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2779U - 羽球之塑膠毛片 - Google Patents

羽球之塑膠毛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2779U
TWM592779U TW108214957U TW108214957U TWM592779U TW M592779 U TWM592779 U TW M592779U TW 108214957 U TW108214957 U TW 108214957U TW 108214957 U TW108214957 U TW 108214957U TW M592779 U TWM592779 U TW M59277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eather
air guide
piece
plastic
guide ho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4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盧士元
盧孟瑜
Original Assignee
亞頓國際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亞頓國際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亞頓國際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4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2779U/zh
Publication of TWM592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2779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種羽球之塑膠毛片包含一羽軸與兩羽片,該羽軸包含一插入端、一頂端,並定義一左側、一右側、一外側、一內側、一垂直於該插入端的平面,以及一垂直於該平面的垂直軸,該兩羽片分別形成於該羽軸的左、右側,各羽片上皆形成有複數個間隔排列的導氣流孔,其中,該羽軸自該插入端漸進式地朝上與朝外彎拱延伸,該羽軸的頂端至該插入端相對於該垂直軸,朝向該外側的偏擺角度大於0度小於等於30度,該羽軸的頂端至該插入端相對於該垂直軸,朝向該左、右側的方向的偏擺角度落在±30度的範圍內,並包含±30度。

