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9001U - 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 - Google Patents

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9001U
TWM609001U TW109214381U TW109214381U TWM609001U TW M609001 U TWM609001 U TW M609001U TW 109214381 U TW109214381 U TW 109214381U TW 109214381 U TW109214381 U TW 109214381U TW M609001 U TWM609001 U TW M60900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a
classification
block
taiwan
tag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4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蘇宗振
吳聲舜
楊美珠
蘇彥碩
陳俊良
郭芷君
黃宣翰
邱喬嵩
Original Assignee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 filed Critical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
Priority to TW109214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9001U/zh
Publication of TWM609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9001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利用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iwan-tea Assortment & Grading system,TAGs)對臺灣茶葉進行評比而製作成的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該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主要導入了產銷履歷、有機認證及產地證明標章等認證,不僅確認茶葉在地生產與來源並確保衛生與安全,並可透過溯源系統來查詢茶葉之產地及安全相關資訊;且經由產官學之專家、在地代表或消費者等進行感官品評,以完成本創作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透過茶葉風味輪之描述語彙將茶的風味特色清楚說明顯現於該臺灣茶之包裝,不僅方便消費者辨識國產的好茶並清楚了解產品分級,也讓生產者製作符合在地特色之茶葉及消費者在選購自己喜歡風味特色的好茶時能有所依循。

Description

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採用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iwan-tea Assortment & Grading system,TAGs)對臺灣茶葉進行評比而製作成的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不僅可做為消費者的買茶指引,也讓生產者生產符合在地特色的好茶時有所依循。
按,不同的茶葉品種分別具有不同的特性、風味與香氣,而依據茶葉加工的方法可略分為不發酵茶(如:綠茶)、部分發酵茶(如:清香型條形包種茶、清香型球形烏龍茶、焙香型球形烏龍茶、東方美人茶)、全發酵茶(如:紅茶);其中綠茶具有新鮮茶菁的原始風味,紅茶具有香甜、醇厚之香氣,或是包種茶或烏龍茶具有的清新花香或甜香風味在臺灣則主要以部分發酵茶為主。近幾十年來,臺灣的茶葉已在國外具有良好的名譽,包括高山烏龍茶、凍頂烏龍茶、東方美人茶等,擁有不錯的銷售量以及不錯的價格,近數十年來,由於其他產茶國家的生產成本較低廉,因此些許不肖業者為了以低價成本謀取暴利,在優質的臺灣茶葉中混合了低價品質差的外來進口茶,甚至是具有農藥或其他藥物殘留之茶葉,導致對人體的傷害。這些都會重重地影響了臺灣烏龍茶葉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而在茶葉的產銷過程中,會由茶農自產自製自銷或經由茶農、茶廠、經銷三個階段,茶農位於整個茶產業鏈中最上游的位置,負責種植茶樹並管理茶園,茶廠則是向茶農收購茶菁,並將收購後的茶菁進行加工及包裝,最後交由經銷商經由通路販賣。目前茶葉的驗證制度主要可以分為茶葉產銷履歷驗證、有機茶驗證及茶葉產地證明標章等驗 證,透過上面的驗證制度以及產地證明標章,供消費者作為茶葉選購的參考依據。
上述的驗證制度或標章雖然可以作為選購茶葉的參考依據,然而市面上的茶類種類繁多,不僅發酵的方式會讓茶湯的口味迥異,不同的烘焙方式也會影響茶湯的口感,而更不用說茶葉的產地、茶菁的品質、以及茶葉的保存方式都會影響茶葉的品質及價值,但這些資訊一般消費者通常都無法獲得對應的資訊,也無從得知所購買的茶葉是否符合其所聲稱的品質或價值,導致一般的消費者在購買茶葉的時候,經常會購買到差強人意或是無法符合自己喜好,造成消費者的損失。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供一種採用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iwan-tea Assortment & Grading system,TAGs)對臺灣茶葉進行評比而製作成的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不僅可做為消費者的買茶指引,也讓生產者生產有特色的好茶時有所依循,為其主要目的者。
