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6815U - 嵌合式鞋結構 - Google Patents

嵌合式鞋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6815U
TWM606815U TW109212015U TW109212015U TWM606815U TW M606815 U TWM606815 U TW M606815U TW 109212015 U TW109212015 U TW 109212015U TW 109212015 U TW109212015 U TW 109212015U TW M606815 U TWM606815 U TW M60681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oe structure
receptacle
structure according
block
f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2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蘇致華
Original Assignee
十月國際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十月國際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十月國際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12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6815U/zh
Publication of TWM606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6815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提供一種嵌合式鞋結構,包括一鞋床,該鞋床係於該表面前緣設有供足部套設之一鞋面;一底台,該底台係接設於該鞋床之底端,其底台側端面之適當位置處係設有一容座並具有一開口部;以及一嵌合塊,該嵌合塊係可拆卸地由該底台之開口部穿設於該容座中,由此穿戴者即可依照各自足部之情況挑選適合硬度之嵌合塊使用,或者加入適合足弓或足部高度之調整塊進行套用,使得穿戴舒適性大幅提升。

Description

嵌合式鞋結構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鞋體之技術領域,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用於涼拖鞋之嵌合式鞋結構。
按,現代人有非常大部分的比例都有先天或後天影響所造成之扁平足之現象;人體足部有一個重要構造即「內縱足弓」,當內縱足弓在人體行走或跑步時,提供適度的彈力和扭力,並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以適應各種地形達到吸震的效果,其內縱足弓是由五塊骨頭所形成,由後到前依序為踵骨、距骨、舟狀骨、第一楔狀骨和第一蹠骨, 所謂「扁平足」,就是指舟狀骨向下移位造成內縱足弓的塌陷; 因而在踏地時內縱足弓消失,同時後足部會呈現「外翻」的現象。
再者,具有扁平足之人由於體重和活動量的急遽增加,使得足部的軟組織反覆地受到過量的負荷,因而產生慢性足部肌肉拉傷、肌腱炎、 足底筋膜炎、蹠痛等併發症,使得需要接受長時間復健讓其緩解並復原,嚴重者更容易影響生活品質造成極大不便。
有鑑於目前市面上之包鞋諸如:運動鞋、皮鞋等在需要額外增加緩衝氣墊或者增加足弓墊時,即可直接透過替換或增加較為舒適或具有氣墊之鞋墊或足弓墊來克服前述缺失,但拖鞋或涼鞋方面,因沒有鞋墊設置的位置,因此無法透過增加鞋墊或足弓墊來克服,因此扁平足的穿戴者容易在長時間穿戴拖鞋或涼鞋後產生足部不適感。
上文之「先前技術」說明僅係提供背景技術,並未承認上文之「先前技術」說明揭示本揭露之標的,不構成本揭露之先前技術,且上文之「先前技術」之任何說明均不應作為本案之任一部分。
因此,有鑑於上述之既有涼拖鞋無法透過鞋墊來使調整鞋子本體特定位置處之軟硬以及高度,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即為提供一種嵌合式鞋結構。
