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2252U - 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 - Google Patents

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2252U
TWM602252U TW109207706U TW109207706U TWM602252U TW M602252 U TWM602252 U TW M602252U TW 109207706 U TW109207706 U TW 109207706U TW 109207706 U TW109207706 U TW 109207706U TW M602252 U TWM602252 U TW M60225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tur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greed
verification
samp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7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嘉慧
Original Assignee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7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2252U/zh
Publication of TWM602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2252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驗證伺服器自外部裝置透過具有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接收具有有權簽樣的電子文件,以對識別資訊與識別資訊資料庫中儲存的約定識別資訊進行比對,當識別資訊皆與約定識別資訊比對不符時生成回復資訊,當識別資訊與約定識別資訊其中之一比對相符時,驗證伺服器依據被比對相符的約定識別資訊自簽樣資料庫查詢出對應的約定簽樣,以將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進行比對,當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比對相符時,對電子文件進行儲存與列印,當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比對不相符時生成回復資訊,藉此可以達成提供智能化對識別資訊以及有權簽樣驗證核對的技術功效。

Description

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
一種核對驗證系統,尤其是指一種對電子文件的來源與電子文件內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
目前,金融機構可接受客戶申請傳真交易業務,讓客戶以傳真之方式,指示金融機構所要進行之交易。而為確保交易之安全性,當金融機構接到客戶的傳真交易指示時,金融機構須先撥打電話,並以事先約定的傳真暗語向客戶有權確認人員確認傳真交易的真實性,當確認此傳真為客戶所傳時,金融機構才會進行對應交易,並要求客戶於一特定時間內,將傳真正本送回金融機構。
由於傳統之傳真交易系統,牽涉到許多人工認證流程,且須配合以人工進行電話確認。因此,一旦因人為疏忽而未進行確認或認證錯誤,將會危害到交易安全。尚且客戶還須將傳真正本送回金融機構,徒增成本。鑒於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傳真認證系統,來杜絕人為操作可能造成之風險。
綜上所述,可知先前技術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不便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提出改進的技術手段,來解決此一問題。
有鑒於先前技術存在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不便的問題,本創作遂揭露一種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其中:
本創作所揭露的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其包含:外部裝置以及驗證伺服器,驗證伺服器更包含:識別資訊資料庫、簽樣資料庫、接收模組、資訊比對模組、簽樣比對模組以及傳送模組。
外部裝置透過具有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傳送具有有權簽樣的電子文件,接收回復資訊並加以顯示。
驗證伺服器的識別資訊資料庫是用以儲存多筆約定識別資訊;驗證伺服器的簽樣資料庫是用以對應儲存約定識別資訊以及約定簽樣;驗證伺服器的接收模組是用以自外部裝置透過具有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接收具有有權簽樣的電子文件;驗證伺服器的資訊比對模組是用以對識別資訊與識別資訊資料庫中儲存的約定識別資訊進行比對,當識別資訊皆與約定識別資訊比對不符時,生成回復資訊;驗證伺服器的簽樣比對模組是當識別資訊與約定識別資訊其中之一比對相符時,依據被比對相符的約定識別資訊自簽樣資料庫查詢出對應的約定簽樣,以將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進行比對,當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比對相符時,對電子文件進行儲存與列印,當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比對不相符時,生成回復資訊;及驗證伺服器的傳送模組是用以傳送回復資訊至外部裝置。