本創作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至少包含:一片體,係為四邊形,具有相對之第一、第二表面;一TAGs標示,位於該第一表面;一雷達圖塊,位於該第一表面,並位於該TAGs標示一側,或者位於該第二表面;以及一風味標示區塊,位於該第一表面,並位於該雷達圖塊一側。
本創作係利用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iwan-tea Assortment & Grading system,TAGs)對臺灣茶葉進行評比而製作成的系統(TAGs)標示結構,該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主要導入了產銷履歷、有機認證及產地證明標章等認證,不僅確認茶葉在地生產與來源並確保衛生與安全,並可透過溯源系統來查詢茶葉之產地及安全相關資訊;且經由產官學之專家、在地代表或消費者等進行感官品評,以完成本創作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透過茶葉風味輪之描述語彙將茶的風味特色清楚說明顯現於該 臺灣茶包裝,不僅方便消費者辨識國產的好茶並清楚了解產品分級,也讓生產者製作符合在地特色之茶葉及消費者在選購自己喜歡風味特色的好茶時能有所依循。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片體以該第二表面固定於一茶葉包裝體或置於一茶葉包裝體內。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進一步包含一特色輪片體,該特色輪片體係為圓形且具有相對之第三、第四表面,該特色輪片體以該第三表面固定於該茶葉包裝體並位於該片體一側或置於該茶葉包裝體內,該第四表面具有同心且由中心朝外排列之第一、第二、第三區塊,該第一區塊具有一滋味標示、一嗅覺標示以及級別標示,該第二區塊具有複數滋味分類詞彙、複數嗅覺分類詞彙以及複數分級詞彙,該第三區塊係具有複數水色分類標示。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進一步包含一特色輪圖塊,該特色輪圖塊係為圓形並位於該第一表面且位於該雷達圖塊一側,或者位於該第二表面,該特色輪圖塊具有同心且由中心朝外排列之第一、第二、第三區塊,該第一區塊具有一滋味標示、一嗅覺標示以及級別標示,該第二區塊具有複數滋味分類標示、複數嗅覺分類標示以及複數分級標示,該第三區塊係具有複數水色分類標示。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第三區塊係以複數不同顏色表示不同水色。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片體係為矩形。
本創作另提供一種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至少包含:一茶葉包裝體,係為多面體且具有至少一片體,該片體係為四邊形,具有相對之第一、第二表面,且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以供容置茶葉;一TAGs標示,位於該第一表面;一雷達圖塊,位於該第一表面,並位於該TAGs標示一側;以及一風味標示區塊,位於該第一表面,並位於該雷達圖塊一側。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進一步包含一特色輪圖塊,該特色輪圖塊係為圓形並位於該第一表面且位於該雷達圖塊一側,或者位於該第二表面,該特色輪圖塊具有同心且由中心朝外排列之第一、第二、第三區塊,該第一區塊具有一滋味標示、一嗅覺標示以及級別標示,該第二區塊具有複數滋味分類標示、複數嗅覺分類標示以及複數分級標示,該第三區塊係具有複數水色分類標示。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第三區塊係以複數不同顏色表示不同水色。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茶葉包裝體係為長方體。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風味標示區塊具有外觀描述詞彙、水色描述詞彙、香氣描述詞彙、滋味描述詞彙以及主調性描述詞彙。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進一步設有一分類分級標示區塊,係位於該第一表面並位於該TAGs標示一側。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分類分級標示區塊係為特等、頭等、金等或優等分級之字樣,該分級文字之字樣亦可依不同比賽而做調整。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TAGs標示下方進一步設有比賽場次或分級活動名稱及茶種類標示區塊。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茶種類標示區塊係為包種茶、烏龍茶、臺灣紅茶、東方美人茶或臺灣綠茶之字樣。
10: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
