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5130U - 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 - Google Patents

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5130U
TWM635130U TW111210166U TW111210166U TWM635130U TW M635130 U TWM635130 U TW M635130U TW 111210166 U TW111210166 U TW 111210166U TW 111210166 U TW111210166 U TW 111210166U TW M635130 U TWM635130 U TW M63513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pring
constant force
sliding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10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睿麟
Original Assignee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10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5130U/zh
Publication of TWM635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513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一種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其包括:主體座內部有驅動空間,主體座一側縱向設至少一滑孔;二軌道組間隔設於驅動空間;滑座一部分組接二軌道組並相對上下滑移,滑座另一部分穿出至少一滑孔並與樞擺組相組裝;上彈簧組包含上簧座及第一定力彈簧,上簧座定位於驅動空間一側,第一定力彈簧一端連接滑座底端,第一定力彈簧另端捲收於上簧座內;下彈簧組包含下簧座及第二定力彈簧,下簧座懸置於驅動空間內並與上簧座活動拼接,第二定力彈簧一端捲收於下簧座內,第二定力彈簧另端連接上簧座頂端;及切換組件以一局部部位活動藏設於滑座部分內,使滑座滑動連動第一定力彈簧拉伸、捲收,切換組件另局部部位穿出滑孔,另將切換組件局部部位凸露滑座部分外且卡接下簧座以形成活動切換。

Description

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
本創作一種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特指應用於電子產品之顯示器的高低調整技術。
顯示器在現代科技中絕對佔有一席之地,除了電視顯示器以外,電腦顯示器也提供給消費者在視覺、聽覺等感官上的最佳享受,然而隨著科技的持續進步下,顯示器越做越薄,且各式各樣的顯示器應有盡有,完全可以根據所需的空間環境大小,選擇合適的尺寸及型號等,不過顯示器的大小也必須要有相應的支架搭配才能夠穩固使用,而支架除了要能夠確實且有效的支撐顯示器外,還能夠在支架中設有升降機構提供顯示器進行上下位移的調整,以利於各種環境空間的搭配使用。
又, 一般常見的電腦用顯示器尺寸,其主流尺寸有17"、19"、21"、22"、24"、27"等,隨著顯示器的尺寸越大其重量就會越重,所以說每一種規格的顯示器所搭配的支架及升降機構也都是具有匹配的撐持力,尤其是升降機構中所採用彈簧組(例如定力彈簧)的數量,產生的彈力必須能夠對抗顯示器的重量,以便於顯示器之重量在任一高度位置能夠與彈簧組之彈力形成平衡狀態,如此在使用者施力調整顯示器升降至適合高度位置後,形成自由停滯的效果;但只要是彈簧組數量所產生的彈力超過顯示器的重力,就會造成使用者難以施力調降顯示器,即使顯示器調降後失去外力影響,顯示器也會被彈力拉回並升至高處;反之,彈簧組之彈力少於顯示器之重力,使用者難以施力調升顯示器,且顯示器調升後失去外力影響,彈簧組之彈力也無法負荷顯示器之重量而會垂降至低處;為此本申請人曾經申請過一件升降裝置,請參閱專利號CN112901919B的技術內容,上述前案主要是在該升降裝置中,通過兩個定力彈簧交互包覆式的組裝方式,使這兩定力彈簧的彈力(恆定彈性作用力)能夠有效分擔載重(顯示器的重力),再加上改變螺絲鎖附的位置以引導定力彈簧在拉伸過程中保持不拱起,以延長產品使用壽命,並縮小各個定力彈簧所需要的組裝空間,以達成更長的行程範圍,使用上更具有彈性。
