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1742U - 太陽能發電板 - Google Patents

太陽能發電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1742U
TWM631742U TW111202542U TW111202542U TWM631742U TW M631742 U TWM631742 U TW M631742U TW 111202542 U TW111202542 U TW 111202542U TW 111202542 U TW111202542 U TW 111202542U TW M631742 U TWM631742 U TW M63174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olar chip
glass plate
solar
overlapp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2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明利
Original Assignee
喬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喬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喬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2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1742U/zh
Publication of TWM631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1742U/zh
Priority to US17/986,402 priority patent/US20230299712A1/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Landscapes

  • 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的太陽能發電板,至少包含一搭接板與至少一太陽能晶片組。前述搭接板係設置至少一平面部與複數凸出部,前述平面部係設置於相鄰凸出部之間。前述太陽能晶片組係設置在前述平面部上方,前述太陽能晶片組與搭接板的平面部之間係設置一隔離絕緣層,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上方係設置一聚光層。前述聚光層的上方係設置一玻璃板,該玻璃板的面積係大於前述太陽能晶片組與聚光層的面積,並使前述太陽能晶片組與聚光層位於該玻璃板的中央位置,前述玻璃板的外圍與前述搭接板的平面部之間係設置有密封膠,該密封膠可使前述玻璃板與搭接板的平面部互相黏合,使玻璃板可直接承受搭接板的形變拉伸。如此,透過前述玻璃板即可支撐保護其下方的太陽能晶片組,避免該太陽能晶片組受到搭接板的形變拉伸而損壞。

Description

太陽能發電板
本創作係為一種太陽能發電板,尤指一種可將太陽能晶片組與各種建築用搭接板製成一體之新式太陽能發電板結構。
按習知太陽能板,都是將太陽能晶片組封裝在兩層玻璃板之間,再以一金屬框架框住其外圍,以避免太陽能晶片組受到外力或水分滲入而損壞,因此在安裝上皆需透過一支架組件來將該等習知太陽能板架設在建築物上方,而非常容易因為抗風壓強度不足而發生太陽能板被吹飛的安全及實用性的問題,且太陽能晶片組的邊緣位置會受到金屬框架的影響而存在有灰塵堆積遮蔽太陽能晶片組的缺點。
如本案創作人先前發明的公告第I741623號「太陽能板的安裝結構」,其係透過將太陽能晶片組與各種建築用搭接板製成一體的新式太陽能板結構,直接解決了習知太陽能板在組裝應用上所存在的安全問題。然而,本案創作人在長時間實際施作及安裝該新技術時發現許多需克服的問題:
第一,由於金屬製成的搭接板係具有較佳的延展性及熱脹冷縮特性,因此施工人員在在搬運及組裝的過程中,搭接板容易受到彎折扭曲,且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搭接板受到氣溫的變化的影響亦會使搭接板的形狀無法保持固定,進而使太陽能晶片組連帶受到搭接板的形變拉伸影響而非常容易損壞,影響其整體的發電效率,並會增加維護成本。
第二,該太陽能晶片組上方設置的由含氟聚合物製成的保護層,其雖然具有非常好的耐熱性、耐寒性、電絕緣性、耐化學腐蝕性、機械性及光穿透性,但其硬度不佳,無法支撐及保護太陽能晶片組以避免其受到搭接板的形變拉伸影響。
第三,該保護層上方設置的複數聚光槽雖可使斜向照射的太陽光集中照射在太陽能晶片組上,以提升太陽能晶片組的光照量,但在下雨過後,該聚光槽容易殘留積水,降低太陽能晶片組的發光效率;且該聚光槽會聚集塵土、鳥屎、水垢等髒汙,使該聚光槽在長時間使用後會逐漸降低太陽能晶片組的發電效率,需要定期清潔才可維持最佳的發電效率。
為此,本案創作人積多年太陽能板與金屬建材的研發及製造經驗,特別針對前揭太陽能板所存在的問題加以研究,而創作本案。
本創作的目的,係提供一種可互相搭接成一體,並可有效的保護太陽能晶片組的太陽能發電板,透過在搭接板上方設置的太陽能晶片組的最外層覆蓋一玻璃板,並使該太陽能晶片組包覆在玻璃板與搭接板之間,即可利用該玻璃板的硬度以支撐並保護太陽能晶片組,使其免於受到搭接板的形變拉伸的影響而損壞,並利用玻璃板高透光、耐侵蝕及不易附著髒汙的特性,透過搭接板將雨水集中沖洗玻璃板的表面即可維持其表面清潔,使太陽能晶片組在任何環境下皆可持續穩定的發電,如此即可確實的提升每一太陽能發電板的結構強度,並可快速的將複數太陽能發電板組裝搭接成一體結構,使太陽能發電板具有更佳的結構強度及一體性,以提升其抗風壓的能力,且可降低太陽能發電板的製造成本,提升太陽能發電板的安裝速度,具有最佳的實用性、安全性及經濟效益。