1:片體
11、201:第一表面
12:第二表面
2:TAGs標示
3:分類分級標示區塊
4:風味標示區塊
5:雷達圖塊
6:茶種類標示區塊
7:特色輪片體
7’:特色輪圖塊
71:第三表面
72:第四表面
731:滋味標示
732:嗅覺標示
733:級別標示
741:滋味分類詞彙
742:嗅覺分類詞彙
743:分級詞彙
75:水色分類標示
76:分隔線
20:茶葉包裝體
202:容置空間
第1圖所示為本創作中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2圖所示為本創作中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3圖所示為本創作中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第一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結構立體圖。
第4圖所示為本創作中特色輪片體的結構示意圖。
第5圖所示為本創作中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第6圖所示為本創作中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7圖所示為本創作中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請參閱第1圖所示為本創作中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以及第2圖所示為本創作中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本創作之臺灣茶分類分級標示結構10至少包含:片體1、TAGs標示2、風味標示區塊4以及雷達圖塊5;其中 片體1,其大致上為板狀或片狀,且整體為四邊形,於本創作實施例中,片體1係為矩形為佳其大小可以如一般名片的大小,該片體1具有相對之第一、第二表面11、12;該TAGs標示2位於該第一表面11,該TAGs標示2係為「TAGs」等字樣,該雷達圖塊5位於該第一表面11,並位於該TAGs標示2一側,該風味標示區塊4位於該第一表面11,並位於該雷達圖塊5一側。另外,該雷達圖塊亦可位於該第二表面。
如圖所示之實施例中,進一步設有一分類分級標示區塊3係位於該第一表面11並位於該TAGs標示2一側;而該TAGs標示2係位於該片體1之右上側,該分類分級標示區塊3則位於該TAGs標示2之左側,該風味標示區塊4位於該分類分級標示區塊3之下方,而該雷達圖塊5則位於該風味標示區塊4右側且位於該TAGs標示2之下方;其中,該分類分級標示區塊3係為特等、頭等、金等或優等分級文字之字樣,該分級文字之字樣亦可依不同比賽而做調整,該風味標示區塊4具有外觀描述詞彙、水色描述詞彙、香氣描述詞彙、滋味描述詞彙以及主調性描述詞彙,且並相對於該分類分級標示區塊3之級別而具有相對應的描述詞彙,該雷達圖塊5係至少具一個雷達圖,且該雷達圖包含綜評、外觀、水色、香氣、滋味、青香、花香、果香、甜香或焙香茶葉之特徵,而該雷達圖塊5係為一五邊形圖樣其五個頂角分別代表上述指標,而該五邊形圖樣內並以同心排列有五個有小至大的五邊形分別代表0至10分,該TAGs標示2下方進一步設有比賽場次或分級活動名稱及茶種類標示區塊6,該茶種類標示區塊6係為包種茶、烏龍茶、臺灣紅茶、東方美人茶或臺灣綠茶之字樣。
以第2圖之實施例所示,該分類分級標示區塊3係顯示為「特等」字樣,該茶種類標示區塊6係顯示為「2020春季蘆峰烏龍茶分類分級風味卡」字樣,而該風味標示區塊4顯示為「外觀碧綠油亮,水色蜜綠至蜜黃,清澈透亮」之外觀描述詞彙及水色描述詞彙,及顯示為「飄散著清香高揚的野薑花及蘭花香,香氣濃郁清新,透明感十足」之香氣描述詞彙,以及顯示為「滋味甘甜,有蔗糖香,帶有青蘋果或梨等水果風味,口感甘醇滑潤」之滋味描述詞彙;而該雷達圖塊5則為五邊形圖樣由頂角順時針分別為「綜評」、「外觀」、「水色」、「香氣」及「滋味」之指標及其評分。
如第3圖所示之實施例中,該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10之該片體1以該第二表面12固定於一茶葉包裝體20,以供消費者清楚得知內包裝的茶葉相關資訊,且該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10進一步包含特 色輪片體7,請同時參閱第4圖所示,該特色輪片體7係為圓形且具有相對之第三、第四表面71、72,該特色輪片體7以該第三表面71固定於該茶葉包裝體20並位於該片體1一側,該第四表面72具有同心且由中心朝外排列之第一、第二、第三區塊,該第一區塊具有一滋味標示731、一嗅覺標示732以及級別標示733,該第二區塊具有複數滋味分類詞彙741、複數嗅覺分類詞彙742以及複數分級詞彙743,該複數分級詞彙743可對應於該片體內之分類分級標示區塊中的特等、頭等、金等或優等,該第三區塊係具有複數水色分類標示75,該滋味標示731、該嗅覺標示732以及該級別標示733之間具有三條分隔線76,該三條分隔線76由該第一區塊延伸至該第二區塊藉以區隔該複數滋味分類詞彙741、該複數嗅覺分類詞彙742及該複數分級詞彙743,該第三區塊係以複數不同顏色表示不同水色。利用特色輪片體7可將專業術語轉換大眾能理解的名詞,不僅可以把相對於片體中分類分級標示區塊的特等、頭等、金等或優等的茶具有之水色、滋味等特色清楚解析說明並以量化顯現,亦可做為分類分級的評審標準。當然,本創作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之該片體或該特色輪片體亦可置於一茶葉包裝體內。
