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0336U - 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 - Google Patents

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0336U
TWM590336U TW108200803U TW108200803U TWM590336U TW M590336 U TWM590336 U TW M590336U TW 108200803 U TW108200803 U TW 108200803U TW 108200803 U TW108200803 U TW 108200803U TW M590336 U TWM590336 U TW M59033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module
port
amplifier
multimedi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0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豐洲
Original Assignee
林豐洲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豐洲 filed Critical 林豐洲
Priority to TW108200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0336U/zh
Publication of TWM590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033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一種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其包括: 一多媒體播放主機,一鋰電池模組,一傳感振動器,一雙聲道喇叭單體。其中,多媒體播放主機上設有多重電路,以形成一多媒體接收、播放、與擴大機系統。該多媒體接收、播放、與擴大機系統包括: 一無線音訊接收模組、一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一擴大機模組、以及一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藉由使用該傳感振動器對一使用者依據本系統所輸入之多媒體音訊產生之音頻,轉換為振動訊號,透過擴大機模組推動傳感振動器,並傳導至該使用者全身,使得該使用者可隨音樂、電影情節、 電玩遊戲情節產生身歷其境的體驗效果。

Description

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體感傳輸系統,特別是指一種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
由於科技之進步與發展,現代電影技術可提供具有故事敘述性之影像畫面與豐富的聲光效果,以使得觀眾在視覺和聽覺方面可以獲得賞心悅目的感受,以充分達成調節身心的功效,因此電影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娛樂。電影相關業者亦不斷地努力提升影音視訊之效果,以滿足觀眾視覺和聽覺方面的享受,有關於此,近年電影業者發展出具有立體視覺效果的3D電影以及具有巨大螢幕效果的IMAX電影,其目的在使得觀眾在觀賞電影時,不由自主的融入角色,造成十分逼真與驚險刺激的特殊感覺。為了加強觀觀眾親臨現場之效果,電影業者將觀眾之座椅作特殊設計成可以配合電影劇情發展,進行振動、傾斜、搖動,甚至可以對觀眾身體之某些部位產生衝擊與振動,以使得觀眾可以獲得與電影內容聯動的物理刺激,以達成真實身臨其境之影音效果。
惟,目前此種座椅之缺失為,其不僅在結構設計上過於複雜,其並未採用現代無線方式接收音訊信號,而採用有線方式進行信號線與電力線之連接,以致於例如在電影院中大量座椅間之狹小空間佈滿各種接線,不但大幅增加裝設之材料與人工成本、以及維修保養費用,且佔用座椅間相當大空間, 使人容易絆倒,且不美觀。因此,此種座椅之設計複雜、成本過高、安裝與維修費時費事,造成對電影業者相當大負擔,且使用並不方便。實有改善之必要。
此外,在傳統3D電影院中所使用座椅之缺點為,需針對每部電影量身訂作專屬程式去驅動座椅移動,其設計與製作成本高,且會增加安裝、維修、以及保養之費用。
再者,目前電玩遊戲機之缺點為,其僅提供聲音與影像效果,並無法對使用者產生例如振動等體感之身臨其境之身歷聲體感效果。由以上說明可知,傳統電影院中或電玩遊戲所使用座椅確有缺失,實有改善之必要。
本創作之目的為提供一種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以改善習知技術之上述缺失與不足。
本創作提供一種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其包括:一多媒體播放主機,一鋰電池模組,一傳感振動器,一雙聲道喇叭單體。其中,多媒體播放主機上設有多重電路,以形成一多媒體接收、播放、與擴大機系統。多媒體播放主機連接至鋰電池模組以接收電力,並連接至傳感振動器與雙聲道喇叭單體以提供音訊信號,使其分別產生對使用者之振動以及身歷聲音響,且提供所須電力。
