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2906U - 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 - Google Patents

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2906U
TWM602906U TW108215458U TW108215458U TWM602906U TW M602906 U TWM602906 U TW M602906U TW 108215458 U TW108215458 U TW 108215458U TW 108215458 U TW108215458 U TW 108215458U TW M602906 U TWM602906 U TW M60290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ctobacillus
embedding structure
item
outer layer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5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暉曜
李柏憲
呂玟蒨
吳宗儒
劉宸瑋
Original Assignee
妙活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妙活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妙活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5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2906U/zh
Publication of TWM602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290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其包含可食用外殼;以及被包含於該可食用外殼中的核心結構,其包含分散於核心結構中的益生菌體。其中,該益生菌體包含多種乳酸桿菌屬、多種雙歧桿菌屬、嗜熱鏈球菌、凝乳芽孢桿菌及脆壁克魯維酵母菌。藉由在外層微粒包埋結構中包含多種益生菌,可達到改造腸道中菌叢生態,並提升益生菌定殖率,以達到改善腸道系統功能的功效。

Description

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
本創作是關於一種微粒結構,且特別是關於一種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
腸道系統是高效率的消化吸收器官,其可將食物轉化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營養素,以供應人體能量所需。然而,腸道系統不僅是消化器官,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免疫器官。由於腸道系統在接觸外來食物的同時,也同時有大量的毒素、病菌等各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進入,這些有害物質也有可能被吸收至體內。因此,在腸道系統亦必須建立強大的免疫系統,以防止病原體、毒素等進入血液及淋巴中。
由於人體免疫功能非常重要的腸道系統上,具有非常龐大數量的腸道共生菌,其具有提供養份給予腸道、調控腸道細胞的發育及誘導免疫系統的發展等功能。在許多動物研究中指出,缺乏腸道共生菌的宿主除了發現其腸道免疫系統不全之外,亦有腸道黏膜的發育與完整性受損的情況,顯示腸道共生菌在人體腸道系統上的重要性。雖然腸道共生菌與造成腸道感染的病原菌兩者均由特定微生物組成,但是腸道的共生菌會被侷限在胃腸腔中,但是病原菌則會破壞黏膜並侵犯到黏膜下層,進而誘發免疫反應。現今已知的腸道共生菌叢種類相當多,不同種類的共生菌對免疫系統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由於腸道共生菌可經由補充益生菌而改善,以使腸內微生物達到生態平衡,進而加強腸胃道的免疫功能。然而,現今雖有各種不同菌種類型的產品,但大部分產品補充菌種的類型皆僅包含單一或相同類型的菌種,因而無法有效地建立多樣化的生態菌叢。由此可見,現今尚未有為了獲得多樣化共生菌而開發由各類型的益生菌所組成的益生菌產品。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術之問題,本創作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以期在補充腸道中的益生菌時,可在腸道中建立多樣化的生態菌叢,同時有效提升益生菌定殖率,進而增進腸道系統的免疫功能及改善糞便顏色。
本創作揭露一種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其包含:可食用外殼;以及被包含於可食用外殼中的核心結構,其中核心結構包含分散於核心結構中的益生菌體。該益生菌體係選自由植物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醱酵乳桿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短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breve)、乳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龍根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乳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sp.lactis)、瑞士乳桿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羅伊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凝乳芽孢桿菌(Bacillus coagulans)及脆壁克魯維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xianus)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一。
較佳地,益生菌體的總重量可為250~750mg。
較佳地,外層微粒包埋結構的直徑可為23~45mm。
較佳地,可食用外殼的形狀可選自圓球體、橢圓球體、立方體、長方體及圓錐體所組成的群組中的其一。
較佳地,可食用外殼可選自由蔗糖、澱粉、纖維素、玉米糊精及難消化麥芽糊精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一。
較佳地,核心結構可更包含分散於核心結構中的佐劑,且佐劑可為益生質。
較佳地,益生質可選自由菊糖、果糖、果寡糖、海藻糖、聚糊精、維生素、精胺酸、木寡糖、半乳寡糖及乳糖所組成的群組。
較佳地,本創作的外層微粒包埋結構可更包含保護層,保護層可位於可食用外殼與核心結構之間及可位於可食用外殼上的至少其一的位置。
