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2712U - 自走式教具與行走機構 - Google Patents

自走式教具與行走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2712U
TWM602712U TW109208516U TW109208516U TWM602712U TW M602712 U TWM602712 U TW M602712U TW 109208516 U TW109208516 U TW 109208516U TW 109208516 U TW109208516 U TW 109208516U TW M602712 U TWM602712 U TW M60271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haft
foot assembly
walking mechanism
supp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8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玉山
謝宣而
黃紹峯
蔡孟辰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Priority to TW109208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2712U/zh
Publication of TWM602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2712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種自走式教具與行走機構,包含一行走單元及二配重件。該行走單元包括一左腳組件、一右腳組件、數個軸心調整孔組,及一穿伸於該等軸心調整孔組其中一者的軸桿。每一軸心調整孔組具有一左軸心調整孔,及一位置對應該左軸心調整孔的右軸心調整孔。該等軸心調整孔組分別沿該左支撐件及該右支撐件的延伸方向排列。該等配重件相對於該左腳組件及該右腳組件分別設置於該軸桿的左右兩側。藉由該軸桿穿伸於沿該左支撐件與該右支撐件的延伸方向排列的該等軸心調整孔的任一組,能達到便於調整軸心高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自走式教具與行走機構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自走式教具,特別是指一種能沿著斜坡自動向下行走的具有行走機構的自走式教具。
現有的自走式教具於斜坡上使用時,能藉由重心位置的轉換產生力矩,而帶動教具本身用於輪流撐立於斜坡的兩個支撐件以一軸心為支點向前擺動,而向斜坡下方逐步移動,產生行走的動作。學童可以透過調整該自走式教具的結構型態來學習如何改變該自走式教具的行走速度。然而,該自走式教具通常是以固定大小的不同部件,經由組裝方式製作而成,導致學童在測試過程中不容易調整自走式教具的配重大小、配重位置與軸心高度,因而影響學習效果。
因此,本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便於調整配重大小、配重位置與軸心高度的行走機構。
於是,本新型行走機構適用於放置於一斜面操作使用,且可沿一行進方向移動。該行進方向為該斜面傾斜向下的方向。該行走機構包含一行走單元及二配重件。該行走單元包括一左腳組件、一鄰近地設置於該左腳組件的右腳組件、數個軸心調整孔組,及一可移出地穿伸於該等軸心調整孔組其中一者的軸桿。該左腳組件具有一可放置於該斜面的左底座,及一連接於該左底座且朝遠離該斜面的方向延伸的左支撐件。該左底座具有一面向該斜面的左底面。該右腳組件具有一可放置於該斜面的右底座,及一連接於該右底座且朝遠離該斜面的方向延伸的右支撐件。該右底座具有一面向該斜面的右底面。每一軸心調整孔組具有一貫穿該左支撐件左右兩相反側的左軸心調整孔,及一位置對應該左軸心調整孔且貫穿該右支撐件左右兩相反側的右軸心調整孔。該等軸心調整孔組分別沿該左支撐件及該右支撐件的延伸方向排列。該等配重件相對於該左腳組件及該右腳組件分別設置於該軸桿的左右兩側。其中,該左腳組件及該右腳組件能在一左跨步狀態及一右跨步狀態之間循環變換。