本創作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可以設置並使用於一載具中,其例如可以為沙發、坐椅、座墊、電影院坐椅、床具、躺椅、電競或VR/AR遊戲椅、或AR/VR遊戲背心等(惟,本創作並不受限於此),以便對使用者產生振動,以避免且改善習知技術之缺失與不足。
該多媒體接收、播放、與擴大機系統包括:一無線音訊接收模組、一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一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以及一擴大機模組。其中,該無線音訊接收模組連接至該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該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連接至該擴大機模組,擴大機模組連接至傳感振動器及雙聲道喇叭單體。該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連接至無線音訊接收模組、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以及擴大機模組。
該無線音訊接收模組包括一發射器與一接收器。於發射器上設有6個埠,其各分別用於:從電視、個人電腦、膝上型電腦、機上盒(STB)、Android電視盒、或其他裝置接收音訊信號;將所接收音訊信號串接至下一級裝置;連接至天線,以無線方式發射音訊信號;輸出音量調節信號;連接至發光二極體(LED)顯示器1;以及輸出對頻(pairing)設定信號。又,於接收器上設有3個埠,其各分別用於:輸出音訊信號;連接至LED顯示器2;接收對頻(pairing)設定信號。
此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包括:一音訊接收模組、一藍芽接收模組、一音訊解碼器、一USB埠1、一SD埠、一AUX埠、一MCU微處理器與輸入頻道選擇單元、一音訊輸出埠、一耳機輸出埠、一運算擴大機1、以及一運算擴大機2。其中,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之輸入可以來自以下五者之一:無線音訊接收模組、藍芽接收模組、USB埠1、SD埠、以及AUX埠。其中,音訊接收模組與藍芽接收模組均連接至MCU微處理器與輸入頻道選擇單元。AUX埠用於接收AUX線控信號,並連接至MCU微處理器與輸入頻道選擇單元。USB埠1可插接USB插頭,用於輸入音訊信號或進行充電。SD埠用於插接安全數位卡(Security Digital Memory Card:SD)。其中,USB埠1與SD埠均經由一音訊解碼器連 接至MCU微處理器與輸入頻道選擇單元。此經由MCU微處理器與輸入頻道選擇單元處理後之訊號輸出至兩個運算擴大機1、2進行訊號放大,再分別傳輸至一音訊輸出埠與一並聯之耳機輸出埠及雙聲道喇叭單體。
在以上說明中,音訊處理系統之五個輸入之選擇可以由系統自動選擇,而無須使用傳統按鈕式選擇。此選擇之優先次序為:wireless audio→AUX→USB→SD→Bluetooth。其中,此系統預設值為Bluetooth。當系統偵測到有任何輸入埠被插入裝置,即將Bluetooth去能(disable),並自動跳接至所被插入埠,以播放該插入埠之音訊/檔案/串流音訊。
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包括:一電源管理模組、一鋰電池充電管理電路、一升壓電路、一分壓電路、一穩壓電路、一降壓電路、一電壓偵測器、以及一LED顯示器3。其中,此充電模組外所設之一AC/DC適配器連接至鋰電池充電管理電路。此充電模組外之一on/off開關連接電源管理模組,當on/off開關導通(on)時,可開啟多媒體接收、播放、與擴大機系統。電源管理模組連接至一升壓電路,該升壓電路連接至該分壓電路,該分壓電路再連接至該穩壓電路、該降壓電、該電壓偵測器、以及該LED顯示器3。鋰電池模組設於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之外,其可由4-10個3.7V之鋰離子電池串並聯構成。此由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經升壓及分壓電路所輸出之電力可提供本多媒體接收、播放、與擴大機系統中各其他模組運作所須電力,其包括用於驅動傳感振動器使其產生對墊體使用者可感受之振動。
擴大機模組包括:一電力輸入模組、一擴大機(1)與等化DSP模組、一擴大機(2)、一USB2埠、一輸出埠。該輸出埠連接至下一級(stage)。擴大機(1)與等化DSP模組連接至一傳感振動器1與一傳感振動器2。擴大機(2)連接 至一揚聲器1與一揚聲器2。藉由使用USB2埠以輸入符合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協定之訊號,經由運作擴大機(1)與等化DSP模組,可以促使不同頻率聲音間之均衡(equalized),增加聲音之張力、清晰度、以及深度,同時設定通過頻段,以提供更佳音響與振動效果。