本創作所揭露的系統如上,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驗證伺服器自外部裝置透過具有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接收具有有權簽樣的電子文件,以對識別資訊與識別資訊資料庫中儲存的約定識別資訊進行比對,當識別資訊皆與約定識別資訊比對不符時,生成回復資訊,當識別資訊與約定識別資訊其中之一比對相符時,驗證伺服器依據被比對相符的約定識別資訊自簽樣資料庫查詢出對應的約定簽樣,以將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進行比對,當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比對相符時,對電子文件進行儲存與列印,當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比對不相符時,生成回復資訊。
透過上述的技術手段,本創作可以達成提供智能化對識別資訊以及有權簽樣驗證核對的技術功效。
以下將配合圖式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創作的實施方式,藉此對本創作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並達成技術功效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並據以實施。
以下首先要說明本創作所揭露的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並請參考「第1圖」所示,「第1圖」繪示為本創作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的系統方塊圖。
本創作所揭露的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其包含:外部裝置10以及驗證伺服器20,驗證伺服器20更包含:識別資訊資料庫21、簽樣資料庫22、接收模組23、資訊比對模組24、簽樣比對模組25以及傳送模組26。
外部裝置10、驗證伺服器20以及後續將提到的約定裝置50皆為計算設備不同的呈現形式,外部裝置10以及約定裝置50偏向著重於計算設備的攜帶便利性,但並不是說外部裝置10以及約定裝置50就忽略計算設備的計算效能與資料安全保護…等的性能,驗證伺服器20偏向著重於計算設備的計算效能與資料安全保護…等的性能,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創作的應用範疇。
請參考「第2圖」所示,「第2圖」繪示為本創作所提之裝置、伺服器以及系統的元件示意圖。
本創作所提之計算設備包含但不限於一個或多個處理器601、一個或多個記憶體模組602、及匯流排603等硬體元件,其中,匯流排603可以連接不同的硬體元件。透過所包含之多個硬體元件,計算設備可以載入並執行作業系統,使作業系統在計算設備上運行,也可以執行軟體或程式。計算設備也包含一個外殼609,上述之各個硬體元件設置於外殼內。
本創作所提之計算設備的匯流排603可以包含一種或多個類型,例如包含資料匯流排(data bus)、位址匯流排(address bus)、控制匯流排(control bus)、擴充功能匯流排(expansion bus)、及/或局域匯流排(local bus)等類型的匯流排。計算設備的匯流排包括但不限於並列的工業標準架構(ISA)匯流排、周邊元件互連(PCI)匯流排、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局域匯流排、以及串列的通用序列匯流排(USB)、快速周邊元件互連(PCI-E)匯流排等。
本創作所提之計算設備的處理器601與匯流排603耦接。處理器601包含暫存器(Register)組或暫存器空間,暫存器組或暫存器空間可以完全的被設置在處理晶片上,或全部或部分被設置在處理晶片外並經由專用電氣連接及/或經由匯流排耦接至處理器。處理器601可為處理單元、微處理器或任何合適的處理元件。若計算設備為多處理器設備,也就是計算設備包含多個處理器,則計算設備所包含的處理器都相同或類似,且透過匯流排耦接與通訊。處理器601可以解釋一連串的多個指令以進行特定的運算或操作,例如,數學運算、邏輯運算、資料比對、複製/移動資料等,藉以運行作業系統或執行各種程式、模組、及/或元件。
計算設備的處理器601可以與晶片組耦接或透過匯流排603與晶片組電性連接。晶片組是由一個或多個積體電路(IC)組成,包含記憶體控制器以及周邊輸出入(I/O)控制器,也就是說,記憶體控制器以及周邊輸出入控制器可以包含在一個積體電路內,也可以使用兩個或更多的積體電路實現。晶片組通常提供了輸出入和記憶體管理功能、以及提供多個通用及/或專用暫存器、計時器等,其中,上述之通用及/或專用暫存器與計時器可以讓耦接或電性連接至晶片組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存取或使用。
