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7001U - 牙視裝置 - Google Patents

牙視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7001U
TWM617001U TW110205953U TW110205953U TWM617001U TW M617001 U TWM617001 U TW M617001U TW 110205953 U TW110205953 U TW 110205953U TW 110205953 U TW110205953 U TW 110205953U TW M617001 U TWM617001 U TW M61700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rame wall
surrounding frame
opening
dent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5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文進
李介里
陳柏凱
洪仲彥
Original Assignee
科鼎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科鼎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科鼎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5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7001U/zh
Publication of TWM617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7001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牙視裝置,包含一檢視單元、一握持單元,及一照明單元,該檢視單元包括一圍繞界定一可視通道之圍繞框壁、一設置於該圍繞框壁一側並將該可視通道一側封閉之濾光片,及一對應該濾光片設置於該圍繞框壁另一側之開口部,該握持單元包括一與該圍繞框壁連接之握持主體,該照明單元包括複數設置於該圍繞框壁內表面之發光元件,該複數發光元件是朝著該開口部發光,該圍繞框壁可以阻隔外界光源,以使該開口部抵觸臉部,並清楚觀察牙齒之牙菌斑,該握持主體概呈立式柱狀,可方便人手握持。

Description

牙視裝置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觀看牙齒的裝置,尤其是一種用於觀看牙菌斑之牙視裝置。
牙菌斑是在牙齒表面逐漸沉積的生物薄膜,薄的牙菌斑顏色通常是透明無色,牙菌斑會隨著時間增厚,牙菌斑變厚時會呈現黃色或棕黃色,使用牙菌斑顯示劑可以很容易看到牙菌斑在口腔內的分布。
牙菌斑主由食物殘渣、脫落的口腔上皮細胞、唾液,及細菌所構成,牙菌斑中的細菌主要是正常口腔內存在的鏈球菌、厭氧菌等,當牙菌斑堆積到一定厚度之後,其內部緊挨牙齒表面的細菌因為與空氣隔絕開始轉入無氧呼吸,無氧呼吸在此處產生的酸不能即時被唾液沖走時,會腐蝕琺瑯質中的礦物成分,並進一步造成齲齒。
參閱圖1,為中華民國專利M581840,說明一種可以檢視牙菌斑的牙刷10,該牙刷10包括一刷柄11、一位於該刷柄11一端之刷頭12、一位於該刷柄11另一端之投射部13,該投射部13設置有一導光柱131,及一投射端蓋132,該刷柄11設置一彈性鍵14,該彈性鍵14用以開啟或關閉該投射部13,開啟該投射部13時會發出檢視光,藉以提供對牙齒上之牙菌斑的檢視照射。
雖然習知技術揭露了一種牙菌斑檢視技術,但是實際使用時仍具有下列缺點:
一、光源不足:
習知發光元件是設置於牙刷刷柄的底端,牙刷底端的容積受限,無法安裝多個發光元件,因此發光元件的設置數量受到限制,進而限制檢視光的照射量,造成檢視光的光源不足。
二、無法清楚檢視:
為了要顯現出牙齒上的牙菌斑,使用的檢測光源為短波長的藍紫光,但是藍紫光易受外界自然光的影響,使用者不易看清楚牙菌斑的顏色變化。
三、檢測時間較短:
由於習知是將照明電路設置在牙刷的刷柄中,該刷柄可提供的容積有限,因此蓄電池的設置受限,無法儲存大容量的電池,光線輸出一段間就會將儲存的電力耗盡,造成牙菌斑的檢測時間較短。
因此,如何避免外界光線的影響,並提供足夠的檢測光線,並提供足夠的儲存電力,讓使用者可以仔細查看牙齒上的牙菌斑,是相關技術人員亟需努力的目標。
有鑑於此,本新型之目的是在提供一種牙視裝置,該牙視裝置包含一檢視單元、一握持單元,及一照明單元。
該檢視單元包括一圍繞界定一可視通道之圍繞框壁、一設置於該圍繞框壁一側並將該可視通道一側封閉之濾光片,及一對應該濾光片設置於該圍繞框壁另一側之開口部。
