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5401U - 空氣調節裝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氣調節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5401U
TWM615401U TW110201177U TW110201177U TWM615401U TW M615401 U TWM615401 U TW M615401U TW 110201177 U TW110201177 U TW 110201177U TW 110201177 U TW110201177 U TW 110201177U TW M615401 U TWM615401 U TW M61540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extension
front panel
rear panel
en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1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澤光
梁文武
楊洪強
沈定祿
馮志恒
白雪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廣東松下環境系統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廣東松下環境系統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廣東松下環境系統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15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5401U/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創作公開了一種空氣調節裝置,包括:前面板、後面板和卡合部,後面板與前面板相對向設置;卡合部用於卡合前面板和後面板。前面板包括:前面板側壁、前面板端面以及前面延伸部,前面板端面與後面板連接設置;前面板側壁含有前面板端面;前面延伸部從前面板側壁的內周面向後面板的方向延伸,構成卡合部。後面板包括:後面延伸部、後面板側壁以及後面板端面,後面板端面與前面板連接設置;後面板側壁含有後面板端面;後面延伸部從後面板側壁的內周面向前面板的方向延伸的與前面延伸部卡合,構成卡合部。利用本創作,能夠有效抑制因為無意識的操作等導致殼體的前面板和後面板之間的異常分離。

Description

空氣調節裝置
本創作是關於一種一般家庭或事務所等使用的空氣調節裝置。
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的空氣調節裝置包括:具有前面板110、與前面板110相對的後面板120的殼體100。為了使前面板110和後面板120連接,在後面板120的側面上設置後面延伸部121,其從後面板120向前面板110延伸;從前面板110的內壁向殼體100的內周側突出的突出部111。在殼體100組裝時,通過設置在後面延伸部121的安裝孔122和設置在前面板110的突出部111的卡合使得前面板110和後面板120連接。
但是,在上述的結構中,前面板110和後面板120很容易出現異常分離,例如,在用戶無意識的操作情况下,殼體有稍許的變形,就會使得突出部從安裝孔中脫離。另外,通過安裝結構的複雜化使得分離變難的時候,組裝也會變得困難。
為了能夠在簡化結構的基礎上,實現裝置的殼體不會發生異常分離,本創作提供了一種空氣調節裝置。
本創作提供了一種空氣調節裝置,包括:前面板、後面板以及卡合部,後面板與前面板相對向設置;卡合部用於卡合前面板和後面板;其中,前面板包括:前面板側壁、前面板端面以及前面延伸部,前面板端面與後面板連接設置;前面板側壁含有前面板端面;前面延伸部從前面板側壁的內周面向後面板的方向延伸,構成卡合部;後面板包括:後面延伸部、後面板側壁以及後面板端面,後面板端面與前面板連接設置;後面板側壁含有後面板端面;後面延伸部從後面板側壁的內周面向前面板的方向延伸的與前面延伸部卡合,構成卡合部;其中,卡合部通過後面板端面沿著前面板端面的移動,使前面延伸部和後面延伸部卡合,在卡合狀態下,限制前面板和後面板在相互分離的方向上的分離。
根據本創作的實施例,其中,前面延伸部,包括:前面延伸基部以及彎曲部,前面延伸基部通過後面板沿著前面板端面的移動,位於後面延伸部的外周側,被夾持在後面延伸部和後面板側壁之間;彎曲部從前面延伸基部的後面板側向殼體的內周側突出,通過與後面延伸部接觸,限制後面板從前面板分離的方向上的分離;後面延伸部,包括:後面延伸基部,通過後面板沿著前面板端面的移動,使前面延伸基部位於後面延伸基部的外周側,被夾持在後面延伸基部與後面板側壁之間,後面延伸基部通過與彎曲部的接觸限制前面板向遠離後面板的方向的分離。
