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3162U - 隱形內衣 - Google Patents

隱形內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3162U
TWM593162U TW108211998U TW108211998U TWM593162U TW M593162 U TWM593162 U TW M593162U TW 108211998 U TW108211998 U TW 108211998U TW 108211998 U TW108211998 U TW 108211998U TW M593162 U TWM593162 U TW M59316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wear
chest
fixing portion
invisible
fix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1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如瑩
Original Assignee
愛桃子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愛桃子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愛桃子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JP2019178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JP2020056146A/ja
Priority to KR1020190121504A priority patent/KR20200038192A/ko
Publication of TWM593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3162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rsets Or Brassieres (AREA)
  • Undergarments, Swaddling Clothes, Handkerchiefs Or Underwe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揭露一種隱形內衣,其包含至少一內衣本體以及一黏著層設於該內衣本體內側,該內衣本體具有一胸托部覆蓋於人體之左胸或右胸、一第一固定部由該胸托部之一側延伸而出、以及一第二固定部由該胸托部之另一側延伸而出,該第一固定部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左側或右側皮膚,該第二固定部則至少局部黏貼在相反於該第一固定部方向的胸部下方之腹部;由於該第二固定部的位置並非位於兩胸之間,不會遮擋到兩胸之間的胸線,可以與極低領服裝一起穿搭而不外露,且該隱形內衣具有良好的胸部集中效果、不容易鬆脫滑落,令使用者可長時間保有高挺豐滿的胸形。

Description

隱形內衣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女性內衣,特別是一種沒有肩帶、具胸型集中功效的隱形內衣。
傳統女性內衣係藉由肩帶與背帶固定於女性身上,以保護胸部及修飾胸型,然而當穿著禮服或露肩、露背的服飾時,內衣的肩帶與背帶外露會顯得不太雅觀,所以傳統內衣並無法和此類型服裝搭配穿著。為此,市面上便出現了一種隱形內衣,其主要是包括二個分離的矽膠罩杯包覆女性兩側胸部,於二矽膠罩杯之間設有連接扣帶將二個矽膠罩杯拉近,以製造出胸型集中之效果,另一種則是單片式一體成形的隱型內衣,係利用其兩側黏貼於胸部使胸部集中靠攏,以上常見的隱型內衣皆無須設有肩帶與背帶之結構,因此常被用來和禮服或露肩、露背的服飾搭配穿著。
不過,當使用者選擇穿著極低領口(俗稱深V)之服裝時,上述單片式一體成形之隱型內衣的中段便會顯露出來,或者罩杯分離式隱形內衣中間的連接扣帶也會顯露出來,無論如何都會失去整體打扮的美感,因此許多使用者欲穿著深V服裝時,只能選擇使用胸貼、再搭配膠帶黏貼胸部周圍以達胸部集中之效果,才不用擔心會有內衣外露之情形。然而,膠帶之黏質若長時間貼附於皮膚,不僅會有異物感存在造成不適,對部分肌膚敏感的使用者來說可能還會引發皮膚過敏,然若捨棄膠帶不用,又會失去胸部集中的效果,而無法完美駕馭深V服裝。
有鑑於此,本新型提供一種隱形內衣,其適合與低領口服裝搭配使用而不外露,且兼顧胸部集中托高之效果。