該握持單元包括一與該圍繞框壁連接之握持主體。
該照明單元包括複數設置於該圍繞框壁內表面之發光元件,該複數發光元件是朝著該開口部發光。
本新型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牙視裝置更包含一攝影單元,該攝影單元包括一與該濾光片連接之攝影模組,該攝影模組透過該濾光片拍攝該開口部中的影像。
本新型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攝影單元更包括一與該攝影模組電連接之顯示模組,該顯示模組顯示該攝影模組的拍攝影像。
本新型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圍繞框壁所框圍之可視通道的截面積,由該開口部往該濾光片的方向來說是逐漸縮小。
本新型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開口部上、下兩側之圍繞框壁的側邊呈現弧形。
本新型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照明單元更包括一設置於該握持主體並與該發光元件電連接之開關元件。
本新型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照明單元更包括一設置於該握持主體並與該發光元件電連接之充電插孔。
本新型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照明單元更包括一設置於該握持主體中並與該發光元件電連接之蓄電池。
本新型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圍繞框壁內側對應設置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該複數發光元件分別設置於該圍繞框壁之上表面及下表面。
本新型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握持單元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圍繞框壁與該握持主體之間的樞接部。
本新型之有益功效在於,該圍繞框壁可以阻擋外界的光線進入該可視通道,以使該複數發光元件輸出的光線不會被外界的光線所影響,可使使用者更清楚的察看牙齒上的牙菌斑,該圍繞框壁的內側可供複數發光元件設置,可對該開口部輸出更多的檢視光,該握持主體可供人手握持,並提供足夠的空間設置該蓄電池,以提供足夠的電力上該複數發光元件使用。
有關本新型之相關申請專利特色與技術內容,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三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地呈現。在進行詳細說明前應注意的是,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做表示。
參閱圖2、圖3,及圖4,為本新型一種牙視裝置3之一第一較佳實施例,該牙視裝置3包含一檢視單元31、一握持單元32,及一照明單元33。
該檢視單元31包括一圍繞界定出一可視通道311之圍繞框壁312、一設置於該圍繞框壁312一側並將該可視通道311一側封閉之濾光片313,及一對應該濾光片313設置於該圍繞框壁312另一側之開口部314。其中,該濾光片313設置於該圍繞框壁312之前側,該開口部314設置於該圍繞框壁312之後側。
該握持單元32包括一與該圍繞框壁312連接之握持主體321,其中,該握持主體321的頂端與該圍繞框壁312的底端連接,該握持主體321概呈立式柱狀體,以供一人員2握持,並藉以調整該檢視單元31的位置。
該照明單元33包括複數設置於該圍繞框壁312內表面之發光元件331、一設置於該握持主體321並與該發光元件331電連接之開關元件332、一設置於該握持主體321並與該發光元件331電連接之充電插孔333,及一設置於該握持主體321中並與該發光元件331電連接之蓄電池334。
其中,該複數發光元件331為可發出藍紫光的發光二極體(LED),其發出光線之光波頻率介於380nm~550nm,該充電插孔333為USB充電埠,實際實施時,該充電插孔333可使用其他充電插孔,不應以此為限,藉以連接市電並將電力儲存於該蓄電池334,以進一步提供該複數發光元件331運作的電力。
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該開口部314用以罩住該人員2的嘴部,較佳地,該開口部314周圍之圍繞框壁312的側邊完全抵接住該人員2嘴部周圍的皮膚,以避免外界光線由該開口部314進入該可視通道311,以使該可視通道311呈現黑暗的空間。