根據本創作的實施例,其中,後面延伸部還包括:後面受部,用於限制後面板沿著前面板端面的移動。
根據本創作的實施例,其中,彎曲部包括:傾斜面,在向著使前面板和後面板卡合的方向上,往使後面延伸部向前面板靠近的方向傾斜。
根據本創作的實施例,其中,前面板包括:前面突出部以及前面槽,前面突出部,從前面板端面向後面板側突出設置;前面槽,設置於前面突出部和前面延伸基部之間;後面板包括:後面突出部,從後面板端面向前面板側突出設置;其中,後面突出部在前面延伸部和後面延伸部卡合的狀態下,被夾持在前面延伸基部和前面突出部之間。
根據本創作的實施例,其中,殼體包括:殼體內部空間以及分隔板,殼體內部空間基於前面板和後面板的卡合設置;分隔板用於將殼體內部空間分隔為前面空間和後面空間;分隔板包括:定位孔,貫穿分隔板設置,用於引導後面延伸部到前面延伸部。
根據本創作的實施例,其中,定位孔設置在前面延伸部的下部。
本創作提供了一種空氣調節裝置,包括:前面板、後面板以及卡合部,後面板與前面板相對向設置;卡合部用於卡合前面板和後面板;其中,前面板包括:前面板側壁、前面板端面以及前面延伸部,前面板端面與後面板連接設置;前面板側壁含有前面板端面;前面延伸部從前面板側壁的內周面向後面板的方向延伸,構成卡合部;後面板包括:後面延伸部、後面板側壁以及後面板端面,後面板端面與前面板連接設置;後面板側壁含有後面板端面;後面延伸部從後面板側壁的內周面向前面板的方向延伸的與前面延伸部卡合,構成卡合部;其中,卡合部通過後面板端面沿著前面板端面的移動,使前面延伸 部和後面延伸部卡合,在卡合狀態下,限制前面板和後面板在相互分離的方向上的分離。通過本創作的空氣調節裝置,能夠有效抑制因為無意識的操作等導致殼體的前面板和後面板之間的異常分離。
100:殼體
110:前面板
111:突出部
120:後面板
121:後面延伸部
122:安裝孔
200:殼體
201:進風口
202:出風口
203:吸氣口
204:排氣口
205:前面空間
206:後面空間
210:前面板
211:前面板側壁
212:前面板端面
213:前面突出部
214:前面槽
220:後面板
221:後面板側壁
222:後面板端面
223:後面突出部
230:上面板
240:下面板
250:卡合部
260:分隔板
251:前面延伸部
252:後面延伸部
300:換氣檢測機能單元
310:送風部
311:馬達
312:扇葉
313:蝸牛殼
320:檢測部
400:集塵單元
510:前面延伸基部
520:彎曲部
521:傾斜面
610:後面延伸基部
620:後面受部
圖1是現有技術中空氣調節裝置的殼體卡合時在殼體的水平方向上的截面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創作實施例的空氣調節裝置的分解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創作實施例的前面板和後面板卡合時在殼體的水平方向上的截面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創作實施例的前面板的一內面斜視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創作實施例的前面板的另一內面斜視示意圖;圖6是根據本創作實施例的後面板的一內面斜視示意圖;圖7是根據本創作實施例的空氣調節裝置的在水平方向的截面示意圖;圖8是根據本創作實施例的空氣調節裝置的在上下方向的截面示意圖;圖9是根據本創作實施例的後面板和前面板連接時的狀態示意圖。
為使本創作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並參照附圖,對本創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另外,以下實施例僅為本創作的具體示例之一,並不對本創作的技術範圍進行限制。
在附圖中,對於同一部件的同一符號的第二次說明,以及與本創作無直接聯繫的部件的說明將省略或簡略。以下說明中,上、下、左、右、上方、下方等方位詞語,均以本創作中的空氣調節裝置的安裝狀態為準進行說明。
以下,參照圖2對本創作的空氣調節裝置進行說明。圖2是本實施例的空氣調節裝置的分解圖。空氣調節裝置是一種能對吸入的空氣中的塵埃進行過濾,使空氣淨化的裝置。例如空氣調節機。空氣調節裝置包括:殼體200,換氣檢測機能單元300,集塵單元400。
殼體200,為中空的略橢圓型柱體,圍繞後述的換氣檢測機能單元300設置在空氣調節裝置的外周。包括進風口201和出風口202,進風口201為用於將殼體200外的空氣吸入的開口,出風口202用於將通過進風口201進入殼體200內的空氣吹出。進而,殼體200還包括:前面板210、後面板220、上面板230、下面板240、卡合部250。
