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6530U - 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之改良 - Google Patents
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之改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86530U TWM586530U TW108210371U TW108210371U TWM586530U TW M586530 U TWM586530 U TW M586530U TW 108210371 U TW108210371 U TW 108210371U TW 108210371 U TW108210371 U TW 108210371U TW M586530 U TWM586530 U TW M586530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aquaculture
- feed
- tank
- breed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之改良,尤指一種以複數個養殖箱以多層疊置併排,並於每一養殖箱間分別串聯設有注水管路及排水管路,且於每一養殖箱體與排水管路相連接之位置,均設有一虹吸排出單元,而可產生虹吸現象,將每一養殖箱內之水由底部快速持續排入排水管路中,而可將沉底之排泄物及剩餘飼料持續排出循環,保持水質乾淨,縮短水產養殖時間之養殖裝置設計,為一甚具新穎性、進步性及可供產業上應用之創作。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之改良,尤指一種以複數個養殖箱以多層疊置併排,而可藉所設虹吸排出單元將沉底之排泄物及剩餘飼料持續排出循環,保持水質乾淨,縮短水產養殖時間之養殖裝置設計。
按,目前之魚菜共生裝置,大都將魚飼養於菜下方之水中,用沉水馬達將下方水產養殖水抽取到植物床,用硝化菌分解水產之排泄物阿摩尼亞轉化成亞硝酸鹽,以做為植物或菜之養分,但小型養殖尚可,若大型養殖配合魚菜共生,則需大型及多個沉水馬達,除無法將養殖池池底之排泄物及殘餘飼料抽乾淨且耗電,養殖池內由水產生之幼水產,則亦被沉水馬達之強力吸力而造成傷害而損失。
而一般之水產養殖,大都有大吃小之情形,以致水產養殖之數量減少,亦有所生之幼小水產魚池中爭食,而影響其他大型水產之生長,使成長時間加長,又因水質關係,使養殖水變質,而造成水產死亡。
再者,一般養殖蝦蟹類水產,因其均會於成長期間多次脫殼,且於脫殼後未形成硬殼前,因失去保護而被其他蝦蟹類啃食,而一般大量混養之養殖,常因前述之情形,而使水產數量大幅減使少,因此,如何省水、省電、維持水之潔淨及可兼顧無毒及又可產生有機蔬菜養分之水產養殖裝置,視為當前重要之事。
<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
本創作人有鑑於上述習知水產養殖方式之實用困難及有待改善之缺失,盼能提供一突破性之設計,以增進實用效果,乃潛心研思、設計組製,綜集其多年從事相關產品設計產銷之專業技術知識與實務經驗及研思設計所得之成果,終研究出本創作一種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以提供使用者。
本創作人有鑑於上述習知水產養殖方式之實用困難及有待改善之缺失,盼能提供一突破性之設計,以增進實用效果,乃潛心研思、設計組製,綜集其多年從事相關產品設計產銷之專業技術知識與實務經驗及研思設計所得之成果,終研究出本創作一種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以提供使用者。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之改良,尤指一種以複數個養殖箱以多層疊置併排,並於每一養殖箱間分別串聯設有注水管路及排水管路,且於每一養殖箱體與排水管路相連接之位置,均設有一虹吸排出單元,而可產生虹吸現象,將每一養殖箱內之水由底部快速持續排入排水管路中,而可將沉底之排泄物及剩餘飼料持續排出循環,保持水質乾淨。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之改良,尤指一種以複數個養殖箱以多層疊置併排,並於每一養殖箱間分別串聯設有注水管路及排水管路,且於每一養殖箱體與排水管路相連接之位置,均設有一虹吸排出單元,而可產生虹吸現象,將每一養殖箱內之水由底部快速持續排入排水管路中,而可將沉底之排泄物及剩餘飼料持續排出循環,保持水質乾淨。