在該左跨步狀態時,該行走機構能以該右腳組件為支撐向右傾斜,使該左腳組件的該左底面相對於該斜面懸空,讓該左腳組件能以該軸桿為軸心朝該行進方向樞轉,使該左底座相對於該右底座朝該行進方向前移,並依重心轉移讓該左腳組件恢復至撐立於該斜面的狀態;在該右跨步狀態時,該行走機構能以該左腳組件為支撐向左傾斜,使該右腳組件的該右底面相對於該斜面懸空,讓該右腳組件能以該軸桿為軸心朝該行進方向樞轉,使該右底座相對於該左底座朝該行進方向前移,並依重心轉移讓該右腳組件逐漸恢復至撐立於該斜面的狀態。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左底面呈弧形且朝遠離該右底座的方向向上漸縮,該右底面呈弧形且朝遠離該左底座的方向向上漸縮,使該左腳組件與該右腳組件能沿該左底面與該右底面的弧線方向左右擺動,而在該左擺狀態與該右擺狀態之間切換。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等配重件可拆卸且可滑移地銜接於該軸桿。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每一配重件具有一貫穿該配重件左右兩相反側且套接於該軸桿的滑移貫孔,能使該等配重件可分離地設置於該軸桿。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行走機構還包含一侷限單元。該侷限單元用於限制該左腳組件與該右腳組件以該軸桿為軸心沿該行進方向旋轉擺動的幅度,並包括一銜接於該軸桿的銜接件,及一連接於該銜接件的下限位件。該銜接件具有一位於該下限位件上方且貫穿該銜接件左右兩相反側的銜接孔。該銜接孔供該軸桿可移出地穿伸。該下限位件具有一貫穿該下限位件上下兩相反面的下限位貫孔。該下限位貫孔供該左支撐件與該右支撐件穿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下限位貫孔具有二彼此間隔且左右設置的下限位孔部。該等下限位孔部分別供該左支撐件與該右支撐件穿伸,並用於限位該左支撐件與該右支撐件彼此間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每一下限位孔部沿該行進方向呈長條狀,且該下限位孔部沿該行進方向的長度大於該左支撐件與該右支撐件的長度,該等下限位孔部用於限位該左腳組件與該右腳組件沿該行進方向前後擺動的幅度。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侷限單元還包括一連接於該銜接件且位於該銜接孔上方的上限位件。該上限位件具有二分別貫穿該上限位件上下兩相反面且彼此左右間隔設置的上限位孔。該等上限位孔供該左支撐件與該右支撐件可位移地穿伸,用於限位該左腳組件與該右腳組件沿該行進方向前後擺動的幅度,並使該左支撐件的上方與該右支撐件的上方在該左進位置與該右進位置彼此間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上限位件還具有一貫穿該上限位件上下兩相反面的上連接孔。該下限位貫孔還具有一位於該等下限位孔部之間的下連接孔部。該銜接件還具有一形成有該銜接孔的擋止部、一連接於該擋止部上方的上銜接部,及一連接於該擋止部下方的下銜接部。該上銜接部遠離該擋止部的一端穿伸該上限位件的該上連接孔。該擋止部呈長條狀且沿該行進方向延伸,並用於擋止該上限位件向下移動。該下銜接部遠離該擋止部的一端穿伸連接於該下連接孔部,且該下銜接部與該下連接孔部緊配合。
本新型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具有前述的行走機構的自走式教具。
於是,本新型自走式教具適用於放置於一斜面操作使用,且可沿一行進方向移動。該行進方向為該斜面傾斜向下的方向。該自走式教具包含前述的一行走機構及至少一造型件。該行走機構還包括一侷限單元。該侷限單元用於限位該左腳組件與該右腳組件以該軸桿為軸心沿該行進方向旋轉擺動的幅度,並包括一銜接於該軸桿的銜接件,及一連接於該銜接件的下限位件。該銜接件具有一位於該下限位件上方且貫穿該銜接件左右兩相反側的銜接孔。該銜接孔供該軸桿可移出地穿伸。該下限位件具有一貫穿該下限位件上下兩相反面的下限位貫孔。該下限位貫孔供該左支撐件與該右支撐件穿伸。該造型件連接於該侷限單元的前側面與後側面的其中一面。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藉由該軸桿穿伸於沿該左支撐件與該右支撐件的延伸方向排列的該等軸心調整孔的任一組,能達到便於調整軸心高度的目的。而藉由該等配重件以穿套方式可拆卸且可滑移地銜接於該軸桿,能達到便於調整該行走機構的配重位置的目的。此外,由於該等配重件可拆卸地銜接於該軸桿,使該自走式教具能透過替換不同重量的該等配重件,達到便於調整配重大小的目的。