前面板210,在正視圖角度上為長方形,從水平方向的斷面視圖上是向前方向突出的弧形。所述的前面主要指的是用戶在操作空氣調節裝置時面對的空氣調節裝置的面。例如,後述的控制空氣調節裝置的按鈕,是以從前面側操作作為前提設置的。前面板210覆蓋在後述換氣檢測機能單元300的前面。
後面板220,在後視圖角度上為長方形,從水平方向的斷面視圖上是向後方向突出的弧形。後面板220與前面板210連接設置。後面板220覆蓋在後述換氣檢測機能單元300的後面。
上面板230,為橢圓形狀,位於殼體200的上部。上面板230覆蓋在後述換氣檢測機能單元300的上面。設有能控制空氣調節裝置的按鈕和出風口202。
下面板240,為橢圓形狀,與上面板230相對向設置,位於殼體200的下部。下面板240覆蓋在後述換氣檢測機能單元300的下面。
換氣檢測機能單元300,用於形成殼體200內的空氣流,檢測空氣質量及溫度等,實現送風機能以及檢測機能。換氣檢測機能單元包括:送風部310、檢測部320。
送風部310,設置在殼體200內,位於後述的集塵單元400的下游側。送風部310包括:馬達311、扇葉312、蝸牛殼313。
馬達311,用於在通電後驅動轉軸轉動。
扇葉312,與轉軸連接,通過馬達311的轉軸的轉動而驅動空氣流的生成。
蝸牛殼313,內藏扇葉312和馬達311。蝸牛殼313具有吸氣口203和排氣口204。
吸氣口203,設置在接近集塵單元400的下游側,為將通過集塵單元400後的空氣吸入送風部310的開口。
排氣口204,設置在接近出風口202的上游側,將通過送風部310吸入的空氣吹向出風口202。
檢測部320,設置在接近進風口201的下游側,用於檢測空氣的溫度及質量等的感應器。
集塵單元400,設置在殼體200內,進風口201的下游側。集塵單元400將通過進風口201吸入殼體200內的空氣淨化。集塵單元400包括具有一種或多種過濾效果的過濾網或者是由多塊具有一種或多種過濾效果的過濾網。過濾網例如集塵過濾網,脫臭過濾網,或者集塵脫臭過濾網等。
接著,參考圖3對卡合部250進行說明。圖3是本創作的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卡合時在殼體的水平方向上的截面圖。
卡合部250,用於使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卡合。在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卡合的狀態下,限制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在相互分離的方向上的分離,也就是前後方向上的分離。卡合部250設置在殼體200的內側,也就是內周面上設有多個。卡合部250包括前面延伸部251和後面延伸部252。
前面延伸部251,從後述的前面板側壁211的內周面向後面板220方向延伸。也就是說,從前面板側壁211的內周面向後面板220的方向延伸超過前面板側壁211直至後面板220。前面延伸部251包括前面延伸基部510和彎曲部520。
前面延伸基部510,在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卡合的狀態下,比後述的後面延伸部252位於更外周側,且位於後述的後面板220側壁和後面延伸部252之間,也就是說被後面板220側壁和後面延伸部252夾持。
彎曲部520,在前面延伸部251和後面延伸部252卡合的狀態下,前面延伸基部510的後面板220側端部作為基點從前面延伸基部510的後面板220側向殼體200的內周側突出。在卡合的狀態下,彎曲部520與後面延伸部252接觸。彎曲部520包括傾斜面521。
傾斜面521,使後面板220和前面板210的卡合更加牢固的結構。在向著使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卡合的方向上,往使後面延伸部252向前面板210靠近的方向傾斜。也就是說,在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處於未卡合狀態往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的卡合狀態的方向上,傾斜面521是從後面板220側向前面板210側傾斜。
後面延伸部252,從後述的後面板220側壁的內周面向前面板210方向延伸。在本實施例中後面延伸部252從後面板220側壁的內周面向前面板210的方向延伸超過後面板220側壁直至前面板210。後面延伸部252包括後面延伸基部610和後面受部620。
後面延伸基部610,在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卡合的狀態下,比前述前面延伸部251位於更內周側,且與後述的後面板220側壁夾持前面延伸基部510,也就是說,前面延伸基部510位於後面延伸基部610和後面板220側壁之間。