然而,當初開發上述所列升降裝置/機構的習知技術,僅是供應給薄型化支架承載單一尺寸的顯示器以進行升降位移操作使用,尚未考量到適用於不同尺寸及型號的顯示器或支架,所以只要顯示器重量超過預設定力彈簧數的載重負荷時,顯示器則無法有效在升降過程中的任一高度位置維持平衡狀態,雖然本申請人先前又申請過另一件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請參閱專利號CN208703490U的技術內容,係透過三個彈力模塊搭配兩個輔助調整單元,可進行兩次切換而形成三種彈力,但所需零件較多,也使其所需較大的組裝空間等問題,因此為了改善前述問題以利於薄型化的結構設計、並能增加升降裝置/機構所能搭配的顯示器尺寸及型號,即為本創作欲改進的問題點。
鑑於上述所列之先前技術的說明中,陳述習知所會產生的問題,本創作人投入許多時間研究相關知識,並加以比較各項優劣,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究及開發,並歷經的多次實驗及測試,而終於推出一種『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眾所需使用。
本創作為一種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其改善習知技術中之支架只能匹配單一顯示器尺寸及型號的情況,更進一步使薄型化之主體座等支架結構能夠搭配多個顯示器尺寸及型號,以增加適用範圍;其中透過變更滑座結構、簡化切換組件、改良交互包覆式之定力彈簧的連接方式及簧座結構等技術方案,使切換動作可限位於滑座及其內的一簧座局部部位之間形成小幅度位移,以利於裝設在侷限且較薄的組裝空間中,又使傳統切換組件(即上述前案所述輔助調整單元)之彈力件(例如壓簧/拉簧)成為非必要零件,以便於裝卸於薄型化之主體座中及替換更新,也方便切換控制恆定彈性作用力的大小。然而,為了達到上述所說的功效並改善習知的缺失,本創作一種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其包括:一主體座,其內部設有一驅動空間,該主體座一側縱向設有至少一滑孔並連通該驅動空間;二軌道組,係間隔設置並固定於該驅動空間內的壁面;一滑座,其一部分位於該驅動空間內且分別組接該二軌道組,使該滑座相對該二軌道組上下滑移,該滑座的另一部分穿出該至少一滑孔二滑孔並與一樞擺組相組裝;一上彈簧組,其包含一上簧座及一第一定力彈簧,該上簧座定位於該驅動空間的一側,該第一定力彈簧的一端係連接於該滑座底端,該第一定力彈簧的另一端則捲收於該上簧座內;一下彈簧組,其包含一下簧座及一第二定力彈簧,該下簧座懸置於該驅動空間內並與該上簧座活動拼接,該第二定力彈簧的一端係捲收於該下簧座內,該第二定力彈簧的另一端則連接於該上簧座頂端;以及一切換組件,其以一局部部位活動藏設於該滑座的該部分內,使該滑座的滑動係連動該第一定力彈簧拉伸、捲收,該切換組件之另一局部部位穿出於該至少一滑孔,另將該切換組件凸露於滑座的部分卡接該下簧座以形成活動切換,據此在該滑座朝下滑移時,以該切換組件之局部部位推抵該下簧座連同該第二定力彈簧的一端向下移動並解除與該上簧座的活動拼接,使該滑座朝下滑移係同步連動該第一定力彈簧和第二定力彈簧的拉伸,反之在該滑座朝上滑移時則同步連動第一、第二定力彈簧的捲收,並使該下簧座復歸拼接該上簧座。
根據上述說明,本創作利用簡化後之切換組件搭配滑座之一部分與上、下彈簧組,藉由將上彈簧座之第一定力彈簧一端連接至滑座底端,並透過將切換組件之活動切換動作侷限在滑座一部分與下彈簧組(下簧座)之間的有限空間中,使滑座一部分連同上、下彈簧組及切換組件之組合無須配置較大的組裝空間,如此有助於裝設在薄型化之主體座內的驅動空間中,並可選擇為該上彈簧組配合滑座進行升降動作,亦或為上、下彈簧組同時配合滑座進行升降動作,故使本創作能讓薄型化之主體座可以搭配安裝不同尺寸大小的顯示器,增加適用範圍,又可靈活組裝搭配,在使用上提供更大的便利性。
為了清楚說明本創作所能達成上述之目的及功效,茲搭配圖示就本創作的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其特徵與功效。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十五圖所示,本創作一種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主要提供顯示器100安裝並可調整控制其高低位置,其包括:一主體座1、二軌道組3、一滑座4、一上彈簧組6、一下彈簧組7以及一切換組件5;該主體座1內部設有一驅動空間11,該主體座1一側縱向設有至少一滑孔13並連通該驅動空間11;該二軌道組3係間隔設置並固定於該驅動空間11內的壁面;該滑座之一部分位於該驅動空間11內且分別組接該二軌道組3,使該滑座4相對該二軌道組3並受該二軌道組3的滑動運作而得以在該驅動空間11內上下滑移,該滑座4的另一部分穿出該至少一滑孔13並與一樞擺組200相接組裝,該樞擺組200係提供顯示器100安裝使用;該上彈簧組6係包含一上簧座61及一第一定力彈簧62,該上簧座61定位於該驅動空間11的一側,該第一定力彈簧62的一端係連接於該滑座4底端,該第一定力彈簧62的另一端則捲收於該上簧座61內;該下彈簧組7係包含一下簧座71及一第二定力彈簧72,該下簧座71懸置於該驅動空間11內並與該上簧座61活動拼接,該第二定力彈簧72的一端係捲收於該下簧座71內,該第二定力彈簧72的另一端則連接於該上簧座61頂端;該切換組件5係以一局部部位活動藏設於該滑座4的該部分內,使該滑座4的滑動係連動該第一定力彈簧62拉伸、捲收,該切換組件5之另一局部部位穿出於該至少一滑孔13;另將該切換組件5凸露於滑座4的部分卡接該下簧座71以形成活動切換;據此,在該滑座4朝下滑移時,以該切換組件5之局部部位推抵該下簧座71連同該第二定力彈簧72的一端向下移動並解除與該上簧座61的活動拼接,使該滑座4朝下滑移係同步連動該第一定力彈簧62和第二定力彈簧72的拉伸;反之,在該滑座4朝上滑移時,則同步連動這第一、第二定力彈簧62、72的捲收,並使該下簧座71復歸拼接該上簧座61。