計算設備的處理器601也可以透過記憶體控制器存取安裝於計算設備上的記憶體模組602和大容量儲存區中的資料。上述之記憶體模組602包含任何類型的揮發性記憶體(volatile memory)及/或非揮發性(non-volatile memory, NVRAM)記憶體,例如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快閃記憶體(Flash)、唯讀記憶體(ROM)等。上述之大容量儲存區可以包含任何類型的儲存裝置或儲存媒體,例如,硬碟機、光碟片、隨身碟(快閃記憶體)、記憶卡(memory card)、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 SSD)、或任何其他儲存裝置等。也就是說,記憶體控制器可以存取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快閃記憶體、硬碟機、固態硬碟中的資料。
計算設備的處理器601也可以透過周邊輸出入控制器經由匯流排603與周邊輸出裝置、周邊輸入裝置、通訊介面、以及GPS接收器等周邊裝置或介面連接並通訊。周邊輸入裝置可以是任何類型的輸入裝置,例如鍵盤、滑鼠、軌跡球、觸控板、搖桿等,周邊輸出裝置可以是任何類型的輸出裝置,例如顯示器、印表機等,周邊輸入裝置與周邊輸出裝置也可以是同一裝置,例如觸控螢幕等。通訊介面可以包含無線通訊介面及/或有線通訊介面,無線通訊介面可以包含支援Wi-Fi、Zigbee等無線區域網路、藍牙、紅外線、近場通訊(NFC)、3G/4G/5G等行動通訊網路或其他無線資料傳輸協定的介面,有線通訊介面可為乙太網路裝置、非同步傳輸模式(ATM)裝置、DSL數據機、纜線(Cable)數據機等。處理器601可以週期性地輪詢(polling)各種周邊裝置與介面,使得計算設備能夠透過各種周邊裝置與介面進行資料的輸入與輸出,也能夠與具有上面描述之元件的另一個計算設備進行通訊。
外部裝置10、驗證伺服器20以及約定裝置50所提及的各模組通常是在各自計算設備中的處理器601執行被載入記憶體模組602之特定程式後產生,或是包含在處理器601中。
外部裝置10例如是:一般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創作的應用範疇,外部裝置10是透過具有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傳送具有有權簽樣31的電子文件30至驗證伺服器20,請參考「第3圖」所示,「第3圖」繪示為本創作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的電子文件示意圖,前述的具有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包含有傳真、電子郵件以及通訊軟體…等,具有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為傳真時,識別資訊即為電話號碼,具有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為電子郵件時,識別資訊即為電子郵件信箱,具有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為通訊軟體時,識別資訊即為通訊軟體的帳號名稱,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創作的應用範疇。
外部裝置10與驗證伺服器20是透過有線傳輸方式或是無線傳輸方式建立連線,前述的有線傳輸方式例如是:電纜網路、光纖網路…等,前述的無線傳輸方式例如是:Wi-Fi、行動通訊網路(例如是:3G、4G、5G…等)…等,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創作的應用範疇,驗證伺服器20的接收模組23即可自外部裝置10透過具有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接收具有有權簽樣31的電子文件30。
在驗證伺服器20中預先建立有識別資訊資料庫21以及簽樣資料庫22,驗證伺服器20的識別資訊資料庫21是儲存多筆約定識別資訊,約定識別資訊即是電話號碼、電子郵件信箱以及通訊軟體的帳號名稱…等,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創作的應用範疇,驗證伺服器20的簽樣資料庫22是對應儲存約定識別資訊以及約定簽樣。
在驗證伺服器20的接收模組23自外部裝置10透過具有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接收具有有權簽樣31的電子文件30後,驗證伺服器20的資訊比對模組24即可對識別資訊與驗證伺服器20的識別資訊資料庫21中儲存的約定識別資訊進行比對,具體而言,假設識別資訊為“abc@abc.com”,驗證伺服器20的識別資訊資料庫21中儲存有約定識別資訊為“abc@abc.com”,此時驗證伺服器20的資訊比對模組24對識別資訊與約定識別資訊其中之一的比對結果是相符的,假設識別資訊為“abcd@abc.com”,但驗證伺服器20的識別資訊資料庫21中儲存的約定識別資訊未有“abcd@abc.com”,此時驗證伺服器20的資訊比對模組24對識別資訊與約定識別資訊的比對結果是不相符的,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創作的應用範疇。
當識別資訊皆與約定識別資訊被驗證伺服器20的資訊比對模組24比對不符時,驗證伺服器20的資訊比對模組24會生成回復資訊,並由驗證伺服器20的傳送模組26傳送回復資訊至外部裝置10,外部裝置10在接收到驗證伺服器20的傳送模組26所傳送的回復資訊後即可於外部裝置10進行顯示,藉以提示電子文件非由約定的傳輸方式進行傳送。
在驗證伺服器20的資訊比對模組24對識別資訊與約定識別資訊其中之一的比對結果是相符時,驗證伺服器20的簽樣比對模組25依據被比對相符的約定識別資訊自驗證伺服器20的簽樣資料庫22中查詢出對應的約定簽樣,以將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進行比對。
