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1207U - 一種應用於行動裝置之身份識別系統 - Google Patents

一種應用於行動裝置之身份識別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1207U
TWM591207U TW108210624U TW108210624U TWM591207U TW M591207 U TWM591207 U TW M591207U TW 108210624 U TW108210624 U TW 108210624U TW 108210624 U TW108210624 U TW 108210624U TW M591207 U TWM591207 U TW M59120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identification
module
insurance
c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0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秉翰
Original Assignee
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0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1207U/zh
Publication of TWM591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1207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應用於行動裝置之身份識別系統,其包含身份識別資料庫儲存複數筆個人身份資料;身份識別裝置,其具有身份識別碼;行動裝置,其包含控制模組、讀取模組、通訊模組、顯示模組及行動裝置識別碼,其中讀取模組、通訊模組及顯示模組電性連接至控制模組;其中讀取模組用以讀取身份識別碼,而身份識別資料庫接受並驗證由行動裝置所提供之身份識別碼。

Description

一種應用於行動裝置之身份識別系統
本創作關於一種應用於行動裝置之身份識別系統,尤其是在使用者欲向保險公司請求保險服務時,協助使用者進行身份識別、驗證等作業,並能自動於行動裝置帶入個人身份資料。
以往,保險公司在向客戶或準客戶提供保險服務或銷售保險商品服務時,無論是透過保險業務員或服務人員(下稱輔助人員)的協助,抑或是客戶或準客戶自行與保險公司接洽,並要求進行保險服務或購買保險時,保險公司皆需確認客戶或準客戶的身份是否為本人後,才能提供相關的服務。
然而,在現行保險業的流程之下,所謂的「確認」其身份是否為本人,僅能由輔助人員親自會晤(即親晤)客戶或準客戶,並於親晤現場取得客戶或準客戶所親自簽署(即親簽)之相關文件,用以確認其身份是否為本人,以符合保險業務員管理規則中對於親晤親簽之規定。
此外,若客戶或準客戶自行經由網際網路連線(例如使用瀏覽器或行動應用程式連線)至保險公司網站,來取得保險公司所提供的服務時,因是透過網路來進行相關服務及交易,保險公司為確認客戶或準客戶之身份,傳統上可透過客戶或準客戶之網路銀行帳戶、行動電話簡訊(例如一次性驗證動態密碼One Time Password,OTP)或者電子信箱驗證碼等措施作為確認其身份 (參見保險業辦理電子商務應注意事項)。另外,根據保險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注意事項之規定,保險業為確認客戶之身份,其措施需以可靠、獨立之原始文件、資料或資訊進行辨識及驗證客戶身份,並保存該身份證明文件影本或予以留存記錄。
上述皆是保險業目前為提供客戶或準客戶在進行身份確認時所需的相關規定及程序。然而,為了確認客戶或準客戶之身份,上述程序必須取得客戶或準客戶之身份資料(例如身份證字號、戶籍地及出生年月日等個人資料)及證明文件(例如身份證正、影本),再由客戶或準客戶以手動輸入或謄寫等方式提供保險公司前述資料,存有效率不彰之情況,且後續仍得由審核人員透過層層審核及確認等手段,以進行資料真偽及正確性之驗證,且整體作業流程牽涉不同單位,流程複雜繁瑣亦耗費時間,而過程可能會受到人為操作誤差的影響(例如手動輸入或謄寫等方式所產生的誤繕)。
因此,如何透過技術手段達到確實且迅速地進行客戶或準客戶之身份識別、驗證及等作業,並減少手動輸入或謄寫等方式所造成的效率不彰及誤繕等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創作人乃積極苦思研究,以期可解決上述身份識別、驗證,及以手動輸入或謄寫等方式提供身份資料的相關問題,經過不斷的努力及研究,終於研發出本創作。
本創作提出一實施例,一種應用於行動裝置之身份識別系統,該系統包含:身份識別資料庫,其儲存複數筆個人身份資料;身份識別裝置, 其具有身份識別碼、公開區資料及加密區資料,其中加密區資料需由身份識別裝置之擁有者本人輸入正確密碼後才可讀取;行動裝置,其包含控制模組、至少一個讀取模組、通訊模組、顯示模組及行動裝置識別碼,其中讀取模組、通訊模組及顯示模組電性連接至控制模組,而行動裝置識別碼進一步包含國際行動裝置識別碼(IMEI/MEID)及/或積體電路卡識別碼(ICCID);其中讀取模組讀取身份識別碼,而身份識別資料庫接受並驗證由行動裝置所提供之身份識別碼。