為達前述目的,本創作的太陽能發電板至少包含一搭接板與至少一太陽能晶片組。前述搭接板係設置至少一平面部與複數凸出部,前述平面部係設置於相鄰凸出部之間,且位於前述搭接板兩端的凸出部可用於搭接相鄰搭接板的凸出部,前述凸出部的高度係高於前述平面部。前述太陽能晶片組係設置在前述平面部上方,前述太陽能晶片組與搭接板的平面部之間係設置一隔離絕緣層,該隔離絕緣層係分別黏合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底部與前述平面部的頂部,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上方係設置一聚光層,前述聚光層的底部係黏合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頂部。前述聚光層的上方係設置一玻璃板,該玻璃板的面積係大於前述太陽能晶片組與聚光層的面積,並使前述太陽能晶片組與聚光層位於該玻璃板的中央位置,前述玻璃板的底部係黏合前述聚光層的頂部;前述玻璃板的外圍與前述搭接板的平面部之間係設置有密封膠,該密封膠可使前述玻璃板與搭接板的平面部互相黏合,使玻璃板可直接承受搭接板的形變拉伸,並透過前述玻璃板來支撐保護其下方的太陽能晶片組,避免該太陽能晶片組受到搭接板的形變拉伸而損壞,且前述密封膠係將前述太陽能晶片組與聚光層密封在前述玻璃板與隔離絕緣層之間,如此即可防止前述太陽能晶片組與外部水氣接觸。
本創作的太陽能發電板,其中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上方亦可不設置前述聚光層,以達到降低製造成本的目的;亦可將前述隔離絕緣層替換為一玻璃底板,以提升太陽能晶片組的整體結構強度。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本創作,該最佳太陽能發電板的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12所示,至少包含一搭接板1與至少一太陽能晶片組2。
前述搭接板1係設置至少一平面部10與複數凸出部11,前述平面部10係設置於相鄰凸出部11之間,且位於前述搭接板1兩端的凸出部11可用於搭接相鄰搭接板1的凸出部11,如此前述搭接板1即可無限的與相鄰的搭接板1進行搭接延伸。前述凸出部11的高度係高於前述平面部10,讓雨水可被匯集流向平面部10,並直接沖洗平面部10上方的太陽能晶片組2。
如圖1至圖4所示,為本創作的第一實施例,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係設置在前述平面部10上方,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得為各式太陽能晶片結構,端視使用需求而定,均無不可。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係設置一控制盒20與輸出線21,該控制盒20係連接太陽能晶片組2的導線,並可將太陽能晶片組2所產生的電匯集,再透過前述輸出線21將相鄰太陽能晶片組2的輸出線21互相連接,使所有太陽能晶片組2可串聯在一起,並將所生產的電能輸出至外部用電設備或儲電設備。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與搭接板1的平面部10之間係設置一隔離絕緣層22(例如具有隔熱及絕緣功能的黏膠層、橡膠膜或塑膠膜),該隔離絕緣層22係分別黏合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的底部與前述平面部10的頂部,以避免太陽能晶片組2與平面部10直接接觸,確保太陽能晶片組2的安全。
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的上方係設置一聚光層23,前述聚光層23的底部係黏合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的頂部,前述聚光層23得由各種高透光材質製成,均無不可。前述聚光層23的上方係設置複數聚光槽230,該聚光槽230可使斜向照射的太陽光集中照射在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上,以提升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的光照量,提升太陽能轉換效率。
前述聚光層23的上方係設置一玻璃板25,該玻璃板25的面積係大於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與聚光層23的面積,並使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與聚光層23位於該玻璃板25的中央位置,前述玻璃板25的底部係黏合前述聚光層23的頂部。前述玻璃板25的外圍與前述搭接板1的平面部10之間係設置有密封膠27,該密封膠27可使前述玻璃板25與搭接板1的平面部10互相黏合,使玻璃板25可直接承受搭接板1的形變拉伸,並透過前述玻璃板25來支撐保護其下方的太陽能晶片組2,避免該太陽能晶片組2受到搭接板1的形變拉伸而損壞;此外,前述密封膠27係將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與聚光層23密封在玻璃板25與隔離絕緣層22之間,如此即可防止太陽能晶片組2與外部水氣接觸,以延長太陽能晶片組2的使用壽命並提升太陽能晶片組2的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玻璃板25相較於其它塑膠板(例如PC板等)具有更佳的透光度與穩定度,且不會有變質霧化影響光透射的問題。再者,由於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係由玻璃板25保護其安全,因此前述聚光層23的材料選擇上即不限於需具有高耐熱性、耐寒性、電絕緣性、耐化學腐蝕性或機械性的材質,如此即可降低聚光層23的製造成本,提升競爭力。
