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8590U - 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 - Google Patents

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8590U
TWM618590U TW110206643U TW110206643U TWM618590U TW M618590 U TWM618590 U TW M618590U TW 110206643 U TW110206643 U TW 110206643U TW 110206643 U TW110206643 U TW 110206643U TW M618590 U TWM618590 U TW M61859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vibration
value
level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6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國志
潘俊斌
Original Assignee
蔡國志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蔡國志 filed Critical 蔡國志
Priority to TW110206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8590U/zh
Publication of TWM618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859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為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包含至少一個偵測裝置及運算裝置,其中偵測裝置偵測物件的慣性而獲得慣性資料,並將慣性資料傳輸至運算裝置,運算裝置再將慣性資料轉換為水平值及震動值,並在水平值及震動值超過標準時發出告警資訊,其中若有多個偵測裝置,則運算裝置還可以計算各偵測裝置之間的水平差值及震動差值,藉以達到監控二物件水平及震動相對誤差的效果,此外,本創作的偵測裝置具有輕薄短小的特性,其面積僅有巴掌大小,且厚度小於10mm,貼附於機械手臂或晶圓載盤或移動搬運裝置以及精密設備內上皆不會對原本的製程造成影響。

Description

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
本創作屬於智慧製造領域,尤其一種是利用慣性測量單元對機械手臂的震動及水平狀況進行即時監控的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
隨著自動化設備的不斷發進步,各產業無不導入機械手臂,且隨著近年智慧製造的興起,各產業對於機械手臂及物件傳送設備的穩定更加要求,像是光電半導體產業、精密加工產業,更甚至是達文西手臂等精密醫療設備都期望能夠掌握相關數據。
為此,工程師只能被動等待異常現象發生之後,架設攝影機,持續拍攝異常偶發之機械手臂或裝置,並於異常狀況產生後以慢速度撥放錄影畫的方式,查找異常狀況,或是監控設備或手臂動作時的電流異常現象,或是購買市面的其他穩定性監控裝置。然而市面上的穩定性監控設備皆是監控機械手臂或物件轉移設備的震動狀況,未有針對機械手臂與其夾取物件與欲安放目標位置之間的相對水平狀況進行即時監控的裝置。
然而,穩定性的指標並不只有震動,水平角對於轉移設備更是重要,尤其是對於愈輕愈薄的晶圓、玻璃及陶瓷材料等易碎物件,些許的水平角差異皆會造成晶圓破片的可能,在外科手術房所使用的達文西手臂更是不容許些微的誤差。
鑑於上述先前技術所衍生的各項缺點,本案發明人乃亟思加以改良創新,並經多年苦心孤詣潛心研究後,終於成功研發完成本創作之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
本創作揭露一種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兼具震動及水平量測的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其可以即時監控晶圓、玻璃及陶瓷材料等易碎物件的當時之震動及水平,或是比較二個物件之間的水平差及震動差,藉以協助裝置設備使用者,判斷裝置之狀態並達到提升機械手臂或物件轉移設備穩定性,減少異常錯誤發生率之目的。
本創作之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包含偵測裝置及運算裝置,其中偵測裝置包含處理模組、通訊模組、儲存模組、溫度濕度及懸浮微粒感測模組及二個慣性模組,其中慣性模組為加速度規,係用於偵測物件的慣性而獲得基於加速度變化的電壓或電容之訊號,並以該電壓訊號為原始資料,處理模組則是將原始資料壓縮編輯成慣性資料,再由通訊模組傳送至運算裝置,然後由運算裝置將慣性資料轉成水平值及震動值。
其中,運算裝置包含水平模組、震動模組、比對模組、差值模組及告警模組,其中水平模組及震動模組分別將慣性資料轉換成水平值及震動值,然後由告警模組判斷水平值及震動值是否在閥值範圍內,若超過範圍則發出告警訊息。