上述身份識別資料庫所儲存之個人身份資料進一步包含姓名、性別、出生日、戶籍地、通訊地、生理特徵資料、身份識別碼及行動裝置識別碼之至少其中之一者或其組合。
依據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該系統進一步包含保險服務伺服器,其包含保險資訊模組、保險投保模組、保險契約變更模組、保險繳費模組、保險理賠模組及保單健檢模組之至少其中之一者或其組合,其中行動裝置可通訊連接至保險服務伺服器。
依據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讀取模組進一步包含近場通訊(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模組、影像擷取模組、指紋辨識模組及聲紋辨識模組之至少其中之一者或其組合,其中近場通訊模組是指13.56MHz RFID頻段下,以10cm之內的短距離非接觸式資料傳輸。
依據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該影像擷取模組進一步包含臉部識別單元及/或虹膜辨識單元,其用於偵測、擷取與辨識人臉特徵及/或虹膜特徵。
依據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該系統係使用蜂巢式網路(Cellular network)之行動通訊技術,包含GSM、HSPA、WCDMA/CDMA2000、 LTE/LTE-A、5G及其後續世代(Generation)等通訊標準。
依據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當使用者欲進行保險服務時,該系統則進行下述步驟:步驟S101,啟動行動裝置中已預載之應用程式,並將保險服務需求傳送至保險服務伺服器;步驟S102,保險服務伺服器藉由行動裝置向身份識別資料庫傳送身份識別需求;步驟S103,當行動裝置接近身份識別裝置時,由至少一個讀取模組讀取身份識別碼;步驟S104,通訊模組將身份識別碼及行動裝置識別碼傳送至身份識別資料庫;步驟S105,身份識別資料庫執行驗證程序來驗證身份識別碼及行動裝置識別碼是否相互對應,產生驗證結果並傳送至行動裝置;步驟S106,若驗證結果為真,身份識別資料庫則傳送簡訊至行動裝置,其中所傳送之簡訊包含授權碼,並限定行動裝置在時限內回傳授權碼;步驟S107,身份識別資料庫在時限內接收到授權碼後,身份識別資料庫傳送相對應於保險服務需求之個人身份資料至行動裝置,並由應用程式顯示於顯示模組,自動於行動裝置之應用程式帶入個人身份資料;步驟S108,行動裝置藉由至少一個讀取模組取得該使用者之生理特徵資料;步驟S109,將步驟S108所取得之生理特徵資料傳送至身份識別資料庫進行比對程序,產生比對結果並傳送至保險服務伺服器;步驟S110,若比對結果為真,保險服務伺服器則執行使用者所欲進行之保險服務,並傳送執行結果至行動裝置,由應用程式顯示於顯示模組。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創作之應用於行動裝置之身份識別系統,其可由智慧型手機、通話平板或類似之行動裝置來與保險服務伺服器及身份識別資料庫進行通訊連接,藉此來實現對保險服務之使用者進行身份識別、認證等作業之目標,並可確實掌握使用者是否為本人,以符合保險業務員管 理規則中需要親晤、親簽之相關規定,並透過自動於行動裝置帶入個人身份資料的機制,可增進整體作業流程效率及降低誤繕的影響。
1‧‧‧應用於行動裝置之身份識別系統
10‧‧‧身份識別資料庫
11‧‧‧個人身份資料
20‧‧‧身份識別裝置
21‧‧‧身份識別碼
30‧‧‧行動裝置
31‧‧‧控制模組
32‧‧‧讀取模組
33‧‧‧通訊模組
34‧‧‧顯示模組
35‧‧‧行動裝置識別碼
40‧‧‧保險服務伺服器
41‧‧‧保險資訊模組
42‧‧‧保險投保模組
43‧‧‧保險契約變更模組
44‧‧‧保險繳費模組
45‧‧‧保險理賠模組
46‧‧‧保單健檢模組
S101-S110‧‧‧步驟
圖1A係顯示本創作之應用於行動裝置之身份識別系統的概略結構方塊圖。
圖1B係顯示圖1A之行動裝置的概略結構方塊圖。
圖2係顯示本創作之一實施範例流程圖。
參看所附之圖式,就本創作之具體形態來加以說明。
如圖1A及1B所示,本創作係一種應用於行動裝置之身份識別系統1,該系統1包含:一身份識別資料庫10,其儲存複數筆個人身份資料11;一身份識別裝置20,其具有一身份識別碼21;一行動裝置30,其包含一控制模組31、至少一個讀取模組32、一通訊模組33、一顯示模組34及一行動裝置識別碼35,其中該至少一個讀取模組32、該通訊模組33及該顯示模組34電性連接至該控制模組31;其中該行動裝置30藉由該至少一個讀取模組32讀取該身份識別碼21,而該身份識別資料庫10接受並驗證由該行動裝置30所提供之該身份識別碼21。
