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9154U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9154U
TWM629154U TW111202481U TW111202481U TWM629154U TW M629154 U TWM629154 U TW M629154U TW 111202481 U TW111202481 U TW 111202481U TW 111202481 U TW111202481 U TW 111202481U TW M629154 U TWM629154 U TW M62915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haped
hook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2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許晉誠
蔡鈞祥
Original Assignee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29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9154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isplay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Using Movable Mean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器及一支撐結構。顯示器包含一背殼及一第一匹配件;支撐結構包含一承載板單元及一樞紐支承件,該承載板單元包含一第二匹配件。該樞紐支承件可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旋轉變換;當該樞紐支承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承載板單元能容設於背殼中,或由該背殼移除;當該第一匹配件及該第二匹配件組配,且該樞紐支承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樞紐支承件與該顯示器互不脫離,且該承載板單元及該顯示器可進一步相對該樞紐支承件旋轉,使該顯示器於一第三位置及一第四位置之間變換。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創作關於一種顯示裝置,特別是一種具有一顯示器及一支撐結構並以快拆機構彼此接合的顯示裝置。
一般來說,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器及一支撐結構,習知的支撐結構通常是利用螺絲等鎖附結構組配於顯示器上。然,當顯示器與支撐結構有拆裝的需求,透過前述螺絲鎖附的組裝方式顯然有拆裝不易且費時等問題。此外,即使部分現有的顯示裝置在顯示器及支撐結構之間有快拆裝的設計,但要同時具備可讓使用者調整顯示器的使用角度,則更為罕見。
本創作一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顯示裝置,其具有一顯示器及一支撐結構,該顯示器具有一背殼,該支撐結構具有一樞紐支承件,該樞紐支承件具有一卡勾件,透過該卡勾件勾於該背殼以確保顯示器與支撐結構固接時不會脫開,而當支撐結構相對該顯示器轉動,帶動樞紐支承件的卡勾件得以移動至可脫離該背殼的位置,使顯示器與支撐結構能夠快速分離。
本創作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顯示裝置,當確保顯示器與支撐結構固接而不會脫開時,使用者可以進一步依據需求,將顯示器相對支撐結構轉動調整於一橫擺狀態(landscape)及一直擺狀態(portrait)之間轉換。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器及一支撐結構。該顯示器包含一背殼及一第一匹配件,該背殼具有一容置空間,該第一匹配件設置在該背殼。該支撐結構包含一承載板單元及一樞紐支承件,該承載板單元可拆裝地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並包含第二匹配件,當該承載板單元容設於該容置空間,且該第一匹配件及該第二匹配件組配時,該承載板單元與該顯示器互不旋轉;該樞紐支承件樞設於該承載板單元,並能相對該承載板單元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旋轉變換。當該樞紐支承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承載板單元能容設於該容置空間,或由該容置空間移除;當該第一匹配件及該第二匹配件組配,且該樞紐支承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樞紐支承件與該顯示器互不脫離,該承載板單元及該顯示器可進一步相對該樞紐支承件旋轉,使該顯示器於一第三位置及一第四位置之間變換。