其中,若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具有多個偵測裝置,則使用者可以藉由比對模組啟動多機模式,此時,差值模組將計算各偵測裝置之間的水平差值及震動差值,告警模組則會判斷水平差值及震動差值是否超出閥值範圍,而決定是否發出告警訊息。
其中,當偵測裝置若處於無法與運算裝置進行無線通訊通連時,偵測裝置可以將測量之原始資料暫存於儲存模組中,並記錄量測時間,直到偵測裝置與運算裝置回復通訊時,才將儲存時間及慣性資料傳送至運算裝置做後續量測數值比對。
其中,溫度模組為溫度計,濕度模組為濕度感測器,懸浮微粒模組為懸浮微粒感測器,可方便使用者在量測穩定性的同時,亦可以進行溫溼度以及懸浮微粒的量測。
其中,水平模組、震動模組、比對模組、差值模組、告警模組皆為運算裝置的應用程式,安裝於運算裝置的記憶體內。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利用具有加速度規的偵測裝置,偵測物件的加速度而產生慣性資料,再透過運算裝置將慣性資料轉換成水平值及震動值,並以水平值及震動值為穩定性指標,藉以達到提升機械手臂或物件轉移設備穩定性,減少錯誤發生率之目的。
此外,本創作的偵測裝置具有輕薄短小的特性,其面積僅有巴掌大小,且厚度小於10mm,貼附於機械手臂、晶圓載盤、移動搬運裝置或精密設備內皆不會對原本的製程造成影響。
請參閱圖1,其係為本創作之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的示意圖,如圖所示,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包含偵測裝置1及運算裝置2,且偵測裝置1持續偵測一物件的慣性而獲得原始資料,並將慣性資料傳輸至運算裝置2。
其中,偵測裝置1包含第一慣性模組111、第二慣性模組112、處理模組12、通訊模組13、儲存模組14、溫度模組15、濕度模組16及微塵模組17,其中處理模組12作為偵測裝置1的中樞,處理模組12與第一慣性模組111、第二慣性模組112、通訊模組13、儲存模組14、溫度模組15、濕度模組16及微塵模組17連接。
其中,第一慣性模組111及第二慣性模組112為加速度儀,或加速度與陀螺儀的組合,處理模組12為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 Unit),通訊模組13為藍芽或WIFI元件,儲存模組14為快閃記憶體。
其中,第一慣性模組111及第二慣性模組112偵測一物件的加速度變化,而產生原始資料,並將原始資料傳送至處理模組12,處理模組12再進一步將原始資料壓縮編輯成慣性資料,然後透過通訊模組13將慣性資料傳送至運算裝置2。
當偵測裝置1與運算裝置2距離遙遠,或偵測裝置1遭到屏蔽而無法藉由通訊模組13將慣性資料傳送至運算裝置2時,處理模組12將暫停透過通訊模組13傳送慣性資料,並將原始資料儲存在儲存模組14中,同時記錄時間於儲存模組14。
其中,其運算裝置2中設有一個記憶體,記憶體內設有水平模組21、震動模組22、比對模組23、差值模組24、告警模組25及傳輸模組26,其中水平模組21及震動模組22皆與比對模組23、差值模組24、告警模組25及傳輸模組26連接,且水平模組21及震動模組22接收慣性資料,並將慣性資料轉換為震動值及水平值,差值模組24、告警模組25及傳輸模組26則分別接收前述震動值及水平值。
其中,慣性資料為加速度,震動值為X、Y、Z軸的震動幅度,震動模組22運用震動幅度與加速度成正比的關係,將慣性資料轉換為震動值,相關轉換公式為通常知識,可見於公開論文資料 李岳剛。「 CMOS-MEMS 電容式加速度計的研發」。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所, 2008
其中,慣性資料為加速度,水平值為X、Y、Z軸的傾斜角,水平模組21依據斜面加速度公式及標準重力(standard gravity),將慣性資料轉換為物件X、Y、Z軸的傾斜角,亦可利用申請號為110204817的中華民國專利達成。
其中,斜面加速度公式為:
Figure 02_image001
其中,
Figure 02_image003
代表標準重力,
Figure 02_image005
代表各軸的傾斜角,
Figure 02_image007
代表各軸的加速度或加速度。
在本創作之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的應用中,分為二種模式,分別為單機模式與多機模式,其差異在於,單機模式中的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僅須配置一個偵測裝置1,而在多機模式則須配置二個以上的偵測裝置1。
在單機模式中,告警模組25接收水平值及震動模組,並判斷水平值是否超過水平閥值,以及震動值是否超過震動閥值,若超過則發出警告訊息,並響起蜂鳴器。
其中,震動閥值及水平閥值的設定係依據使用環境的不同而定,使用者可藉由測量標準狀的震動值及水平值,並以標準狀態測量到的數值為震動閥值及水平閥值。
