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7298U - 觸控筆退筆組件 - Google Patents

觸控筆退筆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7298U
TWM587298U TW108208165U TW108208165U TWM587298U TW M587298 U TWM587298 U TW M587298U TW 108208165 U TW108208165 U TW 108208165U TW 108208165 U TW108208165 U TW 108208165U TW M587298 U TWM587298 U TW M58729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ylus
pen
magnet
gear
ca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8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修振民
張正茂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8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7298U/zh
Publication of TWM587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7298U/zh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筆退筆組件,適於裝設在電子裝置的殼體,以將收納在殼體的觸控筆退出。觸控筆包括筆體以及設置於筆體的第一磁鐵。觸控筆退筆組件包括推鈕、齒條、第一齒輪、第二齒輪以及第二磁鐵。推鈕設置於殼體的第一側邊,且暴露於殼體之外。齒條、第一齒輪及第二齒輪皆設置於殼體內,並位於第一側邊,其中齒條與推鈕連接以隨著推鈕移動,而第一齒輪嚙合在齒條及第二齒輪之間。第二磁鐵設置於殼體內,位於第二側邊,其中第一側邊垂直於第二側邊,第二磁鐵連接於第二齒輪,其中當觸控筆收納於殼體時,第一磁鐵與第二磁鐵的位置至少部分重疊且磁性相吸。

Description

觸控筆退筆組件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退筆組件,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於電子裝置的觸控筆退筆組件。
觸控筆通常收納在電子裝置的一側邊。目前常見的收納方式有下列兩種:一、通常是利用磁鐵吸附的方式以固定在電子裝置的外殼的側邊上,外露於電子裝置的外殼外;二、在電子裝置的外殼內設置收納空間,並且於外殼破孔,讓觸控筆可以置入外殼內的收納空間以內嵌的方式藏於電子裝置中。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應用於電子裝置的觸控筆退筆組件。
本新型創作的一種觸控筆退筆組件適於裝設在一電子裝置的一殼體,以將收納在殼體的一觸控筆退出,其中觸控筆包括一筆體以及設置於筆體的一第一磁鐵。觸控筆退筆組件包括一推鈕、一齒條、一第一齒輪、一第二齒輪以及一第二磁鐵。推鈕設置於殼體的一第一側邊,且暴露於殼體之外。齒條設置於殼體內,並位於第一側邊,與推鈕連接以隨著推鈕移動。第一齒輪設置於殼體內,並位於第一側邊。第二齒輪設置於殼體內,並位於第一側邊,其中第一齒輪嚙合在齒條以及第二齒輪之間。第二磁鐵設置於殼體內,位於第二側邊,其中第一側邊垂直於第二側邊,第二磁鐵連接於第二齒輪,而當觸控筆收納於殼體時,第一磁鐵的位置與第二磁鐵的位置至少部分重疊且磁性相吸。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朝一第一方向推移推鈕,帶動齒條朝第一方向移動,而與齒條嚙合的第一齒輪轉動並連動第二齒輪,使第二磁鐵翻轉後,第二磁鐵與第一磁鐵相面對的極性相同而磁性相斥,使觸控筆退出於殼體之外。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磁鐵包括一第二磁鐵本體、一置磁盒以及一上蓋。置磁盒具有一第一突出末端,而第二齒輪固定於第一突出末端。上蓋結合於置磁盒未設置有第一突出末端的相對側,上蓋具有一第二突出末端,且第二突出末端的突出方向與第一突出末端的突出方向相反。