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3885U - 緊固組件與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緊固組件與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3885U
TWM623885U TW110208895U TW110208895U TWM623885U TW M623885 U TWM623885 U TW M623885U TW 110208895 U TW110208895 U TW 110208895U TW 110208895 U TW110208895 U TW 110208895U TW M623885 U TWM623885 U TW M62388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butment
abutting
locking
accessory
oper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8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啟倫
高銘智
Original Assignee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8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3885U/zh
Priority to CN202122092439.XU priority patent/CN216241730U/zh
Publication of TWM623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3885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一種緊固組件包括一固定件、一鎖附件、一操作件及一扭力限制機構,鎖附件可轉動地設置於固定件,操作件可轉動地套設於鎖附件,扭力限制機構包括一第一抵頂部及一第二抵頂部,第一抵頂部與第二抵頂部分別連接於鎖附件與操作件,且於操作件帶動鎖附件沿一鎖附方向轉動時,第一抵頂部與第二抵頂部之一受第一抵頂部與第二抵頂部之另一推抵而沿固定件之徑向位移。

Description

緊固組件與電子裝置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緊固組件與電子裝置,特別是一種具有扭力限制機構的緊固組件與電子裝置。
隨著電腦科技的發展與相關知識的傳播,個人電腦與伺服器越來越普及,且越來越多人願意且期望能自行採購零件來組裝或擴充電腦或伺服器。為此需求,目前大部分市售電腦電路板與機箱、機箱與蓋板或是塑膠板與鐵板等二組合構件均為可拆卸式設計,讓使用者能自行拆卸以進行各種裝置與擴充模組的組裝或替換。
通常,為提升便利性,二組合構件通常都採用手轉螺絲來固定,以讓使用者能以免工具的方式進行拆裝。但,傳統的手轉螺絲的使用其實會產生一些缺點。詳細來說,以手動方式鎖付手轉螺絲時, 使用者難以控制其鎖附扭力。若手轉螺絲係應用於鎖附電路板等組合構件,則過大的鎖附扭力會破壞電路板或迫使手轉螺絲從電路板脫落。因此,如何避免手轉螺絲在鎖附時破壞組合構件,或是從組合構件脫落,則為研發人員應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新型在於提供一種緊固組件與電子裝置,藉以避免手轉螺絲在鎖附時破壞組合構件,或是從組合構件脫落。
本新型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緊固組件包括一固定件、一鎖附件、一操作件及一扭力限制機構,鎖附件可轉動地設置於固定件,操作件可轉動地套設於鎖附件,扭力限制機構包括一第一抵頂部及一第二抵頂部,第一抵頂部與第二抵頂部分別連接於鎖附件與操作件,且於操作件帶動鎖附件沿一鎖附方向轉動時,第一抵頂部與第二抵頂部之一受第一抵頂部與第二抵頂部之另一推抵而沿固定件之徑向位移。
本新型之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組合件、一第二組合件及一緊固組件。緊固組件包括一固定件、一鎖附件、一操作件及一扭力限制機構,鎖附件可轉動地設置於固定件,操作件可轉動地套設於鎖附件,扭力限制機構包括一第一抵頂部及一第二抵頂部,第一抵頂部與第二抵頂部分別連接於鎖附件與操作件,且於操作件帶動鎖附件沿一鎖附方向轉動時,第一抵頂部與第二抵頂部之一受第一抵頂部與第二抵頂部之另一推抵而沿固定件之徑向位移。
