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9570U - 核心肌群鍛鍊器 - Google Patents

核心肌群鍛鍊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9570U
TWM589570U TW108211284U TW108211284U TWM589570U TW M589570 U TWM589570 U TW M589570U TW 108211284 U TW108211284 U TW 108211284U TW 108211284 U TW108211284 U TW 108211284U TW M589570 U TWM589570 U TW M58957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ip
seat
groove
perforation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1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坦寬
Original Assignee
寬鑫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寬鑫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寬鑫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1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9570U/zh
Publication of TWM589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957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為一種核心肌群鍛鍊器,其包含有二第一阻尼件,一第一握把,其為U形桿體,第一握把的二端分別與其中一第一阻尼件的一端相互結合固定,各該第一阻尼件的另一端連接於一第一調整座,一第二握把,其為U形桿體,第二握把的二端分別與一第二調整座相互結合固定,一定位組件,其包含二螺桿、二彈性件及一支撐桿,每一彈性件設置在相對應的第一調整座與第二調整座之間,每一支螺桿的一端貫穿相對應的第一調整座、彈性件及第二調整座,支撐桿的二端分別具有一螺孔,二螺孔分別與對應的螺桿相互結合固定;藉由定位組件可調整第一握把與第二握把之間的夾角,達到針對不同肌力程度的使用者具有不同阻力設定之功效,此外,保護套的設置,可提供使用者於操作中具有較舒適的觸感以提升鍛鍊過程的品質。

Description

核心肌群鍛鍊器
本新型為一種身體鍛鍊器材,尤指可提供核心肌群進行肌肉鍛鍊且可調整阻力的核心肌群鍛鍊器。
現有技術可使用於家庭針對核心肌群肌肉進行鍛鍊的運動器材,較為常見的有強調針對腹肌鍛鍊的運動滾輪,例如TW 459545之「一種運動滾輪之結構改良」新型專利案,該運動滾輪係由一滾動部及一握持部所組成,該滾動部係為一輪殼體且可於地面上滾動,該握持部兩端則各形成一握柄端,且握持部與輪殼體軸設固定後,各握柄端可套置有握柄套以供舒適握持操作,整體係可供使用者握持後,採跪姿或臥姿於地面上滾動滑行,而達身體核心肌群之鍛鍊,並且於輪殼體與握桿間係搭設有一彈性捲體,並令彈性捲體套設於握桿上後,其外側端可與輪殼體及握桿兩者之一形成單向棘齒勾持嚙合,與另一形成插設固定者,藉由以上彈性捲體之組設結構,使輪殼體與握桿於一特定方向相對滾動時,可藉彈性捲體之捲縮產生一滾動緩衝功效,以利運動者前進滾動之安全操作,並藉其彈性回復力輔助拉回動作,俾使整體之操作更加順暢。
然而,現有技術之運動滾輪有以下幾點缺點:
第一,因為核心肌群包含了人體肩膀以下到髖關節以上正面及背面的肌肉,而現有技術的運動滾輪其鍛鍊的動作主要是針對身體前側的腹肌有較大之鍛鍊功效,對於腹肌以外的核心肌群並無法完整的鍛鍊,故效果有限。
第二,運動滾輪在使用的過程中因為僅依靠輪穀體與地面極小的接觸面來支撐人體大部分的重量,使用者除了需要擁有較佳的平衡感維持輪殼體於移動中的平衡外,也必須預先具備一定的肌力基礎才有辦法順利的操作,對於初學者來說較難上手,且於操作的過程中更有可能因為地板摩擦力的不足而產生滑動,導致使用者失去平衡進而發生危險。