後面受部620,設置與彎曲部520的傾斜面521的下端接觸,後面受部620通過從彎曲部520的下方與彎曲部520的傾斜面521的下端接觸,限制後面板220沿著前面板210端面向上方移動。
作為本創作的另一實施例,卡合部250的後面延伸部252可以是上述實施例中的前面延伸部251,前面延伸部251可以是上述實施例中的後面延伸部252。即將上述實施例中的前面延伸部251設置相對設置在後面板220的後面板側壁上,將後面延伸部252相對設置在前面板210的前面板側壁上。其所能達到的防止殼體異常分離的效果是一致的。
接著,參照圖4和圖5對前面板210進行詳細說明。圖4、圖5為前面板210的內面斜視圖。
前面板210包括:前面板側壁211、前面板端面212、前面突出部213、前面槽214。其中,前面延伸部251已在上述說明。
前面板側壁211,含有後述的前面板端面212的壁。前面板側壁211設置在前面板210的左側或右側,相對前面(這裡的前面指的是用戶在操作空氣 調節裝置時,與面對空氣調節裝置的面)呈略垂直的設置。前面板側壁211為靠近弧形的兩端部的壁。
前面板端面212,位於前面板210的弧形形狀的兩端部,與後面板220的弧形形狀中的兩端部接觸的面。前面板端面212與後述的前面突出部213構成凹凸結構,與後面板端面222中設有同樣的的凹凸結構對應。也就是說,通過凹凸結構的引導,前面板端面212和後面板端面222相互容易地移動,對此後續會進行詳細說明。
前面突出部213,前面板端面212作為起點,從前面板端面212的一部分向後面板220方向突出。這裡的一部分是指前面板端面212的厚度方向上以中央部為基點的外側,也就是說,前面突出部213是構成前面板端面212的凹凸結構中的凸部分。
前面槽214,前面突出部213和前面延伸部251之間形成的槽,也就是說,在前面板端面212上向後面板220方向突出的部分和前面延伸部251形成的槽。
接著,參照圖6進行後面板的說明,圖6是根據本創作實施例的後面板的一內面斜視示意圖。
後面板220包括:後面板側壁221、後面板端面222、後面突出部223。其中,後面延伸部252已在上述說明。
後面板側壁221,含有後面板端面222的壁。後面板側壁221設置在後面板220的左側或右側,相對與前面相對向的後面呈略垂直的設置。後面板側壁221為靠近弧形的兩端部的壁。
後面板端面222,位於後面板220的弧形形狀的兩端部,與前面板210的弧形形狀中的兩端部接觸的面。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連接時,後面板端面222與前面突出部213接觸。後面板端面222與後述的後面突出部223構成凹凸結構。與前面板端面212中設有同樣的的凹凸結構對應。也就是說,通過凹凸結構的引導,後面板端面222和前面板端面212相互容易地移動,對此後續會進行詳細說明。
後面突出部223,後面板端面222作為起點,從後面板端面222的一部分向前面板210方向突出。也就是說,構成後面板端面222的凹凸結構中的凸部分。這裡的一部分是指後面板端面222的厚度方向上以中央部為基點的內側。也就是說,當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處於卡合狀態時,後面突出部223位於於前面突出部213的內周側,也就是說後面板220的凹凸結構和前面板210的凹凸結構互補設置,卡合時形成側壁的平面。
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連接時,後面突出部223插入前面槽214,被夾持在前面延伸基部510和前面突出部213之間。
另外,殼體200還包括分隔板260,前面空間205和後面空間206。
接著,參照圖7和圖8對分隔板260,前面空間205和後面空間206進行詳細說明。
圖7是空氣調節裝置的水平方向的截面示意圖,圖8時空氣調節裝置的上下方向的截面示意圖。
分隔板260,設置在殼體200的內部,將殼體200分為前面空間205和後面空間206,在本實施例中,分隔板260為後述的送風部310的一部分。分隔板260包括定位孔261。
定位孔261,貫穿分隔板260的長方形狀的孔。和卡合部250的數目一樣,設置有多個。定位孔261决定了後面延伸部252的插入位置,並引導後面延伸部252移動至前面延伸部251。也就是說,後面延伸部252插入定位孔261後沿著定位孔261的長方形狀移動,直至與前面延伸部251卡合。
前面空間205,由前面板221和分隔板260構成的空間,前面空間205內設有送風部310。
後面空間206,對前面空間205相對,由後面板220和分隔板260構成的空間,後面空間206內設有集塵單元400。
以上,是空氣調節裝置的構成。
接著,根據圖對空氣調節裝置的安裝方法進行詳細的說明。
