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5139U - 透明口罩 - Google Patents

透明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5139U
TWM625139U TW110213498U TW110213498U TWM625139U TW M625139 U TWM625139 U TW M625139U TW 110213498 U TW110213498 U TW 110213498U TW 110213498 U TW110213498 U TW 110213498U TW M625139 U TWM625139 U TW M62513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mask
transparent mask
transparen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3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鄭永柱
鄭乾鋒
鄭羽良
Original Assignee
華新醫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新醫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新醫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13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5139U/zh
Publication of TWM625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5139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種透明口罩,包括:一罩體,係由相疊接之一外層、至少一中層及一內層所構成,並設有一開孔;一透明膠片,連接該罩體並對應該開孔設置;一防漏鼻墊,位於該外層與該內層之間,並於該內層形成有一凸部;以及一帶體組,連接於該罩體兩側。藉此,配戴者之唇形及臉部表情能被看見,說話或做運動時透明膠片不產生霧化。本創作可協助聽損者、自閉症者或需藉唇語或臉部表情溝通之人士辨識嘴型,進而掌握口語溝通。另產線可全自動化,大量生產,製程良率高、成本低。

Description

透明口罩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口罩,特別是指一種透明口罩。
2020年元月亞洲爆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快速蔓延全球,更嚴重威脅世人健康與生命,且WHO證實該病毒已藉由空氣中的氣溶膠快速傳播全球,至2021年9月30日統計全球已有近二億四千萬人確診,並超過四百七十萬人死亡,情況非常嚴重,隨著疫情持續升溫、流感化並進入全球大流行,未來病例數、死亡人數和受感染的國家恐持續攀升。
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疫情迄2021年9月30日仍未受到完全控制,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要求民眾出入八大類場所,如大眾運輸站、醫療照護機構、市集賣場、展演競賽場所、教育學習場所、宗教場所、娛樂場所和大型活動等,須遵守配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等相關規定,配戴口罩顯然已成為全民運動及預防新冠肺炎最基本的方法。
人人配戴口罩隔絕病毒是現今最常見也再自然不過的事了,但對於需要靠唇語或臉部表情溝通的人士,口罩卻成了他們與人之間溝通的障礙。聽障者隔著口罩看不見嘴型,無法讀唇,造成溝通和學習的困難。對於服務業、餐飲業、彩妝業、口譯和手語人員、節目主持人、特教老師、兒童保育員、演藝人員等,配戴口罩確實也造成不少溝通障礙與不便。
疫情期間配戴口罩雖可阻隔病毒,卻也讓聽損朋友們無法辨識嘴型溝通,透明口罩可以協助聽損者溝通辨識嘴型,進而掌握口語溝通。協助弱勢族群是高度文明國家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可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創作,乃為本案創作人所亟欲解決的一大課題。
本創作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透明口罩,通過罩體設有透明膠片,配戴者之唇形及臉部表情能被看見,可協助聽障者辨識嘴型,進而掌握口語溝通。
本創作的目的之二在於提供一種透明口罩,透明膠片包含防霧膜或防霧塗層,呼吸時膠片不易起霧,說話及表情清晰可見,讓溝通順暢無阻礙。
本創作的目的之三在於提供一種透明口罩,通過罩體內層形成有凸部,能順沿鼻樑和顴骨曲線緊密服貼,有效填補口罩與鼻部之間的空隙,大幅增加鼻部密合度,提高口罩安全性。