另外,該身份識別裝置20進一步包含一公開區資料及一加密區資料(未繪示),其中該加密區資料需由該身份識別裝置20之擁有者本人輸入正確密碼後,才可由該行動裝置30或另一讀取裝置進行讀取。
另外,該系統1進一步包含一保險服務伺服器40,其包含一保險資訊模組41、一保險投保模組42、一保險契約變更模組43、一保險繳費模組44、一保險理賠模組45及一保單健檢模組46之至少其中之一者或其組合,其中該行動裝置30可藉由該通訊模組33通訊連接至該保險服務伺服器40。
另外,該至少一個讀取模組32進一步包含一近場通訊模組、一影像擷取模組、一指紋辨識模組及一聲紋辨識模組(未繪示)之至少其中之一者或其組合,該系統更可透過該影像擷取模組、該指紋辨識模組及/或該聲紋辨識模組來取得至少一個生物特徵,用以進行身份識別及驗證。
另外,該影像擷取模組進一步包含一臉部識別單元及/或一虹膜辨識單元(未繪示),該系統更可透過該臉部識別單元及/或該虹膜辨識單元來取得至少一個生物特徵,用以進行身份識別及驗證。
另外,該行動裝置識別碼35進一步包含一國際行動裝置識別碼(IMEI/MEID)及/或一積體電路卡識別碼(ICCI)。
另外,該等個人身份資料11進一步包含姓名、性別、出生日、戶籍地、通訊地、生理特徵資料、該身份識別碼21及該行動裝置識別碼35之至少其中之一者或其組合。
另外,該系統1係使用蜂巢式通訊技術,包含GSM、HSPA、WCDMA/CDMA2000、LTE/LTE-A、5G及後續世代等通訊標準。
參看圖2所示,以下便針對本創作之使用方式的實施範例流程來加以說明。
當一使用者欲進行一保險服務時,該系統1則進行下述步驟:步驟S101,啟動該行動裝置30中已預載之一應用程式,並傳送一保險服務需求至 該保險服務伺服器40;步驟S102,該保險服務伺服器40藉由該行動裝置30向該身份識別資料庫10傳送一身份識別需求;步驟S103,當該行動裝置30接近該身份識別裝置20時,由該至少一個讀取模組32讀取該身份識別碼21;步驟S104,該通訊模組33傳送該身份識別碼21及該行動裝置識別碼35至該身份識別資料庫10;步驟S105,該身份識別資料庫10執行一驗證程序來驗證該身份識別碼21及該行動裝置識別碼35是否相互對應,產生一驗證結果並傳送至該行動裝置30;步驟S106,若該驗證結果為真,該身份識別資料庫10則傳送一簡訊至該行動裝置30,該簡訊包含一授權碼,並限定該行動裝置30在一時限內回傳該授權碼;步驟S107,該身份識別資料庫10在該時限內接收到該授權碼後,該身份識別資料庫10傳送相對應於該保險服務需求之該等個人身份資料11至該行動裝置30,並由該應用程式顯示於該顯示模組34,自動於該行動裝置30之該應用程式帶入該等個人身份資料。
另外,當步驟S107之該行動裝置30接收到相對應於該保險服務需求之該等個人身份資料11後,該系統1更包含下述步驟:步驟S108,該行動裝置30藉由該至少一個讀取模組32取得該使用者之生理特徵資料;步驟S109,傳送步驟S108所取得之生理特徵資料至該身份識別資料庫10進行一比對程序,並產生一比對結果傳送至該保險服務伺服器40;步驟S110,若該比對結果為真,該保險服務伺服器40則執行該保險服務,並傳送一執行結果至該行動裝置30,並由該應用程式顯示於該顯示模組34。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具體實施例,其並不用以限制本創作,凡在本創作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拆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之內。
1‧‧‧應用於行動裝置之身份識別系統
10‧‧‧身份識別資料庫
11‧‧‧個人身份資料
20‧‧‧身份識別裝置
21‧‧‧身份識別碼
30‧‧‧行動裝置
40‧‧‧保險服務伺服器
41‧‧‧保險資訊模組
42‧‧‧保險投保模組
43‧‧‧保險契約變更模組
44‧‧‧保險繳費模組
45‧‧‧保險理賠模組
46‧‧‧保單健檢模組

Claims (11)

  1. 一種應用於行動裝置之身份識別系統,該系統包含:一身份識別資料庫,其儲存複數筆個人身份資料;一身份識別裝置,其具有一身份識別碼;一行動裝置,其包含一控制模組、至少一個讀取模組、一通訊模組、一顯示模組及一行動裝置識別碼,其中該至少一個讀取模組、該通訊模組及該顯示模組電性連接至該控制模組;其中該至少一個讀取模組讀取該身份識別碼,而該身份識別資料庫接受並驗證由該行動裝置所提供之該身份識別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系統,其中該系統進一步包含一保險服務伺服器,其包含一保險資訊模組、一保險投保模組、一保險契約變更模組、一保險繳費模組、一保險理賠模組及一保單健檢模組之至少其中之一者或其組合,其中該行動裝置可通訊連接至該保險服務伺服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系統,其中該至少一個讀取模組進一步包含一近場通訊模組、一影像擷取模組、一指紋辨識模組及一聲紋辨識模組之至少其中之一者或其組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系統,其中該影像擷取模組進一步包含一臉部識別單元及/或一虹膜辨識單元。