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5984U - 墊體 - Google Patents

墊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5984U
TWM625984U TW110214375U TW110214375U TWM625984U TW M625984 U TWM625984 U TW M625984U TW 110214375 U TW110214375 U TW 110214375U TW 110214375 U TW110214375 U TW 110214375U TW M625984 U TWM625984 U TW M62598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rface layer
bottom layer
fabric
conve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4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恩瑀
Original Assignee
張恩瑀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張恩瑀 filed Critical 張恩瑀
Priority to TW110214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5984U/zh
Publication of TWM625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5984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墊體,其主要包括:一表層、一底層及一對流層,該表層為具有複數蜂巢式網孔之布料,該底層為一透氣布料,該對流層固設於該表層與該底層之間,且該對流層為為複數呈X型交錯排列之支撐纖維所形成之立體織物,各該支撐纖維間形成複數對流間隙,當墊體之表層吸收人體熱度後,會與各該對流間隙內的空氣進行熱交換,而達到降溫的效果,且該對流層以其材質彈性形成對人體的支撐,進而提升使用之舒適性。

Description

墊體
本創作係與墊體有關,尤指能提升舒適性及透氣性之結構者。
按,為了提升座椅或床鋪的舒適性,一般都會於座椅或床架的表面鋪設一墊體,而該墊體也會因季節、體感而在材質上有所不同。
在夏季人體因體溫隨之升高,通常會選擇以竹片材質製成的墊體或者是內部裝有液體的水墊,來讓身體有較涼爽之乘座感受,然而竹片製之墊體透氣性差且柔軟度低,久坐易感不適;而水墊的原理就是採用高吸水性高分子冷卻凝膠來快速將身體的熱量轉移到水墊上,但隨著使用時間拉長,體溫與冷卻凝膠達到一個平衡後,就會影響物理散熱的目的,且日經久用原本該被密封在水墊當中的冷卻凝膠就會有漏液的現象。
另外亦有一種記憶棉坐墊,其係以人工化學發泡的矽膠泡棉,特性是能提供良好的舒適度與支撐性,但其包覆性強,容易有聚熱的感覺,必須搭配空調來散熱,或是在外部包覆具涼感的套件來達到降溫的效果。是以,如何改善此類墊體的舒適度 及透氣性,乃是是相關業者的一重要課題。
因此,為改善上述缺點,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墊體,其主要包括:一表層為具有複數蜂巢式網孔之布料;一底層間隔設於該表層的下方,該底層為一透氣布料;以及一對流層,為複數呈X型交錯排列之支撐纖維所形成之立體織物,且各該支撐纖維之間形成複數對流間隙,該對流層設於該表層與該底層之間,且該支撐纖維的兩端分別與該表層、該底層交織結合。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蓄熱層設於該表層或該底層,其為含有石墨烯原料或是具遠紅外線原料之布料。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蓄熱層以點貼方式設於該表層或該底層。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涼感層設於該表層或該底層,該涼感層為涼感紗製成之面料。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涼感層以點貼方式設於該表層或該底層。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支撐纖維係採一體成型交叉編織法交織於該表層及該底層。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支撐纖維為壓出成型之聚酯纖維。
藉由該對流層的設置,讓人體的熱氣由該表層之各該網孔被帶入該對流層內,而與對流間隙內的空氣形成熱交換, 並將熱氣由該底層排出。
(1):墊體
(2):表層
(21):網孔
(3):底層
(31):透氣孔
(4):對流層
(41):支撐纖維
(42):對流間隙
(5):功能性面料層
圖1:係本創作之立體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之分解示意圖;
圖3:係本創作之剖面示意圖;
圖4:係本創作之實施例分解示意圖;
圖5:係本創作之實施例剖面示意圖;
圖6:係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剖面示意圖。
請參圖1至圖3所示,係本創作一種墊體(1)之一較佳實施例,其主要包括:一表層(2)、一底層(3)以及一對流層(4),其中
該表層(2)為具有複數蜂巢式網孔(21)之布料,本創作不限制各該網孔(21)之形狀,圖式係以橢圓孔為例作說明,本創作亦不限制該表層(2)布料之種類,主要係以透氣性佳、觸感舒適為宜。
該底層(3)間隔設於該表層(2)的下方,該底層(3)為一透氣布料,其係採蜂巢式織法,主要是將紗線以預設間距縱橫交織而成,而使得該底層(3)形成有如蜂巢般之格狀透氣孔(31),本創作不限制各該透氣孔(31)之形狀,圖式係以多邊形為例作說明。
該對流層(4)設於該表層(2)與該底層(3)之間,其為複 數呈X型交錯排列之支撐纖維(41)所形成之立體織物,且各該支撐纖維(41)之間形成複數對流間隙(42),在本實施例中,該支撐纖維(41)為壓出成型之聚酯纖維,各該支撐纖維(41)係採一體成型交叉編織法交織於該表層(2)及該底層(3)之間,而讓該表層(2)與該底層(3)之間形成支撐與緩衝,也就是說,各該支撐纖維(41)為一體延伸相連,以機器交織成X型於該表層(2)與底層(3)之間。
續請配合參閱圖3,其顯示為該墊體(1)之剖面圖以及空氣對流之示意圖。當人體施壓於該表層(2)時,該對流層(4)之各該支撐纖維(41)會以其材質彈性形成緩衝,因此,人體在坐下或躺下時會有如軟墊般的感受,並且可以緩和久坐、久躺帶來的不適感,還可以讓骨盆或脊椎得到良好的支撐,提升使用者之舒適性。
呈上所述,而空氣會由該對流層(4)的周圍進入各該對流間隙(42)內,使得在該表層(2)與人體接觸後,人體產生之熱氣與各該對流間隙(42)內之空氣形成溫度差,進而人體的熱氣隨著該對流層(4)周圍空氣的流動,由各該網孔(21)被帶入各該對流間隙(42),並由該底層(3)的各該透氣孔(31)排出,同時人體的熱氣也會在流動的過程與各該對流間隙(42)的空氣進行熱交換,而達到降溫的效果,提升本創作之散熱性。其中,圖3的空心箭頭代表進入對流層(4)的空氣,實心箭頭代表人體的熱氣,點狀箭頭代表熱交換後由該底層(3)排出的空氣。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本創作之各該支撐纖維本身具可撓性,因此可收折縮小收藏體積。
續請配合參閱圖4與圖5,其顯示為本創作之另一實 施例,在本實施例中,該表層(2)的上方或是該底層(3)的下方更設有一功能性面料層(5),圖式係以設於該表層(2)的上方為例作說明,該功能性面料層(5)以點貼方式固定於該表層(2)的上方,亦可以其他固定方式,例如:黏合、車縫、扣合…等;而該功能性面料層(5)可為蓄熱層,該蓄熱層為含有石墨烯原料或是具遠紅外線原料之布料,例如:鍺、鈦等,其可藉由石墨烯優越的導熱性,將身體較高體溫的部分傳導致較低體溫的部分,體溫可以因此達到平衡穩定。
再者,該功能性面料層(5)亦可為涼感層,該涼感層為涼感紗製成之面料,其主要係於紗線的製造過程中添加一涼感材料製得。當外界環境的溫度低於皮膚時,涼感材料可通過溫度差引起的熱傳遞現象,將皮膚產生的熱能快速逸散至外界環境中,因此,皮膚接觸涼感紗時可具有冰涼的觸感。
配合參閱圖6所示,為使得本創作提升實用性,可於該表層(2)及該底層(3)各別設置一功能性面料層(5),而各該功能性面料層(5)分別為蓄熱層及涼感層,藉此讓使用者可依據需求自行將本創作擇面使用。
綜上所述,本創作利用該對流層(4)形成的各該對流間隙(41),來讓空氣由該對流層(4)周圍進入,由該底層(3)排出的流動路徑,而帶動該表層(2)的熱氣進行熱交換及排出,進而解決先前技術之問題。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侷限本創作之特徵,舉凡利用本創作相關之技術手段、創設原理之再創作,仍屬本創作的創作範疇,因此本創作圖式及說明書所述之陳述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圍下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涵蓋於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方為合理。
(1):墊體
(2):表層
(21):網孔
(3):底層
(4):對流層
(41):支撐纖維
(42):對流間隙