Description

羽球之塑膠毛片
本新型關於一種羽球,特別關於一種羽球的塑膠毛片。
現有的羽球主要分為天然羽毛製與塑膠製兩種;由於天然羽毛的特性,而讓使用天然羽毛的羽球於飛翔時,具有較佳的導引氣流效果,而擁有較佳的飛翔特性,然而,近年來天然羽毛之供應銳減,且天然羽毛取得後需要經過篩選、矯直、修剪及上膠等步驟,才可用作製造羽毛之材料,加工成本較高,天然羽毛亦容易因拍擊而造成羽毛折斷或毛面折損,也容易報廢。
塑膠製之羽球大多由尼龍製成的軟性球架取代天然羽毛,結構較為強韌,可以減少羽球的折損,然而,因為塑膠製羽球的裙翼連結成一體,而無法產生如同天然羽毛的氣流效應,所提供的打擊觸感亦不如天然羽毛製成的羽球。
為了提升羽球的打擊感,而發展出以人造毛片取代天然羽毛之羽球,以產生接近天然羽毛球的打擊感,然而,現有的人造毛片的缺點在於,人造毛片主要具有一直桿與兩翼片,當人造毛片插設於球頭時,通常形成直錐狀的羽裙單元,容易產生風阻,而無法如同天然羽毛般引導氣流,而有待進一步的改善。
有鑑於此,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裝設於羽球的塑膠毛片,且該塑膠毛片可模擬出近似天然羽毛導引氣流的效果。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新型提出一種羽球的塑膠毛片,該塑膠毛片係由塑膠材料一體成形,其包含一羽軸與兩羽片,該羽軸包含一插入端與一頂端,並定義一左側、一右側、一外側、一內側、一垂直於該插入端的平面,以及一垂直於該平面的垂直軸,該兩羽片分別形成於該羽軸的左、右側,並鄰近該頂端,各羽片上皆形成有複數個間隔排列的導氣流孔,其中,該羽軸自該插入端漸進式地朝上與朝外彎拱延伸,而使得該頂端至該插入端與該垂直軸之間形成一空間偏擺角度,該羽軸的頂端至該插入端相對於該垂直軸,朝向該外側的偏擺一第一角度,該第一角度大於0度小於等於30度,該羽軸的頂端至該插入端相對於該垂直軸,朝向該左、右側的方向形成一左右偏擺角度,該左右偏擺角度落在±30度的範圍內,並包含±30度。
本新型的塑膠毛片係由塑膠一體成形,容易製造,可降低使用天然羽毛的製作成本,本新型的羽軸呈漸進式的向外彎拱延伸,使得羽軸具有一空間偏擺角度,而讓設置有本新型的塑膠毛片的羽球於飛行過程容易引導氣流,且羽球於飛行過程中,使氣流穿過導氣流孔,保持飛行姿態的穩定與飛行路徑的平穩,而讓使用本新型之塑膠毛片所組成的羽球,而可模擬出近似於使用天然羽毛的羽球的飛翔特性。
10、10’、10A、10B、10C、10D、10E:塑膠毛片
11、11’:羽軸
111、111’:插入端
112、112’:頂端
113:插入頭
13:羽片
14、14A、14B、14C、14D、14E:導氣流孔
141、142:橫邊
143:頂橫邊
144:底橫邊
145、146:縱邊
50:夾持件
P:平面
Z:垂直軸
α1:第一角度
α2、α2’:角度
L1:距離
L2:距離
L3:距離
圖1為本新型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新型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側視圖。
圖3為本新型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另一側視圖。
圖4為裝設有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塑膠毛片之羽球的立體分解圖。
圖5為本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6為本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7為本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8為本新型第五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9為本新型第六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10為本新型第七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為了能詳細瞭解本新型的技術特徵及實用功效,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來實現,茲進一步以如圖所示的較佳地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請參考圖1至圖3,為本新型之羽球之塑膠毛片10之第一較佳實施例,該塑膠毛片10係由塑膠材料一體成形,其可為塑膠材料一體射出成形,容易製造,可降低使用天然羽毛的製作成本。
該塑膠毛片10包含一羽軸11與兩羽片13,該羽軸11包含一插入端111與一頂端112,並定義一左側、一右側、一外側、一內側、一垂直於該插入端111的平面P、以及一垂直於該平面P的垂直軸Z,此處所指的左、右側為自外側看向該羽軸11的左手邊的為左側,右手邊的為右側。
該兩羽片13分別形成於該羽軸11的左、右側,並鄰近該頂端112,各羽片13上皆形成有複數個間隔排列的導氣流孔14。