第三,即便如同前述於運動滾輪增加了彈性捲體結構,用以產生一輔助力道輔助使用者可以較輕鬆的方式操作,但因為彈性捲體的彈性為固定,而不同的使用者因為體重及肌力皆不相同,因此所產生固定的輔助力道針對不同的使用者來說可能有不足或過多的情形發生,對於鍛鍊效果大打折扣。
綜合以上三點可得知現有技術針對核心肌群鍛鍊的器材,其整體構造存在有如前述的問題及缺點,實有待加以改良。
有鑑於前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點,本新型藉由設置有第一調整座及第二調整座並且可依使用需求調整第一握把與第二握把之間的角度,達到具有不同阻力設定的功能,可依據使用者對於不同阻力需求進而達到量身調整及增進鍛鍊效果之目的。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手段為創作一種核心肌群鍛鍊器,其包含: 二第一阻尼件,各該第一阻尼件為一長細桿體捲繞呈螺旋狀的中空體; 一第一握把,該第一握把為一U形桿體,該第一握把的二端分別置入其中一該第一阻尼件的中空體一端的內部並相互結合固定; 二第一調整座,各該第一調整座的一端與其中一該第一阻尼件的另一端相互結合固定,另一端為一第一座體,其貫穿有一第一穿孔,該第一座體的內側表面具有一凸齒部,該凸齒部具有複數齒塊且各該齒塊為環繞凸設在該第一穿孔的外環位置; 一第二握把,該第二握把為一U形桿體; 二第二調整座,各該第二調整座的一端置入該第二握把的其中一端的內部並相互結合固定,各該第二調整座的另一端為一第二座體,其貫穿有一第二穿孔,該第二座體的外側表面具有一突齒部,該突齒部具有複數齒塊且各該齒塊為環繞突設在該第二穿孔的外環位置,該第二調整座的突齒部與該第一調整座的突齒部相互貼合; 一定位組件,其包含二螺桿、二彈性件及一支撐桿,每一該彈性件設置在相對應的該第一調整座的第一座體與該第二調整座的第二座體之間,每一該螺桿的一端貫穿相對應的該第一調整座的該第一穿孔、該彈性件及該第二調整座的第二穿孔,該支撐桿為一桿體且二端分別具有一螺孔,該二螺孔分別與對應的該二螺桿相互結合固定; 複數保護套,各該保護套為軟質中空管體且分別套設於該第一握把、該第二握把及該支撐桿上。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新型進一步所採用的技術手段為創作一種核心肌群鍛鍊器,其包含: 二第一阻尼件,各該第一阻尼件為一長細桿體捲繞呈螺旋狀的中空體; 一第一握把,該第一握把為一U形桿體,該第一握把的二端分別置入其中一該第一阻尼件的中空體一端的內部並相互結合固定; 二第一調整座,各該第一調整座的一端與其中一該第一阻尼件的另一端相互結合固定,另一端為一第一座體,其貫穿有一第一穿孔,該第一座體的內側表面具有一凸齒部,該凸齒部具有複數齒塊且各該齒塊為環繞凸設在該第一穿孔的外環位置; 二第二阻尼件,各該第二阻尼件為一長細桿體捲繞呈螺旋狀的中空體; 一第二握把,該第二握把為一U形桿體,該第二握把的二端分別置入其中一該第二阻尼件的中空體一端的內部並相互結合固定; 二第二調整座,各該第二調整座的一端分別置入其中一該第二阻尼件的另一端相互結合固定,各該第二調整座的另一端為一第二座體,其貫穿有一第二穿孔,該第二座體的外側表面具有一突齒部,該突齒部具有複數齒塊且各該齒塊為環繞突設在該第二穿孔的外環位置,該第二調整座的突齒部與該第一調整座的突齒部相互貼合; 一定位組件,其包含二螺桿、二彈性件及一支撐桿,每一該彈性件設置在相對應的該第一調整座的第一座體與該第二調整座的第二座體之間,每一該螺桿的一端貫穿相對應的該第一調整座的該第一穿孔、該彈性件及該第二調整座的第二穿孔,該支撐桿為一桿體且二端分別具有一螺孔,該二螺孔分別與對應的該二螺桿相互結合固定; 複數保護套,其分別套設於該第一握把、該第二握把及該支撐桿上。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核心肌群鍛鍊器,其進一步包含一座墊,該座墊為一片體且設置於該第二握把上。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核心肌群鍛鍊器,其中該座墊進一步包含複數固定部,該複數固定部套設於該第二握把及該支撐桿上。