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9140U - 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 - Google Patents

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9140U
TWM619140U TW110207891U TW110207891U TWM619140U TW M619140 U TWM619140 U TW M619140U TW 110207891 U TW110207891 U TW 110207891U TW 110207891 U TW110207891 U TW 110207891U TW M619140 U TWM619140 U TW M61914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distress
wireless transmission
heterogeneous network
recep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7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瑞祥
Original Assignee
金展數據科學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金展數據科學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金展數據科學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7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9140U/zh
Publication of TWM619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914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為一種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包含一量測模組、一異質網路之切換系統,該異質網路之切換系統中包含一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一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以及一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其中,該求救信息利用該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傳輸至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並推播至一遠端伺服器,進一步,若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無法連接並推播該求救信息時,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將該求救信息傳輸至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透過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推播至該遠端伺服器。

Description

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系統,特別是一種透過異質網路來進行求助之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
現代人的生活娛樂包含了室內活動以及戶外活動,室內活動通常都為音樂鑑賞或文學閱讀等,而戶外運動是一種通過參與者自身努力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鍛鍊,同時使自身更能貼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運動。也是適合人們在假日時的休閒活動,可以鍛鍊身體、磨練自身意志,也可以認識不同生活圈的朋友。
而在進行戶外運動時,必須注意安全,通常在戶外活動時發生意外的機率比在室內大,所以從事戶外運動時必須事先做好準備,兼顧安全與健康。
用戶外活動分類包含時下目前最熱門的露營、攀岩、野外求生、登山、生存遊戲或潛水等,而不管哪類的戶外活動,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更進一步在露營、野外求生或登山上,存在著極大的風險,一旦發生意外,需要對外進行求救時,由於上述之活動均位於杳無人煙之處,因此求救存在著極大的困難。
再者,當地震、山難發生時,救難人員往往是援救災民的第一線人員,然而,救難人員在面對待救援人員時,所耗費的大部分時間在於搜尋待救援 人員之所在位置並對其做定位,因此在如何確實獲得待救援人員之所在位置、生理狀態,反而是救援人員在救援過程耗費時間在確認待救援人員之所在位置、生理狀態的問題所在。
然而,對於地震、山難而言,資深救難人員提出建議方案,例如救援路線、狀態等級分類,緊急救援通常是較為緊迫的情況下,往往,資深救難人員較為忙碌,因而讓救難人員對於救援路線、狀態等級分類的安排時間較少倘若,待救援人員能更提早通知救難單位,則救難人員能有更多餘裕時間。
而現在的求救方式,多數是通過電話或手機等方式進行對外聯繫通訊,然而在杳無人煙的地方,電話或手機所需要的訊號在活動的地方不一定會有,所以很可能當使用者需要透過電話或手機求救時,無法進行連外通訊。
然而為了解決到郊外(山上或野外)手機或電話沒有連外訊號的問題,現在推出一種可以發出高音頻率之哨子來進行求救,利用高音頻率的哨子聲音引來路過人們的注意,使自己可以獲救。
但此種方式僅能用於引起外面路過人們的注意力,且若是使用者因為身體因素陷入昏迷狀態,就沒有辦法透過上述的方法吹響哨子求救,另外若使用者在深山中遇難時,碰到手機或電話沒有連外訊號的問題是最為嚴重且麻煩的。
為此,如何在遇到需要求救時沒有訊號的時候,使用者透過手邊裝置連接到其他裝置,利用其他位於不同位置之裝置連線到遠端伺服器以求救,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欲解決的問題。