其中,該開口部314上、下兩側之圍繞框壁312的側邊呈現弧形,用以配合該人員2之嘴部上、下兩側皮膚的弧度,讓該開口部314可以密合貼附該人員2嘴部周圍的皮膚,讓外界光線不會從該開口部314進入該可視通道311。
設置於該圍繞框壁312一側之濾光片313可以擋住外面的大部份光線,以避免外界光線進入該可視通道311,並且可將該可視通道311中的光線向外透出,讓該人員2可以更清楚地透過該可視通道311觀看該人員2的牙齒21。
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該圍繞框壁312內側對應設置有一上表面315,及一下表面316,該複數發光元件331分別設置於該圍繞框壁312之上表面315及下表面316,其中,鄰近該開口部314之上表面315及下表面316的間隔距離,大於鄰近該濾光片313之上表面315及下表面316的間隔距離,讓該圍繞框壁312所框圍之可視通道311的截面積,由該開口部314往該濾光片313的方向來說是逐漸縮小的,並使設置於該圍繞框壁312之複數發光元件331可以朝著該開口部314發光,較佳地,該上表面315設置四個發光元件331,該下表面316設置四個發光元件331,實際實施時,該發光元件331可以設置其他數量,不應以此為限。
其中,該圍繞框壁312的內側表面,為黑色且平滑反光的環氧樹脂材料所製作,黑色特性可以讓該可視通道311保持較暗的光線環境,而平滑反光的特性可以將該複數發光元件331發出的光線有效進入該人員2的牙齒21。
當該牙視裝置3之檢視單元31罩住該人員2的嘴部時,該人員2可以打開嘴巴讓牙齒21外露,並開啟該開關元件332,以使該複數發光元件331發光,該人員2的牙齒21受該發複數發光元件331發出的光線照射時,沒有牙菌斑的牙齒21部位會顯示出白底的藍紫色,但是附著牙菌斑的牙齒21部位會顯示出粉紅色,甚至於紅色的光,藉以瞭解牙齒21附著的菌斑,透過正確的刷牙方式或提早就醫,以減少末期治療的痛苦折磨致影響生活品質。
台灣成人蛀牙高達90%以上,研究指出,咀嚼的行為能活化腦部,幫助預防改善失智症,而擁有一口好牙正是咀嚼的關鍵。利用本新型的牙視裝置3,我們可以檢查牙齒21菌斑的堆積,透過正確刷牙習慣或洗牙來清除牙菌斑或牙結石,即早發現就可以即早治療。
台灣學童蛀牙率居全球之冠,日本3歲兒平均蛀半顆牙,台灣2.73顆,該牙視裝置3能幫小孩子檢查牙齒21是否有刷乾淨,減少小孩子牙齒21出問題的折磨。
另外,牙齒21矯正患者最困擾的是刷牙不知道有沒有刷乾淨,該牙視裝置3能觀察矯正中的牙齒21是否有刷乾淨,減少矯正期間其他牙齒21出問題影響矯正療程。
當該人員2自行使用該牙視裝置3時,可以先準備鏡子並將該牙視裝置3靠近嘴巴,該人員2可以張開嘴並露出牙齒21,該人員2按住該開關元件332,當該發光元件331發出檢視光時該人員2可以透過該牙視裝置3觀察牙齒21,來檢視自身牙齒21的健康狀況,淡粉色有可能是牙菌斑,顏色越深表示細菌堆疊越嚴重,有可能是牙結石或蛀牙,牙菌斑可以通過刷牙來去除,但刷牙無法刷掉牙結石時,就必須到牙醫診所通過洗牙來去除,當觀察效果不明顯時,可以於較暗的室內環境中使用。
參閱圖5,為本新型一種牙視裝置3之一第二較佳實施例,該第二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詳述,不同之處在於,該握持單元32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圍繞框壁312與該握持主體321之間的樞接部322,以使該檢視單元31之圍繞框壁312相對該握持單元32之握持主體321旋轉。
當另一人員2使用該牙視裝置3照射該人員2的牙齒21時,藉由該樞接部322可先將該圍繞框壁312相對該握持主體321旋轉90度,以使該開關元件332位於該牙視裝置3的側邊,讓該另一人員2可以更容易按壓該開關元件332,並將該牙視裝置3抵住該人員2的臉部皮膚,該另一人員2可以是牙醫師,藉由確認牙齒21上牙菌斑的位置,可以輔助牙醫師對該人員2進行牙齒21或牙齦的治療。
參閱圖6,為本新型一種牙視裝置3之一第三較佳實施例,該第三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詳述,不同之處在於,該牙視裝置3更包含一攝影單元34,該攝影單元34包括一與該濾光片313連接之攝影模組341,及一與該攝影模組341電連接之顯示模組342。
該攝影模組341透過該濾光片313拍攝該開口部314中的影像,該顯示模組342顯示該攝影模組341的拍攝影像,較佳地,該顯示模組342可以增強該攝影模組341拍攝的影像,以將具有牙菌斑的牙齒21部位更明顯的顯示出來,用以改善直接以目視有可能發生無法確定牙菌斑顏色的缺點,其中,顯示的畫面是透過數據的收集,並透過演算法或影像處理,把牙菌斑或蛀牙數據量化或是增強影像的顯示,除此之外,該攝影模組341更可以將拍攝的影像畫面傳輸並儲存於電腦或手機裝置。
