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9350U - 第一磁性連接器及磁性連接器組合 - Google Patents

第一磁性連接器及磁性連接器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9350U
TWM609350U TW109212750U TW109212750U TWM609350U TW M609350 U TWM609350 U TW M609350U TW 109212750 U TW109212750 U TW 109212750U TW 109212750 U TW109212750 U TW 109212750U TW M609350 U TWM609350 U TW M60935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agnet
ring
magnetic connector
b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2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騰飛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09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935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提供一種第一磁性連接器及磁性連接器組合。該第一磁性連接器包括一具有中心通孔的磁鐵、貼設在該磁鐵上的一聚磁環、上下穿設在該磁鐵中心的一導電針以及包圍在該磁鐵外周的一外固定殼;該磁鐵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設置爲具有不同磁極性的磁極面;該聚磁環由導磁材料製成,包括一基部和從該基部向上突伸出的一對接部;該基部貼設在該磁鐵的上端面;該對接部的面積小於該基部的面積從而可以聚攏該磁鐵的磁力;該聚磁環還設有貫通的一穿孔,該穿孔與該中心通孔相對以供該導電針向上穿出。本新型實現在較小的對接面上具有較大磁力的效果。

Description

第一磁性連接器及磁性連接器組合
本新型涉及電連接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能提供較好磁吸效果的第一磁性連接器及磁性連接器組合。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CN207677182U揭露了一種磁鐵連接器,包括磁吸公座和磁吸母座,磁吸公座包括公座外殼、公座磁鐵環、公座絕緣環、公座探針,四個部件呈同軸布置,公座探針在公座絕緣環內腔中,公座絕緣環外側被公座磁鐵環包裹,公座磁鐵環被公座外殼包裹,公座底部有PCB板;磁吸母座包括母座外殼、母座磁鐵環、母座絕緣環、母座探針,四個部件呈同軸布置,母座探針在母座絕緣環內腔中,母座絕緣環外側被母座磁鐵環包裹,母座磁鐵環被母座外殼包裹。
該方案中,磁吸公座和磁吸母座通過磁鐵吸引結合。其中,磁吸公座的公座磁鐵環與磁吸母座的母座磁鐵環通過磁力吸引對接,公座磁鐵環的端面與母座磁鐵環的端面爲對接面。由於受到磁鐵材料的磁通密度限制,爲了提供較好的磁吸效果,往往需要相應增大公座磁鐵環和母座磁鐵環的體積,導致磁吸公座和磁吸母座的體積較大,其中因爲磁吸母座通常是裝設在微型電子設備(如無線耳機、助聽器)上,磁吸母座的體積增大尤其不利於電子設備的微型化。
本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種能夠提供較好磁吸效果,且便於電子設備微型化的第一磁性連接器及磁性連接器組合。
根據本新型的一個方面,本新型提出一種第一磁性連接器,包括:一磁鐵,其具有上下貫通的一中心通孔,該磁鐵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設置爲具有不同磁極性的磁極面;一聚磁環,其由導磁材料製成,該聚磁環包括一基部和從該基部向上突伸出的一對接部;該基部貼設在該磁鐵的上端面;該對接部的面積小於該基部的面積從而可以聚攏該磁鐵的磁力;該聚磁環還設有上下貫通的一穿孔,該穿孔與該中心通孔相對;一導電針,其上下穿設在該中心通孔中,並向上穿出該穿孔;一外固定殼,其包圍在該磁鐵的外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聚磁環的主體呈下大上小的帽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聚磁環包括水平延展的該基部,由該基部的中央向上彎折延伸出的一傳導部以及從該傳導部的頂緣再水平向內彎折延伸出的該對接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基部的側緣向外延伸出一電接腳,該電接腳向外伸出該外固定殼,並可焊接至一導線。