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0915U - 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 - Google Patents

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0915U
TWM630915U TW110214070U TW110214070U TWM630915U TW M630915 U TWM630915 U TW M630915U TW 110214070 U TW110214070 U TW 110214070U TW 110214070 U TW110214070 U TW 110214070U TW M630915 U TWM630915 U TW M63091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s
adsorption tank
scuba
heating device
circul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4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景翰
羅信裕
方景霖
洪紹航
周育珊
林佩靜
Original Assignee
捷你爾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捷你爾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捷你爾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14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0915U/zh
Publication of TWM630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0915U/zh
Priority to US17/971,942 priority patent/US11904991B2/en
Priority to NL1044465A priority patent/NL1044465B1/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11/18Air supply
    • B63C11/22Air supply carried by diver
    • B63C11/24Air supply carried by diver in closed circ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11/28Heating, e.g. of divers' suits, of breathing 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9/00Cartridges with absorbing substances for respiratory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9/00Component parts for respiratory or breathing apparatus
    • A62B9/003Means for influencing the temperature or humidity of the breathing g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11/18Air supply
    • B63C11/22Air supply carried by div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22Carbon dioxide-absorbing devices ; Other means for removing carbon dioxid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為有關一種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主要結構包括一氧氣供給元件,氧氣供給元件連接有一氣體混合部,氣體混合部連接有一呼吸連接元件,呼吸連接元件連接有一吸附罐,吸附罐設有一吸附劑加熱元件及一溫度檢測組件,溫度檢測組件則連接有一狀態顯示件,而吸附劑加熱元件及狀態顯示件電性連接一供電部。藉此,使用者能利用吸附罐回收吐出的氣體,以延長循環水肺的使用時間,並經由吸附劑加熱元件增加吸附罐的溫度,進而提升吸附效率,以延長整體的使用時間。

Description

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
本新型為提供一種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尤指一種能夠延長使用時間的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
按,潛水在現代生活中,除了用於軍事或商業之外,也已經是相當普及的休閒運動,但不論潛水之目的為何,在潛水的方式上主要都分為兩種。一種是不攜帶呼吸裝置的自由潛水、一種則是會背負呼吸裝置的水肺潛水。
自由潛水大多用於休閒用途,而水肺潛水主要應用於軍事與商業上,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也是有越來越多人以水肺潛水作為一般的休閒娛樂。而水肺根據設備的類型,也是可以分為許多種類,例如開放式的呼吸系統(open-circuit)或封閉式的呼吸系統(closed-circuit)。