較佳地,保護層可由礦物質、海藻酸鈉(sodium alginate)、果膠(pectin)、鹿角菜膠(carrageenan)、明膠(gelatin)、洋菜膠(agar)、阿拉伯膠(arabia gum)、羧甲基纖維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及甲基纖維素(methyl cellulose)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一。
承上所述,依據本創作的外層微粒包埋結構可具有一或多個下述優點:
(1)利用包含多種益生菌的外層微粒包埋結構可增進腸道中菌叢的多樣性,並提升益生菌定殖率,以增進腸道系統的免疫功能,並具有改善糞便顏色之功效。
(2)藉由可食用外殼及保護層共同包覆益生菌,可使益生菌進入至腸道系統前,保持其活性而不會受到胃酸等傷害,因而在腸道系統中可順利地定殖。
100、200、300:外層微粒包埋結構
110:可食用外殼
120:核心結構
121:益生菌體
122:佐劑
130:保護層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的第一實施例之截面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的第二實施例之截面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的第三實施例之截面示意圖。
為利瞭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創作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之實施例,為使便於理解,下述實施例中之相同元件係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請參閱第1圖,其為本創作之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100的第一實施例之截面圖。根據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其提供一種 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100,其包含:可食用外殼110;以及被包含於可食用外殼110中的核心結構120。於核心結構120中,包含均勻地分散在核心結構120中的益生菌體121及佐劑122。
根據本創作的一實施例,本創作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100的粒徑可為23~45mm;核心結構120之粒徑可為2~3mm。再者,如第1圖所示,本創作之可食用外殼110係為橢圓球體,但可食用外殼110的形狀不限於此,其亦可為橢圓球體、立方體、長方體或圓錐體等,具體而言,只要在可食用外殼110可完全包覆核心結構120的情況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選擇任意適當形狀的殼體作為可食用外殼110。
本創作所使用的可食用外殼110用以使核心結構120中的益生菌體121不易接觸到空氣,以抑制氧化還原反應或潮化現象的發生,因而在儲藏時可保持結構穩定性並維持益生菌體121的活性。可食用外殼110可選自由蔗糖、澱粉、纖維素、玉米糊精及麥芽糊精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一,但不限於此,其可使用所屬技術領域中已知可穩定包埋益生菌體121的任何材料。
再者,本創作所使用的佐劑122可為賦形劑或益生質。賦形劑可用以使益生菌體121均勻地分散在核心結構120的材料,以加強外層微粒包埋結構100的整體結構性,其包含但不限於生理上可接受的增塑劑、填料、潤滑劑、稀釋劑、黏合劑、崩解劑、界面活性劑、防腐劑、甜味劑、黏度劑,較佳地,增塑劑可為玉米澱粉、馬鈴薯澱粉、乳糖,較佳地,潤滑劑可為二氧化矽(SiO2)。益生質可為有益於改善腸內環境的有效成分,其可作為供腸道中的微生物使用的營養物質,以增加益生菌體121在腸道中的定殖率。益生質可選自由菊糖、果糖、果寡糖、海藻糖、聚糊精、維生素、精胺酸、木寡糖、半乳寡糖及乳糖所組成的群組,但不限於此,亦 即所屬技術領域中已知可作為提供給益生菌體121在腸道中作為營養來源的物質即可。應理解的是,本創作的佐劑122可依需要而同時包含賦形劑及益生質兩者,並且其兩者所使用的比例為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故於此不再加以贅述。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益生菌體121可包含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其大多為球形的革蘭氏陽性細菌,可在溫度20-30℃下進行自發性發酵,常用於生產乳酪等發酵製品,部分菌株可具有抑制害菌生長,維持腸道菌叢平衡的功效。乳酸桿菌屬可例如為植物乳酸桿菌、醱酵乳桿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乳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sp.lactis)、瑞士乳桿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羅伊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益生菌體121可包含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其為革蘭氏陽性細菌,是人體內常見的益生菌之一,大多群聚於結腸、小腸,且具有保護腸道內層免受到毒素或細菌的傷害的功效,並可抑制腸內有害細菌的生長,以降低急性腹瀉和大腸桿菌感染的風險。雙歧桿菌屬可例如為短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breve)、乳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龍根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益生菌體121可包含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其為革蘭氏陽性細菌。雖然嗜熱鏈球菌所屬為包含一些致病的鏈球菌種的鏈球菌屬,但其已證實為具有安全性的成分而廣泛應用於食品工業。嗜熱鏈球菌可將乳糖分解成乳酸,因而具有乳 糖不耐症或對乳糖敏感的人也可以從牛乳中獲得營養。其除了具有分解乳糖的作用之外,亦對於改善腸道環境、調節血壓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益生菌體121可包含凝乳芽孢桿菌(Bacillus coagulans),其為革蘭氏陽性菌,亦可用於產生乳酸。由於凝乳芽孢桿菌與一般的益生菌不同在於能形成抗性很高的內孢子,因此不論在加工製程或消化道中皆不易失去活性,而可順利抵達小腸後萌發、增殖。此外,凝乳芽孢桿菌會分泌乳酸與短鏈脂肪酸,因而可改善腸道菌叢的組成,同時可藉由分泌細菌素等毒素以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益生菌體121可包含脆壁克魯維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xianus),其為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的非治病性酵母菌,具有多種降解酶和分解能力強的良好生物特性,在乳製品中作為乳糖酶重要來源,因此在商業上常做為提供乳糖酶的菌種。