請參考「第4A圖」以及「第4B圖」所示,「第4A圖」繪示為本創作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的有權簽樣示意圖;「第4B圖」繪示為本創作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的約定簽樣示意圖。
「第4A圖」為有權簽樣31的示意,「第4B圖」為約定簽樣32的示意,在實施例中,有權簽樣31以及約定簽樣32是以印章方式作為示意,有權簽樣31以及約定簽樣32除了以印章方式作為示意之外,有權簽樣31以及約定簽樣32也可以是簽名方式,有權簽樣31以及約定簽樣32也可以是同時具有簽名以及印章的組合方式,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創作的應用範疇,有權簽樣31以及約定簽樣32的比對方式即是圖像相似度的比對,在實施例中的有權簽樣31以及約定簽樣32其比對結果即是有權簽樣31以及約定簽樣32比對相符。
在驗證伺服器20的簽樣比對模組25比對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相符時,驗證伺服器20的簽樣比對模組25即可對電子文件30進行儲存與列印以確收電子文件。
請參考「第4B圖」以及「第4C圖」所示,「第4C圖」繪示為本創作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的有權簽樣示意圖。
「第4C圖」為有權簽樣31的示意,在實施例中,有權簽樣31是以印章方式作為呈現,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創作的應用範疇,有權簽樣31以及約定簽樣32的比對方式即是圖像相似度的比對,在實施例中的有權簽樣31以及約定簽樣32其比對結果即是有權簽樣31以及約定簽樣32比對不相符。
在驗證伺服器20的簽樣比對模組25比對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不相符時,驗證伺服器20的簽樣比對模組25即可生成回復資訊,並由驗證伺服器20的傳送模組26傳送回復資訊至外部裝置10,外部裝置10在接收到驗證伺服器20的傳送模組26所傳送的回復資訊後即可於外部裝置10進行顯示,藉以提示電子文件的有權簽樣錯誤。
驗證伺服器20的簽樣比對模組25更包含當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不相符但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比對相似度超過預設值時,紀錄有權簽樣以及有權簽樣的使用次數。
在「第4B圖」以及「第4C圖」中有權簽樣31與約定簽樣32雖然比對不相符,但有權簽樣31與約定簽樣32比對的相似度為80%,在實施例中,相似度所設定的預設值為75%,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創作的應用範疇,由於有權簽樣31與約定簽樣32比對的相似度為80%超過預設值為75%,驗證伺服器20的簽樣比對模組25即會紀錄有權簽樣31以及累計有權簽樣的使用次數為1。
假設有權簽樣31對應的有權簽樣31的使用次數被累計為4時,在實施例中,被設定的預設使用次數為3,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創作的應用範疇,由於有權簽樣31的使用次數為4超過預設使用次數為3,驗證伺服器20的簽樣比對模組25即會依據約定識別資訊與該有權簽樣31對應儲存於驗證伺服器20的簽樣資料庫32中,透過上述過程,可以有效避免有權簽樣因傳真機器的損耗而造成有權簽樣的部分缺漏的問題,或是有權簽樣的印章本身使用過久的損耗而造成有權簽樣的部分缺漏的問題。
驗證伺服器20更包含有約定裝置資料庫41、查詢模組42、驗證碼生成模組43以及驗證模組44,驗證伺服器20的約定裝置資料庫41對應儲存有識別資訊以及約定裝置聯絡資訊,在驗證伺服器20的接收模組23自外部裝置透過具有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接收具有有權簽樣的電子文件時,驗證伺服器20的查詢模組42依據識別資訊自驗證伺服器20的約定裝置資料庫41中查詢出對應的約定裝置聯絡資訊。
在驗證伺服器20的查詢模組42查詢出對應的約定裝置聯絡資訊後,驗證伺服器20的驗證碼生成模組43透過隨機亂數生成一次性驗證碼,一次性驗證碼即是提供一次性驗證使用,只要一次性驗證碼被驗證後,一次性驗證碼的驗證校力即會失效,並且一次性驗證碼對應有有效時間,一次性驗證碼於有效時間內具驗證效力,一次性驗證碼超過所述有效時間時則不具驗證效力,再由驗證伺服器20的傳送模組26據約定裝置聯絡資訊傳送一次性驗證碼至對應的約定裝置50並加以顯示,驗證伺服器20的傳送模組26是透過簡訊、電子郵件…等傳輸方式傳送一次性驗證碼至對應的約定裝置50,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創作的應用範疇,值得注意的是,約定裝置50可以是外部裝置10或是與外部裝置10不同的裝置。
在約定裝置50自驗證伺服器20的傳送模組26接收一次性驗證碼時,若是確認已透過具有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傳送具有有權簽樣的電子文件時,約定裝置50即可進一步傳送驗證碼至驗證伺服器20,驗證伺服器20的接收模組23即可自約定裝置50接收驗證碼,再透過驗證伺服器20的驗證模組44依據一次性驗證碼對驗證碼進行驗證,當所述驗證碼通過所述一次性驗證碼的驗證時,再進行驗證伺服器20的簽樣比對模組25依據被比對相符的約定識別資訊自驗證伺服器20的簽樣資料庫22中查詢出對應的約定簽樣,以將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進行比對。