接續進一步詳述本創作之結構特徵,其中該主體座1於該驅動空間11內的底部裝設一下鑄件12,該下鑄件12係配合該主體座1的下半部輪廓而呈L狀,在該下鑄件12的頂面係間隔設置有二第一嵌孔122和二第二嵌孔123;該至少一滑孔13的數量為二滑孔13時,該二滑孔13位於該主體座1一側並呈間距排列且分別連通該驅動空間11,各滑孔13的縱向設置方向係由該主體座1頂端朝底端方向設置;又本創作更進一步包括二支撐桿2,該二支撐桿2分別位在該驅動空間11內並呈間隔設置,各支撐桿2的一端係分別插組於該下鑄件12的各第一嵌孔122,而該二支撐桿2的上端則與一上鑄件14相接合,且該上鑄件14係裝設於該驅動空間11內的頂部,該上鑄件14與該下鑄件12係固定該二支撐桿2於驅動空間11內的組裝;其中該二軌道組3的一部分分別插入該下鑄件12的各第二嵌孔123且介於該二支撐桿2之間;其中該滑座4部分具有一凹陷處44,使該滑座4之該部分係呈ㄩ字狀,使該二軌道組3分別組接於該滑座4之部分(位於驅動空間11內)的兩外側,而該滑座4之另一部分係呈H字狀,並以另一部分的局部部位穿出各滑孔13而凸露於該主體座1外;其中該切換組件5的局部部位係活動藏設在該滑座4之部分(位於驅動空間11內)的任一部位內並對應其中之一滑孔13,該切換組件5之另一局部部位經由相對應的該滑孔13以穿出該主體座1外且與該樞擺組200同側。
上述中,該上彈簧組6與該下彈簧組7係相互活動拼組於該滑座4之該部分的凹陷處44並容置於該驅動空間11內,該第一定力彈簧62的一端係通過該凹陷處44之一側以連接於該滑座4底端,該第一定力彈簧62的另一端則捲收於該上簧座61內,使該滑座4的滑動係連動該第一定力彈簧62拉伸、捲收;而該第二定力彈簧72的一端係捲收於該下簧座71內,該第二定力彈簧72的另一端係通過該凹陷處44之另一側以連接於該上簧座61的頂端,因而可使該滑座4的滑動係同步連動該第一定力彈簧62和該第二定力彈簧72的拉伸、捲收;換言之,當該切換組件5之該局部部位橫移藏入該滑座4之部分時,該滑座4的滑動只會連動第一定力彈簧62形成拉伸或捲收,而當該切換組件5之局部部位橫移並凸露出該滑座4之部分時,則切換為該滑座4的滑動會同步連動第一和第二定力彈簧62、72形成拉伸或捲收,藉此產生不同的彈性作用力,以增加適用範圍。
根據上述說明下,本創作在樞擺組200進行顯示器的安裝時,必須了解所能夠承受的重量,如果所要安裝的顯示器100重量較輕或是剛好符合所能承受負重時,那就無需控制該切換組件5切換連動上、下彈簧組6、7的數量,只要動用到該上彈簧組6進行運作即可,故在顯示器100安裝完成後,要控制、調整顯示器100的高度位置時,只需簡單對顯示器100施力向下移動,進一步帶動該滑座4進行位移,又該滑座4的移動過程中會持續拉伸該第一定力彈簧62的一端而使另一端逐漸展開,由於另一端在未拉伸之前已儲存能量,故在被拉伸展開期間釋放的彈性作用力會拉掣該滑座4,因此在使用者停止對顯示器100施力下降或抬升後,第一定力彈簧62的拉力(彈性作用力)足以負荷當下顯示器100的重量/重力而形成平衡狀態,使其能夠停滯而定位,請見第二至四圖及第九、十圖所示。
接續上述,如果要將顯示器100換裝較大尺寸的時候,只須要控制切換組件5的另一局部部位而使其橫向位移,讓該切換組件5以該局部部位卡接下簧座71的部分後,即切換成上、下兩彈簧組6、7的連動,讓彈力可以承受較重之顯示器100,當重量較重的顯示器100安裝於樞擺組200後,上、下彈簧組6、7共同分擔顯示器100的重量而形成平衡,使顯示器100停滯,接續進行顯示器100之高度位置的調整時,即視為使用者額外對顯示器100施加一外力,讓該滑座4間接受力移動並以切換組件5之局部部位推抵該下彈簧組7的下簧座71,使得該下簧座71連同該第二定力彈簧72的一端隨著滑座4一同向下位移,亦可視為同時拉伸第二定力彈簧72的另一端,而滑座4的向下位移也同時連動第一定力彈簧62的一端拉伸,藉由控制此切換組件5位移以切換成不同位置,讓該上彈簧組6的第一定力彈簧62以及下彈簧組7的第二定力彈簧72同時拉伸,直至使用者調降至合適高度位置並停止施加外力,此時亦為上、下兩彈簧組6、7的彈力承受顯示器100的重量,復又形成平衡狀態,使顯示器100停滯在調降後的高度位置,反之在使用者調升顯示器100時,亦同樣對顯示器100額外施加一外力,使該滑座4間接受力並連同該第一定力彈簧62的一端一起向上位移,又因該切換組件5之該局部部位仍然卡接該下簧座71,也會使該下簧座71連同該第二定力彈簧72的一端一起向上位移,直至使用者不再施力,顯示器100即停滯在調升後的高度位置;根據上述利用本創作的使用可以提供給各種尺寸、重量的顯示器100共同使用,而不需要耗費更多的成本以配合不同重量之顯示器所用,在更換上也具較佳的便利性,請見第二至四圖及第十一、十二圖所示。