本新型之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緊固組件包括一固定件、一鎖附件、一操作件及一扭力限制機構。鎖附件可轉動地設置於固定件,操作件,可轉動地套設於鎖附件,扭力限制機構銜接操作件及鎖附件,其中,當操作件相對鎖附件轉動的扭力小於等於扭力限制機構之扭力限制上限時,操作件透過扭力限制機構帶動鎖附件相對固定件轉動,當操作件相對鎖附件轉動的扭力大於扭力限制機構之扭力限制上限時,扭力限制機構令操作件相對鎖附件空轉。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緊固組件與電子裝置,透過扭力限制機構來限制緊固組件之鎖附扭力限制上限。即當操作件相對鎖附件轉動的扭力小於等於扭力限制機構之扭力限制上限時,操作件透過扭力限制機構帶動鎖附件相對固定件轉動,當操作件相對鎖附件轉動的扭力大於扭力限制機構之扭力限制上限時,扭力限制機構令操作件相對鎖附件空轉。如此一來,即可避免緊固組件之鎖固過程所產生的扭力過大,並避免過大的扭力造成第一組合件損壞或緊固組件脫離第一組合件。
以上關於本新型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新型的原理,並且提供本新型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以下將以實施方式詳細敘述本新型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瞭解本新型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新型之範疇。
以下實施例將搭配圖式進行說明,為達圖面整潔之目的,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可能會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並且,圖式中部分的特徵可能會略為放大或改變其比例或尺寸,以達到便於理解與觀看本新型之技術特徵的目的,但這並非用於限定本新型。此外,為便於觀看,部分圖式中的某些結構線可能以虛線表示。
請參閱圖1與圖2。本創作實施例提出了一種電子裝置1,圖1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的剖面示意圖。圖2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的分解示意圖。需先說明的是,電子裝置1例如亦可包括機殼、處理器、電源供應器、硬碟等元件(未繪示),只是因為本創作實施例未對這些元件進行改良,且為達圖面簡潔及便於觀看之目的,圖式簡化或省略了與本新型之精神非直接關聯之電子/非電子元件。
於本創作實施例中,所述的電子裝置1例如可以但不限於是一種桌上型電腦主機或伺服器主機,如圖所示,電子裝置1至少可包括一第一組合件10、一第二組合件20以及一緊固組件30。第一組合件10例如為電路板、塑膠板或是機殼的一部分。第二組合件20例如為機箱或固定於機箱之固定架等內構件。緊固組件30例如透過緊配的方式固定於第一組合件10之穿孔12,且第一組合件10透過緊固組件30鎖附於第二組合件20之螺孔22,以將第一組合件10固定於第二組合件20。
請接續參閱圖1、圖3至圖5,以進一步介紹緊固組件30的細節,其中,圖3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緊固組件30的分解示意圖。圖4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緊固組件30的側視示意圖。圖5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緊固組件30沿解鎖方向R2轉動的剖面示意圖。
於本創作實施例中,緊固組件30例如包括一固定件31、一鎖附件33、一操作件35及一扭力限制機構37。固定件31例如透過緊配的方式固定於第一組合件10之穿孔12(如圖1與圖2所示)。鎖附件33例如包括一轉動套環331及一螺柱333。轉動套環331可繞中心軸線Ax轉動地套設於固定件31。操作件35套設於鎖附件33之轉動套環331。螺柱333穿過操作件35,並例如透過緊配的方式固定於轉動套環331,以令操作件35之部分介於轉動套環331與螺柱333之間,使得操作件35可沿鎖附方向R1或解鎖方向R2相對相組裝的轉動套環331與螺柱333轉動。
於一實施例中,緊固組件30還可以包括一復位件39。復位件39例如為壓縮彈簧,且復位件39之相對兩側分別抵靠於固定件31及鎖附件33之轉動套環331,以帶動鎖附件33復位。
於一實施例中,操作件35的外形例如呈梅花狀,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操作件的外形也可以呈圓形、多角形或其他不規則的形狀。
於一實施例中,操作件35例如具有一止滑凸部351,以在使用者透過手部轉動操作件35時,能增加使用者的手部與操作件35之間的磨擦力。
於一實施例中,螺柱333例如具有一操作槽334,操作槽334的形狀例如呈十字形,以便於使用者透過十字螺絲起子(未繪示)等手工具來帶動螺柱333相對固定件31轉動。不過,操作槽334的設置與操作槽334的形狀並非用以限制本新型。在其他實施例中,螺柱也可以不具有操作槽,或是操作槽的形狀也可以改為呈一字形、梅花形、六角形等。