本創作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係當使用者落難時,使用者可透過第一無線網路傳輸接收模組連接至其 他的無線網路傳輸接收模組(例如:第二無線網路傳輸接收模組或第三無線網路傳輸接收模組),將使用者之求救訊號或資料傳輸至遠端伺服器。
針對上述之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包含一量測模組以及一異質網路之切換模組,該量測模組係用以取得一求救信息,該異質網路之切換模組係電性連接該量測模組,該異質網路之切換模組係包含一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一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一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其中,該求救信息利用該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傳輸至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並推播至一遠端伺服器,進一步,若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無法連接並推播該求救信息時,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將該求救信息傳輸至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透過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推播至該遠端伺服器。
本創作提供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係包含:一第一控制元件;一第一傳輸元件,其係電性連接該第一控制元件,該第一傳輸元件係用以傳輸該求救信息至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一第一定位元件,其係設置於該第一傳輸元件之一側,該第一定位元件係電性連接該第一傳輸元件;以及一第一電源供應元件,其係用以電性連接該第一傳輸元件以及第一定位元件;其中,該第一定位元件係用以產生一第一位置座標資訊,並透過該第一控制元件控制該第一傳輸元件,將該求救信息以及該第一位置座標資訊傳輸至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
本創作提供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係包含:一第二控制元件;一第二傳輸元件,其係電性連接該第二控制元件,該第二傳輸元件係接收該求救信息並傳輸至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或該遠端伺服器;一 第二定位元件,其係設置於該第二傳輸元件之一側,該第二定位元件係電性連接該第二傳輸元件;以及一第二電源供應元件,其係用以電性連接該第二傳輸元件以及第二定位元件;其中,該第二控制元件控制該第二傳輸元件,將該求救信息以及該第一位置座標資訊傳輸至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或該遠端伺服器。
本創作提供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係包含:一第三控制元件;一第三傳輸元件,其係電性連接該第三控制元件,該第三傳輸元件係接收該求救信息並傳輸至該遠端伺服器;一第三定位元件,其係設置於該第三傳輸元件之一側,該第三定位元件係電性連接該第三傳輸元件;以及一第三電源供應元件,其係用以電性連接該第三傳輸元件以及第三定位元件;其中,該第三控制元件控制該第三傳輸元件,將該求救信息以及該第一位置座標資訊傳輸至該遠端伺服器。
本創作提供一實施例,其中該量測模組係包含一生理檢測元件、一環境監測元件及一第四電源供應元件,該生理檢測元件及該環境監測元件電性連接該第四電源供應元件。
本創作提供一實施例,其中該量測模組更包含一第四定位元件,其係用以生成一座標資訊提供給予該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
本創作提供一實施例,其中該生理檢測元件係為生理感測器或微機電檢測晶片。
本創作提供一實施例,其中該量測模組內進一步包含一快閃記憶體,其係用以儲存該生理檢測元件及該環境監測元件之該求救訊息。
本創作提供一實施例,其中該求救信息包含行走軌跡圖、心率值、血氧飽和度、血壓、心電圖及環境歷史資料。
本創作提供一實施例,其中該求救信息之傳輸頻率係介於3Hz至300GHz。
本創作提供一實施例,其中該遠端伺服器係為基地台或衛星。
本創作提供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一電源供應元件係為一次性電池或可充電電池。
本創作提供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二電源供應元件係為一次性電池或可充電電池。
本創作提供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三電源供應元件係為一次性電池或可充電電池。
本創作提供一實施例,其中該第四電源供應元件係為一次性電池或可充電電池。
1: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
10:量測模組
12:生理檢測元件
122:求救信息
13:環境監測元件
14:第四電源供應元件
15:第四定位元件
2:異質網路之切換模組
20: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
20A:第一無線傳輸範圍
22:第一傳輸元件
24:第一定位元件
242:第一位置座標資訊
26:第一電源供應元件
28:第一控制元件
30: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
30A:第二無線傳輸範圍
32:第二傳輸元件
34:第二定位元件
36:第二電源供應元件
38:第二控制元件
40: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
42:第三傳輸元件
44:第三定位元件
46:第三電源供應元件
48:第三控制元件
60:遠端伺服器
