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1674U - 可分離式支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分離式支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1674U
TWM631674U TW110211327U TW110211327U TWM631674U TW M631674 U TWM631674 U TW M631674U TW 110211327 U TW110211327 U TW 110211327U TW 110211327 U TW110211327 U TW 110211327U TW M631674 U TWM631674 U TW M63167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unit
top surface
base
support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1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國鴻
郭明崴
Original Assignee
極山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極山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極山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11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1674U/zh
Priority to CN202122756281.1U priority patent/CN216761284U/zh
Priority to US17/903,038 priority patent/US20230094251A1/en
Publication of TWM631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1674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31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for power or force generation
    • H01F7/0252PM hold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41Allowing quick release of th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Abstract

一種可分離式支撐裝置,其包含一底座、一外部物件以及一支撐部。該底座用來放置在一承載面。該外部物件以可分離方式設置在該底座。該外部物件的一桿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一第一磁力元件設置在該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磁力元件設置在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該支撐部與該底座連接。該支撐部包含一第一磁力單元以及至少一第二磁力單元。該第一磁力單元與該第二磁力單元分別設置在該底座的不同側,其中該第一磁力單元搭配該第一磁力元件以生成一磁吸力,以及該第二磁力單元搭配該第二磁力元件以生成一磁斥力。