在多機模式中,除了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須配置二個以上的偵測裝置1之外,對比模組23也必須啟動,此時對比模組23將停止告警模組25接收震動值及水平值,並控制差值模組24接收來自各偵測裝置1的震動值及水平值,差值模組24再以其中一個偵測裝置1的震動值及水平值為基準震動值及基準水平值,並計算其他偵測裝置1的震動值與基準震動值之間的差異而獲得震動差值,以及計算其他偵測裝置1的水平值與基準水平值之間的差異而獲得水平差值。
與此同時,告警模組25轉而接收震動差值及水平差值,並判斷水平差值是否超過水平差閥值,以及震動差值是否超過震動差閥值,若超過則發出警告訊息,並響起蜂鳴器。
其中,震動差閥值及水平差閥值的設定係依應用場景而定,使用者可在特定應用場景的標準狀態下的量測震動差值及水平差值,並以標準狀態測量到的數值為穩定性監測系統的震動差閥值及水平差閥值。
其中,傳輸模組26與外界的閘道器、人機設備或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連接,並將震動值、水平值、震動差值、水平差值、告警訊號等資訊傳送至外界,而令使用者可以即時監控或事後調查物件的穩定性。
其中,溫度模組15、濕度模組16及微塵模組17分別負責量測環境的溫度、濕度及懸浮粒子數量,以便於使用者監控在密閉儀器內的環境狀況。
請參閱圖2,其係為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本創作的第一實施例中,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應用於半導體製造領域,尤其是用於監控搬運晶圓的末端效應器3(end effector)之穩定性。
在第一實施例中,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包含第一偵測裝置1a及第二偵測裝置1b,其中第一偵測裝置1a放置於末端效應器3的夾爪上,而第二偵測裝置1b放在載物臺4(stage)上,二個偵測裝置1分別偵測末端效應器3載物臺4的慣性,並將慣性資料傳輸至運算裝置2。
其中,運算裝置2將慣性資料轉換成第一水平值及第二水平值,以及第一震動值及第二震動值,使用者亦啟動對比模組,令差值模組24計算第一水平值及第二水平值之間的水平差值,以及第一震動值及第二震動值之間的震動差值,並傳送至告警模組25。
其中,告警模組25持續判斷水平差值是否超過水平差閥值,以及震動差值是否超過震動差閥值,一旦發現有超過閥值的情況,即發出告警訊息及告警聲響,並由傳輸模組26將告警訊息、水平值、震動值、水平差值及震動差值傳輸至外界。
另一方面,使用者透過外界的人機設備,設定震動差閥值及水平差閥值,使用者亦可透過人機設備觀看震動差值及水平差值,藉以調整末端效應器3與載物臺4之間的震動值及水平誤差。
請參閱圖3,其係為第二實施例,如圖所示,第二實施例設有一個末端效應器3及三個載物臺4,分別為第一載物臺4a、第二載物臺4b、第三載物臺4c,且皆設於一機台殼體5內,末端效應器3將晶圓6依照製程的需求,移動於第一載物臺4a、第二載物臺4b及第三載物臺4c之間,其中機台殼體5為不透明的金屬殼,使用者無法由外界看到機台殼體5的內部,又由於通訊模組13的訊號被機台殼體5所擋住,故偵測裝置1的通訊模組13亦無法將慣性資料傳輸至運算裝置2。
在第二實施例中,偵測裝置1則設於晶圓6之上,如此即可隨著晶圓6的移動,而監測末端效應器3在將晶圓6轉移於第一載物臺4a、第二載物臺4b及第三載物臺4c時,末端效應器3的水平差及震動差。
在通訊模組13經過使用者判斷無法進行有效資料傳輸的條件下,可自行設定處理模組12將啟動離線模式,亦即,處理模組12將暫停透過通訊模組13傳輸慣性資料,而是將原始量測資料儲存於內建之儲存模組14,並同時記錄時間於儲存模組。
在製程完成,末端效應器3將晶圓6送出機台殼體5外面後,啟用通訊模組13再次與運算裝置2連線,處理模組12才將慣性資料及時間傳送至運算裝置2,運算裝置2此時才進行水平值、震動值的計算,並輔由製造流程的順序,推測各時間所測之水平值、震動值、震動差值、水平差值,各自屬於第一載物臺4a、第二載物臺4b或第三載物臺4c與末端效應器3之間的震動差值及水平差值。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利用偵測裝置1的第一慣性模組111及第二慣性模組112,偵測物件的加速度及角速度而獲得原始資料,處理模組13再將原始資料轉換為慣性資料,並傳送至運算裝置2,水平模組21及震動模組22再將慣性資料轉換為水平值及震動值,並由告警模組25判斷其是否符合標準,若不符合則發出告警訊息。
若選擇具有二組偵測裝置1的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運算裝置2的差值模組24還可以進行二個偵測裝置的水平差值及震動差值計算,藉以監測二個物件的水平及震動誤差,藉以達到提升機械手臂或物件轉移設備穩定性,減少錯誤發生率之目的。
據上論結,本創作之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的應用領域廣泛,凡是牽涉到機械手臂或物件轉移設備(例如:輸送帶)的領域,皆可以運用本創作進行穩定性監控,舉凡:外科手術領域、半導體晶圓製造領域,精密加工領域,或是任何運用到龍門設備的產業相關輸送帶裝置,皆為本領域的應用範圍。
此外,本創作的偵測裝置具有輕薄短小的特性,其體積約其面積僅有巴掌大小,且厚度小於10mm,貼附於機械手臂、晶圓載盤、移動搬運裝置或精密設備內皆不會對原本的製程造成影響。