第1圖:其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系統示意圖;第2A-2D圖:其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資訊傳遞路徑示意圖;以及第2E圖:其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資訊傳遞路徑示意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之特徵及所達成之功效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謹佐以較佳之實施例及配合詳細之說明,說明如後: 傳統求救方式,多數是通過電話或手機等方式進行對外聯繫通訊,然而在杳無人煙的地方,電話或手機所需要的訊號在活動的地方不一定會有,所以很可能當使用者需要透過電話或手機求救時,無法進行連外通訊,然而為了解決到郊外(山上或野外)手機或電話沒有連外訊號的問題,現在推出一種可以發出高音頻率之哨子來進行求救,利用高音頻率的哨子聲音引來路過人們的注意,使自己可以獲救。
本創作係為一種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係當使用者落難時,使用者可透過第一無線網路傳輸模組連接至其他的無線網路傳輸模組(例如:第二無線網路傳輸模組或第三無線網路傳輸模組),將使用者之求救訊號或資料傳輸至遠端伺服器。
在下文中,將藉由圖式來說明本創作之各種實施例來詳細描述本創作。然而本創作之概念可能以許多不同型式來體現,且不應解釋為限於本文中所闡述之例式性實施例。
首先,請參閱第1圖,其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系統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之一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1係包含一量測模組10以及一異質網路之切換模組2,其中,該異質網路之切換模組2包含一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20、一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30以及一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40。
其中,上述之該量測模組10係用以取得一求救信息122,該異質網路之切換模組2係電性連接該量測模組10,進一步,該量測模組10係包含一 生理檢測元件12、一環境監測元件13及一第四電源供應元件14,另外,該環境監測元件13係用以檢測該量測模組10所在位置之環境參數,例如:溫度、濕度及大氣壓力值。
其中,該生理檢測元件12及該環境監測元件13分別電性連接該第四電源供應元件14,該生理檢測元件12係為生理感測器或微機電檢測晶片,上述之該求救信息122包含行走軌跡圖、心率值、血氧飽和度、血壓、心電圖及環境歷史資料。
其中,該量測模組10內進一步包含一快閃記憶體(未圖示),其係用以儲存該生理檢測元件12及該環境監測元件13之該求救訊息122,當需要進行求救時,該量測模組10會由該快閃記憶體中取得該生理檢測元件12及該環境監測元件13所組成之該求救訊息122。
再者,該量測模組10更包含一第四定位元件15,其係用以生成一座標資訊提供給予該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20,該座標資訊會一併儲存於該快閃記憶體內,以使後續轉換為該求救信息122之用。
其中,該量測模組10係透過藍芽或WIFI方式與該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20進行連接,並透過上述方式傳輸該量測模組10所測得之該求救訊號122。
該異質網路之切換模組2之該求救信息122利用該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20傳輸至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20並推播至一遠端伺服器60。
進一步,若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30無法連接至該遠端伺服器60並推播該求救信息122,此時,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30將該求救信息122 傳輸至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40,透過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40推播至該遠端伺服器60,其中,前述之該遠端伺服器60係為基地台或衛星。
進一步,上述該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20係包含一第一控制元件28、一第一傳輸元件22、一第一定位元件24以及一第一電源供應元件26,該第一傳輸元件22係電性連接該第一控制元件28,該第一傳輸元件22係用以傳輸該求救信息122至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30,該第一定位元件24係設置於該第一傳輸元件22之一側,該第一定位元件24係電性連接該第一傳輸元件22及該第一控制元件28,以及該第一電源供應元件26係用以電性連接該第一控制元件28、該第一傳輸元件22以及第一定位元件24。
其中,該求救信息122之傳輸頻率係介於3Hz至300GHz,該第一定位元件24係用以產生一第一位置座標資訊242,並透過該第一控制元件28控制該第一傳輸元件22,將該求救信息122以及該第一位置座標資訊242傳輸至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30。
另,上述之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30係包含一第二控制元件38、一第二傳輸元件32、一第二定位元件34以及一第二電源供應元件36,該第二傳輸元件32係電性連接該第二控制元件38,該第二傳輸元件32並傳輸至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40或該遠端伺服器60,該第二定位元件34係設置於該第二傳輸元件32之一側,該第二定位元件34係電性連接該第二傳輸元件32及該第二控制元件38,該第二電源供應元件36係用以電性連接該第二控制元件38、該第二傳輸元件32以及第二定位元件34。