現於下說明本創作其他細部技術特徵,首先請見第二、十一、十二圖所示,為了匹配重量較重的顯示器100,經由該切換組件5之局部部位卡接與推移,讓懸置狀態的該下彈簧組7在該驅動空間11內隨著滑座4進行移動,而為了讓下彈簧組7能夠穩定往復升降移動,避免有偏移的狀況發生影響顯示器100的升降調整,故在該驅動空間11內進一步設一固定片15,該固定片15的頂、底兩端分別組接於該驅動空間11內之頂部上鑄件14及底部下鑄件12的外表面,另外在該固定片15的兩端之間縱向排列有至少二定位孔152及一長孔151,並將多數螺鎖件16的一端分別穿過該至少二定位孔152及該長孔151,進而分別鎖接該上彈簧組6的上簧座61與該下彈簧組7的下簧座71,使該下簧座71得以各螺鎖件16沿著該長孔151往復移動而活動限位於該固定片15,讓該下彈簧組7之下簧座71及該第二定力彈簧72的一端穩定往復升降移動,而該上彈簧組6之上簧座61則會與固定片15相互鎖接固定以定位在該驅動空間11的一側,顯見該固定片15主要除了提供該下彈簧組7穩定的升降位移外,還可透過固定片15搭配該二支撐桿2分別與上鑄件14、下鑄件12的結合,穩固該主體座1內的驅動空間11,供該上彈簧組6及下彈簧組7倚靠及貼抵,藉以限制並固定上述上、下彈簧組6、7的安裝,防止有脫離的問題發生。
又針對該滑座4的設置,請見第五至八、十一、十二圖所示,本創作的滑座4進一步包含二側臂部41、一底臂部42及一後掛部43,該二側臂部41分別連接於該底臂部42的兩端,形成該滑座4(在驅動空間11內)的ㄩ字狀部分,該底臂部42貫穿有一通孔421及與該通孔421相連的一開縫422,該凹陷處44係位在該二側臂部41與該底臂部42之間,使該凹陷處44之一側係在該下簧座71與其中之另一側臂部41之間,以供該第一定力彈簧62的一端通過,再經由該底臂部42一側之該開縫422導入該通孔421,並沿著該通孔421內之一側弧形壁面通過該通孔421,以連接且鎖固於該底臂部42的底面(可參閱第七、八圖所示),又使該凹陷處44之另一側係在該上簧座61與其中之一側臂部41之間,以供該第二定力彈簧72的另一端通過,並連接至該上簧座61的頂面,而該後掛部43係為該滑座4的H字狀另一部分以跨接於該二側臂部41的頂端位置,該後掛部43係以其一局部部位穿出各滑孔13而凸露於該主體座1外,進而與該樞擺組200相樞組,另外在滑座4之(ㄩ字狀)該部分的任一部位,即該二側臂部41的其中之一側臂部41進一步設有一凹槽411,該凹槽411之一側面對另一側臂部41(該凹陷處44)設有一第一槽口411A,及其相鄰側且與該後掛部43同側(面朝相對應的一滑孔13)設有一第二槽口411B,又該第一槽口411A與第二槽口411B為連通呈直角設置,因此在將上下兩彈簧組6、7裝設在該滑座4的凹陷處44後,該切換組件5之局部部位係在該凹槽411內的第一槽口411A及第二槽口411B之間進行橫向位移,並使切換組件5之局部部位凸露出第一槽口411A以卡接下簧座71所具有的一卡接部715,進而帶動該下簧座71隨滑座4升降移動;其中該切換組件5進一步包含一撥片51、一掣動塊52及一連桿53,該連桿53穿過其中相對應的該滑孔13,且該連桿53的兩端分別連接該撥片51與該掣動塊52,該掣動塊52係為該切換組件5之局部部位,該撥片51係為該切換組件5之另一局部部位且在該主體座1之該滑孔13外以供人員手指撥動,又在該凹槽411內之底面進一步凹設有一限位淺槽412,以限制該連桿53橫向位移於該限位淺槽412的相對兩槽壁之間,防止該切換組件5滑脫出該凹槽411,而該撥片51、連桿53及掣動塊52為一體成型設置,故根據上述說明該撥片51的撥動可透過連桿53限制掣動塊52的橫向移動範圍,使該掣動塊52橫移以活動藏設於凹槽411內之第二槽口411B而遠離下簧座71的卡接部715,或使該掣動塊52橫移以切換為凸露於第一槽口411A而卡接該下簧座71的卡接部715。
接續針對該上彈簧組6及該下彈簧組7進行說明,請見第三、四、四A、七至十二圖所示,首先該上彈簧組6中的上簧座61進一步包含一第一上組合部611、一第一下組合部612及位於該第一上組合部611與該第一下組合部612之間的一第一容室613,該第一定力彈簧62的另一端係捲收於第一容室613內,且該第一上組合部611係橫向延伸出一第一卡接部615,該第一卡接部615具有榫孔並凸出於該上簧座61,又該第二定力彈簧72的另一端係連接固定於該第一上組合部611的頂面,而該第一下組合部612的底面係設有一第一扣卡組614,又該下彈簧組7中的下簧座71可與該上簧座61為模組化的結構設計,使該下簧座71亦進一步包含有一第二上組合部711、一第二下組合部712及位於該第二上組合部711與該第二下組合部712間的一第二容室713,該下簧座71的設置係與該上簧座61的設置為顛倒方向,所以該第二上組合部711係設一第二扣卡組714活動卡接第一扣卡組614(本創作第一扣卡組614與第二扣卡組714的結構係分別以一凸一凹的組合相互卡接,請見第七、八圖所示),而該第二下組合部712亦橫向延伸出一第二卡接部715,該第二卡接部715具有榫孔並凸出於該下簧座71,由於模組化而使