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9914U - 鏡頭模組 - Google Patents

鏡頭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9914U
TWM629914U TW111203004U TW111203004U TWM629914U TW M629914 U TWM629914 U TW M629914U TW 111203004 U TW111203004 U TW 111203004U TW 111203004 U TW111203004 U TW 111203004U TW M629914 U TWM629914 U TW M62991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body
lens
module
carrie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3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宗德
Original Assignee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3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9914U/zh
Publication of TWM629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9914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揭露提供一種鏡頭模組,包括:一鏡頭本體、一承載件、一連接支架以及一遮蓋模組。承載件承載鏡頭本體。承載件可旋轉地連接連接支架。遮蓋模組滑動地連接承載件。遮蓋模組包括:一前側以及一後側。前側設置有一第一開口。後側設置有一第二開口。前側與後側彼此相對。鏡頭本體可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往返運動。在第一位置時,第一開口對應於鏡頭本體。在第二位置時,第二開口對應於鏡頭本體。

Description

鏡頭模組
本創作是關於一種鏡頭模組,特別是關於一種可翻轉且可開關的鏡頭模組。
在現代的許多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一體機(AIO)、手持裝置等)中,皆設置有具有拍攝功能的相機模組。由於使用者對於隱私的保護愈來愈重視,經常會有遮蔽相機鏡頭的需求。並且,隨著相機模組的應用範圍愈來愈廣,使用者亦開始產生旋轉鏡頭的需求。
因此,如何同時滿足遮蔽及旋轉鏡頭的需求實為一重要的課題。相較於一般單純透過一轉軸來翻轉鏡頭並需要額外加裝遮蔽件的設計,如何整合鏡頭翻轉及鏡頭開關兩種功能為重點之一。
因此,本揭露提供一種容許使用者透過一連續動作,即可達成遮蔽及/或旋轉鏡頭的鏡頭模組。
本揭露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鏡頭模組,包括:一鏡頭本體、一承載件、一連接支架以及一遮蓋模組。承載件承載鏡頭本體。承載件可旋轉地連接連接支架。遮蓋模組滑動地連接承載件。遮蓋模組包括:一前側以及一後側。前側設置有一第一開口。後側設置有一第二開口。前側與後側彼此相對。鏡頭本體可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往返運動。在第一位置時,第一開口對應於鏡頭本體。在第二位置時,第二開口對應於鏡頭本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承載件大致上具有圓柱形結構,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承載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兩端可旋轉地連接上述連接支架。
在一些實施例中,承載件包括一軌道,從承載件的表面凹陷。遮蓋模組更包括一凸出部,位於遮蓋模組的一末端。遮蓋模組透過凸出部滑動地設置於軌道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遮蓋模組更包括:一頂側以及一控制元件。頂側垂直於前側及後側。控制元件設置於頂側,驅動凸出部在軌道中的運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軌道包括:一第一直線部、一第二直線部以及一中間部。第一直線部設置於承載件的一第一側。第二直線部設置於承載件的一第二側。第一側與第二側彼此相對。中間部連接第一直線部與第二直線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鏡頭本體在第一位置時,凸出部位於第一直線部中。鏡頭本體在第二位置時,凸出部位於第二直線部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直線部包括:一第一開放段部以及一第一關閉段部。第一開放段部位於較遠離中間部的位置。第一關閉段部位於較靠近中間部的位置。鏡頭本體在第一位置時,凸出部位於第一開放段部中。鏡頭本體在一第三位置時,凸出部位於第一關閉段部中,此時第一開口未對應於鏡頭本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直線部包括:一第二開放段部以及一第二關閉段部。第二開放段部位於較靠近中間部的位置。第二關閉段部位於較遠離中間部的位置。鏡頭本體在第二位置時,凸出部位於第二開放段部中。鏡頭本體在一第四位置時,凸出部位於第二關閉段部中,此時第二開口未對應於鏡頭本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凸出部從第一直線部移動至第二直線部或從第二直線部移動至第一直線部的過程中,經過中間部時,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皆未對應於鏡頭本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承載件承載鏡頭本體之處具有平面結構,承載件面接觸鏡頭本體。