本新型創作人要強調的是,本新型所提供的牙視裝置3,只需要該人員2張開嘴就可以目視的方式觀察牙菌斑的位置,該複數發光元件331及該濾光片313採用與牙科診所同樣的藍光偵測與濾光科技,只需要開啟該開關元件332就可以使牙菌斑無所遁形,告別盲目刷牙的狀況,輕鬆鎖定刷牙的盲區,並以正確的刷牙習慣清除牙菌斑,或提早就醫清除牙結石,以免堆積至形成蛀牙或牙周病,甚至於引起身體其他部位的傷害。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新型一種牙視裝置3確實具有下列功效:
一、輸出足夠的檢視光:
該圍繞框壁312的上表面315及下表面316,具有足夠的表面積以供複數發光元件331設置,藉以輸出足夠的檢視光,並藉由該圍繞框壁312內部光滑可反射光線的內表面,提供足夠檢視光到達牙齒21的表面,並藉此對牙齒21進行觀察。
二、清楚顯示出牙菌斑:
該開口部314上、下兩側之圍繞框壁312的側邊呈現弧形,用以配合該人員2之嘴部上、下兩側皮膚的弧度,讓該開口部314可以密合貼附該人員2嘴部周圍的皮膚,讓外界光線不會從該開口部314進入該可視通道311,再藉由螢光技術的濾光片313,可以將牙菌斑的位置以粉紅色顯示,清楚顯示牙菌斑的位置。
三、可長時間使用:
該握持主體321可供人手握持,其內部具有足夠的容置空間可以設置較大容量的蓄電池334,藉以提供足夠的電力讓該照明單元33使用。
綜上所述,複數發光元件331設置於該圍繞框壁312的內表面,可以提供足夠的檢視光,該濾光片313可提供螢光技術讓牙菌斑的顏色更加清楚,該開口部314上、下兩側之圍繞框壁312的側邊呈現弧形,可以使該開口部314與該人員2的皮膚貼合,避免外界的光線進入該可視通道311,並可清楚的分辨出牙菌斑的位置,故確實可以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三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牙刷 11:刷柄 12:刷頭 13:投射部 131:導光柱 132:投射端蓋 14:彈性鍵 2:人員 21:牙齒 3:牙視裝置 31:檢視單元 311:可視通道 312:圍繞框壁 313:濾光片 314:開口部 315:上表面 316:下表面 32:握持單元 321:握持主體 322:樞接部 33:照明單元 331:發光元件 332:開關元件 333:充電插孔 334:蓄電池 34:攝影單元 341:攝影模組 342:顯示模組
圖1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台灣專利M581840,一種可以檢視牙菌斑的牙刷; 圖2是一立體示意圖,為本新型一種牙視裝置之一第一較佳實施例,說明該牙視裝置的立體態樣; 圖3是一使用示意圖,說明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牙視裝置的使用狀態; 圖4是一剖面示意圖,說明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牙視裝置的側視剖面示意態樣; 圖5是一側視示意圖,為本新型一種牙視裝置之一第二較佳實施例,說明該牙視裝置之檢視單元可相對該握持單元轉動的側視態樣;及 圖6是一剖面示意圖,為本新型一種牙視裝置之一第三較佳實施例,說明設置有一攝影單元之牙視裝置的剖面示意態樣。
3:牙視裝置
31:檢視單元
311:可視通道
312:圍繞框壁
314:開口部
32:握持單元
321:握持主體
33:照明單元
331:發光元件
332:開關元件
333:充電插孔

Claims (10)

  1. 一種牙視裝置,包含: 一檢視單元,包括一圍繞界定一可視通道之圍繞框壁、一設置於該圍繞框壁一側並將該可視通道一側封閉之濾光片,及一對應該濾光片設置於該圍繞框壁另一側之開口部; 一握持單元,包括一與該圍繞框壁連接之握持主體;及 一照明單元,包括複數設置於該圍繞框壁內表面之發光元件,該複數發光元件是朝著該開口部發光。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牙視裝置,更包含一攝影單元,該攝影單元包括一與該濾光片連接之攝影模組,該攝影模組透過該濾光片拍攝該開口部中的影像。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牙視裝置,其中,該攝影單元更包括一與該攝影模組電連接之顯示模組,該顯示模組顯示該攝影模組的拍攝影像。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牙視裝置,其中,該圍繞框壁所框圍之可視通道的截面積,由該開口部往該濾光片的方向來說是逐漸縮小。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牙視裝置,其中,該開口部上、下兩側之圍繞框壁的側邊呈現弧形。