此外,脆壁克魯維酵母菌亦被認為具有輔助其他益生菌定殖、增進免疫力以及改善高膽固醇血症的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本創作的益生菌體121可選自由植物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醱酵乳桿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短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breves)、乳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龍根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乳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sp.lactis)、瑞士乳桿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羅伊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凝乳芽孢桿菌(Bacillus coagulans)及脆壁克魯維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xianus)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一。較佳地,本創作的益生菌體121可選自上述益生菌種中的至少4種,更佳地,該益生菌體121可選自上述的益生菌種中的至少8種,又更佳地,該益生菌體121可選自上述的益生菌種中的至少12種,最佳地,該益生菌體121可由上述所有的益生菌種所組成。由於本創作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100具有多種類的益生菌,因此本案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100可根據使用者是否對菌種具有過敏反應、腸胃道疾病等而選擇所需要的菌種以及其比例,可避免因單一配方而導致使用者無法食用之問題。因此本創作之益生菌體121係為可調式之益生菌體121。
此外,較佳地,本創作的益生菌體121的總重量可為250~750mg,較佳地,該益生菌體121的總重量可為300~650mg,更佳地,該益生菌體121的總重量可為400~600mg,最佳地,該益生菌體121的總重量可為500~550mg。
較佳地,本創作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的直徑可為23~45mm,較佳地,該外層微粒包埋結構的直徑可為20~32mm,更佳地,該外層微粒包埋結構的直徑可為20~25mm,最佳地,該外層微粒包埋結構的直徑可為17~25mm。
根據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藉由本創作的外層微粒包埋結構100包含具有數種類的益生菌的益生菌體121,可增進腸道中菌叢的多樣性,並且可藉由包含益生質以提升益生菌的定殖率,進而加強腸道系統的免疫功能,同時可促使腸道的排便功能正常及改善糞便顏色之功效。
請參閱第2圖,其為本創作之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200的第二實施例之截面圖。根據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其提供一種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200,其包含:可食用外殼110;位於可食用外殼110與核心結構120之間的保護層130;以及由保護層130包裹的 核心結構120。於本實例中,各組成之功效與配置皆均與前述實施例類似,其類似之處,於此便不再加以贅述。
根據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200進一步包含位於可食用外殼110與核心結構120之間的保護層130,其中保護層130可選自由礦物質、海藻酸鈉、果膠、鹿角菜膠、明膠、洋菜膠、阿拉伯膠、羧甲基纖維素及甲基纖維素所組成的群組中。在部分實施例中,當保護層130位於可食用外殼110與核心結構120之間時,保護層130較佳為礦物質。具體而言,礦物質可包含含人體所需之微量元素成分,例如鎂、鈉、鉀、鈣、鋅、鉻、鉬、鍶等。具體而言,當保護層130與核心結構120接觸時,作為保護層130的礦物質可與佐劑122中的益生質具有協同作用,進而增加腸道益生菌的定殖率,提高腸道蠕動,而達到促進排便的功效。
請參閱第3圖,其為本創作之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300的第三實施例之截面圖。根據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其提供一種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300,其包含:位於可食用外殼110上的保護層130;位於保護層130與核心結構120之間的可食用外殼110;以及包含於可食用外殼110中的核心結構120。於本實例中,各組成之功效與配置皆均與前述實施例類似,其類似之處,於此便不再加以贅述。
根據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300進一步包含位於可食用外殼110上的保護層130,其中保護層130可選自由礦物質、海藻酸鈉、果膠、鹿角菜膠、明膠、洋菜膠、阿拉伯膠、羧甲基纖維素及甲基纖維素所組成的群組中。在部分實施例中,當保護層130位於可食用外殼110上時,保護層130較佳為海藻酸鈉、果膠、鹿角菜膠、明膠、洋菜膠、阿拉伯膠、羧甲基纖維素或甲基纖維素。具體而言,當保護層130為海藻酸鈉、果膠、鹿角菜膠、明膠、洋菜膠、阿拉伯膠、羧甲基纖維素或 甲基纖維素時,保護層130可在pH值為6~7的環境下溶解,藉此核心結構120可在人體的大腸(pH值約為6~7)的環境下釋出,以避免核心結構120中的益生菌體121在胃部或小腸的環境中即因pH值過低而失去活性,因而無法到達大腸端。在本實施例中,由於保護層130可在高溫、乾燥和冷凍條件下對益生菌體121產生保護作用,減少或避免益生菌體121損傷,以提高益生菌體121在胃液中的存活率,並能順利通過十二指腸、膽汁等環境而在大腸釋出。
綜上所述,由於本創作的外層微粒包埋結構藉由外殼包覆由多種乳酸桿菌屬、多種雙歧桿菌屬、嗜熱鏈球菌、凝乳芽孢桿菌及脆壁克魯維酵母菌所組成的益生菌體,並與適當的佐劑結合,可優異地發揮各菌種的功能,進而增加益生菌在腸道系統中的定殖率,以改善腸道系統的功能性,例如增進免疫功能、促使腸胃蠕動等。再者,本創作的外層微粒包埋結構藉由進一步包含保護層,以使益生菌體及益生質能順利到達到大腸釋出,可避免益生菌因胃酸或膽汁的影響而失活,因而能更有效地改善腸道菌叢生態,進而改善糞便顏色。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而非用於限制性。因此,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疇的情況下,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其均應包含於後附之新型申請專利範圍中。
100:外層微粒包埋結構
110:可食用外殼
120:核心結構
121:益生菌體
122:佐劑