參閱圖1、圖2、圖3與圖10,為本新型自走式教具之一實施例。該自走式教具適用於放置於一斜面9操作使用,且可沿一行進方向X移動。該行進方向X為該斜面9傾斜向下的方向。該自走式教具包含一行走機構100,及至少一連接於該行走機構100的造型件4。該行走機構100包括一行走單元1、二分別連接於該行走單元1左右兩相反側的配重件2,及一連接於該行走單元1的侷限單元3。如圖10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造型件4是以一個企鵝造型的板件示例,並連接於該侷限單元3的前側面,使該自走式教具在使用者操作時能呈現企鵝搖擺行走的樣貌,增加趣味性。然而,該造型件4的數目也可以是多個,並分別連接於該侷限單元3的前側面與後側面的至少一面,該造型件4的圖案也可以是其他動物或機器人,同樣能使該自走式教具呈現不同物品移動的樣貌,增加趣味性,該造型件4的實施方式不以此為限,且在多數圖式中著重於該行走機構100的說明,而省略該造型件4的繪製。
參閱圖1、圖2、圖8與圖9,首先定義此處說明內容的方向用語。在後續說明內容中,關於該自走式教具之結構配置的「前」、「後」、「左」、「右」的方位描述,是以類似人類描述左腳、右腳之方式來界定,而非以使用環境或圖面的左、右側來界定。於圖8與圖9中,位於該圖8與圖9的右方,也就是位於該行走機構100沿該行進方向X前進的左方的定義為「左側」,位於該圖8與圖9的左方,也就是位於該行走機構100沿該行進方向X前進的右方的定義為「右側」。在圖中所示的狀態下,該行走單元1包括一左腳組件11、一鄰近地設置於該左腳組件11的右側的右腳組件12、數個軸心調整孔組13,及一可移出地穿伸於該等軸心調整孔組13其中一者的軸桿14。該左腳組件11具有一可放置於該斜面9的左底座111,及一連接於該左底座111且朝遠離該斜面9的方向延伸的左支撐件112。該左底座111具有一面向該斜面9的左底面113。該右腳組件12具有一可放置於該斜面9的右底座121,及一連接於該右底座121且朝遠離該斜面9的方向延伸的右支撐件122。該右底座121具有一面向該斜面9的右底面123。
更具體來說,該左底面113呈弧形且朝遠離該右底座121的方向向上漸縮,該右底面123呈弧形且朝遠離該左底座111的方向向上漸縮,使該左腳組件11與該右腳組件12能沿該左底面113與該右底面123的弧線方向以該軸桿14的中心為支點左右擺動,而在一如圖8所示的右擺動作與一如圖9所示的左擺動作之間切換。在該右擺動作時,該自走式教具是以該右腳組件12為支撐逐漸朝右傾斜,使該左底面113的左側緣至該斜面9的距離大於該右底面123的右側緣至該斜面9的距離,在該左擺動作時,該左底面113的左側緣至該斜面9的距離小於該右底面123的右側緣至該斜面9的距離,如此可使該左腳組件11與該右腳組件12分別與該斜面9的接觸面積減小,而使該左腳組件11與該右腳組件12更容易朝該行進方向X擺動。在本實施例中,該右腳組件12間隔地設置於該左腳組件11的右側,能避免該自走式教具沿該行進方向X移動時,該自走式教具的該左腳組件11與該右腳組件12彼此摩擦而減慢行進速度。
參閱圖1與圖2,每一軸心調整孔組13具有一貫穿該左支撐件112左右兩相反側的左軸心調整孔131,及一位置對應該左軸心調整孔131且貫穿該右支撐件122左右兩相反側的右軸心調整孔132。該等軸心調整孔組13分別沿該左支撐件112及該右支撐件122的延伸方向排列。更具體來說,如圖2所示,當該行走機構100的該左腳組件11與該右腳組件12併攏直立時,該等左軸心調整孔131分別垂直排列於該左腳組件11,而該等右軸心調整孔132分別垂直排列於該右腳組件12,且每一右軸心調整孔132對應一個距離地面有相同高度的左軸心調整孔131,該右軸心調整孔132與相同高度的該左軸心調整孔131對應成一組軸心調整孔組13。當使用者需要調整軸心高度以改變行進速度時,可將該軸桿14自原先的該軸心調整孔組13抽出,再穿入較高的另一組軸心調整孔組13,使軸心高度增加並降低該自走式教具的行進速度,反之,將該軸桿穿入較低的另一組軸心調整孔組13,可使軸心高度降低並增加該自走式教具的行進速度,如此可藉由該軸桿14位於該軸心調整孔組13的位置,來達到調整軸心高度改變行進速度的目的。在本實施例中,該等軸心調整孔組13是以五組示例,每次操作時僅需使用一組軸心調整孔組13。然而,該等軸心調整孔組13的數目也可以是二組、三組、四組或六組以上,同樣可以達到該自走式教具可以調整軸心高度的目的,該等軸心調整孔組13的實施方式不以此為限。