扭力限制機構37設置於鎖附件33及操作件35之間。於操作件35帶動鎖附件33沿鎖附方向R1或解鎖方向R2轉動時,部分之扭力限制機構37沿固定件31之徑向位移。在本實施例中,扭力限制機構37包括一第一抵頂部371、一第二抵頂部374及一彈性部377。彈性部377例如為彈臂,且彈性部377之相對兩固定端連接於轉動套環331。本實施例之轉動套環331例如係透過埋射的方式塞入彈性部377所圍繞之空間,以令彈性部377與轉動套環331相固定。第一抵頂部371連接於彈性部377遠離轉動套環331之一側,並與彈性部377之相對兩固定端相分離。也就是說,第一抵頂部371例如透過彈性部377連接於鎖附件33,且第一抵頂部371透過彈性部377之彈力可沿徑向方向D(請暫參閱圖7)或徑向方向D之反向相對轉動套環331移動,即第一抵頂部371可沿固定件31的徑向向內縮或向外頂。第二抵頂部374固定於操作件35,並可帶動第一抵頂部371轉動、沿徑向方向D或沿徑向方向D之反向移動。
詳細來說,第一抵頂部371例如具有一第一止擋面372。第二抵頂部374例如具有一傾斜面375及一第二止擋面376。第二止擋面376背向傾斜面375。當第二止擋面376推抵第一止擋面372時,第一抵頂部371與第二抵頂部374有最大重疊距離L2。最大重疊距離L2會小於等於第一抵頂部371在徑向方向D上的最大可位移量,以便於當第一抵頂部371在徑向方向D上的位移量大於等於第一抵頂部371與第二抵頂部374的最大重疊距離L2時,第一抵頂部371與第二抵頂部374能夠解除咬合關係。如此一來,就算操作件35繼續沿鎖附方向R1轉動,則鎖附件33也不會被操作件35帶動而避免鎖附件33與第二組合件20(如圖1與圖2所示)被鎖更緊。反之,若當第一抵頂部371在徑向方向D上的位移量小於第一抵頂部371與第二抵頂部374的最大重疊距離L2時,第一抵頂部371仍受到第二抵頂部374之推抵而沿鎖附方向R1轉動。如此一來,第一抵頂部371即會帶動鎖附件33沿鎖附方向R1鎖附於第二組合件20。
請參閱圖5至圖7。圖6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緊固組件30與第二組合件20解鎖的剖面示意圖。圖7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緊固組件30沿鎖附方向R1轉動的剖面示意圖。
如圖5與圖6所示,當操作件35沿一解鎖方向R2轉動時,第二止擋面376推抵第一止擋面372,並帶動鎖附件33沿解鎖方向R2轉動。當鎖附件33與第二組合件20解鎖時,第二組合件20可沿方向A移動,且鎖附件33受復位件39之彈力帶動而沿方向B移動。同時,在操作件35沿解鎖方向R2轉動時,彈性部377未受到螺柱333徑向方向D上的外力,故彈性部377處於未發生彈力變形的狀況。也就是說,連接於彈性部377之第一抵頂部371在固定件31之徑向方向D上尚未移動。
如圖1與圖7所示,當操作件35帶動鎖附件33沿鎖附方向R1轉動時,傾斜面375推抵第一抵頂部371。並且隨著緊固組件30之鎖附扭力之增加,第一抵頂部371會自傾斜面375靠近第二止擋面376之一側朝遠離第二止擋面376之一側滑移。在此滑移過程中,第一抵頂部371仍會受到第二抵頂部374在圓周方向上的推抵外力而沿鎖附方向R1轉動。此外,第一抵頂部371亦會受到第二抵頂部374在徑向方向D上的推抵外力而朝徑向方向D移動,使得第一抵頂部371與第二抵頂部374的重疊距離L2逐縮小。第一抵頂部371與第二抵頂部374的重疊距離L2縮小量即等於第一抵頂部371在徑向方向D上的移動量。當第一抵頂部371在徑向方向D上的移動量大於等於第一抵頂部371與第二抵頂部374的最大重疊距離L2時,即緊固組件30之鎖附扭力大於扭力限制機構37之扭力限制上限時,第一抵頂部371與第二抵頂部374解除咬合關係,扭力限制上限例如介於3至5 kgf.cm。也就是說,當緊固組件30之鎖附扭力大於扭力限制機構37之扭力限制上限時,設有第二抵頂部374之操作件35會呈空轉狀態而無法繼續帶動設有第一抵頂部371之鎖附件33相對固定件31轉動。
藉由上述過程,操作件35可帶動鎖附件33之轉動套環331一併相對固定件31轉動而達到鎖附或解除鎖附之操作。或是操作件35可單獨相對鎖附件33之轉動套環331轉動而避免緊固組件30之鎖固過程所產生的扭力過大,並避免過大的扭力造成第一組合件10損壞或緊固組件30脫離第一組合件10。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抵頂部371還可以具有一導圓角結構373,此導圓角結構373的半徑例如為1毫米並用以受傾斜面375推抵,以減少第一抵頂部371與第二抵頂部374間之磨損。不過導圓角之設計並非用以限制本新型。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抵頂部亦可無導圓角結構373或是導圓角結構373的半徑亦可改為2毫米或其他尺寸。