該羽軸11自該插入端111漸進式地朝上與朝外彎拱延伸,而使得該頂端112至該插入端111與該垂直軸Z之間形成一空間偏擺角度,該羽軸11於該插入端111形成一插入頭113,該插入頭113用以插設於羽球的球頭內,且該羽軸11的外徑尺寸自該插入頭113頂部朝向該頂端112漸縮,而讓羽軸11的重心偏向插入端111。
請參考圖2,以夾持件50夾持於該插入端111的內、外側時,該羽軸11的頂端112至該插入端111相對於該垂直軸Z,朝向該外側偏擺一第一角度α1,該第一角度α1大於0度小於等於30度。
請參考圖3,以夾持件50夾持於該插入端111的左、右側時,該羽軸11的頂端112至該插入端111相對於該垂直軸Z,朝向該左、右側的方向形成一左右偏擺角度α2,該左右偏擺角度α2落在±30度的範圍內,並包含±30度,較佳的是,該左右偏擺角度α2非0度,並小於±10度,第一實施例中,該羽軸11的頂端112至該插入端111相對於該垂直軸Z朝向左側偏擺一角度α2;請參考圖5,於第二實施例中,該羽軸11’的頂端112’至該插入端111’相對於該垂直軸Z朝向右側偏擺一角度α2’。
請參考圖1與圖3,該兩羽片13呈薄片狀,該兩羽片13的形狀沿著該羽軸11的中心左、右對稱,該兩羽片13可具有相同面積尺寸,或是其中一羽片13的面積大於另一羽片13的面積,該羽軸11於該內、外側凸出於兩羽片13的表面,該兩羽片13構成一箏形的構造,該兩羽片13橫向延伸的距離L1短於縱向延伸的距離L2,且該兩羽片13的橫向延伸的端點位於接近該頂端112的位置;該兩羽片13自該頂端112分別朝遠離該羽軸11的左、右方向傾斜向下延伸至該橫向延伸的端點,再朝接近該羽軸11的左、右側方向傾斜向下延伸一段距離後,再內折並傾斜向下而連接至該羽軸11。
各羽片13上的導氣流孔14沿該羽軸11的軸向間隔排列,且該些導氣流孔14呈橫向延伸,各導氣流孔14皆自該羽軸11橫向朝遠離該羽軸11的方向延伸,且各導氣流孔14的接近該羽片13的外周的一側皆與該羽片13的外周形成間距,各導氣流孔14的橫邊141皆朝向遠離該羽軸11的方向向上傾斜,且各導氣流孔14的兩橫邊141、142平行,且兩橫邊141、142之間的間距約為2.5公厘,該兩橫邊141、142亦可形成一夾角,而呈放射狀延伸,該些導氣流孔14之 間的間距約為2.5公厘,其中,導氣流孔14離該羽軸11最遠的端點至該羽軸11的中心軸的最遠距離為8公厘。
請參考圖6,於塑膠毛片10A的第三實施例中,各羽片13上的導氣流孔14A呈縱向放射狀延伸,且各羽片13上排列有上、下兩組導氣流孔14A,該些導氣流孔14A所共構成的外輪廓,與該羽片13的外周及該羽軸11形成間距,其中位於上排的導氣流孔14A的頂橫邊143與底橫邊144,皆呈朝向遠離該羽軸11方向向下傾斜延伸,位於下排的導氣流孔14A的頂橫邊143亦朝向遠離該羽軸11的方向向下傾斜延伸,靠近該羽軸11頂端112的導氣流孔14A最接近該頂端112的端點與至最遠離該頂端112的端點之間的垂直直線距離L3為15公厘,且導氣流孔14A的兩縱邊145、146之間的距離小於等於3公厘。
請參考圖7至圖10,於其他塑膠毛片10B、10C、10D、10E的實施例中,該些導氣流孔14B、14C、14D、14E構成網格狀,且該些導氣流孔14B、14C、14D、14E所共構成的外輪廓與該羽片13的外周及該羽軸11形成間距,可如圖9與圖10般,兩羽片13上設置相同密度的網格,或是如圖7與圖8般,兩羽片13上設置相異密度的網格,可如圖7般,右側羽片13的網格密度大於左側羽片13的網格密度,或如圖8般,左側羽片13的網格密度大於右側羽片13的網格密度。
請參考圖4,為裝設有本新型的塑膠毛片10的羽球的一實施例,於該羽球的實施例中,該羽球包含一球頭40與一羽裙單元30,該羽球的羽裙單元30,交錯的設有塑膠毛片10與天然羽毛20,且該些塑膠毛片10與該些天然羽毛20傾斜地插設於球頭40,而概呈圓錐狀,塑膠毛片10與天然羽毛20的配置關係,可於兩相鄰的天然羽毛20之間皆插設一塑膠毛片10,或兩相鄰的天然羽毛20之間皆插設兩塑膠毛片10,亦或兩相鄰的塑膠毛片10之間皆插設兩天然羽毛20,等等應用上的變化,利用塑膠毛片10與天然羽毛20的交錯設置,以增加整 體羽裙單元30的結構強度,防止受拍擊而造成天然羽毛20的折損,提升其耐拍擊度,降低製作成本。
利用塑膠毛片10羽軸11呈漸進式的向外彎拱延伸,而使得羽軸11的彎拱角度配合天然羽毛20的羽桿自然彎拱的形狀,降低塑膠毛片10與天然羽毛20搭配時所形成的風阻,更可利用羽軸11朝左、右側的偏擺,而讓羽球的塑膠毛片10的羽軸11與天然羽毛20的羽桿皆朝向同一方向偏擺,使得羽球於飛行過程容易產生旋轉氣流,而帶動羽球於飛行時旋轉,並可藉由導氣流孔14的設置,使氣流貫穿羽片13,保持飛行姿態的穩定羽飛行路徑的平穩,而讓羽球擁有近似全部使用天然羽毛20的飛行效果。
於其他羽球的實施例中,該羽球亦可以皆使用本新型的塑膠毛片10,並利用羽軸11漸進式的向外彎拱延伸,而讓羽球形呈末端向外彎拱的錐狀,且該些塑膠毛片10的羽軸11皆朝向同一側偏擺,而讓羽球飛翔時具有類似於天然羽毛引導氣流的功效,並於飛行過程中,使氣流穿過導氣流孔14而保持飛行姿態的穩定與飛行路徑的平穩,而可模擬出近似於使用天然羽毛的羽球的飛翔特性。
10:塑膠毛片
11:羽軸
111:插入端
112:頂端
113:插入頭
13:羽片
14:導氣流孔
P:平面
Z:垂直軸