本創作的目的之四在於提供一種透明口罩,藉由設有上、下固接部,配戴時可縮小罩體之開口,以提升口罩內部空間,使配戴舒適不貼口鼻、不沾唇印,且口罩密合度更高,能有效阻隔病菌及抗阻PM2.5。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透明口罩,包括有一罩體,係由相疊接之一外層、至少一中層及一內層所構成,並設有一開孔;一透明膠片,連接該罩體並對應該開孔設置;一防漏鼻墊,位於該外層與該內層之間,並於該內層形成有一凸部;以及一帶體組,連接於該罩體兩側。
較佳地,其中該防漏鼻墊包含一彈性體以及一鼻樑條,該凸部由該彈性體支撐該內層形成。
較佳地,其中該罩體包含一上折部、一本體部以及一下折部,該開孔形成於該本體部。
較佳地,其更包括一上固接部及一下固接部,該上固接部連接該上折部與該本體部,該下固接部連接該下折部與該本體部並與該上固接部之一端相接。
較佳地,其中該罩體之兩端反折並形成有一對反折部,該帶體組包含一頭掛帶,穿接於該對反折部。
較佳地,其中該罩體具有摺疊的一第一皺褶及一第二皺褶,該開孔形成於該第二皺褶。
較佳地,其更包括一對氣密片,分別連接該罩體兩側,並以其側邊一側及上下兩端固接於該罩體上。
較佳地,其中該罩體包含折疊之一左半部及一右半部,該開孔形成於該左半部及該右半部上。
較佳地,其中該透明膠片包含一防霧膜或一防霧塗層。
較佳地,其更包括一掛帶固定片,供該帶體組連接。
另外,本創作更具有以下之特點及功效:
(1) 既能遮住口鼻又能看出表情,說話及做運動透明膠片也不產生霧化。
(2) 透明膠片採用超音波熔接技術,防水防漏氣,確保氣密安全。
(3) 內置可彎折防漏鼻墊,能有效改善口罩密合度,並能阻擋霧氣上升,避免眼鏡起霧,穿戴更加舒適。
(4) 罩體裝設有呼氣閥,以排出口罩內部濕氣、熱氣,減少悶熱感,並能大幅降低呼氣抗阻,保持呼吸順暢。
(5) 搭配掛帶固定片使用,耳掛變頭掛,配戴舒適,大幅提高口罩密合度。
(6) 超立體結構,配戴舒適好呼吸,且方便說話、使口紅不易沾粘脫妝。
(7) 產線全自動化,實現大量生產。
(8) 可造福聽損者、自閉症者或需藉唇語或臉部表情溝通人員,特別適合特教老師、表演或演藝人員、領位人員、售票員及導覽人員、解說員等配戴使用。
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和技術內容,配合圖式說明如下,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創作。
請參閱圖1A〜圖1B及圖2〜圖4,本創作所提供之一種透明口罩,包括有罩體(10)、透明膠片(20)、防漏鼻墊(30)及帶體組(40),說明如下:
罩體(10),具有一體成型之上折部(11)、本體部(13)及下折部(15),上折部(11)或/及下折部(15)可折疊於本體部(13),其中本體部(13)設有開孔(12)。如圖2所示,罩體(10)包含有相疊接之外層(101)、至少一中層(103)以及內層(105)。其中,外層(101)可為撥水不織布,防止水份滲入;中層(103)可為單層或雙層靜電高密度濾菌不織布,能有效阻隔粉塵、病菌及塵霾PM2.5等;內層(105)可為親水超細複合纖維不織布,柔軟舒適,可有效吸收水氣。
透明膠片(20),連接罩體(10)並對應開孔(12)設置,透明膠片(20)可由聚碳酸酯或聚合物納米薄膜製成,包含有防霧膜或防霧塗層,具防水防霧特質。所述透明膠片(20)與罩體(10)之連接方式,可採用例如超音波熔接,經熔接後以產生固接段(14),固接段(14)沿透明膠片(20)之周緣與罩體(10)固接,經固接後無間隙產生,確保氣密安全。
防漏鼻墊(30),設於罩體(10)之上折部(11)且位於外層(101)與內層(105)之間。較佳地,防漏鼻墊(30)係位於外層(101)與中層(103)之間 (如圖4所示),並於中層(103)及內層(105)形成有凸部(19)。其中,防漏鼻墊(30)係由塑膠件(331)及其包覆鐵線(333)所構成,鐵線(333)可為鍍鋅雙鐵線。
帶體組(40),連接至罩體(10)兩側。帶體組(40)包含二掛帶(41),分別連接於罩體(10)兩側端,每一掛帶(41)係以一端固接於罩體(10)之上側端,另一端則固接於罩體(10)之下側端。所述掛帶(41)可為耳掛帶、頭掛帶或綁帶,其中耳掛帶、頭掛帶可由鬆緊帶製成。
本創作更包括有熔接部(17),沿凸部(19)、防漏鼻墊(30)周圍之上折部(11)固接。熔接部(17)係將外層(101)、中層(103)及內層(105)予以固接,並使防漏鼻墊(30)定位於上折部(11)內。熔接部(17)於固接前,係將防漏鼻墊(30)連同上折部(11)一同壓入模槽內再固接成型,以在上折部(11)的內側面形成有凸部(19)。
本創作更可包括有泡棉,呈長條狀,係對應防漏鼻墊(30)設置並貼接於內層(105)。本泡棉可為例如PU泡棉、矽膠泡棉、橡膠泡棉、過濾泡綿、惰性泡棉、膠片或氣囊等,且其斷面可呈圓形、橢圓形、矩形、三角形、多邊形或其近似形狀。
配戴本創作時,如圖5所示,用戶打開上、下折部(11、15),將罩體(10)覆蓋口鼻及下巴(防漏鼻墊(30)請朝上方),再戴上兩掛帶(41)於耳部,適當調整口罩位置與壓牢防漏鼻墊(30),使口罩周緣密合並服貼臉形,即配戴完成。藉此,配戴者說話時之唇形及臉部表情,通過透明膠片(20)能被看見,可協助聽障者辨識嘴型,進而掌握口語溝通。本創作可造福聽損者、自閉症者或需藉唇語或臉部表情溝通人員,特別適合特教老師、表演或演藝人員、領位人員、售票員及導覽人員、解說員等配戴使用。
此外,通過凸部(19)形成於罩體(10)之上折部(11)內側面(即內層105),可順沿鼻樑和顴骨曲線緊密服貼,有效填補口罩與鼻部之間的空隙,大幅增加鼻部密合度,提高口罩安全性。再者,凸部(19)可阻擋呼出之霧氣向上竄升,防止眼鏡起霧。