上述之特色輪片體亦可進一步形成一特色輪圖塊7’並配置於該第一表面11且位於該雷達圖塊5一側,如第5圖之第二實施例所示,該特色輪圖塊7’係位於該風味標示區塊4與該該雷達圖塊5之間,該特色輪圖塊7’與該輪片體結構相同,同樣為圓形且具有同心且由中心朝外排列之第一、第二、第三區塊;當然,該特色輪圖塊亦可位於該片體之第二表面。
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係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該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1係至少包含一茶葉包裝體20、TAGs標示2、風味標示區塊4以及雷達圖塊5,該茶葉包裝體20係為多面體且具有至少一片體,該片體係為四邊形,具有相對之第一表面201及第二表面(圖未示),且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202以供容置茶葉,該TAGs標示2位於該第一表面201,該TAGs標示2係為 「TAGs」等字樣,該雷達圖塊5位於該第一表面201,並位於該TAGs標示2一側,該風味標示區塊4位於該第一表面201,並位於該雷達圖塊5一側。而該TAGs標示2、風味標示區塊4以及雷達圖塊5可與上述之第一實施例相同,亦可進一步包含分類分級標示區塊3以及特色輪圖塊7’於該第一表面201。
本創作係利用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iwan-tea Assortment & Grading system,TAGs)對臺灣茶葉進行評比而製作成的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其中,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主要是為了完善原有的茶葉分級制度,融合了原有的比賽制度及分級評鑑而形成新的評鑑分級系統,主要具有下列步驟:參賽者繳交茶葉及提供茶葉之證明文件,該證明文件係包含一產銷履歷、有機認證或具有茶葉產地證明標章,以確認茶葉在地生產與來源並確保衛生與安全,並可透過溯源系統來查詢茶葉之產地及安全相關資訊;成立評審團並建立評審標準:由官方(例如茶業改良場)、學者(例如專家學者)、產方(例如在地代表中具中高級感官品評以上證照的品評員)遴選出數位評審來組成評審團。評審團依據該地區茶樣之風味特色,製作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
進行評審活動,所有茶葉樣品予以編密碼,以盲飲方式進行評審,沖泡方式依據國際標準以定時、定量、定溫、定器的標準作業,進行五感評比與風味描述;其中,沖泡方式秤取3公克茶葉放入150cc的評茶杯中,沖入100度C的熱開水,計時5-6分鐘後倒出茶湯。待溫度降至約50度C時開始聞葉底之茶香,再嚐茶湯滋味。依外觀、水色、香氣、滋味審慎斟酌計分,並以上述第二片體作為評審標準進行茶葉分類分級。
完成分類分級並製作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本創作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可製作成卡片放置於茶葉包裝內或固定於茶葉包裝體,可讓消費者清楚瞭解內包裝茶葉的風味特色及相關資訊, 因為參賽茶葉都必須經農藥檢驗且具有產銷履歷、有機認證或產地證明標章等認證,不僅確認茶葉在地生產與來源並確保衛生與安全,並可透過溯源系統來查詢茶葉之產地及安全相關資訊;且經由產官學之專家進行感官品評,以完成本創作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透過茶葉風味輪之描述語彙將茶的風味特色清楚說明顯現於該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不僅方便消費者辨識國產的好茶並清楚了解產品分級,也讓生產者製作符合在地特色之茶葉及消費者在選購自己喜歡風味特色的好茶時能有所依循。
綜上所述,本創作提供一較佳可行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標示結構,爰依法提呈新型專利之申請;本創作之技術內容及技術特點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項技術之人士仍可能基於本創作之揭示而作各種不背離本案創作精神之替換及修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應不限於實施例所揭示者,而應包括各種不背離本創作之替換及修飾,並為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片體
11:第一表面
2:TAGs標示
3:分類分級標示區塊
4:風味標示區塊
5:雷達圖塊
6:茶種類標示區塊

Claims (16)