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牙視裝置,其中,該照明單元更包括一設置於該握持主體並與該發光元件電連接之開關元件。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牙視裝置,其中,該照明單元更包括一設置於該握持主體並與該發光元件電連接之充電插孔。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牙視裝置,其中,該照明單元更包括一設置於該握持主體中並與該發光元件電連接之蓄電池。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牙視裝置,其中,該圍繞框壁內側對應設置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該複數發光元件分別設置於該圍繞框壁之上表面及下表面。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牙視裝置,其中,該握持單元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圍繞框壁與該握持主體之間的樞接部。
TW110205953U 2021-05-24 2021-05-24 牙視裝置 TWM617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5953U TWM617001U (zh) 2021-05-24 2021-05-24 牙視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5953U TWM617001U (zh) 2021-05-24 2021-05-24 牙視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7001U true TWM617001U (zh) 2021-09-11

Family

ID=78779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5953U TWM617001U (zh) 2021-05-24 2021-05-24 牙視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70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1646B2 (en) Oral endoscope
CN101773415B (zh) 一种口腔护理指示系统
US11450426B2 (en) Tooth virtual editing method and system,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JP2010514508A (ja) 歯の脱灰を検出するハンドピース
JP2012125455A (ja) 口腔内撮像装置
JP2007151782A (ja) 口腔観察器
Yoshitani et al. LumiO: a plaque-aware toothbrush
CN115132346A (zh) 一种便携式口腔多病种检测、定位和输出个性化应对策略的方法和系统
TWM617001U (zh) 牙視裝置
KR101785696B1 (ko) 올바른 양치습관을 유도하는 다기능 led 칫솔
CN215502915U (zh) 一种用于拍摄正畸口内像的口腔内窥镜
CN214906634U (zh) 可视化口腔清洁综合器具
KR101890516B1 (ko) 치아 관리용 칫솔
JP3227705U (ja) 歯ブラシ及び健康管理システム
EP4033957B1 (en) Lip and cheek retrac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an image of a dental arch
TW201609019A (zh) 具牙菌斑檢測功能之牙刷
CN212972122U (zh) 一种观测用牙刷头
CN213588225U (zh) 一种口腔科用新型观察装置
CN208319181U (zh) 一种牙科检查专用牙套
CN205964002U (zh) 一种多功能口腔镜
CN207803762U (zh) 一种多功能牙刷
US20210153747A1 (en) Mobile device for detecting oral pathology
CN205548509U (zh) 一种口腔镜
CN215228712U (zh) 一种电动牙刷
CN213216837U (zh) 一种口腔治疗中携带挡板的护龈口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