綜上所述,可知本創作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驗證伺服器自外部裝置透過具有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接收具有有權簽樣的電子文件,以對識別資訊與識別資訊資料庫中儲存的約定識別資訊進行比對,當識別資訊皆與約定識別資訊比對不符時生成回復資訊,當識別資訊與約定識別資訊其中之一比對相符時,驗證伺服器依據被比對相符的約定識別資訊自簽樣資料庫查詢出對應的約定簽樣,以將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進行比對,當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比對相符時,對電子文件進行儲存與列印,當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比對不相符時生成回復資訊。
藉由此一技術手段可以來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不便的問題,進而達成提供智能化對識別資訊以及有權簽樣驗證核對的技術功效。
雖然本創作所揭露的實施方式如上,惟所述的內容並非用以直接限定本創作的專利保護範圍。任何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所揭露的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可以在實施的形式上及細節上作些許的更動。本創作的專利保護範圍,仍須以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外部裝置 20:驗證伺服器 21:識別資訊資料庫 22:簽樣資料庫 23:接收模組 24:資訊比對模組 25:簽樣比對模組 26:傳送模組 30:電子文件 31:有權簽樣 32:約定簽樣 41:約定裝置資料庫 42:查詢模組 43:驗證碼生成模組 44:驗證模組 50:約定裝置 601:處理器 602:記憶體模組 603:匯流排 609:外殼
第1圖繪示為本創作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的系統方塊圖。 第2圖繪示為本創作所提之裝置以及伺服器的元件示意圖。 第3圖繪示為本創作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的電子文件示意圖。 第4A圖繪示為本創作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的有權簽樣示意圖。 第4B圖繪示為本創作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的約定簽樣示意圖。 第4C圖繪示為本創作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的有權簽樣示意圖。
10:外部裝置
20:驗證伺服器
21:識別資訊資料庫
22:簽樣資料庫
23:接收模組
24:資訊比對模組
25:簽樣比對模組
26:傳送模組
41:約定裝置資料庫
42:查詢模組
43:驗證碼生成模組
44:驗證模組
50:約定裝置

Claims (8)

  1. 一種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其包含: 一外部裝置,所述外部裝置透過具有一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傳送具有一有權簽樣的一電子文件,接收一回復資訊並加以顯示; 一驗證伺服器,所述驗證伺服器更包含: 一識別資訊資料庫,用以儲存多筆約定識別資訊; 一簽樣資料庫,用以對應儲存所述約定識別資訊以及一約定簽樣; 一接收模組,用以自所述外部裝置透過具有所述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接收具有所述有權簽樣的所述電子文件; 一資訊比對模組,用以對所述識別資訊與所述識別資訊資料庫中儲存的所述約定識別資訊進行比對,當所述識別資訊皆與所述約定識別資訊比對不符時,生成所述回復資訊; 一簽樣比對模組,當所述識別資訊與所述約定識別資訊其中之一比對相符時,依據被比對相符的所述約定識別資訊自所述簽樣資料庫查詢出對應的所述約定簽樣,以將所述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進行比對,當所述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比對相符時,對所述電子文件進行儲存與列印,當所述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比對不相符時,生成所述回復資訊;及 一傳送模組,用以傳送所述回復資訊至所述外部裝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其中所述簽樣比對模組更包含當所述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不相符但所述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比對相似度超過預設值時,紀錄所述有權簽樣以及累計所述有權簽樣的使用次數。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其中所述有權簽樣對應的使用次數超過預設使用次數時,所述簽樣資料庫對應儲存所述約定識別資訊與所述有權簽樣。