  1. 一種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至少包含:一片體,係為四邊形,具有相對之第一、第二表面;一TAGs標示,位於該第一表面;一雷達圖塊,位於該第一表面,並位於該TAGs標示一側,或者位於該第二表面;以及一風味標示區塊,位於該第一表面,並位於該雷達圖塊一側。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其中,該片體以該第二表面固定於一茶葉包裝體或置於一茶葉包裝體內。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其中,進一步包含一特色輪片體,該特色輪片體係為圓形且具有相對之第三、第四表面,該特色輪片體以該第三表面固定於該茶葉包裝體並位於該片體一側或置於該茶葉包裝體內,該第四表面具有同心且由中心朝外排列之第一、第二、第三區塊,該第一區塊具有一滋味標示、一嗅覺標示以及級別標示,該第二區塊具有複數滋味分類詞彙、複數嗅覺分類詞彙以及複數分級詞彙,該第三區塊係具有複數水色分類標示。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其中,進一步包含一特色輪圖塊,該特色輪圖塊係為圓形並位於該第一表面且位於該雷達圖塊一側,或者位於該第二表面,該特色輪圖塊具有同心且由中心朝外排列之第一、第二、第三區塊,該第一區塊具有一滋味標示、一嗅覺標示以及級別標示,該第二區塊具有複數滋味分類標示、複數嗅覺分類標示以及複數分級標示,該第三區塊係具有複數水色分類標示。
  5. 如請求項3或4所述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其中,該第三區塊係以複數不同顏色表示不同水色。
  6. 如請求項1至4任一項所述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其中,該片體係為矩形。
  7. 一種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至少包含:一茶葉包裝體,係為多面體且具有至少一片體,該片體係為四邊形,具有相對之第一、第二表面,且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以供容置茶葉;一TAGs標示,位於該第一表面;一雷達圖塊,位於該第一表面,並位於該TAGs標示一側;以及一風味標示區塊,位於該第一表面,並位於該雷達圖塊一側。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其中,進一步包含一特色輪圖塊,該特色輪圖塊係為圓形並位於該第一表面且位於該雷達圖塊一側,或者位於該第二表面,該特色輪圖塊具有同心且由中心朝外排列之第一、第二、第三區塊,該第一區塊具有一滋味標示、一嗅覺標示以及級別標示,該第二區塊具有複數滋味分類標示、複數嗅覺分類標示以及複數分級標示,該第三區塊係具有複數水色分類標示。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其中,該第三區塊係以複數不同顏色表示不同水色。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其中,該茶葉包裝體係為長方體。
  11. 如請求項1、2、3、4、7、8、9或10所述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其中,該風味標示區塊具有外觀描述詞彙、水色描述詞彙、香氣描述詞彙、滋味描述詞彙以及主調性描述詞彙。
  12. 如請求項1、2、3、4、7、8、9或10所述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其中,進一步設有一分類分級標示區塊,係位於該第一表面並位於該TAGs標示一側。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其中,該分類分級標示區塊係為特等、頭等、金等或優等分級之字樣。
  14. 如請求項1、2、3、4、7、8、9或10所述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其中,該TAGs標示下方進一步設有比賽場次或分級活動名稱及茶種類標示區塊。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其中,該茶種類標示區塊係為包種茶、烏龍茶、臺灣紅茶、東方美人茶或臺灣綠茶之字樣。
  16. 如請求項1、2、3、4、7、8、9或10所述之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其中,該雷達圖塊係具有五個指標分別為綜評、外觀、水色、香氣及滋味。
TW109214381U 2020-10-30 2020-10-30 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 TWM609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4381U TWM609001U (zh) 2020-10-30 2020-10-30 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4381U TWM609001U (zh) 2020-10-30 2020-10-30 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9001U true TWM609001U (zh) 2021-03-11

Family

ID=76036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4381U TWM609001U (zh) 2020-10-30 2020-10-30 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90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arson Relevance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designations of origin for the sustainable use of genetic resources