參閱圖1與圖2,該等配重件2相對於該左腳組件11及該右腳組件12分別可拆卸且可滑移地銜接於該軸桿14的左右兩側。在本實施例中,每一配重件2具有一貫穿該配重件2左右兩相反側且套接於該軸桿14的滑移貫孔21,能使該等配重件2可滑移地設置於該軸桿14,達到便於調整該行走機構100的配重位置的目的。此外,由於該等配重件2可拆卸地銜接於該軸桿14,使該自走式教具能透過替換不同重量的該等配重件2,達到便於調整配重大小的目的,並藉此調整該行走單元1左右擺動的幅度,進而改變該自走式教具的行進速度。然而,該等配重件2也可以採用鉤掛的方式銜接於該軸桿14,使該等配重件2可拆卸且可位移地銜接於該軸桿14,達到便於調整該行走機構100的配重位置與配重大小的目的,該等配重件2的實施方式不以此為限。
參閱圖1、圖2、圖4至圖7,該侷限單元3用於限制該左腳組件11與該右腳組件12以該軸桿14為軸心沿該行進方向X旋轉擺動的幅度,並包括一銜接於該軸桿14的銜接件31、分別連接於該銜接件31的下上兩側的一下限位件32及一上限位件33。該銜接件31具有一位於該下限位件32上方且貫穿該銜接件31左右兩相反側的銜接孔311、一形成有該銜接孔311的擋止部312、一連接於該擋止部312上方的上銜接部313,及一連接於該擋止部312下方的下銜接部314。該銜接孔311供該軸桿14可移出地穿伸。該擋止部312呈長條狀且沿該行進方向X延伸,並用於擋止該上限位件33向下移動。該下限位件32具有一貫穿該下限位件32上下兩相反面的下限位貫孔321。該下限位貫孔321具有二彼此間隔且左右設置的下限位孔部322,及一位於該等下限位孔部322之間的下連接孔部323。該等下限位孔部322分別供該左支撐件112與該右支撐件122穿伸,並用於限位該左支撐件112與該右支撐件122彼此間隔。每一下限位孔部322沿該行進方向X呈長條狀,且該等下限位孔部322沿該行進方向X的長度分別大於該左支撐件112與該右支撐件122的長度,並用於限位該左腳組件11與該右腳組件12沿該行進方向X前後擺動的幅度。該下連接孔部323供該下銜接部314遠離該擋止部312的一端穿伸連接,且該下連接孔部323與該下銜接部314緊配合,使該下限位件32連接於該銜接件31。在本實施例中,該擋止部312與該下連接孔部323是可以省略的,而該銜接孔311形成於該下銜接部314,且該下銜接部314連接於該下限位件32並位於該等下限位孔部322之間,也可以使該侷限單元3的一端可樞轉地連接於該軸桿14,而該侷限單元3的另一端,也就是該下限位件32套接於該左支撐件112與該右支撐件122,達到限制該左腳組件11與該右腳組件12以該軸桿14為軸心沿該行進方向X旋轉擺動的幅度的目的。
該上限位件33具有二分別貫穿該上限位件33上下兩相反面且彼此左右間隔設置的上限位孔331,及一貫穿該上限位件33上下兩相反面的上連接孔332。該等上限位孔331供該左支撐件112與該右支撐件122可位移地穿伸,並用於限位該左支撐件112與該右支撐件122沿該行進方向X前後擺動的幅度。該等上限位孔331也可以用於限位該左支撐件112與該右支撐件122沿該行進方向X前進時左右擺動的幅度,使該左腳組件11與該右腳組件12沿該行進方向X移動時僅能以直線方向前進且保持該左腳組件11與該右腳組件12彼此間隔。該上連接孔332供該上銜接部313遠離該擋止部312的一端穿伸,使該上限位件33連接於該銜接件31。
參閱圖3至圖9,該自走式教具放置於該斜面9操作使用時,該自走式教具的該左腳組件11及該右腳組件12能由一起始狀態(見圖3),並在一左跨步狀態及一右跨步狀態之間循環變換。如圖1、圖3所示,在該起始狀態,該左腳組件11與該右腳組件12併攏且直立的放置於該斜面9上。如圖4、圖5與圖8所示,在該左跨步狀態時,該行走機構100能以該右腳組件12為支撐向右傾斜,使該左腳組件11的該左底面113相對於該斜面9懸空,形成該右擺動作(見圖8),並讓該左腳組件11能以該軸桿14為軸心朝該行進方向X樞轉,使該左底座111相對於該右底座121朝該行進方向X前移,形成一左進動作(見圖4),並依重心轉移讓該左腳組件11恢復至撐立於該斜面9的狀態,形成一左腳站立動作(見圖5);如圖6、圖7與圖9所示,在該右跨步狀態時,該行走機構100能以該左腳組件11為支撐向左傾斜,使該右腳組件12的該右底面123相對於該斜面9懸空,形成該左擺動作(見圖9),並讓該右腳組件12能以該軸桿14為軸心朝該行進方向X樞轉,使該右底座121相對於該左底座111朝該行進方向X前移,形成一右進動作(見圖6),並依重心轉移讓該右腳組件12逐漸恢復至撐立於該斜面9的狀態,形成一右腳站立動作(見圖7)。如此一來,從該起始狀態起,該自走式教具便能在該斜面9上依重心轉移,連續地在該左跨步狀態及該右跨步狀態之間循環變換,因而能沿該行進方向X逐漸走下該斜面9。