以下的揭露內容提供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範例,並敘述各個構件以及排列方式的特定範例,以實施本揭露的不同特徵。例如,若本說明書敘述了第一特徵形成於第二特徵「之上」或「上方」,即表示可包括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直接接觸的實施例,亦可包括有附加特徵形成於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之間,而使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未直接接觸的實施例。除此之外,在本揭露的不同範例中,可能使用重複的符號或字母。
實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對性的空間相關用語,例如:「之下」、「之上」等用語是為了便於描述圖式中元件或特徵與其他元件或特徵之間的關係。除了在圖式中繪示的方位外,這些空間相關用語意欲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裝置之不同方位。裝置可被轉向不同方位(旋轉90度或其他方位),則在此使用的空間相關用語亦可依此相同解釋。
首先請參閱第1圖。第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10位於電子裝置900中的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900可例如為筆記型電腦、一體機(AIO)、手持裝置等。在第1圖的實施例中,鏡頭模組10設置於電子裝置900位於上方的邊緣,但可依照使用者需求或不同的機構設計而將鏡頭模組10設置於電子裝置900中任何適合的位置。此外,在第1圖的實施例中,部分的鏡頭模組10顯露於電子裝置900之外,容許使用者可透過手動的方式來操作鏡頭模組10,且鏡頭模組10的其餘部分皆埋設在電子裝置900內。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鏡頭模組10亦可完全顯露於電子裝置900之外。
接著請一併參閱第2圖及第3圖。第2圖及第3圖分別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10的立體圖及爆炸圖。如圖所示,鏡頭模組10主要包括一鏡頭本體100、一承載件200、一連接支架300及一遮蓋模組400。在一些實施例中,鏡頭本體100可包括鏡頭本身的光學結構及所連接的電路組件,並具有板狀結構。承載件200承載鏡頭本體100。在一些實施例中,承載件200承載鏡頭本體100之處具有平面結構,以面接觸的方式連接鏡頭本體100,提供良好的穩定性。如第3圖所示,承載件200大致上具有圓柱形結構,並沿著第一方向D1延伸。在第一方向D1上,承載件200的兩端可旋轉地連接連接支架300。詳細而言,承載件200可相對於連接支架300逆時針旋轉或順時針旋轉。在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中,連接支架300固定地連接電子裝置900。因此,承載件200可相對於電子裝置900旋轉。
遮蓋模組400滑動地連接承載件200。詳細而言,承載件200包括一軌道250,軌道250從承載件200的表面凹陷。遮蓋模組400包括一凸出部445,凸出部445位於遮蓋模組400的末端440。遮蓋模組400透過凸出部445滑動地設置於承載件200的軌道250中。在凸出部445於軌道250中移動的過程中,遮蓋模組400可相對於承載件200滑動。
遮蓋模組400包括一前側410、一後側420及一頂側430。前側410與後側420彼此相對。頂側430垂直於前側410及後側420。在前側410處設置有一第一開口415,且在後側420處設置有一第二開口425。在第一開口415或第二開口425的位置與鏡頭本體100的位置對齊時,鏡頭本體100可透過第一開口415或第二開口425執行拍攝功能,也就是呈現鏡頭開啟的狀態。在第一開口415和第二開口425皆未與鏡頭本體100對齊時,鏡頭本體100被遮蓋模組400的其他部分阻擋,也就是呈現鏡頭關閉的狀態。如第3圖所示,遮蓋模組400在頂側430處設置有一控制元件435,使用者可透過手動操作控制元件435,驅動凸出部445在軌道250中的運動,帶動遮蓋模組400相對於承載件200及鏡頭本體100運動。在第1圖所示的實施例中,遮蓋模組400只有控制元件435顯露於電子裝置900之外。並且,在此等實施例中,電子裝置900具有對應於控制元件435之形狀的開口,容許控制元件435的移動。
在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中,透過軌道250的形狀設計,使得在遮蓋模組400平移滑動的過程中,承載件200可同時相對連接支架300旋轉。並且,隨著遮蓋模組400移動的距離不同,承載件200可旋轉至不同的位置,達成鏡頭本體100翻轉之目的。以下將參照第4A圖至第8B圖,說明承載件200與遮蓋模組400的相對運動。
第4A圖及第4B圖分別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10在前開啟位置(第一位置)的前視圖及後視圖。在前開啟位置中,鏡頭本體100面向遮蓋模組400的前側410,且鏡頭本體100的位置對應於第一開口415,使得鏡頭本體100可透過第一開口415執行拍攝功能。應特別注意的是,在第4B圖中,為了清楚呈現前開啟位置中鏡頭本體100的位置,以虛線標示出鏡頭本體100的相對位置,但在後視圖的視角並無法看見鏡頭本體100。