請復參閱圖5,以進一步介紹緊固組件30的細節。於一實施例中,傾斜面375的長度L1例如為7毫米。傾斜面375的傾斜角度θ2例如介於32至34度。彈性部377自其中一端至第一抵頂部371所形成之弧長的圓心角θ1例如為40度。第一抵頂部371與第二抵頂部374在徑向方向D上的最大重疊距離L2例如為0.8毫米。不過,上述數值僅為舉例說明,並非用以限制本新型。在其他實施例中,依可依據實際扭力限制需求或其他需求調整相關數值。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抵頂部371、第二抵頂部374及彈性部377的數量例如為三個,其數量與所需扭力限制上限成正比。當需要之扭力限制上限越大時,則第一抵頂部371、第二抵頂部374及彈性部377的數量越多,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抵頂部、第二抵頂部及彈性部的數量也可以僅為單個或雙個。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抵頂部371與第二抵頂部374在徑向方向D上的最大重疊距離L2例如為0.8毫米,其最大重疊距離L2與所需扭力限制上限成正比。當需要之扭力限制上限越大時,則第一抵頂部371與第二抵頂部374在徑向方向D上的最大重疊距離L2越大,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抵頂部與第二抵頂部在徑向方向D上的最大重疊距離L2亦可改為其他數值。
於一實施例中,彈性部377之相對兩固定端皆連接於轉動套環331,以提升彈性部377之彈力,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彈性部亦可僅其中一端連接於轉動套環。
於一實施例中,彈性部377係設置於轉動套環331,即彈性部377係連接於位於內側之第一抵頂部371,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彈性部亦可改為連接於位於外側之第二抵頂部。也就是說,第二抵頂部透過彈性部之彈力能沿固定件之徑向方向D移動而改變第一抵頂部與第二抵頂部間之重疊距離L2。
於一實施例中,彈性部377以彈臂為例,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彈性部亦可改為其他具彈力的部件,如彈簧或撓性材質。詳細說明容後一併說明。
請接續參閱圖8至11,以進一步介紹緊固組件30A的細節,其中,圖8係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緊固組件30A的立體示意圖。圖9係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緊固組件30A的剖面示意圖。圖10係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緊固組件30A的分解示意圖。
於本創作實施例中,緊固組件30A例如包括一固定件31A、一鎖附件33A、一操作件35A及一扭力限制機構37A。固定件31A例如透過緊配的方式固定於第一組合件10之穿孔12(如圖1與圖2所示)。鎖附件33A例如包括一轉動套環331A及一螺柱333A。轉動套環331A可繞中心軸線Ax轉動地套設於固定件31 A。操作件35A套設於鎖附件33A之轉動套環331A。螺柱333A穿過操作件35A,並例如透過緊配的方式固定於轉動套環331A,以令操作件35A之部分介於轉動套環331A與螺柱333A之間,使得操作件35A可沿鎖附方向R1或解鎖方向R2相對相固定的轉動套環331A與螺柱333A轉動。
於一實施例中,緊固組件30A還可以包括一復位件39A。復位件39A例如為壓縮彈簧,且復位件39A之相對兩側分別抵靠於固定件31A及鎖附件33A之轉動套環331A,以帶動鎖附件33A復位。
扭力限制機構37A設置於鎖附件33A及操作件35A之間。於操作件35A帶動鎖附件33A沿鎖附方向R1或解鎖方向R2轉動時,部分之扭力限制機構37A沿固定件31A之徑向位移。在本實施例中,扭力限制機構37A包括一第一抵頂部371A、一第二抵頂部374A及一彈性部377A。第一抵頂部371A連接於轉動套環331A。本實施例之第一抵頂部371A與轉動套環331A為一體成型之結構,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為不同元件透過埋射方式或其他方式結合而成。第二抵頂部374A透過彈性部377A連接於操作件35A,且第二抵頂部374A透過彈性部377A之彈力相對操作件35A沿固定件31A之徑向移動。於一實施例中,彈性部377A與第二抵頂部374A由一體成型之彈片結構彎折而成,其彈性部377A包括一第一彎折段378A及一第二彎折段379A。第一彎折段378A抵靠於操作件35A。第二彎折段379A連接於第一彎折段378A,且第一彎折段378A之開口方向與第二彎折段379A之開口方向相反,以提升彈性部377A之彈力。第二抵頂部374A連接於第二彎折段379A遠離第一彎折段378A之一側。也就是說,第二抵頂部374A透過彈性部377A之彈力可沿徑向方向D或徑向方向D之反向相對操作件35A移動,即第二抵頂部374A可沿螺柱333A的徑向向內縮或向外頂。第二抵頂部374可帶動第一抵頂部371A轉動,並受第一抵頂部371A之推抵而沿徑向方向D或沿徑向方向D之反向移動。