為達成前述目的,本新型揭露一種隱形內衣,其包含一內衣本體以及一黏著層,該內衣本體具有一胸托部覆蓋於人體之左胸或右胸、一第一固定部由該胸托部之一側延伸而出、以及一第二固定部由該胸托部之另一側延伸而出,該黏著層設於該內衣本體之內側,當該胸托部覆蓋於人體之左胸,該第一固定部之一端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左側,該第二固定部位於人體右胸下方且一端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右側,該胸托部的右緣具有一凹弧段連接該第二固定部,當該胸托部覆蓋於人體之右胸,該第一固定部之一端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右側,該第二固定部位於人體左胸下方且一端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左側,該胸托部的左緣具有一凹弧段連接該第二固定部。
本新型另揭露一種隱形內衣,其包含一右內衣本體、一左內衣本體以及二黏著層,該右內衣本體具有一胸托部覆蓋於人體之右胸、一第一固定部由該胸托部之一側延伸而出、以及一第二固定部由該胸托部之另一側延伸而出,該第一固定部之一端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右側,該第二固定部位於人體左胸下方且一端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左側,該胸托部的左緣具有一凹弧段連接該第二固定部,該左內衣本體具有一胸托部覆蓋於人體之左胸、一第一固定部由該胸托部之一側延伸而出、以及一第二固定部由該胸托部之另一側延伸而出,該第一固定部之一端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左側,該第二固定部位於人體右胸下方且一端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右側,該胸托部的右緣具有一凹弧段連接該第二固定部,該二黏著層分別設於該右內衣本體之內側與該左內衣本體之內側,其中,該右內衣本體的第二固定部與該左內衣本體的第二固定部局部交叉重疊,使該隱形內衣形成一X形,該二胸托部的凹弧段之間具有一預定距離,而形成一鏤空區。
穿著該隱形內衣時,由於該第二固定部係位於右胸或左胸之下方,並非位於兩胸之間,因此該第二固定部並不會遮擋到兩胸之間的胸線,當使用者穿著深V服裝時不會有內衣外露的情形;且使用者穿著該隱形內衣時,係施力於該第二固定部將其中一胸部往另一胸部之方向拉近再將該第二固定部黏貼於另一胸部之下方,該第二固定部相較於習知結構具有更大範圍的著力點,因此該隱形內衣具有良好的胸部集中效果,也不會容易鬆脫滑落,令使用者穿著深V服裝時可長時間保有高挺豐滿的胸形。
請參考第1至3圖,係本新型一較佳實施例提供之隱形內衣1,其具有一右內衣本體10、一左內衣本體20、以及二黏著層30分別覆設於該右內衣本體10之整體內側以及該左內衣本體20之整體內側,該些黏著層30使該右內衣本體10或該左內衣本體20可黏覆於人體皮膚上,令該右內衣本體10或該左內衣本體20在無外力刻意介入的情況下不會輕易位移或掉落;該右內衣本體10與該左內衣本體20係由矽膠材料組成。需特別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該隱形內衣1為適合胸部罩杯為小於或等於C或D罩杯之使用者穿戴的M號尺寸,此外,需特別說明的是,該隱形內衣1的後側亦等於內側,也就是貼近使用者皮膚之一側。
為了更方便說明本新型之結構與使用方式,本新型將人體軀幹分成左側、右側、前側、及後側以協助後續內容之說明,其中,將人體軀幹以左右對稱的方式,定義人體軀幹的左半部為左側、人體軀幹的右半部為右側,而人體軀幹的正面統稱為前側、背面統稱為後側。
請參考第4圖,該右內衣本體10具有一胸托部12覆蓋於人體之右胸、一第一固定部14由該胸托部12之右側朝右方延伸而出、以及一第二固定部16由該胸托部12之左側朝左方延伸而出,該第一固定部14之一端係藉由該黏著層30而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右側皮膚,該第二固定部16之一端係藉由該黏著層30而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左側皮膚,且該第二固定部16之至少局部係位於人體左胸下方的腹部,該胸托部12具有一凹弧段121位於該胸托部12之左緣連接該第二固定部16、一內彎段123位於該胸托部12之上方、以及一墊厚區125位於該胸托部12之中央。請參考第5圖,所述內彎段123係由下而上逐漸朝內側方向彎曲,而具有一預定弧度,且該內彎段123的厚度T0大致為0.8 mm至1 mm,該墊厚區125之厚度相較於該右內衣本體10的任何其他部位都較來得厚,特別是該墊厚區125具有一最厚處T,其厚度T1大致為7 mm至16 mm,最佳為7.5 mm,並由該最厚處T的位置分別朝上下左右之方向逐漸變薄,而該墊厚區125連接該內彎段123的厚度T2大致為2 mm至4.5 mm,最佳為4 mm,該右內衣本體10的除該墊厚區125外其他部位之厚度T3大致為0.6 mm至2.5 mm,最佳為2 mm。由該墊厚區125的最厚處T往上至該內彎段123的頂緣之間,共同圍構出一容置空間S。該請參考第4、6圖,該墊厚區125具有縱向開設的一溝槽126,以該溝槽126為中心可將該墊厚區125大致分成左半區及右半區。