觸控筆退筆組件還包括設置於第二突出末端的一扭力彈簧。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觸控筆退筆組件還包括一筆套單元,樞設於殼體的第二側邊,而觸控筆適於套設入筆套單元中。筆套單元包括一筆套以及一樞軸。筆套收納觸控筆,其中筆套具有一本體以及一樞接部。樞軸穿過樞接部並固定於殼體。殼體具有一第一止檔結構,而樞軸具有一第二止檔結構,第一止檔結構與第二止檔結構互相干涉,以限制筆套相對殼體彈出的角度。第一止檔結構及第二止檔結構的其中之一為一扇形孔,而第一止檔結構及第二止檔結構的其中另一為一凸肋,且凸肋位於扇形孔中。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筆套具有一對卡勾,而觸控筆具有一對卡槽,且在觸控筆收納在筆套中時,卡勾對應卡入卡槽中。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觸控筆退筆組件還包括一觸控筆充電連接器,而第二磁鐵位在觸控筆充電連接器以及第二齒輪之間,觸控筆充電連接器具有一充電彈片,其中充電彈片在觸控筆收納在第二側邊時與觸控筆具有的一充電墊片接觸。
基於上述,在本新型創作的觸控筆退筆組件中,使用者僅需通過手指撥動推鈕,便可以使觸控筆退出於電子裝置之外,以方便使用者抽取觸控筆使用。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新型創作的一種觸控筆退筆組件200的示意圖、圖2為觸控筆300收納於圖1的觸控筆退筆組件200中的示意圖,而圖3為圖1的觸控筆退筆組件200設置於電子裝置100內的示意圖。需說明的是,通常大部分的使用者的慣用手為右手,因此為了符合大部分使用者的使用習慣,觸控筆退筆組件200的推鈕210可設置為向右(如圖2的箭頭方向)撥移而使得觸控筆300朝向電子裝置100的右側彈出,但由於從圖2的角度並未能清楚地看到觸控筆退筆組件200的其他組件的裝設及彼此干涉而引起的作動關係,因此圖1中的觸控筆退筆組件200是將圖2的電子裝置100翻轉180度後,省略掉電子裝置100的殼體及其他零件而呈現的圖,而圖3示出圖1的觸控筆退筆組件200實際組裝在電子裝置100的殼體110。讀者從本案圖1、圖2應能得知,觸控筆退筆組件200是固定在電子裝置100的設置有鍵盤的主體的上殼體,但並不以本實施例的內容為限制。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可以依照需求而改變觸控筆退筆組件200的設置位置,例如設置在鍵盤的主體的下殼體;當然,觸控筆退筆組件200的組件的設置位置也可依照需求而隨著改變。此外,推鈕210的撥移方向也可依照需求而改變。
請同時參考圖1、圖2及圖3,觸控筆退筆組件200裝設在電子裝置100的殼體110,其中電子裝置100可為筆記型電腦,而殼體110可為裝設有鍵盤的主體的上殼體,但並不以此為限。電子裝置100也可能是其他可使用觸控筆300的觸控型平板電腦等。在本實施例中,觸控筆300包括一筆體310以及設置於筆體310的一第一磁鐵320。此外,觸控筆300上還可設置有功能鍵,但此並非為本案的技術重點,因此於本實施例中並不另外說明。
如同背景技術所述,觸控筆300通常收納在電子裝置100的殼體110的側邊,而當使用者需要使用此觸控筆300時,再將觸控筆300自電子裝置100的殼體110的側邊處取下以使用。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彈出的方式,使觸控筆300自電子裝置100的殼體110退出(如圖12A),方便使用者拿取。
承上述,本實施例的觸控筆退筆組件200包括前述的推鈕210、一齒條220、一第一齒輪230、一第二齒輪240以及一第二磁鐵250。推鈕210、齒條220、第一齒輪230及第二齒輪240皆設置在殼體110的第一側邊S1。推鈕210暴露於殼體110之外,以方便使用者撥移。齒條220、第一齒輪230及第二齒輪240皆設置於殼體110內,其中齒條220與推鈕210連接以隨著推鈕210移動,而第一齒輪230嚙合在齒條220以及第二齒輪240之間。第二磁鐵250設置於殼體110內,位於第二側邊S2,其中第一側邊S1垂直於第二側邊S2,且第二磁鐵250連接於第二齒輪240。當觸控筆300收納於第二側邊S2時,第一磁鐵320的位置與第二磁鐵250的位置至少部分重疊且磁性相吸。
在本實施例中,齒條220與推鈕210可以是經由結構的配合而結合成一體,例如卡勾與卡孔的勾合、凸塊與凹槽的嵌合等方式,當然,並不限於此,齒條220與推鈕210也可以是利用模具而成形為一體成形的單一元件。