詳細來說,第一抵頂部371A例如具有一傾斜面372A及一第一止擋面373A。第一止擋面373A背向傾斜面372A。第二抵頂部374例如具有一第二止擋面375A。當第二止擋面375A推抵第一止擋面373A時,第一抵頂部371A與第二抵頂部374A有最大重疊距離L2。最大重疊距離L2會小於等於第二抵頂部374A在徑向方向D上的最大可位移量,以便於當第二抵頂部374A在徑向方向D上的位移量大於等於第一抵頂部371A與第二抵頂部374A的最大重疊距離L2時,第一抵頂部371A與第二抵頂部374A能夠解除咬合關係。如此一來,就算操作件35A繼續沿鎖附方向R1轉動,則鎖附件33A也不會被操作件35A帶動而避免鎖附件33A與第二組合件20(如圖1與圖2所示)被鎖更緊。反之,若當第二抵頂部374A在徑向方向D上的位移量小於第一抵頂部371A與第二抵頂部374A的最大重疊距離L2時,第一抵頂部371A仍受到第二抵頂部374A之推抵而沿鎖附方向R1轉動。如此一來,第一抵頂部371A即會帶動鎖附件33A沿鎖附方向R1鎖附於第二組合件20。
請參閱圖11與圖12。圖11係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緊固組件30沿解鎖方向R2轉動的剖面示意圖。圖12係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緊固組件30沿鎖附方向R1轉動的剖面示意圖。
如圖11所示,當操作件35A帶動鎖附件33A沿一解鎖方向R2轉動時,第二止擋面375A推抵第一止擋面373A。並且,一般來說,操作件35A沿解鎖方向R2轉動時,彈性部377A未受到螺柱333A徑向方向D上的外力,故彈性部377A亦處於尚未發生彈力變形的狀況。也就是說,連接於彈性部377之第二抵頂部374在徑向方向D上尚未移動。
如圖12所示,當操作件35A帶動鎖附件33A沿鎖附方向R1轉動時,第一抵頂部371A之傾斜面372A推抵第二抵頂部374A。並且隨著緊固組件30A之鎖附扭力之增加,第二抵頂部374A會自傾斜面372A靠近第二止擋面375A之一側朝遠離第二止擋面375A之一側滑移。在此滑移過程中,第一抵頂部371A仍會受到第二抵頂部374A在圓周方向上的推抵外力而沿鎖附方向R1轉動。此外,第二抵頂部374A亦會受到第一抵頂部371A在徑向方向D上的推抵外力而朝徑向方向D移動,使得第一抵頂部371A與第二抵頂部374A的重疊距離L2逐縮小。第一抵頂部371A與第二抵頂部374A的重疊距離L2縮小量即等於第二抵頂部374A在徑向方向D上的移動量。當第二抵頂部374A在徑向方向D上的移動量大於等於第一抵頂部371A與第二抵頂部374A的最大重疊距離L2時,即緊固組件30A之鎖附扭力大於扭力限制機構37A之扭力限制上限時,第一抵頂部371A與第二抵頂部374A解除咬合關係,且扭力限制上限例如介於3至5 kgf.cm。也就是說,當緊固組件30A之鎖附扭力大於扭力限制機構37A之扭力限制上限時,設有第二抵頂部374A之操作件35A會呈空轉狀態而無法繼續帶動設有第一抵頂部371A之鎖附件33A相對固定件31A轉動。
如此一來,操作件35可帶動鎖附件33A之轉動套環331A一併相對固定件31A轉動而達到鎖附或解除鎖附之操作。或是操作件35可單獨相對鎖附件33A之轉動套環331A轉動而避免緊固組件30A之鎖固過程所產生的扭力過大,並避免過大的扭力造成第一組合件10損壞或緊固組件30A脫離第一組合件10。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抵頂部371A、第二抵頂部374A及彈性部377A的數量例如為五個,其數量與所需扭力限制上限成正比。當需要之扭力限制上限越大時,則第一抵頂部371A、第二抵頂部374A及彈性部377A的數量越多,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抵頂部、第二抵頂部及彈性部的數量也可以僅為單個或雙個。
於一實施例中,彈性部377A係設置於操作件35A,即彈性部377A係連接於位於外側之第二抵頂部374A,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彈性部亦可改為連接於位於內側之第一抵頂部。也就是說,第一抵頂部透過彈性部之彈力能沿螺柱之徑向方向移動而改變第一抵頂部與第二抵頂部間之重疊距離。
請參閱圖13。圖13係顯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緊固組件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扭力限制機構37B包括一第一抵頂部371B、一第二抵頂部374B及一彈性部377B。第一抵頂部371B連接於轉動套環331B。第二抵頂部374B透過彈性部377B連接於操作件35B,且第二抵頂部374B透過彈性部377B之彈力相對操作件35B沿轉動套環331B之徑向移動。於一實施例中,彈性部377B例如為壓縮彈簧。也就是說,第二抵頂部374B透過彈性部377B之彈力可沿徑向方向D或徑向方向D之反向相對操作件35B移動,即第二抵頂部374B可沿轉動套環331B的徑向向內縮或向外頂。第二抵頂部374B可帶動第一抵頂部371B轉動,並受第一抵頂部371B之推抵而沿徑向方向D或沿徑向方向D之反向移動。