第7圖係本實施例之右內衣本體10的尺寸示意圖,由第7圖可知該右內衣本體10的整體長度L1大致為550 mm至560 mm,最佳為559.1 mm,該第一固定部14的寬度W1大致為46 mm至74 mm,最佳為 59.1 mm,該第二固定部16的寬度W2大致為45 mm至79 mm,最佳為 76.8 mm,該胸托部12的寬度W3大致為56 mm至131 mm,最佳為 130.3 mm,而該墊厚區125的長度L2大致為130 mm至140 mm,最佳為137.9 mm、寬度W4大致為65 mm至86 mm,最佳為72 mm。
請參考第8圖,該左內衣本體20的結構、尺寸或厚度皆與該右內衣本體10大致相同,唯一的差異僅在於該左內衣本體20係與該右內衣本體10呈左右對稱之態樣,換言之,該左內衣本體20具有一胸托部22覆蓋於人體之左胸、一第一固定部24由該胸托部22之左側朝左方延伸而出、以及一第二固定部26由該胸托部22之右側朝右方延伸而出,該第一固定部24之一端係藉由該黏著層30而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左側皮膚,該第二固定部26之一端係藉由該黏著層30而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右側皮膚,且該第二固定部26之至少局部係位於人體右胸下方的腹部,該胸托部22具有一凹弧段221位於該胸托部22之右緣連接該第二固定部26、一內彎段223位於該胸托部22之上方、以及一墊厚區225位於該胸托部22之中央,該墊厚區225的最厚處T往上至該內彎段223的頂緣之間,共同圍構出一容置空間S,該墊厚區225則具有一溝槽226。請再進一步參考第1圖,該二胸托部12, 22的凹弧段121, 221兩者之間具有一預定距離,而形成一鏤空區40。此外,該二胸托部12, 22的最下緣對齊於一假想水平軸線L,該二第一固定部14, 24的一端係位在該假想水平軸線L之上,該二第二固定部16, 26的一端係位在該假想水平軸線L之下,然於其他可能的實施例中,該二第二固定部16, 26的一端亦可位在該假想水平軸線L之上。
當使用者欲穿著該隱形內衣1時,可先穿著該右內衣本體10或該左內衣本體20,本新型並無特別限制,在此舉例先穿著該右內衣本體10之流程。首先,使用者將該右內衣本體10的胸托部12對準右胸後黏覆於右胸,並將該第一固定部14黏貼在身體右側的皮膚,使該第一固定部14大致位於右手腋下,接著再施予該第二固定部16一向左並下斜之拉力,先將右胸往左胸之方向拉近,最後將該第二固定部16黏貼於左胸下方的腹部,此時,右胸的位置係大致位於該右內衣本體10的容置空間S中。接著,將該左內衣本體20的胸托部22對準左胸後黏覆於左胸,並將該第一固定部24黏貼在身體左側的皮膚,使該第一固定部24大致位於左手腋下,接著再施予該第二固定部26一向右並下斜之拉力,先將左胸往右胸之方向拉近,最後再將該第二固定部26黏貼於右胸下方的腹部,此時,左胸的位置係大致位於該左內衣本體20的容置空間S中,而在此狀況下,該左內衣本體20會有局部的第二固定部26與該右內衣本體10的第二固定部16重疊,使該隱形內衣1形成一X形,如第1圖所示。於較佳情況下,使用者黏貼該隱形內衣1之前,可先以手將胸部托高,使該墊厚區125, 225的位置對準於下胸位置,再將該胸托部12,22黏貼於該胸部,並令該內彎段123, 223覆蓋於乳頭及部分上胸,藉此使該墊厚區125, 225推擠下胸、托高胸部,令胸形達到高挺豐滿的效果,且該內彎段123, 223係呈內彎弧狀之故,可順應使用者之胸部弧度而牢靠地黏貼在胸部上,進而提供一定程度之抓力、提升該隱形內衣1整體之穩定性,降低因使用者活動而使得該隱形內衣1從上胸位置掀開、脫落,進而向下滑落之可能性。當該二胸托部12, 22黏覆於胸部上時,該墊厚區125, 225之溝槽126, 226的結構可使該墊厚區125, 225的左半區與右半區以該溝槽126, 226為中心朝彼此方向些微地彎折靠近,如此可使該墊厚區125, 225黏貼於胸部以後可較為平順。事實上,該胸托部12,22及該第一固定部14, 24兩者的黏貼順序可視使用者的使用習慣而改變,亦可先黏貼該第一固定部14, 24再黏貼該胸托部12, 22。