如圖5至圖8所示,為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的上方亦可不設置前述聚光層23,以達到降低製造成本的目的。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係設置在前述平面部10上方,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得為各式太陽能晶片結構,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係設置一控制盒20與輸出線21,該控制盒20係連接太陽能晶片組2的導線,並可將太陽能晶片組2所產生的電匯集,再透過前述輸出線21將相鄰太陽能晶片組2的輸出線21互相連接,使所有太陽能晶片組2可串聯在一起,並將所生產的電能輸出至外部用電設備或儲電設備。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與搭接板1的平面部10之間係設置一隔離絕緣層22,該隔離絕緣層22係分別黏合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的底部與前述平面部10的頂部,以避免太陽能晶片組2與平面部10直接接觸,確保太陽能晶片組2的安全。
在該第二實施例中,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的上方係設置一玻璃板25,該玻璃板25的面積係大於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的面積,並使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位於該玻璃板25的中央位置,前述玻璃板25的底部係黏合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的頂部。前述玻璃板25的外圍與前述搭接板1的平面部10之間係設置有密封膠27,該密封膠27可使前述玻璃板25與搭接板1的平面部10互相黏合,使玻璃板25可直接承受搭接板1的形變拉伸,並透過前述玻璃板25來支撐保護其下方的太陽能晶片組2,避免該太陽能晶片組2受到搭接板1的形變拉伸而損壞;此外,前述密封膠27係將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密封在玻璃板25與隔離絕緣層22之間,如此即可防止太陽能晶片組2與外部水氣接觸,以延長太陽能晶片組2的使用壽命,並提升太陽能晶片組2的安全性。
如圖9至圖12所示,為本創作的第三實施例,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的上方亦可不設置前述聚光層23,並可將前述隔離絕緣層22替換為一玻璃底板28,以提升太陽能晶片組2的整體結構強度。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與搭接板1的平面部10之間係設置一玻璃底板28,該玻璃底板28係分別黏合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的底部與前述平面部10的頂部,該玻璃底板28的面積係大於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的面積,並使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位於該玻璃底板28的中央位置。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得為各式太陽能晶片結構,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係設置一控制盒20與輸出線21,該控制盒20係連接太陽能晶片組2的導線,並可將太陽能晶片組2所產生的電匯集,再透過前述輸出線21將相鄰太陽能晶片組2的輸出線21互相連接,使所有太陽能晶片組2可串聯在一起,並將所生產的電能輸出至外部用電設備或儲電設備。
在該第三實施例中,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的上方係設置一玻璃板25,該玻璃板25的面積係大於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的面積,並使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位於該玻璃板25的中央位置,前述玻璃板25的底部係黏合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頂部。前述玻璃板25的外圍與前述玻璃底板28的外圍之間係設置有密封膠27,該密封膠27可使前述玻璃板25與玻璃底板28互相黏合,使玻璃板25與玻璃底板28可共同承受搭接板1的形變拉伸,並透過前述玻璃板25與玻璃底板28來支撐保護其內部的太陽能晶片組2,避免該太陽能晶片組2受到搭接板1的形變拉伸而損壞;此外,前述密封膠27係將前述太陽能晶片組2密封在玻璃板25與玻璃底板28之間,如此即可防止太陽能晶片組2與外部水氣接觸,以延長太陽能晶片組2的使用壽命,並提升太陽能晶片組2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太陽能發電板可將太陽能晶片組2與各種建築用搭接板1組裝成一體,當太陽能發電設施要進行複數太陽能發電板的安裝時,施工人員只需將相鄰的搭接板1的凸出部11互相搭接結合即可快速完成連結組裝。再者,本創作透過在太陽能晶片組的最外層設置一玻璃板,並使該太陽能晶片組包覆在玻璃板與搭接板之間,即可利用該玻璃板的硬度以支撐並保護太陽能晶片組,使其免於受到搭接板的形變拉伸的影響而損壞,並利用玻璃板高透光、耐侵蝕及不易附著髒汙的特性,透過搭接板將雨水集中沖洗玻璃板的表面即可維持其表面清潔,使太陽能晶片組在任何環境下皆可持續穩定的發電,如此即可確實的提升每一太陽能發電板的結構強度,並可快速的將複數太陽能發電板組裝搭接成一體結構,使太陽能發電板具有更佳的結構強度及一體性,以提升其抗風壓的能力,且可降低太陽能發電板的製造成本,提升太陽能發電板的安裝速度,具有最佳的實用性、安全性及經濟效益,為本案的組成。