該第二卡接部715之榫孔及第一卡接部615之榫孔均可供該掣動塊52卡接,只因該第二卡接部715係對應該凹槽411之第一槽口411A而選擇該下簧座71的第二卡接部715作為搭配,使該切換組件5中的掣動塊52得以穿出第一槽口411A並卡接第二下組合部712的第二卡接部715;藉此在該滑座4下降期間,該下簧座71被該切換組件5之掣動塊52推抵以遠離該上簧座61,連同該第二定力彈簧72的一端一起下降,使這第一、第二定力彈簧62、72同步被逐漸拉伸,同時也使這第一、第二定力彈簧62、72的收捲被逐漸捲開;反之,在該滑座4上升期間,該下簧座71被該切換組件5之掣動塊52推抵以接近該上簧座61,使第一定力彈簧62及第二定力彈簧72分別捲收,如此讓該上簧座61與該下簧座71可於切換組件5的切換控制下相互遠離或是相互拼組,藉此匹配不同重量的顯示器100進行升降移動、停滯之操作。
上述中,該上簧座61和該下簧座71如第四圖所示分別為一體成型之結構,組裝上將該第一定力彈簧62的一端穿過該上簧座61之第一容室613後,即可使該第一定力彈簧62的另一端係捲收於第一容室613內,該第二定力彈簧72組裝於該下簧座71的方式亦同,則不再贅述;除此之外,該上簧座61和該下簧座71也能如第四A圖所示為一座體搭配一片體之分拆式結構,將第一定力彈簧62和第二定力彈簧72分別套接各座體之容室後,再將各片體蓋合各座體,即可完成這上下彈簧座61、71的組裝。
另外,該滑座4的滑動主要是依靠該二軌道組3的裝設,請參閱第三、五圖所示,該二軌道組3進一步分別包含一主軌件31、一副軌件32及一滑軌件33,其中各主軌件31以一端插入於該下鑄件12的各第二嵌孔123,又在該驅動空間11內設有二定位件17,各定位件17以一端亦插入於該下鑄件12的各第二嵌孔123,並將各主軌件31的一側分別與各定位件17相結合,亦可視為各主軌件31的一端連同各定位件17的一端插入於該下鑄件12的各第二嵌孔123,以支撐該二軌道組3分別直立於該驅動空間11內的底部壁面上,避免該滑座4相對於該二軌道組3滑動時發生晃動情形,又各副軌件32裝設於各主軌件31的軌道內,而各滑軌件33則滑組於各副軌件32的軌道內並同時與該滑座4之二側臂部41(該滑座4之該部分的兩外側)相組合,所以說該滑座4的滑動運作是透過該二軌道組3的設置提供穩定且左右同步的升降移動。
最後,本創作在主體座1底面另設一底板8提供佇立架設,該底板8透過多個鎖接件連接固定於該主體座1之下鑄件12(可參閱第十三及十四圖所示),而本創作除了提供顯示器100的升降調整以外,更提供顯示器100的觀看方向可以有所調整,因此該主體座1底面進一步設一透孔18,且在該透孔18內、即該下鑄件12對應透孔18位置係凸設一圓形凸台121,該圓形凸台121係凸設該透孔18內,又該底板8貼抵於該主體座1底面且對應透孔18位置係設一安裝孔81,該些鎖接件環狀排列於該安裝孔81周圍,另外設有一腳撐組9裝設於該安裝孔81內並與下鑄件12相互組合,其主要是讓該主體座1連同底板8可相對該腳撐組9之局部部位左右擺動以調整顯示器100的觀看方向,還可簡化該底板8結構及減少所需零件,有助於縮減該底板8厚度,又該腳撐組9進一步包含一腳墊91、一腳盤92及一鎖固件93,其中該腳墊91及該腳盤92係成為該腳撐組9之局部部位,該腳盤92的一端之端面係凸設有複數摩擦墊塊921,各摩擦墊塊921係採環狀間隔排列設置並以具高機械強度的塑料製成,各摩擦墊塊921係貼抵該於該圓形凸台121,該腳盤92的另一端則內凹一限位槽922,該腳墊91的一局部部位係裝設於該限位槽922內,該腳墊91的另一局部部位則凸出於限位槽922及該安裝孔81以接觸一工作平面(例如桌面) ,以搭配該腳墊91周圍設置的多個輔助腳墊94,讓該底板8平穩支撐該主體座1佇立架設在該工作平面,其中該腳墊91的另一局部部位端面突出該些輔助腳墊94的另一端面(可參閱第十四圖所示),如此在該主體座1承接該顯示器100後,被壓縮之該腳墊91及該些輔助腳墊94分別與該工作平面之間的靜摩擦力產生高低差異,使該腳墊91與工作平面之間的摩擦力較高而成為旋轉中心;另外,該鎖固件93以一端從該限位槽922內穿出並鎖接於該下鑄件12之圓形凸台121所具有的一鎖接孔124,又該鎖固件93的另一端則位於該限位槽922內並與該腳盤92形成樞接,讓該鎖固件93鎖接於該下鑄件12而並未與腳盤92相固定,使該主體座1能夠相對底板8左右旋轉時,使該鎖固件93也會隨著下鑄件12一同旋轉而與該腳盤92形成相對旋轉,並在主體座1相對底板8旋轉過程中,各摩擦墊塊921與該圓形凸台121之間會在相對旋轉時產生會摩擦力,有助於該主體座1之下鑄件12相對該腳撐組9之腳盤92的旋轉過程中的自由停滯效果,簡單來說在主體座1相對腳撐組9之局部部位旋轉時,因為各摩擦墊塊921與圓形凸台121之間的接觸面有摩擦接觸,再加上該些輔助腳墊94分別與該工作平面之間也會有摩擦接觸,所以在主體座1調整位置完成後就會停滯,以確實調整到最佳觀看顯示器100的角度位置,請見第十三至十五圖所示。