附帶一提,殼體110內部可以長出與前述的齒條220、第一齒輪230及第二齒輪240等元件配合的結構,例如形成長條的凸條112以與殼體110的壁形成軌道,而齒條220在此軌道中移動,且第一齒輪230可以樞設在此凸條112上。
圖4為第二磁鐵250的示意圖。請參考圖4,上述的第二磁鐵250包括一第二磁鐵本體252、一置磁盒254以及一上蓋256。第二磁鐵本體252放置於置磁盒254中,其中置磁盒254具有一第一突出末端254a,而第二齒輪240固定於第一突出末端254a。上蓋256結合於置磁盒254未設置有第一突出末端254a的相對側,上蓋256具有一第二突出末端256a,且第二突出末端256a的突出方向與第一突出末端254a的突出方向相反。請同時參考圖1、圖2及圖4,當推鈕210移動時,通過齒條220、第一齒輪230及第二齒輪240的連動,第二磁鐵250翻轉。
附帶一提,觸控筆退筆組件200還可包括一扭力彈簧260,此扭力彈簧260設置在第二突出末端256a。在第二磁鐵250翻轉時,扭力彈簧260會儲存一彈性恢復力,而當施加於推鈕210上的力消失時,通過扭力彈簧260的彈性恢復力,第二磁鐵250會翻轉回原本的狀態,進而帶動第二齒輪240連動第一齒輪230及齒條220,使推鈕210自動地移動回原位。
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也可以省略扭力彈簧260的使用,而是經由手動的方式施加外力於推鈕210,讓第二磁鐵250翻轉回原本的狀態。
圖5為觸控筆300與觸控筆退筆組件200的筆套單元270的示意圖,而圖6為觸控筆300與筆套單元270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5及圖6,觸控筆退筆組件200還包括一筆套單元270,樞設於殼體110的第二側邊S2,而觸控筆300適於套設入筆套單元270中。筆套單元270包括一筆套272以及一樞軸274。筆套272收納觸控筆300,其中筆套272具有一本體272a以及一樞接部272b,觸控筆300即是插入本體272a中,而樞軸274穿過樞接部272b以固定於殼體110。通過樞軸274穿過樞接部272b以固定於殼體110,本體272a可以樞軸274作為旋轉軸心而轉動。
為了防止筆套272的本體272a在相對殼體110轉動時的轉動幅度過大而撞擊殼體110導致殼體110破損,殼體110在對應樞軸274處可設置有一第一止檔結構114,且使樞軸274具有一第二止檔結構274a,以藉由第一止檔結構114與第二止檔結構274a的互相干涉來限制筆套272的本體272a的彈出角度。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止檔結構114為一扇形孔,而第二止檔結構274a為一凸肋,其中凸肋位於扇形孔中。於本實施例中,扇形孔的角度約為120度。
附帶一提,為了使觸控筆300良好地收納在筆套272內,可在筆套272的本體272a的相對兩側設置一對卡勾272c,而觸控筆300對應卡勾272c處設置有一對卡槽312,因此在觸控筆300收納在筆套272中時,可藉由卡勾272c對應卡入卡槽312中而使得觸控筆300能夠良好地固定在筆套272的本體272a中。
圖7為圖3的俯視圖,其中圖7及圖3的角度不同。觸控筆退筆組件200還包括一觸控筆充電連接器280,設置在殼體110的第二側邊S2,第二磁鐵250位在觸控筆充電連接器280以及第二齒輪240之間。此觸控筆充電連接器280與設置在電子裝置100的殼體110內的一電路板116電性連接,且觸控筆充電連接器280具有一充電彈片282,而觸控筆300具有被其表面暴露出來的一充電墊片300a,其中在觸控筆300收納在殼體110的第二側邊S2時,充電彈片282會與充電墊片300a接觸,觸控筆充電連接器280對觸控筆300充電。
圖8為圖1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2、圖5及圖8。通常,觸控筆300的筆端會插入筆套單元270的筆套272的本體272a中,並且靠近殼體110的第二側邊S2,藉由第一磁鐵320及第二磁鐵250相面對的側的極性相反而磁力相吸以收納在電子裝置100的殼體110的第二側邊S2。此時,觸控筆300的充電墊片300a接觸觸控筆充電連接器280的充電彈片282以充電。
圖9A及圖9B為推鈕210移動的示意圖,而圖10為齒條220受推鈕210帶動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9A、圖9B及圖10,當朝第一方向D1推移推鈕210,推鈕210帶動齒條220朝第一方向D1移動。