開放式的呼吸系統會讓潛水員將吐出的氣體直接外往排出,並不做回收的動作,而封閉式的呼吸系統則會回收潛水員所吐出的氣體,並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後,再補入適量的氧氣,再重新供給潛水員吸取。
而其中用於吸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其吸收的效率,與水肺使用的時間息息相關,當二氧化碳吸附的效率越高時,則水肺可供使用者使用的時間則會越長。所以如何提高吸附效率,即為需要解決之問題。
然而,影響二氧化碳吸附裝置之吸附效率的變因,與工作環境溫度有高度相關,在正常工作環境溫度下,二氧化碳吸附效率為正常操作,反之,當工作環境溫度低於標準值,二氧化碳吸附效率將會降低。
往往在歐美等寒冷水域當中,其水溫將冷卻工作環境溫度,導致二氧化碳吸附效率降低,進而造成裝置使用時間縮減。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新型之申請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故,本新型之創作人有鑑於上述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能夠延長整體使用時間的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的新型專利者。
本新型之主要目的在於:經由吸附劑加熱元件增加吸附罐的溫度,進而增加吸附效率,來延長使用時間。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新型之主要結構包括:一氧氣供給元件、一設於氧氣供給元件之一側處並與氧氣供給元件相連接之氣體混合部、一設於氣體混合部之一側處並與氣體混合部相連接之吸附罐、一設於吸附罐上的吸附劑加熱元件、一設於吸附罐中的溫度檢測組件、一與溫度檢測組件相連接的狀態顯示件、及一與吸附劑加熱元件及狀態顯示件電性連接的供電部。
藉由上述之結構,使用者在使用時,可將呼吸連接元件咬合於嘴巴中,來進行呼吸動作,以吸取氧氣供給元件導入氣體混合部內的氧氣,並且再將吐出的廢氣導入吸附罐之中,以吸附掉廢氣中的二氧化碳後再導入氣體混合部,以混合氧氣來重複使用。
由於吸附罐中的吸附效率會與溫度息息相關,當溫度越高時,則吸取效率會越高,並且相對的,當吸取效率越高時,循環水肺的使用時間則會延長。因此吸附劑加熱元件會經由供電部給予的電源來針對吸附罐進行加熱動作,以提高吸附的效率,使得能夠更加完整的吸附掉廢氣中的二氧化碳,能使廢氣的重複利用效果能夠更佳,而狀態顯示件則會顯示吸附罐中的溫度狀態,以供使用者能達到隨時監控的效果。
藉由上述技術,可針對習用之封閉式水肺的二氧化碳吸附效率較低的問題點加以突破,達到上述優點之實用進步性。
100:循環水肺
1:氧氣供給元件
11:第一控制器
12:氧氣量檢測元件
2:氣體混合部
3:呼吸連接元件
31:第一單向閥
32:第二單向閥
33:氣體加熱元件
4:吸附罐
41:外筒
42:氣體導入部
43:氣體排出部
44:二氧化碳吸附劑
45:內筒
46:氣體進入部
47:氣體進入面
48:氣體排出管
5:吸附劑加熱元件
51:絕熱元件
6:溫度檢測組件
7:狀態顯示件
8:供電部
9:空氣供給元件
91:第二控制器
92:空氣量檢測元件
第一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平面透視圖。
第二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結構方塊示意圖。
第三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氣體循環示意圖。
第四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監測示意圖。
第五圖 係為本新型再一較佳實施例之平面透視圖。
第六圖 係為本新型再一較佳實施例之局部分解圖。
第七圖 係為本新型再一較佳實施例之吸附示意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新型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構造,茲繪圖就本新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請參閱第一圖及第二圖所示,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平面透視圖及結構方塊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新型之循環水肺100係包括:
一氧氣供給元件1,本實施例之氧氣供給元件1以高壓純氧氣瓶作為舉例;
一設於氧氣供給元件1一側處的氣體混合部2,氣體混合部2會與氧氣供給元件1相連接;
一設於氧氣供給元件1上的第一控制器11,本實施例之第一控制器11以電磁閥作為舉例;
一設於氣體混合部2一側處的呼吸連接元件3,呼吸連接元件3會與氣體混合部2相連接並以咬嘴作為舉例;
一設於呼吸連接元件3一側處的吸附罐4,吸附罐4會與呼吸連接元件3相連接,且吸附罐4具有一外筒41、一設於外筒41一端處的氣體導入部42、一設於外筒41上並位於背離氣體導入部42之一端處的氣體排出部43、及一設於外筒41內的二氧化碳吸附劑44,本實施例之二氧化碳吸附劑44以沸石類吸附劑作為舉例,且氣體導入部42會與呼吸連接元件3相連接、氣體導入部42會與氣體混合部2相連接;
一設於吸附罐4上的吸附劑加熱元件5,吸附劑加熱元件5可經由電能加熱、紅外線加熱、化學能加熱、隔水加熱、或熱交換加熱其中之一者的方式進行加熱,於本實施例中以纏繞於外筒41上的電熱線來進行電能加熱作為舉例;
一設於氣體混合部2及呼吸連接元件3之間的第一單向閥31,藉此限制氣體僅能由氣體混合部2往呼吸連接元件3之方向流動;
一設於呼吸連接元件3及吸附罐4之間的第二單向閥32,第二單向閥32於本實施例中會位於吸附劑加熱元件5與呼吸連接元件3之間,藉此限制氣體僅能由呼吸連接元件3往吸附罐4之方向流動;