另外,通過設有上固接部(16)及下固接部(18),且下固接部(18)與上固接部(16)之一端相接,配戴時可縮小罩體(10)之開口,以提升口罩內部空間,使配戴舒適不貼口鼻、不沾唇印,保持呼吸順暢,且口罩密合度更高,能有效阻隔病菌及抗阻PM2.5。
惟需注意的是,本創作透明口罩可同美規N95、N99及N100或歐規FFP1/FFP2/FFP3、KN95或KF94等系列或其以上的防護口罩,適合在病菌、塵霾及高汙染等環境下使用。
請參閱圖6,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更包括有呼氣閥(50),裝設於罩體(10)上。較佳地,其係裝設於本體部(13)之一側,此外亦可裝設於上折部(11)或下折部(15)。藉此,以排出口罩內部的濕氣、熱氣,減少悶熱感,大幅降低呼氣抗阻,保持呼吸順暢。
請參閱圖7,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其更包括有另一防漏鼻墊(30'),係設於罩體(10)之下折部(15),並於其內側面形成有凸部(19)。藉此,凸部(19)可順沿下巴曲線緊密服貼,有效填補口罩與下巴之間的空隙,提高口罩下巴密合度。
請參閱圖8,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其中防漏鼻墊(30)包含彈性體(31)及鼻樑條(33),彈性體(31)可為各種泡棉例如PU泡棉、矽膠泡棉、橡膠泡棉、過濾泡綿、惰性泡棉、膠片或氣囊等,且其斷面可呈圓形、橢圓形、矩形、三角形、多邊形或其近似形狀。鼻樑條(33)貼合於彈性體(31)一側,鼻樑條(33)係由塑膠件(331)及其包覆鐵線(333)所構成,鐵線(333)可為鍍鋅雙鐵線。所述防漏鼻墊(30)係配置於外層(101)與中層(103)之間,並在中層(103)與內層(105)形成有凸部(19),凸部(19)係由彈性體(31)支撐中層(103)及內層(105)形成。藉此,凸部(19)能順沿鼻樑和顴骨曲線緊密服貼,有效填補口罩與鼻部之間的空隙,大幅增加鼻部密合度,提高口罩安全性。
請參閱圖9,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更包括有掛帶固定片(60),供帶體組(40)附掛連接。掛帶固定片(60)具有沿中心朝兩端分別設置的多對掛孔(61)及掛部(63),掛帶(41)可掛於該對掛孔(61)或掛部(63)。其由耳掛變成頭掛式,可增加配戴舒適度,另可通過調節掛帶(41)鬆緊度以提高口罩密合度。
請參閱圖10,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其中帶體組(40)包含二頭帶(43),呈扁平狀(或圓形),頭帶(43)的一端係固定於罩體(10)一側,另一端固定於罩體(10)的另一側。頭帶(43)可採用最質優橡膠(如特多龍、天然橡膠絲),不但抗化學物,無刺激性且不會引起汗疹和皮膚過敏。其寬度可為4mm ~ 8mm,以增加配戴時的舒適度與穩定性。
請參閱圖11,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其中罩體(10)的兩端反折並形成有一對反折部(80),且帶體組(40)包含有一頭掛帶(45),呈扁平狀且穿接於該對反折部(80)。頭掛帶(45)可採用最質優橡膠(如特多龍、天然橡膠絲),不但抗化學物,無刺激性且不會引起汗疹和皮膚過敏。其寬度可為4mm ~ 8mm,以增加配戴時的舒適度與穩定性。
配戴本創作圖11時,可如圖12所示,首先將頭掛帶(45)置於上下外側,雙手打開罩體(10),先將下側頭掛帶(45)拉至頭後方,再將防漏鼻墊(30)對準鼻部再蓋住口鼻,另一側罩住下巴後,再用單手將上側頭掛帶(45)拉到頭後方固定,接著用手壓緊防漏鼻墊(30)與適當調整口罩位置,確保與臉鼻密合,即配戴完成。藉此,可由耳掛變成頭掛式,以增加配戴舒適度,大幅提高口罩密合度。
請參閱圖13A及圖13B,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其中上固接部(16)及下固接部(18)係由多數個呈條狀的熔接(或呈矩形的熔接)所構成,這些呈條狀熔接可排列成直線、弧線或曲線。藉此,配戴時可縮小罩體(10)之開口,以提升口罩內部空間,使配戴舒適不貼口鼻、不沾嘴唇,且口罩具有更高密合度,能有效阻隔病菌及抗阻PM2.5。
請參閱圖14A及圖14B,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其中罩體(10)呈平面型,且具有摺疊的第一皺褶(107)及第二皺褶(109),開孔(12)形成於第二皺褶(109),透明膠片(20)則對應開孔(12)連接。藉此,配戴者說話時之唇形及臉部表情,通過透明膠片(20)能被看見,可協助聽障者辨識嘴型,進而掌握口語溝通。本創作可造福聽損者、自閉症者或需藉唇語或臉部表情溝通人員,特別適合特教老師、表演或演藝人員、領位人員、售票員及導覽人員、解說員等配戴使用。
請參閱圖15及圖16,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更包括有一對氣密片(70),分別連接罩體(10)兩側,並以其側邊一側及上下兩端固接於罩體(10)上,形成有如袋型結構。氣密片(70)可為單層或多層結構。藉此,配戴本創作時,氣密片(70)沿臉部之兩側緊貼,有效密合臉部、防止漏氣,大幅提昇口罩密合度。另具有結構簡單、製程良率高及成本低等特色。