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外固定殼的外周設有一夾線部,該夾線部上設有用於夾持該導線的一夾線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外固定殼的上端向內突伸出至少一壓制部,該基部的外周向外突伸有多個固定突部,該多個固定突部與該外固定殼的壓制部固定在一起。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磁性連接器還包括一間隔元件;該間隔元件設置在該導電針與該聚磁環之間,用於將該導電針與該聚磁環相互隔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間隔元件由下而上依次包括一下間隔部及一中間隔部;該下間隔部伸入到該磁鐵的中心通孔中,間隔在該導電針與該磁鐵之間;該中間隔部被該聚磁環包圍在其中,其上端支撑在該對接部的下表面,其下端抵接在該磁鐵的上端面。
根據本新型的另一個方面,本新型提出一種磁性連接器組合,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一磁性連接器以及與該第一磁性連接對接的一第二磁性連接器;該第二磁性連接器包括一絕緣座體、固定在該絕緣座體上的一磁吸元件以及穿設在該絕緣座體中央的一導電元件;其中,該磁吸元件與該聚磁環的對接部接合並磁吸在一起,該導電元件與該導電針電性連接在一起。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二磁性連接器的絕緣座體的中央突設出一端子柱,該導電元件固定在該端子柱內;該磁吸元件包括呈環狀的一磁吸環,其包圍在該端子柱的外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新型至少具有如下優點:本新型的第一磁性連接器中,通過該聚磁環的結構,可以將該磁鐵的上端面的磁力線由該基部引導聚攏至該對接部的上端面。由於該對接部的面積小於該基部的面積,也就是說可以將分散在較大面積的磁力線聚集到具有較小面積的該對接部上,因而可以聚攏磁力線來提高磁通量,增加單位對接面積的磁吸力。該對接部的上端面構成用於與該第二磁性連接器對接的對接面,從而實現在較小的對接面上具有較大磁力的效果。另一方面,與該第一磁性連接器對接的該第二磁性連接器也可以設置爲具有較小的對接面,從而可以採用更小尺寸的磁吸元件,降低電子設備內部的空間需求,有利於電子設備的微型化。另外,該第一磁性連接器中,該導電針從該對接部的穿孔中穿過,因而該導電針被該對接部所包圍,在磁吸對接時有利於保證電連接的穩定性。
儘管本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現爲不同形式的實施例,但在圖式中示出並且在本說明書中將詳細說明的僅僅是其中一些具體實施例,同時可以理解的是本說明書應視爲是本新型原理的示範性說明,而並非旨在將本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說明的那樣。
由此,本說明書中所指出的一個特徵將用於說明本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其中一個特徵,而不是暗示本新型的每個實施例必須具有所說明的特徵。此外,應當注意的是本說明書描述了許多特徵。儘管某些特徵可以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統設計,但是這些特徵也可用於其他的未明確說明的組合。由此,除非另有說明,所說明的組合並非旨在限制。
在圖式所示的實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和後)用於解釋本新型的各種元件的結構和運動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當這些元件處於圖式所示的位置時,這些說明是合適的。如果這些元件的位置的說明發生改變時,則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應地改變。
以下結合本說明書的圖式,對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予以進一步地詳盡闡述。
參閱圖1至圖6,本較佳實施例的磁性連接器組合100包括一第一磁性連接器1和相對接的一第二磁性連接器2。該第一磁性連接器1較佳用於裝設在線纜端,例如用作充電器。該第二磁性連接器2較佳用於裝設在設備端,並較佳應用在小型電子設備中,例如助聽器、藍牙耳機等。
參閱圖7和圖8,本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磁性連接器1包括一磁鐵11、貼設在該磁鐵11上的一聚磁環12、上下穿設在該磁鐵11中心的一導電針13、包圍在該磁鐵11外周的一外固定殼14,以及間隔在該導電針13與該聚磁環12之間的一間隔元件15。