藉此,使用者的右胸與左胸便可分別受該右內衣本體10與該左內衣本體20的作用互相靠近而推擠出胸溝,並使胸溝顯露於該鏤空區40,如第3圖所示。該二第二固定部16, 26係黏貼於胸部下方的腹部,相較於習知結構具有許多優點:第一,該二第二固定部16, 26的位置並非位於兩胸之間,不會遮擋到兩胸之間的胸溝,當使用者穿著極低領(深V)服裝時不會有內衣外露的情形,且該二胸托部12, 22之間的該鏤空區40可令胸溝表露無遺;第二,該第二固定部16, 26於腹部具有大範圍的著力點,因此對於胸部的拉力很強,使該隱形內衣1具有極佳的胸部集中效果;第三,由於該第二固定部16, 26的黏貼範圍大,倘若使用者不小心勾到或掀到該第二固定部16, 26的局部,對於該隱形內衣1整體的黏性而言並不會有太明顯的影響,因此該隱形內衣1不會容易鬆脫滑落,即便長時間穿著也不會影響效果,令使用者穿著深V服裝時可長時間保有高挺豐滿的胸形。
事實上,該右內衣本體10、該左內衣本體20 的厚度與尺寸之設計,可因應不同罩杯大小而有所變化,以供所有使用者皆可穿著,舉例來說,該隱形內衣1除了可做成上述的M號尺寸以外,亦可做成L號尺寸,其適合胸部罩杯為等於或大於C或D罩杯之使用者穿戴,例如第9、10圖所示即為L號尺寸的右內衣本體10,其內彎段123亦具有一預定弧度,該內彎段123的厚度T0大致為0.8 mm至0.9 mm,最佳為0.8 mm,尤其是該內彎段123的延伸長度較M號尺寸來得長,而該墊厚區125具有一最厚處T,其厚度T1大致為10 mm至16 mm,最佳為10.9 mm,並由該最厚處T的位置分別朝上下左右之方向逐漸變薄,而該墊厚區125連接該內彎段123的厚度T2大致為0.8 mm至2.5 mm,最佳為1 mm,該右內衣本體10除該墊厚區125外其他部位之厚度T3大致為0.6 mm至2.5 mm,最佳為2 mm。另外,該L號尺寸的右內衣本體10的整體長度L1大致為574 mm至594 mm,最佳為593.2 mm,該第一固定部14的寬度W1大致為57 mm至84 mm,最佳為66 mm,該第二固定部16的寬度W2大致為54 mm至86 mm,最佳為77.2 mm,該胸托部12的寬度W3大致為70 mm至141 mm,最佳為 141 mm,而該墊厚區125的長度L2大致為130 mm至140 mm,最佳為 137.9 mm、寬度W4大致為70 mm至85 mm,最佳為84.2 mm。該L號尺寸的左內衣本體20的厚度與尺寸與上述L號尺寸的右內衣本體10相同,不再贅述。
於其他可能的實施例中,該右內衣本體10、該左內衣本體20的厚度與尺寸之設計可視需求而改變,例如也可做成更小的S號尺寸、或更大的XL號尺寸等,其厚度與尺寸則可相應地增大或縮小,並不以上述實施例為限, 也就是說,該內衣本體10, 20可因應不同胸部罩杯尺碼的消費群,繼而於設計過程中增大或縮小各部位的尺寸,使該隱形內衣1可供所有不同胸部罩杯尺碼的消費者穿著使用,換言之,有關該墊厚區125, 225之厚度、該內衣本體10, 20的厚度與整體長度、該第一固定部14, 24與該第二固定部16, 26的寬度、該胸托部12, 22的寬度、該墊厚區125, 225的長度與寬度等相關厚度和尺寸,都可視需求改變,不受本新型之實施例所限制。且可理解的是,當該墊厚區125, 225的厚度為越厚者,將使用者胸部托高令其視覺效果豐滿的成效將越明顯,而該墊厚區125, 225的厚度為越薄者,該隱形內衣1的重量與外觀將更顯得輕盈,使用者穿著時較無負重感,甚至該墊厚區125, 225可視情況省略不設,該墊厚區125, 225上的溝槽126, 226也可視情況省略不設。此外,於其他可能的實施例中,該內彎段123, 223可不具有該預定弧度,亦即該內彎段123, 223可和該第一固定部14, 24、該第二固定部16, 26一樣為水平延伸之結構。
基於本新型之精神,該隱形內衣1的結構可加以變化,以下將列舉幾個例子作說明。
該第一固定部14, 24或該第二固定部16, 26的長度可較上述實施例為長,而延伸至人體軀幹的後側,並以其一端黏貼於人體軀幹後側的皮膚,如第11圖所示,如此一來,該隱形內衣1便可更加牢固地黏貼在使用者身上,大幅提升該隱形內衣1的穩固性。或者,該第一固定部14, 24之一端、該第二固定部16, 26之一端可設有扣環,在此情況下,使用者可利用一可拆卸的肩帶或背帶,以其二端分別扣接於該第一固定部14, 24或該第二固定部16, 26上的扣環,使該肩帶或背帶位於人體軀幹的後側將該第一固定部14, 24或該第二固定部16, 26連接在一起,以此提升該隱形內衣1的穩固性。亦或者,該肩帶或背帶的二端可分別扣接於該右內衣本體10的第一固定部14與第二固定部16、或是分別扣接於該左內衣本體20的第一固定部24與第二固定部26,使該肩帶或背帶位於人體軀幹的後側將該右內衣本體10或該左內衣本體20連接在一起,提升該隱形內衣1的穩固性。
請參考第12圖所示之本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隱形內衣1’,其結構為一體成形,即該右內衣本體10與該左內衣本體20係相連在一起,然該隱形內衣1’的穿著方式與該隱形內衣1大致相同無異。