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其中所述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更包含一約定裝置資料庫,對應儲存有所述識別資訊以及一約定裝置聯絡資訊。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其中所述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更包含一查詢模組以及一驗證碼生成模組,當所述接收模組自所述外部裝置透過具有所述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接收具有所述有權簽樣的所述電子文件時,所述查詢模組依據所述識別資訊自所述約定裝置資料庫中查詢出對應的所述約定裝置聯絡資訊,所述驗證碼生成模組透過隨機亂數生成一一次性驗證碼,由所述傳送模組依據所述約定裝置聯絡資訊傳送所述一次性驗證碼至對應的約定裝置並加以顯示。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其中所述接收模組更包含接收一驗證碼,一驗證模組用以依據所述一次性驗證碼對所述驗證碼進行驗證,當所述驗證碼通過所述一次性驗證碼的驗證時,所述簽樣比對模組依據被比對相符的所述約定識別資訊自所述簽樣資料庫查詢出對應的所述約定簽樣,以將所述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進行比對,當所述有權簽樣與被查詢出的約定簽樣相符時,對所述電子文件進行儲存與列印。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其中所述一次性驗證碼對應有一有效時間,所述一次性驗證碼於所述有效時間內具驗證效力,所述一次性驗證碼超過所述有效時間時則不具驗證效力。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其中所述具有所述識別資訊的傳輸方式包含有傳真、電子郵件以及通訊軟體,所述識別資訊包含有電話號碼、電子郵件信箱以及通訊軟體的帳號名稱。
TW109207706U 2020-06-18 2020-06-18 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 TWM602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7706U TWM602252U (zh) 2020-06-18 2020-06-18 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7706U TWM602252U (zh) 2020-06-18 2020-06-18 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2252U true TWM602252U (zh) 2020-10-01

Family

ID=74094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7706U TWM602252U (zh) 2020-06-18 2020-06-18 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22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92134U (zh) 在自動櫃員機中使用載具驗證身分以開戶之系統
TWI644276B (zh) 於線上完成開戶並申請行動銀行之系統及其方法
TWM618092U (zh) 自動化網域驗證的憑證管理系統
TWM606868U (zh) 依據證件影像與活體影像辨識身分之裝置
TWM592629U (zh) 身份確認時取得附加資料以執行對應作業之系統
TWM539668U (zh) 於線上完成開戶並申請行動銀行之系統
TWM602252U (zh) 電子文件來源與簽樣的核對驗證系統
TWI724638B (zh) 在自動櫃員機中使用載具驗證身分以開戶之系統及方法
TWI730549B (zh) 於憑證申請過程中確認金鑰對產生演算法之系統及方法
TWI690192B (zh) 依順序提供簽章對象簽章以產生簽章文件之系統及方法
TWM620550U (zh) 透過驗證有效憑證在不同裝置上確認身分之系統
TWM630124U (zh) 具語意學習能力之常用帳號語音設定系統
CN113448914A (zh) 平台测量收集机制
TWM588313U (zh) 透過金融帳戶資料確認使用者身分之系統
TWI729535B (zh) 透過金融帳戶資料確認使用者身分之系統及方法
TW202207665A (zh) 資料處理系統、方法及適用於該方法的晶片卡
TWM586390U (zh) 依服務指令進行身份確認以執行對應服務之系統
TWI691859B (zh) 依服務指令進行身份確認以執行對應服務之系統及方法
TWI790495B (zh) 由第三方設備驅動晶片卡以進行身分確認之系統及方法
TWM583978U (zh) 使用實體載具儲存數位憑證以進行線上交易之系統
TWI807219B (zh) 依晶片預存影像與即時活體影像辨識身分之系統及方法
TWI745015B (zh) 身分認證時產生授權內容以供交易前檢核之系統及方法
TWM578053U (zh) A system for providing a signature of a signature object in order to generate a signature document
TWI787655B (zh) 依據證件影像與活體影像辨識身分之系統及方法
TWI803907B (zh) 透過驗證有效憑證在不同裝置上確認身分之系統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