本創作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可以設置並使用於一載具中,其例如可以為沙發、坐椅、座墊、電影院坐椅、床具、躺椅、電競或VR/AR遊戲椅、AR/VR遊戲背心等,以便可對使用者依據本系統所輸入之多媒體音訊產生音頻振動,透過該墊體傳導至使用者全身,使得該使用者可隨音樂、電影情節、電玩遊戲獲得身歷其境的體驗與效果。於本創作中,為了讀者容易理解起見,載具以座墊說明,但本創作並不受限於此。
總結以上說明,本創作之主要功能為:其提供一多媒體播放主機,其可接收由一音訊接收模組以天線所接收之電視、個人電腦、膝上型電腦、機上盒、Android電視盒等無線音訊信號、或一藍芽接收模組所接收音訊信號、或由USB、SD、AUX所接收音訊信號,將該音訊信號傳送至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經其處理後傳送至擴大機模組,將此音訊信號放大後傳送至傳感振動器,以驅動其產生使得載具之使用者可感受之振動。
100‧‧‧具體感傳輸功能之載具
101‧‧‧坐椅
102‧‧‧沙發
103‧‧‧電影院坐椅
104‧‧‧辦公坐椅
105‧‧‧電競或VR/AR遊戲椅
700‧‧‧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
110‧‧‧墊座
120‧‧‧本體
122‧‧‧上承載板
123‧‧‧下承載板
125‧‧‧直立間隔件
130‧‧‧多媒體播放主機
140‧‧‧鋰電池模組
150‧‧‧傳感振動器
160‧‧‧墊罩
170‧‧‧雙聲道喇叭單體
180‧‧‧螺絲孔位
200‧‧‧多媒體接收、播放、與擴大機系統
250‧‧‧無線音訊發射系統
300‧‧‧無線音訊接收模組
310‧‧‧發射器
311‧‧‧埠1
312‧‧‧埠2
313‧‧‧埠3
314‧‧‧埠4
315‧‧‧埠5
316‧‧‧埠6
330‧‧‧接收器
331‧‧‧埠7
332‧‧‧埠8
333‧‧‧埠9
400‧‧‧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
410‧‧‧音訊接收模組
420‧‧‧藍芽接收模組
431‧‧‧USB1埠
432‧‧‧SD埠
433‧‧‧AUX埠
440‧‧‧音訊解碼器
450‧‧‧MCU微處理與輸入頻道選擇單元
471‧‧‧運算擴大機1
472‧‧‧運算擴大機2
481‧‧‧音訊輸出埠
482‧‧‧耳機輸出埠
500‧‧‧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
510‧‧‧on/off開關
520‧‧‧電源管理模組
521‧‧‧鋰電池充電管理電路
530‧‧‧分壓電路
540‧‧‧穩壓電路
550‧‧‧降壓電路
560‧‧‧電壓偵測器
570‧‧‧LED顯示器3
580‧‧‧AC/DC適配器
590‧‧‧升壓電路
600‧‧‧擴大機模組
610‧‧‧電力輸入模組
620‧‧‧輸出埠
630‧‧‧擴大機(1)與等化DSP模組
640‧‧‧擴大機(2)
650‧‧‧傳感振動器1
660‧‧‧傳感振動器2
670‧‧‧揚聲器1
680‧‧‧揚聲器2
690‧‧‧USB2埠
本創作將由以下詳細說明與所附圖式而充分瞭解,但其僅作為說明,且並不因此構成對本創作之限制。
第1(A)圖為可用於容納本創作系統於其內之一種具體感傳輸功能之載具之外觀正視圖; 第1(B)圖為可用於容納本創作系統於其內之一種具體感傳輸功能之載具之分解概要圖;第1(C)圖為可用於容納本創作系統於其內之一種具體感傳輸功能之載具之組裝圖,其中墊座置於本體上;第1(D)圖為可用於容納本創作系統於其內之一種具體感傳輸功能之載具之本體之側視圖;第1(E)圖為可用於容納本創作系統於其內之一種具體感傳輸功能之載具之本體上所設置本創作之一多媒體播放主機、一鋰電池模組、一傳感振動器、一雙聲道喇叭單體之概要圖;第1(F)圖為本創作具體感傳輸功能之載具之各種樣態之概要圖;第2(A)圖為據本創作之一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之一多媒體播放主機、一鋰電池模組、一傳感振動器、一雙聲道喇叭單體之概要圖;第2(B)圖為根據本創作之一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之一多媒體接收、播放、與擴大機系統之功能方塊圖;第3圖為根據本創作之一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之一無線音訊接收模組之功能方塊圖;第4圖為根據本創作之一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之一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之功能方塊圖;第5圖為根據本創作之一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之一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之功能方塊圖;以及 第6圖為根據本創作之一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之一擴大機模組之功能方塊圖。