本較佳實施例中,該磁鐵11呈圓柱形。該磁鐵11的中心具有上下貫通的一中心通孔111,以供該導電針13穿設。該磁鐵11的上端面112和下端面113分別設置爲具有不同磁極性的磁極面,可選地,該上端面112爲N磁極面,則該下端面113爲S磁極面;如該上端面112爲S磁極面,則相應的該下端面113爲N磁極面。
其中,由於線纜端的尺寸要求較爲寬鬆,該磁鐵11可以根據需要設計爲具有相對較大的直徑,從而使得其作爲磁極面的該上端面112和該下端面113具有較大的面積,因爲磁鐵的吸力與磁鐵磁極方向的投影面積成正比,通過增加該磁鐵11的直徑即相應地使得磁鐵11具有較大的吸力。
在其他未圖示的實施例中,該磁鐵11的形狀還可以呈方形、六邊形等,具體不做限定。
該磁鐵11的種類不限,例如可爲釤鈷磁鐵、釹鐵硼磁鐵、鐵氧體磁鐵、鋁鎳鈷磁鐵、鐵鉻鈷磁鐵等。
該聚磁環12由導磁材料製成,例如軟鐵、矽鋼、不銹鋼等。該聚磁環12包括一基部121和從該基部121向上突伸出的一對接部122。進一步地,該基部121的側緣向外延伸出一電接腳123,另外,該基部121的外周還向外突伸出多個固定突部124。
具體到本較佳實施例,該聚磁環12的主體呈上小下大的圓帽形,其包括水平延展的該基部121,由該基部121的中央向上垂直彎折延伸出的一傳導部125以及從該傳導部125的頂緣再水平向內彎折延伸出的該對接部122。其中,該基部121較佳呈圓環形的平板狀,構成帽檐部分。該傳導部125構成帽身部分,其外輪廓呈圓柱形,內部中空形成一收容空間。該對接部122構成帽蓋的頂部。該對接部122的沿上下方向的投影面積小於該基部121的沿上下方向的投影面積;本實施例中,該對接部122與該基部121的投影大體上都呈圓環形,其中該對接部122的外徑小於該基部121的外徑。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未圖示的一些實施例中,該對接部122與該基部121的投影面還可以爲其他形狀。例如,當該磁鐵11呈方形或六邊形時,該基部121的投影面可以分別對應地呈方形或六邊形。而該對接部122的投影面形狀也可適應性地進行調整。
一併結合圖9,該聚磁環12的基部121的形狀基本上與該磁鐵11的上端面112相匹配,即該聚磁環12的基部121的外徑與該磁鐵11的外徑相同(本優選實施例均爲4.8mm)。該基部121貼設在該磁鐵11的上端面112,而該對接部122向上突出該磁鐵11。通過該聚磁環12的結構,可以將經過該磁鐵11的上端面112的磁力線由該基部121進行收集,再經由該傳導部125聚攏並引導至該對接部122。由於該對接部122的外徑(本優選實施例爲2.8mm)小於該基部121的外徑(本優選實施例爲4.8mm),也就是將該磁鐵11分散在較大面積的磁力線聚集到了具有較小面積的該對接部122上,因而可以收攏磁力線來提高磁通量,增加單位對接面積的磁吸力。
該對接部122的上端面構成用於與該第二磁性連接器2對接的對接面,從而實現在較小的對接面上具有較大磁力的效果。該對接部122還設有上下貫通的一穿孔1221,該穿孔1221與該傳導部125內部相通,並與該磁鐵11的中心通孔111相對,以供該導電針13從中穿過。因而,該導電針13由該對接部122所包圍,在磁吸對接時保證電連接的穩定性。
該電接腳123是由該基部121的側緣向外延伸一段距離後再向下彎折延伸,該電接腳123的末端可設計爲基本上與該磁鐵11的側壁平行。其中,該電接腳123的末端與該磁鐵11的外周側壁具有一定間隔,有利於避免分散該磁鐵11的磁力線。
該聚磁環12較佳是由具有導磁性的不銹鋼板材一體衝壓而成,例如可爲SUS430(SUS:steel use stainless),SUS 410,SUS 420,SUS 440,SUS 444,SUS 416 等4系列不銹鋼。根據衝壓工藝,該對接部122和該傳導部125可通過將平板狀的料帶向上衝壓而成。而該固定突部124可以是由該聚磁環12從料帶上分離時的連接處所形成的,各個固定突部124略爲超出該基部121。而在某些未示出的實施例中,該聚磁環12也可以是由不銹鋼壓鑄而成。
參閱圖7和圖4,該導電針13和該外固定殼14較佳通過插入成型固定在一起。該外固定殼14大致包括環繞在該磁鐵11外周的一主體部141、分別突出於該主體部141的底部外周的一夾線部142和一安裝部143,以及從該主體部141的頂部向內突伸出的四個壓制部144。
如圖4及圖8所示,該外固定殼14的主體部141內部形成一收容腔1411,該收容腔1411的下端封閉,上端開口。該收容腔1411的中央突伸出一突柱1412,該突柱1412的高度小於該收容腔1411的深度。該收容腔1411適配地收容該磁鐵11於其內。該突柱1412收容在該磁鐵11的中心通孔111內。而該聚磁環12的電接腳123向外伸出該主體部141,並與該主體部141的外周壁具有一間隙地彎折向下延伸。
該壓制部144位於該主體部141的收容腔1411的上端開口處。該壓制部144大致呈平板形,其可通過熱熔的方式而形成。該壓制部144向內突伸並壓制在該聚磁環12的基部121上方,從而有利於保持該基部121與該磁鐵11的貼合關係,便於磁力線的傳導。其中,較佳地,該聚磁環12的多個固定突部124還與該壓制部144結合在一起,提高固定效果。