其中該養殖箱體近後側具有一供水排出之排出口,排出口下方則連接排水管,養殖箱之箱底板部,係呈由前、後、左及右側向該排出口斜向之斜面設計,使養殖箱內之水及沉澱底部之水產排泄物及剩餘飼料可順利藉水流移動至排出口,於排出口處,設有一虹吸排出單元,該虹吸排出單元包括一虹吸本體及一頂蓋,該虹吸本體係由同軸之內管及外管所構成,於內管及外管間形成至少一組間隔片,進而於內管與外管間形成供水流通之通道,內管之頂端入口低於外管之頂端,而外管之底端則高於內管之底端,該內管之底端係插組於養殖箱之排出口,並與排水管相連接,於養殖箱上緣前段,橫向的組設有注水管,每一橫向注水管位於養殖箱內之底緣,設有至少兩個噴水孔,以加壓之水由噴水孔噴出水柱打入養殖箱內產生氣泡,以增加氧氣,並不須另設打氣設備,當注入之水高過虹吸排出單元之內管頂端時,水將由虹吸排出單元之外管頂端通過內管與外管間之通道,再由內管頂端經內管流至下方之排水管,並產生虹吸現象,且因注水管一直持續注水,而使虹吸現象一直持續,故水則由虹吸排出單元產生一定速度之流出至底部排水管,並使沉澱於養殖箱底部之水產排泄物、殘餘飼料均由虹吸排出單元被排出,並經由排水管排至經過濾、篩選,將排出之水中之幼小水產如鱉、蝦、軟絲、鮑魚等取出移至培養區,再將剩餘之排泄物及殘餘飼料進行肥料處理,使其轉換成硝酸鹽,再加入胺基酸酵素,而轉變為可供有機蔬菜之養分,進而在市區水產養殖區即可同時種植有機蔬菜,有機蔬菜取得方便,不需花費長途之運費,節省成本,並可大幅降低有機蔬菜之售價,又可得到潔淨之水產養殖水產,並利用本養殖箱之設計,可將多數層層相疊併排之設計,再以注水管及排水管串接形成一水循環系統,排出之水經過濾及篩選後,再由泵浦由注水管回流再使用,而可達節省水資源、養出無毒之水產及可縮短水產成長時間等功效。
另於每一養殖箱內,可依所需組設一中隔板,而可將養殖箱區隔成兩個空間,以供較小水產初期養殖之用,當水產長成較大時,則可將中隔板取下,使空間變大,且使用本創作之養殖箱,於鱉類脫殼期間,不會被其他鱉類吃掉,因為個別之成長空間,故不發生蝦鱉相互咬食之情形。
此外,本創作另包括一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其係於每一橫列之養殖箱前方,設一橫向軌道,每一橫向軌道上,設一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該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係包括一控制部、一飼料容器及一動力元件,該控制部係由控制主機以無線或有線之方式傳送控制訊號,並使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能於所設定時間由控制主機傳送訊息,使其動力元件帶動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沿軌道移動,並依序於每一養殖箱前所設前蓋上之孔洞投入養殖箱內,當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之控制部感測其飼料容器內之飼料將用完或用完時,則會移至軌道最邊側,以自動補充飼料。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藉所設虹吸排出單元,而可產生虹吸現象,將每一養殖箱內之水由底部快速持續排入排水管路中,而可將沉底之排泄物及剩餘飼料持續排出循環,保持水質乾淨。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藉所設虹吸排出單元,而可產生虹吸現象,將每一養殖箱內之水由底部快速持續排入排水管路中,而可將沉底之排泄物及剩餘飼料持續排出循環,保持水質乾淨。
本創作之次一目的主要係可將多數層層相疊併排之設計,再以注水管及排水管串接形成一水循環系統,排出之水經過濾及篩選後,再由泵浦由注水管回流再使用,而可達節省水資源、養出無毒之水產及可縮短水產成長時間等功效。
本創作之再一目的在藉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設於每一橫列之養殖箱前方,產生橫向水平移動,並依序於每一養殖箱前所設前蓋上之孔洞投入養殖箱內,並可自動補充飼料,大幅減少人工成本。
為使 貴審查委員能更了解本創作之結構特徵及其功效,茲配合圖式並詳細說明於後。
請參閱第一圖、第二圖及第三圖所示,本創作係有關一種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之改良,尤指一種以複數個養殖箱(1)以多層疊置併排,並於每一養殖箱(1)間分別串聯設有注水管(3)路及排水管(4)路,且於每一養殖箱(1)與排水管(4)路相連接之位置,均設有一虹吸排出單元(2),而可產生虹吸現象,將每一養殖箱(1)內之水(A)由底部快速持續排入排水管(4)路中,而可將沉底之排泄物及剩餘飼料持續排出循環,保持水質乾淨,縮短水產養殖時間之養殖裝置設計。