詳細來說,第一抵頂部371B例如具有一傾斜面372B及一第一止擋面373B。第一止擋面373B背向傾斜面372B。第二抵頂部374B例如具有一第二止擋面375B。當操作件35B沿解鎖方向R2移動而令第二止擋面375B推抵第一止擋面373B時,第一抵頂部371B與第二抵頂部374B有最大重疊距離。最大重疊距離會小於等於第二抵頂部374B在徑向方向D上的最大可位移量,以便於當第二抵頂部374B在徑向方向D上的位移量大於等於第一抵頂部371B與第二抵頂部374B的最大重疊距離時,第一抵頂部371B與第二抵頂部374B能夠解除咬合關係。如此一來,就算操作件35B繼續沿鎖附方向R1轉動,則鎖附件33也不會被操作件35帶動而避免鎖附件33B與第二組合件20(如圖1與圖2所示)被鎖更緊。反之,若當第二抵頂部374B在徑向方向D上的位移量小於第一抵頂部371B與第二抵頂部374B的最大重疊距離時,第一抵頂部371B仍受到第二抵頂部374B之推抵而沿鎖附方向R1轉動。
上述說明並非用以限制本新型,在一實施例中,緊固組件包括一固定件、一鎖附件、一操作件及一扭力限制機構。鎖附件可轉動地設置於固定件。操作件可轉動地套設於鎖附件。扭力限制機構銜接操作件及鎖附件。其中,當操作件相對鎖附件轉動的扭力小於等於扭力限制機構之扭力限制上限時,操作件透過扭力限制機構帶動鎖附件相對固定件轉動,當操作件相對鎖附件轉動的扭力大於扭力限制機構之扭力限制上限時,扭力限制機構令操作件相對鎖附件空轉。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緊固組件與電子裝置,透過扭力限制機構來限制緊固組件之鎖附扭力限制上限。即當操作件相對鎖附件轉動的扭力小於等於扭力限制機構之扭力限制上限時,操作件透過扭力限制機構帶動鎖附件相對固定件轉動,當操作件相對鎖附件轉動的扭力大於扭力限制機構之扭力限制上限時,扭力限制機構令操作件相對鎖附件空轉。如此一來,即可避免緊固組件之鎖固過程所產生的扭力過大,並避免過大的扭力造成第一組合件損壞或緊固組件脫離第一組合件。
雖然本新型以前述之諸項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電子裝置 10:第一組合件 12:穿孔 20:第二組合件 22:螺孔 30、30A:緊固組件 31、31A:固定件 33、33A:鎖附件 331、331A、331B:轉動套環 333、333A:螺柱 334、334A:操作槽 35、35A、35B:操作件 351、351A:止滑凸部 37、37A、37B:扭力限制機構 371、371A、371B:第一抵頂部 372:第一止擋面 373:導圓角結構 374、374A、374B:第二抵頂部 375:傾斜面 376:第二止擋面 377、377A、377B:彈性部 372A、372B:傾斜面 373A、373B:第一止擋面 375A、375B:第二止擋面 378A:第一彎折段 379A:第二彎折段 39、39A:復位件 Ax:中心軸線 θ1:圓心角 θ2:角度 L1:長度 L2:距離 R1:鎖附方向 R2:解鎖方向 A、B:方向 D:徑向方向
圖1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2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3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緊固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4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緊固組件的側視示意圖。 圖5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緊固組件沿解鎖方向轉動的剖面示意圖。 圖6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緊固組件與第二組合件解鎖的剖面示意圖。 圖7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緊固組件沿鎖附方向轉動的剖面示意圖。 圖8係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緊固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9係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緊固組件的剖面示意圖。 圖10係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緊固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11係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緊固組件沿解鎖方向轉動的剖面示意圖。圖12係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緊固組件沿鎖附方向轉動的剖面示意圖。 圖13係顯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緊固組件的剖面示意圖。