殼體200的組裝在換氣檢測機能單元300的組裝完成後開始。關於殼體200的組裝,本實施例以在安裝前面板210後,在安裝後面板220的順序進行說明。
如圖2所示,首先,將殼體200的上面板230安裝在送風部310的排氣口204的上方。然後,將前面板210設置在換氣檢測機能單元300的前面,並固定在殼體200的上面板230。這時的狀態如圖8。
在這個狀態下,後面板220從換氣檢測機能單元300的後面與前面板210連接,也就是說,後面板220的弧形形狀中的兩端部和前面板210的弧形形狀的兩端部連接。這時,通過將後面板220的後面延伸基部610插入定位孔261,使得前面板210與後面板220連接時,前面板210位於上方,後面板220位於下方。
在前面板210與後面板220錯位連接的狀態下,如圖9所示的卡合部250處於後面延伸部252和前面延伸部251未卡合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為了使 後面延伸部252和前面延伸部251的卡合不會錯位,前面板端面212與前面突出部213構成凹凸結構,另外,在後面板端面222設有與前面板210的凹凸結構相對應的凹凸結構。然後,如上述,前面板210的凹凸結構和後面板220的凹凸結構互補,形成如圖3所示的一個平面。
進而,在後面板220的凹凸結構與前面板210的凹凸結構連接時,如圖9所示,從後面板端面222向前面板210側突出的後面突出部223的內周面與前面延伸基部510的前面突出部213的外周面接觸後,沿著該外周面就能插入前面槽214,後面突出部223被夾持在前面延伸基部510和前面突出部213之間。
另外,圖9是後面板220和前面板210連接時的狀態,省略換氣檢測機能單元300、上面板230、下面板240的示意圖。後面突出部223被夾持在前面延伸基部510和前面突出部213之間後,後面板220和前面板210就如圖9的狀態,後面板220和前面板210錯開。也就是說,後面板220的上部和前面板210的上部不處於同一水平面。然後,後面板220沿著前面板端面212使後面延伸部252向前面延伸部251方向移動。如圖3所示,直至後面延伸部252的後面受部620與彎曲部520接觸後,後面板220的移動停止。也就是說,後面受部620限制了後面延伸部252沿著前面板端面212的移動。這時,後面延伸部252和前面延伸部251卡合。最後,只要將殼體200的下面板240安裝,就完成殼體200的組裝。
通過上述的凹凸結構以及夾持,使得後面板220在移動中相對於前面板210不會錯開,後面延伸基部610從前面延伸基部510的下方如圖3所示與前面延伸基部510連接。換句話說,前面延伸基部510從後面延伸基部610的上方與後面延伸基部610連接,也就是說,能容易地卡合,提高殼體200的安裝方便性。
殼體200的組裝完成後,如圖3所示,通過彎曲部520與後面延伸基部610接觸,卡合部250能限制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向相互分離的方向分離。也就是說,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不能分離。也就是說,抑制了殼體200的異常分離。
如圖5所示,為了强化後面板220和前面板210的卡合,彎曲部520設有在向著使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卡合的方向上,往使後面延伸部252向前面板210靠近的方向傾斜的傾斜面521。通過傾斜面521,後面延伸部252向前面延伸部251方向移動的過程中,後面延伸基部610與彎曲部520的接觸面積越多,後面板220和前面板210的卡合就越牢固。也就是說,後面延伸基部610與彎曲部520接觸後的移動過程中,後面延伸基部610沿著傾斜面521的傾斜方向,越來越靠近前面板210。在這過程中,彎曲部520擠壓後面延伸基部610的向前面板210方向移動的力越大,後面板220和前面板210的之間的間隙就越小。因此,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的卡合更加牢固。
另外,如圖7所示,為了提高殼體的組裝便利性,設置將殼體200的內部空間分隔成前面空間205和後面空間206的分隔板260,在本實施例中,分隔板260是送風部310的一部分。如圖8所示,分隔板260上設有將後面延伸部252引導到前面延伸部251的、貫穿分隔板260的定位孔261。由於彎曲部520具有傾斜面521,所以後面延伸部252不能隨意地從殼體200的上部或者從殼體200的下部向前面延伸部251移動。也就是說,後面延伸部252只能根據傾斜面521的傾斜方向在既定方向上才能與前面延伸部251卡合。本實施例中,傾斜面521在向著使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卡合的方向上,往使後面延伸部252向前面板210靠近的方向傾 斜。所以後面延伸部252向前面延伸部251的移動被設定為只可以從殼體200的下部開始。