其中該養殖箱(1)上方為開放空間,近後側底部具有一供水(A)排出之排出口(12),排出口(12)下方則連接排水管(4),養殖箱(1)之箱底板部,係呈由前、後、左及右側向該排出口(12)斜向之斜面(11)設計,使養殖箱(1)內之水(A)及沉澱底部之水產排泄物及剩餘飼料可順利藉水流及斜面(11)設計移動至排出口(12),於排出口(12)處,設有一虹吸排出單元(2),該虹吸排出單元(2)包括一虹吸本體及一頂蓋(24),該虹吸本體係由同軸之內管(22)及外管(21)所構成,於內管(22)及外管(21)間形成至少一組間隔片(23),進而於內管(22)與外管(21)間形成供水(A)流通之通道(231),內管(22)之頂端(221)入口低於外管(21)之頂端(211),而外管(21)之底端(212)則高於內管(22)之底端(222)(如第四圖所示),該內管(22)之底端(222)係插組於養殖箱(1)之排出口(12),並與養殖箱(1)底緣前段橫向組設之排水管(4)相連接,前述頂蓋(24)組設於外管頂端,於養殖箱(1)上緣前段,橫向的組設有注水管(3),每一橫向注水管(3)位於養殖箱(1)內之底緣,設有至少兩個噴水孔(31),過濾後之水則進入由冷卻泵控溫之池中,再加壓使水(A)由噴水孔(31)噴出水柱打入養殖箱(1)內並產生氣泡,以增加氧氣,代替打氧設備,可大幅節省電費,當注入養殖箱(1)內之水(A)由其內管(22)與外管(21)間之通道(231)進入並高過內管(22)頂端(221)時,水(A)將由內管(22)頂端(221)經內管(22)流至下方之排水管(4),並產生虹吸現象,該排水管(4)係為強化虹吸現象的急速水流,以排出水產排泄物及剩餘飼料,該排水管(4)特設計改良係可使用50mm管徑之管線,因注水管(3)一直持續注水,而使虹吸現象一直持續,故水(A)則由虹吸排出單元(2)產生一定速度持續流出至底部排水管(4),並使沉澱於養殖箱(1)底部之水產排泄物、殘餘飼料均由虹吸排出單元(2)被排出,並經由排水管(4)排出,經過濾、篩選,將排出之水中之幼小水產如鱉、蝦、軟絲、鮑魚等取出移至培養區,再將過濾後可分出部分排水(含氨),去轉化硝酸鹽再添加胺基酸成肥料供另一樓層來滴灌(或痕灌)栽種有機蔬果(6),達成漁菜共生之農技產業,剩餘之排泄物及殘餘飼料進行肥料處理,使其轉換成硝酸鹽,再加入胺基酸酵素,而轉變為可供有機蔬菜之養分(如第五圖所示),進而在市區水產養殖區即可同時種植有機蔬菜,有機蔬菜取得方便,不需花費長途之運費,節省成本,並可大幅降低有機蔬菜之售價,又可得到潔淨之水產養殖水產,並利用本養殖箱(1)之設計,可將多數養殖箱(1)層層相疊併排之設計,再以注水管(3)及排水管(4)串接形成一水循環系統,排出之水經過濾及篩選後,再由泵浦由注水管(3)回流再使用,而可達節省水資源、養出無毒之水產及可縮短水產成長時間等功效。
另於每一養殖箱(1)內,可依所需組設一中隔板(13),而可將養殖箱(1)區隔成兩個空間,以供較小水產初期養殖之用,當水產長成較大時,則可將中隔板(13)取下,使空間變大,且使用本創作之養殖箱(1),於蝦蟹類脫殼期間,不會被其他蝦蟹類吃掉,因為個別之成長空間,故不發生蝦蟹相互咬食之情形,同時並於養殖箱(1)兩側上緣前、後,均設有一凹口(16)(15),以供注水管(3)及排水管(4)嵌入。
最後請參閱第六圖所示,本創作另包括一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5),其係於每一橫列之養殖箱(1)前方,設一橫向軌道(51),每一橫向軌道(51)上,設一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5),該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5)係包括一本體、一控制部(52)設於本體內、一飼料容器(53)及一動力元件(54)則分別設於本體上方及下方,於本體前方則設有一噴料孔(55),該控制部(52)係由遠端控制主機以無線或有線之方式傳送控制訊號,並使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5)能於所設定時間由控制主機傳送訊息,使其動力元件(54)帶動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5)沿軌道(51)移動,並依序由每一養殖箱(1)前所設前蓋(14)上之兩孔洞(141)而由本體上之噴料孔(55)將飼料投入養殖箱(1)內,當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5)之控制部(52)感測其飼料容器(53)內之飼料將用完或用完時,則會移至軌道(51)最邊側,以自動補充飼料。
綜上所述,本創作具可達節省水資源、養出無毒之水產及可縮短水產成長時間等功效,為一甚具新穎性、進步性及可供產業上應用之創作,實已符合新型專利之給與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尚祈 貴審查委員能詳予審查,並早日賜准本案專利,實為德便。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所舉之其中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之範圍,舉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養殖箱
(11)‧‧‧斜面
(12)‧‧‧排出口
(13)‧‧‧中隔板
(14)‧‧‧前蓋
(141)‧‧‧孔洞
(15)(16)‧‧‧凹口
(2)‧‧‧虹吸排出單元
(21)‧‧‧外管
(211)(221)‧‧‧頂端
(212)(222)‧‧‧底端
(22)‧‧‧內管