Description

可分離式支撐裝置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可分離式支撐裝置,尤指一種方便拿取與放置筆體的可分離式支撐裝置。
在商場或企業的接待櫃檯常會放置原子筆供顧客使用。傳統的設置方式係以繩子或帶子綑綁在原子筆尾端,既能便於顧客自由取用,也能利用繩帶的束縛原子筆以防止原子筆掉出櫃檯檯面。而在更換原子筆時,需要割除或移除繩帶固定在原子筆上的黏膠或纏繞段落,使用上相當不便,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能將原子筆固定在櫃檯檯面,又兼具拿取及拆裝便利性的支撐裝置,即為相關機構設計產業的發展目標之一。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方便提取與放置筆體的可分離式支撐裝置,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創作揭露一種可分離式支撐裝置,其包含一底座、一外部物件以及一支撐部。該底座用來放置在一承載面,並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與一第二側。該外部物件以可分離方式設置在該底座。該外部物件的一桿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一第一磁力元件設置在該第一端,一第二磁力元件設置在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該支撐部與該底座連接。該支撐部包含一第一磁力單元以及至少一第二磁力單元。該第一磁力單元設置在該第一側,用來搭配 該第一磁力元件生成一磁吸力。該第二磁力單元設置在該第二側,用來搭配該第二磁力元件生成一磁斥力。該第一磁力單元與該第二磁力單元都位於該第二磁力元件與該底座之間。
本創作另揭露該底座具有相對的一頂面與一底面,該頂面的一平面法向量相交或平行於該底面的一平面法向量。該支撐部另包含設置於該頂面且向上延伸的多個延伸段,該第一磁力單元和/或該第二磁力單元係設置在該些延伸段。
本創作另揭露該底座具有相對的一頂面與一底面,該底面接觸該承載面,該支撐部設置於該頂面,該第二磁力元件相對於該底面的一高度大於該第一磁力單元相對於該底面的一高度。
10、10A、10B、10C:可分離式支撐裝置
12、12A、12B:底座
121:第一側
122:第二側
14:支撐部
14a、14a:延伸段
16:外部物件
18:第一磁力單元
20、20:第二磁力單元
22:桿體
221:第一端
222:第二端
24:第一磁力元件
26:第二磁力元件
28:頂面
30:底面
Sp:承載面
V1:頂面之平面法向量
V2:底面之平面法向量
第1圖與第2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可分離式支撐裝置在不同視角之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可分離式支撐裝置之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之可分離式支撐裝置之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之第四實施例之可分離式支撐裝置之示意圖。
請參閱第1圖與第2圖,第1圖與第2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可分離式支撐裝置10在不同視角之示意圖。可分離式支撐裝置10可包含底座12、支撐部14以及外部物件16。可分離式支撐裝置10能隨意擺放在不同位置,例如桌面或地面,意即承載面Sp,底座12則是能讓可分離式支撐裝置10放置或支撐在承載面Sp的部件。底座12的形狀與尺寸不限於圖示實施態樣,端依設計需求而 定。
支撐部14可包含多個延伸段14a,延伸段14a連結於底座12並且向上延伸。支撐部14的延伸段14a用來設置多個磁力單元,用來配合外部物件16的多個磁力元件以產生懸浮效果;故延伸段14a之數量端視磁力單元之需求而定。舉例來說,第一實施例的可分離式支撐裝置10具有三個磁力單元,故支撐部14具有三個延伸段14a,分別設置在底座12的第一側121與第二側122。前揭的三個磁力單元可包含(但不限於)設置在第一側121的第一磁力單元18、以及設置在第二側122的第二磁力單元20。第一側121與第二側122為底座12的兩相對側,因此單個第一磁力單元18和兩個第二磁力單元20以三角分布形式位於底座12上。
在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外部物件16為書寫用的筆,然實際應用不限於此,故此不再對其它可能變化詳加說明。外部物件16的桿體22可具有相對的第一端221與第二端222。第一端221可設置第一磁力元件24,第一端221與第二端222之間則設置第二磁力元件26。第一磁力單元18、第二磁力單元20、第一磁力元件24與第二磁力元件26之數量和形狀不限於第1圖與第2圖所示態樣。第一磁力元件24可作用於第一磁力單元18生成磁吸力,用來定位外部物件16的第一端221。第二磁力元件26作用於第二磁力單元20生成磁斥力,以使桿體22呈現懸浮姿態;只要施力於外部物件16的拉力大於第一磁力元件24與第一磁力單元18之間的磁吸力,就能取出外部物件16,意即外部物件16以可分離方式設置在支撐部14。
第二磁力單元20的磁極面S對應於第二磁力元件26的磁極面S,且第二磁力單元20的磁極面N則對應於第二磁力元件26的磁極面N。第二磁力單元20的磁極面S與磁極面N之間具有四個非磁極面,且其中一個非磁極面會在外部物件16懸浮於底座12時面向外部物件16的側面。第二磁力單元20也可以將磁極面N 面向底座12,而將磁極面S放置在自底座12向外延伸之延伸段14a最外端的位置,其變化端視設計需求而定。