Claims (10)

  1. 一種羽球之塑膠毛片,該塑膠毛片係由塑膠材料一體成形,其包含一羽軸與兩羽片,該羽軸包含一插入端與一頂端,並定義一左側、一右側、一外側、一內側、一垂直於該插入端的平面,以及一垂直於該平面的垂直軸,該兩羽片分別形成於該羽軸的左、右側,並鄰近該頂端,各羽片上皆形成有複數個間隔排列的導氣流孔,其中,該羽軸自該插入端漸進式地朝上與朝外彎拱延伸,而使得該頂端至該插入端與該垂直軸之間形成一空間偏擺角度,該羽軸的頂端至該插入端相對於該垂直軸,朝向該外側的偏擺一第一角度,該第一角度大於0度小於等於30度,該羽軸的頂端至該插入端相對於該垂直軸,朝向該左、右側的方向形成一左右偏擺角度,該左右偏擺角度落在±30度的範圍內,並包含±30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羽球之塑膠毛片,其中該塑膠毛片係為塑膠材料一體射出成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羽球之塑膠毛片,其中該羽軸於該插入端形成一插入頭,該羽軸的外徑尺寸自該插入頭的頂部朝向該頂端漸縮,且該羽軸於該內、外側突出於該羽片的表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羽球之塑膠毛片,其中該兩羽片橫向延伸的距離短於縱向延伸的距離,且該兩羽片的橫向延伸的端點位於接近該頂端的位置。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羽球之塑膠毛片,其中各羽片上的導氣流孔沿該羽軸的軸向間隔排列,且該些導氣流孔呈橫向延伸。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羽球之塑膠毛片,其中各羽片上的導氣流孔的橫邊,皆朝向遠離該羽軸的方向向上傾斜。
  7.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羽球之塑膠毛片,其中,各羽片上的導氣流孔呈縱向放射狀延伸。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羽球之塑膠毛片,其中,各羽片上排列有上、下兩組導氣流孔,且該些導氣流孔所共構成的外輪廓,與該羽片的外周及該羽軸形成間距。
  9.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羽球之塑膠毛片,其中各羽片上的導氣流孔構成網格狀,且該些導氣流孔所共構成的外輪廓與該羽片的外周及該羽軸形成間距,該兩羽片上設置相同密度的網格。
  10.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羽球之塑膠毛片,其中各羽片上的導氣流孔構成網格狀,且該些導氣流孔所共構成的外輪廓與該羽片的外周及該羽軸形成間距,並且該兩羽片上設置相異密度的網格。
TW108214957U 2019-11-12 2019-11-12 羽球之塑膠毛片 TWM592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4957U TWM592779U (zh) 2019-11-12 2019-11-12 羽球之塑膠毛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4957U TWM592779U (zh) 2019-11-12 2019-11-12 羽球之塑膠毛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2779U true TWM592779U (zh) 2020-04-01

Family

ID=71132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4957U TWM592779U (zh) 2019-11-12 2019-11-12 羽球之塑膠毛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27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1065B (zh) * 2019-11-12 2020-08-11 亞頓國際有限公司 羽球之塑膠毛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1065B (zh) * 2019-11-12 2020-08-11 亞頓國際有限公司 羽球之塑膠毛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10826U (ja) シャトルコック及びその羽根
ES2445567T3 (es) Palos de golf y cabezas de palos de golf
US4809983A (en) Golf club head
US10709941B2 (en) Golf club head
US1286834A (en) Golf-ball.
JP6756517B2 (ja) シャトルコック用人工羽根、及び、シャトルコック
JPS60156480A (ja) 投球用ボ−ル
CN109475769B (zh) 羽毛球用人工羽毛及羽毛球
US20060217220A1 (en) Instructional baseball
CN102949820A (zh) 高尔夫球杆组
US2218593A (en) Shuttle for game of badminton
TWM592779U (zh) 羽球之塑膠毛片
TWI701065B (zh) 羽球之塑膠毛片
KR20230054710A (ko) 균형 잡힌 임팩트와 스윙 성능 특성을 가진 클럽 헤드
TWI724251B (zh) 網球拍框
US20040248666A1 (en) Golf club head
US10814196B2 (en) Synthetic shuttlecock
KR200460073Y1 (ko) 셔틀콕
JP3205614U (ja) シャトルコック及びその羽根
CN211435010U (zh) 一种羽毛球的塑胶毛片
CN110743146A (zh) 一种羽毛球的塑胶毛片
JP2022110563A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及びゴルフクラブ
WO2019053644A1 (en) GROOVED GOLF HANDLE FOR BETTER AERODYNAMICS
US8585510B1 (en) Golf club head with improved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KR200470054Y1 (ko) 골프 클럽 헤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