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核心肌群鍛鍊器,其中該第一調整座的該第一座體的內側表面內凹形成有一第一凹槽,該第一穿孔為貫穿位在該第一凹槽的槽底面,該第二調整座的該第二座體的外側表面內凹形成有一第二凹槽,該第二穿孔為貫穿位在該第二凹槽的槽底面,該彈性件位在該第一凹槽與該第二凹槽內。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核心肌群鍛鍊器,其進一步包含二固定環及二扶手,該二固定環為環狀體且分別凸設於該第二握把鄰近於該二第二調整座的二端,該二扶手為U形桿體且各該扶手的二端與該第二握把相互結合固定,相對應於每一該第二調整座的該扶手與該固定環為相鄰設置。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核心肌群鍛鍊器,其中該複數保護套為由泡棉所製成之空心管體。
本新型的優點在於,使用者可依據需求調整第一握把與第二握把之間的夾角,達到針對不同肌力程度的使用者具有不同阻力設定之功效,且U形握把的設計可提供較穩定的操作過程,除了具有多變的操作方式外,也可達到具有較佳安全性的目的,此外,保護套及座墊的設置,可提供使用者於操作中具有較舒適的觸感以提升鍛鍊過程的品質。
以下配合圖式以及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新型為達成預定創作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新型核心肌群鍛鍊器的第一實施例,其包含二第一阻尼件10、一第一握把20、二第一調整座30、一第二握把40、二第二調整座50、一定位組件60、複數保護套70及一座墊80。
二第一阻尼件10形狀構造相同,故以其中一第一阻尼件10為例描述說明,第一阻尼件10由一長細桿體捲繞呈螺旋狀的中空體,即具有複數螺旋圈且相鄰二螺旋圈為相互貼靠,第一握把20為一U形桿體且二端分別置入其中一第一阻尼件10的中空體一端的內部並相互結合固定,第一阻尼件10的另一端與第一調整座30的一端相互結合固定。
二第一調整座30形狀構造相同,故以其中一第一調整座30為例描述說明,第一調整座30的另一端為一第一座體31,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調整座30的第一座體31的內側表面內凹形成有一第一凹槽32,第一凹槽32的槽底面貫穿有一第一穿孔33,第一座體31的內側表面具有一凸齒部34,凸齒部34具有複數齒塊且各齒塊為環繞凸設在第一穿孔33的外環位置。
第二握把40為一U形桿體,二第二調整座50形狀構造相同,故以其中一第二調整座50為例描述說明,第二調整座50的一端置入第二握把40的其中一端的內部並相互結合固定,第二調整座50的另一端為一第二座體51,在本實施例中,第二調整座50的第二座體51的外側表面內凹形成有一第二凹槽52,第二凹槽52的槽底面貫穿有一第二穿孔53,第二座體51的外側表面具有一突齒部54,突齒部54具有複數齒塊且各該齒塊為環繞突設在第二穿孔53的外環位置,第二調整座50的突齒部54與第一調整座30的凸齒部34相互貼合。
定位組件60包含二螺桿61、二彈性件62及一支撐桿63,彈性件62為彈簧,每一個彈性件62設置在相對應的第一調整座30的第一凹槽32與第二調整座50的第二凹槽52之間且兩端分別抵頂於第一凹槽32與第二凹槽52的槽底面,每一支螺桿61的一端貫穿相對應的第一調整座30的第一穿孔33、彈性件62及第二調整座50的第二穿孔53,支撐桿63為一桿體且二端分別具有一螺孔631,二螺孔631分別與對應的螺桿61相互結合固定,第一握把20位於二端的第一阻尼件10與第二握把40的二端藉由二第一調整座30、二第二調整座50及定位組件60將第一握把20、二第一阻尼件10及第二握把40組設形成一框體結構,且可以支撐桿63為軸心使得第一握把20與第二握把40可選擇性地相對樞轉或固定。
保護套70為由泡棉所製成之空心管體,且分別套設於第一握把20、第二握把40及支撐桿63上,當使用者於操作過程中對其施力時可產生一緩衝之作用,減少使用者皮膚受壓導致疼痛的不適感。
座墊80為一軟質板體且設置於第二握把40上,在本實施例中,座墊80包含複數固定部81,固定部81為從座墊80的周邊向外延伸具有魔鬼氈的片體,利用固定部81分別環繞套設於第二握把40及支撐桿63上使得座墊80可定位於其中。
