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1674U - 驅動工具 - Google Patents

驅動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1674U
TWM601674U TW109207999U TW109207999U TWM601674U TW M601674 U TWM601674 U TW M601674U TW 109207999 U TW109207999 U TW 109207999U TW 109207999 U TW109207999 U TW 109207999U TW M601674 U TWM601674 U TW M60167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tool
connecting portion
tool according
pivoting
tai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7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上源
Original Assignee
興富康工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興富康工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興富康工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7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1674U/zh
Publication of TWM601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1674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關於一種驅動工具,包括:一施力桿、一樞擺件及一扳動件。該施力桿包含有一連接部;該樞擺件可擺動地樞設於該連接部,該樞擺件包含相對之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該第一面之一第一端抵靠於該連接部,該第二面背向於該連接部;該扳動件可拆卸轉向地定位於該第一面之一第二端。

Description

驅動工具
本創作係與手工具有關,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驅動工具。
一般會使用扳手等驅動工具以便於旋動緊固件(如螺絲、螺帽),而可以理解的是扭力大小與力臂、或作用力呈正比,因此,要獲得較大扭力無非就是增加扳手長度或是透過榔頭敲擊來增加作用力。
然而,扳手長度過度增加亦會導致旋動範圍需求增加,極容易與周遭環境其他物品發生碰撞、卡抵,導致旋動作業不順暢且無法應用於狹小空間內。而透過榔頭敲打增加作用力的方式,扳手容易因敲擊角度不當而與緊固件相互滑動導致摩擦損耗或掉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穎且具有進步性之驅動工具,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驅動工具,透過施力桿而可伸入狹小空間內使用,並且,透過樞擺件之樞擺及配合可拆卸換向之扳動件,而能具有廣泛地樞擺角度及各種角度配置態樣來進行旋動作業。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驅動工具,包括:一施力桿、一樞擺件及一扳動件。該施力桿包含有一連接部;該樞擺件可擺動地樞設於該連接部,該樞擺件包含相對之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該第一面之一第一端抵靠於該連接部,該第二面背向於該連接部;該扳動件可拆卸轉向地定位於該第一面之一第二端。
以下僅以實施例說明本創作可能之實施態樣,然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所欲保護之範疇,合先敘明。
請參考圖1至圖6,其顯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本創作之驅動工具包括一施力桿1、一樞擺件2及一扳動件3。
該施力桿1包含有一連接部11,該樞擺件2可擺動地樞設於該連接部11,以讓使用者可隨環境障礙物之位置而適時地調整該施力桿1至適當位置,以便於施力驅動。詳細地說,該樞擺件2包含相對之一第一面21與一第二面22,該第一面21之一第一端211抵靠於該連接部11,該第二面22背向於該連接部11。於本實施例中,該連接部11係為塊體且包含有相對之二平坦面111,該第一面21之第一端211係貼抵於其中一該平坦面111,透過面接觸之方式相互抵靠以提升擺動時之穩定性。