其中,該第二控制元件38控制該第二傳輸元件32,將該求救信息122、該第一位置座標資訊242以及傳輸至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40或該遠端伺服器60。
上述之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40係包含一第三控制元件48、一第三傳輸元件42、一第三定位元件44以及一第三電源供應元件46,該第三傳輸元件42係電性連接該第三控制元件48,該第三傳輸元件42係接收該求救信息122並傳輸至該遠端伺服器60,該第三定位元件44係設置於該第三傳輸元件42之一側,該第三定位元件44係電性連接該第三傳輸元件42及該第三控制元件48,該第三電源供應元件46係用以電性連接該第三控制元件48、該第三傳輸元件42以及第三定位元件44。
其中,該第三控制元件48控制該第三傳輸元件42,將該求救信息122、該第一位置座標資訊242傳輸至該遠端伺服器60。
上述之該第一電源供應元件26、該第二電源供應元件36、該第三電源供應裝置46以及該第四電源供應裝置14係為一次性電池或可充電電池。
上述之一次性電池俗稱「用完即棄」電池及原電池,因為在電池之電量耗盡後,此種電磁並無法再充電繼續使用,只能丟棄,同時常見的一次性電池包括:碳鋅電池、鹼錳電池、鋰電池、鋅電池、鋅空電池、鋅汞電池、水銀電池、氫氧電池以及鎂錳電池。
另外,上述之可充電電池又稱二次電池(Secondary Battery)或二級電池、蓄電池,可充電電池按製作材料和工藝上的不同,其優點是在充電後可多次循環使用,它們可全充放電兩百多次甚至達2500次,充電電池的輸出 電流負荷力要比大部分一次性電池高,常見的可充電電池類型有:鉛酸電池、聶葛電池、鎳氫電池以及鋰離子電池。
本創作之優點在於當使用者落難時,使用者可透過該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20連接不同位置之其他的無線網路傳輸模組(例如: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30或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30),達到不同位置有不同之異質通訊品質,將使用者之求救訊號或資料傳輸至遠端伺服器,透過基地台或是衛星來進行山難救助,同時透過每一無線傳輸裝置所傳輸之定位位址,讓使用者的位置可快速被確認,縮短救援時間。
接著,為能清楚闡述本創作之創作精神,故在此列舉一實際範例,請參考第2A圖至第2D圖,其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資訊傳遞路徑示意圖,如圖所示:請復參閱第1圖以及第2A圖,當使用者於深山處或是野外原始叢林落難時,身邊的手機無法使用,可能處於在落難時毀損、手機沒有足夠的電力或是沒有手機訊號的地方之狀況時,使用者可透過求救裝置(本創作之該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20之該第一控制元件28控制該第一傳輸元件22),於一第一無線傳輸範圍20A內,搜尋到第二台求救裝置(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30)後,使用者之求救裝置就會傳輸自身之該求救信息122、第一台求救裝置之過去12小時的行走軌跡、以及自身所處的位置(該第一定位元件24鎖定位之該第一位置座標資訊242)給第二台求救裝置(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30),同時第二台求救裝置也同時會知道上述之的資訊,以方便在傳出訊息給予基地台後,亦出發前往第一台求救裝置的位置先行做救援處置。
請一併參閱第2B圖,此時,第二台求救裝置若處於有訊號可連線時,將求救者(也就是使用者)的該求救信息122、該第一位置座標資訊242以及第一台求救裝置之過去12小時的行走軌跡傳輸給該遠端伺服器60,讓使用者可獲救。
然而,請復參閱第2C圖,若是第二台求救裝置處於無訊號之狀態,也就是無法搜尋到衛星或基地台時,第二台求救裝置將會自身搜尋之一第二無線傳輸範圍30A中搜尋,當搜尋到第三台求救裝置(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40)後,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30會將求救者之該求救信息122以及該第一位置座標資訊242以及第一台求救裝置之過去12小時的行走軌跡傳輸給予第三台求救裝置(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40)。
此時,請復參閱第2D圖,當第三台求救裝置處於有訊號可連線時,將求救者(也就是該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20)傳輸之該求救信息122、該第一位置座標資訊242以及第一台求救裝置之過去12小時的行走軌跡傳輸給該遠端伺服器60,讓使用者可獲救。
另外,若當該第一無線傳輸範圍20A內同時可搜尋到第二台求救裝置以及第三台求救裝置時,請參考第2E圖,其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資訊傳遞路徑示意圖,如圖所示,第二台求救裝置以及第三台求救裝置可同時接收到第一台求救裝置之求救信息122、該第一位置座標資訊242以及第一台求救裝置之過去12小時的行走軌跡,同時第二台求救裝置以及第三台求救裝置之間亦會互相接收到對方的資訊,了解到雙方都接收到第一台求救裝置的求救需求,將求救訊息傳輸至基地台後,第二台求救裝置以及第三台求救裝置將可依據行走軌跡前往做初步的救援處置。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本創作係為一種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係當使用者落難時,使用者可透過第一無線網路傳輸模組連接至其他的無線網路傳輸模組(例如:第二無線網路傳輸模組或第三無線網路傳輸模組),將使用者之求救訊號或資料傳輸至遠端伺服器,透過基地台或是衛星來進行山難救助,同時透過所傳輸之定位位址,讓使用者的位置可快速被救難隊伍確認並縮短救援時間。
故本創作實為一具有新穎性、進步性及可供產業上利用者,應符合我國專利法專利申請要件無疑,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祈 鈞局早日賜准專利,至感為禱。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舉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