該顯示器更包含一第一弧形擋塊、一第二弧形擋塊及一第三弧形擋塊,該樞紐支承件具有朝外凸伸的一卡勾件,當該承載板單元容設於該容置空間,且該第一匹配件及該第二匹配件組配時,該卡勾件容設於一軌道中。
該顯示器定義一法線方向,該背殼更具有一弧形貫槽,該第一弧形擋塊、該第二弧形擋塊、該第三弧形擋塊及該弧形貫槽共同界定該軌道,藉此共同限制該卡勾件沿該法線方向脫離。
該弧形貫槽具有互相連通的一開放段、一第一主段、一中間段及一第二主段,該第一弧形擋塊鄰設於該第一主段、該中間段及該第二主段,並部分地遮蔽該第一主段、該中間段及該第二主段,該第二弧形擋塊鄰設於該第一主段,且與該第一弧形擋塊相對並部分地遮蔽該第一主段,該第二弧形擋塊與該開放段的一導引段相連接,該第三弧形擋塊疊加於該第一弧形擋塊且部分地遮蔽該第二主段。
該卡勾件能相對於該弧形貫槽於一第一抵頂狀態及一第二抵頂狀態之間變換,且該卡勾件具有一本體、一延伸板、一第一卡止勾及一第二卡止勾,該延伸板角度地與該本體連接,該第一卡止勾與該第二卡止勾彼此相對,且分別由該延伸板角度地延伸而出,該第一弧形擋塊具有一第一擋面、該第二弧形擋塊具有一第二擋面,當該卡勾件位於該開放段時是處於該第一抵頂狀態,且當該第一卡止勾與該導引段接觸且於該導引段滑動至該第一主段時,該卡勾件由該第一抵頂狀態轉換至該第二抵頂狀態,該第一卡止勾抵靠於該第二擋面,該第二卡止勾抵靠於該第一擋面。
當該卡勾件以該第二抵頂狀態滑入該中間段時,該第二卡止勾抵靠於該第一擋面且該延伸板承靠於該第三弧形擋塊的一側面,該中間段具有一中間擋面,該中間擋面與該第一擋面相對,當該卡勾件於該中間段,並由該第二抵頂狀態變換為該第一抵頂狀態時,該第二卡止勾遠離該第一擋面,且該第一卡止勾抵靠於該中間擋面,該延伸板承靠於該第二弧形擋塊的一側面。
該第三弧形擋塊具有一第三擋面,該第二主段更具有一側擋面與該第三擋面相對,當該卡勾件以該第一抵頂狀態滑入該第二主段時,該第一卡止勾抵靠於該側擋面,且該第二卡止勾抵靠於該第三擋面。
該卡勾件具有一撥桿,當該第一匹配件及該第二匹配件組配時,該撥桿穿出該承載板單元,且可被操作地使該卡勾件於該第一抵頂狀態及該第二抵頂狀態之間移動。
承載板單元更包含一板體,該第二匹配件形成於該板體之一側緣,該板體具有一弧穿槽,該卡勾件自該弧穿槽延伸而出。
該樞紐支承件更具有一轉板及複數彈性件,所述彈性件連接於該本體及該轉板之間。
該第一匹配件為一卡槽,該第二匹配件為一凸板。
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共同定義一第一弧形軌跡,該第三位置與該第四位置共同定義一第二弧形軌跡,該第一弧形軌跡及該第二弧形軌跡分別對應一第一圓心角及一第二圓心角,該第一圓心角及該第二圓心角分別為90度。
參圖1至圖3,本創作顯示裝置1000包括一顯示器100及一支撐結構200,其中圖3為由顯示器100的正面視角所繪的局部示意圖。顯示器100可拆組地設置於支撐結構200,並定義一法線方向V,且包含一背殼1、三第一匹配件2、一第一弧形擋塊3、一第二弧形擋塊4、第三弧形擋塊5。支撐結構200可置放於一工作面(如一桌面),並包含一承載板單元7及一樞紐支承件8,其中,承載板單元7設置於樞紐支承件8,且樞紐支承件8及承載板單元7彼此能相對樞轉。
背殼1具有一容置空間11及一弧形貫槽12,弧形貫槽12具有互相連通的一中間段121、一第一主段122、一第二主段123及一開放段124。第一主段122定義有一第一寬度W1,中間段121具有一中間擋面1211,第二主段123具有一側擋面1231及一止擋壁1232,開放段124具有一導引段1241及一開口1242,並定義有一第二寬度W2及一第三寬度W3,導引段1241朝第一主段122延伸而位於開口1242與第一主段122之間,第三寬度W3大於第二寬度W2,且第二寬度W2大於第一寬度W1。於本實施例中,各第一匹配件2為一卡槽並連通容置空間11。
參圖3及圖4,其中圖4為由顯示器100的背面視角所繪的局部示意圖,第一弧形擋塊3鄰設於中間段121、第一主段122及第二主段123並部分地遮蔽中間段121、第一主段122及第二主段123,第一弧形擋塊3具有一第一擋面31,部分第一擋面31與中間擋面1211相對;第二弧形擋塊4鄰設於第一主段122且部分地遮蔽第一主段122而與第一弧形擋塊3相對,且與導引段1241相接,第二弧形擋塊4具有一第二擋面41及與第二擋面41垂直的一側面42,且側面42遠離導引段1241,第二擋面41與部分第一擋面31相對;第三弧形擋塊5疊加於該第一弧形擋塊3且部分地遮蔽第二主段123,第三弧形擋塊5具有一第三擋面51及與第三擋面51垂直的一側面52,第三擋面51與側擋面1231相對。藉由前述結構,第一弧形擋塊3、第二弧形擋塊4、第三弧形擋塊5及弧形貫槽12得共同界定一軌道T。
參圖5及圖6,承載板單元7包含一板體71及三第二匹配件72,板體71具有一側緣711及一弧穿槽712,第二匹配件72形成於側緣711並用於與第一匹配件2可拆組地組配,且於本實施例中,各所述第二匹配件72為一凸板。承載板單元7可拆裝地設置於容置空間11,當承載板單元7容設於容置空間11,且第一匹配件2及第二匹配件72相互組配時,承載板單元7與顯示器100互不旋轉。