更具體來說,如圖1、圖3所示,在該起始狀態,該左底面113與該右底面123皆貼靠於該斜面9,且該左底面113的前緣沿該行進方向X至該右支撐件122的後側面的下緣的距離等於該右底面123的前緣沿該行進方向X至該右支撐件122的後側面的下緣的距離。如圖1、圖4所示,在該左進動作時,該左底面113間隔於該斜面9,而該右底面123貼靠於該斜面9,且該左底面113的前緣沿該行進方向X至該右支撐件122的後側面的下緣的距離大於該右底面123的前緣沿該行進方向X至該右支撐件122的後側面的下緣的距離。如圖1、圖6所示,在該右進動作時,該左底面113貼靠於該斜面9,而該右底面123間隔於該斜面9,且該左底面113的前緣沿該行進方向X至該右支撐件122的後側面的下緣的距離小於該右底面123的前緣沿該行進方向X至該右支撐件122的後側面的下緣的距離。
參閱圖3至圖9,如此,當該自走式教具以該起始狀態放置於該斜面9時,只要使其開始該右腳站立動作(或該左腳站立動作),該行走機構100會依序進行該右擺動作,使該左底面113相對於該斜面9懸空,再進行該左進動作,使該左底座111相對於該右底座121朝該行進方向X前移,再進行該左腳站立動作,使該右底面123相對於該斜面9懸空,同理繼續依序進行該左擺動作、該右進動作與該右腳站立動作,如此交替進行,直到該自走式教具的重心位置不再轉換而回復到該起始狀態。因此,本實施例藉由該左底面113及該右底面123形成弧面,有利於該左擺動作及該右擺動作的進行,因而讓該自走式教具的行進更加順暢。
綜上所述,藉由該軸桿14穿伸於沿該左支撐件112與該右支撐件122的延伸方向排列的該等軸心調整孔組13的任一組,能達到便於調整軸心高度的目的。而藉由該等配重件2以穿套方式可拆卸且可滑移地銜接於該軸桿14,能達到便於調整該行走機構100的配重位置的目的。此外,由於該等配重件2可拆卸地銜接於該軸桿14,使該自走式教具能透過替換不同重量的該等配重件2,達到便於調整配重大小的目的。如此,學童在操作該自走式教具時,能透過便於調整的軸心高度、配重位置與配重大小,進而改變該自走式教具的行進速度,提升學童的學習效果,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的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100:行走機構 1:行走單元 11:左腳組件 111:左底座 112:左支撐件 113:左底面 12:右腳組件 121:右底座 122:右支撐件 123:右底面 13:軸心調整孔組 131:左軸心調整孔 132:右軸心調整孔 14:軸桿 2:配重件 21:滑移貫孔 3:侷限單元 31:銜接件 311:銜接孔 312:擋止部 313:上銜接部 314:下銜接部 32:下限位件 321:下限位貫孔 322:下限位孔部 323:下連接孔部 33:上限位件 331:上限位孔 332:上連接孔 4:造型件 9:斜面 X:行進方向
本新型的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立體圖,說明本新型自走式教具之一實施例之一行走機構; 圖2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行走機構; 圖3是一側視圖,說明該行走機構在一起始狀態; 圖4是一側視圖,說明該行走機構在一左跨步狀態且呈現一左進動作; 圖5是一側視圖,說明該行走機構在一左跨步狀態且呈現一左腳站立動作; 圖6是一側視圖,說明該行走機構在一右跨步狀態且呈現一右進動作; 圖7是一側視圖,說明該行走機構在一右跨步狀態且呈現一右腳站立動作; 圖8是一前視圖,說明該行走機構在一左跨步狀態且呈現一右擺動作; 圖9是一前視圖,說明該行走機構在一右跨步狀態且呈現一左擺動作;及 圖10是一立體圖,說明該實施例。
100:行走機構
1:行走單元
11:左腳組件
111:左底座
112:左支撐件
113:左底面
12:右腳組件
121:右底座
122:右支撐件
123:右底面
13:軸心調整孔組
131:左軸心調整孔
132:右軸心調整孔
14:軸桿
2:配重件
21:滑移貫孔
3:侷限單元
31:銜接件
32:下限位件
33:上限位件

Claims (10)