10:量測模組
12:生理檢測元件
122:求救信息
13:環境監測元件
14:第四電源供應元件
15:第四定位元件
2:異質網路之切換模組
20: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
22:第一傳輸元件
24:第一定位元件
28:第一控制元件
242:第一位置座標資訊
26:第一電源供應元件
28:第一控制元件
30: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
32:第二傳輸元件
34:第二定位元件
36:第二電源供應元件
38:第二控制元件
40: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
42:第三傳輸元件
44:第三定位元件
46:第三電源供應元件
48:第三控制元件
60:遠端伺服器

Claims (15)

  1. 一種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包含:一量測模組,其係用以取得一求救信息;以及一異質網路之切換模組,其係電性連接該量測模組,其係包含:一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一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以及一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其中,該求救信息利用該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傳輸至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並推播至一遠端伺服器,進一步,若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無法連接並推播該求救信息時,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將該求救信息傳輸至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透過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推播至該遠端伺服器。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中該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係包含:一第一控制元件;一第一傳輸元件,其係電性連接該第一控制元件,該第一傳輸元件係用以傳輸該求救信息至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一第一定位元件,其係設置於該第一傳輸元件之一側,該第一定位元件係電性連接該第一傳輸元件及該第一控制元件;以及一第一電源供應元件,其係用以電性連接該第一控制元件、該第一傳輸元件以及第一定位元件; 其中,該第一定位元件係用以產生一第一位置座標資訊,並透過該第一控制元件控制該第一傳輸元件,將該求救信息以及該第一位置座標資訊傳輸至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
  3.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之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中該第二無線傳輸接收模組係包含:一第二控制元件;一第二傳輸元件,其係電性連接該第二控制元件,該第二傳輸元件係接收該求救信息該求救信息並傳輸至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或該遠端伺服器;一第二定位元件,其係設置於該第二傳輸元件之一側,該第二定位元件係電性連接該第二傳輸元件及該第二控制元件;以及一第二電源供應元件,其係用以電性連接該第二控制元件、該第二傳輸元件以及第二定位元件;其中,該第二控制元件控制該第二傳輸元件,將該求救信息該求救信息以及該第一位置座標資訊傳輸至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或該遠端伺服器。
  4. 如請求項第3項所述之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中該第三無線傳輸接收模組係包含:一第三控制元件;一第三傳輸元件,其係電性連接該第三控制元件,該第三傳輸元件係接收該求救信息並傳輸至該遠端伺服器; 一第三定位元件,其係設置於該第三傳輸元件之一側,該第三定位元件係電性連接該第三傳輸元件及該第三控制元件;以及一第三電源供應元件,其係用以電性連接該第三控制元件、該第三傳輸元件以及第三定位元件;其中,該第三控制元件控制該第三傳輸元件,將該求救信息以及該第一位置座標資訊傳輸至該遠端伺服器。
  5.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中該量測模組係包含一生理檢測元件、一環境監測元件及一第四電源供應元件,該生理檢測元件及該環境監測元件電性連接該第四電源供應元件。
  6. 如請求項第5項所述之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中該量測模組更包含一第四定位元件,其係用以生成一座標資訊提供給予該第一無線傳輸接收模組。
  7. 如請求項第5項所述之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中該生理檢測元件係為生理感測器或微機電檢測晶片。
  8. 如請求項第5項所述之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中該量測模組內進一步包含一快閃記憶體,其係用以儲存該生理檢測元件及該環境監測元件之該求救訊息。
  9.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中該求救信息包含行走軌跡圖、心率值、血氧飽和度、血壓、心電圖及環境歷史資料。
  10.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之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中該求救信息之傳輸頻率係介於3Hz至300GHz。