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系統,其中該行動裝置識別碼進一步包含一國際行動裝置識別碼(IMEI/MEID)及/或一積體電路卡識別碼(ICCID)。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系統,其中該等個人身份資料進一步包含姓名、性別、出生日、戶籍地、通訊地、生理特徵資料、該身份識別碼及該行動裝置識別碼之至少其中之一者或其組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系統,其中該等個人身份資料進一步包含姓名、性別、出生日、戶籍地、通訊地、生理特徵資料、該身份識別碼及該行動裝置識別碼之至少其中之一者或其組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系統,其中該系統係使用蜂巢式通訊技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系統,當一使用者欲進行一保險服務時,該系統則進行下述步驟:步驟S101,啟動該行動裝置中已預載之一應用程式,並傳送一保險服務需求至一保險服務伺服器;步驟S102,該保險服務伺服器藉由該行動裝置向該身份識別資料庫傳送一身份識別需求;步驟S103,當該行動裝置接近該身份識別裝置時,由該至少一個讀取模組讀取該身份識別碼;步驟S104,該通訊模組傳送該身份識別碼及該行動裝置識別碼至該身份識別資料庫;步驟S105,該身份識別資料庫執行一驗證程序來驗證該身份識別碼及該行動裝置識別碼是否相互對應,產生一驗證結果並傳送至該行動裝置;步驟S106,若該驗證結果為真,該身份識別資料庫則傳送一簡訊至該行動裝置,該簡訊包含一授權碼,並限定該行動裝置在一時限內回傳該授權碼;步驟S107,該身份識別資料庫在該時限內接收到該授權碼後,該身份識別資料庫傳送相對應於該保險服務需求之該等個人身份資料至該行動裝 置,並由該應用程式顯示於該顯示模組,自動於該行動裝置之該應用程式帶入該等個人身份資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系統,當一使用者欲進行一保險服務時,該系統則進行下述步驟:步驟S101,啟動該行動裝置中已預載之一應用程式,並傳送一保險服務需求至該保險服務伺服器;步驟S102,該保險服務伺服器藉由該行動裝置向該身份識別資料庫傳送一身份識別需求;步驟S103,當該行動裝置接近該身份識別裝置時,由該至少一個讀取模組讀取該身份識別碼;步驟S104,該通訊模組傳送該身份識別碼及該行動裝置識別碼至該身份識別資料庫;步驟S105,該身份識別資料庫執行一驗證程序來驗證該身份識別碼及該行動裝置識別碼是否相互對應,產生一驗證結果並傳送至該行動裝置;步驟S106,若該驗證結果為真,該身份識別資料庫則傳送一簡訊至該行動裝置,該簡訊包含一授權碼,並限定該行動裝置在一時限內回傳該授權碼;步驟S107,該身份識別資料庫在該時限內接收到該授權碼後,該身份識別資料庫傳送相對應於該保險服務需求之該等個人身份資料至該行動裝置,並由該應用程式顯示於該顯示模組,自動於該行動裝置之該應用程式帶入該等個人身份資料。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或第10項之系統,其中當步驟S107之該行動裝置接收到相對應於該保險服務需求之該等個人身份資料後,該系統更包含下述步驟: 步驟S108,該行動裝置藉由該至少一個讀取模組取得該使用者之生理特徵資料;步驟S109,傳送步驟S108所取得之生理特徵資料至該身份識別資料庫進行一比對程序,並產生一比對結果傳送至該保險服務伺服器;步驟S110,若該比對結果為真,該保險服務伺服器則執行該保險服務,並傳送一執行結果至該行動裝置,並由該應用程式顯示於該顯示模組。
TW108210624U 2019-08-12 2019-08-12 一種應用於行動裝置之身份識別系統 TWM591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0624U TWM591207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種應用於行動裝置之身份識別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0624U TWM591207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種應用於行動裝置之身份識別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1207U true TWM591207U (zh) 2020-02-21

Family