圖11為第一齒輪230及第二齒輪240的轉動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0及圖11,隨著推鈕210的移動,與齒條220嚙合的第一齒輪230順時針轉動並連動第二齒輪240逆時針轉動,且隨著第二齒輪240的轉動,第二磁鐵250翻轉180度。
圖12為第一磁鐵320與第二磁鐵250相面對的側的極性相同的示意圖。此時,如圖12所示,第二磁鐵250與第一磁鐵320相面對的側因為極性相同所以磁性相斥,因此如圖13A及圖13B所示(其中圖13A與圖13B的視角不同),通過第一磁鐵320與第二磁鐵250的磁性相斥且搭配筆套單元270,觸控筆300的末端朝第一方向D1移動且筆套272的本體272a相對殼體110轉出,使觸控筆300突出於殼體110之外,方便使用者拿取觸控筆300。
特別的是,當觸控筆300突出於殼體110之外後,使用者停止施力於推鈕210,當使用者的手離開推鈕210後,扭力彈簧260的彈性恢復力帶動第二磁鐵250翻轉回0度的狀態(如圖8的第二磁鐵250的狀態)。而隨著第二磁鐵250的翻轉帶動第二齒輪240順時針轉動且第一齒輪230逆時針轉動,連動齒條220及推鈕210回到原始位置。
需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有關於移動方向、轉動方向(例如順時針、逆時針)的描述,是以相對應的圖來做說明,並非是用以限制組件的移動或轉動方向,且在不同的圖中,因為視角的不同,或用以做說明的基準點不同的情況下,移動方向、轉動方向以及組件間的相對位置的描述將也會有所不同。
圖14至圖17為收納觸控筆300的步驟圖。如圖14所示,當欲將觸控筆300再收納時,將觸控筆300的筆端插入筆套單元270的筆套272的本體272a中,使本體272a的卡勾272c對應卡入筆體310的卡槽312中,然後如圖15及圖16所示,將觸控筆300朝向第二方向D2(即第一方向D1的反向)往電子裝置100的殼體110推移,由於筆套272的本體272a藉由樞軸274穿過樞接部272b而樞設於殼體110,所以本體272a相對往殼體110內部轉動,以將觸控筆300再次收納。此時,由於第二磁鐵250已經恢復到0度的狀態,所以第二磁鐵250與第一磁鐵320相面對的側的極性相反(如圖6所示),所以磁性相吸。如此,觸控筆300再次與電子裝置100的殼體110固定在一起,如圖17所示。
附帶一提,在另一個未繪示的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磁鐵也可以使用電磁鐵,其中在電磁鐵應用為第二磁鐵的情況下,觸控筆退筆組件中的一些組件的選用也隨著改變。例如,推鈕可改為按鈕,其中按鈕與第二磁鐵電性連接,因此在按鈕被按壓的情況下,第二磁鐵的極性可以改變,以達成前述的將觸控筆退出殼體之外的效果。在此實施方式中,並不需要使用到齒條,且也可以省略掉第一齒輪的使用,而本領域人員能夠依照實際需求改變觸控筆退筆組件的相關的組件選用及設置方式。
綜上所述,本新型創作的觸控筆的退筆組件提供了一種新穎的架構,利用齒條與齒輪的配合,搭配磁鐵的磁吸及磁斥的作用,而能夠將觸控筆穩固地固定於電子裝置的殼體,或使觸控筆彈出於殼體之外而方便使用者抽取使用。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電子裝置
110‧‧‧殼體
112‧‧‧凸條
114‧‧‧第一止檔結構
116‧‧‧電路板
200‧‧‧觸控筆退筆組件
210‧‧‧推鈕
220‧‧‧齒條
230‧‧‧第一齒輪
240‧‧‧第二齒輪
250‧‧‧第二磁鐵
252‧‧‧第二磁鐵本體
254‧‧‧置磁盒
254a‧‧‧第一突出末端
256‧‧‧上蓋
256a‧‧‧第二突出末端
260‧‧‧扭力彈簧
270‧‧‧筆套單元
272‧‧‧筆套
272a‧‧‧本體
272b‧‧‧樞接部
272c‧‧‧卡勾
274‧‧‧樞軸
274a‧‧‧第二止檔結構
280‧‧‧觸控筆充電連接器
282‧‧‧充電彈片
300‧‧‧觸控筆
300a‧‧‧充電墊片
310‧‧‧筆體
312‧‧‧卡槽
320‧‧‧第一磁鐵
S1‧‧‧第一側邊
S2‧‧‧第二側邊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圖1為本新型創作的一種觸控筆退筆組件的示意圖
圖2為觸控筆收納於圖1的觸控筆退筆組件中的示意圖。
圖3為圖1的觸控筆退筆組件設置於電子裝置內的示意圖。
圖4為第二磁鐵的示意圖。
圖5為觸控筆與觸控筆退筆組件的筆套單元的示意圖。