如圖7至圖10所示,樞紐支承件8樞設於承載板單元7,並具有一轉板81、一卡勾件82、二彈性件83、二凸柱84及導槽85。卡勾件82及二凸柱84分別設置於轉板81上,且各凸柱84對應位於導槽85中,卡勾件82由轉板81朝外凸伸而可自弧穿槽712局部地延伸而出。如圖9及圖10所示,卡勾件82具有一本體821、一第一卡止勾822、第二卡止勾823、一延伸板824及一撥桿825,第一卡止勾822及第二卡止勾823分別角度地連接延伸板824,本體821具有彼此相對的一正面8211及一背面8212,延伸板824及撥桿825分別角度地形成於本體821的正面8211及背面8212。所述彈性件83連接於本體821及轉板81之間,導槽85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端851及一第二端852。當第一匹配件2及第二匹配件72組配時,撥桿825穿出該承載板單元7,且可被操作地使卡勾件82於第一抵頂狀態S1及第二抵頂狀態S2(分別如圖19及圖22所示的狀態)之間移動,使得本體821及導槽85相對轉板81移動,凸柱84得對應於導槽85中滑動。且當樞紐支承件8相對於承載板單元7相對轉動,轉板81及卡勾件82可相對於板體71轉動。
詳細而言,樞紐支承件8能相對承載板單元7於一第一位置A1(如圖11及圖12所示的位置)及一第二位置A2(如圖13所示的位置)旋轉變換。其中,第一位置A1與第二位置A2共同定義一第一弧形軌跡,第一弧形軌跡對應一第一圓心角θ1(參圖11及圖13),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圓心角θ1為90度。換言之,當樞紐支承件8相對承載板單元7由第一位置A1旋轉至第二位置A2,樞紐支承件8相對承載板單元7旋轉90度。
又,當樞紐支承件8位於第一位置A1時,承載板單元7及顯示器100可進一步相對樞紐支承件8旋轉,使顯示器100於一第三位置A3(如圖12所示的位置)及一第四位置A4(如圖14所示的位置)之間變換,第三位置A3及第四位置A4共同定義一第二弧形軌跡,第二弧形軌跡對應一第二圓心角θ2(參圖12及圖14),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圓心角θ2同樣可為90度。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圓心角θ1及第二圓心角θ2可依據需求進行調整。
如圖1、圖12、圖15至圖19所示,當承載板單元7容設於容置空間11,第一匹配件2及第二匹配件72組配,樞紐支承件8位於第一位置A1時,軌道T供卡勾件82容設,卡勾件82以一第一抵頂狀態S1位於中間段121,凸柱84位於導槽85的第一端851,第一卡止勾822抵靠於中間擋面1211,第二卡止勾823遠離第一擋面31,延伸板824承靠於第二弧形擋塊4的側面42,以限制卡勾件82無法沿法線方向V脫離,藉此使得樞紐支承件8與顯示器100穩固連接而互不脫離,同時,顯示器100是位於第三位置A3,於本實施例中顯示器100於第三位置A3是處於橫擺狀態(landscape)。
當樞紐支承件8處於第一位置A1,且施加一外力使承載板單元7及顯示器100相對於樞紐支承件8旋轉,卡勾件82以第一抵頂狀態S1由中間段121對應滑入第二主段123,如圖14及圖20所示,第一卡止勾822及第二卡止勾823分別於第三擋面51及側擋面1231上滑動,直到延伸板824接觸止擋壁1232,使用者隨即感受到止擋壁1232阻擋延伸板824,便可直覺性的停止施加外力,第一卡止勾822抵靠於側擋面1231,且第二卡止勾823抵靠於第三擋面51,此時顯示器100已由第三位置A3(如圖12所示的位置)移動至第四位置A4(如圖14所示的位置),於本實施例中顯示器100於第四位置A4是處於直擺狀態(portrait),亦即顯示器100由橫擺狀態旋轉了90度至直擺狀態。
當施加一外力將顯示器100由第四位置A4重新變換至第三位置A3(由如圖14所示的位置變換至如圖12所示的位置),卡勾件82將先處於第一抵頂狀態S1,此時可進一步撥動撥桿825(由如圖17所示的位置移動至如圖21所示的位置),使卡勾件82由第一抵頂狀態S1轉換至第二抵頂狀態S2,參圖21、圖22、圖23及圖24,此時第一卡止勾822遠離中間擋面1211,且第二卡止勾823接觸第一擋面31,延伸板824承靠於第三弧形擋塊5的側面52,所述彈性件83被壓縮,而同時因撥桿825帶動本體821及導槽85相對轉板81移動,使凸柱84對應滑動至位於第二端852。
承上所述,當旋轉樞紐支承件8,在樞紐支承件8旋轉的過程中,如圖25及圖26所示,卡勾件82進入第一主段122,第一卡止勾822於第二擋面41上滑動,第二卡止勾823於第一擋面31上滑動。接著,如圖27及圖28所示,當第二卡止勾823由第二擋面41滑動經過導引段1241,由於導引段1241的第二寬度W2大於第一主段122的第一寬度W1(如圖3所示)所述彈性件83的彈性力得以逐漸被釋放。如圖29所示,卡勾件82完全位於開口1242時,由於開口1242的第三寬度W3大於導引段1241的第二寬度W2,所述彈性件83的彈性力已完全被釋放,以推進卡勾件82重新轉換成為第一抵頂狀態S1,且可進一步自開放段124脫離,如圖30所示,將承載板單元7傾斜一角度便可逐漸由容置空間11移除,最後如圖2所示,將第二匹配件72脫離第一匹配件2,支撐結構200得與顯示器100分離。
於前述說明中,當樞紐支承件8相對承載板單元7於第一位置A1時,顯示器100相對支撐結構200為橫擺,而當樞紐支承件8相對承載板單元7於第二位置A2時,顯示器100相對支撐結構200為直擺,但不以此為限。