  1. 一種行走機構,適用於放置於一斜面操作使用,且可沿一行進方向移動,該行進方向為該斜面傾斜向下的方向,該行走機構包含: 一行走單元,包括一左腳組件、一鄰近地設置於該左腳組件的右腳組件、數個軸心調整孔組,及一可移出地穿伸於該等軸心調整孔組其中一者的軸桿,該左腳組件具有一可放置於該斜面的左底座,及一連接於該左底座且朝遠離該斜面的方向延伸的左支撐件,該左底座具有一面向該斜面的左底面,該右腳組件具有一可放置於該斜面的右底座,及一連接於該右底座且朝遠離該斜面的方向延伸的右支撐件,該右底座具有一面向該斜面的右底面,每一軸心調整孔組具有一貫穿該左支撐件左右兩相反側的左軸心調整孔,及一位置對應該左軸心調整孔且貫穿該右支撐件左右兩相反側的右軸心調整孔,該等軸心調整孔組分別沿該左支撐件及該右支撐件的延伸方向排列;及 二配重件,相對於該左腳組件及該右腳組件分別設置於該軸桿的左右兩側, 其中,該左腳組件及該右腳組件能在一左跨步狀態及一右跨步狀態之間循環變換,在該左跨步狀態時,該行走機構能以該右腳組件為支撐向右傾斜,使該左腳組件的該左底面相對於該斜面懸空,讓該左腳組件能以該軸桿為軸心朝該行進方向樞轉,使該左底座相對於該右底座朝該行進方向前移,並依重心轉移讓該左腳組件恢復至撐立於該斜面的狀態;在該右跨步狀態時,該行走機構能以該左腳組件為支撐向左傾斜,使該右腳組件的該右底面相對於該斜面懸空,讓該右腳組件能以該軸桿為軸心朝該行進方向樞轉,使該右底座相對於該左底座朝該行進方向前移,並依重心轉移讓該右腳組件逐漸恢復至撐立於該斜面的狀態。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行走機構,其中,該左底面呈弧形且朝遠離該右底座的方向向上漸縮,該右底面呈弧形且朝遠離該左底座的方向向上漸縮,使該左腳組件與該右腳組件能沿該左底面與該右底面的弧線方向左右擺動,而在該左擺狀態與該右擺狀態之間切換。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行走機構,其中,該等配重件可拆卸且可滑移地銜接於該軸桿。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行走機構,其中,每一配重件具有一貫穿該配重件左右兩相反側且套接於該軸桿的滑移貫孔,能使該等配重件可分離地設置於該軸桿。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行走機構,還包含一侷限單元,該侷限單元用於限制該左腳組件與該右腳組件以該軸桿為軸心沿該行進方向旋轉擺動的幅度,並包括一銜接於該軸桿的銜接件,及一連接於該銜接件的下限位件,該銜接件具有一位於該下限位件上方且貫穿該銜接件左右兩相反側的銜接孔,該銜接孔供該軸桿可移出地穿伸,該下限位件具有一貫穿該下限位件上下兩相反面的下限位貫孔,該下限位貫孔供該左支撐件與該右支撐件穿伸。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行走機構,其中,該下限位貫孔具有二彼此間隔且左右設置的下限位孔部,該等下限位孔部分別供該左支撐件與該右支撐件穿伸,並用於限位該左支撐件與該右支撐件彼此間隔。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行走機構,其中,每一下限位孔部沿該行進方向呈長條狀,且該下限位孔部沿該行進方向的長度大於該左支撐件與該右支撐件的長度,該等下限位孔部用於限位該左腳組件與該右腳組件沿該行進方向前後擺動的幅度。
  8. 如請求項5所述的行走機構,其中,該侷限單元還包括一連接於該銜接件且位於該銜接孔上方的上限位件,該上限位件具有二分別貫穿該上限位件上下兩相反面且彼此左右間隔設置的上限位孔,該等上限位孔供該左支撐件與該右支撐件可位移地穿伸,用於限位該左腳組件與該右腳組件沿該行進方向前後擺動的幅度,並使該左支撐件的上方與該右支撐件的上方在該左進位置與該右進位置彼此間隔。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行走機構,其中,該上限位件還具有一貫穿該上限位件上下兩相反面的上連接孔,該下限位貫孔還具有一位於該等下限位孔部之間的下連接孔部,該銜接件還具有一形成有該銜接孔的擋止部、一連接於該擋止部上方的上銜接部,及一連接於該擋止部下方的下銜接部,該上銜接部遠離該擋止部的一端穿伸該上限位件的該上連接孔,該擋止部呈長條狀且沿該行進方向延伸,並用於擋止該上限位件向下移動,該下銜接部遠離該擋止部的一端穿伸連接於該下連接孔部,且該下銜接部與該下連接孔部緊配合。