本新型使用時,請參閱圖3所示,當第一握把20與第二握把40呈90度之夾角時,使用者具有多種核心肌群鍛鍊方式,可依照如圖5所示,藉由背部對第一握把20施力使其彎折進行背部核心肌群的鍛鍊,如圖7所示,藉由腹部對第一握把20施力使其彎折進行腹部核心肌群的鍛鍊,如圖8所示,藉由雙手打直握持第一握把20並且利用身體前傾施力使其彎折進行腹部核心肌群的鍛鍊,如圖9所示,使用者以坐姿方式藉由雙腳對第一握把20施力使其彎折進行腹部核心肌群及腿部肌群的鍛鍊。
而當本新型欲實施為具有較小阻力時,請參閱圖2及圖4所示,可將二端的螺桿61旋轉退出一段距離但不脫離,此時彈性件62的回復彈力可將相互咬合的第一調整座30的凸齒部34與第二調整座50的突齒部54相互推離呈可相對旋轉狀態,使用者將結合有第一握把20的第一阻尼件10與第二握把40之間的夾角調整為大於90度(如圖4所示)或小於90度之夾角後,再將二端的螺桿61旋入結合固定,使第一調整座30的凸齒部34與第二調整座50的突齒部54相互卡合固定,請參閱圖6所示,因為當第一阻尼件10與第二握把40之間的夾角調整為大於90度時,使用者可以較小的力量利用背部對第一握把20施力使得第一阻尼件10彎折,請參閱圖10所示,當第一阻尼件10與第二握把40之間的夾角調整為小於90度時,使用者可以伏地挺身的姿勢以腹部對第一握把20施力使得第一阻尼件10朝向第二握把40方向彎折,而因為第一阻尼件10與第二握把40之間的夾角小於90度,因此使用者所施予的力量可相較於夾角為90度時小,此時可適用於核心肌群肌力較小的使用者。
請參閱圖11所示,為本新型的第二實施例,其中的第一握把20A、二第一阻尼件10A、一支撐桿63A、二第一調整座30A、定位組件60A及複數保護套70A的位置與圖1及圖2所示的第一實施例相同,主要差異在於第二握把40A的二端分別與各該第二調整座50A之間進一步結合有一第二阻尼件90A,二第二阻尼件90A形狀構造相同,故以其中一第二阻尼件90A為例描述說明,第二阻尼件90A為一長細桿體捲繞呈螺旋狀的中空體,其一端即具有複數螺旋圈且相鄰二螺旋圈為相互貼靠,構造與第一阻尼件10A相同,第二握把40A的二端分別置入其中一第二阻尼件90A的中空體一端的內部並相互結合固定,第二阻尼件90A的另一端與第二調整座50A的一端相互結合固定。
在本實施例中,請參閱圖11及圖12所示,使用者可以雙手分別握持第一握把20A及第二握把40A,並且將支撐桿63A抵靠於地面,藉由身體前傾及雙手將第一握把20A及第二握把40A撐開,使得第一阻尼件10A與第二阻尼件90A分別朝向地面方向彎折,此操作方式可同時進行手臂肌群及核心肌群的鍛鍊。
請參閱圖13所示,為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其中的第一握把20B、二第一阻尼件10B、支撐桿63B、二第一調整座30B、定位組件60B及複數保護套70B的位置與圖1及圖2所示的實施例相同,主要差異在於第二握把40B鄰近於二第二調整座50B的二端分別凸設有一固定環41B及設有一扶手42B,因為二固定環41B的形狀構造相同,二扶手42B的形狀構造相同,故以其中一固定環41B及一扶手42B為例描述說明,固定環41B為一環狀體且外環壁面固設於第二握把40B的上表面,扶手42B為一U形桿體且二端分別與固定環41B同側的第二握把40B相互結合固定形成一倒U形扶手42B。
請參閱圖14所示,於第三實施例使用時,使用者可藉由雙手分別握持二扶手42B以提供身體較佳的穩定性,並且背部對第一握把20B施力使其彎折進行背部核心肌群的鍛鍊;請參閱圖15所示,於鍛鍊使用時,可先將第一阻尼件10B與第二握把40B之間的夾角調整為180度放置於地面,並且利用雙手分別握持二扶手42B及以腳支撐於訓練場所,使用者以類似伏地挺身的姿勢將身體支撐住同時進行手臂肌群及核心肌群的鍛鍊;請參閱圖16所示,於鍛鍊使用時,使用者以坐姿方式藉由雙腳對第一握把20B施力使其彎折,並且額外於固定環41B上連接一繩索411B的一端,繩索411B的另一端由使用者握持拉住以避免核心肌群鍛鍊器於使用者踩踏的過程中產生滑移,此操作方式可進行腹部核心肌群及腿部肌群的鍛鍊。