為使貴審查委員方便了解本創作之內容,及所能達成之功效,茲配合圖式列舉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本創作之目的為提供一種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700,以改善習知技術之缺失與不足。請參考第1(A)~1(E)圖,其中,本創作之一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可以設置並使用於一具體感傳輸功能之載具100中,以便對一使用者產生振動。該載具100包括:一墊座110,其上部依人體工學設計呈雙凹形,以配合一使用者之臀部坐於該墊座110上;一本體120,其為一立方體中空殼體,其上、下承載板122、123間形成一中空空間,且以複數個直立間隔件125分隔,該墊座110設置於該本體120上;一墊罩160,其圍繞且包含該本體120與該墊座110於其內,以形成該載具100之一外殼。
第1(F)圖為本創作具體感傳輸功能之載具之各種形態之概要圖,其顯示本創作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可以設置並使用於一載具100中,其例如可以為坐椅101、沙發102、電影院坐椅103、辦公坐椅104、電競或VR/AR遊戲椅105、床具、躺椅、或VR/AR遊戲背心等,以便可對使用者依據本系統所輸入之多媒體音訊產生音頻振動,透過該墊體傳導至使用者全身,使得該使用者可隨音樂、電影情節、電玩遊戲獲得身歷其境的體驗與效果。於本創作中,為了讀者容易理解起見,載具以座墊說明,但本創作並不受限於此。
參考第2(A)圖,本創作之一具有全功能多媒體體感傳輸之系統700包括:一多媒體播放主機130,一鋰電池模組140,一傳感振動器150,一雙聲道喇叭單體170。其中,多媒體播放主機130上設有多重電路,以形成一多媒體接收、播放、與擴大機系統。多媒體播放主機130連接至鋰電池模組140以接收電力,並連接至傳感振動器150與雙聲道喇叭單體170以提供音訊信號,使其分別產生對使用者之振動以及身歷聲音響,且提供所須電力。
參考第2(B)圖,該多媒體接收、播放、與擴大機系統200包括:一無線音訊接收模組300、一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400、一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500、一擴大機模組600。其中,該無線音訊接收模組300連接至該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400,將其由設置於載具系統外之一無線音訊發射系統250所接收之音訊訊號傳送至該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400。該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400連接至該擴大機模組600,將經處理之音訊信號傳送至該擴大機模組600。該擴大機模組600連接至該傳感振動器150,將所放大之音訊信號傳送至該傳感振動器150,以產生對使用者之振動。該擴大機模組600又連接至雙聲道喇叭單體170,以產生身歷聲音響。又,該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500連接至該鋰電池模組140,將所接收電力傳送至該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500所連接之該無線音訊接收模組300與該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400。藉由以上設計,將該多媒體接收、播放、與擴大機模組600所接收之音訊信號轉換產生增壓訊號,以推動傳感振動器150產生振動,且亦可推動雙聲道喇叭單體170產生身歷聲音響。
再參考第1(A)~1(E)圖,多媒體播放主機130設置於該本體之該等上、下承載板122、123之間。鋰電池模組140設置於該本體之該等上、下承載板122、123之間,以提供該多媒體播放主機130運作所須電力。雙聲道喇叭 單體170設置於該本體120中,且連接至該多媒體播放主機130與該鋰電池模組140,以產生立體聲音響。傳感振動器150設置於該本體120之中心位置,且連接至該多媒體播放主機130與該鋰電池模組140,對該使用者依輸入之多媒體音訊產生音頻振動,透過該本體120傳導至該使用者全身,使得該使用者可隨音樂、電影情節、電玩遊戲產生身歷其境的效果。在以上說明中,墊座110可由乳膠、高強度記憶棉等材料製成,本體120上方可以由鐵板、金屬板、高強度塑膠板、或木板等材料製成,本體120底部可以由高強度塑膠板、或木板等材料製成,該本體120之立方體可以為正方體、矩形體、以及圓形體,但以上所述並非本創作之特徵,其皆屬於習知技術於此不再贅述。又,本體120之底部預設有複數個螺絲孔位180,可用於容納升降底盤及移動式五爪底座、背靠墊、以及扶手等鎖定。該傳感振動器150為一音訊驅動振動單體。
參考第3圖,其中,該無線音訊接收模組300包括一發射器310與一接收器330。於發射器310上設有埠1-6:311、312、313、314、315、316。其中,埠1 311用於從電視、個人電腦、膝上型電腦、機上盒(STB)、Android電視盒、或其他裝置接收音訊信號;埠2 312用於將所接收之音訊訊號串接至身歷聲裝置或下一級裝置;埠3 313用於連接至天線,以無線方式發射音訊信號;埠4 314用於輸出音量調節信號;埠5 315用於連接至發光二極體(LED)顯示器1;埠6 316用於輸出對頻(pairing)設定信號。又,於接收器330上設有埠7-9:331、332、333。其中,埠7 311用於輸出音訊信號;埠8 332用於連接至LED顯示器2;埠9 333用於接收對頻設定信號。