因此,通過前面延伸部251的下部設置定位孔261,固定後面延伸部252的插入位置,用戶就能毫不猶豫將後面延伸部252插入定位孔261,然後,後面延伸部252通過定位孔261的引導,直至到達前面延伸部251。因此,能夠有效抑制因為無意識的操作等導致殼體200的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之間的異常分離。
另外,當修理設置在空氣調節裝置的上部的感應器時,不需要將後面板220全體拆除,只要將後面板220向殼體200的下部方向移動,後面延伸部252就會與前面延伸部251分離,也就是說,後面延伸部252就會與前面延伸部251的卡合解除,就能在不拆除後面板220的狀態下,維修感應器等。另外,感應器等元件設置在空氣調節裝置的下部時,彎曲部520的傾斜面521向反方向設置,且將定位孔261設置在前面延伸部251的上部,後面板220就能往被舉起的方向移動。
另外,先安裝後面板220,再安裝前面板210也是可以的。這種情况下,前面板210和後面板220的安裝順序與上述所述的構成相反,也就是說,先將後面板220設置在換氣檢測機能單元300的後面,且與殼體200的上面板230固定後,再將前面板210從換氣檢測機能單元300的前面與後面板220連接。
另外,不僅只有前面延伸部251從前面板側壁211的內周面向後面板220的方向延伸超過前面板側壁211直至後面板220的情况,還可以是從前面板側壁211的內周面向後面板220的方向延伸不超過前面板側壁211只延伸到前面板側壁211的情况。同理,不僅只有後面延伸部252從後面板側壁221的內周面向前面板210的方向延伸超過後面板側壁221直至前面板210的情况,還可以是從後面板 側壁221的內周面向前面板210的方向延伸不超過後面板側壁221只延伸到後面板側壁221的情况。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創作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創作,凡在本創作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之內。
200:殼體
201:進風口
210:前面板
211:前面板側壁
212:前面板端面
213:前面突出部
220:後面板
221:後面板側壁
222:後面板端面
223:後面突出部
250:卡合部
251:前面延伸部
252:後面延伸部
510:前面延伸基部
520:彎曲部
610:後面延伸基部
620:後面受部

Claims (7)

  1. 一種空氣調節裝置,包括:前面板;後面板,與所述前面板相對向設置;以及卡合部,用於卡合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後面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前面板包括:前面板端面,與所述後面板連接設置;前面板側壁,含有所述前面板端面;以及前面延伸部,從所述前面板側壁的內周面向所述後面板的方向延伸,構成所述卡合部;所述後面板包括:後面板端面,與所述前面板連接設置;後面板側壁,含有所述後面板端面;以及後面延伸部,從所述後面板側壁的內周面向所述前面板的方向延伸的與所述前面延伸部卡合,構成所述卡合部;其中,所述卡合部通過所述後面板端面沿著所述前面板端面的移動,使所述前面延伸部和所述後面延伸部卡合,在所述卡合狀態下,限制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後面板在相互分離的方向上的分離。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空氣調節裝置,其中,所述前面延伸部,包括: 前面延伸基部,通過所述後面板沿著所述前面板端面的移動,位於所述後面延伸部的外周側,被夾持在所述後面延伸部和所述後面板側壁之間;彎曲部,從所述前面延伸基部的所述後面板側向所述空氣調節裝置的殼體的內周側突出,通過與所述後面延伸部接觸,限制所述後面板從與所述前面板分離的方向上的分離;所述後面延伸部,包括:後面延伸基部,通過所述後面板沿著所述前面板端面的移動,使所述前面延伸基部位於所述後面延伸基部的外周側,被夾持在所述後面延伸基部與所述後面板側壁之間,所述後面延伸基部通過與所述彎曲部的接觸限制所述前面板向遠離所述後面板的方向的分離。
  3.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空氣調節裝置,其中,所述後面延伸部還包括:後面受部,用於限制所述後面板沿著所述前面板端面的移動。
  4.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空氣調節裝置,其中,所述彎曲部包括:傾斜面,在向著使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後面板卡合的方向上,往使所述後面延伸部向所述前面板靠近的方向傾斜。
