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7871U - 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 - Google Patents

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7871U
TWM587871U TW108211502U TW108211502U TWM587871U TW M587871 U TWM587871 U TW M587871U TW 108211502 U TW108211502 U TW 108211502U TW 108211502 U TW108211502 U TW 108211502U TW M587871 U TWM587871 U TW M58787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mesh
pattern
leak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1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富得
陳欣彣
Original Assignee
倉和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倉和精密製造(蘇州)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倉和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倉和精密製造(蘇州)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倉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1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7871U/zh
Publication of TWM587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7871U/zh

Links

Landscapes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Formes (AREA)

Abstract

一種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包括:一網框;一複合網,包括一刮刀面與一貼印面,且該複合網進一步包括:一第一材質網,固定於該網框上,且該第一材質網上包括一預定結合區;以及一第二材質網,藉由一膜層與該第一材質網結合,該第一材質網與該第二材質網結合之處形成一複合邊,且該第二材質網上包括一圖形區圖案;以及一防漏層,結合於該複合網的該貼印面上並結合至該預定結合區,以藉由該防漏層包覆住該複合邊,且該防漏層上對應該圖形區圖案的位置處包括對應該圖形區圖案的一圖案。

Description

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印刷網版,特別係指藉由二種不同材質或不同規格的網布所構成的複合印刷網版。
在習知技術中,太陽能電池的結構通常包括指狀式電極(Finger line)及整片式電極(Bus bar),而大多數太陽能電池的設計都採用非常精細的「指狀式電極」,以把有效區域採集到的光電子傳遞到更大的「整片式電極」上,接著再傳遞到元件的電路系統中。為了要增加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指狀式電極在設計上要細且高,這樣在太陽能電池結構中的高寬比較好,能量轉換效率高。在現有技術中,指狀式電極都與整片式電極互相垂直且以等距離的方式分佈於矽晶片(晶圓)上,隨著製網技術提高,指狀式電極也越來越細。
在現有技術中,通常是藉由網版印刷的方式來製作指狀式電極,且為了進一步節省印刷網版的成本,會藉由將較低成本的一第一材質網以及較高成本的一第二材質網編織在一起以形成一複合材質網版,並於第二材質網上塗佈高分子材料或感光乳劑並形成圖案區。然而,當使用刮刀將漿料刮入上述結構的複合材質網版時,由於第二材質網面積縮小,因此刮刀會從第一材質網開始下壓,並通過與第二材質網的交界結合處下壓施力,所以漿料容易從第一材質網以及第二材質網的交界結合處溢出,尤其當網版中高成本的第二材質網尺寸越小時,其複合處越接近圖形區,其複合處溢出的墨量越大。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現有技術中會在第一材質網以及第二材質網的交界結合處填入填縫膠以防止漏墨,但由於填縫膠要一邊與第二材質網上的高分子材料或感光乳劑結合,同時另一邊與複合第一與第二材質網結合的膜層材料結合,由於兩邊材質屬性不同其不易結合,當複合材質網於印刷時網布會產生拉伸,導致填縫膠與感光乳劑層之間或填縫膠另一邊膜層結合處出現裂縫,進而使得漿料還是會從交界結合處溢出。
基於上述原因,如何提供一種全新的網版結構,讓漿料/印刷油墨於網版印刷時不會從二種材質網布的結合處溢出,乃是待解決的問題。
為達成前述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包括:一網框;一複合網,包括一刮刀面與一貼印面,且該複合網進一步包括:一第一材質網,固定於該網框上,且該第一材質網上包括一預定結合區;以及一第二材質網,藉由一膜層與該第一材質網結合,該第一材質網與該第二材質網結合之處形成一複合邊,且該第二材質網上包括一圖形區圖案;以及一防漏層,結合於該複合網的該貼印面上並結合至該預定結合區,以藉由該防漏層包覆住該複合邊,且該防漏層上對應該圖形區圖案的位置處包括對應該圖形區圖案的一圖案。
較佳地,該第一材質網於該貼印面上進一步包括該膜層,且該第一材質網上的該膜層與該預定結合區互不接觸。
較佳地,該複合邊與該圖形區圖案之間的距離小於3公分。
較佳地,該預定結合區的寬度為0.5公分至2公分。
較佳地,該膜層的材質為聚乙烯、熱熔膠、聚醯亞胺、感光乳劑或其他高分子材料,該防漏層的材質為聚醯亞胺、感光乳劑或其他高分子材料,當該膜層該材質與該防漏層的該材質相同時,該防漏層為該膜層的延伸。
較佳地,該防漏層的材質為聚醯亞胺、感光乳劑或其他高分子材料,該防漏層結合於該複合網的該貼印面上,並藉由該防漏層於該第二材質網上形成該圖形區圖案。
以下配合圖式及元件符號對本創作之實施方式做更詳細的說明,俾使熟習該項技藝者在研讀本說明書後能據以實施。
圖1為一示意圖,用以說明本創作一實施例的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的結構;圖2為一示意圖,用以說明圖1中的A-A剖面結構。請參照圖1及圖2,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1,複合材質網版1包括一網框10、一複合網20以及一防漏層30。其中,複合網20包括一刮刀面S1以及貼印面S2。