欲達到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術手段,係提供一種嵌合式鞋結構,包括有:一鞋床,該鞋床係於該表面前緣設有供足部套設之一鞋面;一底台,該底台係接設於該鞋床之底端,其底台側端之適當位置處係設有一容座並具有一開口部;以及一嵌合塊,該嵌合塊係可拆卸地由該底台之開口部穿設於該容座中。
由上述說明可知,於鞋本體之底台側邊適當位置處預設有容座,並透過選用較適合穿戴者足部軟硬度、高度之嵌合塊,並將其配合於容座中,如此將可大幅提升使用者足部之舒適度,並可於前述嵌合塊之底部裝設有一調整塊,透過裝設其調整塊來調整其鞋床之高度進而更加地服貼於穿戴者之足弓,使得具有扁平足之穿戴者能夠更舒適的進行穿戴並延緩不適感或進一步達到矯正之效果。
上文已相當廣泛地概述本揭露之技術特徵及優點,俾使下文之本揭露詳細描述得以獲得較佳瞭解。構成本揭露之申請專利範圍標的之其它技術特徵及優點將描述於下文。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瞭解,可相當容易地利用下文揭示之概念與特定實施例可作為修改或設計其它結構或製程而實現與本揭露相同之目的。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應瞭解,這類等效建構無法脫離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本揭露的精神和範圍。
本揭露之以下說明伴隨併入且組成說明書之一部份的圖式,說明本揭露之實施例,然而本揭露並不受限於該實施例。此外,以下的實施例可適當整合以下實施例以完成另一實施例。
「一實施例」、「實施例」、「例示實施例」、「其他實施例」、「另一實施例」等係指本揭露所描述之實施例可包含特定特徵、結構或是特性,然而並非每一實施例必須包含該特定特徵、結構或是特性。再者,重複使用「在實施例中」一語並非必須指相同實施例,然而可為相同實施例。
為了使得本揭露可被完全理解,以下說明提供詳細的步驟與結構。顯然,本揭露的實施不會限制該技藝中的技術人士已知的特定細節。此外,已知的結構與步驟不再詳述,以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揭露。本揭露的較佳實施例詳述如下。然而,除了詳細說明之外,本揭露亦可廣泛實施於其他實施例中。本揭露的範圍不限於詳細說明的內容,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定義。
請參閱圖1至圖5,本創作係為一種嵌合式鞋結構100,包括一鞋床1,其鞋床1係於表面前緣設有供足部套設之一鞋面11,使其穿戴者得以將足部固定於其中;一底台2,其底台2係接設於其鞋床1之底端,其底台2側端面之適當位置處係設有一容座21並具有一開口部211;以及一嵌合塊3,其嵌合塊3係可拆卸地由底台2之開口部211穿設於容座21中,使其能夠透過選用不同軟硬度之嵌合塊3使得能夠更加地符合穿戴者之足部舒適感。
進一步的,前述容座21至少一側形成一凸弧部212以及其嵌合塊3對應該凸弧部212處設有一凹弧部31,使得在嵌合塊3放置於容座21中時其凸弧部212以及凹弧部31及相互配合扣持而不易讓嵌合塊3脫落。
進一步的,前述容座21近開口部211處設有至少一凸塊213,其嵌合塊3底端對應凸塊213處係設有至少一第一固定部32使其得與凸塊213可拆卸地固定,如此在嵌合塊3固定於容座21中時,則更能夠透過前述之凸塊213與第一固定部32固定,使得嵌合塊3能夠更加穩固的定位於容座21中而不致脫離。
進一步的,前述嵌合塊3之一端設有一蓋板33,其蓋板33之端緣係可抵止於底台2之開口部211外緣,使得能夠提高裝設嵌合塊3之便利性,在裝設時可透過蓋板33抵止於開口部211外緣同時即完成定位工作,並可於蓋板33上端緣係凹設有一凹穴331且於鞋床1鄰近該底台2之開口部211上緣係向開口部211方向延伸設有一擋板12,如此當嵌合塊3完成定位於容座21中時,則能夠恰好透過擋板12定位於嵌合塊3之蓋板33之凹穴331上,使得凹穴331不致外露進而增加因外力使其脫離之機率,並同時提高整體之視覺美感。