當欲重新再組合支撐結構200與顯示器100時,先將第一匹配件2及第二匹配件72組配,此時樞紐支承件8先位在第二位置A2(即圖29所示的位置)。接著再轉動樞紐支承件8,同樣地,第二卡止勾823通過開口1242並於導引段1241滑動(由圖29變換至圖27),所述彈性件83因此逐漸被壓縮,卡勾件82逐漸由第二抵頂狀態S2轉換至第一抵頂狀態S1而進入第一主段122中(如圖25所示),第一卡止勾822繼續於第二擋面41上滑動,第二卡止勾823於第一擋面31上滑動,直到卡勾件82進入中間段121時,彈性件83的彈性力被釋放,卡勾件82由第二抵頂狀態S2回到第一抵頂狀態S1 (由圖24所示的狀態回到由圖16所示的狀態),樞紐支承件8便由第二位置A2旋轉至第一位置A1(由圖29所示的狀態轉換至圖12的狀態)後,樞紐支承件8於第一位置A1可進一步放置於工作面上。
特別要說明的是,當欲將支撐結構200與顯示器100組配時,可先把顯示器100置放於工作面上,並使背殼1朝上,接下來便可很順利地操作支撐結構200進行組配;同理,若要將組配完成的顯示裝置1000進行拆解,也是同樣地將顯示器100置放於工作面,再進行對應的支撐結構200分離步驟。
上述的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創作的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創作的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創作的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的改變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屬於本創作所主張的範圍,本創作的權利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000:顯示裝置 100:顯示器 1:背殼 11:容置空間 12:弧形貫槽 121:中間段 1211:中間擋面 122:第一主段 123:第二主段 1231:側擋面 1232:止擋壁 124:開放段 1241:導引段 1242:開口 2:第一匹配件 3:第一弧形擋塊 31:第一擋面 4:第二弧形擋塊 41:第二擋面 42:側面 5:第三弧形擋塊 51:第三擋面 52:側面 200:支撐結構 7:承載板單元 71:板體 711:側緣 712:弧穿槽 72:第二匹配件 8:樞紐支承件 81:轉板 82:卡勾件 821:本體 8211:正面 8212:背面 822:第一卡止勾 823:第二卡止勾 824:延伸板 825:撥桿 83:彈性件 84:凸柱 85:導槽 851:第一端 852:第二端 A1:第一位置 A2:第二位置 A3:第三位置 A4:第四位置 S1:第一抵頂狀態 S2:第二抵頂狀態 T:軌道 V:法線方向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W3:第三寬度 θ1:第一圓心角 θ2:第二圓心角
圖1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一後視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一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顯示器由正面觀之的局部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顯示器由背面觀之的局部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支撐結構的一正面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顯示器及支撐結構的一局部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支撐結構的一局部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卡勾件的一局部放大立體示意圖; 圖9及圖10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樞紐支承件的卡勾件於不同視角之一立體示意圖; 圖11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一後視平面示意圖; 圖12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由正面觀之的一立體示意圖; 圖13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樞紐支承件於一第二位置且由背面觀之的一立體示意圖; 圖14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顯示器位於一第四位置且由正面觀之的一平面示意圖;以及 圖15為圖12的一局部放大立體示意圖; 圖16為圖12的另一局部放大平面示意圖; 