另一方面,複合網進一步包括一第一材質網201以及一第二材質網203,第一材質網201固定於網框10上,且第一材質網201上包括一預定結合區A1。第二材質網203藉由一膜層2031與第一材質網201結合,且膜層2031會包覆住第一材質網201與第二材質網203,第一材質網201與第二材質網203結合之處會形成一複合邊2033,而第二材質網203上包括一圖形區圖案2035。防漏層30會結合於複合網20的貼印面S2上並結合至預定結合區A1,以藉由防漏層30包覆住複合邊2033,且防漏層30上對應圖形區圖案2035的位置處包括對應圖形區圖案2035的一圖案(未於圖中示出)。其中,第一材質網201可為特多龍,第二材質網203可為鋼絲網,且防漏層30會直接結合在不包括膜層2031的預定結合區A1,所以不會因為材質問題而導致防漏層30與第一材質網201的結合強度不夠。
由圖1及圖2的示意圖可看出,複合材質網版1會包括第一複合材料層M1、第二複合材料層M2以及第三複合材料層M3。第一複合材料層M1包括膜層2033、第一材質網201、第二材質網203以及防漏層30;第二複合材料層M2包括膜層2033、第一材質網201以及防漏層30;第三複合材料層M3包括第一材質網201以及防漏層30。第一材質網201與第二材質網203結合之處所形成的複合邊2033代表的即是第一複合材料層M1,而防漏層30可以一次性的將第一複合材料層M1、第二複合材料層M2以及第三複合材料層M3位於貼印面S2的部分包覆住。
再者,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預定結合區A1的寬度D1為0.5公分-2公分範圍內的任一數值,複合邊2033與圖形區圖案2035之間的距離D2是小於3公分的,如此小距離的間距可讓本創作的複合材質網版1更適用於第二材質網203成本較高之印刷網版。此外,應了解的是,在本創作一實施例的圖式中是示出二層的膜層2031來包覆並結合第一材質網201與第二材質網203,但在本創作其他實施例中,可僅藉由一層的膜層2031來包覆並結合第一材質網201與第二材質網203,或三層的膜層2031來包覆。
圖3為一示意圖,用以說明本創作一實施例的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的實施方式。請參照圖1及圖3,本創作的複合材質網版於使用時,刮刀會將漿料從刮刀面S1刮入第二材質網203,接著漿料會穿過第二材質網203的圖形區圖案2035及防漏層30上對應圖形區圖案2035的該圖案,之後漿料會依照圖形區圖案2035的圖形被印至待印物40上以形成一圖案401。在本創作的網版結構中,因防漏層30已包覆住複合邊2033,當刮刀將漿料從刮刀面S1刮入第二材質網203時,漿料便不會從複合邊2033溢出,即不會從第一材質網201與第二材質網203的結合之處溢出,進而造成產線停止。
圖4為一示意圖,用以說明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的剖面結構。請參照圖4,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第一材質網201於貼印面S2上進一步包括膜層2031,且第一材質網201上的膜層2031與預定結合區A1互不接觸。在第一材質網201上設置膜層2031可進一步保護第一材質網201,且在製程上可一次性的將膜層2031設置於第一材質網201的貼印面S2上,而僅使得預定結合區A1之處不包括膜層2031,因此製程較為精簡。
另一方面,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膜層2031的材質可為聚乙烯、熱熔膠、聚醯亞胺、感光乳劑或其他高分子材料,防漏層30的材質可為聚醯亞胺、感光乳劑或其他高分子材料。當膜層2031與防漏層30所使用的材質相同時,可將膜層2031與防漏層30視為一體,意即,防漏層30可視為膜層2031的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創作其他實施例中,當防漏層30的材質為聚醯亞胺、感光乳劑或其他高分子材料時,防漏層30結合於複合網20的貼印面S2上,並藉由防漏層30於第二材質網203上形成圖形區圖案2035。意即,當防漏層30的形態為高分子材料的薄膜時,可直接將防漏層30結合於複合網20的貼印面S2上,例如直接用貼合的方式,此時,因防漏層30及第二材質網203的實際厚度很薄,結合於複合網20上的防漏層30會崁入第二材質網203中,即防漏層30與第二材質網203可視為一體。因此,在對防漏層30進行顯影製程後,可直接在防漏層30及第二材質網203上形成圖形區圖案2035,換言之,是藉由防漏層30於第二材質網203上形成圖形區圖案2035。其中,該顯影製程例如為雷射顯影製程。
綜上所述,本創作成功地提供了一種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在本創作的複合材質網版的結構中,是藉由一體成形的防漏層將第一材質網與第二材質網的結合處,即複合邊包覆住,如此可避免漿料從第一材質網與第二材質網的結合處溢出。另一方面,本創作會調整預定結合區的寬度以及複合邊與第二材質網上的圖形區圖案之間的距離,以讓本創作的複合材質網版適用於成本高的第二材質網布。
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創作精神下所作有關本創作之任何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創作意圖保護之範疇。
1‧‧‧複合材質網版
10‧‧‧網框
20‧‧‧複合網
201‧‧‧第一材質網
203‧‧‧第二材質網
2031‧‧‧膜層
2033‧‧‧複合邊
2035‧‧‧圖形區圖案
30‧‧‧防漏層
A1‧‧‧預定結合區
D1‧‧‧寬度
D2‧‧‧距離
S1‧‧‧刮刀面
S2‧‧‧貼印面
M1‧‧‧第一複合材料層
M2‧‧‧第二複合材料層
M3‧‧‧第三複合材料層
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參照附圖閱讀下方的詳細說明後,可以對本創作的各種態樣以及其具體的特徵與優點有更良好的了解,其中,該些附圖包括:
圖1為說明本創作一實施例的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的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說明圖1中的A-A剖面結構的示意圖;
圖3為說明本創作一實施例的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的實施方式示意圖;以及
圖4為說明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Claims (6)