事實上,使用者可依照個人需求、或搭配服裝之設計,而僅選擇一右內衣本體10或一左內衣本體20穿著使用,換言之,於其他可能的實施例中,該隱形內衣1可僅具有一右內衣本體10或一左內衣本體20、以及一黏著層30設於該右內衣本體10或該左內衣本體20之內側。
在此必須說明者為,以上配合圖式所為之詳細描述,僅係為了說明本新型之技術內容及特徵而提供之一實施方式,凡在本新型領域中具有一般通常知識之人,在瞭解本新型之技術內容及特徵之後,於不違背本新型之精神下,所為之種種簡單之修飾、替換或構件之減省,皆應屬於以下所揭示之申請專利範圍之內。
1:隱形內衣
1’:隱形內衣
10:右內衣本體
12:胸托部
121:凹弧段
123:內彎段
125:墊厚區
126:溝槽
14:第一固定部
16:第二固定部
20:左內衣本體
22:胸托部
221:凹弧段
223:內彎段
225:墊厚區
226:溝槽
24:第一固定部
26:第二固定部
30:黏著層
40:鏤空部
L:假想水平軸線
L1:長度
L2:長度
S:容置空間
T:最厚處
T0:厚度
T1:厚度
T2:厚度
T3:厚度
W1:寬度
W2:寬度
W3:寬度
W4:寬度
第1圖為本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之隱形內衣的後正視圖; 第2圖為本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之隱形內衣的分解圖; 第3圖為本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之隱形內衣的穿著示意圖; 第4圖為本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之右內衣本體的後正視圖; 第5圖為本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之右內衣本體的厚度示意圖; 第6圖為本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之右內衣本體的另一側視圖; 第7圖為本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之右內衣本體的尺寸示意圖; 第8圖為本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之左內衣本體的後正視圖; 第9圖為本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之右內衣本體的另一厚度示意圖; 第10圖為本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之右內衣本體的另一尺寸示意圖; 第11圖為本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之隱形內衣的穿著示意圖; 第12圖為本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之隱形內衣的後正視圖。
1:隱形內衣
10:右內衣本體
12:胸托部
121:凹弧段
14:第一固定部
16:第二固定部
20:左內衣本體
22:胸托部
221:凹弧段
24:第一固定部
26:第二固定部
40:鏤空部
L:假想水平軸線

Claims (19)

  1. 一種隱形內衣,包含有:一內衣本體,該內衣本體具有一胸托部覆蓋於人體之左胸或右胸、一第一固定部由該胸托部之一側延伸而出、以及一第二固定部由該胸托部之另一側延伸而出;以及一黏著層,設於該至少一內衣本體之內側;其中,當該胸托部覆蓋於人體之左胸,該第一固定部之一端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左側,該第二固定部位於人體右胸下方且一端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右側,該胸托部具有一凹弧段位於其右緣連接該第二固定部,當該胸托部覆蓋於人體之右胸,該第一固定部之一端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右側,該第二固定部位於人體左胸下方且一端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左側,該胸托部具有一凹弧段位於其左緣連接該第二固定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隱形內衣,其中該胸托部的最下緣對齊於一假想水平軸線,該第一固定部的一端位在該假想水平軸線之上,該第二固定部的一端位在該假想水平軸線之下。