總結說明,本創作透過簡化該切換組件5及其配置之滑座4部分結構設計,以便於裝卸於薄型化的主體座1中及替換更新,再搭配該固定片15定位該上彈簧組6、導引該下彈簧組7的升降動作,有助於穩定這上、下彈簧組6、7之間的活動拼組運作,使得薄型化的主體座1能夠提供不同尺寸的顯示器100所安裝架設,也就是說在升降位移的操控上,可以根據顯示器100的大小、重量的不同,進一步控制切換組件5選擇只有該上彈簧組6運作,或者是該上彈簧組6與該下彈簧組7共同運作,讓樞擺組200承接不同尺寸的顯示器100時,均能夠相對於薄型化的主體座1保持最佳的移動順暢度以及穩定停滯於調整後的高度位置;所以本創作提供上、下彈簧組6、7之使用數量的選擇切換功效,藉此可共用多個顯示器尺寸及型號,更可以將該上彈簧組6與該下彈簧組7設計成同一模組化結構以降低成本,並透過切換選擇彈簧組的使用數量以延長壽命,與習知技術相比之下本創作實具有相當程度上的實用性,以及更加符合大眾使用。
由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創作精神下所做有關本創作之任何修飾或變更者,為其他可據以實施之型態且具有相同效果者,皆仍應包括在本創作意圖保護之範疇內。
綜上所述,本創作「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其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是完全符合產業上發展所需,且所揭露之結構創作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所以其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又本創作可較習用之結構更具功效之增進,因此亦具有「進步性」,其完全符合我國專利法有關創作專利之申請要件的規定,乃依法提起專利申請,並敬請   鈞局早日審查,並給予肯定。
100:顯示器 200:樞擺組 1:主體座 11:驅動空間 12:下鑄件 121:圓形凸台 122:第一嵌孔 123:第二嵌孔 124:鎖接孔 13:滑孔 14:上鑄件 15:固定片 151:長孔 152:定位孔 16:螺鎖件 17:定位件 18:透孔 2:支撐桿 3:軌道組 31:主軌件 32:副軌件 33:滑軌件 4:滑座 41:側臂部 411:凹槽 411A:第一槽口 411B:第二槽口 412:限位淺槽 42:底臂部 421:通孔 422:開縫 43:後掛部 44:凹陷處 5:切換組件 51:撥片 52:掣動塊 53:連桿 6:上彈簧組 61:上簧座 611:第一上組合部 612:第一下組合部 613:第一容室 614:第一扣卡組 615:卡接部 62:第一定力彈簧 7:下彈簧組 71:下簧座 711:第二上組合部 712:第二下組合部 713:第二容室 714:第二扣卡組 715:卡接部 72:第二定力彈簧 8:底板 81:安裝孔 9:腳撐組 91:腳墊 92:腳盤 921:摩擦墊塊 922:限位槽 93:鎖固件 94:輔助腳墊
第一圖為本創作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第一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為本創作第二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四圖為本創作第三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四A圖為第四圖上、下彈簧組之另一實施例的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五圖為本創作滑座的立體示意圖。 第六圖為本創作滑座另一視角立體示意圖。 第七圖為本創作切換組件未橫移切換成卡接下簧座,且滑座尚未移動之動作示意圖。 第八圖為第一圖之Ⅷ-Ⅷ線段剖面示意圖。 第九圖為本創作切換組件尚未橫移切換成卡接下簧座,且滑座向下進行移動並連動上彈簧組之第一定力彈簧伸展之動作示意圖。 第十圖為第八圖切換組件尚未橫移切換成卡接下簧座,且滑座向下進行移動並連動上彈簧組之第一定力彈簧伸展之剖面示意圖。 第十一圖為本創作切換組件橫移切換成卡接該下簧座,且滑座向下進行移動連帶動上彈簧組的第一定力彈簧伸展、下彈簧組的第二定力彈簧伸展之動作示意圖。 第十二圖為第八圖切換組件橫移切換成卡接該下簧座,且滑座向下進行移動並連動上彈簧組的第一定力彈簧伸展、下彈簧組的第二定力彈簧伸展之剖面示意圖。 第十三圖為本創作主體座、底板、腳撐組之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十四圖為第一圖之ⅩⅣ-ⅩⅣ線段剖面示意圖。 第十五圖為本創作主體座旋動之俯視動作圖。
200:樞擺組
1:主體座
11:驅動空間
12:下鑄件
13:滑孔
14:上鑄件
15:固定片
151:長孔
152:定位孔
16:螺鎖件
17:定位件
2:支撐桿
3:軌道組
4:滑座
44:凹陷處
6:上彈簧組
7:下彈簧組
8:底板

Claims (10)

