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210191U TWM638512U (zh) | 2022-09-20 | 2022-09-20 | 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210191U TWM638512U (zh) | 2022-09-20 | 2022-09-20 | 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38512U true TWM638512U (zh) | 2023-03-11 |
Family
ID=86691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210191U TWM638512U (zh) | 2022-09-20 | 2022-09-20 | 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638512U (zh) |
-
2022
- 2022-09-20 TW TW111210191U patent/TWM638512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71985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connectivity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 |
CN104469869B (zh) | 一种小小区切换方法和基站 | |
EP2132949B1 (en) | Selection of an uplink carrier frequency corresponding to one of co-sited cells having different coverage areas and supporting different uplink data rates | |
US6490452B1 (en) | Group handover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US11924895B2 (en) | Techniques for new radio layer two relay | |
KR20170022956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연결을 이용한 핸드오버를 지원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
US7933600B2 (en) | Smooth hard handover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adapted for the method | |
CN110149666A (zh) | 针对具有小小区服务区域的小区控制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8028426A1 (zh) | 波束管理方法及装置 | |
NO343611B1 (no) | Fremgangsmåte for overlevering ved celleovergangen i sentralsystemet | |
WO2017157190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nnec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KR102301836B1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Cell의 동적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
US10986552B2 (en) |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in a 5G radio access network | |
JP2005278193A (ja) |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モバイル・ユーザ端末との接続のための基地局アンテナを選択する方法 | |
US20200236596A1 (en) | A bearer splitt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
US7885660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 soft handoff in an OFDMA wireless network | |
KR20010026036A (ko) | 기지국 전력 제어 방법 | |
US20230328609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ta maintenance and acquisition for mobility with inter-cell beam management | |
TWM638512U (zh) | 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 | |
TWI826004B (zh) | 具有高可用性基站的通信系統及其通信方法 | |
US20040166865A1 (en) | Call recovery using multiple access call recovery channel | |
TW201342978A (zh) | 複合式基地台 | |
KR20050089692A (ko) | 이동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프 방법 | |
TW202112171A (zh) | 基地台及資料傳輸的調整方法 | |
US20230403618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control plane layer-1/layer-2 inter-cell beam management with mobil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