請參閱圖17A及圖17B,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其中罩體(10)包含可折疊之左半部(106)及右半部(108),有如蚌型結構,而開孔(12)形成於左半部(106)及右半部(108)上,透明膠片(20)則對應開孔(12)連接。藉此,打開配戴時,可密合臉形增加口罩密合度,脫下不戴時,便於摺疊收納及攜帶,亦具有相同於上述之功能及功效。
請參閱圖18,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其中罩體(10)具有二熔接痕(90),分別位於透明膠片(20)的上下方,並熔接於左半部(106)及右半部(108)折疊之一側。藉此,打開配戴時,可密合臉形增加口罩密合度,脫下不戴時,便於摺疊收納及攜帶,亦具有相同於上述之功能及功效。
綜上所述,本創作相較於先前技術具有以下功效:配戴者之唇形及臉部表情通過透明膠片(20)能被看見,可協助聽障者辨識嘴型,進而掌握口語溝通。且透明膠片(20)包含防霧膜或防霧塗層,呼吸時膠片不易起霧,說話及表情清晰可見,讓溝通順暢無阻礙。又口罩配戴舒適、密合度高,能有效阻隔病菌及抗阻PM2.5。
此外,本創作還具有其它功效:說話及做運動時,透明膠片(20)不產生霧化。罩體(10)與透明膠片(20)採用超音波熔接技術,防水防漏氣,確保氣密安全。可彎折防漏鼻墊(30),能有效改善口罩密合度,並能阻擋霧氣上升,避免眼鏡起霧。搭配掛帶固定片(60)使用,可由耳掛變頭掛,配戴舒適,大幅提高口罩密合度。產線可全自動化,以實現大量生產。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創作之專利範圍,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均理同包含於本創作之權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10):罩體 (11):上折部 (13):本體部 (15):下折部 (12):開孔 (14):固接段 (101):外層 (103):中層 (105):內層 (107):第一皺褶 (109):第二皺褶 (106):左半部 (108):右半部 (16):上固接部 (17):熔接部 (18):下固接部 (19):凸部 (20):透明膠片 (30,30'):防漏鼻墊 (31):彈性體 (33):鼻樑條 (331):塑膠件 (333):鐵線 (40):帶體組 (41):掛帶 (43):頭帶 (45):頭掛帶 (50):呼氣閥 (60):掛帶固定片 (61):掛孔 (63):掛部 (70):氣密片 (80):反折部 (90):熔接痕
圖1A 為本創作透明口罩的前視圖。 圖1B 為本創作透明口罩的後視圖。 圖2 為圖1B中A-A剖視圖。 圖3 為本創作之立體展開示意圖。 圖4 為圖3中B-B剖視圖。 圖5 為用戶配戴本創作的示意圖。 圖6 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圖(罩體設有呼氣閥)。 圖7 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圖(下折部設有防漏鼻墊)。 圖8 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圖(內層與中層形成有凸部)。 圖9 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圖(用戶頭戴掛帶固定片)。 圖10 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圖(帶體組包含二頭帶)。 圖11 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圖(帶體組包含一頭掛帶)。 圖12 為用戶配戴圖11的示意圖。 圖13A 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圖(上、下固接部由矩形熔接構成) 圖13B 為圖13A的後視圖。 圖14A 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圖(罩體為平面型) 圖14B 為圖14A的後視圖。 圖15 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圖(罩體兩側設有氣密片)。 圖16 為圖15中C-C剖視圖。 圖17A 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圖(罩體為蚌型) 圖17B 為圖17A展開之前視圖。 圖18 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圖(罩體為蚌型)
(10):罩體
(101):外層
(12):開孔
(13):本體部
(14):固接段
(16):上固接部
(18):下固接部
(20):透明膠片
(40):帶體組
(41):掛帶

Claims (10)