  11.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中該遠端伺服器係為基地台或衛星。
  12.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之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中該第一電源供應元件係為一次性電池或可充電電池。
  13. 如請求項第3項所述之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中該第二電源供應元件係為一次性電池或可充電電池。
  14. 如請求項第4項所述之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中該第三電源供應元件係為一次性電池或可充電電池。
  15. 如請求項第5項所述之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其中該第四電源供應元件係為一次性電池或可充電電池。
TW110207891U 2021-07-06 2021-07-06 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 TWM619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7891U TWM619140U (zh) 2021-07-06 2021-07-06 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7891U TWM619140U (zh) 2021-07-06 2021-07-06 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9140U true TWM619140U (zh) 2021-11-01

Family

ID=79908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7891U TWM619140U (zh) 2021-07-06 2021-07-06 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9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467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utilizing integral wireless protocols of a mobile phone as an emergency beacon to aid first responders in locating people
ES2393856T3 (es) Sistema de supervisión médica con capacidad de comunicación por trayectoria múltiple
US7565132B2 (en) Portable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US864978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oup-based monitoring of mobile objects u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70316676A1 (en) Personal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2014501069A (ja) 緊急モードを有するモバイルデバイス
US20100151814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Proximal Traffic
KR20120050265A (ko) 휴대전화를 매개로 긴급상황을 알리기 위한 시스템
CN106817779A (zh) 户外无线救援手表自组网系统
CN110234154B (zh) 一种支持自组网的户外团队通讯系统
US20150195681A1 (en) Emergency Lo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S2388117T3 (es) Sistema localizador activable remotamente y método correspondiente
CN102724366A (zh) 手机报警器及报警方法
WO2013190660A1 (ja) 外部バッテリ及び衛星通信端末
TWM619140U (zh) 推播求救信息之異質網路切換系統
CN209980443U (zh) 具有数据通信功能的求救报警设备
EP2698972B1 (en) An emergency alert device with mobile phone
US20140113681A1 (en)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cross router
CN108709554A (zh) 一种高精度组合导航系统及方法
US10117078B1 (en) Medic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CN204795008U (zh) 一种游客定位通信装置
CA2955697C (en) Improved mobile personal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WO2001010152A1 (en) Automatic message transmission to a remote party
RU2604858C1 (ru) Способ тревожного оповещения об угрозе лич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этого способа
ES2282584T3 (es) Radiotelefono portatil y sistema de radiocomunicacion que comprende dicho radiotelefo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