結合圖4和圖5,該夾線部142位於該電接腳123的下方,與該電接腳123上下相對,用於夾持與該電接腳123焊接的一導線5。該夾線部142具有上下延伸的供該導線5穿過並夾持該導線5的夾線槽1421,從而便於理線。
該安裝部143可以用於該第一磁性連接器1在其所應用的充電器(圖中未示出)內的安裝和定位,該安裝部143上設有一安裝孔1431,用以收容如固定螺栓等(圖未示)。
仍然參閱圖4,本較佳實施例中,該導電針13爲Pogo Pin,包括一針座131、一彈簧132以及一接觸針133。該針座131內設有容置該彈簧132的一容置腔(圖中未標號),該接觸針133的下部安裝於該容置腔內並與該彈簧132抵接。通過該彈簧132的彈性,使得該接觸針133能相對於該針座131上下活動。
該針座131與該外固定殼14的突柱1412結合在一起,從而上下穿設在該磁鐵11的中心通孔111中,而該突柱1412將該導電針13與該磁鐵11相隔離。該針座131的下端向下超出該外固定殼14。該針座131的上端向上超出該突柱1412。參閱圖9,該接觸針133向上穿出該聚磁環12的穿孔1221,用於與該第二磁性連接器2電性連接。在其他一些未圖示的實施例中,該導電針13也可以是如實心金屬桿之類的其他結構形式。
結合圖4、圖7和圖8,該間隔元件15設置在該導電針13與該聚磁環12之間,將該導電針13與該聚磁環12相隔離。該間隔元件15採用絕緣材質製成,在某些未示出的實施例中,該間隔元件15可以被省略。
本較佳實施例中,該間隔元件15套設在該導電針13的針座131外周。該間隔元件15的外輪廓呈臺階狀,其由下而上依次包括外徑較小的一下間隔部151、外徑較大的一中間隔部152以及從該中間隔部152向上突出的一凸緣153。該下間隔部151伸入到該磁鐵11的中心通孔111中,位於該外固定殼14的突柱1412的上方,間隔在該針座131與該磁鐵11之間。該中間隔部152被該聚磁環12的傳導部125包圍在其中,該中間隔部152的上端支撑在該對接部122的下表面,其下端抵接在該磁鐵11的上端面112。該凸緣153伸入該對接部122的穿孔1221中,將該對接部122與該接觸針133進行隔離。
該間隔元件15將該導電針13與該聚磁環12電性隔離,提高電連接安全性及定位。同時,該間隔元件15對該聚磁環12的對接部122形成支撑作用,可以避免該對接部122向下凹陷,有利於保持該對接部122的對接面的平整度,提高對接面的接觸效果,從而利於提升磁吸效果及電連接效果。
參閱圖5和圖6,該第一磁性連接器1在使用時,該聚磁環12較佳用於連接電源的負極,該聚磁環12的電接腳123的末端焊接一導線5,而該導電針13的底部焊接另一導線6用於連接電源的正極。在圖5和圖6所示的結構中,兩個第一磁性連接器1通過該導線5、6連接至同一接頭7,兩個第一磁性連接器1集成在同一充電器(圖未示)上,即可以對裝設有該第二磁性連接器2的兩隻助聽器(圖未示)或兩隻無線耳機(圖未示)進行充電。
再參閱圖10和圖11,該第二磁性連接器2包括一絕緣座體21、固定在該絕緣座體21上的一磁吸元件22以及穿設在該絕緣座體21中央的一導電元件23。該絕緣座體21、該磁吸元件22及該導電元件23較佳通過插入成型固定在一起。
該絕緣座體21的中央突設出一端子柱211,該端子柱211的兩側分別沿徑向延伸出一側向延伸部212,該兩側向延伸部212的外側緣連接有一環形固定部213;該導電元件23是由呈圓柱狀的導電金屬材料製成,固定在該端子柱211內;該磁吸元件22採用可被磁力吸附的材料或磁鐵製成,其包括呈環狀的一磁吸環221及位於該磁吸環221底部的兩半環部222,該磁吸環221包圍在該端子柱211的外周,將該導電元件23圍設於其內,從而有利於建立穩定的電連接。該絕緣座體21的兩側向延伸部212收容在該兩半環部222之間,該環形固定部213環繞在該兩半環部222的外側,從而將磁吸元件22穩固地固定到該絕緣座體21,並且結構極爲緊湊。
參閱圖12和圖13,該第一磁性連接器1和該第二磁性連接器2對接時,該第一磁性連接器1的聚磁環12的對接部122與該第二磁性連接器2的磁吸環221接合並通過磁力吸附在一起,並形成第一電性連接;該第一磁性連接器1的導電針13與該第二磁性連接器2的該導電元件23形成第二電性連接。通過該對接部122與該磁吸環221的第一電性連接,以及該導電針13與該導電元件23的第二電性連接,即可在該第一磁性連接器1與該第二磁性連接器2之間形成電源傳導通路,從而可以通過該第一磁性連接器1所連接的電源爲該第二磁性連接器2所應用的電子設備充電。
其中,該磁吸環221的端面面積與該對接部122的端面面積大致相當,即該磁吸環221的外徑與該對接部122的外徑相當。該磁吸環221與該對接部122貼合對接,通過該聚磁環12所傳導的該磁鐵11的磁力而磁性吸附在一起。由於該對接部122相對於該磁鐵11具有較小的對接面積,相應地,該磁吸環221及具有該磁吸環221的第二磁性連接器2可以具有較小的尺寸,從而有利於電子設備的微型化,同時可以在較小的對接面上實現了較大的磁吸力效果。