  1. 一種透明口罩,包括:一罩體,係由相疊接之一外層、至少一中層及一內層所構成,並設有一開孔;一透明膠片,連接該罩體並對應該開孔設置;一防漏鼻墊,位於該外層與該內層之間,並於該內層形成有一凸部;以及一帶體組,連接於該罩體兩側。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明口罩,該防漏鼻墊包含一彈性體以及一鼻樑條,該凸部由該彈性體支撐該內層形成。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明口罩,其中該罩體包含一上折部、一本體部以及一下折部,該開孔形成於該本體部。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透明口罩,更包括一上固接部及一下固接部,該上固接部連接該上折部與該本體部,該下固接部連接該下折部與該本體部並與該上固接部之一端相接。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透明口罩,其中該罩體之兩端反折並形成有一對反折部,該帶體組包含一頭掛帶,穿接於該對反折部。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明口罩,其中該罩體具有摺疊的一第一皺褶及一第二皺褶,該開孔形成於該第二皺褶。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透明口罩,更包括一對氣密片,分別連接該罩體兩側,並以其側邊一側及上下兩端固接於該罩體上。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明口罩,其中該罩體包含折疊之一左半部及一右半部,該開孔形成於該左半部及該右半部上。
  9. 如請求項1、2、3、4、5、6、7或8所述之透明口罩,其中該透明膠片包含一防霧膜或一防霧塗層。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透明口罩,其更包括一掛帶固定片,供該帶體組連接。
TW110213498U 2021-11-16 2021-11-16 透明口罩 TWM625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3498U TWM625139U (zh) 2021-11-16 2021-11-16 透明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3498U TWM625139U (zh) 2021-11-16 2021-11-16 透明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5139U true TWM625139U (zh) 2022-04-01

Family

ID=82197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3498U TWM625139U (zh) 2021-11-16 2021-11-16 透明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51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68947A1 (zh) 具吸食吹哨多功能防护口罩
CN206062218U (zh) 一种可变平面‑腔式医用防护口罩
US20220007755A1 (en) Transparent and multi-faceted face mask
TWM579045U (zh) Multi-function protective mask with smoking whistle
CN109105981A (zh) 一种面罩
CN106310555A (zh) 一种可变平面‑腔式医用防护口罩
CN111513397A (zh) 一种硅胶口罩
KR20210011129A (ko) 김서림 방지 마스크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10960531U (zh) 呼吸双通道防雾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护口罩
CN211747142U (zh) 一种防眼镜起雾的口罩
KR20200056362A (ko) 안경 김 서림 방지 마스크
CN204543321U (zh) 自粘式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TWM625139U (zh) 透明口罩
WO2022083500A1 (zh) 贴鼻式分区口罩
JP2011030884A (ja) 透明部付きマスク
CN212308688U (zh) 一种防护型口鼻分离式口罩
CN216796560U (zh) 透明口罩
CN109691709A (zh) 一种具有呼吸阀的口罩及其使用方法
CN111602916A (zh) 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防护头罩
CN206284439U (zh) 防尘防起雾立体口罩
JP3231541U (ja) 簡易組立フェイスシールド
CN206909774U (zh) 一种新型鼻罩
CN219069538U (zh) 儿童防疫面罩
TWM637791U (zh) 兒童防疫面罩
CN212260620U (zh) 一体式医用防护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