由以上說明可知,本案之無線音訊接收模組300具有以下技術特徵:
1.為確保音樂傳輸品質,所接收音訊信號之頻帶必須在以下範圍內:2.4GHz/5.2GHz/5.8GHz;亦即在以下三個頻帶中之一:2400~2483.5MHz、5150~5235MHz、以及5740~5840MHz。
2.傳輸採用Hopping Technology跳頻式方式運作,收發訊號間將訊號作加密傳輸,同時當頻道遭受干擾時可自動跳到相鄰不受干擾之頻道。
3.發射器對接收器之音訊傳輸可以採用1對1之方式進行,或可採用廣播(broadcasting)發送即時(real time)無延遲串流音訊方式進行。在後者之情形中,可以使用一個發射器對無數個接收器進行。此特別適用於家庭中多人使用、或使用於電影院中之多個載具之同步即時接收。又,此發射器對其他各個載具之接收器所發射封包被加密,而不會互相干擾。
該接收器330可外加延伸天線埋設於該載具、椅子、或沙發之前端,以增加收訊功效。
然後,請參考第4圖,其中,該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400包括:一音訊接收模組410、一藍芽接收模組420、一音訊解碼器440、一MCU微處理器與輸入頻道選擇單元450、一USB埠1 431、一SD埠432、一AUX埠433、一音訊輸出埠481、一耳機輸出埠482、一運算擴大機1 471、以及一運算擴大機2 472。其中,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400之輸入可以來自以下五者之一:音訊接收模組410、藍芽接收模組420、USB埠1 431、SD埠432、以及AUX埠433。其中,音訊接收模組410與藍芽接收模組420均連接至MCU微處理器與輸入頻道選擇單元450。AUX埠433用於接收AUX線控信號,並連接至MCU微處理器與輸入頻道選擇單元450。USB埠1 431用於插接USB插頭,用於輸入音訊信號或進行充電。SD埠432用於插接安全數位卡(Security Digital Memory Card:SD)。其中,USB埠1 431 與SD埠432均經由一音訊解碼器440連接至MCU微處理器與輸入頻道選擇單元450。此經由MCU微處理器與輸入頻道選擇單元450處理後之訊號輸出至運算擴大機1 471、運算擴大機2 472進行放大,再分別傳輸至一音訊輸出埠481與一耳機輸出埠482,其中該耳機輸出埠482預設為輸出音訊至擴大機(2)640並由揚聲器1 670及揚聲器2 680播放立體音訊,當耳機輸出埠482偵測到耳機插入時,則輸出音訊轉由耳機播放,並關閉擴大機(2)640。
在以上說明中,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400之五個輸入之選擇可以由系統自動選擇,而無須使用傳統按鈕。此選擇之優先次序為:wireless audio→AUX→USB→SD→Bluetooth。其中,此系統預設值為Bluetooth。當系統偵測到有任何輸入埠被插入裝置時,即將Bluetooth去能(disable),並自動跳接至所被插入埠,以播放該插入埠之音訊/檔案/串流。
USB埠1 431用於接收音訊或進行充電,其採用軟體與USB偵測接腳(pin)偵測插入裝置,可自動辨別插入裝置為USB裝置並立即作解碼播放音檔,或為手機USB充電裝置,則僅提供充電。
以下請參考第5圖,其中,該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500包括:一電源管理模組520、一鋰電池充電管理電路521、一升壓電路590、一分壓電路530、一穩壓電路540、一降壓電路550、一電壓偵測器560、一LED顯示器3 570。其中,該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500外之一on/off開關510連接電源管理模組520,當on/off開關導通(on)時,可開啟該多媒體接收、播放、與擴大機系統。此充電模組500外所設之一AC/DC適配器580連接至鋰電池充電管理電路521。電源管理模組520連接至升壓電路590,其連接至分壓電路530,該分壓電路530再連接至該穩壓電路540、該降壓電路550、該電壓偵測器560、以及該 LED顯示器3 570。鋰電池模組140設於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500外,其可由4-10個3.7V之可充電鋰離子電池構成。此由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500經分壓電路530所輸出之電力可提供本多媒體體感傳輸系統200中各其他模組運作所須電力,其包括用於驅動傳感振動器150使其產生對載具使用者可感受之振動。在以上說明中,鋰電池模組140所使用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為一般電子業所使用可充電電池,其具可持續使用數小時之功能。又,於此處所使用傳感振動器為一振動器(亦結構類似揚聲器單體),其為一般電子音響業所使用;此兩者皆屬於習知技術,於此不再贅述。