一設於吸附罐4之中的溫度檢測組件6,溫度檢測組件6於本實施例中為設於外筒41內之複數溫度計,並會排列成矩陣之態樣;
一與溫度檢測組件6相連接之狀態顯示件7,狀態顯示件7於本實施例中以供顯示溫度檢測組件6所檢測之溫度的螢幕作為舉例;及
一與吸附劑加熱元件5及狀態顯示件7電性連接的供電部8,本實施例之供電部8以設置於吸附罐4之側處的充電電池作為舉例,且充電電池之充電方式係為無線充電或有線連接充電其中之一者。
並且於本實施例中,氧氣供給元件1與氣體混合部2之間、氣體混合部2與呼吸連接元件3之間、呼吸連接元件3與吸附罐4之間、及吸附罐4與氣體混合部2之間皆會透過管路相連接。
藉由上述之說明,已可了解本技術之結構,而依據這個結構之對應配合,即可延長循環水肺100之使用時間的優勢,而詳細之解說將於下述說明。
請同時配合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所示,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平面透視圖至監測示意圖,藉由上述構件組構時,由圖中可清楚看出,使用者可裝備循環水肺100並咬住其中的呼吸連接元件3進行呼吸動作,藉此進行水肺式的潛水活動。當使用者呼出氣體時,會利用第一單向閥31及第二單向閥32的限制效果,讓使用者所呼出的排出氣體只能往吸附罐4的方向流動。
而排出氣體會由氣體導入部42進入外筒41之中,使排出氣體能夠穿過二氧化碳吸附劑44來針對其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吸取附著的動作。被吸附掉二氧化碳的排出氣體則會由氣體排出部43處導往氣體混合部2之中,此時第一控制器11會控制氧氣供給元件1給予適量的純氧進入氣體混合部2之中,藉此與被吸附掉二氧化碳的排出氣體進行混合,以形成能供使用者吸取的供給氣體,其中混合的比例則以一般空氣中的氧氣比例做為混合的比例,例如使氧氣占總空氣中20%的比例。
並且由於二氧化碳吸附劑44的吸附效率與溫度是呈現正相關的狀態,即當溫度越高時,吸附的效率就會越好,而雖然排出氣體在吐出於人體 外時,會處於接近人體的溫度,但當排出氣體通過管路時,則會被海水冷卻至接近海水的溫度,如此就會使得二氧化碳的吸附效率下降。
所以本案之吸附罐4中的二氧化碳吸附劑44會被吸附劑加熱元件5進行加熱,藉此來透過提高溫度的方式增加二氧化碳的吸附效率,並當吸附效率越高時,則可延長氧氣供給元件1的使用時間,進而增加循環水肺100的使用時間。
且由於當吸附罐4吸附效率越高時,溫度則會越高,因此就能用溫度檢測組件6來檢測吸附罐4中的溫度,藉此來得知吸附狀態,並由於溫度檢測組件6為複數排列成矩陣的溫度計,因此能夠量測到更加準確並完整的溫度狀態,並顯示於狀態顯示件7上(例如顯示:目前平均溫度為35度),藉此能讓使用者隨時監控吸附罐4的吸附狀態,以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而上述之狀態顯示件7及吸附劑加熱元件5皆能以供電部8給予的電源來進行相關動作。
再請同時配合參閱第五圖至第七圖所示,係為本新型再一較佳實施例之平面透視圖至吸附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為大同小異,僅於本實施例中使氣體混合部2連接有一空氣供給元件9,並且空氣供給元件9上設有一第二控制器91,藉此來透過第二控制器91來控制空氣供給元件9的供給效果,空氣供給元件9中會存放與一般空氣類似之壓縮氣體,藉此能配合氧氣供給元件1給予的純氧相互配合,形成更適合人體吸取的供給氣體。並且氧氣供給元件1上會連接有一氧氣量檢測元件12,氧氣供給元件1上設有一連接該狀態顯示件7之空氣量檢測元件92。
且本實施例會於呼吸連接元件3及吸附罐4之間設有一氣體加熱元件33,而吸附罐4具有一外筒41、一設於外筒41中之內筒45、一設於外筒41及內筒45之間的氣體進入部46、一設於內筒45之壁面處上的氣體進入面47、一設於內筒45之中的氣體排出管48、及一設於內筒45及氣體排出管48之間的二氧化碳吸附劑44,而氣體進入部46係與呼吸連接元件3相連接,氣體排出管48係與氣體混合部2相連接,吸附劑加熱元件5則以設於內筒45外側處的電熱片做為舉例,並且會於吸附劑加熱元件5與外筒41之間設有一絕熱元件51,藉此表示吸附罐4之型態並不設限。
而當使用者吐出排出氣體時,則能先經由氣體加熱元件33進行加熱動作,以提高排出氣體的溫度,如此就能再次提高二氧化碳吸附劑44的 吸附效率,當排出氣體進入吸附罐4中後,會經由氣體進入部46進入外筒41內,並在外筒41內通過氣體進入面47進入內筒45之中,來利用二氧化碳吸附劑44進行吸附動作,最後再由氣體排出管48導入氣體混合部2之中。由於內筒45的壁面面積會遠大於外筒41端處的表面積,因此能大幅提高排出氣體與二氧化碳吸附劑44的接觸面積,藉此再次提高二氧化碳的吸附效率,進而延長循環水肺100的使用時間,並且吸附劑加熱元件5的加熱效果能經由絕熱元件51的保溫效果,使熱能能更完整的保存於吸附罐4之中。
且使用者除了於狀態顯示件7上觀察到吸附罐4內的溫度外,還能時時觀察到氧氣量檢測元件12及空氣量檢測元件92所檢測到的氧氣殘留量與空氣殘留量,本實施例之氧氣量檢測元件12及空氣量檢測元件92以能檢測高壓氣瓶內之壓力的壓力檢測器作為舉例。如此就能再次提高可觀察內容,以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與安全性。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新型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新型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新型之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於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新型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新型,為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新型,以保障創作人之辛苦創作,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創作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100:循環水肺