圖17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顯示器的一局部放大立體示意圖; 圖18及圖19分別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卡勾件於第一抵頂狀態時於不同角度觀之的示意圖; 圖20為圖14的一局部放大平面示意圖; 圖21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顯示器的另一局部放大立體示意圖; 圖22及圖23分別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卡勾件於第二抵頂狀態時於不同角度觀之的示意圖; 圖24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卡勾件以第二抵頂狀態位於弧形貫槽的中間段的一局部放大立體示意圖; 圖25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卡勾件位於弧形貫槽的第一主段的一平面示意圖; 圖26為圖25的一局部放大平面示意圖; 圖27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卡勾件位於弧形貫槽的導引段的一平面示意圖; 圖28為圖27的一局部放大平面示意圖; 圖29為本創作顯示裝置的支撐結構於一第二位置的一正面示意圖;以及 圖30為本創作顯示器及支撐結構的另一分解立體示意圖。
100:顯示器
121:中間段
2:第一匹配件
72:第二匹配件
82:卡勾件
A1:第一位置
A3:第三位置
θ1:第一圓心角
θ2:第二圓心角

Claims (12)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一顯示器,包含: 一背殼,具有一容置空間; 一第一匹配件,設置在該背殼;以及 一支撐結構,包含: 一承載板單元,可拆裝地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並包含第二匹配件,當該承載板單元容設於該容置空間,且該第一匹配件及該第二匹配件組配時,該承載板單元與該顯示器互不旋轉; 一樞紐支承件,樞設於該承載板單元,並能相對該承載板單元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旋轉變換; 其中,當該樞紐支承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承載板單元能容設於該容置空間,或由該容置空間移除;當該第一匹配件及該第二匹配件組配,且該樞紐支承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樞紐支承件與該顯示器互不脫離,該承載板單元及該顯示器可進一步相對該樞紐支承件旋轉,使該顯示器於一第三位置及一第四位置之間變換。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器更包含一第一弧形擋塊、一第二弧形擋塊及一第三弧形擋塊,該樞紐支承件具有朝外凸伸的一卡勾件,當該承載板單元容設於該容置空間,且該第一匹配件及該第二匹配件組配時,該卡勾件容設於一軌道中。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器定義一法線方向,該背殼更具有一弧形貫槽,該第一弧形擋塊、該第二弧形擋塊、該第三弧形擋塊及該弧形貫槽共同界定該軌道,藉此共同限制該卡勾件沿該法線方向脫離。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弧形貫槽具有互相連通的一開放段、一第一主段、一中間段及一第二主段,該第一弧形擋塊鄰設於該第一主段、該中間段及該第二主段,並部分地遮蔽該第一主段、該中間段及該第二主段,該第二弧形擋塊鄰設於該第一主段,且與該第一弧形擋塊相對並部分地遮蔽該第一主段,該第二弧形擋塊與該開放段的一導引段相連接,該第三弧形擋塊疊加於該第一弧形擋塊且部分地遮蔽該第二主段。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卡勾件能相對於該弧形貫槽於一第一抵頂狀態及一第二抵頂狀態之間變換,且該卡勾件具有一本體、一延伸板、一第一卡止勾及一第二卡止勾,該延伸板角度地與該本體連接,該第一卡止勾與該第二卡止勾彼此相對,且分別由該延伸板角度地延伸而出,該第一弧形擋塊具有一第一擋面、該第二弧形擋塊具有一第二擋面,當該卡勾件位於該開放段時是處於該第一抵頂狀態,且當該第一卡止勾與該導引段接觸且於該導引段滑動至該第一主段時,該卡勾件由該第一抵頂狀態轉換至該第二抵頂狀態,該第一卡止勾抵靠於該第二擋面,該第二卡止勾抵靠於該第一擋面。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當該卡勾件以該第二抵頂狀態滑入該中間段時,該第二卡止勾抵靠於該第一擋面且該延伸板承靠於該第三弧形擋塊的一側面,該中間段具有一中間擋面,該中間擋面與該第一擋面相對,當該卡勾件於該中間段,並由該第二抵頂狀態變換為該第一抵頂狀態時,該第二卡止勾遠離該第一擋面,且該第一卡止勾抵靠於該中間擋面,該延伸板承靠於該第二弧形擋塊的一側面。