最後請請參考第6圖,其中,該擴大機模組600包括:一電力輸入模組610、一擴大機(1)與等化DSP模組630、一擴大機(2)640、一輸出埠620、一USB2埠690。輸出埠620連接至下一級(stage)。擴大機(1)與等化DSP模組630連接至一傳感振動器1 650、一傳感振動器2 660。擴大機(2)640連接至一揚聲器1 670、一揚聲器2 680。藉由使用USB2埠690以輸入符合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協定之訊號,經由運作擴大機(1)與等化DSP模組630,可以促使不同頻率聲音間之均衡(equalized),增加聲音之張力、清晰度、以及深度,同時設定通過頻段以提供更佳音響效果。此外,設置一功率較小之擴大機(2)640,藉由其輸出中高頻段之立體聲音訊,補償傳感振動器僅傳遞低音效果,修飾音訊為全頻段音訊。
此用於容納本創作系統之具體感傳輸功能之載具具有以下特徵,可協助使用者獲得最佳之振動傳導效果:
1.本體之結構為中空,除可用於收容多媒體播放主機、傳感振動器、以及鋰電池模組外,其具備散熱與通風以產生對流之效應。
2.本體上部以金屬製成,可達成最佳振動傳導效果,且其硬度係數極高,足可應付超過200kg以上載重。
3.本體上部兩側與本體底部使用高密度木質三合板,可以有效吸收部分振動,減少震動傳導至鄰接設備如坐椅,沙發,或地板等。
4.載具之左、右側設有通風孔,作為散熱與通風使用,可將多媒體播放主機與傳感振動器所產生熱能有效地排除。
5.載具之左、右側設有雙聲道(stereo)喇叭單體,提供中高頻音訊播放,並補足低頻振動器所無法產生之中高頻音訊播放。
6.多媒體播放主機置於載具右側,以提供慣用右手使用者之操作方便性。
7.載具之背部設有隱藏式提把,以方便使用者手提移動。
8.本體之底部預設有複數個螺絲孔位,可用於容納升降底盤及移動式五爪底座、背靠墊、以及扶手等鎖定。
總結以上說明,本創作之主要功能為:無線音訊接收模組300將由天線以無線方式所接收音訊信號、或從Bluetooth以無線方式所接收音訊信號、或從所插接之USB,SD,AUX等以有線方式所接收音訊信號,傳送至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400,經其處理後傳送至擴大機模組600,將此音訊信號放大後傳送至傳感振動器150,以驅動其產生使得使用者可感受之振動。此外,無線音訊接收模組300可將所接收之有線或無線音訊信號串接或播放至多個立體音響或多個下級裝置。在此過程中所須電力由鋰電池模組140(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經由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500提供。
綜上所述,相較於習知技術,本創作具有以下優異技術特徵:
1.可以藉由天線以無線方式接收音訊信號(通常特別適用於電影院中或家庭中),經處理後成電氣信號,再經放大訊號後輸出至傳感振動器,以驅動其產生所須強度之振動。
2.無線音訊發射器可以插接電視、個人電腦、膝上型電腦、機上盒、Android電視盒等裝置,將其輸入音訊轉為數位式無線音訊訊號發射,並由無線音訊接收器接收,且將無線Bluetooth音訊信號,及USB,SD,AUX連接埠接入之音訊信號,經由頻道輸出選擇器擇一輸出,再經訊號擴大機後輸出至傳感振動器,以驅動其產生相對應之振動。
3.可以將上述以有線與無線方式所接收音訊信號以有線方式串接至下一級(stage)裝置、例如立體聲音響或第二個載具;或以無線方式傳送至多個以下級之裝置、例如多個載具以產生振動,以避免習知技術有線接線之缺失與缺點。
4.本創作之無線音訊接收模組之發射器可以1對1方式串接至下一級裝置,或以1對多廣播(broadcasting)方式發送即時(real time)無延遲串流音訊至2、3、………無數個裝置之接收器。此種設計適合用於電影院或家庭中多人使用。此等發射音訊經加密處理,不會互相干擾。
5.本創作之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之(五個)輸入之選擇使用自動偵測選擇,而無須使用傳統式按鈕及顯示屏選擇輸入源。此選擇模式依下列優先次序擇一輸出:wireless audio→AUX→USB→SD→Bluetooth。其中,此系統預設值為Bluetooth輸出。當系統開機後,系統先依優先次序逐一檢查是否有音源插入,如偵測無任何音源插入則進入Bluetooth模式,同時使用中如偵測到有任 何輸入埠被插入裝置,即將Bluetooth去能(disable),並自動轉接至所被偵測到插入之輸入埠,以播放該埠之音訊/檔案/串流音訊。
此容納本創作系統之載具可以置於座椅上、床上或地板上使用,對其上使用者產生所須振動。由於本創作之系統可以無線方式(經由天線)將例如:電視、個人電腦、膝上型電腦、機上盒、Android電視盒等裝置之音訊作無線發射傳輸,或Bluetooth無線接收,或以連接埠方式插接至USB,SD card,AUX等接收音訊信號。此外,本創作系統亦可將所接收音訊信號,以有線或無線方式串接或播放至一或多個下一級裝置,故本創作為一種具有全功能「多媒體」播放與「體感傳輸」功能之系統,以上特徵為傳統習知技術所無法達成者。
由以上說明可知,本創作具傳統習知技術所無之技術特徵,以達成習知技術所無法達成之功效,符合專利要件,具專利價值。