1:氧氣供給元件
11:第一控制器
2:氣體混合部
3:呼吸連接元件
31:第一單向閥
32:第二單向閥
4:吸附罐
41:外筒
42:氣體導入部
43:氣體排出部
44:二氧化碳吸附劑
5:吸附劑加熱元件
6:溫度檢測組件
7:狀態顯示件
8:供電部

Claims (10)

  1. 一種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該循環水肺主要包含:
    一氧氣供給元件;
    一氣體混合部,該氣體混合部設於該氧氣供給元件之一側處,並與該氧氣供給元件相連接,以接收該氧氣供給元件給予之氧氣;
    一呼吸連接元件,該呼吸連接元件設於該氣體混合部之一側處,並與該氣體混合部相連接,以接收經過該氣體混合部後之供給氣體,以供人體吸入;
    一吸附罐,該吸附罐設於該呼吸連接元件之一側處,並與該呼吸連接元件及該氣體混合部相連接,以接收該人體吐出後進入該呼吸連接元件中的排出氣體,並吸附該排出氣體中之二氧化碳後再導入該氣體混合部之中;
    一吸附劑加熱元件,該吸附劑加熱元件設於該吸附罐上,以供針對該吸附罐進行加熱動作;
    一溫度檢測組件,該溫度檢測組件設於該吸附罐之中;
    一狀態顯示件,該狀態顯示件係與該溫度檢測組件相連接,以接收該溫度檢測組件所檢測之溫度狀態;及
    一供電部,該供電部係與該吸附劑加熱元件及該狀態顯示件電性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其中該吸附罐具有一外筒、一設於該外筒中之內筒、一設於該外筒及該內筒之間的氣體進入部、一設於該內筒之壁面處上的氣體進入面、一設於該內筒中之氣體排出管、及一設於該內筒及該氣體排出管之間的二氧化碳吸附劑,其中該氣體進入部係與該呼吸連接元件相連接,而該氣體排出管係與該氣體混合部相連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其中該吸附罐具有一外筒、一設於該外筒之一端處的氣體導入部、一設於該外筒上並位於背離該氣體導入部之一端處的氣體排出部、及一設於該外筒內之二氧化碳吸附劑,該氣體導入部係與該呼吸連接元件相連接,而該氣體導出部係與該氣體混合部相連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其中該吸附劑加熱元件上設有一絕熱元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其中該呼 吸連接元件及該吸附罐之間設有一氣體加熱元件,該氣體加熱元件係供加熱進入該吸附罐前之排出氣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其中該氧氣供給元件上設有一第一控制器,以供控制該氧氣供給元件所排出之氧氣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其中該氧氣供給元件上設有一連接該狀態顯示件之氧氣量檢測元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其中該氣體混合部係供連接一空氣供給元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其中該空氣供給元件上設有一第二控制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其中該氧氣供給元件上設有一連接該狀態顯示件之空氣量檢測元件。
TW110214070U 2021-11-26 2021-11-26 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 TWM630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4070U TWM630915U (zh) 2021-11-26 2021-11-26 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
US17/971,942 US11904991B2 (en) 2021-11-26 2022-10-24 Scrubber-heating apparatus for diving rebreather
NL1044465A NL1044465B1 (en) 2021-11-26 2022-11-15 Scrubber-heating apparatus for diving rebreath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4070U TWM630915U (zh) 2021-11-26 2021-11-26 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0915U true TWM630915U (zh) 2022-08-21

Family

ID=83783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4070U TWM630915U (zh) 2021-11-26 2021-11-26 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04991B2 (zh)
NL (1) NL1044465B1 (zh)