(23)‧‧‧間隔片
(231)‧‧‧通道
(24)‧‧‧頂蓋
(3)‧‧‧注水管
(31)‧‧‧噴水孔
(4)‧‧‧排水管
(5)‧‧‧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
(51)‧‧‧軌道
(52)‧‧‧控制部
(53)‧‧‧飼料容器
(54)‧‧‧動力元件
(55)‧‧‧噴料孔
(6)‧‧‧有機蔬果
(A)‧‧‧水
第一圖係試舉本創作養殖箱之其中一較佳實施例立體分解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將複數個養殖箱層層堆疊併列時之局部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之局部剖示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虹吸排出單元之立體局部剖示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水之循環流程方塊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之正面視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將複數個養殖箱層層堆疊併列時之局部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之局部剖示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虹吸排出單元之立體局部剖示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水之循環流程方塊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之正面視圖。
Claims (5)
- 一種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之改良,其中該養殖箱上方為開放空間,近後側底部具有一供水排出之排出口,排出口下方則連接排水管,養殖箱前方樞設有一前蓋,並於前蓋上設有孔洞,其主要特徵為:
其中該養殖箱之箱底板部,係呈由前、後、左及右側向該排出口斜向之斜面設計,使養殖箱內之水及沉澱底部之水產排泄物及剩餘飼料可順利藉水流及斜面設計移動至排出口,於排出口處,設有一虹吸排出單元,於養殖箱上緣前段,橫向的組設有注水管,每一橫向注水管位於養殖箱內之底緣,設有至少兩個噴水孔,以加壓之水由噴水孔噴出水柱打入養殖箱內並產生氣泡,以增加氧氣,並不需另設打氣設備,並藉該虹吸排出單元產生持續之虹吸現象,使養殖箱內之水則由虹吸排出單元產生一定速度持續流出至底部排水管,並使沉澱於養殖箱底部之水產排泄物、殘餘飼料均由虹吸排出單元被排出,並經由排水管排出,排出之水經過濾及篩選後,再由泵浦由注水管回流再使用,而可達節省水資源、養出無毒之水產及可縮短水產成長時間等功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之改良,其中該虹吸排出單元包括一虹吸本體及一頂蓋,該虹吸本體係由同軸之內管及外管所構成,於內管及外管間形成至少一組間隔片,進而於內管與外管間形成供水流通之通道,內管之頂端入口低於外管之頂端,而外管之底端則高於內管之底端,該內管之底端係插組於養殖箱之排出口,並與養殖箱底緣後段橫向組設之排水管相連接,前述頂蓋組設於外管頂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之改良,其中可將複數個養殖箱以多層疊置及併排,並於每一養殖箱間分別串聯設有注水管路及排水管路,且於每一養殖箱與排水管路相連接之位置,均設有一虹吸排出單元,而可產生虹吸現象,將每一養殖箱內之水由底部快速持續排入排水管路中,而可將沉底之排泄物及剩餘飼料持續排出循環,保持水質乾淨,縮短水產養殖時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之改良,其中於每一養殖箱內,可依所需組設一中隔板,而可將養殖箱區隔成兩個空間,以供較小水產初期養殖之用,當水產長成較大時,則可將中隔板取下,使空間變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之改良,其中另包括一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其係於每一橫列之養殖箱前方,設一橫向軌道,每一橫向軌道上,設一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該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係包括一本體、一控制部設於本體內、一飼料容器及一動力元件則分別設於本體上方及下方,於本體前方則設有一噴料孔,該控制部係由遠端控制主機以無線或有線之方式傳送控制訊號,並使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能於所設定時間由控制主機傳送訊息,使其動力元件帶動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沿軌道移動,並依序由每一養殖箱前所設前蓋上之孔洞而由本體上之噴料孔將飼料投入養殖箱內,當AI人工智慧飼料供應裝置之控制部感測其飼料容器內之飼料將用完或用完時,則會移至軌道最邊側,以自動補充飼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10371U