以上所述僅是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作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創作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10A、10B‧‧‧第一阻尼件 20、20A、20B‧‧‧第一握把 30、30A、30B‧‧‧第一調整座 31‧‧‧第一座體 32‧‧‧第一凹槽 33‧‧‧第一穿孔 34‧‧‧凸齒部 40、40A、40B‧‧‧第二握把 41B‧‧‧固定環 411B‧‧‧繩索 42B‧‧‧扶手 50、50A、50B‧‧‧第二調整座 51‧‧‧第二座體 52‧‧‧第二凹槽 53‧‧‧第二穿孔 54‧‧‧突齒部 60、60A、60B‧‧‧定位組件 61‧‧‧螺桿 62‧‧‧彈性件 63、63A、63B‧‧‧支撐桿 631‧‧‧螺孔 70、70A、70B‧‧‧保護套 80‧‧‧座墊 81‧‧‧固定部 90A‧‧‧第二阻尼件
圖1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局部分解圖。 圖3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4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角度調整後側視圖。 圖5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角度調整前背部核心肌群鍛鍊的示意圖。 圖6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角度調整後背部核心肌群鍛鍊的示意圖。 圖7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腹部核心肌群鍛鍊示意圖。 圖8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另一腹部核心肌群鍛鍊示意圖。 圖9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腹部及腿部肌群鍛鍊示意圖。 圖10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用於伏地挺身鍛鍊示意圖。 圖11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立體外觀圖。 圖12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用於鍛鍊示意圖。 圖13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立體外觀圖。 圖14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用於背部核心肌群鍛鍊的示意圖。 圖15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用於腹部核心肌群鍛鍊圖。 圖16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用於腹部及腿部肌群鍛鍊示意圖。
10‧‧‧第一阻尼件
20‧‧‧第一握把
30‧‧‧第一調整座
40‧‧‧第二握把
50‧‧‧第二調整座
60‧‧‧定位組件
61‧‧‧螺桿
63‧‧‧支撐桿
70‧‧‧保護套
80‧‧‧座墊
81‧‧‧固定部

Claims (10)

  1. 一種核心肌群鍛鍊器,其包含: 二第一阻尼件,各該第一阻尼件為一長細桿體捲繞呈螺旋狀的中空體; 一第一握把,該第一握把為一U形桿體,該第一握把的二端分別置入其中一該第一阻尼件的中空體一端的內部並相互結合固定; 二第一調整座,各該第一調整座的一端與其中一該第一阻尼件的另一端相互結合固定,另一端為一第一座體,其貫穿有一第一穿孔,該第一座體的內側表面具有一凸齒部,該凸齒部具有複數齒塊且各該齒塊為環繞凸設在該第一穿孔的外環位置; 一第二握把,該第二握把為一U形桿體; 二第二調整座,各該第二調整座的一端置入該第二握把的其中一端的內部並相互結合固定,各該第二調整座的另一端為一第二座體,其貫穿有一第二穿孔,該第二座體的外側表面具有一突齒部,該突齒部具有複數齒塊且各該齒塊為環繞突設在該第二穿孔的外環位置,該第二調整座的突齒部與該第一調整座的突齒部相互貼合; 一定位組件,其包含二螺桿、二彈性件及一支撐桿,每一該彈性件設置在相對應的該第一調整座的第一座體與該第二調整座的第二座體之間,每一該螺桿的一端貫穿相對應的該第一調整座的該第一穿孔、該彈性件及該第二調整座的第二穿孔,該支撐桿為一桿體且二端分別具有一螺孔,該二螺孔分別與對應的該二螺桿相互結合固定; 複數保護套,各該保護套為軟質中空管體且分別套設於該第一握把、該第二握把及該支撐桿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核心肌群鍛鍊器,其進一步包含一座墊,該座墊為一片體且設置於該第二握把上。