更詳細地說,該扳動件3可拆卸轉向地定位於該第一面21之一第二端212,該扳動件3供連結一鎖固件81,當該施力桿1受力時,該樞擺件2與該扳動件3會保持固定之相對位置地以該鎖固件81為軸一同旋動,進而達到旋緊或旋鬆之目的。其中,該扳動件3必須要拆卸後才能相對該樞擺件2轉向,可在確保旋動穩定性之情況下,讓該扳動件3與該樞擺件2能有更多種位置態樣來符合使用需求,如圖6所示地閃避周遭之障礙物(虛線圓形);或是,可隨需求改變力臂長度,舉例但不限於:該扳動件3原本係垂直於該樞擺件2延伸方向,於旋動使用時,其力臂僅為該扳動件3之長度,適合於狹小空間中使用,使用者亦可將其拆卸下來後改以平行該樞擺件2延伸方向重新組裝於該第二端212,使得施力臂增長(該扳動件3長度與該樞擺件2長度之總和),進而可在相同作用力下輸出較大之扭力。
除此之外,該扳動件3之配置更如同增加一個連桿,如圖5所示,不僅可增加長度以便於移動至更遠處,亦可產生較多裕度空間而有更大之旋動角度來旋動該鎖固件81。並且,該扳動件3與該施力桿1係以該第一面21為基準面進行配置,於使用過程中,若將該第二面22朝向雜物較多的一側,則該第二面22可擋止雜物非預期之移動而阻礙該樞擺件2之相對擺動;或是,使用者可透過該第二面22壓抵於周遭物體來提升操作穩定性。
較佳地,該施力桿1之一端設有該連接部11、另端設有一衝擊接頭12,該衝擊接頭12供衝擊工具組接,透過該衝擊工具作為動力源能提供較適當且足量之作用力來驅使該扳動件3,且可以有效節省使用者之體力。
另一較佳地,該施力桿1之長度為該樞擺件2之長度至少3倍,以便可更深入一待拆卸組8之內部旋動該鎖固件81。
又一較佳地,該施力桿1、該樞擺件2及該扳動件3皆為金屬材質,以期有堅固耐用之結構。
該驅動工具另包含有一樞軸4,該樞軸4包含有一穿設部41及一抵靠部42,該穿設部41沿一樞接方向6穿設過該樞擺件2及該扳動件3後與一卡扣單元5可拆卸地結合,該抵靠部42於該樞接方向6抵靠於該連接部11,該卡扣單元5於該樞接方向6抵靠於該第二面22;其中,該樞軸4可拆卸之設計便於讓使用者可隨需求不同,更換所需要尺寸之該樞擺件2。
該樞擺件2另包含有一第一結合部23,該第一結合部23設於該第一面21之第二端212,該扳動件3另包含有一第二結合部34,該第二結合部34用以與該第一結合部23相互插接定位,透過插接之方式利於組裝及拆離。更具體地說,該第一結合部23與該第二結合部34其中一者為非圓形凹孔、另一者為非圓形凸柱,以達到該扳動件3無法相對該樞擺件2樞擺之目的。
更具體地說,該第一結合部23係為非圓形凸柱,且於垂直該第一面21之方向上,該第一結合部23之最高高度係大於該連接部11之最高高度一半、且小於該連接部11之最高高度,用以避免過度凸出導致非預期之干涉、又能兼顧嵌設結合之深度。同理地,為了避免過度凸出導致非預期之干涉,以該第一面21為基準面,於垂直該第一面21之方向上,該扳動件3未凸出於該施力桿1。
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結合部23係為方柱,該第二結合部34係為方孔;並且,該第二結合部34較佳貫通該扳動件3,進而讓該扳動件3之正反面皆可進行安裝。並且,該樞擺件2呈板狀,該扳動件3亦呈板狀,以減少所占用的體積厚度而有利於穿設過障礙物之間的縫隙。
最後,針對該扳動件3做較明確之解說,該扳動件3包含有之一頭部31、一身部32及一尾部33,該頭部31由二夾顎311所構成,該二夾顎311呈間隔配置以界定出一夾口312,該尾部33設有該第二結合部34,該身部32連接於該頭部31與該尾部33之間;其中,側向插接的方式可讓該扳動件3能於狹小空間中快速結合該鎖固件81,而可更廣泛地應用。並且,相較於該身部32而言,該頭部31及該尾部33較佳分別為膨大部,以確保該頭部31及該尾部33有較佳結構強度承受作用力。此外,該樞擺件2與該施力桿1相樞接處之中心點至該第一結合部23之中心點的距離定義為一第一距離71,該第一結合部23之中心點至該夾口312之中心點的距離定義為一第二距離72,該第一距離71與該第二距離72之比值係介於0.7至1之間,以確保該樞擺件2有適當之尺寸比例來符合實際使用狀況。
當然,該扳動件3並不侷限於上述態樣,使用者可隨需求自行更換不同的態樣。舉例但不限於,如圖7之另一實施例所示,其與本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扳動件3A係為套筒,該扳動件3A係透過套接進行旋動作業。
1:施力桿 11:連接部 111:平坦面 12:衝擊接頭 2:樞擺件 21:第一面 211:第一端 212:第二端 22:第二面 23:第一結合部 3:扳動件 31:頭部 311:夾顎 312:夾口 32:身部 33:尾部 34:第二結合部 4:樞軸 41:穿設部 42:抵靠部 5:卡扣單元 6:樞接方向 71:第一距離 72:第二距離 8:待拆卸組 81:鎖固件
圖1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為圖1之分解圖。 圖3為圖1之局部側視圖。 圖4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扳動件可拆卸轉向之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 圖6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另一使用狀態圖。 圖7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側視圖。
1:施力桿
11:連接部
111:平坦面
12:衝擊接頭
2:樞擺件
3:扳動件

Claims (13)