TWM586530U (zh) | 2019-08-06 | 2019-08-06 | 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之改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10371U TWM586530U (zh) | 2019-08-06 | 2019-08-06 | 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之改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86530U true TWM586530U (zh) | 2019-11-21 |
Family
ID=69189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210371U TWM586530U (zh) | 2019-08-06 | 2019-08-06 | 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之改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8653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97147A (zh) * | 2021-04-26 | 2021-08-03 | 中国海洋大学 | 多层次营养级养殖池工船 |
-
2019
- 2019-08-06 TW TW108210371U patent/TWM586530U/zh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97147A (zh) * | 2021-04-26 | 2021-08-03 | 中国海洋大学 | 多层次营养级养殖池工船 |
CN113197147B (zh) * | 2021-04-26 | 2022-02-08 | 中国海洋大学 | 多层次营养级养殖池工船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42570B (zh) | 一种池塘温棚高效加州鲈水花苗种培育驯化方法 | |
CN103875559A (zh) | 一种青虾的健康高产养殖方法 | |
JP6179917B2 (ja) | 貝の養殖システム | |
CN103583431A (zh) | 池塘主养黄颡鱼混养其它吃食性鱼类方法 | |
CN209171197U (zh) | 一种高低位循环流水鱼菜共生养殖设备 | |
CN207185678U (zh) | 一种新型水产养殖循环水养虾装置 | |
TWM586530U (zh) | 立體水產養殖裝置之改良 | |
CN106614115B (zh) | 尖塘鳢工厂化外循环水生态养殖方法 | |
CN107616118A (zh) | 水产品与水生蔬菜综合种养方法 | |
CN104012456A (zh) | 一种鱼苗养殖池水循环系统 | |
CN214508841U (zh) | 一种池塘内循环养殖尾水零污染排放系统 | |
CN105123480A (zh) | 一种水泥池无土种植伊乐藻的方法 | |
CN210406722U (zh) | 一种水产养殖水循环系统 | |
CN211091383U (zh) | 稻-鱼生态种养系统 | |
CN104430120A (zh) | 一种带有沉降池的水产养殖池系统 | |
CN209493441U (zh) | 一种水产养殖用循环水处理装置 | |
CN217958357U (zh) | 一种用于培育杂交鳢的养殖池塘内循环系统 | |
CN111194704A (zh) | 一种渔业养殖方法 | |
CN214629160U (zh) | 一种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 | |
CN220712557U (zh) | 一种综合养殖的圆池 | |
TWM584088U (zh) | 魚菜共生的蔬果栽培裝置 | |
CN108040940A (zh) | 一种大规格中华绒螯蟹扣蟹的培育方法 | |
CN215454770U (zh) | 一种便于捕捞的水产养殖池 | |
CN203152272U (zh) | 一种鱼苗养殖池水循环系统 | |
CN203152271U (zh) | 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 |