  1. 一種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其包括: 一主體座,其內部設有一驅動空間,該主體座一側縱向設有至少一滑孔並連通該驅動空間; 二軌道組,係間隔設置並固定於該驅動空間內的壁面; 一滑座,其一部分位於該驅動空間內且分別組接該二軌道組,使該滑座相對該二軌道組上下滑移,該滑座的另一部分穿出該至少一滑孔並與一樞擺組相組裝; 一上彈簧組,其包含一上簧座及一第一定力彈簧,該上簧座定位於該驅動空間的一側,該第一定力彈簧的一端係連接於該滑座底端,該第一定力彈簧的另一端則捲收於該上簧座內; 一下彈簧組,其包含一下簧座及一第二定力彈簧,該下簧座懸置於該驅動空間內並與該上簧座活動拼接,該第二定力彈簧的一端係捲收於該下簧座內,該第二定力彈簧的另一端則連接於該上簧座頂端;以及 一切換組件,其以一局部部位活動藏設於該滑座的該部分內,使該滑座的滑動係連動該第一定力彈簧拉伸、捲收,該切換組件之另一局部部位穿出於該至少一滑孔,另將該切換組件的該局部部位凸露於該滑座的該部分外且卡接該下簧座以形成活動切換,據此在該滑座朝下滑移時,以該切換組件之該局部部位推抵該下簧座連同該第二定力彈簧的一端向下移動並解除與該上簧座的活動拼接,使該滑座朝下滑移係同步連動該第一定力彈簧和第二定力彈簧的拉伸,反之在該滑座朝上滑移時則同步連動這兩個定力彈簧的捲收,並使該下簧座復歸拼接該上簧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其中在該驅動空間內進一步設有一固定片,該固定片的兩端分別組接於該驅動空間內的頂部和底部且介於該二軌道組之間,又在該固定片的兩端之間縱向排列有至少二定位孔及一長孔,並將多數螺鎖件的一端分別穿過該至少二定位孔及該長孔,進而分別鎖接該上簧座和該下簧座,使該上簧座鎖固定位於該固定片,另使該下簧座得以各螺鎖件沿著該長孔往復滑移而活動限位於該固定片,讓該下簧座及該第二定力彈簧的一端形成穩定升降移動。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其中該主體座於該驅動空間內的底部裝設一下鑄件,該下鑄件的頂面間隔設置有二第一嵌孔和二第二嵌孔;其中更進一步包括有二支撐桿,係分別位在該驅動空間內並呈間隔設置,各支撐桿的一端係分別插組於該下鑄件的各第一嵌孔,而該二支撐桿的上端則與一上鑄件相接合,且該上鑄件係裝設於該驅動空間內的頂部,該上鑄件與該下鑄件係固定該二支撐桿於該驅動空間內的組裝;其中該二軌道組的一部分分別插入該下鑄件的各第二嵌孔且介於該二支撐桿之間。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其中該二軌道組進一步分別包含一主軌件、一副軌件及一滑軌件,各主軌件分別與該驅動空間內的二定位件相接合,使各主軌件一端連同各定位件一端插入於該下鑄件的各第二嵌孔,各副軌件則滑組於各主軌件的軌道內,而各滑軌件則滑組於各副軌件的軌道內並與該滑座之該部分的兩外側相接組合,使該滑座得以於該驅動空間內上升與下降。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其中該至少一滑孔的數量為二滑孔時,呈間距排列且分別連通該驅動空間;該上彈簧組與該下彈簧組設在該滑座之該部分的一凹陷處,該第一定力彈簧的一端係通過該凹陷處之一側,該第二定力彈簧的另一端係通過該凹陷處之另一側,該滑座之另一部分的一局部部位穿出各滑孔而凸露於該主體座外;該切換組件的該局部部位係活動藏設於該滑座之該部分的任一部位並對應其中之一滑孔,而該任一部位係進一步設有一凹槽,該凹槽之一側及其相鄰側分別形成相連通的一第一槽口及一第二槽口,該第一槽口係面對該下簧座所具有的一第二卡接部,該第二槽口係面朝相對應的該滑孔,供該切換組件之另一局部部位穿出該主體座外且與該樞擺組同側,藉此將該切換組件之該局部部位以橫向位移的方式活動藏設於該凹槽內之第二槽口、或是橫移切換為凸露出該第一槽口並卡接該下簧座的第二卡接部。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其中該滑座進一步包含二側臂部、一底臂部及一後掛部,該二側臂部分別連接於該底臂部的兩端以形成該滑座之該部分,該部分的任一部位係為其中之一側臂部,而該後掛部係為該滑座的另一部分以跨接於該二側臂部的頂端位置;其中該底臂部貫穿有一通孔及與該通孔相連的一開縫,供該第一定力彈簧的一端經由該開縫並通過該通孔以連接至該底臂部底面;其中該凹陷處之一側係在該下簧座與該另一側臂部之間,而該凹陷處之另一側係在該上簧座與該側臂部之間。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其中該切換組件進一步包含一撥片、一掣動塊及一連桿,該連桿穿過其中相對應的該滑孔,且該連桿的兩端分別連接該撥片與該掣動塊,該掣動塊係為該切換組件之該局部部位,該撥片係為該切換組件之另一局部部位;又在該凹槽內之底面進一步凹設有一限位淺槽,以限制該連桿橫向位移於該限位淺槽的相對兩槽壁之間。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其中該上簧座進一步包含一第一上組合部、一第一下組合部及位於該第一上組合部與該第一下組合部之間的一第一容室,該第一定力彈簧的另一端係捲收於該上簧座的第一容室內,該第二定力彈簧的另一端係連接於該第一上組合部的頂面,而該第一下組合部的底面係設一第一扣卡組;該下簧座進一步包含一第二上組合部、一第二下組合部及位於該第二上組合部與該第二下組合部間的一第二容室,該第二定力彈簧的一端係捲收於該下簧座的第二容室內,該第二上組合部係設有一第二扣卡組活動卡接第一扣卡組,而該第二卡接部係位於該第二下組合部之末端並橫向延伸而出以對應該凹槽之第一槽口,以與凸露狀之該切換組件的該局部部位活動卡接。