  1. 一種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包括:
    一網框;
    一複合網,包括一刮刀面與一貼印面,且該複合網進一步包括:
    一第一材質網,固定於該網框上,且該第一材質網上包括一預定結合區;以及
    一第二材質網,藉由一膜層與該第一材質網結合,該第一材質網與該第二材質網結合之處形成一複合邊,且該第二材質網上包括一圖形區圖案;以及
    一防漏層,結合於該複合網的該貼印面上並結合至該預定結合區,以藉由該防漏層包覆住該複合邊,且該防漏層上對應該圖形區圖案的位置處包括對應該圖形區圖案的一圖案。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複合材質網版,其中,該第一材質網於該貼印面上進一步包括該膜層,且該第一材質網上的該膜層與該預定結合區互不接觸。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複合材質網版,其中,該複合邊與該圖形區圖案之間的距離小於3公分。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複合材質網版,其中,該預定結合區的寬度為0.5公分至2公分。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複合材質網版,其中,該膜層的材質為聚乙烯、熱熔膠、聚醯亞胺、感光乳劑或其他高分子材料,該防漏層的材質為聚醯亞胺、感光乳劑或其他高分子材料,當該膜層的該材質與該防漏層的該材質相同時,該防漏層為該膜層的延伸。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複合材質網版,其中,該防漏層的材質為聚醯亞胺、感光乳劑或其他高分子材料,該防漏層結合於該複合網的該貼印面上,並藉由該防漏層於該第二材質網上形成該圖形區圖案。
TW108211502U 2019-08-29 2019-08-29 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 TWM587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1502U TWM587871U (zh) 2019-08-29 2019-08-29 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1502U TWM587871U (zh) 2019-08-29 2019-08-29 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7871U true TWM587871U (zh) 2019-12-11

Family

ID=69584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1502U TWM587871U (zh) 2019-08-29 2019-08-29 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78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0193B (zh) * 2019-08-29 2020-08-01 倉和股份有限公司 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及其製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0193B (zh) * 2019-08-29 2020-08-01 倉和股份有限公司 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及其製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0193B (zh) 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及其製作方法
US7950326B2 (en) Photogravure pres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03171244B (zh) 制作双层太阳能印刷网板的方法
CN210911630U (zh) 减少复合边漏墨的复合材质网版
TWM587871U (zh) 減少複合邊漏墨的複合材質網版
WO2013076861A1 (ja) 太陽電池及び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09293025A5 (zh)
CN112319023A (zh) 双面结构印刷网版
TWM462881U (zh) 蜂窩狀絲網及採用該絲網製得的掩膜版
US20140076231A1 (en) Printing stencils for applying a printing pattern to a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rinting stencil
CN112440549A (zh) 减少复合边漏墨的复合材质网版及其制作方法
JP2018176490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版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版の製造方法
CN214111891U (zh) 双面结构印刷网版
CN113192414B (zh) 粘接膜层、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制造方法
CN103192619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印刷方法
GB2521344A (en) Printing screens,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of screen printing
TWI551461B (zh) 網版及其製作方法
TWI739353B (zh) 用於印刷太陽能電池的二次印刷網版結構、製作方法及印刷方法
TWM442582U (en) Solar cell electrode screen printing
JP4291198B2 (ja) 外部電極内蔵層の形成および剥離防止法、ならびに積層型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CN205301702U (zh) 一种电润湿器件
CN210092102U (zh) 一种增加叠瓦双面电池片可靠性的电池结构
CN217535880U (zh) 一种支撑膜及ic胶带
TWM590528U (zh) 一種減緩印刷衝擊的網版結構
CN211968748U (zh) 防水牛皮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