第5A圖及第5B圖分別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10在前關閉位置(第三位置)的前視圖及後視圖。在前關閉位置中,鏡頭本體100仍面向遮蓋模組400的前側410,且鏡頭本體100的位置未對應於第一開口415,使得鏡頭本體100被遮蓋模組400遮蔽,無法執行拍攝功能。應特別注意的是,在第5B圖中,為了清楚呈現前關閉位置中鏡頭本體100的位置,以虛線標示出鏡頭本體100的相對位置,但在後視圖的視角並無法看見鏡頭本體100。
在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中,軌道250包括一第一直線部251(第9A圖)、一第二直線部252(第9B圖)及一中間部253。第一直線部251設置於承載件200的第一側210(第9A圖)。當鏡頭本體100在前開啟位置與前關閉位置時,遮蓋模組400的凸出部445位於第一直線部251中。更詳細而言,第一直線部251包括一第一開放段部251A及一第一關閉段部251B。第一開放段部251A位於較遠離中間部253的位置,且第一關閉段部251B位於較靠近中間部253的位置。當鏡頭本體100在前開啟位置時,遮蓋模組400的凸出部445位於第一開放段部251A中。當鏡頭本體100在前關閉位置時,遮蓋模組400的凸出部445位於第一關閉段部251B中。
第6A圖及第6B圖分別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10在中間位置的前視圖及後視圖。在中間位置中,鏡頭本體100處在翻轉的過程中,鏡頭本體100面向介於遮蓋模組400的前側410與後側420之間的任一方向,且鏡頭本體100的位置未對應於第一開口415或第二開口425,使得鏡頭本體100被遮蓋模組400遮蔽,無法執行拍攝功能。應特別注意的是,在第6A圖及第6B圖中,為了清楚呈現中間位置中鏡頭本體100的位置,以虛線標示出鏡頭本體100的相對位置,但在第6A圖及第6B圖的視角皆無法看見鏡頭本體100。
在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中,軌道250的中間部253位於第一直線部251與第二直線部252之間,連接第一直線部251及第二直線部252。當鏡頭本體100在中間位置時,遮蓋模組400的凸出部445位於中間部253中。應注意的是,中間位置並未限定為任一特定位置,只要鏡頭本體100處於翻轉的過程中(即,凸出部445從第一直線部251移動至第二直線部252或從第二直線部252移動至第一直線部251的過程中),鏡頭本體100的位置皆可稱為中間位置。第6A圖及第6B圖所示的鏡頭模組10僅為中間位置的其中一種示例性的狀態。
第7A圖及第7B圖分別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10在後開啟位置(第二位置)的前視圖及後視圖。在後開啟位置中,鏡頭本體100面向遮蓋模組400的後側420,且鏡頭本體100的位置對應於第二開口425,使得鏡頭本體100可透過第二開口425執行拍攝功能。應特別注意的是,在第7A圖中,為了清楚呈現後開啟位置中鏡頭本體100的位置,以虛線標示出鏡頭本體100的相對位置,但在前視圖的視角並無法看見鏡頭本體100。
第8A圖及第8B圖分別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10在後關閉位置(第四位置)的前視圖及後視圖。在後關閉位置中,鏡頭本體100仍面向遮蓋模組400的後側420,且鏡頭本體100的位置未對應於第二開口425,使得鏡頭本體100被遮蓋模組400遮蔽,無法執行拍攝功能。應特別注意的是,在第8A圖中,為了清楚呈現後關閉位置中鏡頭本體100的位置,以虛線標示出鏡頭本體100的相對位置,但在前視圖的視角並無法看見鏡頭本體100。
在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直線部252設置於承載件200的第二側220(第9B圖)。承載件200的第一側210與第二側220彼此相對,因此第一直線部251與第二直線部252位於承載件200的相對兩側。當鏡頭本體100在後開啟位置與後關閉位置時,遮蓋模組400的凸出部445位於第二直線部252中。更詳細而言,第二直線部252包括一第二開放段部252A及一第二關閉段部252B。第二開放段部252A位於較靠近中間部253的位置,且第二關閉段部252B位於較遠離中間部253的位置。當鏡頭本體100在後開啟位置時,遮蓋模組400的凸出部445位於第二開放段部252A中。當鏡頭本體100在後關閉位置時,遮蓋模組400的凸出部445位於第二關閉段部252B中。
為了更加瞭解軌道250的構造,請一併參照第9A圖及第9B圖。第9A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部分軌道250構造的示意圖。第9B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另一部分軌道250構造的示意圖。如前文所述,軌道250由第一直線部251、第二直線部252及中間部253組成。第一直線部251又可分成第一開放段部251A及第一關閉段部251B,而第二直線部252可分成第二開放段部252A及第二關閉段部252B。由第9A圖及第9B圖可見,遮蓋模組400的凸出部445可連續地沿著軌道250,從第一開放段部251A依序移動至第一關閉段部251B、中間部253、第二開放段部252A,最後到達第二關閉段部252B。因此,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鏡頭本體100可連續地從前開啟位置依序移動至前關閉位置、中間位置、後開啟位置,最後到達後關閉位置。應注意的是,在一些實施例中,鏡頭本體100可在上述各個位置之間自由地往返運動。舉例來說,鏡頭本體100可在前開啟位置與後開啟位置之間往返運動,亦可在前開啟位置與前關閉位置之間往返運動,當然亦可在後開啟位置與後關閉位置之間往返運動。使用者可依照需求,以手動方式操作遮蓋模組400的控制元件435,將遮蓋模組400的凸出部445移動至所需位置,進而使鏡頭本體100移動至所需的前/後位置及/或所需的開啟/關閉位置。