  10. 一種自走式教具,適用於放置於一斜面操作使用,且可沿一行進方向移動,該行進方向為該斜面傾斜向下的方向,該自走式教具包含: 如請求項1所述的一行走機構,該行走機構還包括一侷限單元,該侷限單元用於限位該左腳組件與該右腳組件以該軸桿為軸心沿該行進方向旋轉擺動的幅度,並包括一銜接於該軸桿的銜接件,及一連接於該銜接件的下限位件,該銜接件具有一位於該下限位件上方且貫穿該銜接件左右兩相反側的銜接孔,該銜接孔供該軸桿可移出地穿伸,該下限位件具有一貫穿該下限位件上下兩相反面的下限位貫孔,該下限位貫孔供該左支撐件與該右支撐件穿伸;及 至少一造型件,連接於該侷限單元的前側面與後側面的其中一面。
TW109208516U 2020-07-03 2020-07-03 自走式教具與行走機構 TWM602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8516U TWM602712U (zh) 2020-07-03 2020-07-03 自走式教具與行走機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8516U TWM602712U (zh) 2020-07-03 2020-07-03 自走式教具與行走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2712U true TWM602712U (zh) 2020-10-11

Family

ID=74095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8516U TWM602712U (zh) 2020-07-03 2020-07-03 自走式教具與行走機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2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2188B (zh) 振动驱动的攀爬机器人
JP5351392B2 (ja) 振り子式運動装置
US5759136A (en) Exerciser having movable foot supports
CN100591246C (zh) 儿童运动装置
US5735773A (en) Cross-training exercise apparatus
TWI533905B (zh) 可調整行程跨距的運動裝置
US20040077463A1 (en) Stationary exercise apparatus with pivoting foot platforms
JP2008539937A (ja) 全方向に走行可能なスケートボード
JP3202024U (ja) ステッパー
US4816002A (en) Ambulatory animal toy
TWM602712U (zh) 自走式教具與行走機構
US1235050A (en) Balanced toy.
US20060214078A1 (en) Omnipositional cable-suspension system
TWI773581B (zh) 滑雪機之感測式踏板台結構
US20200114199A1 (en) Multi-function exercise device
US4519788A (en) Toy having two bodies capable of connecting to a third body
CA2194729C (en) Movable equipment, especially for medical exercise and treatment purposes
JP2019122513A (ja) 歩行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実験キット
CN110027643B (zh) 多足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TWI626073B (zh) Sports Equipment
KR20220015817A (ko) 보행로봇의 레그모듈
US2739417A (en) Walking dolls
JP2012152869A (ja) ロボット歩行装置
JP7048921B2 (ja) ロボット装置の下部ユニット及びロボット装置
CN105833465B (zh) 利用支点的位置改变控制平衡训练装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