Claims (10)

  1. 一種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其包含:一可食用外殼;以及一核心結構,其被包含於該可食用外殼中,且該核心結構包含分散於該核心結構中的一益生菌體,其中該益生菌體係選自由植物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醱酵乳桿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短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breve)、乳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龍根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乳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sp.lactis)、瑞士乳桿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羅伊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凝乳芽孢桿菌(Bacillus coagulans)及脆壁克魯維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xianus)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其中該益生菌體的總重量係為250~750mg。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其中該外層微粒包埋結構的直徑係為23~45m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其中該可食用外殼的形狀係選自圓球體、橢圓球體、立方體、長方體及 圓錐體所組成的群組中的其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其中該可食用外殼係選自由蔗糖、澱粉、纖維素、玉米糊精及麥芽糊精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其中該核心結構更包含分散於該核心結構中的一佐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其中該佐劑係為一賦形劑及一益生質中的至少其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其中該益生質係選自由菊糖、果糖、果寡糖、海藻糖、聚糊精、維生素、精胺酸、木寡糖、半乳寡糖及乳糖所組成的群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其更包含一保護層,該保護層係位於該可食用外殼與該核心結構之間以及位於該可食用外殼上的至少其一的位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其中該保護層係選自由礦物質、海藻酸鈉、果膠、鹿角菜膠、明膠、洋菜膠、阿拉伯膠、羧甲基纖維素及甲基纖維素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一。
TW108215458U 2019-11-21 2019-11-21 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 TWM602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5458U TWM602906U (zh) 2019-11-21 2019-11-21 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5458U TWM602906U (zh) 2019-11-21 2019-11-21 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2906U true TWM602906U (zh) 2020-10-21

Family

ID=74094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5458U TWM602906U (zh) 2019-11-21 2019-11-21 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29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3795A (zh) * 2021-12-21 2022-03-25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仔猪用益生菌饲料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3795A (zh) * 2021-12-21 2022-03-25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仔猪用益生菌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14223795B (zh) * 2021-12-21 2023-05-23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仔猪用益生菌饲料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uller Probiotics 2: applications and practical aspects
Vanderhoof et al. Use of probiotics in childhood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Kailasapathy et al. Survival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probiotic organisms with reference to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nd Bifidobacterium spp.
Hoesl et al. The probiotic approach: an alternative treatment option in urology
CN100469869C (zh) 一种肠道益生菌包埋保护方法
US9579353B2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ediococcu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the symptoms of gastroenterological syndromes
Hove et al.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the human gastrointestinal tract
US6613549B2 (en) Probiotic therapy for newborns
Gu et al. Potential probiotic attributes of a new strain of Bacillus coagulans CGMCC 9951 isolated from healthy piglet feces
Narayan et al. Probiotics: current trend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rrhoea
US20200121740A1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ediococcu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the symptoms of gastroenterological syndromes
Vanderhoof et al. Current and potential uses of probiotics
Marteu Prebiotics and probiotics for gastrointestinal health
CN110477105A (zh) 一种益生菌固体饮料
Kailasapathy Commercial sources of probiotic strains and their validated and potential health benefits-a review
US20220192246A1 (e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synbiotics supplement containing probiotics, digestive enzymes, prebiotics, yeast, protein, b vitamins, and flavoring agent
Lokhande et al. A systematic study of probiotics-an update review
Vemuri et al. Probiotics: a novel approach in improving the values of human life
Vijaya Kumar et al. Beneficial effects of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on human health
Matarese et al. The role of probiotics in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TWM602906U (zh) 黃金克菲爾菌之外層微粒包埋結構
CN113939281A (zh) 微生物组合物和用于增加耐受性并延长保质期的方法
Zerehpoosh et al. Probiotics and health
Gionchetti et al. Probiotics in gastroenterology
TWM487084U (zh) 包覆乳酸菌之微膠囊結構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