將傳統設計與本較佳實施例進行對比,傳統設計中由磁鐵的磁極面直接對接時,直徑爲3.8mm的對接面可以提供0.6N的磁吸力,而根據本申請的技術方案,由於該第一磁性連接器1用在充電端,不會受到電子設備的體積限制,因而該第一磁性連接器1可以採用直徑較大的磁鐵11並結合使用該聚磁環12來傳導聚集磁力,從而可以在直徑2.8mm的對接面上提供0.85N的磁吸力,在減少對接面積的條件下實現了磁吸力的提升,從而特別適合於有較大磁吸力需求的微型電子設備對接。
上述內容僅爲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用於限制本新型的實施方案,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新型的主要構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進行相應的變通或修改,故本新型的保護範圍應以請求項所要求的保護範圍爲準。
100:磁性連接器組合 1:第一磁性連接器 11:磁鐵 111:中心通孔 112:上端面 113:下端面 12:聚磁環 121:基部 122:對接部 1221:穿孔 123:電接腳 124:固定突部 125:傳導部 13:導電針 131:針座 132:彈簧 133:接觸針 14:外固定殼 141:主體部 1411:收容腔 1412:突柱 142:夾線部 1421:夾線槽 143:安裝部 1431:安裝孔 144:壓制部 15:間隔元件 151:下間隔部 152:中間隔部 153:凸緣 2:第二磁性連接器 21:絕緣座體 211:端子柱 212:側向延伸部 213:環形固定部 22:磁吸元件 221:磁吸環 222:半環部 23:導電元件 5、6:導線 7:接頭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和圖2是本新型的磁性連接器組合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兩個不同視角方向的立體圖; 圖3是圖1的前視圖; 圖4是沿圖3中的A-A線所截取的剖視圖; 圖5和圖6是圖1中第一磁性連接器的兩個不同視角方向的成品狀態圖; 圖7和圖8是圖1中第一磁性連接器的兩個不同視角方向的立體分解圖; 圖9是圖1中第一磁性連接器去除外固定殼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0和圖11是圖1中第二磁性連接器的兩個不同視角方向的立體分解圖; 圖12是圖1中第一磁性連接器和第二磁性連接器相對接的示意圖;及 圖13是沿圖12中B-B線所截取的剖視圖。
1:第一磁性連接器
11:磁鐵
121:基部
122:對接部
123:電接腳
124:固定突部
125:傳導部
131:針座
132:彈簧
133:接觸針
141:主體部
1412:突柱
142:夾線部
144:壓制部
15:間隔元件
2:第二磁性連接器

Claims (10)

  1. 一種第一磁性連接器,其中,包括: 一磁鐵,其具有上下貫通的一中心通孔,該磁鐵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設置爲具有不同磁極性的磁極面; 一聚磁環,其由導磁材料製成,該聚磁環包括一基部和從該基部向上突伸出的一對接部;該基部貼設在該磁鐵的上端面;該對接部的面積小於該基部的面積從而可以聚攏該磁鐵的磁力;該聚磁環還設有上下貫通的一穿孔,該穿孔與該中心通孔相對; 一導電針,其上下穿設在該中心通孔中,並向上穿出該穿孔; 一外固定殼,其包圍在該磁鐵的外周。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第一磁性連接器,其中,該聚磁環的主體呈下大上小的帽形。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第一磁性連接器,其中,該聚磁環包括水平延展的該基部,由該基部的中央向上彎折延伸出的一傳導部以及從該傳導部的頂緣再水平向內彎折延伸出的該對接部。
  4. 如請求項1至3其中任一項所述的第一磁性連接器,其中,該基部的側緣向外延伸出一電接腳,該電接腳向外伸出該外固定殼,並可焊接至一導線。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第一磁性連接器,其中,該外固定殼的外周設有一夾線部,該夾線部上設有用於夾持該導線的一夾線槽。
  6. 如請求項1至3其中任一項所述的第一磁性連接器,其中,該外固定殼的上端向內突伸出至少一壓制部,該基部的外周向外突伸有多個固定突部,該多個固定突部與該外固定殼的壓制部固定在一起。
  7. 如請求項1至3其中任一項所述的第一磁性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磁性連接器還包括一間隔元件;該間隔元件設置在該導電針與該聚磁環之間,用於將該導電針與該聚磁環相互隔離。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第一磁性連接器,其中,該間隔元件由下而上依次包括一下間隔部及一中間隔部;該下間隔部伸入到該磁鐵的中心通孔中,間隔在該導電針與該磁鐵之間;該中間隔部被該聚磁環包圍在其中,其上端支撑在該對接部的下表面,其下端抵接在該磁鐵的上端面。