圖6為觸控筆與筆套單元的示意圖。
圖7為圖3的不同角度的俯視圖。
圖8為圖1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9A及圖9B為推鈕移動的示意圖。
圖10為齒條受推鈕帶動的示意圖。
圖11為第一齒輪及第二齒輪的轉動示意圖。
圖12為第一磁鐵與第二磁鐵相面對的側的極性相同的示意圖。
圖13A及圖13B為不同視角的觸控筆彈出於殼體之外的示意圖。
圖14至圖17為收納觸控筆的步驟圖。

Claims (10)

  1. 一種觸控筆退筆組件,適於裝設在一電子裝置的一殼體,以將收納在該殼體的一觸控筆退出,其中該觸控筆包括一筆體以及設置於該筆體的一第一磁鐵,該觸控筆退筆組件包括:
    一推鈕,設置於該殼體的一第一側邊,且暴露於該殼體之外;
    一齒條,設置於該殼體內,並位於該第一側邊,與該推鈕連接以隨著該推鈕移動;
    一第一齒輪,設置於該殼體內,並位於該第一側邊;
    一第二齒輪,設置於該殼體內,並位於該第一側邊,其中該第一齒輪嚙合在該齒條以及該第二齒輪之間;以及
    一第二磁鐵,設置於該殼體內,位於該第二側邊,其中該第一側邊垂直於該第二側邊,該第二磁鐵連接於該第二齒輪,
    當該觸控筆收納於該殼體時,該第一磁鐵的位置與該第二磁鐵的位置至少部分重疊且磁性相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筆退筆組件,其中朝一第一方向推移該推鈕,帶動該齒條朝該第一方向移動,而與該齒條嚙合的該第一齒輪轉動並連動該第二齒輪,使該第二磁鐵翻轉後,該第二磁鐵與該第一磁鐵相面對的極性相同而磁性相斥,使該觸控筆退出於該殼體之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觸控筆退筆組件,其中該第二磁鐵包括:
    一第二磁鐵本體;
    一置磁盒,具有一第一突出末端,該第二齒輪固定於該第一突出末端;以及
    一上蓋,結合於該置磁盒未設置有該第一突出末端的相對側,該上蓋具有一第二突出末端,該第二突出末端的突出方向與該第一突出末端的突出方向相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觸控筆退筆組件,還包括一扭力彈簧,設置於該第二突出末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筆退筆組件,還包括一筆套單元,樞設於該殼體的該第二側邊,而該觸控筆適於套設入該筆套單元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觸控筆退筆組件,其中該筆套單元包括:
    一筆套,收納該觸控筆,其中該筆套具有一本體以及一樞接部;以及
    一樞軸,穿過該樞接部並固定於該殼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觸控筆退筆組件,其中該殼體具有一第一止檔結構,而該樞軸具有一第二止檔結構,該第一止檔結構與該第二止檔結構互相干涉,以限制該筆套相對該殼體彈出的角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觸控筆退筆組件,其中該第一止檔結構及該第二止檔結構的其中之一為一扇形孔,而該第一止檔結構及該第二止檔結構的其中另一為一凸肋,且該凸肋位於該扇形孔中。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觸控筆退筆組件,其中該筆套具有一對卡勾,而該觸控筆具有一對卡槽,且在該觸控筆收納在該筆套中時,該一對卡勾卡入該一對卡槽中。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筆退筆組件,還包括一觸控筆充電連接器,而該第二磁鐵位在該觸控筆充電連接器以及該第二齒輪之間,該觸控筆充電連接器具有一充電彈片,其中該充電彈片在該觸控筆收納在該第二側邊時與該觸控筆具有的一充電墊片接觸。
TW108208165U 2019-06-25 2019-06-25 觸控筆退筆組件 TWM587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8165U TWM587298U (zh) 2019-06-25 2019-06-25 觸控筆退筆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8165U TWM587298U (zh) 2019-06-25 2019-06-25 觸控筆退筆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7298U true TWM587298U (zh) 2019-12-01