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核心肌群鍛鍊器,其中該座墊進一步包含複數固定部,該複數固定部套設於該第二握把及該支撐桿上。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核心肌群鍛鍊器,其中該第一調整座的該第一座體的內側表面內凹形成有一第一凹槽,該第一穿孔為貫穿位在該第一凹槽的槽底面,該第二調整座的該第二座體的外側表面內凹形成有一第二凹槽,該第二穿孔為貫穿位在該第二凹槽的槽底面,該彈性件位在該第一凹槽與該第二凹槽內。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核心肌群鍛鍊器,其進一步包含二固定環及二扶手,該二固定環為環狀體且分別凸設於該第二握把鄰近於該二第二調整座的二端,該二扶手為U形桿體且各該扶手的二端與該第二握把相互結合固定,相對應於每一該第二調整座的該扶手與該固定環為相鄰設置。
  6. 一種核心肌群鍛鍊器,其包含: 二第一阻尼件,各該第一阻尼件為一長細桿體捲繞呈螺旋狀的中空體; 一第一握把,該第一握把為一U形桿體,該第一握把的二端分別置入其中一該第一阻尼件的中空體一端的內部並相互結合固定; 二第一調整座,各該第一調整座的一端與其中一該第一阻尼件的另一端相互結合固定,另一端為一第一座體,其貫穿有一第一穿孔,該第一座體的內側表面具有一凸齒部,該凸齒部具有複數齒塊且各該齒塊為環繞凸設在該第一穿孔的外環位置; 二第二阻尼件,各該第二阻尼件為一長細桿體捲繞呈螺旋狀的中空體; 一第二握把,該第二握把為一U形桿體,該第二握把的二端分別置入其中一該第二阻尼件的中空體一端的內部並相互結合固定; 二第二調整座,各該第二調整座的一端分別置入其中一該第二阻尼件的另一端相互結合固定,各該第二調整座的另一端為一第二座體,其貫穿有一第二穿孔,該第二座體的外側表面具有一突齒部,該突齒部具有複數齒塊且各該齒塊為環繞突設在該第二穿孔的外環位置,該第二調整座的突齒部與該第一調整座的突齒部相互貼合; 一定位組件,其包含二螺桿、二彈性件及一支撐桿,每一該彈性件設置在相對應的該第一調整座的第一座體與該第二調整座的第二座體之間,每一該螺桿的一端貫穿相對應的該第一調整座的該第一穿孔、該彈性件及該第二調整座的第二穿孔,該支撐桿為一桿體且二端分別具有一螺孔,該二螺孔分別與對應的該二螺桿相互結合固定; 複數保護套,其分別套設於該第一握把、該第二握把及該支撐桿上。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核心肌群鍛鍊器,其進一步包含一座墊,該座墊為一片體且設置於該第二握把上。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核心肌群鍛鍊器,其中該座墊進一步包含複數固定部,該複數固定部套設於該第二握把及該支撐桿上。
  9. 如請求項6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核心肌群鍛鍊器,其中該第一調整座的該第一座體的內側表面內凹形成有一第一凹槽,該第一穿孔為貫穿位在該第一凹槽的槽底面,該第二調整座的該第二座體的外側表面內凹形成有一第二凹槽,該第二穿孔為貫穿位在該第二凹槽的槽底面,該彈性件位在該第一凹槽與該第二凹槽內。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核心肌群鍛鍊器,其中該複數保護套為由泡棉所製成之空心管體。
TW108211284U 2019-08-26 2019-08-26 核心肌群鍛鍊器 TWM589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1284U TWM589570U (zh) 2019-08-26 2019-08-26 核心肌群鍛鍊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1284U TWM589570U (zh) 2019-08-26 2019-08-26 核心肌群鍛鍊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9570U