ID=70415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0624U TWM591207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種應用於行動裝置之身份識別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1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1091B2 (en) Method, terminal, server and system for information registration
US11556930B2 (en) Biometric transaction system
TWI591554B (zh) Electronic ticket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US2019008782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biometric templates to biometric devices
US201602754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ly initiating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for enhanced security of financial transactions
US20140279516A1 (en) Authenticating a physical device
US2017016943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orizing a transaction
US20180225669A1 (en) Financial transaction relay system having multi-safety lock function of processing user authentication by scanning both finger pulse and fingerprint, and processing method therefore
CN109426963B (zh) 认证生物统计请求的生物统计系统
US20220253851A1 (en) Electronic method for instantly creating an account using a physical card
US1083939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providing enhanced authentication of consumers
US20180268412A1 (en) Transaction device
CN107045684B (zh) 身份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US10129266B2 (en) Identity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430792B2 (en) Transaction device
KR20170052328A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를 이용한 비대면 실명확인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8098699A1 (zh) 一种交易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3020623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on and payment while wearing a face covering
TWM591207U (zh) 一種應用於行動裝置之身份識別系統
US20150074008A1 (en) Secure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1769575B2 (en) Medical test results and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KR101110775B1 (ko)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서비스 제공 서버
TWM549926U (zh) 金融業身份核對管理系統
WO202306957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biometric-enabled network interactions
KR20150141232A (ko) 모바일 결제 시스템, 결제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용자 검증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