特別一提的是,第二磁力元件26與第一端221之間距較佳小於第二磁力元件26與第二端222之間距,以使底座12與支撐部14能呈現較為小巧的外觀設計。通常來說,第二磁力元件26與第一端221的間距約為桿體22長度的三分之一,第二磁力元件26與第二端222的間距約為桿體22長度的三分之二,然實際應用不限於此,其比例範圍應視設計需求而定。
本創作中,在將外部物件16設置在支撐部14時,第一磁力單元18與第二磁力單元20皆設置在外部物件16下方;第一磁力單元18與第二磁力單元20都位於底座12和外部物件16的第二磁力元件26之間,換言之,在外部物件16上部(第一端方向)並未設置可以施加磁吸力或磁斥力予第二磁力元件26的磁力單元。除此之外,兩個第二磁力單元20分別位於外部物件16的不同側或謂兩相對側邊,意即兩個第二磁力單元20各自的磁極面N(或磁極面S)分別在第二磁力元件26的兩旁提供磁斥力,其施加的兩道左右相對磁斥力,能幫助外部物件16更為平穩地以單點支撐狀態懸浮於支撐部14上。
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底座12可具有相對的頂面28與底面30。頂面28為支撐部14的設置面,底面30為放置時觸及承載面Sp的接觸面。頂面28之平面法向量V1可相交於底面30之平面法向量V2。平面法向量V1和平面法向量V2的夾持角度取決於外部物件16的懸浮角度,端視設計需求而定。第一實施例中,第一磁力單元18設置於頂面28的下方側,第二磁力單元20設置於頂面28的上方側,然實際應用不限於此;外部物件16以單點支撐狀態懸浮於支撐部14時,外部物件16相對於承載面Sp的夾角約為十五度至四十五度,並視外部物件16的重量和/或磁斥力大小可容許正負百分之十至十五的誤差。
請參閱第3圖,第3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可分離式支撐裝置10A之示意圖。第二實施例中,與先前實施例具有相同編號的元件具有相同的結構與功能,於此不再重複說明。可分離式支撐裝置10A的底座12A具有較高的結構高度,用來配合另一種擺放角度的外部物件16,避免外部物件16撞擊承載面Sp。第二實施例中,第一磁力單元18可選擇性設置在頂面28的上方側,而第二磁力單元20可選擇性設置在頂面28的下方側。外部物件16以單點支撐狀態懸浮於支撐部14時,外部物件16相對於承載面Sp的夾角可為負十五度至負六十度,並視外部物件16的重量和/或第二磁力元件26與第二磁力單元20之間磁斥力大小而容許正負百分之十至十五的誤差。
前述兩種實施例中,第一磁力單元18與第二磁力單元20分別設置在頂面28的上方側及下方側,使得延伸段14a的結構尺寸大略相同。然於另一可能變化態樣中(沒有繪製在附圖內),若頂面28之平面法向量V1平行或實質平行於底面30之平面法向量V2,設置第二磁力單元20的延伸段14a的結構尺寸便會大於設置第一磁力單元18的延伸段14a的結構尺寸(類似第1圖與第2圖所示態樣的擺設方式)、或是第二磁力單元20的延伸段14a的結構尺寸可小於設置第一磁力單元18的延伸段14a的結構尺寸(類似第3圖所示態樣的擺設方式),以使外部物件16能傾斜地單點支撐且懸浮於支撐部14上。
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磁力單元18相對於底面30的高度可大於或小於或等於第二磁力單元20相對於底面30的高度,端視外部物件16之傾斜角度以及第一磁力單元18與第二磁力單元20之間距而定;在此條件下,第二磁力單元20與第二磁力元件26之間所產生磁斥力會使第二磁力元件26高於第一磁力單元18所在位置(意即第二磁力元件26相對於底面30的高度大於第一磁力單元18相對於底面30的高度),外部物件16的大部分重力作用在延伸段14a 的第一磁力單元18,只有少部分重力由第二磁力單元20與第二磁力元件26之間的磁斥力所支撐,故第一磁力單元18與第一磁力元件24不需提供較強磁吸力,第二磁力單元20和第二磁力元件26不需提供較強磁斥力,就能使外部物件16平穩地單點懸浮於支撐部14上。
如第3圖所示,若欲設計外部物件16以此角度翻轉型態單點懸浮且連接於底座12A,第二實施例的第一磁力單元18與第一磁力元件24則需提供較強磁吸力,此磁吸力至少應大於外部物件16的重量,避免外部物件16因重力而掉落。第二磁力單元20和第二磁力元件26提供的磁斥力大小則取決於外部物件16相對承載面Sp的所需夾角,故此不再詳加說明。
請參閱第4圖,第4圖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之可分離式支撐裝置10B之示意圖。可分離式支撐裝置10B的支撐部14其中一個延伸段14a進一步向上延伸,直達外部物件16的上方位置。在延伸段14a的下區段設置第二磁力單元20,在延伸段14a的上區段則設置第二磁力單元20’。第二磁力單元20’較佳會搭配第二磁力元件26提供磁斥力,以使外部物件16能平穩地以單點支撐狀態懸浮於支撐部14。
請參閱第5圖,第5圖為本創作之第四實施例之可分離式支撐裝置10C之示意圖。可分離式支撐裝置10C係將外部物件16懸浮承托在水平於承載面Sp的位置;或者,外部物件16可能沿水平基準而有正負十五度的角度誤差。可分離式支撐裝置10C能調整延伸段14a相對於底座12B側面的向外延伸角度、或是調整第二磁力單元20與第二磁力元件26之間的磁斥力,來改變外部物件16相對於承載面Sp的角度。
10:可分離式支撐裝置
12:底座
121:第一側
122:第二側
14:支撐部
14a:延伸段
16:外部物件
18:第一磁力單元
20:第二磁力單元
22:桿體
221:第一端
222:第二端
24:第一磁力元件
26:第二磁力元件
28:頂面
30:底面
Sp:承載面
V1:頂面之平面法向量
V2:底面之平面法向量