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隱形內衣,其中該胸托部更具有一內彎段位於其上方,該內彎段由下而上逐漸朝內側方向彎曲,而具有一預定弧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隱形內衣,其中該胸托部更具有一墊厚區位於其中央,該墊厚區具有一最厚處,其厚度為7~16mm,該墊厚區由該最厚處分別朝上下左右之方向逐漸變薄。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隱形內衣,其中該墊厚區具有一溝槽,以該溝槽為中心可將該墊厚區分成左半區及右半區。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隱形內衣,其中該內衣本體除該墊厚區外其他部位的厚度為0.6~2.5mm。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隱形內衣,其中該內衣本體的整體長度為550~594mm,該第一固定部的寬度為46~84mm,該第二固定部的寬度為45~86mm,該胸托部的寬度為56~141mm,該墊厚區的長度為130~140mm,該墊厚區的寬度為65~86mm。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隱形內衣,其中該黏著層設於該第一固定部的一端、該第二固定部的一端、以及該胸托部。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隱形內衣,其中該第一固定部或該第二固定部延伸至人體軀幹後側,並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後側。
  10. 一種隱形內衣,包含有:一右內衣本體,該右內衣本體具有一胸托部覆蓋於人體之右胸、一第一固定部由該胸托部之一側延伸而出、以及一第二固定部由該胸托部之另一側延伸而出,該第一固定部之一端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右側,該第二固定部位於人體左胸下方且一端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左側,該胸托部的左緣具有一凹弧段連接該第二固定部;一左內衣本體,該左內衣本體具有一胸托部覆蓋於人體之左胸、一第一固定部由該胸托部之一側延伸而出、以及一第二固定部由該胸托部之另一側延伸而出,該第一固定部之一端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左側,該第二固定部位於人體右胸下方且一端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右側,該胸托部的右緣具有一凹弧段連接該第二固定部;以及二黏著層,分別設於該右內衣本體之內側與該左內衣本體之內側; 其中,該右內衣本體的第二固定部與該左內衣本體的第二固定部局部交叉重疊,使該隱形內衣形成一X形,該二胸托部的凹弧段之間具有一預定距離,而形成一鏤空區。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隱形內衣,其中該二胸托部的最下緣對齊於一假想水平軸線,該二第一固定部的一端位在該假想水平軸線之上,該二第二固定部的一端位在該假想水平軸線之下。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隱形內衣,其中各該胸托部更具有一內彎段由下而上逐漸朝內側方向彎曲,而具有一預定弧度。
  13.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隱形內衣,其中各該胸托部更具有一墊厚區,該墊厚區具有一最厚處,其厚度為7~16mm,該墊厚區由該最厚處分別朝上下左右之方向逐漸變薄。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隱形內衣,其中各該墊厚區具有一溝槽,以該溝槽為中心可將各該墊厚區分成左半區及右半區。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隱形內衣,其中該右內衣本體除該墊厚區外其他部位的厚度為0.6~2.5mm,該左內衣本體除該墊厚區外其他部位的厚度為0.6~2.5mm。
  16.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隱形內衣,其中該右內衣本體及該左內衣本體的整體長度為550~594mm,該第一固定部的寬度為46~84mm,該第二固定部的寬度為45~86mm,該胸托部的寬度為56~141mm,該墊厚區的長度為130~140mm,該墊厚區的寬度為65~86mm。
  17.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隱形內衣,其中一黏著層設於該右內衣本體之第一固定部的一端、該第二固定部的一端、以及該胸托部,另 一黏著層設於該左內衣本體之第一固定部的一端、該第二固定部的一端、以及該胸托部。