true TWM589570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944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1284U TWM589570U (zh) 2019-08-26 2019-08-26 核心肌群鍛鍊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95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21104349U1 (de) 2020-11-26 2021-09-21 T. K. Chin Company Ltd. Mehrzweck-Trainingsstuhl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21104349U1 (de) 2020-11-26 2021-09-21 T. K. Chin Company Ltd. Mehrzweck-Trainingsstuhl
SE2151416A1 (en) * 2020-11-26 2022-05-27 T K Chin Co Ltd Multipurpose workout chair
US11358023B1 (en) 2020-11-26 2022-06-14 T.K. Chin Company Ltd. Multipurpose workout chair
SE545737C2 (en) * 2020-11-26 2023-12-27 T K Chin Co Ltd Multipurpose workout chai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71119A (en) Abdominal exercise device
US7637855B2 (en) Unsteady exercise platform having resistance bands
US20080167168A1 (en) Exercise device
US20190143168A1 (en) Multi-functional exercise device
US8202205B2 (en) Omni-directional exercise device
US6368260B1 (en) Rehabilitation chair
AU2012307071A1 (en) Exercise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US20170056745A1 (en) Pilates Aquatics Device
KR20190020585A (ko) 헬스기구겸용 데스크체어
TWM589570U (zh) 核心肌群鍛鍊器
US9827477B2 (en) Pilates aquatics device
KR20130134802A (ko) 다리운동 겸용 복부 운동기구
JP3112700U (ja) 脚部用運動器具
KR200485362Y1 (ko) 코어 근육 강화 및 스트레칭을 위한 운동 장치
US10335634B2 (en) Roller exercise device
US20090042697A1 (en) Therapeutic or exercise apparatus
KR102180349B1 (ko) 시소 작용을 이용한 다기능 운동기구
EP1750813B1 (en)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deep abdominal and back muscles
RU2531880C2 (ru) Тренажёр "балатрон"
US9764189B2 (en) Handheld exercise apparatus
TWM536960U (zh) 深蹲輔助裝置
CN109908535B (zh) 一种弹性摇垫
KR200380528Y1 (ko) 체력단련수단이 형성된 의자
CN204050795U (zh) 一种健身划船器
CN215741621U (zh) 可移动多功能健腹运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