以上說明內容僅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其並非用來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舉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結構、材質、特徵及精神所為之等同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700‧‧‧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
130‧‧‧多媒體播放主機
140‧‧‧鋰電池模組
150‧‧‧傳感振動器
170‧‧‧雙聲道喇叭單體

Claims (9)

  1. 一種具有全功能多媒體體感傳輸之系統,其包括: 一多媒體播放主機,一鋰電池模組,一傳感振動器,一雙聲道喇叭單體,其中,該多媒體播放主機上設有多重電路,以形成一多媒體接收、播放、與擴大機系統,該多媒體播放主機連接至該鋰電池模組以接收電力,並連接至該傳感振動器與該雙聲道喇叭單體以提供音訊信號,使其分別產生振動與身歷聲音響,且提供所須電力 。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有全功能多媒體體感傳輸之系統,其中該多媒體接收、播放、與擴大機系統包括: 一無線音訊接收模組、一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一擴大機模組、以及一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其中,該無線音訊接收模組連接至該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該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連接至該擴大機模組,擴大機模組連接至該傳感振動器及該雙聲道喇叭單體,該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連接至該無線音訊接收模組、該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以及該擴大機模組。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具有全功能多媒體體感傳輸之系統,其中 該無線音訊接收模組包括:  一發射器與一接收器;其中,於該發射器上設有6個埠,其各分別用於: 從電視、個人電腦、膝上型電腦、機上盒(STB)、Android電視盒接收音訊信號,將所接收音訊信號串接至下一級裝置,連接至天線以無線方式發射音訊信號,輸出音量調節信號,連接至一發光二極體(LED)顯示器1,以及輸出對頻(pairing)設定信號;又,於該接收器上設有3個埠,其各分別用於:輸出音訊信號、連接至LED顯示器2、以及接收對頻設定信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具有全功能多媒體體感傳輸之系統,其中該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包括:  一音訊接收模組、一 藍芽接收模組、一音訊解碼器、一USB埠1、一SD埠、一AUX埠、一MCU微處理器與輸入頻道選擇單元、一音訊輸出埠、一耳機輸出埠、一運算擴大機 1、以及一運算擴大機 2,其中,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之輸入可以來自以下五者之一: 該音訊接收模組、該藍芽接收模組、該USB埠1、該SD埠、以及該AUX埠,其中,該音訊接收模組與該藍芽接收模組均連接至MCU微處理器與輸入頻道選擇單元,該AUX埠用於接收AUX線控信號,並連接至該MCU微處理器與輸入頻道選擇單元,該USB埠1用於插接USB插頭,以輸入音訊信號或進行充電,該SD埠用於插接一安全數位卡(Security Digital Memory Card: SD),其中,該USB埠1與該SD埠均經由該音訊解碼器連接至該MCU微處理器與輸入頻道選擇單元,此經由該MCU微處理器與輸入頻道選擇單元處理後之訊號輸出至兩個運算擴大機1、2進行放大,其再分別傳輸至一音訊輸出埠與一並聯之一耳機輸出埠及該雙聲道喇叭單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具有全功能多媒體體感傳輸之系統,其中:  該音訊解碼及處理系統之五個輸入之選用可以由系統自動判別選擇,而無須使用傳統按鈕及顯示屏,選取使用之優先次序為: wireless audio →AUX →USB →SD→ Bluetooth,其中,系統預設值為Bluetooth,當該系統偵測到任何輸入埠被插入,即將Bluetooth去能(disable),並自動跳接至被插入之該輸入埠,以播放該插入埠之音訊/檔案/串流。