請參閱圖6至圖8,係為本創作之另一較佳實施例,其本創作之嵌合式鞋體100更包含一調整塊4,其調整塊4係定位於前述嵌合塊3之下端並容置於底台2之容座21中,基於此,其調整塊4於本實施例中係可為硬質材質製成,實際使用時得以套用不同高度或硬度之調整塊,並將其固定於嵌合塊3下端後放置於容座21中,使得鞋床1因其而壟起一預設高度,而讓穿戴者之足弓能夠服貼於鞋床1上,而能夠達到矯正、避免不適感之功效,且在放置前述嵌合塊3或調整塊4後仍能保持鞋床1之外觀而無須於些面上貼設一些其他凸起塊來達到類似功能,因此整體視覺觀感也能大幅提升。
進一步的,前述容座21近開口部211處設有至少一凸塊213,其調整塊4底端對應凸塊213處係設有至少一第二固定部41使其得與凸塊213可拆卸地固定,而前述調整塊4上端設有至少一凸柱42,其嵌合塊3底端相對應凸柱42處設有至少一定位孔34,定位孔34係用以提供凸柱42連接固定,使得相互間能夠更穩固的結合並一起容置於容座21中。
最後,請參閱圖9以及圖10,本創作之實施例中關於容座21以及開口部211之位置雖然僅於圖式中繪式設於底台2端面之內側以及後側,但其仍可設置於底台2側端之內側、外側、前側或後側其中之一或任意組合且均能達到相同之功效以及目的。
再者,前述之嵌合塊3係可係透過發泡成型而形成之軟質材料而調整塊係可透過射出成型而形成之硬質材料。
其中,前述之嵌合塊3係更可為具有緩衝以及提高舒適度之氣墊,使其放置於容座21後能夠讓其穿戴者在踩踏行走時得到緩衝之功效,進而提高舒適度。
綜上,透過本創作之嵌合式鞋結構100於放置時即將選定之嵌合塊3或加上調整塊4先行連接固定後,對其鞋床1之擋板12施一作用力使其掀起而能夠讓開口部211完整露出後再將已完成固定之嵌合塊3以及調整塊4一起由開口部211向容座21內推動,而當其嵌合塊3之蓋板33抵止於開口部211外緣時則完成定位,而此時其嵌合塊3之凹弧部31更以完整的與容座21之凸弧部212配合卡持,最後再將鞋床1之擋板12蓋設於嵌合塊3之凹穴331上即完成裝置之工作,而在裝置完成後,其鞋床1相對應嵌合塊3以及調整塊4之該處即向上凸起一預設高度,如此即可藉其凸起之預設高度貼合支撐於穿戴者之足弓處,使其能夠有效的提高穿戴之舒適度以及對具有扁平足之穿戴者達到矯正已有效防止扁平足之情況加劇。
另外,本創作除了透過嵌合塊3以及調整塊提高舒適度以及增加扁平足穿戴者之足弓支撐外,其更能夠作為隱形增高鞋墊或加強局部舒適度之用。
雖然已詳述本揭露及其優點,然而應理解可進行各種變化、取代與替代而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之本揭露的精神與範圍。例如,可用不同的方法實施上述的許多製程,並且以其他製程或其組合替代上述的許多製程。
再者,本申請案的範圍並不受限於說明書中所述之製程、機械、製造、物質組成物、手段、方法與步驟之特定實施例。該技藝之技術人士可自本揭露的揭示內容理解可根據本揭露而使用與本文所述之對應實施例具有相同功能或是達到實質上相同結果之現存或是未來發展之製程、機械、製造、物質組成物、手段、方法、或步驟。據此,此等製程、機械、製造、物質組成物、手段、方法、或步驟係包含於本申請案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嵌合式鞋結構 1:鞋床 11:鞋面 12:擋板 2:底台 21:容座 211:開口部 212:凸弧部 213:凸塊 3:嵌合塊 31:凹弧部 32:第一固定部 33:蓋板 331:凹穴 34:定位孔 4:調整塊 41:第二固定部 42:凸柱
參閱實施方式與申請專利範圍合併考量圖式時,可得以更全面了解本申請案之揭示內容,圖式中相同的元件符號係指相同的元件。
圖1為本創作之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之嵌合塊底台之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之嵌合塊底台之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之側面示意圖。
圖5為圖4沿A-A之剖面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之另一較佳實施例分解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之嵌合塊與調整塊分離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之另一較佳實施例剖面示意圖。
圖9為本創作之再一較佳實施例分解示意圖。
圖10為本創作之再一較佳實施例分解示意圖。
100:嵌合式鞋結構
1:鞋床
11:鞋面
2:底台
3:嵌合塊