以上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定本新型之實施範圍;如果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對本創作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應涵蓋在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當中。
1:偵測裝置 1a:第一偵測裝置 1b:第二偵測裝置 111:第一慣性模組 112:第二慣性模組 12:處理模組 13:通訊模組 14:儲存模組 15:溫度模組 16:濕度模組 17:微塵模組 2:運算裝置 21:水平模組 22:震動模組 23:比對模組 24:差值模組 25:告警模組 26:傳輸模組 3:末端效應器 4:載物臺 4a:第一載物臺 4b:第二載物臺 4c:第三載物台 5:機台殼體 6:晶圓
圖1 為本創作之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的示意圖; 圖2 為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3 為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1:偵測裝置
111:第一慣性模組
112:第二慣性模組
12:處理模組
13:通訊模組
14:儲存模組
15:溫度模組
16:溫度模組
17:微塵模組
2:運算裝置
21:水平模組
22:震動模組
23:比對模組
24:差值模組
25:告警模組
26:傳輸模組

Claims (10)

  1. 一種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包含至少一偵測裝置及一運算裝置,其中該偵測裝置包含:至少一慣性模組,係用於偵測一物件的慣性,而獲得一原始資料;一處理模組,與該偵測裝置連接,且將該原始資料轉換為慣性資料;一通訊模組,與該處理模組及該運算裝置連接,該通訊模組係用於將該慣性資料傳輸至該運算裝置;其中,該運算裝置將該慣性資料轉換為水平值及震動值。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其中該偵測裝置更包含一儲存模組,與該處理模組連接,當該通訊模組無法將該慣性資料傳輸至該運算裝置時,該處理模組將該原始資料儲存於該儲存模組。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其中該偵測裝置更包含一溫度模組與該處理模組連接,該溫度模組係用於偵測該物件的溫度,而產生一溫度資訊。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其中該偵測裝置更包含一濕度模組與該處理模組連接,該濕度模組係用於偵測該物件所處環境之濕度,而產生一濕度資訊。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其中該偵測裝置更包含一微塵模組與該處理模組連接,該微塵模組係用於偵測該物件所處環境之懸浮粒子數,而產生一微塵資訊。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其中該慣性模組為加速度儀。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其中該運算裝置更包含:一水平模組,利用斜面加速度公式及標準重力(standard gravity),將該慣性資料轉換為該水平值;一震動模組,依據該慣性資料的數值,將該慣性資料轉換為該震動值;一告警模組,與該水平模組及該震動模組連接,並接收該震動值及該水平值,且當該震動值符合一震動閥值或該水平值符合一水平閥值時,該告警模組產生一告警訊息。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其中該運算裝置更包含:一比對模組,與該水平模組、該震動模組及該告警模組連接,當該比對模組啟動時,該告警模組停止接收該震動值及該水平值;一差值模組,與該水平模組、該震動模組、該比對模組及該告警模組連接,且該差值模組接收該水平值及該震動值,當該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包含二個以上的該偵測裝置,且該比對模組啟動 時,該差值模組計算各該偵測裝置的該震動值之間的震動差值,以及各該偵測裝置的該水平值之間的水平差值;其中,當該比對模組啟動時,該告警模組接收該震動值差及該水平值差,且當該震動值差符合一震動差閥值或該水平差值符合一水平差閥值時,該告警模組產生該告警訊息。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其中該運算裝置更包含一傳輸模組,與該水平模組、該震動模組及該告警模組連接,該傳輸模組將該水平值、該震動值及該告警訊息傳輸至外界。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其中該傳輸模組與外界的閘道器、人機設備或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連接。