Claims (10)

  1. 一種可分離式支撐裝置,其包含:一底座,用來放置在一承載面,並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與一第二側;一外部物件,以可分離方式設置在該底座,該外部物件的一桿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一第一磁力元件設置在該第一端,一第二磁力元件設置在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以及一支撐部,與該底座連接,該支撐部包含:一第一磁力單元,設置在該第一側,用來搭配該第一磁力元件生成一磁吸力;以及至少一第二磁力單元,設置在該第二側,用來搭配該第二磁力元件生成一磁斥力。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分離式支撐裝置,其中該第一磁力單元與該第二磁力單元都位於該第二磁力元件與該底座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分離式支撐裝置,其中該第二磁力單元具有二磁極面,該二磁極面中的一磁極面對應於該第二磁力元件的一特定磁極面,該二磁極面中的另一磁極面對應於該第二磁力元件的另一特定磁極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分離式支撐裝置,其中該底座具有相對的一頂面與一底面,該頂面的一平面法向量係相交於該底面的一平面法向量。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可分離式支撐裝置,其中該支撐部另包含設置於該頂面且向上延伸的多個延伸段,該第一磁力單元和/或該第二磁力單元係設置在該些延伸段。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分離式支撐裝置,其中該底座具有相對的一頂 面與一底面,該頂面的一平面法向量平行於該底面的一平面法向量。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可分離式支撐裝置,其中該支撐部另包含設置於該頂面且向上延伸的多個延伸段,該第一磁力單元和/或該第二磁力單元係設置在該些延伸段。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分離式支撐裝置,其中該支撐部進一步包含兩個第二磁力單元,該兩個第二磁力單元分別位於該外部物件之不同側。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分離式支撐裝置,其中該底座具有相對的一頂面與一底面,該底面接觸該承載面,該支撐部設置於該頂面,該第二磁力元件相對於該底面的一高度大於該第一磁力單元相對於該底面的一高度。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分離式支撐裝置,其中該第二磁力元件與該第一端的一間距小於該第二磁力元件與該第二端的一間距。
TW110211327U 2021-09-27 2021-09-27 可分離式支撐裝置 TWM631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1327U TWM631674U (zh) 2021-09-27 2021-09-27 可分離式支撐裝置
CN202122756281.1U CN216761284U (zh) 2021-09-27 2021-11-11 可分离式支撑装置
US17/903,038 US20230094251A1 (en) 2021-09-27 2022-09-06 Detachable support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1327U TWM631674U (zh) 2021-09-27 2021-09-27 可分離式支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1674U true TWM631674U (zh) 2022-09-11

Family

ID=81963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1327U TWM631674U (zh) 2021-09-27 2021-09-27 可分離式支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94251A1 (zh)
CN (1) CN216761284U (zh)
TW (1) TWM6316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3519B (zh) * 2022-12-15 2023-08-21 極山股份有限公司 可分離式支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13212B (it) * 1984-09-04 1989-12-14 Bertin Enrico Stiloforo a equilibrio magnetico.
US6595041B2 (en) * 2000-06-28 2003-07-22 Brian Nils Hans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gnetic levitation
US6761610B2 (en) * 2002-03-12 2004-07-13 Oneworld Enterprises Limited Ashtray with levitating cigarette lighter and other objects
CA2510566C (en) * 2002-09-27 2010-11-30 Identified Flying Objects Limited Magnetic levitation apparatus
US20090035050A1 (en) * 2007-07-31 2009-02-05 Alex Soriano Ramos Self-balancing magnetic objects
US8258663B2 (en) * 2009-09-28 2012-09-04 Disney Enterprises, Inc. Magnetic levitation novelty device
CN201680242U (zh) * 2010-04-30 2010-12-22 东莞市荣文照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路灯
JP6179788B1 (ja) * 2016-07-28 2017-08-16 Zero Lab株式会社 磁気ペン
TWI703055B (zh) * 2020-01-22 2020-09-01 梁國鴻 可分離式支撐裝置
CN112319098B (zh) * 2020-11-24 2022-04-29 上海致亨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自立笔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3519B (zh) * 2022-12-15 2023-08-21 極山股份有限公司 可分離式支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1284U (zh) 2022-06-17
US20230094251A1 (en) 2023-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24674B2 (en) Multi-positional mount for personal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a magnetic interface
US7793782B2 (en) Carrying case with a magnetic retaining structure for receiving an object in a suspended state
US20180255922A1 (en) Flexible retention system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9104372B2 (en) Multiple footprint stand for a tablet computer
US20160010788A1 (en) Hands-Free Holding Device
EP2505904A2 (en) Hold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201310991A (zh) 折疊式蓋體
US8109479B1 (en) Multi-vacuum mount type support device
TWM631674U (zh) 可分離式支撐裝置
US20110266411A1 (en) Ergonomically balanced and moveable arm support system
US11655934B1 (en) Multi-positional mount for personal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a magnetic interface
KR20130005502U (ko) 보호백
TWM608260U (zh) 行動裝置及電腦設備支撐結構
US20120024804A1 (en) Monitor Stand Allowing Various Types of Motion
JP2010004508A (ja) 携帯端末機器用のスタンド
US1171707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ecure a keyboard with a multi-axis positionable tray
US20100181448A1 (en) Display having support structure
TWI703055B (zh) 可分離式支撐裝置
CN207805682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高中化学教学用试管固定装置
CN204009225U (zh) 放大镜支撑架
CN108408255A (zh) 一种vr设备转运承载装置
CN208510467U (zh) 一种防地动展托
CN105472914B (zh) 保护套
CN209712345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博物馆艺术品展示装置
JP7311403B2 (ja) 運搬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K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utility model filed before june 30,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