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5917U - 線材轉換器 - Google Patents

線材轉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5917U
TWM595917U TW108216900U TW108216900U TWM595917U TW M595917 U TWM595917 U TW M595917U TW 108216900 U TW108216900 U TW 108216900U TW 108216900 U TW108216900 U TW 108216900U TW M595917 U TWM595917 U TW M59591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wire converter
cable
cover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6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賢昌
Original Assignee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6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5917U/zh
Publication of TWM595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5917U/zh
Priority to JP2020002234U priority patent/JP3227750U/ja
Priority to CN202021326370.1U priority patent/CN212485739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線材轉換器係應用於柔性扁平排線與纜線。線材轉換器包含一上蓋體、一下蓋體、一扣合件與一電極。上蓋體利用第一連接端能夠設置柔性扁平排線及利用第二連接端能夠設置纜線。下蓋體結合上蓋體以挾持柔性扁平排線與纜線挾持在容置空間。扣合件提供具有限位塊的座體與連接掀蓋。電極設置於扣合件,使得電極片能夠電性接觸柔性扁平排線及電極夾能夠電性連接纜線。藉由結合上蓋體與下蓋體以包覆扣合件與電極,以能夠電性連接柔性扁平排線與纜線。

Description

線材轉換器
本創作為一種連接器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纜線與柔性扁平排線的線材轉換器。
一般來說,連接器的連接方式不外乎是板對板連接或線對板連接,若是遇到不同的線材,例如纜線與柔性扁平排線,則需要透過電路板而進行轉換。
對於某些使用場景,例如車用或其他技術領域,由於空間有限,其無法在有限的空間中另外設置電路板,需要直接地進行不同線材之間的直接連接,且需要確保連接不會因為晃動或是其他因素而脫離連接。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出一種線材轉換器,用以解決習知技術的缺失。
本創作之第一目的係提供一種線材轉換器,係應用於柔性扁平排線與纜線,可以在軟性扁平線纜與纜線之間進行轉換的目的。
本創作之第二目的係根據上述線材轉換器,提供上蓋體與下蓋體,以達到保護扣合柔性扁平排線與纜線之扣合件的目的。
本創作之第三目的係根據上述線材轉換器,上蓋體與下蓋體分別地提供挾持結構,用以挾持柔性扁平排線與纜線的目的。
本創作之第四目的係根據上述線材轉換器,挾持結構為上下彎曲的挾持結構,可以提高挾持的強度。
本創作之第五目的係根據上述線材轉換器,上蓋體及/或下蓋體提供例如槽體、定位柱、開孔等結構,用以將扣合件牢固在上蓋體與下蓋體之間。
本創作之第六目的係根據上述線材轉換器,藉由扣合件的座體、掀蓋與限位塊將柔性扁平排線固定在扣合件。
本創作之第七目的係根據上述線材轉換器,藉由電極的止擋塊與扣合件的破孔,以將電極固定在扣合件。
本創作之第八目的係根據上述線材轉換器,在上蓋體與下蓋體分別地形成鎖固結構,藉由彼此鎖固而牢固上蓋體與下蓋體。
本創作之第九目的係根據上述線材轉換器,上蓋體之一側邊緣與下蓋體之一側邊緣係相連接,以供增加結合的強度與提高結合的準確度。
本創作之第十目的係根據上述線材轉換器,藉由在上蓋體與下蓋體所形成的容置空間的周緣建立防護件,以達到讓線材轉換器具有防水、防塵等功效。
為達到上述目的與其他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線材轉換器係應用於柔性扁平排線與纜線。線材轉換器包含一上蓋體、一下蓋體、一扣合件與一電極。上蓋體具有一第一連接端與一第三連接端。第一連接端能夠設置柔性扁平排線及第三連接端能夠設置纜線。上蓋體形成一上挾持結構。下蓋體結合上蓋體以形成一容置空間。下蓋體具有一第二連接端與一第四連接端。第二連接端對應第一連接端及第四連接端對應第三連接端。下蓋體形成一下挾持結構以對應上挾持結構,以將柔性扁平排線與纜線挾持在容置空間。扣合件設置於容置空間。扣合件具有一座體、一掀蓋與一限位塊。座體形成限位塊與連接掀蓋。限位塊能夠將柔性扁平排線限位在座體,且掀蓋能夠包覆柔性扁平排線。電極設置於扣合件。電極具有一電極片、一結合件與一電極夾。結合件在電極片與電極夾之間,電極片能夠電性接觸柔性扁平排線及電極夾能夠電性連接纜線。其中,結合上蓋體與下蓋體以包覆扣合件與電極,以能夠電性連接柔性扁平排線與纜線。