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創作之態樣或使用方式,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創作之專利範疇。
1:搭接板 10:平面部 11:凸出部 2:太陽能晶片組 20:控制盒 21:輸出線 22:隔離絕緣層 23:聚光層 230:聚光槽 25:玻璃板 27:密封膠 28:玻璃底板
圖1是本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是圖1的前視圖。 圖3是圖2的A區放大圖。 圖4是圖2的B區放大圖。 圖5是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6是圖5的前視圖。 圖7是圖6的C區放大圖。 圖8是圖6的D區放大圖。 圖9是本創作的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10是圖9的前視圖。 圖11是圖10的E區放大圖。 圖12是圖10的F區放大圖。
1:搭接板
10:平面部
11:凸出部
2:太陽能晶片組
22:隔離絕緣層
23:聚光層
230:聚光槽
25:玻璃板
27:密封膠

Claims (4)

  1. 一種太陽能發電板,至少包含一搭接板與至少一太陽能晶片組: 前述搭接板係設置至少一平面部與複數凸出部,前述平面部係設置於相鄰凸出部之間,且位於前述搭接板兩端的凸出部可用於搭接相鄰搭接板的凸出部,前述凸出部的高度係高於前述平面部; 前述太陽能晶片組係設置在前述平面部上方,前述太陽能晶片組與搭接板的平面部之間係設置一隔離絕緣層,該隔離絕緣層係分別黏合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底部與前述平面部的頂部,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上方係設置一聚光層,前述聚光層的底部係黏合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頂部,前述聚光層的上方係設置複數聚光槽; 前述聚光層的上方係設置一玻璃板,該玻璃板的面積係大於前述太陽能晶片組與聚光層的面積,並使前述太陽能晶片組與聚光層位於該玻璃板的中央位置,前述玻璃板的底部係黏合前述聚光層的頂部;前述玻璃板的外圍與前述搭接板的平面部之間係設置有密封膠,該密封膠可使前述玻璃板與搭接板的平面部互相黏合,使玻璃板可直接承受前述搭接板的形變拉伸,並透過前述玻璃板來支撐保護其下方的太陽能晶片組,避免該太陽能晶片組受到前述搭接板的形變拉伸而損壞,且前述密封膠係將前述太陽能晶片組與聚光層密封在前述玻璃板與隔離絕緣層之間,如此即可防止前述太陽能晶片組與外部水氣接觸。
  2. 依請求項1所述的太陽能發電板,其中前述聚光層係由高透光材質製成。
  3. 一種太陽能發電板,至少包含一搭接板與至少一太陽能晶片組: 前述搭接板係設置至少一平面部與複數凸出部,前述平面部係設置於相鄰凸出部之間,且位於前述搭接板兩端的凸出部可用於搭接相鄰搭接板的凸出部,前述凸出部的高度係高於前述平面部; 前述太陽能晶片組係設置在前述平面部上方,前述太陽能晶片組與搭接板的平面部之間係設置一隔離絕緣層,該隔離絕緣層係分別黏合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底部與前述平面部的頂部; 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上方係設置一玻璃板,該玻璃板的面積係大於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面積,並使前述太陽能晶片組位於該玻璃板的中央位置,前述玻璃板的底部係黏合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頂部;前述玻璃板的外圍與前述搭接板的平面部之間係設置有密封膠,該密封膠可使前述玻璃板與搭接板的平面部互相黏合,使玻璃板可直接承受前述搭接板的形變拉伸,並透過前述玻璃板來支撐保護其下方的太陽能晶片組,避免該太陽能晶片組受到前述搭接板的形變拉伸而損壞,且前述密封膠係將前述太陽能晶片組密封在前述玻璃板與隔離絕緣層之間,如此即可防止前述太陽能晶片組與外部水氣接觸。
  4. 一種太陽能發電板,至少包含一搭接板與至少一太陽能晶片組: 前述搭接板係設置至少一平面部與複數凸出部,前述平面部係設置於相鄰凸出部之間,且位於前述搭接板兩端的凸出部可用於搭接相鄰搭接板的凸出部,前述凸出部的高度係高於前述平面部; 前述太陽能晶片組係設置在前述平面部上方,前述太陽能晶片組與搭接板的平面部之間係設置一玻璃底板,該玻璃底板係分別黏合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底部與前述平面部的頂部,該玻璃底板的面積係大於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面積,並使前述太陽能晶片組位於該玻璃底板的中央位置; 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上方係設置一玻璃板,該玻璃板的面積係大於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面積,並使前述太陽能晶片組位於該玻璃板的中央位置,前述玻璃板的底部係黏合前述太陽能晶片組的頂部;前述玻璃板的外圍與前述玻璃底板的外圍之間係設置有密封膠,該密封膠可使前述玻璃板與玻璃底板互相黏合,使玻璃板與玻璃底板可共同承受前述搭接板的形變拉伸,並透過前述玻璃板與玻璃底板來支撐保護其內部的太陽能晶片組,避免該太陽能晶片組受到前述搭接板的形變拉伸而損壞,且前述密封膠係將前述太陽能晶片組密封在前述玻璃板與玻璃底板之間,如此即可防止太陽能晶片組與外部水氣接觸。