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其中在該主體座底面進一步設有一透孔,且在該透孔內係凸設一圓形凸台,另設一底板貼合於該主體座底面,且該底板對應該透孔的位置係貫穿有一安裝孔,另設一腳撐組由該底板的底面裝入該安裝孔並鎖接於該凸台。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其中該腳撐組進一步包含一腳墊、一腳盤及一鎖固件,該腳盤的一端之端面係凸設有複數摩擦墊塊,各摩擦墊塊係貼抵該於該圓形凸台,該腳盤的另一端則內凹一限位槽,該鎖固件以一端從該限位槽內穿出並鎖接於該圓形凸台所具有的一鎖接孔,該鎖固件的另一端則位於該限位槽內並與該腳盤形成樞接,該腳墊的一局部部位係裝設於該限位槽內,而該腳墊的另一局部部位則凸出於該限位槽及該安裝孔以接觸一工作平面,使該主體座連同該底板相對於該腳撐組之腳墊及腳盤形成左右旋轉,並使該腳盤的各摩擦墊塊與該圓形凸台之間在相對旋轉時產生摩擦力。
TW111210166U 2022-09-19 2022-09-19 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 TWM635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0166U TWM635130U (zh) 2022-09-19 2022-09-19 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0166U TWM635130U (zh) 2022-09-19 2022-09-19 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5130U true TWM635130U (zh) 2022-12-01

Family

ID=85786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10166U TWM635130U (zh) 2022-09-19 2022-09-19 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51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87521B1 (ko) 자립식 수동 승강 스크린
US20170105518A1 (en) Lifting mechanism for desk
US8199402B2 (en) Portable screen assembly
US8936306B2 (en) Composite chair
US7474522B2 (en)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RU2707329C1 (ru) Подставка для монитора
WO2019105417A1 (zh) 一种马桶盖快速拆装结构
US20190226629A1 (en) Supporting device
JP2024500484A (ja) 支持構造体及び表示装置
CN208281730U (zh) 支撑装置
TWM635130U (zh) 顯示器支架升降調整機構
US3269035A (en) Spring balanced adjustable blackboard
TW202120858A (zh) 彈性伸縮模組及使用該模組之升降裝置
EP1403579B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4776294B (zh) 显示器升降装置
WO2022078114A1 (zh) 一种投影屏幕的升降装置、投影屏幕及激光电视
US20060199714A1 (en) Support apparatus with height adjustment
WO2018054223A1 (zh) 设备位置调节装置
CN218095168U (zh) 显示器支架升降调整机构
ES2604767T3 (es) Marco de ducha ajustable que se puede conectar de forma liberable a una pared mediante un bloqueo deslizante
EP4354007A1 (en) Lifting device
KR101357219B1 (ko) 모니터 승강장치
CN109008308A (zh) 书立单元
CN220891677U (zh) 一种柔性屏曲率调节机构及其支撑架和显示器
CN209925931U (zh) 一种无滑轨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