相較於習知的技術,本創作的線材轉換器提供上下蓋體組合的線盒與扣合件,藉由扣合件預先連接柔性軟排線與纜線,並將扣合件扣合在線盒,除了可以轉換不同線材之外,更可以透過線盒進行保護。
2‧‧‧柔性扁平排線
4‧‧‧纜線
10‧‧‧線材轉換器
12‧‧‧上蓋體
122‧‧‧第一連接端
1222‧‧‧上挾持結構
124‧‧‧第三連接端
126‧‧‧第一鎖固結構
128‧‧‧限位凹槽
14‧‧‧下蓋體
142‧‧‧第二連接端
1422‧‧‧下挾持結構
144‧‧‧第四連接端
146‧‧‧定位柱
148‧‧‧第二鎖固結構
16‧‧‧扣合件
162‧‧‧座體
164‧‧‧掀蓋
166‧‧‧限位塊
168‧‧‧開孔
1610‧‧‧破孔
18‧‧‧電極
182‧‧‧電極片
184‧‧‧結合件
186‧‧‧電極夾
188‧‧‧止擋塊
1810‧‧‧破孔
SP‧‧‧容置空間
圖1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線材轉換器的結構立體圖。
圖2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上蓋體的詳細示意圖。
圖3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下蓋體的詳細示意圖。
圖4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扣合件與電極結合柔性扁平排線與纜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5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下蓋體結合扣合件的結合狀態圖。
圖6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電極的結構示意圖。
圖7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線材轉換器的剖面示意圖。
為充分瞭解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
於本創作中,係使用「一」或「一個」來描述本文所述的單元、元件和組件。此舉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並且對本創作之範疇提供一般性的意義。因此,除非很明顯地另指他意,否則此種描述應理解為包括一個、至少一個,且單數也同時包括複數。
於本創作中,用語「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類似用語意欲涵蓋非排他性的包括物。舉例而言,含有複數要件的一元件、結構、製品或裝置不僅限於本文所列出的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確列出但卻是該元件、結構、製品或裝置通常固有的其他要件。除此之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確說明,用語「或」是指涵括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
請參考圖1,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線材轉換器的結構立體圖。於圖1中,線材轉換器10應用於柔性扁平排線2與纜線4,柔性扁平排 線2與纜線4可以一併參考圖4,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扣合件的俯視圖與仰式圖。
回到圖1,線材轉換器10包含一上蓋體12、一下蓋體14、一扣合件16與一電極18,由於扣合件16與電極18被上蓋體12與下蓋體14包含其中,因此詳細的結構請參考後續的說明。
一併參考圖2,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上蓋體的詳細示意圖。在圖2中,上蓋體12具有一第一連接端122與一第三連接端124。第一連接端122能夠設置柔性扁平排線2及第三連接端124能夠設置纜線4。值得注意的是,上蓋體12的內緣形成凹槽或凸塊以符合纜線4的外型,例如圓柱的外型,藉由內緣所形成的凹槽或凸塊可以緊密地挾持纜線4。再者,上蓋體12形成一上挾持結構1222,於本實施例中,上挾持結構1222可由一不規則形狀所構成的,一併可以參照圖7,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線材轉換器的剖面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上蓋體12的邊緣更形成第一鎖固結構126,於此,第一鎖固結構126係以卡扣孔為例說明。再者,於本實施例中,上蓋體12的內緣形成限位凹槽128,以將後續的扣合件16限制在容置空間SP。