  5.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空氣調節裝置,其中,所述前面板包括:前面突出部,從所述前面板端面向所述後面板側突出設置;以及前面槽,設置於所述前面突出部和所述前面延伸基部之間;所述後面板包括:後面突出部,從所述後面板端面向所述前面板側突出設置; 其中,所述後面突出部在所述前面延伸部和所述後面延伸部卡合的狀態下,被夾持在所述前面延伸基部和所述前面突出部之間。
  6. 根據請求項4所述的空氣調節裝置,其中,所述殼體包括:殼體內部空間,基於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後面板的卡合設置;以及分隔板,用於將所述殼體內部空間分隔為前面空間和後面空間;所述分隔板包括定位孔,貫穿所述分隔板設置,用於引導所述後面延伸部到所述前面延伸部。
  7. 根據請求項6所述的空氣調節裝置,其中,所述定位孔設置在所述前面延伸部的下部。
TW110201177U 2020-02-28 2021-01-29 空氣調節裝置 TWM61540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4500.4U CN211876314U (zh) 2020-02-28 2020-02-28 空气调节装置
CN202020224500.4 2020-0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5401U true TWM615401U (zh) 2021-08-11

Family

ID=73255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1177U TWM615401U (zh) 2020-02-28 2021-01-29 空氣調節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76314U (zh)
TW (1) TWM61540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76314U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10102B (zh) 空调
EP2299191A2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212901853U (zh) 换气装置
KR20030043237A (ko) 공기조화기
TWM615401U (zh) 空氣調節裝置
JP6070734B2 (ja) 空調室内機
JP5590863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0884047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5570980U (zh) 一种换气装置的面板组件和换气装置
WO2001029486A1 (fr) Unite interieure de conditionneur d'air
JP7396874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3757802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风道结构
KR102421753B1 (ko) 타공판이 구비된 공조장치
CN218348720U (zh) 空调烟机
KR200299992Y1 (ko) 룸에어컨의 필터 장착 구조
CN214791514U (zh) 空调器
JP2002340357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1263870B (zh) 空气调节机
KR20180047148A (ko) 차량용 송풍장치
CN209752417U (zh) 过滤网及集成面板
CN211977223U (zh) 空调室内机的背板部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8379633U (zh) 风道部件和空气调节设备
JP4697394B2 (ja) 天井吊形空気調和機
JP2516786Y2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KR200312147Y1 (ko) 룸 에어컨의 구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