30:緊固組件
31:固定件
33:鎖附件
331:轉動套環
333:螺柱
35:操作件
351:止滑凸部
37:扭力限制機構
371:第一抵頂部
372:第一止擋面
373:導圓角結構
374:第二抵頂部
375:傾斜面
376:第二止擋面
377:彈性部
θ1、θ2:角度
L1:長度
L2:距離
R2:解鎖方向

Claims (20)

  1. 一種緊固組件,包括:一固定件;一鎖附件,可轉動地設置於該固定件;一操作件,可轉動地套設於該鎖附件;以及一扭力限制機構,設置於該鎖附件及該操作件之間,於該操作件帶動該鎖附件沿一鎖附方向轉動時,部分之該扭力限制機構沿該固定件之徑向位移。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緊固組件,其中,該扭力限制機構包括一第一抵頂部及一第二抵頂部,該第一抵頂部與該第二抵頂部分別設置於該鎖附件與該操作件,於該操作件帶動該鎖附件沿該鎖附方向轉動時,該第一抵頂部與該第二抵頂部之一受該第一抵頂部與該第二抵頂部之另一推抵而沿該固定件之徑向位移。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緊固組件,其中,該鎖附件包括一轉動套環及一螺柱,該轉動套環可轉動地套設於該固定件,該螺柱固定於該轉動套環,該第一抵頂部可沿該固定件之徑向方向移動地設置於該轉動套環,該第二抵頂部固設於該操作件,該操作件帶動該鎖附件沿該鎖附方向轉動時,該第一抵頂部受該第二抵頂部推抵而沿該固定件之徑向位移。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緊固組件,其中,該扭力限制機構更包括一彈性部,該第二抵頂部透過該彈性部連接於該操作件,且該第二抵頂部透過該彈性部之彈力相對該操作件沿該固定件之徑向移動。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緊固組件,其中,該彈性部與該第二抵頂部由一體成型之彈片結構彎折而成。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緊固組件,其中,該彈性部包括一第一彎折段及一第二彎折段,該第一彎折段之開口方向與該第二彎折段之開口方向相反,該第一彎折段抵靠於該操作件,該第二彎折段連接於該第一彎折段,該第二抵頂部連接於該第二彎折段遠離該第一彎折段之一側。
  7. 如請求項3所述之緊固組件,其中,該扭力限制機構更包括一彈性部,該第一抵頂部透過該彈性部連接於該轉動套環,且該第一抵頂部透過該彈性部之彈力相對該轉動套環沿該固定件之徑向移動。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緊固組件,其中,該彈性部為彈臂,且該彈性部之相對兩固定端連接於該轉動套環,該第一抵頂部連接於該彈性部遠離該轉動套環之一側,並與該彈性部之相對兩固定端相分離。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緊固組件,其中,該第一抵頂部具有一第一止擋面,該第二抵頂部具有一傾斜面及一第二止擋面,該第二止擋面背向該傾斜面,當該操作件帶動該鎖附件沿該鎖附方向轉動時,該傾斜面推抵該第一抵頂部。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緊固組件,其中,當該操作件帶動該鎖附件沿一解鎖方向轉動時,該第二止擋面推抵該第一止擋面。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緊固組件,其中,該傾斜面的長度為7毫米,該傾斜面的傾斜角度介於32至34度,該彈性部自其中一端至該 第一抵頂部所形成之弧長的圓心角為40度,該第一抵頂部與該第二抵頂部在徑向方向上的最大重疊距離為0.8毫米。
  12. 如請求項3所述之緊固組件,其中該螺柱具有一操作槽。
  1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緊固組件,其中,該第一抵頂部與該第二抵頂部的最大重疊距離小於等於該第一抵頂部或該第二抵頂部於該固定件之徑向方向的最大可位移量,當該第一抵頂部或該第二抵頂部於該固定件之徑向方向的位移量大於等於該第一抵頂部與該第二抵頂部的最大重疊距離時,該第一抵頂部與該第二抵頂部解除咬合關係。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緊固組件,其更包括一復位件,該復位件之相對兩側分別抵靠於該固定件及該鎖附件。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緊固組件,其中該操作件具有一止滑凸部。