  1. 一種驅動工具,包括: 一施力桿,包含有一連接部; 一樞擺件,可擺動地樞設於該連接部,包含相對之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該第一面之一第一端抵靠於該連接部,該第二面背向於該連接部;及 一扳動件,可拆卸轉向地定位於該第一面之一第二端。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驅動工具,其中該樞擺件呈板狀,該扳動件亦呈板狀。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驅動工具,其中以該第一面為基準面,於垂直該第一面之方向上,該扳動件未凸出於該施力桿。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驅動工具,其中該樞擺件另包含有一第一結合部,該第一結合部設於該第一面之第二端,該扳動件另包含有一第二結合部,該第二結合部用以與該第一結合部相互插接定位。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驅動工具,其中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二結合部其中一者為非圓形凹孔、另一者為非圓形凸柱。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驅動工具,其中該第一結合部係為非圓形凸柱,且於垂直該第一面之方向上,該第一結合部之最高高度係大於該連接部之最高高度一半、且小於該連接部之最高高度。
  7. 如請求項4所述的驅動工具,其中該扳動件包含有之一頭部、一身部及一尾部,該頭部由二夾顎所構成,該二夾顎呈間隔配置以界定出一夾口,該尾部設有該第二結合部,該身部連接於該頭部與該尾部之間。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驅動工具,其中相較於該身部而言,該頭部及該尾部分別為膨大部。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驅動工具,其中該連接部係為塊體且包含有相對之二平坦面,該第一面之第一端係貼抵於其中一該平坦面。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驅動工具,其中該扳動件係為套筒。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驅動工具,其中該施力桿之一端設有該連接部、另端設有一衝擊接頭,該衝擊接頭供衝擊工具組接。
  12. 如請求項1至10其中任一項所述的驅動工具,另包含有一樞軸,該樞軸包含有一穿設部及一抵靠部,該穿設部沿一樞接方向穿設過該樞擺件及該扳動件後與一卡扣單元可拆卸地結合,該抵靠部於該樞接方向抵靠於該連接部,該卡扣單元於該樞接方向抵靠於該第二面。
  13. 如請求項6所述的驅動工具,其中該樞擺件呈板狀,該扳動件亦呈板狀;以該第一面為基準面,於垂直該第一面之方向上,該扳動件未凸出於該施力桿;該扳動件包含有之一頭部、一身部及一尾部,該頭部由二夾顎所構成,該二夾顎呈間隔配置以界定出一夾口,該尾部設有該第二結合部,該身部連接於該頭部與該尾部之間;相較於該身部而言,該頭部及該尾部分別為膨大部;該連接部係為塊體且包含有相對之二平坦面,該第一面之第一端係貼抵於其中一該平坦面;該驅動工具另包含有一樞軸,該樞軸包含有一穿設部及一抵靠部,該穿設部沿一樞接方向穿設過該樞擺件及該扳動件後與一卡扣單元可拆卸地結合,該抵靠部於該樞接方向抵靠於該連接部,該卡扣單元於該樞接方向抵靠於該第二面;該施力桿之一端設有該連接部、另端設有一衝擊接頭,該衝擊接頭供衝擊工具組接;該施力桿、該樞擺件及該扳動件皆為金屬材質;該施力桿之長度為該樞擺件之長度至少3倍;該第二結合部貫通該扳動件;該樞擺件與該施力桿相樞接處之中心點至該第一結合部之中心點的距離定義為一第一距離,該第一結合部之中心點至該夾口之中心點的距離定義為一第二距離,該第一距離與該第二距離之比值係介於0.7至1之間;該第一結合部係為方柱,該第二結合部係為方孔。
TW109207999U 2020-06-23 2020-06-23 驅動工具 TWM601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7999U TWM601674U (zh) 2020-06-23 2020-06-23 驅動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7999U TWM601674U (zh) 2020-06-23 2020-06-23 驅動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1674U true TWM601674U (zh) 2020-09-21

Family

ID=74094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7999U TWM601674U (zh) 2020-06-23 2020-06-23 驅動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1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7574B1 (en) Versatile folding ratchet tool
US5396820A (en) Open end wrench with removable handle
US20120144961A1 (en) Double flex wrench
US20100154604A1 (en) Tool with Adjustable Working Angle
US20050274233A1 (en) Driving tool having irrotatable bars
US4670957A (en) Tool for crimping a corner bead piece over an exterior plasterboard corner
TWM601674U (zh) 驅動工具
WO2012113151A1 (zh) 工具的扳动装置
TW201634194A (zh) 鏈條工具
US4987626A (en) Locking pliers with screwdriver handles
TWI728848B (zh) 驅動工具
TWM559779U (zh) 旋轉衝擊組件結構改良
TWM507331U (zh) 可穩固夾持的活動扳手
US8342064B2 (en) Ratchetable open-ended wrench
TWM518143U (zh) 牛角齒式棘輪扳手左右切換控制構造
CN201151089Y (zh) 大力钳、链条大力钳及带式或绳索大力钳
US20060156867A1 (en) Three-dimensionally operable wrench
US20130330140A1 (en) Reversible tool assembly
US20060156872A1 (en) Wrench operable at any angle
TWI630987B (zh) Sleeve tool
TW202106470A (zh) 操作桿之耳部結構
TWI763262B (zh) 扭力扳手之跳脫警示結構
TWI533986B (zh) Times the type of oblique shear forceps structure
TWI403390B (zh) 手工具
CN110091278B (zh) 具有枢摆功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