綜上所述,本揭露提供一種設置於電子裝置900上的鏡頭模組10,包括承載鏡頭本體100的承載件200及用以遮蔽鏡頭本體100的遮蓋模組400。藉由在承載件200上設置特殊形狀的軌道250,並將遮蓋模組400以凸出部445與軌道250結合,使得遮蓋模組400可相對於承載件200平移並同時帶動承載件200相對於電子裝置900旋轉。本揭露所提供的鏡頭模組10具有同時達成遮蔽及/或旋轉鏡頭的功效。使用者可藉由遮蓋模組400顯露於電子裝置900之外的控制元件435控制凸出部445在軌道250的位置,進而使鏡頭本體100移動到所需位置。本揭露所提供的鏡頭模組10可在前開啟位置、前關閉位置、中間位置、後開啟位置及後關閉位置中任兩者之間自由移動。
雖然本創作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創作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創作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施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皆可根據本創作使用。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創作之保護範圍也包括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10:鏡頭模組 100:鏡頭本體 200:承載件 210:第一側 220:第二側 250:軌道 251:第一直線部 251A:第一開放段部 251B:第一關閉段部 252:第二直線部 252A:第二開放段部 252B:第二關閉段部 253:中間部 300:連接支架 400:遮蓋模組 410:前側 415:第一開口 420:後側 425:第二開口 430:頂側 435:控制元件 440:末端 445:凸出部 900:電子裝置 D1:第一方向
當閱讀所附圖式時,從以下的詳細描述能最佳理解本揭露之各方面。應注意的為,根據本產業中的標準作業方式,各種特徵並不一定按照比例繪製。事實上,可能任意地放大或縮小各種特徵之尺寸,以做清楚的說明。 第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位於電子裝置中的示意圖。 第2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的立體圖。 第3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的爆炸圖。 第4A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在前開啟位置的前視圖。 第4B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在前開啟位置的後視圖。 第5A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在前關閉位置的前視圖。 第5B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在前關閉位置的後視圖。 第6A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在中間位置的前視圖。 第6B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在中間位置的後視圖。 第7A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在後開啟位置的前視圖。 第7B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在後開啟位置的後視圖。 第8A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在後關閉位置的前視圖。 第8B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鏡頭模組在後關閉位置的後視圖。 第9A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部分軌道構造的示意圖。 第9B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之另一部分軌道構造的示意圖。
10:鏡頭模組
100:鏡頭本體
200:承載件
300:連接支架
400:遮蓋模組

Claims (10)

  1. 一種鏡頭模組,包括: 一鏡頭本體; 一承載件,承載該鏡頭本體; 一連接支架,該承載件可旋轉地連接該連接支架;以及 一遮蓋模組,滑動地連接該承載件,包括: 一前側,設置有一第一開口;以及 一後側,設置有一第二開口,其中該前側與該後側彼此相對; 其中該鏡頭本體可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往返運動; 在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一開口對應於該鏡頭本體;以及 在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二開口對應於該鏡頭本體。
  2. 如請求項1之鏡頭模組,其中該承載件大致上具有圓柱形結構,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且該承載件在該第一方向上的兩端可旋轉地連接該連接支架。