Claims (17)

  1. 一種嵌合式鞋結構,包括: 一鞋床,該鞋床係於該表面前緣設有供足部套設之一鞋面; 一底台,該底台係接設於該鞋床之底端,其底台側端面之適當位置處係設有一容座並具有一開口部;以及 一嵌合塊,該嵌合塊係可拆卸地由該底台之開口部穿設於該容座中。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嵌合式鞋結構,其中,該容座至少一側形成一凸弧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嵌合式鞋結構,其中,該嵌合塊對應該凸弧部處設有一凹弧部。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嵌合式鞋結構,其中,該容座近開口部處設有至少一凸塊,該嵌合塊底端對應該凸塊處係設有至少一第一固定部使其得與該凸塊可拆卸地固定。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嵌合式鞋結構,其中,該嵌合塊之一端設有一蓋板,該蓋板之端緣係可抵止於該底台之該開口部外緣。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嵌合式鞋結構,其中,該嵌合塊之該蓋板上端緣係凹設有一凹穴。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嵌合式鞋結構,其中,該鞋床鄰近該底台之該開口部上緣係向開口部方向延伸設有一擋板,並恰好透過該擋板定位於該嵌合塊之該蓋板之該凹穴上。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嵌合式鞋結構,其中,更包含一調整塊,該調整塊係定位於該嵌合塊之下端並容置於該底台之該容座中。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嵌合式鞋結構,其中,該容座近開口部處設有至少一凸塊,該調整塊底端對應該凸塊處係設有至少一第二固定部使其得與該凸塊可拆卸地固定。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嵌合式鞋結構,其中,該調整塊上端設有至少一凸柱,該嵌合塊底端相對應該凸柱處設有至少一定位孔,該定位孔係用以提供該凸柱連接固定。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嵌合式鞋結構,其中,該底台之容座係可設置於底台側端之內側。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嵌合式鞋結構,其中,該底台之容座係可設置於底台側端之外側。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嵌合式鞋結構,其中,該底台之容座係可設置於底台側端之前側。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嵌合式鞋結構,其中,該底台之容座係可設置於底台側端之後側。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嵌合式鞋結構,其中,該嵌合塊係可係透過發泡成型而形成之軟質材料。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嵌合式鞋結構,其中,該調整塊係可透過射出成型而形成之硬質材料。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嵌合式鞋結構,其中,該嵌合塊係可為具有緩衝以及提高舒適度之氣墊。
TW109212015U 2020-09-14 2020-09-14 嵌合式鞋結構 TWM606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2015U TWM606815U (zh) 2020-09-14 2020-09-14 嵌合式鞋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2015U TWM606815U (zh) 2020-09-14 2020-09-14 嵌合式鞋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6815U true TWM606815U (zh) 2021-01-21

Family

ID=75239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2015U TWM606815U (zh) 2020-09-14 2020-09-14 嵌合式鞋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68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10626B1 (en) Custom orthotic foot support assembly
AU2008305747B2 (en) Insole support system for footwear
CN108135325B (zh) 用于高跟鞋的装置和构造高跟鞋的方法
US9615630B2 (en) Shoe sole adjustment pad
US20180008002A1 (en) Insole assembly
JP2009512525A (ja) 一体型の中足骨部起伏部を有する履物
US20160021971A1 (en) High heeled shoe with internal comfort and pronation control system
JP2017079809A (ja) ヒール及びパンプス用組立式インソール
CA2807116A1 (en) Composite sole assembly
CN101188957B (zh) 鞋的鞋底结构
TWM606815U (zh) 嵌合式鞋結構
CA2583612A1 (en) Device for high-heeled shoes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high-heeled shoe
US2424159A (en) Weighted shoe
CN212877900U (zh) 嵌合式鞋结构
KR20130001950U (ko) 탈부착식 아치 받침대를 갖는 인솔
KR20090006030U (ko) 신발인솔
KR102659993B1 (ko) 기능성 슬리퍼
KR102667891B1 (ko) 교정용 슬리퍼
TWI807551B (zh) 鞋墊結構
TWI806564B (zh) 鞋子以及鞋子中底的成形方法
CN218043969U (zh) 一种预防扁平足儿童运动鞋
CN217695426U (zh) 一种高跟鞋中底
AU2018370855B2 (en) Device for high-heeled shoes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high-heeled shoe
WO2016013042A1 (ja) ヒール及びパンプス用組立式インソール
JP3154644U (ja) 履物底及びサンダ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