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三弧形擋塊具有一第三擋面,該第二主段更具有一側擋面與該第三擋面相對,當該卡勾件以該第一抵頂狀態滑入該第二主段時,該第一卡止勾抵靠於該側擋面,且該第二卡止勾抵靠於該第三擋面。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卡勾件具有一撥桿,當該第一匹配件及該第二匹配件組配時,該撥桿穿出該承載板單元,且可被操作地使該卡勾件於該第一抵頂狀態及該第二抵頂狀態之間移動。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承載板單元更包含一板體,該第二匹配件形成於該板體之一側緣,該板體具有一弧穿槽,該卡勾件自該弧穿槽延伸而出。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樞紐支承件更具有一轉板及複數彈性件,所述彈性件連接於該本體及該轉板之間。
  11. 如請求項1-10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匹配件為一卡槽,該第二匹配件為一凸板。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共同定義一第一弧形軌跡,該第三位置與該第四位置共同定義一第二弧形軌跡,該第一弧形軌跡及該第二弧形軌跡分別對應一第一圓心角及一第二圓心角,該第一圓心角及該第二圓心角分別為90度。
TW111202481U 2021-03-29 2022-03-11 顯示裝置 TWM62915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67235P 2021-03-29 2021-03-29
US63/167235 2021-03-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9154U true TWM629154U (zh) 2022-07-01

Family

ID=80643345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2256U TWM624045U (zh) 2021-03-29 2021-10-18 支撐架
TW110212589U TWM624750U (zh) 2021-03-29 2021-10-26 顯示器支撐裝置
TW110214958U TWM624248U (zh) 2021-03-29 2021-12-15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111202481U TWM629154U (zh) 2021-03-29 2022-03-11 顯示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2256U TWM624045U (zh) 2021-03-29 2021-10-18 支撐架
TW110212589U TWM624750U (zh) 2021-03-29 2021-10-26 顯示器支撐裝置
TW110214958U TWM624248U (zh) 2021-03-29 2021-12-15 可攜式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97063B2 (zh)
CN (4) CN216344890U (zh)
TW (4) TWM62404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1698B (zh) * 2022-05-31 2024-02-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TWI804407B (zh) * 2022-08-05 2023-06-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96692B2 (en) * 2002-09-30 2007-03-2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put device provided with windable display and foldable keyboard, and personal computer provided with the input device
TWI528883B (zh) * 2012-08-13 2016-04-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腦
US9507388B1 (en) * 2015-10-02 2016-11-29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hinge and flexible cover
US9874906B1 (en) * 2016-12-09 2018-01-23 First Dome Corporation Bendable display apparatus and supporting device