  3. 如請求項1之鏡頭模組,其中: 該承載件包括一軌道,從該承載件的表面凹陷; 該遮蓋模組更包括一凸出部,位於該遮蓋模組的一末端;以及 該遮蓋模組透過該凸出部滑動地設置於該軌道中。
  4. 如請求項3之鏡頭模組,其中該遮蓋模組更包括: 一頂側,垂直於該前側及該後側;以及 一控制元件,設置於該頂側,驅動該凸出部在該軌道中的運動。
  5. 如請求項3之鏡頭模組,其中該軌道包括: 一第一直線部,設置於該承載件的一第一側; 一第二直線部,設置於該承載件的一第二側,其中該第一側與該第二側彼此相對;以及 一中間部,連接該第一直線部與該第二直線部。
  6. 如請求項5之鏡頭模組,其中: 該鏡頭本體在該第一位置時,該凸出部位於該第一直線部中;以及 該鏡頭本體在該第二位置時,該凸出部位於該第二直線部中。
  7. 如請求項5之鏡頭模組,其中該第一直線部包括: 一第一開放段部,位於較遠離該中間部的位置;以及 一第一關閉段部,位於較靠近該中間部的位置; 其中: 該鏡頭本體在該第一位置時,該凸出部位於該第一開放段部中;以及 該鏡頭本體在一第三位置時,該凸出部位於該第一關閉段部中,此時該第一開口未對應於該鏡頭本體。
  8. 如請求項5之鏡頭模組,其中該第二直線部包括: 一第二開放段部,位於較靠近該中間部的位置;以及 一第二關閉段部,位於較遠離該中間部的位置; 其中: 該鏡頭本體在該第二位置時,該凸出部位於該第二開放段部中;以及 該鏡頭本體在一第四位置時,該凸出部位於該第二關閉段部中,此時該第二開口未對應於該鏡頭本體。
  9. 如請求項5之鏡頭模組,其中該凸出部從該第一直線部移動至該第二直線部或從該第二直線部移動至該第一直線部的過程中,經過該中間部時,該第一開口及該第二開口皆未對應於該鏡頭本體。
  10. 如請求項1之鏡頭模組,其中該承載件承載該鏡頭本體之處具有平面結構,該承載件面接觸該鏡頭本體。
TW111203004U 2022-03-25 2022-03-25 鏡頭模組 TWM629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3004U TWM629914U (zh) 2022-03-25 2022-03-25 鏡頭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3004U TWM629914U (zh) 2022-03-25 2022-03-25 鏡頭模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9914U true TWM629914U (zh) 2022-07-21

Family

ID=83438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3004U TWM629914U (zh) 2022-03-25 2022-03-25 鏡頭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99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05903B1 (en) Camera rotating apparatus of portable terminal
US8605418B2 (en) Two-axis hinge and mobile device
WO2011037176A1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TWI701495B (zh) 相機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EP3621281B1 (en) Mobile terminal with rotatable camera assembly
WO2011065472A1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US20120327296A1 (en) Camera device for portable terminal
TWM629914U (zh) 鏡頭模組
US6819868B2 (en) Camera
TW201933027A (zh) 相機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JP2017091150A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TWM581713U (zh) 具有遮蔽影像擷取模組功能的電子裝置
TWI808421B (zh) 具鏡頭防窺結構之電子裝置
CN217213408U (zh) 镜头模块
JP5554682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4633849B1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5466931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5199210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5466930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5097185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2012093955A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TWI794056B (zh) 攝像結構
JP5199211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CN213690201U (zh) 一种改善图像“溢光”现象的投影仪装置
JP5246793B2 (ja) 筐体構造及び携帯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