一併參考圖3,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下蓋體的詳細示意圖。在圖3中,下蓋體14結合上蓋體12以形成容置空間SP。下蓋體14具有一第二連接端142與一第四連接端144。第二連接端142對應第一連接端122及第四連接端144對應第三連接端124,於本實施例中,當下蓋體14結合上蓋體12之後,第一連接端122與第二連接端142形成開口,能夠讓柔性扁平排線2設置並延伸;以及,第三連接端124與第四連接端144形成開口,能夠讓纜線4設置並延伸。此外,下蓋體14形成一下挾持結構1422以對應上挾持 結構1222,以將柔性扁平排線2與纜線4挾持在容置空間,參考圖7,可以明顯從剖面圖中理解到,藉由下挾持結構1422與上挾持結構1222,將使得柔性扁平排線2更緊密地結合,且由於不規則的形狀,使得不會因為單一方向的外力而破壞挾持的力度,下挾持結構1422與上挾持結構1222將會產生不同方向的挾持力,進而提升挾持的力度。此外,於本實施例中,下蓋體14的內緣另外提供四個定位柱146。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使得後續提到的扣合件16可以順利地被引導設置於容置空間SP,另外可以提供對準的凸塊、凸點或肋等。於本實施例中,下蓋體14的邊緣更形成第二鎖固結構148,例如第二鎖固結構148可為卡扣塊型態。第二鎖固結構148對應第一鎖固結構126設置,以供鎖固上蓋體12與下蓋體14。再者,於本實施例中,上蓋體12與下蓋體14可以透過連接件20連接。
一併參考圖4,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扣合件與電極結合柔性扁平排線與纜線的結構示意圖。圖4的上圖是扣合件之俯視圖與圖4的下圖是仰式圖。在圖4中,扣合件16設置在前述上殼體12與下殼體14結合後所產生的容置空間SP。扣合件16具有一座體162、一掀蓋164與一限位塊166。座體162形成限位塊166,使得二側邊具有缺口之柔性扁平排線4可以扣合在限位塊166,限位塊166能夠將柔性扁平排線2限位在座體162。又,掀蓋164連接座體162,藉由外力(圖未示)的施加,可以讓掀蓋164進行開啟與閉合。在開啟的模式中,柔性扁平排線4包覆座體162與掀蓋164之間,且柔性扁平排線4受到座體162與掀蓋164的挾持限位;在閉合的模式中,柔性扁平排線4可自座體162脫離,不受到掀蓋164與限位塊166的限位。於本實施例中,在圖4的仰式圖,另外提供四個開孔168,於其他實施例中,開孔 168的數量可不只被限制在四個。開孔168的數量與位置係可以對應前述下蓋體14的定位柱146,使得扣合件16設置於下蓋體14的容置空間SP時,除可以進行盲插之外,也能夠在插置之後保持固定而不會輕易地移動。一併參考圖5,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下蓋體結合扣合件的結合狀態圖。於圖5中可以理解到,柔性扁平排線4可以藉由掀蓋164、限位塊166、下挾持結構1422、上挾持結構1222、開孔168與定位柱146等而穩固地限位在容置空間SP。
於另外一實施例中,扣合件16的開孔168型態及下蓋體14的定位柱146型態也可以互換,即是扣合件16可以是定位柱型態及下蓋體14可以是開孔型態。
一併參考圖6,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電極的結構示意圖。於圖6中,電極18設置於扣合件14,如圖4所示。電極18具有一電極片182、一結合件184與一電極夾186。結合件184在電極片182與電極夾186之間。一併參考圖7,電極片182能夠電性接觸柔性扁平排線2及電極夾186能夠電性連接纜線4。於本實施例中,電極18另外可以具有止擋塊188與開孔1810。止擋塊188可以用於耦合上蓋體12形成具有凸塊的破孔1610,藉由止擋塊188與凸塊的干涉,用以將電極18固定在扣合件16。於另一實施例中,藉由搬動破孔1610的凸塊,用以讓電極18脫離扣合件16。又,開孔1810可以藉由定位柱146而定位在扣合件16。
結合上蓋體12與下蓋體14以包覆扣合件16與電極18,以能夠電性連接柔性扁平排線2與纜線4。
值得注意的是,於另一實施例中,在上蓋體12之內緣與下蓋體14之內緣的至少其中一個,都可以設置防護件(圖未示),以在容置空間SP形成阻擋外部水氣或外部灰塵侵入的功效,例如防護件可以是O型環、防水圈等,以阻隔容置空間SP之至少一部分連通線材轉換器10的外部。舉例而言,在上蓋體12之內緣與下蓋體14之內緣平整處設置相互對應的防水圈,藉由上蓋體12結合下蓋體14,使得容置空間SP得以阻隔於外部的連通,進而讓例如水氣無法進入容置空間SP,而達到防水的效果。於另一實施例中,上蓋體12之內緣與下蓋體14之內緣更可以透過形成凹槽或是突肋,用以設置防護件或是與防護件相互作用,而達到更佳的隔離效果。
創作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創作,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創作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創作之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線材轉換器
12‧‧‧上蓋體
14‧‧‧下蓋體
16‧‧‧扣合件