  18.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隱形內衣,其中該右內衣本體的該第一固定部或該左內衣本體的該第一固定部或該右內衣本體的該第二固定部或該左內衣本體的該第二固定部延伸至人體軀幹後側,並黏貼於人體軀幹之後側。
  19. 如請求項10至18中任一項所述之隱形內衣,其中該右內衣本體與該左內衣本體為一體成形。
TW108211998U 2018-10-01 2019-09-10 隱形內衣 TWM593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8276A JP2020056146A (ja) 2018-10-01 2019-09-30 ストラップレスブラ
KR1020190121504A KR20200038192A (ko) 2018-10-01 2019-10-01 인비저블 브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3331 2018-10-01
TW107213331U TWM583207U (zh) 2018-10-01 2018-10-01 隱形內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3162U true TWM593162U (zh) 2020-04-11

Family

ID=7113327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3331U TWM583207U (zh) 2018-10-01 2018-10-01 隱形內衣
TW108211998U TWM593162U (zh) 2018-10-01 2019-09-10 隱形內衣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3331U TWM583207U (zh) 2018-10-01 2018-10-01 隱形內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2) TWM5832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5944B (zh) * 2018-10-01 2021-08-11 愛桃子有限公司 隱形內衣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5944B (zh) * 2018-10-01 2021-08-11 愛桃子有限公司 隱形內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3207U (zh) 2019-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41436C (en) Woman's undergarment
US20150038051A1 (en) Nursing Bra
KR200397202Y1 (ko) 형상 보정용 브래지어
TWM593162U (zh) 隱形內衣
US20060057936A1 (en) Multi-layer uplift bra
KR20200038192A (ko) 인비저블 브라
TWI735944B (zh) 隱形內衣
KR101562574B1 (ko) 기능성 브래지어
CN210672113U (zh) 一种隐形文胸
CN207023275U (zh) 一种无肩带文胸
CN210492681U (zh) 一种肩带防滑落的女式短袖
CN110959924A (zh) 隐形内衣
KR200479267Y1 (ko) 브래지어
CN220088613U (zh) 一种内衣
CN217937275U (zh) 一种适合圆盘胸的文胸
CN209788502U (zh) 一种完全露背式贴身胸衣
CN203505604U (zh) 一种内撑型丰乳贴
KR102287548B1 (ko) 들뜸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브래지어
CN214431885U (zh) 半杯无肩带文胸
WO2021068917A1 (zh) 胸部支撑服装和胸部支撑面板
JP3084869U (ja) ブラジャーカップのワイヤー構造
CN207370109U (zh) 一种具有良好承托效果的文胸
KR200486387Y1 (ko) 브래지어용 몰드컵
KR20160127518A (ko) 볼륨조절이 가능한 브래지어
JP2002309409A (ja) 脱着式バストパッ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