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具有全功能多媒體體感傳輸之系統,其中該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包括: 一電源管理模組、一鋰電池充電管理電路、一升壓電路、一分壓電路、一穩壓電路、一降壓電路、一電壓偵測器、以及一LED顯示器3,其中,該充電模組外所設之一AC/DC適配器連接至該鋰電池充電管理電路,該電源管理模組連接至該升壓電路,該升壓電路連接至該分壓電路,該分壓電路再連接至該穩壓電路、該降壓電路、該電壓偵測器、以及該LED顯示器3,該電源管理與鋰電池充電模組外之一on/off 開關連接該電源管理模組,當該on/off 開關導通(on)時,可開啟該多媒體接收、播放、與擴大機系統。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具有全功能多媒體體感傳輸之系統,其中該擴大機模組包括: 一電力輸入模組、一擴大機(1)與等化DSP模組、一擴大機(2)、一USB2埠、一輸出埠,其中,該輸出埠連接至下一級(stage),該擴大機(1)與等化DSP模組連接至一傳感振動器1與一傳感振動器2,以及該擴大機(2)連接至一揚聲器1與一揚聲器2;藉由使用該USB2埠以輸入符合I²C(Inter-Integrated Circuit)協定之訊號,經由該擴大機(1)與等化DSP模組處理,可以促使不同頻率聲音間之均衡(equalized),增加聲音之張力、清晰度、以及深度,以提供更佳音響與振動效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有全功能多媒體體感傳輸之系統,其中該鋰電池模組為複數個可充電鋰離子電池。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有全功能多媒體體感傳輸之系統,其中該傳感振動器為一音訊驅動振動單體。
TW108200803U 2019-01-17 2019-01-17 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 TWM590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0803U TWM590336U (zh) 2019-01-17 2019-01-17 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0803U TWM590336U (zh) 2019-01-17 2019-01-17 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0336U true TWM590336U (zh) 2020-02-01

Family

ID=70414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0803U TWM590336U (zh) 2019-01-17 2019-01-17 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03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358479U (en) Wireless broadcast video and audio device
CN105210387A (zh) 用于提供三维增强音频的系统和方法
CN107493542A (zh) 用于在听音环境中播放音频内容的扬声器系统
JP2010532181A (ja) 振動履物装置及び振動履物装置と共に使用する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システム
CN203734817U (zh) 一种智能多媒体音箱
CN109417675A (zh) 终端混音产品
CN201178847Y (zh) 具有音乐播放装置的滑动式摇椅
US20130315416A1 (en) Device connecting multiple audio sources over wireless connections to amplifiers and speakers
WO2017211301A1 (zh) 多功能模块式音箱
CN209895771U (zh) 具备全功能多媒体播放的体感传输系统
CN212698256U (zh) 具备多媒体播放及体感传输功能的座椅
TWI684480B (zh) 具備多媒體播放及其體感傳輸功能之墊體
CN203136083U (zh) 家庭影院设备
CN202907130U (zh) 一种插卡式蓝牙音箱
CN205666064U (zh) 一种具有家庭影院功能的k歌系统
TWM590336U (zh) 具備全功能多媒體播放之體感傳輸系統
US20070019819A1 (en) Audio entertainment system
TWM590335U (zh) 具備多媒體播放及其體感傳輸功能之墊體
TW200937880A (en) Audio and video wireless broadcasting device
TW200524557A (en) Action seating
CN209029095U (zh) K歌系统
CN109192188B (zh) K歌系统
CN203708451U (zh) 一种带rca平衡输入、输出的麦克风接收器
CN202043881U (zh) 多功能折叠摇椅
KR200415267Y1 (ko) 텔레비전을 구비한 다기능 오디오 시스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