TW110206643U 2021-06-09 2021-06-09 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 TWM618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6643U TWM618590U (zh) 2021-06-09 2021-06-09 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6643U TWM618590U (zh) 2021-06-09 2021-06-09 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8590U true TWM618590U (zh) 2021-10-21

Family

ID=79603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6643U TWM618590U (zh) 2021-06-09 2021-06-09 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85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2057B (zh) * 2021-06-09 2022-07-21 蔡國志 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
TWI811025B (zh) * 2022-07-15 2023-08-01 創智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振動與水平傾角同步量測分析系統及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2057B (zh) * 2021-06-09 2022-07-21 蔡國志 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
TWI811025B (zh) * 2022-07-15 2023-08-01 創智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振動與水平傾角同步量測分析系統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618590U (zh) 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
US10329042B2 (en) Packing apparatus and packing method
CN104608113B (zh) 机器人、机器人系统以及机器人控制装置
JP5383760B2 (ja) ワーク質量測定機能を備えたロボット
CN107433590A (zh) 机械臂负载质量和传感器零漂在线辨识的重力补偿方法
Schöpfer et al. Using a piezo-resistive tactile sensor for detection of incipient slippage
CN102608351B (zh) 机械臂三维姿态的检测方法和系统、及控制其运行的系统
CN110480628A (zh) 机器人、控制装置以及机器人控制方法
Zhilenkov et al. Based on MEMS sensors man-machine interface for mechatronic objects control
CN101949954A (zh) 冗余并联式六维加速度传感器及其测量方法
CN114102587B (zh) 机器人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94817A (zh) 使用机器人推断负载重量和重心位置的装置、方法及程序
CN111307370A (zh) 无人机转动惯量的测量方法
TWI772057B (zh) 裝置穩定性監控系統
Canepa et al. Kinematic calibration by means of a triaxial accelerometer
TW201633024A (zh) 加工機滑台監控系統
CN113246137A (zh) 基于外力矩估计模型的机器人碰撞检测方法
CN106493734B (zh) 一种电力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TWI578134B (zh) 線性滑軌軸承座監控系統
Lee et al. Kalman filter-based sensor fusion for improving localization of AGV
TW200941169A (en) Dynamic real-time stability monitoring system for precision equipment
CN201757786U (zh) 一种基于微磁传感的定姿监测系统
Lam et al. Motion sensing for robot hands using MIDS
KR20010083525A (ko) 3차원적인 개체의 움직임을 감지/측정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TWI811025B (zh) 振動與水平傾角同步量測分析系統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