  9. 一種磁性連接器組合,其中,包括如請求項1至8其中任一項所述的第一磁性連接器以及與該第一磁性連接器對接的一第二磁性連接器;該第二磁性連接器包括一絕緣座體、固定在該絕緣座體上的一磁吸元件以及穿設在該絕緣座體中央的一導電元件;其中,該磁吸元件與該聚磁環的對接部接合並磁吸在一起,該導電元件與該導電針電性連接在一起。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磁性連接器組合,其中,該第二磁性連接器的絕緣座體的中央突設出一端子柱,該導電元件固定在該端子柱內;該磁吸元件包括呈環狀的一磁吸環,其包圍在該端子柱的外周。
TW109212750U 2020-08-05 2020-09-26 第一磁性連接器及磁性連接器組合 TWM60935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02279.8 2020-08-05
CN202021602279.8U CN212485668U (zh) 2020-08-05 2020-08-05 第一磁性连接器及磁性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9350U true TWM609350U (zh) 2021-03-21

Family

ID=74453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2750U TWM609350U (zh) 2020-08-05 2020-09-26 第一磁性連接器及磁性連接器組合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85668U (zh)
TW (1) TWM60935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87272A1 (de) * 2022-12-16 2024-06-19 Sivantos Pte. Ltd. Ladekontaktanschlu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85668U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15603B (zh) 骨传导扬声装置
CN109547906B (zh) 骨传导扬声装置
WO2018113780A1 (zh) 磁性电极纽扣
CN117793593A (zh) 骨传导扬声装置
TWI416781B (zh) 鋰離子電池及應用該鋰離子電池的充電器
KR101078960B1 (ko) 라우드스피커 자속 집속 시스템
TWM609350U (zh) 第一磁性連接器及磁性連接器組合
CN110890656B (zh) 连接器组件
CN109547889B (zh) 磁吸接头及骨传导扬声装置
CN111403948A (zh) 第一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9547890B (zh) 磁吸接头、磁吸接头组件及骨传导扬声装置
CN210224534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0489947U (zh) 一种传输装置、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设备系统
TWM583635U (zh) 插頭電連接器、插座電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CN112510403B (zh) 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10607844U (zh) 一种排针组件及转接装置
TWM600962U (zh) 第一磁性連接器、第二磁性連接器及磁性連接器組合
CN211605599U (zh) 一种磁吸式数据线
CN210224535U (zh) 一种转接头及连接器
CN209786241U (zh) 充电插头及骨传导耳机
CN221043171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侧装式仓体结构
CN211508136U (zh) 转接装置及连接器
CN209786360U (zh) 充电插头及骨传导耳机
CN215222481U (zh) 一种外磁无定位圈的高音扬声器
CN212012199U (zh) 磁吸充电接头及充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