Schifferstein et al. Conveying information through food packaging: A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ing legislation with consumer perception
Wilson et al. New terrains of taste: Spatial analysis of price premiums for single origin coffees in Central America
Goldstein The “Coffee Doctors”: the language of taste and the rise of rwanda's specialty bean value
TWM609001U (zh) 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標示結構
Mishra et al. Impact of Packaging in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of Namkeen Products.
Seçuk et al. Concept of artisan chocol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ocolatiers
Martin et al. The bitter and sweet of chocolate in Europe
Baliga et al. Branding of territorial speciality products: A case of Udupi Mattu Gulla Brinjal
Zaychenko et al. The role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export potential of the Krasnoyarsk Territory
Alsoufi INFLUENCE OF PACKING AND PACKAGING CHARACTERISTICS ON CONSUMER EVALUATION OF FOOD PRODUCTS: INFLUENCE OF PACKING AND PACKAGING CHARACTERISTICS ON CONSUMER EVALUATION OF FOOD PRODUCTS
Saka The Design of Packaging Graphics for the expansion of Ghanaian Chocolate products
Lei Effects of standards on tea expor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Sri Lanka
Pant Protecting and promoting traditional knowledge in India
Karamani et al.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differentiated food consumption: The case of northern Greece
Thar An exploratory value chain analysis for Burmese pickled tea (LAPHET): a thesis presented in partial fulfi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s of AgriCommerce in Agribusiness,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 Massey University, Palmerston North, New Zealand
Tripathi et al. Managing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Yee et al. The Key Success Factors of Fraser & Neave (F&N)
Anabila Exploring branding as a strategy to boost local rice patronage: evidence from Ghana
TWM647685U (zh) 臺灣茶分類分級評鑑標示結構
Cantino et al. Business model and value drivers of the Chocolate District
Soodsang A Model Development of Thai Rice Label and Package for Heath Conscious Group of Consumers on Social Media
Mohsin Ali et al. The impact of CSR practices of MNCS on dairy industry in Malaysia
Ha et al. Entry plan of Vietnamese eco-friendly straws to Taiwanese market
Dang BRANDING STRATEGY OF THE VIETNAMESE ROASTED CASHEW NUTS, FOCUSING ON BRAND DEVELOPMENT IN VIETNAMESE 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