TW111202542U 2022-03-15 2022-03-15 太陽能發電板 TWM631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2542U TWM631742U (zh) 2022-03-15 2022-03-15 太陽能發電板
US17/986,402 US20230299712A1 (en) 2022-03-15 2022-11-14 Lap joint plate with solar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2542U TWM631742U (zh) 2022-03-15 2022-03-15 太陽能發電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1742U true TWM631742U (zh) 2022-09-11

Family

ID=84613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2542U TWM631742U (zh) 2022-03-15 2022-03-15 太陽能發電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17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8680B (zh) * 2022-03-15 2023-07-11 喬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陽能發電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8680B (zh) * 2022-03-15 2023-07-11 喬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陽能發電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519942A (ja) 軽量光起電力モジュール
KR20100020448A (ko) 내기후성 건물 외장재
US20070256732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WO2017219798A1 (zh) 一种包含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屋顶
TWM631742U (zh) 太陽能發電板
CN211257353U (zh) 装配式智能光电保温防火建材
WO2017219799A1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TWI808680B (zh) 太陽能發電板
TWI741622B (zh) 太陽能板的安裝結構
US20090056792A1 (en) Interconnecting support panel providing substantially planar upper surface
JP7471003B2 (ja) 太陽光発電パネル
CN217444407U (zh) 太阳能发电板
US20230299712A1 (en) Lap joint plate with solar panel
JP2786826B2 (ja) 太陽電池装置
JP5322103B2 (ja) 太陽エネルギー変換モジュール一体型外装構造の排水構造
US11791762B2 (en) Solar panel for pitched roof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TWI739652B (zh) 用於鋪設坡屋頂之太陽能電池板及其施工方式
JP3077042B2 (ja) 屋上用光熱ハイブリッドパネル
WO2023182405A1 (ja) 太陽光発電シートの設置構造
WO2023182435A1 (ja) 太陽光発電シートの設置構造、太陽光発電シートの施工方法及び凹凸外装材用の太陽光発電シート
JP7253160B1 (ja) 太陽光発電シートの取付構造、太陽光発電シートの施工方法及び凹凸外装材用の太陽光発電シート
CN209686749U (zh) 一种太阳能阳台遮挡板
JP2587133Y2 (ja) 太陽電池付き屋根パネル
KR102479704B1 (ko) 양면 태양광 모듈 장치
JP3169546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該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屋根への取付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K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utility model filed before june 30,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