Claims (7)

  1. 一種墊體,其主要包括:
    一表層,為具有複數蜂巢式網孔之布料;
    一底層,間隔設於該表層的下方,該底層為一透氣布料;以及
    一對流層,為複數呈X型交錯排列之支撐纖維所形成之立體織物,且各該支撐纖維之間形成複數對流間隙,該對流層設於該表層與該底層之間,且各該支撐纖維的兩端分別與該表層、該底層交織結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墊體,其中更包括一蓄熱層設於該表層或該底層,其為含有石墨烯原料或是具遠紅外線原料之布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墊體,其中該蓄熱層以點貼方式設於該表層或該底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墊體,其中更包括一涼感層設於該表層或該底層,該涼感層為涼感紗製成之面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墊體,其中該涼感層以點貼方式設於該表層或該底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墊體,其中各該支撐纖維係採一體成型交叉編織法交織於該表層及該底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墊體,其中該支撐纖維為壓出成型之聚酯纖維。
TW110214375U 2021-12-02 2021-12-02 墊體 TWM625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4375U TWM625984U (zh) 2021-12-02 2021-12-02 墊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4375U TWM625984U (zh) 2021-12-02 2021-12-02 墊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5984U true TWM625984U (zh) 2022-04-21

Family

ID=82198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4375U TWM625984U (zh) 2021-12-02 2021-12-02 墊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59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40042U (en) Structure of soft mattress
JP6175188B2 (ja) 人体重力集散バランスマットレス
TWM495137U (zh) 多重彈性之透氣墊體
KR100870535B1 (ko) 탄성체를 이용한 쿠셔닝 유니트 및 그 제작방법, 그리고이를 이용한 매트리스, 방석, 베개, 쿠션
TWM625984U (zh) 墊體
KR20220059988A (ko) 통기성과 편안함을 개선시킨 매트리스 토퍼
CN213345025U (zh) 一种复合理疗床垫
CN109924756A (zh) 气垫
TWM642767U (zh) 透氣泡棉結構及透氣枕
CN206518369U (zh) 支撑垫结构
CN201205122Y (zh) 透气散热垫
AU2007100311A4 (en) Mattress
CN202009895U (zh) 天然乳胶温水床垫
CN218942688U (zh) 一种软硬可调节床垫
CN205522736U (zh) 一种记忆复合海绵
CN210870714U (zh) 一种婴童用多功能床垫
CN213640414U (zh) 一种磁疗颈枕
CN219047898U (zh) 一种舒适耐磨的透气沙发
CN211892242U (zh) 一种透气吸汗的牛奶丝面料
CN220089057U (zh) 一种分段式床垫
CN210354051U (zh) 一种分离式婴幼儿床垫
CN218978466U (zh) 具有双面水平分段支撑结构的床垫
CN212912493U (zh) 一种透气坐垫
CN217658971U (zh) 一种分区床垫及床
CN211795679U (zh) 一种气凝胶加热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