  16.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組合件;一第二組合件;以及一緊固組件,包括:一固定件,固定於該第一組合件;一鎖附件,可轉動地設置於該固定件,並用以鎖附於該第二組合件;一操作件,可轉動地套設於該鎖附件;以及 一扭力限制機構,設置於該鎖附件及該操作件之間,於該操作件帶動該鎖附件沿一鎖附方向轉動時,部分之該扭力限制機構沿該固定件之徑向位移。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扭力限制機構包括一第一抵頂部及一第二抵頂部,該第一抵頂部與該第二抵頂部分別連接於該鎖附件與該操作件,於該操作件帶動該鎖附件沿該鎖附方向轉動時,該第一抵頂部與該第二抵頂部之一受該第一抵頂部與該第二抵頂部之另一推抵而沿該固定件之徑向位移。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扭力限制機構更包括一彈性部,該第一抵頂部透過該彈性部連接於該鎖附件,且該第一抵頂部透過該彈性部之彈力相對該鎖附件沿該固定件之徑向移動。
  19.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抵頂部與該第二抵頂部的最大重疊距離小於等於該第一抵頂部或該第二抵頂部於該固定件之徑向方向的最大可位移量,當該第一抵頂部或該第二抵頂部於該固定件之徑向方向的位移量大於等於該第一抵頂部與該第二抵頂部的最大重疊距離時,該第一抵頂部與該第二抵頂部解除咬合關係。
  20. 一種緊固組件,包括:一固定件;一鎖附件,可轉動地設置於該固定件;一操作件,可轉動地套設於該鎖附件;以及一扭力限制機構,銜接該操作件及該鎖附件; 其中,當該操作件相對該鎖附件轉動的扭力小於等於該扭力限制機構之一扭力限制上限時,該操作件透過該扭力限制機構帶動該鎖附件相對該固定件轉動,當該操作件相對該鎖附件轉動的扭力大於該扭力限制機構之該扭力限制上限時,該扭力限制機構令該操作件相對該鎖附件空轉。
TW110208895U 2021-07-28 2021-07-28 緊固組件與電子裝置 TWM623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8895U TWM623885U (zh) 2021-07-28 2021-07-28 緊固組件與電子裝置
CN202122092439.XU CN216241730U (zh) 2021-07-28 2021-08-20 紧固组件与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8895U TWM623885U (zh) 2021-07-28 2021-07-28 緊固組件與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3885U true TWM623885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983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8895U TWM623885U (zh) 2021-07-28 2021-07-28 緊固組件與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41730U (zh)
TW (1) TWM62388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41730U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60001787Y1 (ko) 컴퓨터 주변기기용 체결장치
TWI461887B (zh) 電子裝置之固定機構及包含該固定機構的電子裝置
US774663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upport legs
TWI735922B (zh) 具有把手的電子裝置
TWM523266U (zh) 電子裝置之鉸接組件
TWI737524B (zh) 通用型可攜式電子裝置防盜鎖
TWI594682B (zh) 擴充卡固定裝置及殼體
TW202037821A (zh) 旋轉組件及萬向接頭組件
TWM622648U (zh) 承載模組
US20070050943A1 (en) Free stopping hinge
US20060285285A1 (en) Computer device with anti-tip mechanism
TWM623885U (zh) 緊固組件與電子裝置
TWI490420B (zh) Rotary stop type biaxial hub
TWI725634B (zh) 轉接卡模組
TWI762944B (zh) 扣件結構
TWI386780B (zh) 電腦機殼
TWI707511B (zh) 轉接卡模組
TWM593925U (zh) 扭力轉接套筒
CN107678500B (zh) 卡合装置及电子设备
TWM589220U (zh) 鎖具
TWM563133U (zh) 把手裝置及電子設備
TWI343516B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upporting mechanism used in the same
TWI724843B (zh) 具有遮擋板之裝置
TWI710305B (zh) 外殼組件
CN114415783B (zh) 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