TW (1) TWM630915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1594A (en) * 1973-03-05 1974-08-27 Us Navy Life support system
US4350662A (en) 1981-01-22 1982-09-2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Carbon dioxide absorbent canister with breathing gas temperature and flow control
US5111809A (en) * 1988-12-01 1992-05-12 Avstar Aerospace Corporation Breathing system
US6003513A (en) * 1996-01-12 1999-12-21 Cochran Consulting Rebreather having counterlung and a stepper-motor controlled variable flow rate valve
WO1998049054A1 (de) * 1997-04-11 1998-11-05 Gueorgui Todorov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tonomen atemgasherstellung, atemgasaufbereitung und atemgasversorgung des tauchers in extremen tiefen
GB9719824D0 (en) * 1997-09-18 1997-11-19 A P Valves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SE516250C2 (sv) * 2000-04-28 2001-12-10 Oskar Fraanberg Uppladdningsbar andningsapparat i synnerhet dykapparat
GB2384713B (en) * 2000-10-31 2004-10-27 Deas Alexander Roger Integral life support system
GB2429921A (en) * 2005-06-18 2007-03-14 Alex Deas CO2 scrubber monitor
GB2428011B (en) * 2005-07-05 2010-02-10 Clipper Data Ltd Cardon dioxide gas scrubber
FR3003183A1 (fr) * 2013-03-13 2014-09-19 Eblatas Recycleur a adsorption de co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66820A1 (en) 2023-06-01
US11904991B2 (en) 2024-02-20
NL1044465B1 (en) 2023-08-14
NL1044465A (en)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47258A1 (zh) 智能穿戴装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1108661Y (zh) 双气囊正压氧气呼吸器
TWM620417U (zh) 潛水用循環水肺之氣體加熱裝置
TWM630915U (zh) 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
CN106596161B (zh) 水下呼吸模拟装置及其水下呼吸模拟方法
CN102179014B (zh) 一种救生舱内的呼吸循环装置
CN207370990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液氧呼吸器
CN203425395U (zh) 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
CN201055615Y (zh) 一种密闭循环式正压氧气呼吸器
TW202321109A (zh) 潛水用循環水肺之吸附罐加熱裝置
TWI781636B (zh) 潛水用循環水肺之氣體加熱裝置
CN104721978A (zh) 一种改进型面罩式碳-氧交换型自主呼吸器
US10835855B2 (en) CO2 adsorption recycler
EP2608849B1 (en) Rebreather vest
CN116039879A (zh) 判断二氧化碳吸收剂使用情况的循环式潜水呼吸器及方法
CN2933464Y (zh) 正压氧气呼吸器
CN110025900A (zh) 冷却器及其构成的氧气呼吸器
US4155361A (en) Air regenerating apparatus
CN207555832U (zh) 一种带有湿度调节和负离子功能的新风机组
CN210942198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呼吸器加热套
CN106847041B (zh) 耗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168889U (zh) 一种变压器用免维护呼吸器
CN207384660U (zh) 一种多功能消防灭火器
CN206762053U (zh) 正压氧气呼吸器
CN220608898U (zh) 一种用于正压氧气呼吸器的外置式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K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utility model filed before june 30,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