TWI660260B (zh) * 2017-10-13 2019-05-2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軟性顯示設備及支撐裝置
TWI736266B (zh) * 2019-05-20 2021-08-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撓式電子裝置
TWI695666B (zh) * 2019-07-09 2020-06-0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樞轉機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TWM592109U (zh) * 2019-12-26 2020-03-1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電腦
TWI746223B (zh) * 2020-10-22 2021-11-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具多螢幕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EP4194995A4 (en) * 2020-11-06 2024-01-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LEXIBLE DISPLAY
TWI756123B (zh) * 2021-05-03 2022-02-2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外掛式顯示器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13581U (zh) 2022-06-24
CN216527819U (zh) 2022-05-13
US20220308641A1 (en) 2022-09-29
TWM624045U (zh) 2022-03-01
TWM624750U (zh) 2022-03-21
CN216344890U (zh) 2022-04-19
US11797063B2 (en) 2023-10-24
CN216079025U (zh) 2022-03-18
TWM624248U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629154U (zh) 顯示裝置
EP1628191B1 (en) Portable Computer
US9983638B2 (en) Dual-part hinge assembly
EP2987049B1 (en) Dual-part hinge assembly
US9769293B2 (en) Slider cover for computing device
US7221562B2 (en) Portable computer
TWI435007B (zh) 雙軸式樞轉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US20190113954A1 (en) Engaging mechanism, transmission dock equipped with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TWI698734B (zh) 電子裝置
KR20020029616A (ko) 정보처리기기의 영상 유닛 각도 자동조절장치
JP2005085260A (ja) 電子機器
US10487977B2 (en) Support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01142564A (ja) 情報機器
US9298271B2 (en) Moun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201507575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EP3028115A1 (en) Adjustable display housing assembly
TWI548969B (zh) 電子裝置
TWM547691U (zh) 平板電腦基座
TWM626453U (zh) 顯示裝置
US901971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686261B2 (en) Supporting bracket assembly
US6297947B1 (en) External hinge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cover
GB2424446A (en) Bidirectional latching device for portable computer
JP279557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TWM626188U (zh) 顯示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