Claims (10)

  1. 一種線材轉換器,係應用於柔性扁平排線與纜線,該線材轉換器包含:
    上蓋體,係具有第一連接端與第三連接端,該第一連接端供設置該柔性扁平排線及該第三連接端供設置該纜線,該上蓋體形成上挾持結構;
    下蓋體,係結合該上蓋體以形成容置空間,該下蓋體具有第二連接端與第四連接端,該第二連接端對應該第一連接端及該第四連接端對應該第三連接端,該下蓋體形成下挾持結構以對應該上挾持結構,以將該柔性扁平排線與該纜線挾持在該容置空間;
    扣合件,係設置於該容置空間,該扣合件具有座體、掀蓋與限位塊,該座體形成該限位塊與連接該掀蓋,該限位塊供將該柔性扁平排線限位在該座體,且該掀蓋供包覆該柔性扁平排線;以及
    電極,係設置於該扣合件,該電極具有電極片、結合件與電極夾,該結合件在該電極片與該電極夾之間,該電極片供電性接觸該柔性扁平排線及該電極夾供電性連接該纜線;
    其中結合該上蓋體與該下蓋體以包覆該扣合件與該電極,以供電性連接該柔性扁平排線與該纜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線材轉換器,其中該扣合件形成第一開孔或第一定位柱。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線材轉換器,其中該下蓋體更形成第二定位柱或第二開孔,該第二定位柱係對應該第一開孔孔設置或該第二開孔對應該第一定位柱設置,以供該扣合件定位在該下蓋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線材轉換器,其中該結合件形成第三開孔,該第三開口藉由該第二定位柱而定位在該扣合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線材轉換器,其中該上蓋體的邊緣更形成第一鎖固結構與該下蓋體的邊緣更形成第二鎖固結構,該第二鎖固結構對應該第一鎖固結構設置,以供鎖固該上蓋體與下蓋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線材轉換器,其中該第一鎖固結構與該第二鎖固結構分別地為卡扣塊與卡扣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線材轉換器,其中該上蓋體的內緣形成限位凹槽,以將該扣合件限制在該容置空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線材轉換器,其中該上蓋體與該下蓋體係透過連接件連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線材轉換器,其中該結合件更包含止擋塊與該上蓋體形成具有凸塊的破孔,該止擋塊耦合該破孔,以將該電極固定在扣合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線材轉換器,更包含防護件設置於該上蓋體與該下蓋體之至少一者,以阻隔該容置空間之至少一部分連通該線材轉換器的外部。
TW108216900U 2019-12-17 2019-12-17 線材轉換器 TWM595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6900U TWM595917U (zh) 2019-12-17 2019-12-17 線材轉換器
JP2020002234U JP3227750U (ja) 2019-12-17 2020-06-10 ワイヤコンバータ
CN202021326370.1U CN212485739U (zh) 2019-12-17 2020-07-08 线材转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6900U TWM595917U (zh) 2019-12-17 2019-12-17 線材轉換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5917U true TWM595917U (zh) 2020-05-21

Family

ID=71897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6900U TWM595917U (zh) 2019-12-17 2019-12-17 線材轉換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27750U (zh)
CN (1) CN212485739U (zh)
TW (1) TWM5959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0751B (zh) * 2019-12-17 2021-03-0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線材轉換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8540B (zh) * 2021-03-09 2022-09-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超薄型易鎖易解鎖連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0751B (zh) * 2019-12-17 2021-03-0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線材轉換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27750U (ja) 2020-09-17
CN212485739U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93627B2 (ja) コネクタ
EP1992048B1 (en) Connector cover with fastener
TW201618395A (zh) 具有雙向插接功能的插頭連接器
TWM595917U (zh) 線材轉換器
US10651578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50099394A1 (en) Connector
KR102047677B1 (ko) 플러그 커넥터
WO2017086111A1 (ja) ケースの閉止構造
KR102333832B1 (ko) 소켓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TW201541136A (zh) 固定裝置
TWI705623B (zh) 連接器
JP3226841U (ja) 非方向性の電線対基板コネクタ
TWI720751B (zh) 線材轉換器
EP2866305B1 (en) Connector
TWI751369B (zh) 電連接器及其夾持件
TWI373887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281592B2 (en) Female connector and card edge connector
KR20170117693A (ko) 커넥터
JP6857557B2 (ja) コネクタ
TWI836421B (zh) 模組化電連接組件
TW202345475A (zh) 模組化電連接組件
US6719584B1 (en) Watertight flexible connector
CN111029824B (zh) 一种便于快速组装防水接头
TWI734352B (zh) 浮動式導引插入連接器
TWI836615B (zh) 線對板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