Family

ID=69585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8165U TWM587298U (zh) 2019-06-25 2019-06-25 觸控筆退筆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729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6276B (zh) * 2020-11-20 2021-11-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筆記型電腦
CN115145414A (zh) * 2022-09-07 2022-10-04 安徽智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黑板的触控笔收纳机构
TWI782713B (zh) * 2020-12-17 2022-11-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6276B (zh) * 2020-11-20 2021-11-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筆記型電腦
TWI782713B (zh) * 2020-12-17 2022-11-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筆
CN115145414A (zh) * 2022-09-07 2022-10-04 安徽智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黑板的触控笔收纳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87298U (zh) 觸控筆退筆組件
TWI459886B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TWI565393B (zh) 活動式插槽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TW201429356A (zh) 電子裝置
JP3665235B2 (ja) コンピューター用拡張ユニットのロック装置
TW201311109A (zh) 具有頂出機構的電子設備
TW200944999A (en) Computer device capable of containing an external module
TWI577262B (zh) 門蓋總成與電子裝置
TW201436387A (zh) 具有卡持機構的電子裝置
JP6124213B2 (ja) 電子機器
TWM259359U (en) Dust-proof mechanism
TW202324030A (zh) 外殼組件
TWI552028B (zh) 充電模組及具有該充電模組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JP5664332B2 (ja) 支持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WO2022111656A1 (zh) 可拆卸的电子设备
TWI706242B (zh) 收容裝置
CN210348306U (zh) 触控笔退笔组件
CN107368148B (zh) 支撑机构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TW201526757A (zh) 具有固持裝置的電子裝置
CN218127330U (zh) 保护壳及电子设备
JPH075954A (ja) ポータブル電子コンピュータ
TWI48857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鉸鍊組件
TWM505651U (zh) 電子裝置
KR200439438Y1 (ko) 슬라이딩 타입의 usb 메모리 장치
TWI594106B (zh) 電子設備及其彈出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